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香山寺在什麼地方
擴展閱讀
深圳百騰物流怎麼樣 2025-07-09 00:36:19
上海老闆怎麼樣 2025-07-09 00:29:59

深圳香山寺在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3-01-18 04:18:06

1. 到香山的香山寺

北京香山香山寺,早些年是一片廢墟,經常爬慣香山的人去香爐峰或雙清別墅,從跟前路過大多會忽視它,卻不知它已悄悄地被恢復了容顏。

在一片參天古樹叢林中,找到了「西山首游」牌樓。過去「京師天下之觀,香山寺,當其首游也」,經過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八國聯軍兩次焚毀,中國帝王私有財產最精華的部分夷為一片廢墟。

道旁有一塊石碑,寫著這條路的來歷,香山寺原來是「前街、中寺、後苑」的格局,寺廟前這條街叫買賣街,原建有「山神廟、龍王廟、財神廟」,街兩側設有萬興號、慶春樓等店鋪三十餘楹,開店者均為內監、宮女裝扮,乾隆皇帝兩度奉母並攜文武百官來此禮佛祝壽,體驗市井生活,帝後王妃與民同樂。乾隆真會玩。

從牌樓過去,行不遠,看見了石橋方池,此乃香山二十八景之一「知樂濠」也。莊子和惠子在濠水的一座橋上,進行「濠梁之辯」,討論魚能否感知快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因此,就以「知樂濠」命名這座橋。

乾隆詩曰:「潨潨鳴曲注,然否是濠梁。得趣知魚樂,忘機狎鳥翔。瞼喁雲霧上,潑剌柏松傍。寄語拘墟者,來茲悟達庄。」乾隆寄語那些拘墟(井底之蛙)者,來領悟莊子的思想,在此感受魚的快樂。

知樂濠後又是一座三間四柱牌樓,前書「香雲」後題「入座」。

走過長長的坡道,看見了茂林後的殿宇,這是香山寺的山門殿,也叫接引殿。

殿前兩旁各立一經幡,經幡上有龍紋、蝙蝠和佛家八寶圖案。

香山寺,據記載唐以來有之。1186年將香山吉安、香山二寺合一,金章宗賜名「大永安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稱「永安禪寺」。清乾隆年間,在原址上擴建,形成了「前街、中寺、後苑」的寺院格局,御賜「大永安禪寺」,為香山二十八景之一。

拾級而上,山門上有「香山大永安禪寺」的匾額,匾額上有乾隆皇帝的鈐印。肯定是復制匾啰。

殿內供奉銅胎接引佛。接引佛是阿彌陀佛的立像,作接引眾生的姿勢,右手下垂,作與願印,表示能滿足眾生成佛的願望,左手當胸,掌中有金蓮台。

從接引殿後望見高高台階上的天王殿。

仰之,看到兩株古松,高矗入雲,大枝伸延,像信徒在側身傾聽殿內大師說法。這就是香山二十八景中的「聽法松」。

乾隆見「山門內一松尤奇古,百尺喬聳,側立迴向。自殿中視之,如偏袒階下,生公石不得專美矣。」因此以「頑石聞經點頭」的典故為其命名「聽法松」。南朝梁朝僧人生公在蘇州虎丘說法,大家都不相信他,於是他搜集了一批石頭,為石頭說法,結果石頭紛紛點頭,大家對他也便完全信服了。

這段台階有點陡。爬上台階後,一條登山步道橫穿殿前,很多登山的人從這里就直接上山了,多半也就忽略這棵斜著身子聽法的松樹。

天王殿內有復原銅胎彌勒佛、木胎韋陀、泥塑四大天王。

從天王殿內仰頭,看見後面的牌樓和建築。

且登上台階。兩側是鍾鼓二樓。

院內右置一四方體石碑,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御制,通體漢白玉,上有五龍脊,下有金剛力士,碑身四面用滿、蒙、漢、藏四種文字書寫著乾隆創作的碑文《娑羅樹歌》,碑首西南為乾隆五十年(1785年)御筆《娑羅樹詩》。

相傳此地曾栽有一棵古娑羅樹,如今古樹已經不再,這通石碑依存,這是被焚毀的香山寺,存下的遺物。

院內另一側,有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司禮太監范弘所設的《敕建香山永安禪寺報恩之碑》。范弘是明英宗寵愛的太監,曾主持修繕香山永安寺,土木堡之變死於亂軍,後埋在永安寺。乾隆時將此碑砸成三段掩埋。

