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滴滴網約車抽成 平均抽成19%仍虧2%
滴滴網約車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都使用過,而且很多人還以開網約車進行賺錢,不過從事網約車職業時車費抽成一直是很多車主的痛點,在4月22日滴滴網約車執行總裁陳熙實名回應了這個問題。
在回應中滴滴網約車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平均抽成為19%,還有就是抽成高於25%和低於15%的各佔20%,雖然存在訂單有25%抽成的情況,也不是大家認為的所有訂單都是25%,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是司機賬單顯示不夠清晰導致的,滴滴針對這個問題在進行改進。
需要注意的是滴滴出現抽成不一樣的原因受幾個方面的影響,比如所在的城市、訂單是否拼車、訂單距離的長短、時間長短等,不過乘客支付的感謝紅包等幾種費用是全部給司機的,滴滴不會參與抽成。
其實,在滴滴收取19%的抽成中,平台會拿出約7%返給司機作為獎勵,比如為了讓司機在上下班出行高峰時期接單,需要用補貼的政策進行激勵;平台本身的業務運營約佔10%,這里的運營包括滴滴客服、線下運營、安全保障、技術研發等,不過滴滴在未來盡量降低這部分費用。
還有就是納稅、在線支付手續費等約佔4%,其中大部分為納稅,通過以上就可以看出滴滴運營支出的費用已經超過了抽成的費用,這也是滴滴一直虧損的原因,據報道,滴滴的虧損需要從之前的融資中拿出一部分進行彌補。
滴滴的這種長期虧損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此前,有媒體報道滴滴在2018年虧損了109億元,在2017年滴滴才虧損了25億元,正是2018年的巨額虧損讓滴滴陷入了經營困難,不過在2019年年初滴滴進行了比較大規模的組織升級,優化了2000個工作崗位,並且盡量的縮減開支,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在回復中滴滴還表示網約車虧損是整個行業普遍的現象,不過滴滴虧損不能完全歸咎於網約車沒有盈利,現在滴滴還涉足一些新的業務,這些業務正處於投入期,這個增加了滴滴整體虧損的壓力。
現在滴滴占據國內90%的網約車市場,而且在發生安全事故後被進行了整改,清理了很多不符合平台規定的車,而且滴滴順風車業務自下線後一直沒有上線,這也導致了滴滴訂單量的減少,而且順風車帶來的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
對於滴滴來說現在最緊迫的事情應該是在乘客、司機、平台之間找到一個互利共贏點,現在很多人打滴滴網約車會花費很長時間,主要是因為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少了,而且現在上崗還要取得相應的證書,不過網約車還屬於一個年輕的行業,在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此次,滴滴網約車抽成的回復是在滴滴剛上線的「有問必答」溝通平台上給出的,這個平台在4月22日上線試運營。以後公眾有關心的問題都可以到平台上進行提問,平台都會給出答復。
❷ 滴滴順風車抽成比例2022
隨著滴滴新政策的出台,因雙證和抽成問題而鬧得沸沸揚揚。現在很多滴滴司機說平台抽成太高,打算「坑」。據了解,2022年滴滴的分成比例約為訂單收入的20%-30%,而中國一線城市出行平台研究報告中滴滴的平均分成比例約為27%。
對於平均值,雖然平台抽成率不超過30%,但在過去的2020-2021年,很多訂單的抽成率都遠高於30%。很多車主表示,滴滴平台抽成率太高,根本賺不到什麼錢,有些訂單甚至油費都賺不回來。
