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創業政策有什麼
擴展閱讀
為什麼深圳搖號有期限 2025-07-09 23:36:40
杭州長江路23號是哪個區 2025-07-09 23:35:59

深圳創業政策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07 09:13:23

A. 深圳創業補貼政策2022

事實上,深圳很多創業者在網上看到,初創、場地、社保、創業促進四項補貼政策可以獲得45萬元和300萬貼息貸款。
初創補貼自主創業人員每人一次性補貼1萬元,合夥經營的補貼金額可按符合條件的合夥人疊加,合計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
社保補貼 自主創業人員在占股企業內繳納社保的,可補貼公司繳納部分社保費用,補貼最高650元每月,持續補貼36個月,合夥經營的補貼金額可按符合條件的合夥人疊加,合計補貼最高不超過23.4萬元。

B. 深圳創業補貼政策2022

深圳創業補貼資金明細




初創補貼:10000元/人,合夥經營最多可申請10人,金額高達10萬元





場租補貼:500-1560元/月,連續補貼36個月,金額高達5.6萬元




就業補貼:3000元/人,金額高達5萬元




創業貼息扶持:最高300萬。創業企業可享受最高60萬/人,300萬/企業的貼息扶持,最長可扶持9年。




說明:初創補貼、社保補貼、場租補貼、就業補貼,這四種補貼對於初創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來說,是非常一大筆的政策福利,所以創業者滿足條件一定要記得申請。


深圳創業補貼對象/條件:




1、深戶




2、畢業五年內大學生(全日制,不限戶籍)




3、畢業五年內留學生(不限戶籍)




4、港澳台同胞




說明:符合的條件越多,越充分,可以申請到的項目和資金就越多。還有在申請貼息扶持的時候,也比較快捷。

C. 深圳創業補貼政策2022

補貼政策分為以下幾點。
1、首次創業補貼申請人每人一次性補貼10000元,龍崗區為15000元,高不超過15萬。
2、社保補貼申請人每個月補貼為620元,時間為3年,每個人可以獲得22320元的社保補貼,高不超過十人。
3、場租補貼每個月可以補貼500~2340元不等,補貼時間期限為3年。其中補貼金額的變化是由自身是否是深戶或者是大學生以及入駐載體決定的。

D. 深圳創業補貼政策2022

最新政策主要有四個:初創補貼、場租補貼、社保補貼、帶動就業補貼
1.初創業補貼

深圳符合條件的創業者首次可按補貼扶持政策獲得每人1萬元的創業補貼,每個申請人可獲得1萬元的一次性補貼。項目團隊中的合夥人也享受申請條件,最高15萬元。

2.場租補貼

在深圳租賃場地有創業項目的,可通過場地租賃發票申請每月500-2340元的補貼,補貼期限為3年。

3、社保補貼
具有創業資格的創業者每月可獲得補貼標准700元,持續3年。合夥人也可以申請,最多10個合夥人,共計25萬元。

4、創業帶動就業補貼
企業招聘員工,在企業繳納社保6個月,簽訂勞動合同一年以上的,一次性給予企業3000元/人,最高不超過3萬元。

E. 深圳創業補貼政策是什麼

法律分析:一、補貼對象自主創業扶持補貼(以下簡稱「創業補貼」)對象為,未享受過創業扶持補貼的自主創業人員,及其在本市創辦的正常經營並依法繳交社會保險費的初創企業。本辦法所稱自主創業人員,是指本市普通高校、職業學校、技工院校中畢業學年內的在校學生,以及具有本市戶籍的下列人員:(一)畢業5年內的普通高校、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畢業生;(二)畢業5年內的留學回國人員;(三)登記失業人員;(四)復員轉業退役軍人;(五)隨軍家屬;(六)殘疾人。本辦法所稱初創企業,是指在本市登記注冊3年內的從未享受過創業補貼的小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單位。二、補貼項目及標准(一)創業場租補貼。自主創業人員入駐市區政府部門主辦的創業孵化載體(以下簡稱主辦載體)創辦初創企業,按照第一年不低於80%、第二年不低於50%、第三年不低於20%的比例減免租金。主辦載體對自主創業人員創辦初創企業已有租金減免或優惠,但低於本辦法規定比例的,按本辦法規定的比例予以減免或優惠;已有租金減免或優惠高於本辦法規定比例的,不再享受本項租金減免。自主創業人員在經市直部門及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認定或備案的創業帶動就業孵化基地、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留學生創業園等(以下簡稱認定載體)內創辦初創企業,按照第一年每月1200元、第二年每月1000元、第三年每月700元的標准給予租金補貼;實際租金低於補貼標準的,按實際租金補貼。自主創業人員在上述主辦載體以及認定載體外租用經營場地創辦初創企業的,按每月最高不超過500元(每年最高不超過6000元),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租金補貼;實際租金低於補貼標準的,按實際租金補貼。

法律依據:《財政部關於政府補助准則有關問題的解讀》 第一條 政府補助准則規定,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經濟業務實質,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應當計入營業外收支。政府補助准則不對「日常活動」進行界定。通常情況下,若政府補助補償的成本費用是營業利潤之中的項目,或該補助與日常銷售等經營行為密切相關(如增值稅即征即退等),則認為該政府補助與日常活動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