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40年創造442家上市公司,這是什麼的功勞
2020年8月26日,是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的40歲生日。深圳用自己的加速騰飛和高質量發展,向世界證明了經濟特區的強勁實力。
深圳奔跑在發展的加速帶上,從海邊的小漁村,變成了中國的“曼哈頓”。
建市40年,深圳創造了許多奇跡。以前,深圳創造了許多“第一”:第一個商品房小區、第一張股票、第一個打破“鐵飯碗”、第一個取消糧油憑票供應、第一個主題公園、第一次土地拍賣……
B. 深圳為什麼是奇跡之城
在深圳發展的歷程中,他創造了多個第一。
我國第一家生產美國百事可樂飲料的中美合資企業在深圳建立,我國第一個實行建築招投標制的國際商業大廈在深圳建立;
我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東湖麗苑在深圳建立;我國第一家外資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深圳分行開業。
C. 運用發展觀的知識說明深圳是如何締造中國發展奇跡的
運用發展觀的知識說明深圳是如何締造中國發展奇跡的?深圳堅持了中共領導。
深圳堅持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深圳注重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
堅持完善了各項政治制度,如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深圳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生動注腳。38年來,從深圳特區成立到締造一個個新的歷史傳奇
因為深圳堅持了中共領導。 深圳堅持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深圳注重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 堅持完善了各項政治制度
D. 深圳已超越香港,深圳的成功靠的是什麼
深圳已超越香港,我認為深圳的成功靠的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還有深圳人民開放,與時共進的思想。

如今深圳正在高速發展,在2018年,深圳GDP就已經超越了香港。我國許多大企業總部都設在深圳,引來了許多人才建設深圳。我相信,深圳特區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E. 深圳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深圳被劃為經濟特區,在黨的政策下,他們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辦工業,進行現代化建設,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性大都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同施展了法術,在不到40年的時間里,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到擁有2000萬人的現代化國際都市。
(5)深圳會有什麼奇跡擴展閱讀
在中國向全球經濟第一大國沖刺的過程中,深圳將扮演內地與全球經濟新的超級聯系人角色。用炒房圈流行的「玩笑」來形容未來珠三角的城市格局,「以後深圳周邊的城市包括香港在內,都叫環深區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個比方用在香港和深圳之間再貼切不過了。30多年前,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還是個人口不過百萬的小漁村,而香港已經是全球知名的國際都市,金融中心,最開放的自由貿易港,集裝箱港口貨運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
30多年後的今天,深圳的GDP達到2.2萬億,將人民幣匯率大幅上升的因素考慮在內,深圳已超過廣州,超過香港是大概率事件。昔日的小漁村已成長為中國矽谷,創新之都,高精尖加工製造業基地,金融重鎮,上市公司雲集,全球第三大集裝箱港口,人口超過2000萬。
F. 深圳會超越香港嗎
經濟總量和城市規模等,深圳是肯定會超越香港的,並且未來會超越很多。比如地鐵,香港200多公里,而深圳未來地鐵是超過700公里的。比如公司,深圳有騰訊,華為,平安,萬科,招商銀行,中興通訊等一大批亞洲第一,甚至是世界第一的公司,論經濟成色,深圳是比香港好。
現在,深圳的經濟是不靠香港的,即使沒香港,現在的深圳都幾乎不受影響,甚至在很多領域深圳是領先香港很多的,比如 科技 產業等。
對比的指標是有很多方面的,比如國際影響力,深圳是不如香港的,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深圳也不如香港,香港領先深圳的地方也很多。
但是,居住在深圳的居民應該是比居住在香港的居民舒適辛福的,香港居民有45%左右的家庭住公租房,二十三十平方的那種。居住超過75平方的房子的家庭只有大概20%左右,你說他們會幸福嗎?特別是那些一家人住二十多平方的房子的人,你說他們會幸福嗎?即使香港再繁華,都是給別人看的
所以,總的來說,深圳現在就已經領先香港了,但是個別指標,即使再給深圳20年 也追不上。