2021年5月26日,滴滴CEO發文稱,在過去的2020年,超過30%的訂單被抽中,佔全年訂單的2.7%。自調查以來,這一比例從2.7%降至0.03%。滴滴官方表示,這一比例將繼續下降,直至完全消除。也就是說,未來滴滴平台會將抽成率控制在30%以內。
❸ 滴滴抽成多少
滴滴抽成比例是訂單收入的20%-30%左右,而《中國一線城市出行平台調研報告》中給出滴滴的抽成均值是27%左右。
對於均值而言平台抽成雖然不超30%,但在過去的2020年至今,有不少訂單的抽成遠高於30%,不少車主表示滴滴平台抽成太高,根本賺不到錢,有些訂單甚至油費都賺不回來。
而在2021年5月26日,滴滴網約車CEO發文表示,過去的2020年超過30%抽成的訂單佔全年訂單的2.7%。從排查至今,這個比值已經從2.7%下降至0.03%,滴滴官方表示該比值還會繼續下降,直至完全杜絕。也就是說,未來滴滴平台會將抽成控制在30%以內。
滴滴調整計價方式:
在與優步達成合作後,滴滴出行開始對計價方式做出一些調整。昨天滴滴開始試點新的計價方式,即司乘分開計價。
此前車主每完成一單後僅能通過司機端看到那一單的流水,不顯示車主實際收入,司乘分開計價後,車主可以直接查看每單的收入。與此同時,司機端的計費方式也有所調整,取消了之前對司機端收取的每單20%抽成。
司機端每公里計費由1.8元下調到1.44元,司機端每分鍾計費由0.5元下調到0.4元。此外,每單收取0.5元的信息費,外加1.77%的管理費,這兩項收費在調整前同樣存在。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滴滴調整計價方式 取消司機抽成乘客不受影響
❹ 滴滴司機:看了這些訂單截圖,你就知道滴滴公司的抽成有多高了
一個司機同行在群里發了幾張圖,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大家看了之後,唏噓不已,終於明白滴滴的抽成有多高了。
坐車的是幾個工人,基本上,天天去上班、下班都叫滴滴,偶爾使用過順風車。一個月下來,差不多需要1800塊車費,公司給他們幾個人報銷車費。相信,當地很多師傅接過他們的訂單,而且,同個師傅也會多次接到他們的訂單。
大家先來看一看,這筆特惠訂單到了司機的手裡有多少錢?
而乘客要付多少錢呢?大家可以用滴滴出行乘客端預估一下,基本上就是32塊,大家不會算數的,可以拿起手機的計算器算一下,32-19.3 12.7,12.7 32 0.3968,就是說,這筆特惠單平台的抽成接近40%,想必,這就是平台所說的「極端訂單」吧,平台的意思就是大多數訂單的抽成穩定在25%至30%之間,只有極少數的訂單高達40%以上。
無獨有偶,也有一些師傅接過這幾個乘客,他們把訂單全程截圖下來。大家再來看看下面這些截圖。
乘客下車時,也樂意分享訂單記錄,當場讓師傅拍照,那乘客付多少車費呢?大家可以看一下,到司機手中被抽了將近10塊錢。
本來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湊巧的是,還有車主接過這幾個乘客的順風車訂單,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順風車的車費居然比特惠快車的還略高一點(車主收到的車費)。
這下,有圖有真相啊!我們不要冤枉滴滴,也不能讓滴滴為所欲為。一方面,乘客抱怨叫車越來越貴;一方面,司機叫苦連天,乘客付的車費,到司機手裡大打折扣,那錢到了誰的手裡呢?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當然,滴滴平台也振振有詞解釋說,平台從每一單中提取的服務費中,有一部分會以「補貼」方式發放給司機,目的是「激勵司機在雨雪天氣、早晚高峰、節假日出行高峰、需求旺盛的區域多出車接單」。
平台這么解釋,也頗有道理。但是,有多少司機能拿到滴滴平台的獎勵或補貼呢?平台沒有說。這是一筆糊塗賬,可操作性非常強。我相信,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絕大多數司機寧可選擇平台降低抽成比例,也不會要那「空中樓閣」一樣的獎勵或補貼。
