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婚禮酒店有什麼習俗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有紡織業 2025-05-16 04:35:48
北京怎麼下戶 2025-05-16 04:30:43

深圳婚禮酒店有什麼習俗

發布時間: 2022-10-23 10:17:57

㈠ 你們當地婚禮都有哪些特別的習俗

老家農村,小時候見過幾次村裡人結婚,覺得挺好玩的。

結婚前一晚上,男方婚房找一個小男孩睡一晚上壓壓床,新床上鋪的蓋的都是自己家當年種的新棉花,確定訂婚後就開始婚前准備,找鄰里親戚的婦女一起過來家裡納的,一般都要准備幾床新被新褥子,不過現在很少人種棉花了,基本都是買的新被子。

女方家親戚添香,給壓箱禮,那時候還基本都是又大又重的木箱子,還要准備一些結婚當天要帶過去的陪嫁東西。

男方除了要准備結婚的東西,前天晚上還有學習跪拜之禮,畢竟絕大多數還都是第一次結婚,結婚的跪拜之禮還是講究的。反正就是會忙到很晚,當晚睡不好覺的。

第二天女方要很早起打扮,盤頭,穿婚紗等等。准備好之後,腳踩公雞在堂屋等男方過來接親,等男方接親的人過來後,要換上男方帶過來的婚鞋,有娘家的姐姐或者嫂嫂梳頭,梳頭的時候要說吉祥話。陪嫁的東西都要在出嫁當天搬到男方家,包括當腳踩的那隻雞、娘家用紅布包好的喜盆等。

接到新娘後,婚車路線也是有講究的,接新娘回來的時候方向是要從西邊進家門,出去接新娘的時候是從家東面出去,就算兩家住對門,也是要繞村子轉兩圈才能回去的。路上要每隔一段路或每路過一個村莊就扔一掛鞭炮,當然現在估計是不讓放了。

到了新郎家,新娘的車停下之後,不能馬上下車,這時候由一個人繞著婚車倒熱醋,醋落到地上滋滋冒煙,放完鞭炮,新郎把新娘抱下車。

進家門的時候,男方家門口會有兩個女孩子,一個端喜盤的人會往兩人身上撒喜糖、喜錢、碎彩紙,一個會往新娘臉上抹痱子粉,也有抹灰的(至於為什麼,我也不知道,圖個喜慶熱鬧)。

新娘子進了家門之後,會有男方家的男孩端來洗臉水,讓女方洗手,算是接風洗塵吧,洗過之後要給孩子紅包。

新郎新娘換裝過後就要准備磕頭了,一般是在自己院里,堂屋前,擺上八角供桌,前面地上鋪上涼席棉被,放一掛最長的鞭炮,新郎先叩拜祖先,女方出來,開始壽頭,桌子上擺放『聚寶盆』,男方親戚每隨一家禮,新郎叩拜三下,新娘跪叩一下,最後是跪拜男方父母,給改口費(女方父母是不在場的)。儀式過後,開始宴席,宴席一般都是在自家院里,新郎新娘換裝後出來敬酒。

㈡ 在深圳選擇哪一種婚禮,更能顯得結婚當天比較隆重呢

深圳婚禮流程是指:在深圳結婚當天的婚禮程序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項等。深圳是個高速發展的城市,作為新人選擇婚禮方式上有很多可選性,比如傳統的婚禮,純西式的婚禮。而選擇哪一種婚禮更能顯得結婚當天比較隆重呢?選擇什麼樣的婚禮會讓婚禮更加有紀念意義呢?

