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房產稅對房價的影響
如今很多朋友都有買房的打算,但是由於我國房價過高,人們不得不選擇貸款的方式來買房,但貸款就意味著需要多支付一筆利息費用,另外相比大家都知道,買房是需要繳納稅費的,現在有部分城市已經開始考慮徵收房產稅了,那麼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有多大?
早在幾年前,國家相關部分就提出了徵收房產稅的建議,但目前房產稅還並沒有實施下來,我國上海、重慶兩個城市是實行房產稅徵收的試點城市,相信有了這兩個城市的經驗後,全國普遍徵收房產稅的日子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關於房產稅徵收,很多朋友都擔心會對房價造成影響,不同人對房價影響有不同看法。
有朋友認為房產稅開始徵收後,我國的房價至少會下降30%,因為目前我國房價和人民的收入比是世界上最高的,也是房產泡沫最大的,現在我國本來就有大量的過剩房地產,但各地產公司還在拚命的蓋房。之前我國有很多投資者投資房產,這使得我國房價快速上漲,炒房讓我國房價在十幾年漲了十到二十倍。
如果一旦開始徵收房產稅,那麼這些手裡有多套房產的炒房者就需要支付房產稅,為了避免高額稅費,會有很多炒房者開始出售自己手中的房產,當房產供給高於市場需求時,我國房價就會大跌。
但實際上,房產稅在上海、重慶試點後,這兩個城市的房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上漲,可見其房價並沒有受到房產稅的影響,對此,有專家認為,房產稅的推出契機非常重要,如果是在房價上漲的時候推出,那麼在短時間內可能對房價會起到推助作用,但是如果是處於現階段對樓市的調整趨勢中,那麼可能會加速房價下跌。
關於我國房價走勢,還需要看國家出台的相關政策,這些政策可能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B. 房產稅下降的主要原因
不論政府是否採取措施,中國房價都必然要下降,只是時間上、方式上有些區別而已。必然性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供求關系決定。目前,中國房子數量已很大,據權威機構統計,就是不再建設,已可以滿足需要了(城市,以日本人均住房面積標准),是房子控制在少數人手中,空置率很高;加上在建、續建,特別是大量保障性住房陸續投放,近期就會出現拐點,而後一路下降;遠期,由計劃生育因素,二十幾年後,一家會有幾處房子,想出手是困難的。所以受供求關系因素制約(供在大於求,物價下降是鐵律),房價必然下降,近期小降,中期中降,遠期大降。 二是價值因素決定。房子的價格是受其價值決定,從長期看,房價必然要回歸本質屬性。目前房價高,很大程度上是人為炒起來的。由於我國的房產不征稅的,持有房產成本極低,炒房成了生意,錢人多買房,買的房也不是「住」的,只是從「炒」中賺錢。造成需要房子住的買不起房,不需要房子住的買了很多房,買了房也不是為了「住」,失去房子的本來屬性。這就是造成房價高企不下的原因所在,是不正常現象,是短期現象,不正常就會回歸正常。我國政府財政主要靠生產性企業,隨著國際競爭我國生產性企業的稅賦會不斷下降,這些發展所形成的固定資產要進入征房產稅行列(也是平衡貧富差距的必然性措施),一旦房產開征房產稅,房價就必然下跌,而且是大幅下跌。因為先前持有房產的人,因為支付不了持有房產、等待房價上漲的高額成本而大量拋售,導致房價大幅下跌,使房屋的虛假需求被真實需求所取代,不切實際的高房價泡沫的破滅,使房價回歸到反映真實需求的真實價格。 所以,我奉勸朋友們,捂好錢袋子,等待好時機,省下幾十萬、幾百萬。
C. 深圳學區房價格大幅降溫,導致降價的原因是什麼
不曾想,高價買下這套二手房以後,來年學校就宣布要遷址郊區,再加上近二年樓市價格存在松動。這套房產,基本算是「打六折」了。那麼,為什麼這套房產價格會下跌呢?個人認為,就是供需關系發生了改變。原來又是樓市火爆、又是學區房,需求很是旺盛,甚至達到「一房難求」的地步。想購買的人多了,自然誰的價格出的更高,誰就能獲得購買的資格,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但是,之後呢?樓市房產供給增加,價格開始松動,學校又有著遷址,這些情況的存在,直接改變了供需關系,由原來的需求大於供給改變為供給大於需求了,房產的價格自然要低上一籌。所以,房價為什麼會降,哪些原因導致的呢?個人認為就是供給大於需求造成的。