為什麼呢?舉個例子說,在早晚高峰,兩個小時做8單,獎勵15元,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實踐中,卻非常困難,因為訂單有長途單和短途單,有時接到一筆長途單,路上紅綠燈多,車流擁堵,做一單需要半小時以上,根本就很難完成任務,除非運氣非常好,高峰期間接的訂單都是短途訂單,才能順利拿到平台的獎勵。
其實,滴滴公司有誠意、有決心獎勵(補貼)司機,根本就不用搞這些「畫餅充飢」的花招,只需在不同的時間段,每筆訂單降低提成就可以,保證司機一定喜聞樂見、快快樂樂地跑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啊!只需輕輕鬆鬆修改一下規則或程序,復雜的事情就馬上變得簡單起來了。
曾經,平台確實是抽取20%的傭金,再扣除0.5元的信息費,但自從司乘分開計費之後,就出現了乘客叫車越來越貴,司機收入越來越少的怪現象。很明顯,滴滴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啊!兩頭吃。不過,吃相也太難看了。
按滴滴的解釋,給司機的補貼是為了激勵和補償司機在特殊時段(薄利時段)提供服務,而給乘客的補貼相應的就應當是鼓勵乘客在特定時段(如淡季或平峰時段)用車。
但是,如果乘客很久才叫一次滴滴,被收了這么多車費,用於補貼其他乘客在淡季期間的用車,這對他(她)來說,公平嗎?同樣的道理,平台先從司機身上抽取高額的提成,然後,再將這筆錢用來鼓勵司機多勞多得,這不是「損不足,而補有餘」嗎?豈不是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如果平台想在高峰期或者節假日保證運力,只需在不同的時間段,降低抽成的比例,我敢說,司機師傅們肯定紛紛出車。當然,還有很多的辦法鼓勵司機出車,也有很多的措施激勵司機多勞多得。
接下來,我覺得滴滴公司要做的就是公開、透明、統一的抽成,再也不能把順路單、拼車單、特惠單、橙意單當成所謂的「極端訂單」謀取暴利了。
❺ 滴滴軟體公司提百分之幾,一單司機能拿多少
接單路程費用滴滴扣20%、扣0.5元保險費以後再扣1.77%的勞務費。滴滴每單的提成都不一樣。也就是說計程車每月要交固定的費用給計程車公司。
如果你把這些錢掙回來了再掙錢就都是自己的了,但滴滴公司卻不是這樣,它是安每單多少錢就抽成多少,也就是說你不跑就不用額外給滴滴公司交錢,只要跑一單就會在這單的基礎上扣取一定的費用。
起初滴滴公司為了打這個軟體的名氣,讓每個擁有車的司機都來加入,而且不會額外抽成,掙到的全是司機自己的,再加上滴滴公司瘋狂給消費者送各種券,一趟車下來有可能只花費幾塊錢,所以特別劃算。
後來這個軟體慢慢被人熟知後,滴滴公司就開始對司機們進行抽成,而且抽成高達百分之二十,有位滴滴司機就吐槽我們這行也難干,一趟下來乘客錢是40,司機掙30塊錢,滴滴公司就要抽成10塊錢,作為一個各方面都需要開支的司機來說,這個真的有點多了。
滴滴公司服務分:
滴滴公司用服務分升降來提高服務質量。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中間存在很多的不透明不公平。它在於新司機和老司機,不是公平競爭。新司機可以用十天不到時間從80分升到100分,但是老司機也許一個月都不能升1分服務分。
它在於乘客對司機的評價隨意性。有時乘客對平台的規則不滿,一般投訴的結果都是由司機買單。它在於對公車和加盟車的競爭不公平。滴滴平台往往是先滿足對公車,對公車接單速度快,對公車的獎勵高,加盟車很難接到單,獎勵低。它在於一味袒乘客而懲罰司機。
❻ 為什麼有人情願開黑車也不要開滴滴
原因很簡單,無網約車證滴滴司機就跟黑車差不多,甚至連黑車都不如。以幾個原因就可以看出。
滴滴平台高額抽成
滴滴每單抽成高達百分之25,跑的多抽的多這句話在滴滴裡面表現的淋漓盡致,我很多朋友跑網約車自己也跑過但是退出了,他們在深圳每天辛苦工作10-12小時每天跑500左右流水,平台要抽走100多,每個月算下來也就7000-8000的樣子。
無網約車證跑滴滴擔的責任和黑車一樣?
