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投訴找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可以找社保局.全國統一咨詢服務專用電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全國統一咨詢服務專用號碼為12333和12370,其中,12333主要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業務咨詢、政務公開、投訴舉報、社保賬戶查詢等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條 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嚴格監管。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保障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有效運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
② 投訴社保局最有力的部門
法律分析:投訴社保需要到當地社保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也可以向該社保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該社保局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到當地法院起訴。投訴文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投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系方式,被投訴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投訴社保需要到當地社保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也可以向該社保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該社保局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到當地法院起訴。
1、每個地方的投訴社保局的電話是不一樣的,可以撥打12333查詢當地投訴電話。
2、投訴的特點和受理條件,投訴人是權益被侵害者本人。如果不是權益被侵害者本人,而是其他個人或者組織則不能作為投訴處理,只能作為舉報處理。由於投訴人是權益被侵害者本人,投訴的違法事實涉及投訴人本人,因此在案件的查處過程中無法隱藏投訴人的信息,不能適用舉報制度為舉報人保密的規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本法。
③ 社保舉報到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社保投訴該找當地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用人單位和個人遵守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七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用人單位和個人遵守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實施監督檢查時,被檢查的用人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與社會保險有關的資料,不得拒絕檢查或者謊報、瞞報。
④ 深圳公司不交社保投訴電話
法律分析:可以找社保徵收機構或者撥打12333電話進行投訴,也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三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第八十六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⑤ 社保投訴去哪部門
如果用人單位不交社保,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或者社保部門投訴,由政府機關進行檢查監督,責令用人單位補繳社保。如果因為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不能補繳社保,勞動者也可以依法申請勞動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請訴訟。
《社會保險法》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