院內清幽寧靜,確是庄嚴如入眾香之國。

正在沉思之際,一隻可愛的松鼠跳上了台階。

繼續往上,左右兩座藏傳佛教風格的建築相對而立,令人震撼。

兩座密宗壇城,八角重檐頂,雙龍彩繪,陽光下金碧輝煌。左邊供奉的是大威德金剛,右邊供奉的是勝樂金剛。壇城,是密宗修行時為防止邪魔入侵,在自己修行之地建造的圓形或方形場域,象徵著宇宙世界的本源。

壇城之上,又是一座四柱三間沖天式牌樓,正面書寫「永安」,背面為「甘露」。

元代重修永安寺時曾改名「甘露寺」,取佛經中如來佛法,如雨甘露。

過永安甘露牌坊,迎面是一道石屏。好傢伙,這是侵略者毀壞不了的遺跡。

石屏的構造中西合璧,頂部結構具有西洋風格特點,可以窺見那個時期的圓明園、頤和園的好些建築都有這樣的特色。

這座石屏的正面鐫刻乾隆御書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八大人覺經》經文,背面則鐫刻乾隆十四年(1749年)皇帝親筆繪制的文殊菩薩、燃燈古佛和觀音菩薩像。

看看乾隆的繪畫燃燈佛,這座石屏可真是奇物。

石屏後是圓靈應現殿,是香山寺「中寺」的後部分建築,圓靈應現殿相當於一般寺院中的大雄寶殿。

圓靈應現殿為殿內供奉三世佛,神台兩側為七層八角無量壽塔,兩側須彌座上供奉十八羅漢像,神台背後是泥塑倒坐觀音。

殿外院落兩側還有文殊殿和普賢殿,它們一起又組成了典型的漢傳佛教寺廟格局。

文殊殿前這棵姿態恣意的古柏,叫虯龍傘。

大殿下的牆角邊有銀杏一組,生發幾枝,蓬勃生長,數年後,它定當華蓋如罩,庇蔭天地。

殿宇後方左右兩側各有一通往「後苑」的西洋式小門,左側為入口,右側為出口。

正待進門,地上歇息一小蝶。前有「知樂濠」,這里就有小蝶,相互呼應。

過西洋小門,從平台上一轉身來,建築名為「眼界寬」。

在這個角度看圓靈應現殿的屋頂,黃色的琉璃瓦正中,有一片巨大的方形藍色聚錦,單檐廡殿頂,五條龍脊,一條橫脊正中矗立有一座寶塔,陽光下熠熠生輝。

「眼界寬」這三個字起得實在是很神奇,聯曰:印心含蘊藉,觸目喜澄鮮。說明這里的氣質是含蓄、雋永、清新、溫和。

沒想到跨進院落,更是驚呆。

殿宇兩側是長長的爬山廊,成包圍狀連接後苑最高處的建築。

院內正中是一座三層六方亭式樓閣,名曰:薝蔔(zhān bó)香林亭。

閣外一層懸匾「薝蔔香林」,薝蔔,為佛經中一種很香的古花。二層懸匾「無住法輪」,寓意法輪常轉。三層懸匾「光明蓮界」,從下至上,到達一個光明的蓮花世界。乾隆時期,這座樓閣每層都供奉佛像。

整個後苑部分峰巒疊嶂、錯落有致,薝蔔香林亭與兩側長廊和後面的高樓,構成一幅壯觀的浮屠世界。原來這就是「眼界寬」的來意。

爬山廊共計四十六間。

爬山長廊內側還有左右兩個坡道,通向薝蔔香林亭後面一個靠壁而建的隱秘小殿,水月空明殿。乾隆在這里休息品茶。

香山寺,毀建之中,時代更迭,歷盡滄桑。

在 歷史 的輪回中,乾隆時期已如雲煙遠去,如今在熙攘繁盛的二十一世紀,矗立在眼前的後苑建築,它靜靜地隱匿在繁華之後,以默然的姿態存世獨立。可來看,可來觀,可來思。

香山之名來自佛教經典,在佛祖釋迦摩尼出生地迦毗羅衛國都城附近有山名香山,釋迦摩尼在世時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後仍有很多佛教信徒在香山修道。故《華嚴經》將香山列為僅次於須彌山的第二佛教名山。自佛教傳入中國後,香山之名也來到我國,各地建立起眾多的香山寺。

史上有名的香山寺,就有北京香山寺、河南平頂山香山寺、河南洛陽香山寺、陝西銅川大香山寺等十多座。每處香山寺都有悠久的 歷史 ,神奇的傳說,且凡有香山寺的地方,屬於神靈仙聚之地,天地有大美,空中必有祥瑞,其上空是氣勢不凡的造象。

登臨最高處青霞寄逸樓,西山盡收眼底,景色絕美,雲祥夢幻,器宇不凡。

青霞寄逸樓為重檐歇山頂,下層懸掛「青霞寄逸」,上層殿外懸掛「鷲峰雲涌」匾。

樓上聯曰:不去不來曰如是,非今非昔更何疑。出自乾隆二十四年《香山寺瞻禮偶詠》:枯木寒林曉色披,輕輿石磴歷逶迤。嶢峰積素分香界,古殿磨金禮大慈。不去不來曰如是,非今非昔更何疑。偶然隨喜弗同道,二典三謨自我師。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那麼人生何處不如來呢?