無證跑車就是非法營運,一但碰到運政持法查車,將要被罰款1-3萬,並且保險公司拒賠,黑車處罰也是一樣,兩者並沒有區別,全都沒有得到任何保障,罰款滴滴會不會給誰都不知道,如果會給報銷,滴滴早就發了公告鼓勵車主接單了。
跑滴滴不僅要面對平台處罰,面對客人還得忍氣吞聲,黑車卻沒有!
滴滴的規則是非常嚴厲的,服務分星級制,只要司機觸動平台將是0容忍進行處罰,而乘客更是各種奇葩,一星黨,差評黨,沒素質,惡意刁難司機為難司機,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跑滴滴要想保修帳號不要談人權, 試問一下坐黑車有人敢整司機,罵司機,刁難司機嗎?
滴滴如今客觀的可以說是最大的黑車集合地了,為什麼,因為百分之90司機都是無證跑車,無證在政策下就是非法營運,滴滴只是把以前的路邊攬客的黑車司機拉攏到平台而已。
此文章是滴妹個人觀點,如覺得說的對點個贊下方說出你的觀點,讓更多人知道。滴妹專業解答網約車各種問題
雖然不贊同黑車的跑法,但從滴滴的目前對於司機的抽成和滴滴的發展來講,有些車加入滴滴反而不會賺錢,所以跑黑車。其實並不是網約車平台不能跑,而是滴滴一家獨大,形成了壟斷,沒有司機的話語權。
滴滴的一家獨大,給當地相關部門和司機朋友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首先,隨著網約車相關細節的完善,滴滴的准入門檻過高。對於軸距和排氣量的要求,讓跑滴滴的車友很多都輸在了起跑線上,因為車不符合規定。按照滴滴規定的標准來講,基本是15萬以上的B級車才能符合要求。跑滴滴的多數都是沒有太好工作的平民,買B級車的也基本不會跑滴滴了。因為滴滴快車要快速合法化,驅逐快車,改成自營車輛跑快車,所以把門檻提了很高,讓很多跑滴滴的,都去了黑車的陣營。
第二,滴滴的抽成比較高。在30%左右。因為滴滴沒有在當地成立公司,只是通過合作的形式,將運營權交給當地的代理商,將大部分的利潤分給代理商,所以司機抽成比較高。因為滴滴在收購快的,收購優步,同時全球擴張,一家獨大,獨自定價,不考慮市場。
第三,滴滴在全國400多個城市,只有幾十個有網約車牌照。因為沒有牌照,以及沒有給當地納稅,所以多數的地方是排斥滴滴的,但參與網約車的人數巨大,如果貿然清除了滴滴,那麼這些專門靠跑滴滴謀生的司機會失去經濟來源。所以對當地的不合格的網約車管理和排查比較嚴,可能跑了半年,被逮住一次,半年基本白跑了。滴滴的違規,帶動著當地網約車的違規,但滴滴體量大,能拿得起罰款,對於司機來講,就不幸了。
第四,車輛報廢問題。正規網約車是要求將非營運車輛轉化成營運車輛,必須取得《網路預約出租 汽車 駕駛員證》和《網路預約計程車運輸證》才可以。這會改變原車的使用性質,家用性質車輛60萬公理報廢,期間只要年檢合格即可;營運性質的車輛是8年或者60萬公理強制報廢,而新能源營運性質的車更是6年強制報廢。強制報廢的制度,讓買車成了問題,每年的折舊費用太高,讓人望而卻步。
第五,保費問題。黑車是屬於家用性質,保費在3000多賣錢,而滴滴是屬於營運性質的,轉化成運營車輛以後,保險是非營運的幾倍。
