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何謂放生,不懂不要亂讓別人放生
深圳弘法寺,常常不定期放生,放生一般不預先通知,這是放生的規矩,是為防止有人知道後提前捕魚捕鳥賣給弘法寺,往哪裡放也不定,防止有人去捕捉。 居士們參加放生,就是在先到弘法寺捐放生款(在弘法寺的阿彌陀佛殿也叫「往生殿」,旁邊有捐款處,放生款自己放入捐款箱中,然後再功德本上寫上「放生款」以及錢數和自己姓名),其他事都由寺院組織。 也可以在放生時捐,每次放生法會上,都有義工們抱著放生功德箱,接受在場的人捐放生款。 也有少數居士是自己買魚、龜等帶到弘法寺讓寺院放生(提前打聽到有放生法會)。 弘法寺放生法會雖然不定期,但一般都是在佛教節日,你想要參加弘法寺放生法會的話,只要常常在佛教節日去弘法寺燒香,就一定能碰到的,放生法會每次都是早晨9點左右開始,十點多放生法會就結束。 另外,你也可以自己買龜、泥鰍等,用水桶裝上,自己找一水庫,放入水中。自己放,不懂放生儀軌,可以用念「阿彌陀佛」聖號代替放生法會上的儀軌。
㈡ 放生是什麼意思
放生的意思:把捉住的小動物放掉,特指信佛的人把別人捉住的魚鳥等買來放掉:~池。
拼音:[ fàng shēng ]
引證解釋:」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洪由義》:「性慈善,喜放生。暇時坐 黃河 畔,見漁人起網,凡所棄小魚細蝦,暨螺蚌之屬,悉拾之投於水中。」
筆畫:
放生近義詞:
一、放養[ fàng yǎng ]
把魚蝦、白蠟蟲、柞蠶或水浮蓮、紅萍等有經濟價值的動植物放到一定的地方使它們生長繁殖:~草魚。~海帶。
把有經濟價值及需要保護的動物放到一定的環境中,使它們生長繁殖。
二、棄養[ qì yǎng ]
婉辭,指父母死亡。
」《痛史》第二十回:「先祖母病重時,不錯,是回來過,但是先祖母棄養後,辦了喪事,又出門去了。」
㈢ 我想放生,但自己不知道怎麼做。請問有沒人去深圳弘法寺放生過請告訴我一下,應該怎麼做過程怎樣謝謝
深圳弘法寺,常常不定期放生,放生一般不預先通知,這是放生的規矩,是為防止有人知道後提前捕魚捕鳥賣給弘法寺,往哪裡放也不定,防止有人去捕捉。
居士們參加放生,就是在先到弘法寺捐放生款(在弘法寺的阿彌陀佛殿也叫「往生殿」,旁邊有捐款處,放生款自己放入捐款箱中,然後再功德本上寫上「放生款」以及錢數和自己姓名),其他事都由寺院組織。
也可以在放生時捐,每次放生法會上,都有義工們抱著放生功德箱,接受在場的人捐放生款。
也有少數居士是自己買魚、龜等帶到弘法寺讓寺院放生(提前打聽到有放生法會)。
弘法寺放生法會雖然不定期,但一般都是在佛教節日,你想要參加弘法寺放生法會的話,只要常常在佛教節日去弘法寺燒香,就一定能碰到的,放生法會每次都是早晨9點左右開始,十點多放生法會就結束。
另外,你也可以自己買龜、泥鰍等,用水桶裝上,自己找一水庫,放入水中。自己放,不懂放生儀軌,可以用念「阿彌陀佛」聖號代替放生法會上的儀軌。
㈣ 放生是什麼意思
遇到動物被捕獲、身處牢籠、或被屠宰時,將其救下,放歸自然,使其自由自在的生活,這個過程,就叫放生。是利益眾生的功德善事,並且放生可以消殺業,延長自己的壽命。
㈤ 放生是什麼意思
放生,就是把面臨被殺被吃的小動物放掉。
中國漢地的放生活動古已有之。《列子·說符篇》載:"正旦放生,示有恩也。"佛教是一個注重培養慈悲心、主張非暴力的宗教,佛門第一戒即為戒殺,佛經中講述佛陀及其弟子過去生中放生護生的故事極多。尤其是大乘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量劫中同為六親眷屬,強調要普度眾生極力宣揚戒殺茹素、放生護生。佛教講,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我國大規模放生則始於隋代天台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居浙江天台山時,為使臨海居民莫以捕魚殺生為業,曾自捨身衣,並勸募眾人購置放生池,復傳授池中族類"三皈戒",為彼等說《金光明經》《法華經》等,以結法緣,從而開天台放生會之濫觴。
㈥ 請問放生是什麼意思 放生=放手~~
放生
[編輯本段]佛教中語
放生本為佛教中語,但中國漢地的放生習俗並不始於佛教。《列子•說符篇》載:「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可見逢節日放生,古已有之。而且《說符篇》中稱:「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善!』」可見,其時已出現專門捕魚鳥以供放生的人。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亦大力提倡放生,並與中國原有之放生習俗相融合,演變出獨特的法會--放生會。所謂放生,即贖取被捕之魚、鳥等諸禽獸,再放於池沼、山野之中;佛教稱行此儀式之法會為放生法會(簡稱放生會)。