D. 深圳2021年要徵收房產稅證實是假新聞,你認為房產稅能抑制房價上漲嗎
要想徹底打擊炒房人群,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只能依靠房地產稅。近日,深圳萬人打新場面再現,這是715深圳房地產新政之後,首次出現的排隊搶房時間,一度引起了官媒的報道和批評,尤其是新華社在文中提出,要制定合理科學的房地產稅制度,才能對炒房現象釜底抽薪。這一句話直接引起了媒體的熱議,隨即就有媒體傳出,深圳即將出台房地產稅,甚至連徵收的稅率和門檻都寫的清清楚楚,不過很快該消息,就被深圳住建局的工作人員否定,明確表示這是謠言。
深圳稅務局也表示,房地產稅消息為假消息,對於蓄意編造謠言,影響社會秩序的行為,稅務局會向相關部門投訴,追究其法律責任,也希望大家不要輕信任何謠言。
E. 深圳的二手房價格暴跌,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
之所以會出現這個情況,主要是因為現在深圳出台了所謂的二手房指導價措施,在這樣的措施出台以後,很多地方的二手房成交量直線下滑,並且出現了價格暴跌的問題,對於這個現象,相信很多有住房剛需的小夥伴會特別開心,因為房價的泡沫在進一步縮小。
房子的問題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會關乎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房價如果太高的話,很多正常人都沒有辦法買得起自己的房子,特別是對於很多一二線的小夥伴來說,他們的收入根本沒有辦法去維持房價的上漲,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相應的房價調控措施,通過這樣的手段來維持住房價的穩定性,同時也可以確保每一位有剛需住房的小夥伴的個人利益,我個人是非常支持這樣的舉措的。同時,我也認為房價確實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確實需要調整一下。
深圳到二手房價格暴跌是怎麼回事?
相信很多在深圳的小夥伴都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當深圳的二手房指導價措施出台以後,深圳各區的二手房價格出現了暴跌的情況,並且暴跌的幅度還特別大,龍華新區的房價已經下跌了10%,這個幅度也非常誇張,因為深圳的平均房價已經達到了8萬元左右,如果暴跌了10%,就意味著以每平米少了8000塊錢。
F. 房產稅開始要徵收的目的是為了降房價嗎
不是的。房地產稅的直接目的是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可能會導致現在高地價的現象發生改變,地價降低,房價下降空間增大,房地產稅會增加有房者的持有成本,囤積的房產再次流向市場,樓市供需關系得到改善後,短期內會刺激房價下降。另外,房地產稅徵收有利於引導合理的樓市消費,一些有投資投機想法的人就會主動撤離樓市,這對於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是極為有利的,當然了,這也要視房產稅的稅額及征稅的方式具體而定。
G. 北京,上海,深圳房價集體下跌是真的嗎
上海也不同意這個說法,國家對高燒的樓市已經連踩剎車說到底,財富的積累還是要腳踏實地,國家不能務虛,老百姓更別幻想一夜暴富。這輪房價暴漲可以說一石多鳥,一為人民幣貶值壓力的釋放,降准降息,緩解外匯兌付風險!二為地方債務解套,減輕地方風險,最終還是想讓地方能夠輕裝做實體經濟!三是為房產稅的出台做結,本來房產稅是受到多種阻力的,經過這輪滅絕人性的暴漲,相信除了那些炒房客和資本家們,絕大多數百姓是抵抗和反對的,甚至出現了多起極端事件,順勢推出房產稅可平息民憤!四為目前一二線大城市已進入存量房時代,推出房產稅可以解決地方政府的持續發展問題!--上海菁英地產企劃部
另外房地產對一些方面的影響:
1、對房地產上下游產業的影響。房地產上游產業主要是水泥、鋼材、建材,下游產業是房屋安裝、裝修等,房地產一旦崩盤,這些產業通通會遭遇嚴冬,即使沒有負增長。
2、對銀行的影響。由於我國絕大部分銀行都有巨額房貸,如果房地產開發商、投資者還不了房貸,那麼銀行就會面臨巨額壞賬,這個「巨」是無法想像的,說不定除了國有五大行,其他都會出問題。
3、對人們買房預期的影響。如果房子巨額下跌,你跟你爸媽說去買房,但是你爸媽可能會說,再等等,說不定還要降。這種預期的後果是需求大跌,而供給量猛增,原因是手中有房的人也害怕房價進一步下跌而猛拋售,空房到處都是,但是沒人買。