第六,網約車比黑車價格高。因為市場的流動性比較強,黑車因為沒有抽成和保險高等約束,價格比網約車要低,那麼喜歡貪小便宜的乘客,可能會選擇價格更低的黑車。在沒有成熟的網約車和低價的出現,黑車有一定的空間。
綜上,滴滴雖然已經算是獨角獸的企業,也給中國的客運方面做出了很多卓越的貢獻,但一家獨大的滴滴,無視市場,無視當地政策,無視司機,引起了公憤。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雖然不喜歡黑車司機,但同樣同情他們的遭遇,有錢過日子,誰願意去做黑車司機呢。隨著其他網約車平台的強勢崛起,有可能會緩解黑車司機的痛楚,讓他們自願加入正規的網約車平台。及客出行,提出以司機為中心,司機是整個網約車運營的導演,隨著像及客出行這樣的創新平台強勢入局,黑車轉正指日可待。
跑黑車,那是給自己打工,跑滴滴,那是給平台打工,但跑滴滴,不僅僅是給滴滴打工,同時也是打黑工
為什麼說跑滴滴是打黑工呢?因為滴滴平台一部分司機是私家車主,正等待著滴滴清理出局。私家車,註定成為這場網約車盛宴落寞的一份子,全民開網約車的時代已成為過去,繼續從事網約車的私家車,以及從前從事網約車的的私家車,說白了都是沒拿到營運資格證的黑車。
因為沒有對新興行業一棒子打死,在默認網約車發展的情況下,同時發現了網約車存在太多不足的地方,所以,網約車新政在網約車運行好幾年後終於出台,運管部門出重拳清理滴滴及其他網約車平台的私家車及異地營運車輛。
為什麼私家車主寧願跑黑車,也不願意成為平台的黑車司機呢?因為要抽成,抽成費用在20-30%, 但是,滴滴黑產的存在,就不能理解成為私家車主不願意成為平台的黑車司機了,相反,很多車型不符合滴滴要求的私家車主們,極力想成為滴滴的車主,因為,那時候的滴滴,是有很多補貼給司機的,就憑這些補貼,不符合要求的司機們,就會削尖腦袋進入滴滴平台。
補貼一旦取消呢?這些黑產司機還無所謂,因為本身車輛就便宜,或者是老舊車型,還能考平台繼續生活,但那些花了十多萬買車的滴滴司機呢?沒有補貼,補貼少了,發現投入成本去跑滴滴就是入了一個大坑,想跳出來,卻不能為力,車貸怎麼辦?最先從事的無壓力,而後進入的卻是壓力山大。
無可奈何,只能放棄平台專門做黑車了,本來就是平台無證的私家車主,也是平台的黑車司機,只是利用下平台的信息,或者順風車上的客源信息來從事黑車。
與其被滴滴高額抽成,還不如單打獨斗掙錢來得快。
而現階段,與滴滴合作的第三方租賃公司,已經成為新興的網約計程車公司,這些公司的車輛,要麼租賃,要麼售出,但中間的差價也不會太少,但滴滴以獎勵的形式來給司機們補貼油費,加上油電混動車型省油,滴滴的那點獎勵恰好能補貼油電混動車型的油費。
而私家車主們繼續從事滴滴,卻不能像第三方租賃公司的車型一樣有油費補貼,自然,每月的收入又相差了一兩千塊。
這時候私家車主繼續從事滴滴,已經再無優勢,加上網約車新政後運管部門抓非法營運,罰款金額巨大,與其被滴滴高額抽成,還不如轉入地下運行呢。
靠私家車主發家的滴滴,最後則沒有解決私家車主們的身份,是不願意解決,還是另有隱情呢?或許,是跟營運車的報廢年限有關吧,如果能確保收入,哪個司機不願意更改營運性質呢?但收入過低的情況下,誰也不願意提前報廢自己的車輛,以及多交多一倍以上的營運保險費用吧?