此外便是西式的婚禮方式,純西式的婚禮又草坪婚禮和酒店婚禮。草坪婚禮一般是在室外舉行;有藍天白雲為襯托,有綠色的草地作為陪襯,讓身著白色婚紗的新娘顯得清新有朝氣。深圳婚禮流程上有一大半人會選擇西式婚禮;因為西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很多流程上都有可參考性。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都是結婚的一種方式,都能表達兩個人愛情甜蜜之意,而這些儀式,都只是日後一個回憶而已,重要的婚後兩個人的生活。

㈢ 深圳的習俗

深圳民俗文化概述

舞草龍
舞草龍是南澳鎮極具特色的風俗。每年正月初二的晚上,漁民小夥子用草紮成「巨龍」,一節節加起來後長達二三百米,再在這條「巨龍」身上插滿燃燒的香火。隨著「巨龍」游動,樂隊敲鑼打鼓,穿街過巷,聲威極為壯闊。龍身舞動之時,上下閃閃發光,猶似一條火龍在翻騰動宕。草龍所經之處,圍觀者甚眾,秩序井然,燃放煙花炮竹,祈求紫氣常臨、如意吉祥、興旺發達,一派節日喜慶景象。舞草龍是南澳漁民極為喜愛的一種活動,舞龍者的豪氣、觀舞者的熱烈,構成了一幅宏大的,生機勃勃、萬眾歡騰的畫面。舞草龍既是漁民企盼一帆風順、生活富足的心理表現形式,也是一種大眾樂於參與的健身運動,因而盛行至今且一年比一年熱鬧。
舞麒麟
舞麒麟一般分2個部分,一是麒麟舞表演,伴著鑼鼓釵的強烈節奏,以及嗩吶音樂和一陣陣鞭炮聲,時而騰空躍起,時而彎步前行,全套舞下來有十節,舞出了麒麟的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動、靜神態,表現舊時村民驅邪趨吉、祈求平安、吉祥的願望。二是武術表演,各式拳、腿、棍、刀、叉、劍、戟、耙、三節棍、擂錘等表演武藝高超,身手嫻熟。麒麟舞具有嶺南民間濃厚喜慶的民俗特徵和崇尚禮義謙讓的優秀文化傳統,對研究當地客家民風民俗具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麒麟舞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重大節日和慶典活動中表演,對增強傳統節俗文化內涵,拓展旅遊事業,發展經濟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水上迎親舞
水上迎親是龍崗區南澳漁民——疍家人的一種婚禮習俗。自古以來,南澳的漁民娶親,婚禮都在海上舉行。由於明朝時中國的航海業和漁業比較發達,漁民生活也相對富足,漁民們為把婚禮辦得隆重,逐漸形成水上迎親的舞蹈,這種漁家婚娶時的傳統舞蹈起於明朝中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南澳疍家人娶親時,新郎家的船泊左邊,新娘家的船泊右邊,船頭對船頭,而且要求新娘家的船頭要高過新郎家的船。船身要掛三角旗、掛長禮炮、掛喜帳,船門頭上還要貼上喜字和一帆風順的大紅字,船上鑼鼓喧天、炮竹聲聲、熱鬧非凡。解放後漁民們陸續在岸上蓋房,故此傳統迎親習俗,慢慢地轉移到了岸上。迎親隊伍從最初時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150多人。劃船隊員多為漁家閨秀、大嫂姑嬸,她們的動作模擬出海搖櫓姿態,新娘新郎站在隊伍的中間偏後位置,伴郎伴娘手打花傘站其左右。如今,疍家的這一習俗被南澳街道文化站編成了富有藝術特色的水上迎親舞。這個舞蹈人數眾多,場面宏大,將水上人家婚禮的動作、習俗演繹得淋漓盡致,在歷年的文藝表演中都受到人們的好評。
福永舞龍獅
福永是個歷史悠久的名鎮,其風俗活動淵遠流長且種類繁多,其中以劃龍舟、舞龍獅和唱大戲為主。從清朝嘉慶年間起;這三種主要的風俗一直流傳百年年盛行。到了本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只有舞龍獅的傳統風俗沿襲至今並成為最主要的慶祝活動,而劃龍船和唱大戲已不大流行。每年的春節、元宵、端午、重陽等重大節日和迎親嫁娶、企業開張等重大活動時,都要大張旗鼓地舞龍獅助興慶賀。由於福永舞獅活動極為盛行而成為深圳顯著名的舞獅之鄉。現全鎮共有6支舞獅隊,每隊都有四、五十人,十幾個獅頭,鼓樂齊全,並且每支舞獅隊都有大量的鋼叉和獅迷。每逢舞獅比賽,助威聲、叫好聲震撼天地,場面極為喧鬧。1962年塘尾村建成了舞獅館,設備齊全,專供舞獅隊訓練和表演。1987年在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歡樂節」上,塘尾村舞獅隊以絕對優勢耶得總分第一而勇奪桂冠。其舞獅隊雄壯的氣勢,道勁德灑的動作,清新獨特的造型和色彩紛呈的場面給全省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鄉搶炮