佛教提倡放生,源於《梵網經》所列四十八種輕戒中第二十「不行放救戒」;「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即佛子應以慈心行放生之業,因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皆由彼受生,故六道眾生悉是我父母;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關於放生救護之法,諸經多有記載,如《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稱,流水長者子救起瀕死之魚,與之水、食,為其解說大乘經典,諸魚聞經後,皆生忉利天。又《雜寶藏經》卷五說,一沙彌因救起漂流水中之諸蟻子,而得長命之果報,這種放生能增壽延年的觀點至今仍有很大影響。
我國佛教的放生,是與戒殺念佛之行儀緊密相連的。戒殺是五戒、十戒等之第一戒,向來為佛教徒所嚴守。南朝齊、梁之際,佛教徒即依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中「不應食肉」之語而行斷肉。梁武帝就曾下詔禁止殺生,又廢止宗廟供獻犧牲之制。我國大規模放生始於天台智者大師。智者居天台山時,為令臨海居民莫以捕魚殺生為業,曾自捨身衣,並勸募眾人購置放生池,復傳授池中族類「三皈戒」,為彼等說《金光明經》、《法華經》等,以結法緣,從而開天台放生會之濫觴。其後,唐肅宗於乾元二年(759)下詔,在山南道、劍南道、荊南道、浙江道等地設置放生池八十一所。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敕令天下重修放生池。天禧三年,天台宗遵式奏請以杭州西湖為放生池,自製「放生慈濟法門」,於每年四月八日佛誕日舉行放生會,為天子祝聖。天聖三年(1025),四明知禮亦奏請永久成立南湖放生池之佛生日放生會,並撰《放生文》以定其儀規。此後,放生習俗徹底佛教化了,並經久不衰。現在通行的《放生儀規》,是依據《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的大意編撰的。
一般說來,按現行《放生儀規》,放生全過程可分為灑凈頌偈、說三皈依、放生發願三個程序:
(一)灑凈頌偈放生儀式開始前,於放生處設香案,備凈水楊枝,中供觀世音菩薩像。放生儀式開始,眾等即以慈眼視諸眾生,念其沉淪,深生哀憫,復念三寶有大威力,能救拔之。法師手執水盂,默念想雲:一心奉請十方慈父,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降臨道場,加持此水,具大功勛。灑沾異類,念彼身心清凈,堪聞妙法。法師邊灑凈水邊頌《香贊》:「楊枝凈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罪消愆,火焰化紅蓮。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然後三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頌畢,法師與大眾同誦《大悲咒》若干遍,並且於眾生靈處邊繞行邊灑凈水。接著,再誦《心經》一遍,《往生咒》三遍,三稱「南無甘露王菩薩」。
(二)說三皈依法師拈香,啟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然後,法師代這些水陸飛行、為他網捕、將入死門的諸眾生行懺悔,懺悔畢持咒。接下來,法師向眾生傳授皈依,法師開頭說:「諸佛子,汝等不聞三寶,不解皈依,所以輪回三有,今墮畜生。我今授汝等三皈依法,汝今諦聽。」然後法師說一遍,大眾答一遍,如是三遍。「三皈依法」的核心內容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法師授「三皈依法」後,再說「十二因緣」,以令眾生「了知生滅之法,悟不生滅之法」;再為眾生稱「四弘誓願」,望其「依佛發願,依願修行」。發願詞為,先誦「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三遍,再誦「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然後,法師又為眾生稱贊如來吉祥名號,令其「永離三途八難之苦,常為如來真凈佛子」。
(三)放生發願法師在放生前對眾生叮嚀道:「唯願汝等,既放以後,永不遭遇惡魔吞噬、網捕相加,獲盡天年。命終之後,承三寶力,隨緣往生,持戒修行。」又說:「更願放生,菩提行願。念念增明,救護眾生。……願捕生人等回心向善,同得解脫,共證真常。」最後,法師拈香念佛,將眾生靈輕輕放去。大眾即同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由於放生既源於我國古代民俗,又有佛教經典的依據,因此放生在我國民間和佛教界均有相當深遠的影響,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有關放生的詩文。宋代陸游詩雲:「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元代趙孟頫詩:「同生今世亦有緣,同盡滄桑一夢間。往事不堪回首論,放生池畔憶前愆。」這些詩文寓意深刻,發人深省。一般說來,放生是寄託著深厚的佛教意蘊,因而是十分庄嚴的,但在其傳播過程中亦出現了一些與放生原旨不符的流弊。比如,放生中出現重虛文而不重實質的現象;又比如,一些人專門從事捕捉禽獸鳥魚,以供放生之用。基於此,歷來放生均提出一些注意事項,其要大抵為:第一,放生無定物,即無論陸走飛禽,即量力買放;第二,放生無定日,雖有的規定每月一次或佛誕日舉行,但萬不可限定時日,以免有人專門於此日前大量捕捉生靈;第三,放生無定處,即不要受儀規的束縛,遇有特殊情形,即可隨處放生,只要稱念佛號加以接引即可,不一定要舉行完整的儀式。