4、對政府收入的影響。由於我國政府有大約一半收入都在土地出讓金裡面,房價大跌必然導致土地價格大跌進而財政收入大跌,加上超過10萬億的政府債務,極有可能出現美國式的政府違約。
近年來,政府對房地產調控的力度不斷加強充分說明了扭轉房產行業的決心。政策頻出,所以崩盤的可能性不大。
H. 徵收房產稅的城市有哪些 十大城市房價要暴跌
房產稅已經成為人們現在熱議的焦點,究竟徵收房產稅的城市有哪些呢?房產稅如何影響這些城市房價與人們息息相關。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徵收房產稅的城市,專家也提醒各位購房者,10大城市可能面臨房價暴跌的局面,這些城市的購房者也不妨來了解一下。
目前全國就重慶、上海試點了房產稅,深圳、南京、杭州等地雖有傳聞,但地方暫未正式出台文件。2015年房產稅徵收城市大概會有哪些呢?上海、重慶房產稅是如何徵收的。
房產稅徵收標准從價或從租兩種情況:
(1)從價計征的,其計稅依據為房產原值一次減去10%--30%後的余值;
(2)從租計征的(即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從價計征10%--30%的具體減除幅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如浙江省規定具體減除幅度為30%。
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以房產原值為計稅依據的
應納稅額=房產原值*(1-10%或30%)*稅率(1.2%)
(2)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的
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稅率(12%)
房產稅徵收稅率
1.按房產余值計征的,年稅率為1.2%;
2.按房產出租的租金收入計征的,稅率為12%。從2001年1月1日起,對個人按市場價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於居住的,可暫減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
房產稅徵收,誰受益誰苦逼?
1、房價被打壓,炒房客哭了
據相關統計,在目前的房價構成中,土地佔有的稅費太多,是形成房價過高的直接原因之一。而房產稅的到來,從消費環節的前期一次性徵稅,逐漸轉向保有環節的征稅。持有成本提高,收益預期降低,或將催生「買房容易養房難」的局面,從而遏制房地產的投資需求。
2、財政收入有了保障,地方政府笑了
開征房產稅無疑是一項可靠的財政收入,作為財產保有稅,它甚至可以不必在意當地房地產業是否過熱或過冷。據稱,此次改革將房地產稅的定價權有條件地交給地方政府。有分析認為,地方政府將能夠在一定的區間范圍內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自主確定具體稅率。這對化解困擾已久的土地財政難題,具有積極的意義。
3、調節貧富差距的計劃,真正啟動了
房產稅是直接稅,比間接稅更有利於發揮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房地產稅向保有環節(房產稅)的徵收轉變,實際上意味著中國開始徵收財產稅。財產稅的徵收,表明中國真正啟動了調節貧富差距的遠大計劃。
若房地產稅真正開始徵收,且房地產稅率由地方政府來決定,將會給中國樓市產生什麼影響呢?最直接最表面上的反應,或是房價,特別是對一線城市房價的抑制方面。
在2015年上半年,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領漲全國,特別是深圳。此次房地產稅立法的實質性推進,對下半年各城市房價將產生一定影響。不管怎麼說,以下10個城市的房價今年下半年最有可能下跌,特別是大城市,已經有不少剛需支撐不起,適當的調整也屬於合理范圍。
一、北京
北京均價:32719元/平方米
房價可能跌的理由:北京近3萬3的樓價,也就是說一個人買80平的房子,要近300萬,首付100萬,試問北京能有多少個百萬富翁?北京的市場交易與經濟發展必然很難支撐這么高的房價,再說目前北京的樓市交易下跌的比上海還快,其實北京目前已經有樓價下跌。從北京房價同比去年上漲僅有5%,就可以看出北京的房價上漲的空間已經越來越慢。
二、深圳
深圳均價:34467元/平方米