「搶炮」、「領炮」、「還炮」是西鄉地區較為流行的風俗活動。這個風俗寄託了廣大人民對大吉大利、享受幸福的渴望情懷。所謂「炮」,是一幅雙面玻璃鏡鑲在鏡座上,鏡面繪有西鄉人民頂禮膜拜的北帝爺聖像,並設置有龍鳳和骷髏等吉祥物加以點綴,還附有「龍鳳呈祥」、「萬事諧(如)意」等吉祥話語,設計十分精美,做工相當考究。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上午,西鄉附近的八鄉村民雲集而至,在西鄉河的大沙灘上(現西鄉戲院處)舉行「搶炮」活動。這時沙灘上人海如潮,摩肩接確,旗旗飄展這天蔽日,鼓炮齊鳴,一片歡鬧氣氛,場面極為壯觀。每當箭炮沖天,帶有編號的炮花從天降落時,人們如潮水般涌至地花落地處,爭搶帶有編號的炮花以求大吉大利。幸運的人們搶到帶有編號的地花後;可到北帝廟「領炮」,即領到與炮花編號相同的一幅雙面玻璃鏡抬回家供奉。抬鏡的人因為自己的幸運而洋洋自得,供奉時更是謙恭虔誠,以求一年的吉利。到來年二月二十八日,又把「炮」抬回北帝廟,名為「還炮」。再過幾天,又將進行新一輪的「搶炮」活動。
下沙大盆菜
下沙人吃「大盆菜」源自宋代,延續至今已有500年歷史。明、清兩代,當地人稱為「新安盆菜」(新安即今寶安),當時吃盆菜用木盆盛菜,一桌用一個木盆,一張八仙桌,四條長凳,八人一桌,俗稱「吃盆菜」。後來下沙人丁興旺,生活越來越富裕,鬧元宵的人越來越多,就改稱為「大盆菜」。「大盆菜」現用不銹鋼盆,盆里有十五種菜,包括煎蚝、雞、鴨、豬肉、炸魚、油豆腐、支竹、牙茹、鱔干、肉皮、雲茸、冬茹、芹菜、蘿卜等。十幾道菜一層層放入盆中,最上面一道菜是雞鴨,寓意飛鳥歸巢。大盆菜象徵「百鳥歸巢」,團圓富貴,企盼來年國泰民安、五穀豐登。每逢喜慶及紅白喜事需要宴請賓客,主人家便請專業廚師製作盆菜供客人享用。一盆菜吃完,宴席就結束。下沙族人自立村以來就有「元宵」節吃「盆菜」的傳統,每到正月十五,搭「燈棚」,點花燈,唱粵劇,全村老少歡聚一堂,很是熱鬧。
平樂郭氏正骨醫術
平樂郭氏正骨醫術源於河南省洛陽市平樂村,深圳平樂郭氏正骨是這個傳統醫學流派的重要分支。1985年,被後人尊稱為「大醫」的郭春園來深創建平樂醫院,大力傳播平樂正骨醫術,並和弟子、學生在20餘年間救治了上百萬名骨傷科患者。平樂正骨醫術已經成為國內業界公認的骨傷科重要流派,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治療手法。其中,採用「平樂郭氏正骨八法」治療四肢骨折無切口、損傷小、恢復快;採用平樂郭氏脊柱側搬手法治療小關節紊亂,有立竿見影的療效;運用平樂郭氏推拿按摩手法、中葯熏蒸、牽引等方法治療頸椎病、腰椎盤突出、急性腰扭傷等諸多病症療效顯著。2007年1月,平樂郭氏正骨醫術入選深圳市第一批市級保護名錄;2007年5月,入選廣東省第二批省級保護名錄,並於該年6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
龍崗舞龍
深圳龍崗以龍得名,是國內外享有盛名的龍鄉。在這一帶的客家人,一直把龍當做吉祥物,逢年過節或喜慶之日都有舞龍、舞獅、舞麒麟的傳統習慣,為節日增添喜慶和歡樂的氣氛。舞龍做為民間藝術活動的項目有300年的歷史,有較強的地方色彩,由此延伸的"龍文化"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以龍為主題的公園、廣場和雕塑層出不窮。在龍崗區建起的一座中國目前唯一以龍為主題的旅遊景區,總投資1個億。舞龍隊經常出國訪問表演,先後到過美國、加拿大、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曾榮獲中國首屆"舞龍精英賽"優勝獎等。全鎮有舞龍、舞獅、舞麒麟隊55支;經常參加的人數為960人;每年活動天數為130天;每年組織舞龍表演100次。
大鵬軍語