㈦ 請問放生是什麼意思 放生=放手
放生:
贖取被捕之魚、鳥等諸禽獸,再放於池沼、山野之中;佛教稱行此儀式之法會為放生法會(簡稱放生會)。
㈧ 放生是什麼意思
放生就是把捉住的小動物放掉,特指信佛的人把別人捉住的魚鳥等買來放掉。放生主要體現在對生命尊嚴的維護,體現了佛門廣大慈悲的救度精神。放生對物種的保護和環保意識的提升,有一定積極意義。
宗教術語
中國漢地的放生活動古已有之。狹義單指人命;廣義則指一切人命與禽獸。《孟子》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道家曰天道好生、天人合一。都體現了古人保護自然、愛護生命的精神。早在魯國時期,中國漢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說法,甚至已出現了專門捕魚鳥以供放生的情況。但持續、廣泛的放生習俗的形成,還是在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記載釋迦牟尼當年為流水長者子時護生、放生的事跡。
不宜放生動物
科學依據證明放生不會「給人福分」。從實際來看,放生的動物大多不合適:蚯蚓之類的小動物,繁殖快,放入更多反而擠占生存空間;家禽、家畜完全無法在野外生存;捕來的受傷動物,如鉤破嘴的魚,不經處理很快就會死掉,而很少有人會去考慮這點;購買野生動物已經犯法,若真想讓它們得救,便應報警,打破這個產業鏈;外來入侵物種,如巴西龜、鱷龜等。
㈨ 放生是什麼意思
放生釋義:
1、把捕獲的小動物放掉。
2、一些買小魚,泥鰍,小鳥放生的組織。
3、猶言給予活命。
4、北齊處理死囚方式之一。
5、方言。謂中途把別人丟開。
中國漢地的放生活動古已有之。狹義單指人命;廣義則指一切人命與禽獸。體現了古人保護自然、愛護生命的精神。早在魯國時期,中國漢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說法,甚至已出現了專門捕魚鳥以供放生的情況。
但持續、廣泛的放生習俗的形成,還是在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記載釋迦牟尼當年為流水長者子時護生、放生的事跡。
(9)深圳放生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根據佛教說法:
一、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救護那些被擒、被抓、將被宰殺、命在垂危的眾生的命,而眾生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機,救他們的命,他們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
二、放生就是還債人們今生及累劫以來所造的殺業早已無量無邊,放生就是出錢、出力來救贖眾生的性命,以償還以前人們所積欠無數的殺債。
三、放生就是救急放生與其他的功德不一樣,是救命在旦夕,隨時將被宰殺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機,是千鉤一發、刻不容緩的行動,就好像是醫院的急診急救一般,一個剎那、一全行動便可挽救成千上萬無數的生命,所以功德至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放生
㈩ 請問放生是什麼意思 放生=放手~~......
放生是佛家的用語。
佛家中的放生有很多的意思。
一、放生就是救命
二、放生就是還債
三、放生就是救急
放手的意思:
(1).鬆手,放開手。 宋 蘇軾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親友如摶沙,放手還復散。」
(2).謂肆意妄為;放縱。《後漢書·明帝紀》:「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權門請托,殘吏放手。」 李賢 註:「放手,謂貪縱為非也。」 唐 杜甫 《示從孫濟》詩:「刈葵莫放手,放手傷葵根。」 仇兆鰲 註:「《後漢》 永平 詔:殘吏放手。」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八:「 漢明帝 詔:『權門請托,殘吏放手。』此為放縱之義。 杜 詩:『刈葵莫放手,放手傷葵根。』用此。」
(3).解除束縛,打消顧慮。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學<選>詩》:「 李太白 終始學《選》詩。 杜子美 好者亦多是效《選》詩,後漸放手,初年甚精細,晚年橫逸不可當。」 陳登科 《風雷》第一部第六十章:「俺同意 旭東 同志的意見,應該放手提拔 任為群 。」 柳青 《銅牆鐵壁》第七章:「給他們說明白道理,教給他們辦法,然後放手讓他們工作。」
(4).放棄;丟掉。《紅樓夢》第四六回:「這個大老爺,真真太下作了!略平頭正臉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老舍 《駱駝祥子》三:「一切都交給天了,白得來的駱駝是不能放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