2. 香山詳細游覽攻略

1、交通
去北京香山公園遊玩根本不用擔心交通的問題,因為通往香山公園的公交就多到你咋舌,地鐵,公交是最好的選擇,價格便宜且快捷方便,不用擔心打車被黑之類。

2、路線
香山公園的景點有很多,最好的季節是秋日,因為你會見到全世界都會贊嘆的香山紅葉景緻,如果你不知道該往哪兒走的話,那麼你可以沿著香山環島再去香山飯店,一路都有指示牌的,保證不會迷路,一路行來,一路風景如畫。

3、景點

想看景點實在是太多了,你要是有時間可以慢慢的看,時間安排不多的話,那麼挑選擠出比較有名的風景,比如說孫中山紀念堂、香山寺、雙清別墅以及見心齋,這些景點都非常的有特色。


香山的紅葉以葉形如卵的黃櫨最負盛名。遍布南山的黃櫨楓,經霜變紅,後又變為深紫紅色。我們的詩人元帥陳毅曾題詩「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贊譽香山紅葉之美。

但如果你認為香山只有紅葉之美,那你就錯了。香山的名氣始於唐代,不只有醉人的紅葉,還有安寧的古寺,古韻的樓台亭榭,和蔥郁的松林。單是想想就一副絕美山水圖呈現於心,想立刻領略一番。香山之所以出名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游覽旺季,香山的旅客接待量每年都上新聞熱搜。

3. 香山公園有什麼景點

香山公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買賣街40號,北京市區西北郊,佔地188公頃,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景區內主峰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75米。早在元、明、清時,皇家就在香山營建離宮別院,每逢夏秋時節皇帝都要到此狩獵納涼。香山公園有香山寺、洪光寺、雙清別墅、翠微亭、麗矚樓、見心齋等著名旅遊景點。

香山公園於1993年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景區,2002年被評為首批北京市精品公園。

見心齋

見心齋位於公園內北門內西側,這里是惟一的一處保存較好的古跡。始建於明嘉靖元年(1522),清嘉慶元年(1796)重修。傳說是皇帝鑒證大臣是否對他忠心的地方,故名見心齋。

香山寺

香山寺位於雙清別墅上方。始建於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原是西山一帶歷史悠久的規模最大的寺廟。舊名永安寺,亦稱甘露寺。元、明、清時都曾擴建修葺。

4. 香山旅遊攻略

每年10月中到11月,是香山公園賞紅葉的高峰期,是觀賞紅葉的最好時期,通常最美紅葉的時間就僅有1個月不到的時間所以有觀賞想法的uu要盡快。

3、微信可通過搜索「香山公園服務號」實名預約購票,雖然地鐵口和門外都有二維碼供遊客現場掃碼購票,不過提前買好票就省心安全很多。

4、香山公園為一級防火區,園內禁止吸煙及野外用火,所以請不要攜帶火源進山。

5. 香山公園有哪些景點

1、香山寺:

香山寺遺址即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所建之大永安寺,原為金代行宮。據記載原有五層大殿,前有石坊、山門、鍾鼓樓、城垣、紅牆碧瓦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為香山二十八景之一。

2、雙清別墅:

香山寺東南半山坡上,有一處別致清靜的庭院,即雙清。院內二道清泉,常年流水不息,一股流向知樂濠,一股流向靜翠湖,此即"雙清"二字之緣由。院內池旁有八角亭及參天銀杏樹。 1917年河北省大水,督辦熊希齡辦香山慈幼局,在此建別墅,始稱雙清別墅。

3、香爐峰:

至高點海拔557米,香山公園最高處,因其地勢陡峭,登攀困難而俗稱「鬼見愁」。香山公園先後在頂峰建起三個有特色的亭子。「重陽閣」意在九九重陽登之可望京城。

「踏雲亭」因秋雨後,春雨前縷縷雲絲穿行亭內外,猶如踏雲一般而得名,「紫煙亭」因晨夕之際的薄霧淡淡如紫色雲靄,時隱時現,頗有日照香爐生紫煙的味道而得名。站在白玉觀景台上,遠處昆明湖宛如一盆清水,各式建築星羅棋布,使遊人對北京城有全新的認識。