來到大鵬地區,人們首先接觸到的,往往是當地人那種獨特的方言。乍一聽,「大鵬軍話」似乎是廣州話(白話)與客家話的簡單的混合體,其實不然。「大鵬軍話」雖然在語音、語法、詞彙諸方面,與廣州話比較接近,又有許多成分與客家話幾乎完全一致,但這種特徵,只不過是近代以來這兩種外圍方言對原有「大鵬話」所施加的巨大影響的結果而已。「大鵬軍話」中至今還保留著一種獨特語調,當地人稱之為「千音」,其來源卻是十分獨特。原來所謂大鵬城,本是明朝初年修築的大鵬守御千戶所城,城內外居住的軍隊與家屬至少有二千人,而周圍數十里范圍內人煙稀少,這里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附近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來自天南地北的官兵們突然聚集到一處巨大的軍營堡壘中,內部交流必須使用一種當時的「普通話」。久而久之,這種「普通話」逐漸定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軍營專用言話系統。在古文獻中,這種話被稱這「軍語」或「軍話」,用現代語言學術語講,就是這里形成了一個「軍語方言島」。經過幾百年的世道滄桑,大鵬「軍語方言島」僥幸地在某種程度上被保存了下來,並經過幾番變化,成了今天的「大鵬軍話」。
漁燈舞
鹽田區的沙頭角漁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流行在沙頭角、鹽田、香港新界的擔水坑、崗下新村等地。漁燈舞以它獨具特色的藝術,經過200多年的歷史沿襲,流傳至今。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的漁燈舞始於明末清初,每當新春、元宵等傳統佳節,漁民都以「漁燈」為道具,配上音樂、鑼鼓,時而盤旋起舞,時而騰挪跳躍,其舞姿粗獷、優美,曲調悠揚悅耳,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風格獨特,且形式簡單易於表演,為當地群眾喜聞樂見,因而世代相傳、久盛不哀。每年元宵節前,漁燈舞與麒麟舞交融在一起,組成歡鬧非凡的燈會,為傳統節目增輝添彩。漁燈舞伴奏以鑼鼓為主,配以嗩吶、笛子、二胡等樂器,在熱鬧的鼓樂聲中,魚子龜孫、蝦兵蟹將款款而行,之後隨著緊鑼密鼓聲進入狂舞。漁民們利用民間武打的弓步、馬步和魚躍蝦跳的動作,表演出一套套追魚、捕魚、吃魚的行動場面,情節短小精悍,情趣盎然。
石岩客家山歌
石岩街道的族群以客家人占絕大多數。當地人熱愛歌舞,是有名的歌舞之鄉,客家山歌更是聞名遐邇。據當地人介紹,客家山歌歌詞基本上是四句和五句七字體,第一、二、四句押韻。往往是即席而唱,脫口而出,唱得情深意切,男女對唱便屬典型例子。唱腔豐富多彩,節奏自由富有變化,演唱藝術上,客家山歌繼承賦、比、興的傳統手法,又常用直敘、比喻、雙關、歇後、誇張、疊字等手法。種類和體裁上有山歌號子、愛情山歌、尾駁尾、戲謔歌、虛玄歌、逞歌、猜謎、哀歌等。其表現形式主要有賦體山歌、比喻山歌、起興山歌、疊字山歌和雙關山歌等。
涼帽遮羞
大鵬人操客家方言,保持著客家風俗。大鵬婦女素有戴涼帽的習俗,不論冬夏。其涼帽是用竹條和布料做成的,先把竹條用火燒燙一下,這樣可使竹條更柔韌,然後用劈刀把竹條分成竹篾,織成圓圈,中間穿孔,竹蔑周圍用布條縫掛。其他客家婦女的涼帽是用黑布條縫掛,而大鵬婦女的涼帽用藍士林布條,所以戴起來也顯得更秀氣、更嫵媚。這種戴涼帽的習俗由來已久。據說,過去婦女要嚴守「婦德」、「婦容」,不能拋頭露面,但客家婦女為環境所迫,南遷之後要跟男人一樣出門幹活,上山打柴,下田插秧,趕場趕圩,親戚出入,為了「遮羞」,便戴上這種涼帽。婦女戴上涼帽,自己可以看清別人,而別人卻看不清自己,很有點面紗的味道,也給自己增添了一種朦朧的美感和風韻。同時,戴涼帽既輕便又可防太陽輻射而涼爽,因此世代相傳,一直流行至今。
賽龍舟
龍崗有一半處在大鵬半島,其中葵涌﹑大鵬﹑南澳三鎮鄰海。當地居民均有賽龍舟的習俗,尤其是處於半島頂端的南澳鎮,常在傳統的端午節期間與隔海相望的香港同胞舉行龍舟比賽。近年來,大鵬灣的龍舟賽事更是頻繁,氣氛十分活躍。1998年,由龍崗區委區政府牽頭舉辦的龍舟邀請賽,有來自各地包括香港的二十多支隊伍參加。如今,在南澳鎮這個風光旖旎的海灣,每年都有一次規模盛大的龍舟比賽。每次比賽總有不少隔海相望的香港同胞組隊參加。龍舟比賽成為溝通深港兩地人民感情,加深兩地友誼的載體,在促進兩地經濟文化交流中起著重要作用。