我是一名有著4000單快車經驗的滴滴司機,我來幫你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第一、現在在馬路上跑的私家車里,並沒有單純的黑車或者是單純的滴滴車。在你沒有考取網約車要求的三證合一前,其實滴滴車和黑車的區別僅僅是,一個是通過網路叫單,一個是自己在馬路上喊到的客人。也就是說,所有都一樣, 只是一個接客途徑的不同。
第二、其實馬路上的黑車都有注冊滴滴的APP,他們隨時都可以打開手機來接單變成滴滴的車。那麼他們為什麼沒有打開滴滴呢?其實很簡單,當馬路上有很多的乘客時正規計程車拉不完,這個時候黑車就可以出動了,他們當面同乘客商量價格,達成一至後就可以出發了。這個價格一般都會參考正規計程車的價格,而如果用滴滴接單的話價格要低很多,還要經過平台的抽成,最後落到司機手上會更少。 當然沒有人願意用滴滴了。
第三、黑車司機用滴滴,只會在馬路上打車的人少時,他們才會用滴滴軟體來接單。因為滴滴軟體在這些黑車司機眼裡看來,只是一個幫他們聯系乘客的工具。 當他們自己能找到乘客時,他們是絕不會用滴滴的。
第四、其實不管乘客還是司機用滴滴軟體接單的話都會大幅提高安全性。避免一些危險事件的發生。因為在滴滴上注冊的話,都是留下實名認證。所以對於犯罪分子是一種震懾。而越過滴滴私下商量的話就會給某些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機,這一點對司機和乘客都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不提倡大家開黑車,或者是打黑車。
這個答案個人認為,和規則和收益有關。如果沒有考取網約車要求的三證合一前,其實滴滴車和黑車的區別不大,僅僅是一個是通過網路叫單,一個是自己在馬路上喊到的客人。只是一個接客途徑的不一樣而已。
第二個就是很多無證都司機跑滴滴只是為了混單量,如果路上很多客人,他們會關閉軟體直接路上叫,無人都會開起來。
第三就是平台抽成太多,有時候派單機制不是很好。
所以很多人跑黑車也不專職跑滴滴。
但是這樣安全這塊不保證,國家抓黑車,不管里跑滴滴還是私家,被抓就是罰,而且保險平台什麼都是不負責的,因此結合這幾項應該是很多師傅跑黑車的原因,
以前是個人見解,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Tyler梁州笑笑生是深圳滴滴司機,只要大於20km的單乘客同意走現金不走滴滴平台,我們是堅決取消訂單,微信掃描支付現金!因為滴滴的抽成太高了,高達20%順風車也要抽成10%,一般滴滴預估的價格乘客出高速過路費,滴滴在長途單少收走司機30多元,我們滴滴司機的一天頓飯錢就夠了。
現在一些深圳本地佬和我們熟悉了留有電話號碼,他們很多在香港上學,每天都去接孫子,大家都熟悉,價格合理。滴滴天天需要等待,他們也不會使用滴滴軟體叫車,他們也開心我們也樂意。
滴滴有服務分和星級評價系統,一些乘客不能互相理解,叫車位置不能停車等!還有一些乘客惡意評價司機,很多滴滴司機受滴滴平台系統氣後,乾脆自己躺車上給滴滴打毒針,司機過來就取消訂單,並且選擇司機的責任!