4、昭廟:

從玉華山莊往北,經芙蓉館即到昭廟。這是一座大型藏式喇嘛廟。乾隆四十五年(1780)為接待西藏班禪來京而建。該廟的醒目建築即琉璃塔,高30米,塔頂有黃色琉璃寶瓶和八條垂檐脊。檐間系有銅鈴56個,聞風而響。下面是八角須彌座及白玉石欄。石欄下是八面張開的瓦蓋,再下面是八面石砌塔基,每面刻佛像一尊。

5、見心齋:

昭廟往北可見一道圍牆,牆內即見心齋。位於公園內北門內西側,這里是惟一的一處保存較好的古跡。始建於明嘉靖元年(1522),清嘉慶元年(1796)重修。小院內建築布局極富江南情趣的園林庭院。傳說是皇帝鑒證大臣是否對他忠心的地方,故名見心齋。

院內半圓形水池三面環以圍廊彩畫,正殿見心齋上掛"見心齋"匾額,正對知魚亭,齋後為正凝堂五間,院內東側為半圓形水池。池內有紅鯽錦鯉暢游。

6、碧雲寺:

西山風景區中最精美的一座古剎。這座寺院創建於元代至順二年(1331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稱碧雲庵。明代正德年間(1514年),太監於經在寺後山上修建了生壙改名為碧雲寺。

6. 北京香山寺怎樣

香山寺位於北京香山公園內,在香山公園內蟾蜍峰北。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金世宗賜名大永安寺,又稱甘露寺。
香山寺歷史悠久,據記載唐代已有吉安、香山二寺。1186年將二寺合一#,金章宗賜名「大永安寺」北京香山公園內的香山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稱「永安禪寺」清乾隆年間,在原址上擴建,形成了前街、中寺、後苑獨特的寺院格局,御賜「大永安禪寺」為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
元皇慶元年(1312年)重修。清康熙帝在此建行官,乾隆十年(1745年)又修葺擴建。《清一統志》謂寺「依岩架壑,為殿五層,金碧輝映」,可見規模之大,為香山諸寺之首。
香山公園,為AAAA景區,第一批北京市精品公園,佔地180餘公頃,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
香山公園在北京海淀區,東南距市中心20餘公里,為北京西郊西山山嶺之一!人們把北京西郊比作北京現代化大都市的"後花園"。
香山公園文物古跡眾多,亭台樓閣似星辰遍布山林之間,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碧雲寺";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毛澤東主席工作生活過的"雙清別墅";有緬懷世紀偉人的紀念勝地"孫中山紀念堂";有國內僅存的木質貼金"五百羅漢";有頗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見心齋"等景區。
香山內樹木繁多,森林覆蓋率達96%,僅古樹名木就有5800餘株,佔北京城區的四分之一!公園具有獨特的"山川、名泉、古樹、紅葉"資源。
香山紅葉馳名中外,1986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成為首都秋季最靚麗的一道景觀,每到深秋時節,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齊聚香山,共賞秋色。
1、香山公園遊玩路線推薦
南線:勤政殿→靜翠湖→翠微亭→雙清別墅→歡喜園→香山寺
北線:勤政殿→知松園→昭廟→見心齋→眼鏡湖→索道→碧雲寺
2、香山公園幾月份去好
香山公園最佳旅遊時間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觀賞紅葉的最好季節,紅葉延續時間通常為1個月左右。半山亭、玉華山莊和閬風亭都是看紅葉的好地方。
更多關於北京香山寺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ee1a25161573196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7. 香山寺在哪個地方

香山寺遺址位於北京香山公園內。

香山寺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記載唐代已有吉安、香山二寺。1186年將二寺合一,金章宗賜名「大永安寺」。金、元、明三代不斷重修香山寺,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將香山僻為行宮,香山寺成為皇家寺院。

原香山寺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嚴整壯觀,曾為西山諸寺之冠。古寺北向建有香山永安寺第一道四柱三間沖天式牌樓,並添置了買賣街。殿前增設了一座大型漢白玉石屏風,上面鐫刻了乾隆皇帝親筆繪制的觀音、普賢、燃燈古佛和題寫的佛經等。

可惜1860年、1900年古寺分別遭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焚燒,現僅存知樂濠、聽法松、娑羅樹御制碑、石屏等遺物,還有一些古松柏、古銀杏樹,仍可窺見一些當初的恢弘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