㈣ 深圳結婚有什麼風俗 因為我們是在深圳工作的外地人,想問一下.在有什麼風俗.

首先恭喜你,成家立業你先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呵呵!
深圳打工族群體間的結婚沒什麼講究的(當地人或外地人娶嫁當地人除外),別盲目照搬內地那種老規矩要求你的婚禮,入鄉隨俗吧,我參加過幾對在深圳打工深圳結婚的同事婚禮,他其實很簡單,就是抽個五一、十一時間甚至周6請好友一塊來熱鬧下,就在餐廳包個餐問題就解決了,如果嚴格按照我們內地風俗,12點就開席否則過12點就是寡婦之說,新娘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但事實是,其中兩對的婚宴是7點半才開始的(大家都上班沒辦法聚齊好友算做無奈之舉吧),且雙方新人都歡天地的面對自個最幸福的這一天,
還有,他們結婚前的這幾天都是住一起的,沒有搞什麼新娘回娘家的呀,當然如果新娘的二老來了深圳,你就要把二老安排在離新房不遠的賓館,新人禮節性的也安排在賓館,慶典的那天你破費下租個車12點前接到新房就行了,然後兩人再根據安排的酒席在門前迎候來賓。
還有,只要你們倆真心相愛,領取了合法的證件,餘下的都是個形式,你可以在深圳某份報紙上花個千把元登個祝賀信息,然後把最要好的哥幾個請家裡來一塊吃一餐也是很好的呀,
哥們,不要拘泥於某一形式,過日子是你們兩人的事,生活是自個過的,不是給外人看的,
祝你們白頭到老!