深圳超過香港是肯定的, 香港的產業結構單一,基本就是金融、零售、貿易、房地產、 旅遊 、貨運等幾項服務業,為了保證香港的繁榮穩定,中央可以說作出了很大的犧牲,包括亞洲金融風暴時界入救市、建立深港通滬港通等穩定、繁榮香港的金融。包括加大自由行促進香港的零售、 旅遊 繁榮等。但香港始終堅守這幾項傳統產業,沒有抓住機遇轉型,早期的數碼港也變相成了地產項目。而之前落後於香港的新加坡卻轉型成功超越了香港,真的是十分可惜。最典型的例子是大疆無人機的案例,這本來是港大學生汪滔的一個項目,在香港卻無人問津,到深圳就發展成了一家高 科技 的行業老大。由此可見香港的創業環境真的很不樂觀。隨著內地移動互聯網的強勢崛起,必定對傳統服務業造成強大的沖擊,香港也不可能獨善其身。阿里巴巴和騰訊也開始在香港布局,傳統的商業模式和實體店遭受沖擊是必然的,加上國人的出行多樣化及國貨日漸受青睞、自貿區日趨完善,香港的零售、 旅遊 、貿易都會面臨越來越大的沖擊。香港為什麼那麼多年青人充滿怨氣,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由於香港的產業單一,可選擇的工作種類少,主要就是服務業,大多數香港人都是在商鋪、餐廳、小公司里工作,勞動強度很大、不少人甚至打兩份工,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年邁的多數在茶餐廳,年青的多數就在店鋪商場。而且現在的香港階層固化嚴重,己經很少出現七八十年代的白手起家創富翻身的機會了。所以香港的年青人徬徨、焦慮,這也是港獨思潮抬頭的原因之一。正因為香港停滯不前,香港人的收入中位數也很久沒怎麼增長,相反,香港的樓價倒是一直瘋漲,這其實更不利於香港的轉型。
相反,深圳是個新興城市,也是中國最開放最包容的城市,所以吸引了全國的優秀人才聚集深圳,現在甚至吸收了大量的海外留學人才及港台人才,也吸引了大量的風投資金。深圳的創新能力確實是香港無法比擬的,神話般的創業奇跡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深圳成了充滿奇跡、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城市。隨著國家持續大力推動「雙創」,深圳還會高速發展,超越香港可能並不是他的目標,而成為世界的創新之城、 科技 之城才是他的夢想。
香港和深圳完全可以錯位發展,香港擅長服務,完全可以利用眾多名校、完善的金融、優質的醫療等,為深圳提供人才、融資等服務,上演雙城記,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記得在一本書中看到這么一段話,講述的當年深圳寶安沙井的本地人,逃港跑到香港去的,現在在香港呢住的是籠屋,而當年沒有逃港沙井的原居民,現在都是住別墅。九幾年的時候,香港確實有他的優越感,但時至今日,深圳早己超過香港了
旅行,不光是看風景,更是看世間人生百態。
在中國,被世界認可的唯一全球性城市,大概只有香港。香港,地處中國華南,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1840年之前的香港還是一個小漁村,二戰後由於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是國際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運樞紐和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連續21年經濟自由度指數位居世界首位。 陸地總面積1104.32平方公里,人口約726.4萬人,密度居全球第三。 素有「東方之珠」、「 美食 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數字比較:
如今,中國內地有兩座城市正在對香港發起「進攻」,它們就是廣州和深圳。2016年香港GDP為2.48萬億港元,增速增長1.9%。
廣州,2016年GDP為19610.94億元,同比增長8.2%,換算為港元,廣州GDP為22285億港元,廣州距離香港是2515億元。
深圳,去年GDP為19492.60億元,同比增長9.0%,換算為港元,深圳GDP為22151億港元,深圳距離香港是2649億元。
廣州,廣東省會,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國家中心城市、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廣州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廣州擁有全國人數最多的大學生,還有眾多互聯網企業,從秦朝至今一直是中國主要港口城市之一。著名景點有廣州塔、白雲山、中山紀念堂等。
深圳,中國發展最快的一個城市,用30多年時間硬是把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今天的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令人心生佩服。深圳與香港一水之隔。深圳的眼光不僅是超越香港,對「老大哥」廣州也許年底即將實現超越,如今北京、上海的增速放緩,不知道未來深圳能否超越北上成為中國最國家化的大都市。從前從深圳望向香港那是貧與富的差距,也許未來就不一定了。
不過,香港仍然是全球經濟和中國內地經濟的重要中介,也是外資進入中國內地的超級入口,想要撼動還需時日,也許未來這里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也許現在競爭才剛剛開始。關於這三座城市,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評論。
