㈠ 為什麼四大特區就深圳的知名度最高呢
知名度最高是因為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好。原因是多重的,既有自然條件的原因,也有社會人文方面的原因。
自然方面:1.沿海丘陵,地勢較為平緩,利於城市建設:
2.南面為大鵬灣,水深港闊,便於建設港口,自然有利於國際貿易發展。
社會人文方面:1毗鄰香港,香港是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人文地理優勢,使得政府將深圳視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給予了優厚的政策。
深圳的定位是大陸珠三角和南方的經濟中心,深圳是香港與大陸之間貿易的集散地,香港是大陸與外國經貿往來的中轉站,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轉型,香港製造業大量向大陸轉移,主要目的地就是深圳;
2.廣東是眾多華人華僑的家鄉,華人華僑(包括港澳台)回國(大陸)創業給深圳帶來了資本,技術,管理經驗
3.政府不斷在政策方面扶持,深圳吸納了大批海內外資本,人才,技術也不斷湧向深圳。
4.珠三角地區城市密集,城市間協作條件好,集群共榮。
與深圳同時起步的另外三個特區;珠海,汕頭,廈門,它們與深圳的政策應該大體一樣,可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優劣勢。
比如珠海,位於珠江口西側,鄰近澳門,澳門歷史上港口貿易也曾興盛過,由於珠江口西側泥沙淤積嚴重(自然原因,不贅述),近岸水淺,航道淤塞,港口最終廢棄,再者,澳門地小人口總數少,經濟支柱是博彩業房地產業旅遊業,國際影響力較之香港,難以望其項背,對珠海的拉動力較弱,珠海亦同澳門一樣缺乏天然良港。
汕頭,位於粵東端,遠離珠三角核心區,大城市較少,周邊城市發展水平良莠不齊,總體落後於珠三角,城市間合作條件較差,難以形成集群效應。
廈門,位於閩東南,是大陸與台灣最近的海港,但由於兩岸政治分歧,兩岸貿易渠道尚未完全通暢,廈門作為大陸對台貿易核心港的作用沒能完全發揮,台灣經濟對廈門的輻射拉動有限。
總體來看,四個特區城市都有航運便利,僑鄉的優勢,政府也大力扶持,建設深圳珠海的著眼點是港澳,建設汕頭廈門的著眼點是台灣,由於兩岸四地政治和解與分歧不一,也有鄰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更有特區政府施政能力的制約。
個人認為,深圳之所以發展最好,靠近香港是它最優越的外部條件。
㈡ 碾壓各自省份的城市,其一還成為國內龍頭,是哪
中國是個國土面積十分遼闊的國家,擁有的省份以及城市也非常多,說到我們自己的國家各個城市的經濟,大家肯定有了解吧,按道理說,在每一個省份中發展最成功的應該是省會城市,但是有那麼幾個城市憑借自己的實力碾壓省會,其一還成為國內的龍頭老大,有你的家鄉嗎?
都說省會是一個省份發展最好的城市,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些城市會在經濟或名氣上超越省會,不知道以上四個城市有沒有你的家鄉,是不是也會為此感到自豪呢?
㈢ 一直都是北上廣,北上廣,為什麼深圳也成了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是指中國大陸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四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城市在中國大陸城市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處於最領先的層次,往往又稱作「一線城市」。
深圳是國務院定位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與北京、上海、廣州並稱「北上廣深」。
㈣ 深圳已經超越香港,與北上廣相比,深圳處於什麼地位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國內的許多城市建設的越來越好,一些城市甚至成為了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北上廣深。而在北上廣深這幾座城市中,深圳是最年輕的,其經濟已經超過了香港,那麼與北上廣相比,深圳處於什麼樣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深圳的發展現狀1979年深圳市成立,1980年成為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被譽為“中國矽谷”。深圳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多方面佔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肩負著試驗和示範的重要使命。2019年12月,位列2019中國城市創意指數榜第三名。2019年12月,榮登年度中國城市品牌前10強。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
綜上所述,目前深圳的地位在北上廣深中排名第三,但是在未來,深圳極有可能會超越上海的北京,成為國內當之無愧的一哥。
㈤ 深圳為什麼是一線城市 深圳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
深圳屬於大型的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
深圳是中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長期位列中國大陸城市第四位,現位列上海和北京之後,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英國《經濟學人》2012年「全球最具經濟競爭力城市」榜單上,深圳位居第二。
2010年,倫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顯示,深圳是全球排名第九的金融中心。深圳銀行、證券、保險業機構密度、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以及從業人員比例均居全國前列。計劃到2010年,金融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5%以上。6月8日深市成交額再度超過滬市,標志著深圳金融中心地位日益穩固。深圳是全國證券資本市場中心之一。全國兩家證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證券交易所進入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新階段。2019年,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205家,比上年增加71家。上市股票2242隻,增加70隻。上市公司市價總值237414.87億元,增長43.5%。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82206.74億元,增長50.5%。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1007862.50億元,比上年增長37.0%。
㈥ 深圳發展這么快,靠的是什麼
深圳發展這些快,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三是深圳的大公司和人才多,這兩者是相互促進的。全國絕大部分五百強的企業,總部就設在深圳,而且現在還有7家世界500強企業總部紮根深圳,這個重要因素使得深圳匯集了很多高端人才,而源源不盡前去深圳的人才,也反過頭來促進這些龍頭企業不斷向前發展。
㈦ 「北上廣深」變「上北深廣」,新一線城市排名有哪些槽點
一直以來,「北上廣深」的城市排名其實是暗含深意的。首先從綜合資源、商業價值、城市人活躍度還有生活方式等來考量的話。北京、上海的地位應該來說不容質疑。為什麼北京排在上海的前面。可能北京比上海更占優勢的還有政治和文化中心。大學相對比較多。
㈧ 深圳迅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深圳被劃為經濟特區,在黨的政策下,他們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辦工業,進行現代化建設,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性大都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同施展了法術,在不到40年的時間里,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到擁有2000萬人的現代化國際都市。
(8)深圳為什麼是龍頭城市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是深圳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因」,也是讀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實現命運偉大轉變的「密碼」。
1979年4月,廣東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據廣東緊靠港澳,華僑眾多的特點,給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頭建立出口加工區。這一設想得到了鄧小平的大力支持。
鄧小平說:可以劃出一塊地方,就叫做特區。陝甘寧就是特區嘛!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設置經濟特區,並通過《廣東省經濟特區暫行條例》,經濟特區在中國正式誕生。有外電驚嘆道:「中國大變革的指針正轟然鳴響。」
㈨ 龍頭城市是什麼意思
龍頭:表示第一,最好
最好的世界第一的城市
可以指地位規模經濟等等各個方面最好或者第一的城市
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都可以叫龍頭城市
㈩ 全國這么多經濟特區,為何只有深圳發展成了大城市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從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定位四個特區的設想和意圖。當初中央決定,把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市,開放為經濟特區。
我們現在看看四個特區的地理位置,深圳和珠海位於珠江口,這里對應的是當時為英、葡、管制的香港與澳門。汕頭與廈門位於大陸與台灣隔海相望的海岸線邊上。鄧小平之所以選擇這四個城市,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地。很顯然深圳是想利用香港的經濟實力輻射帶動經濟發展,珠海是接受澳門的經濟輻射。而廈門和汕頭設想是,利用台灣的經濟輻射,還有一點是想吸收海外潮汕和閩南華商資金和技術。
二、主觀因素
深圳建特區以後,中央與廣東省為其配備了極強的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班子,來自四面八方的強將精兵。當然深圳也沒有辜負期望,銳意改革創新,創造了人類發展歷史上的新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