㈤ 結婚風俗流程

婚是人生中一件十分繁瑣的大事,各種規矩流程,缺一不可,在這里給各位準備結婚的新人們介紹一下,分享一些經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結婚風俗流程有哪些?

方法/步驟

訂婚:

首先男方需要准備如下:

1、聘金:根據地域差異1萬、6萬6、8萬8、十萬零一(寓意十萬里挑一)、百萬不等。

(據了解,唐山聘金一般為3萬—8萬,山西聘金一般為6萬—10萬,河北聘金一般為1萬-3萬,天津聘金一般為5萬-10萬)

2、金飾(戒指、手鐲、項鏈等),俗稱「三金」

3、訂婚戒指(鑽戒一隻)

3、禮餅

4、十全十美, 雙份。(囍盆、牙膏、牙刷、牙杯、針線、頂針、鏡子、皂盒、梳子、手絹)

5、酒水牲禮(酒一瓶、洗手雞一隻)。

女方需要准備如下:

1、抬禮品禮:給幫女方抬男方行聘禮品者的紅包禮。

2、甜茶。

3、甜湯圓、點心。

4、招待男方賓客的酒席。

7、回贈男方的禮品。

訂婚程序:

通常來說,訂婚著重女方的禮俗,結婚著重男方的禮俗,不過現代大多由男女雙方協商合意即可。以下為一般禮俗,可視實際需要或地方習俗,酌情增加或省略。

1、訂婚當天,男方將「行聘禮品」以二、六或十二個紅大盒裝盛。

2、男方親友將甜茶喝完,並將紅包置入杯中。

3、準新娘出堂收茶杯(過程和敬茶同)。

4、奉茶完畢,接著進行「戴訂婚戒指」(或手指);將金、銅戒指以紅線相系,取夫婦同體同心之意或以鑽戒代替。

5、女方准備高椅、矮椅各一張

6、準新娘入座,臉朝客廳大門,向外而坐,兩腳踏在矮椅上。

7、準新郎站在在準新娘在右邊,面對準新娘。

8、準新娘伸出右手,準新郎右手拿戒指。

宴請注意事項:

舉行完以上訂婚流程後,女方家親男方家以及女方諸位親戚吃宴席,準新郎挨個拜見女方親人,並接納親人給準新郎准備的見面禮金。

轉天,準新娘要由伯母或者姑姑陪同,拜見男方親友,吃宴席,並收見面禮。(此時,男方注意要准備紅包給女方的陪同每人一個。)

結婚風俗流程有哪些?

結婚風俗流程有哪些?

訂婚流程結束,接下來轉入正題:

結婚流程!

1、婚禮前天下午,男方家帶管家來與女方碰面,商議當天結婚細節。

2、婚禮前天下午,新娘的妹妹要去新郎家貼窗花,收禮金。

4、結婚當天,迎娶,又叫「迎親」、「娶媳婦」,等於「六禮」中的「親迎」。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大早來女方家娶親,車隊要繞圈城行走,不可走回頭路。

5、新娘妝畢,要懷揣一方小鏡子,以「避「凶光。等待迎娶,同時要將准備的糕餅吃下。

6、迎娶的隊伍到來後,女方的家門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們緊閉、關鎖。一方面顯示女方家族的尊嚴,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親者。迎親者怕誤了時辰,只有付「開門錢」了事。

7、進門後,女方設筵盛情款待。招待女婿時,除一應酒菜外,還有薄餅一樣主食,當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幾張餅、幾雙筷子和一些酒器,當地人稱為「得富貴」。

8、丈母娘捧茶給新郎,並接收喜錢。

9、小舅子換新郎新娘花,並接收喜錢。

7、新郎見到新娘後,困難又來了~新娘的鞋被家人早早的藏了起來,新郎需要找到鞋子,才能進行下一步。

8、逗新郎環節,節目各不相同。

9、經過重重考驗,終於可以迎娶新娘了!但是,先娘子不允許落地,得新郎一路背回家哦!