目前深圳的整體實力還無法與香港比。香港是中國的南大門,是中國對接世界的重要窗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一片繁榮,與當時的韓國、台灣和新加坡並稱「亞洲四小龍」,目前香港已經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化大都市,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當初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臨近香港,遠離內地,有利於吸引來自港澳台資金、技術發展經濟,開展中國經濟模式的 探索 。經過將近40年的發展,深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一躍發展成為國內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已發展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
近年來關於深圳GDP超過香港這個問題引起了熱議。確實,根據公布的數據,2017年深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43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8%,香港方面,2017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2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為23049億元,目前在GDP方面,香港只領先深圳611億人民幣,今年深圳GDP鐵定會超過香港!但是,深圳的GDP中,有多少是香港創造的?要知道當初深圳的發展離不開香港。
另一方面,深圳的 科技 創新和製造業方面對比香港也有一定的優勢。深圳是一座移民的城市,每年吸引大批的人才,在 科技 創新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深圳的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換代,從之前的服裝廠、鞋廠到今天的華為、中興、騰訊、大疆,越來越走向高端,香港由於受限於地域空間,其絕大部分製造業轉移到了內地,剩下的主要支柱產業為金融、貿易、航運和房地產等。此外,深圳的城市規模也比香港大,深圳陸地面積約1997平方公里,人口1252萬,幾乎但是香港的兩倍。以上都是深圳對香港方面的優勢。
在其它方面,深圳還無法與香港比擬。首先是金融,香港是世界上第三大金融中心,與紐約、倫敦並稱「紐倫港」,這方面,上海都無法與香港比,何況是深圳。其次,國際影響力方面,香港是一座享有極高聲譽的國際化大都市,被GaWC組織評為世界一線強市,而深圳僅是世界二線城市。香港是國際上重要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是全球最自由、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這方面深圳也無法匹及。此外,在醫療、教育、文化、 娛樂 等各方面,香港對深圳都有絕對的優勢。
當然,一切皆有可能,深圳的發展就是一個奇跡!有誰會想到,當初的一個「小漁村」,不到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就發展成為我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中國的科創中心?所以未來深圳超過香港未必就不可能。
香港從來沒把深圳當對手,只承認上海地位。
深圳越來越象香港過去,脫實入虛,實體大面積外遷,金融地產成為主力,不出三年會嘗到自己釀的苦酒。
過去深圳是創新之城,創業之城,造夢之城,全國各地年青人心中的聖地。
現在深圳已成為高房價,高物價,高房租之城,已經成了年青人傷心之地。
深圳現在可以給年青人開岀高薪的公司越來越少,怎麼吸引年青人。
香港有完善的法律,一流的金融公司,稅收也比深圳低,房價也高深圳不多,而且是終身的。
2018年深圳GDP就已經超越香港,目前+未來,香港會被深圳越落越遠,這一點毋庸置疑!
香港發家在於轉口貿易,而隨著大陸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香港優勢逐漸減弱,且深圳也開始搶奪香港份額。近些年,香港的集裝箱和貨物吞吐量一直在下滑,馬上就要跌出前十了,上海港、寧波港、深圳港、廣州港、青島港已經後來者居上,這也從側面證明香港的轉口貿易已經大不如前。香港是以服務業為主,虛擬經濟盛行,而深圳是以實業為主,高 科技 製造業繁榮,這兩種發展模式可持續性並不相同。深圳雖然是藉助香港資金起家,但集中全國資源,聚集全球經銷商,可以說買全球賣全球,自然發展空間更大。
香港相比深圳的優勢主要集中在教育、金融、人才等領域,隨著大陸經濟騰飛,深圳發展速度會更快,這些方面也會逐步超越香港,畢竟深圳是以 社會 主義為基礎,相對更容易匯集大陸資源,更容易集中力量辦大事,而香港前期積累雄厚,基礎建設更為完善。不過,任何地區僅靠吃老本,根本沒有發展前途,畢竟老本也有吃干凈的時候!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深圳現在是中國金融中心!在世界上的知名度香港高於深圳,除此之外深圳已經全面超越了香港,經濟總量,城市建設,出口總金額,集裝箱碼頭的出口標箱數量,科研專利數,都超越了香港,一二十年後深圳建設成為了世界標扞城市,香港的一國兩制時間到期了,我相信香港會被深圳合並同城!一多年前香港就是深圳(當時新安縣)管轄區。
深圳不會超過香港,深圳人一部分有錢是本土人,全靠打工者與外地老闆居多,為什麼過年期間,深圳快是一座空城。香港內地人多,進香港的人多,港人來深圳的少,隨著 社會 發展,深圳的錢越來越不好賺!錢不好賺老闆會少,打工者自然不會往那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