房價可能跌的理由:深圳房價上半年漲太快了,不少區域透支了。在這樣的氛圍,這樣的房價必然不能堅持下去多久,隨著交易量,肯定有低位出貨的表現。其實深圳一些樓盤的指數已經呈現下跌的趨勢。目前深圳交易量出現回落,也活躍不起,更可看到深圳這樣的房價3.4萬也不會堅持太久。
三、上海
深圳均價:33727元/平方米
房價可能跌的理由:上海雖然樓市波動,但上海的交易量還是非常大的,單上個月上海二手房交易量仍然在1萬套以上,上海是金融大都市。上海的房價同比去年僅保持6%的增長,潛力不足,市場活力在下跌,預計上海在這輪樓市中會下跌。
四、蘇州
蘇州均價:12066元/平方米
房價可能跌的理由:相比其他城市,蘇州的房價1.2萬還處在相對合理的地步,蘇州的房價其實和廣東一些湛江的房價也相近,試問一個城市綜合力那麼強的城市,這樣的房價水平還是支撐有活力的,但,從蘇州樓市來看,蘇州房價也有跌的跡象,5月蘇州市區約30個樓盤降價,成交量環比微跌。預計這輪也會下跌,但不會太大。
五、廈門
廈門均價:21546元/平方米
房價可能跌的理由:以廈門的經濟實力來看,廈門這個2.1萬的房價水平還是支撐有限,廈門的房價同比去年有16%的增長,說明目前廈門的房價很少跌,但廈門的樓市交易量在下跌,甚至引發取消限購等,預計這輪樓市廈門房價也會下跌。
六、廣州
廣州均價:17152元/平方米
房價可能跌的理由:相比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房價才1.7萬,在這省會城市可以說廣州的房價是相對合理的,而且廣州的房價同比才有5%的上漲,但市場交易的主流也是樓市樓價上漲的動力,據統計顯示,近期廣州的樓市交易量也在下跌,預計廣州房價也會跌,但跌幅應該不大。
七、杭州
杭州均價:15942元/平方米
房價可能跌的理由:今年杭州樓盤降價是第一個,為什麼?其實是杭州樓市的庫存問題,和交易量承接問題。杭州的房價在廣州之上,下半年杭州的房價回調的可能性大。
八、天津
天津均價:10613元/平方米
房價可能跌的理由:天津的房價1萬,以天津目前的交易量來看,下跌幅度還是有限,但天津樓市庫存高,預計房價會下跌。
九、南京
南京均價:13949元/平方米
房價可能跌的理由:南京的房價1.4萬交易量也顯得相對不高,盤點了6月南京樓市裡較具代表性的八大熱盤後記者發現,哪怕是曾經的「神盤」,都或多或少面臨著後續上漲乏力、降價停漲的局面。。預計這輪南京房價會下跌。
十、福州
福州均價:13207元/平方米
房價可能跌的理由:從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百城房價指數看,福州房價上個月的環比已經出現0.94%的跌幅,這是鐵一般的下跌事實。在下半年,這一趨勢依舊將延續。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0-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I. 深圳房價再降,新房迎打折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主要是跟深圳的房地產行情有關,深圳的房地產行情又暴露出了全國的房地產行情問題。
每當我們談到深圳的房子問題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認為深圳的房子非常貴。因為深圳的房子已經達到了均價7萬元以上的程度,有些高端低端甚至已經達到了30萬元一平米,所以深圳的房子本身就沒有什麼成交量。之所以有些人會覺得深圳的房子非常火爆,主要是因為深圳有很多的房地產炒房客和中介在中間作祟。
一、深圳的房價一降再降。
在深圳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產措施之後,我發現深圳的房地產交易量迅速萎靡,深圳的很多樓盤甚至已經推出了買1送1的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深圳的房價已經達到了10%左右的降幅,但深圳的樓盤依然無人問津。
J. 房產稅真要來了!這些城市將先行試點,看看你的城市在不在其中
就在前幾天。財政部、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稅務總局等四部委的負責人,在北京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座談會的核心內容就是就 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 ,聽取部分城市的政府官員,以及專家學者的意見。