10、在新郎通過重重考驗的同時,丈母娘還有一項工作——熏車。(丈母娘手拿香,圍著喜車左轉三圈,右轉三圈,之後再打開車門,將車內也熏一遍。)熏車結束,丈母娘接收喜錢。

11、新娘上車,車隊啟程。迎娶隊伍要隨帶紅布或紅手帕,路遇別人家的嫁娶隊伍時,雙方要互換「針線」或互丟紅手帕,即新娘的女紅消災。

12、新娘弟弟陪同,與陪嫁物品一起,俗稱「拎皮箱」,到婆家後再將皮箱打開,俗稱「開皮箱」,並收取拎箱紅包和開箱紅包。

13、到達男方家,新娘被新郎背至床上,新娘坐上提前准備好的紅被子,然後喝過紅糖水,吃過糕面後,方可下地。

14、宴請男方賓客,新人敬酒。

15、未入洞房前,必請一位父母雙全、丈夫健在的婦女到新房中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並將一把五色糧撒到褥下,趕個五穀豐登的吉利。床頭下放幾顆紅棗,意思是早(棗)生貴子。枕下放幾粒花生,意思是男孩女孩「花」插著「生」。

16、晚上親朋好友鬧洞房。鬧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顯出自己的體面和光榮。俗話說:「新婦三天無大小」,這一天,不論男女老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婦兒」,逗引新娘,不管葷的素的一起來,有意是盡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黃花閨女變成大大方方的潑媳婦。

16、最後,還有人潛伏洞房窗上竊聽新郎新娘說私房話,俗稱「聽房」。

結婚風俗流程有哪些?

結婚風俗流程有哪些?

3

接下來,該講回門了。

回門即女兒偕女婿回女家認門拜親。回門的時間各地不一,古時是結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滿月回門省親的。春秋時期就有回門之俗,後代沿襲至今。由於「回門」是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故稱「雙回門」,取成雙成對的吉祥意。回門時,舊俗規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時,新郎走在前面,因為這次回門是女兒新嫁後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稱「走頭趟」。在「雙回門」後,一般不準在岳家過宿,必須當日返回男家,因為舊時有新婚一個月內不空房的風俗。

1、新人回門,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餃子內包以辣椒等物,以耍笑新郎。

2、女方宴請親朋好友,新人挨個敬酒認親。

3、返回婆家,結婚流程到此結束!

㈥ 婚宴坐席席安排有哪些講究

1、男女主賓席:新人是按照男右女左的站位入場,至舞台後二人各自向內側旋轉呈男左女右的站位面向賓朋。這時新郎應相對應新娘主桌,新娘應相對應新郎主桌。故新娘方主桌應位於面向舞台的右側、新郎方主桌位於左側。

2、領導貴賓席:將雙方單位領導、重要貴賓安排在距離觀禮角度最好的坐席上(一般是臨近主賓席的位置或直接安排在主賓席上)。同時也方便位於主賓席的父母長輩招待,以示對其的尊重與重視;

3、親戚坐席:親戚坐席一般是按照親疏遠近、長幼尊卑進行排位,如果新人搞不清這些,可以咨詢雙方父母,以盡禮數。盡量將腿腳不便的長輩安排在遠離音響、靠近通道的位置,一是為了防止音響的音量影響長輩心臟或血壓,二是便於長輩如廁或自由活動。

4、朋友坐席:將當天負責幫忙的死黨、閨蜜以及關系比較近的同學、好友安排在靠近出口的末席,這樣方便用戶自由進去同時也不會影響其他賓朋用餐。

(6)深圳婚禮酒店有什麼習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婚宴坐席是關繫到中國的傳統習俗,所以一定不能馬虎,要重視,可以事先和雙方的父母商量一下該怎麼安排才比較合理,長輩應該都會知道的。