如果有不走平台的黑車單,我們的優先考慮黑車單,關閉滴滴打車軟體。
黑車與滴滴的區別就是,滴滴是網路預約接單,不用費心去找單,坐等平台給你派單,黑車就要在大街上巡遊接人,兩者之間沒有好壞之分,有利就有弊。
在百姓的口碑里,黑車和網約車都是黑車,都沒有營運手續,網約車真正有營運手續的也沒多少,統稱為黑車,黑車的好處就是沒有抽成,跑多少都是自己的而且要價的時候隨心所欲,不想去的地方就不去,跑多少賺多少,有一種自己當家做主的感覺。
滴滴的抽成都說在%25,實際上比這還要多,如果你接單是個大單,滴滴的抽成遠遠高於%25,而且還要受平台和乘客的氣,乘客的一個投訴,司機就會無比的難受,罰錢,扣分,直接影響每天的流水,滴滴的好處是,有平台監管,錄音錄像功能。
想要跑滴滴,首先你要有一輛滴滴認可的車型,這樣就迫使很多司機不想去跑,投入的成本太高,跑黑車就隨意了,什麼車型都可以,自己喜歡就好。
雖然我沒開過滴滴,不過經常叫滴滴的車,從跟他們的閑聊中,我總結兩點吧
1、滴滴平台收費,順風車都要收約10%的費用,快車專車應該更高了。黑車除了怕交警抓到罰款,無其他費用。
2、滴滴快車是滴滴按叫車人的位置,在附近召喚司機的,給你派了你就得去,當然你不去也行,但次數多了滴滴可能就不給你派單了。這對司機來說不方便,有時剛好有事,而滴滴又派單了,會有沖突。
3、滴滴有評價系統。我打滴滴碰到過不少次這樣的情況:我一到目的地,前腳剛下車,後腳司機就會說:小妹,小心後面的車,別忘了給個好評啊。開個車也整的跟開網店似的,還得刷信用分,你說嫌麻煩的老司機能樂意嗎?
大概就這三個情況吧,喜歡開滴滴的朋友補充評論。
我是空山雨後,歡迎關注。
1、年齡大了,老眼昏花,不會使用智能手機。
2、自己的工作時間不確定,空閑的時候偶爾出來跑一下車。解解悶,不在乎收入多少。
3、開黑車多年,有一大批固定的客戶,不需要網約車的訂單了。
4、自己有退休工資或其他固定收入,跑黑車屬於撈外快,只願意給熟人跑車,不喜歡拉不認識的人。
5、網約車的提成太高,寧願自己少掙,也不願意被剝削。
6、自己的車是高檔新車,只為大型的活動、婚禮等開車,不想讓什麼人都坐自己的車。
7、漂亮年輕女性司機,擔心自己的安全,只為熟人跑黑車。
8、自己的 健康 狀況不好,體力不足,不能支撐網約車繁忙的工作。
9、 汽車 是大排量,網約車不能自己談價,跑網約車不夠油錢。
10、自己的車年頭太久,不符合網約車的要求。
11、 汽車 排量太小 ,不符合網約車的要求。
13、跑網約車利潤低,工作時間長。
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許多開黑車的更多的是無奈,也與市場的需要有關。
1、滴滴的准入門檻高
網約車新政出來後,對車輛的要求有強制性的規定:
一車輛必須是本地車牌,許多一二線城市的准入標準是國五,這就讓一大批不符合的車輛擋在了門外,不得已開起了黑車。
二車輛的軸距要求在2700毫米以上,五座三廂的小轎車排量須在1.8T或2.0T以上;新能源 汽車 的軸距要求在2650毫米以上。
要開符合新政的滴滴車,車價基本要求在15萬以上,有些城市要求低點的也要12萬。許多人硬體跟不上,只好去開黑車了,更多的是無奈。
2、滴滴的高抽成
滴滴經過7年的撕殺,把國內的各大對手一一擊敗,一家獨大後,也就沒了剛開始的高福利和補貼。尤其是在擊敗UBER後更是趾高氣昂的宣布20%的高抽成,開始收割韭菜,這也讓很多司機卻步。黑車價格雖然會比滴滴低一些,但是扣除抽成後仍高於滴滴。
3、車輛報廢問題
新政出來後,想從事滴滴的車主,必須取得《網路預約出租 汽車 駕駛員證》和《網路預約計程車運輸證》才可以。這會改變原車的使用性質,家用性質車輛60萬公理報廢,期間只要年檢合格即可;營運性質的車輛是8年或者60萬公理強制報廢,而新能源營運性質的車更是6年強制報廢。
4、保費問題
黑車是屬於家用性質,保費在3000多賣錢,而滴滴是屬於營運性質的,商業險高一倍多,這也使得很多車主鋌而走險去開黑車。
5、市場需要
目前各大城市動力不足的問題仍舊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這給黑車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需求決定市場,如果打車難和打車貴的問題一直存在,那麼黑車就仍有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