這次會議傳遞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訊號:
本來按照之前的思路,房產稅的推進,是要按照「 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 」的原則,一步步推進的。去年12月底,財政部長劉昆就在人民日報專門撰文討論過這件事。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討論過,房產稅的出台不同於平時所見的那些樓市調控政策,可以非常靈活,也可以調整得非常頻繁。房產稅的本質不是短期的行政調控手段,而是長期的稅收政策,涉及的問題非常復雜,要想推出的話,正常來講必須得立法先行。
這一點也是此前很多專家學者的共識。 那麼為什麼突然之間,變成先試點了?如果試點的話,為什麼先選擇深圳和海南?除了這兩個城市外,還有哪些城市會進入試點的備選名單呢?最重要的是,這對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影響呢?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淺出地解讀一下這些問題:
其實最終決定試點先於立法推行,也是在情理之中。首先從立法本身的角度來說,一部新法的確立,本身就比較漫長。
首先得啟動立法,啟動立法後還要經歷復雜的流程,一般來說,得經過三審。我國立法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再交付表決。 也就是所謂的立法「三審制」。 三審的目的是通過多次多方的審核,來提高立法的質量。
一般來說,一審大概6月,二審大概3個月,三審則沒有明確規定的時間。所以整個三審通過,需要的時間可長可短。 而房地產稅因為自身的影響重大,涉及的因素太多,有專家甚至認為,可能三審還不夠,要經過四審。
這樣下來,整個立法從啟動到幾次審核再度確定施行,沒個三五年下不來。例如《證券法》的最近修訂版,2015年提交一審,2020年3月1日才正式實施。耗時五年多。
這么長的立法時間,就會涉及到兩個問題:
第一:不可能等立法實施後才開始啟動,這樣就拖得太久了。 先把試點搞起來,然後邊試點邊立法,等立法通過了,就可以把試點城市的經驗鋪開,可以在立法通過後,快速的在全國開展房產稅的徵收工作。
第二:立法的過程中,可以參照試點城市的經驗,提高立法的實用性和質量 。我們一直說,房產稅的徵收是一個很重要很復雜的事情,影響太多太大,通過試點,可以拿到第一手的、最現實的數據和反饋。
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所以房產稅的推進,最終採用了先試點後立法的方法。也是情理之中,符合我國摸著石頭過河的傳統,這些試點城市,就是接下來三五年內,要摸得「石頭」
那麼,一直說房產稅的影響太多太大,到底都有哪些影響呢?和普通老百姓有什麼關系呢?
房產稅的影響和涉及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個:第一是對市場的影響和沖擊;第二是目的和用途;第三是房產的評估和披露。
①對市場的沖擊和影響
最大的沖擊來自房屋持有成本的提升,以及對房價和房產交易市場的影響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里寫過,房產稅的徵收,一般來說是先對戶主的房產進行估值,然後乘以一個系數,最終的金額作為 稅基 ,然後用稅基乘以一個 稅率 ,得到的結果就是需要繳納的房產稅金額了。
以美國的經驗來說,稅率一般在1%到3%之間。大家可以拿我國各線城市的房價算一下,一年下來得交多少房產稅。這個數額其實不小,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是一筆負擔,而且是每年都得支出的。如果再算上還在還的房貸的話,如果再算上有兩套房甚至更多房產的話,那增加的負擔就更大了。
所以這個徵收方案到底該怎麼設計才更合理?如何應對開征後對消費者的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考慮?
而房價和市場方面的話。很多人持有兩套或兩套以上房產,一方面是為了投資升值,另一方面是賺租金。但是不是每個家庭的多套房產,都升值可觀、租金可觀。如果開征房產稅後,會不會一算賬下來,發現持有多套房不合適,然後開始拋售, 最終導致二手房供大於求、房價下降?
而市場和價格不是孤立的,二手房市場的波動會影響到新房市場,進而影響到土地市場。這些影響到底會有多大?