2、如果婚宴過程中比較忙,或者是賓客比較多,可以讓父母或者是一些好友幫忙照顧一下,這樣才不會怠慢賓客。

3、新人預定婚宴的時候一定要計算出賓客的人數,不要只是了解婚宴場地的情況,以免到時候賓客太多,婚宴場地小,造成擁擠的情況就不好了。

4、新人可以在每張桌子放一張顯示賓客姓名的卡片,這樣賓客就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最好是專門的人員安排客人入座。

5、如果婚宴現場有很多小朋友,那麼要提醒大人看好,不要讓小朋友到處亂跑,以免發生意外,或者是走丟的情況。

㈦ 結婚當天都有什麼習俗

目前收集國內所有關於結婚禁忌以及注意事項的網路文章,幫你了解近5000年來的全國各地結婚習俗網頁鏈接

囊括:

傳統習俗

古代習俗

禁忌習俗

算命習俗

㈧ 廣東結婚風俗流程有哪些

一、廣東結婚流程


1、早上7點左右新娘新郎開始化妝,然後事情准備妥當後,新郎從家裡出發,准備去新娘家接新娘。


2、接新娘的婚車等都要是雙數,在接新娘的途中要一直放鞭炮,新娘到新郎家以後,需要跨火盤,然後在婚房裡舉行結婚儀式。


3、儀式舉行完以後,差不多快11點左右新人去舉行婚宴的酒店開始迎接賓客,客人到齊後,開始舉行婚禮儀式,然後婚宴開始。


4、婚宴結束以後,答謝賓客們並送走賓客,然後開始准備答謝晚宴。

二、廣東結婚風俗


1、結婚當天,新娘在出門時,嫂嫂和姑姑不能進行相送,因為嫂與掃同音,姑與孤同音,都有著不吉利的意思。並且新娘出門穿的衣服不能有口袋,以免把娘家的財運帶走了。


2、在婚禮還沒有舉辦完畢,任何人都不可以坐在新床上,新娘更不可以在床上坐下或者躺下,以免到時候一年到頭都生病躺在床上。


3、在結婚的當天,新娘穿的衣服鞋子等包括內衣內褲都要全新的,寓意著新氣象,把舊的不好的都丟掉。


4、新娘在出門的時候,必須要佩戴耳環,表示自己會聽婆婆的話,如果沒有穿耳洞的,應該佩戴夾耳環。


5、如果新人的長輩有已經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時候,應該在他(她)應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後順便移一下凳子,再讓下一位就座。


6、因小孩子比較容易哭,所以小孩子應該避免進入結婚禮堂,因為在禮堂哭是很不吉利。


7、新人在三朝回門的當天,必須於太陽下山前離開娘家,不可以留在娘家過夜。如果有特殊原因無法回家,夫妻二人應該分開睡,以免沖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結婚二字的由來


婚姻,古時又稱「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詞的起源有三種說法:


漢朝的鄭玄說,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禮。在我國古代的婚禮中,男方通常在黃昏時到女家迎親,而女方隨著男方出門,這種「男以昏時迎女,女因男而來」的習俗,就是「昏」「因」一詞的起源。換句話說,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過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廣州婚禮習俗

㈨ 西式婚禮一般都在酒店舉行,酒店舉行婚禮的流程是什麼呢

因為現在我們都比較盛行的是西式婚禮,一般都是遵循的還是我們本地結婚的習俗,但是是以西式婚禮的形式出現的。西式婚禮一般都是在酒店舉行的,酒店婚禮流程有哪些需要我們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父母要致辭,由主持人引導喜公公喜婆婆或者喜岳父喜岳母講話。新郎和新娘要感謝父母,由主持人引導新郎新娘給父母三鞠躬+擁抱父母。一對新人以及他們的父母要共同舉杯,由主持人引導新郎新娘、喜公公喜婆婆、喜岳父喜岳母及所有來賓。這就是酒店結婚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