很多人都希望房產稅能打壓房價,這個降房價其實是一邊希望自家房子價格堅挺,一邊又希望市場上的價格能降低;但是如果最終打壓的是自己家的房子,讓自家財產縮水,那結果可就不同了。
所以,這些因素都需要去考慮和權衡。通過試點來得到一手經驗,然後慢慢立法,是相對穩妥的做法。
②房產稅徵收的目的和用途
我們之前講過,國際上徵收房產稅主要是為了給地方政府提供財政收入的。拿美國來說,地方政府稅收的80%都是房產稅。而這些房產稅的用途,也主要用在地方上,包括公共服務建設、政府的日常運營,以及公立教育。
其中公立教育是大頭,80%甚至90%的房產稅,是用到地方教育的。所以最終會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房產稅交得多,當地教育質量好,孩子受教育好,將來發展好……
那麼我國的房產稅徵收上去後,要怎麼用?這個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也非常復雜的。
③房產的估值和披露
我們說過,房產稅徵收多少的前提,是房產的估值和披露。但是涉及到財產披露和估值,就肯定不是個簡單的問題,背後的利益博弈是少不了的,遇到的阻力肯定是不小的。
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是房產稅開征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通過試點來先拿到數據和反饋,可以方便調整。
其實這種試點推進的方法,在我國由來已久,當年做房地產改革,由商品房取代福利房,也是先從幾個城市開始試點,而且試點了好幾波,每次都有不同的試點重點,經過了近20年,才最終在1998年取消福利房。
所以,我國的大改革,只要國家認准了去做,基本上都會體現兩個特點: 第一是會慢慢試點和調整,期間可能歷經多年;第二是只要決定去做了,就肯定會做,不會因為個別的阻力而停止。
那麼講清楚了為什麼要試點後,接下來我們聊聊,為什麼先選擇深圳和海南,以及,選擇試點城市的標準是什麼呢?
試點城市的選擇,大概會遵循這么幾個標准:
第一個是房價高的城市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房價太高、房地產投機風氣太重,不利於「房住不炒」的推動。而「房住不炒」、建立「長效機制」,是我國接下來房地產的重點和主基調,抑制房產過熱,控制資本流入樓市,讓經濟發展的重心往高 科技 和製造業專業,這是最頂層的戰略。
而那些高房價、高炒作氛圍的城市,和這個戰略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從高房價的城市開始試點,可以起到抑制房價過熱的作用。
因此,北上廣深這些高房價城市都是優先選擇的試點城市。
第二個是改革經營豐富氛圍良好的城市 。一個有著豐富的改革 探索 經驗、改革氛圍良好的城市,更有利於試點的推進。
從這個意義來說,深圳一直是我國改革的前沿城市;而海南更是當下改革開放的熱點,所以選擇這兩個城市作為率先試點城市,也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第三個是影響大的城市 。北京是首都,上海是經濟第一市,重慶是西南核心,所以,這些城市都可能是後續試點的備選。
其實重慶和上海早就已經開始試點了,但是十來年過去了,試點效果並不好。特別是上海,完全不耽誤房價的上漲。所以這次以深圳和海南做最先試點,也是有著從新開始的考量。
按照上面我講的試點城市選擇標准,大家就可以對照下自己所在的城市了。如果是三四線城市,那就不用擔心了,基本上不會成為試點,就等著立法通過後,全國一體推行就可以了。
其實話又說回來,三四線城市在未來的幾年,就算不進行房產稅試點,房價和房地產市場也是存著很多問好的。個別城市可能會房價逐步下降。
最後,至於大家關心的房產稅的開征,到底能不能打壓房價?這個其實我也在之前的文章講過:
房產稅本身的定位是一種稅收,而且是供給地方政府的稅收,從其本質到目的,都是服務於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的。房價根本就不是其根本目的。當然,對房價肯定會產生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有多大?有多久?是不好說的。
甚至等房產稅穩定下來後,到底是起到抑制房價還是助推房價的作用,也是不好說的。拿美國來說,因為房產稅是用在地方教育和公共建設的,所以最終會起到推動當地教育水平和經濟水平的作用,而這兩方面的提升,又肯定會提高當地房產的價值。
所以,最終的影響如何,還要等試點的推進、立法的推進,看情況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