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哪裡人說的話最難
擴展閱讀
天津最大的早市有哪些 2025-07-10 05:44:38
北京故宮開門票多少錢 2025-07-10 05:38:46

深圳哪裡人說的話最難

發布時間: 2023-01-19 23:59:14

A. 深圳本地人說什麼方言

為本地人,對深圳的語言情況了如指掌,就講講深圳的本地話吧,本人是深圳本土客家人,祖籍深圳羅湖蓮塘村,我為我家鄉代言。

改革開放前深圳本地語言比例和分布(載入寶安縣志):

客家話佔56%,粵語佔35%(當年寶安縣政府還把新移民深圳的基圍人的母語基圍話也統計進了粵語,還有一些地方土語也被統計進粵語),大鵬軍語佔9% (大鵬半島上主要語言為大鵬客家話,寶安縣政府把大鵬當地的客家話也統計進大鵬軍語中,實際當年寶安縣客家話人口占原居民總人口六成以上)。

深圳原住民語言分布(包含新移民基圍人語言)

●龍崗-坪山客家話:主要分布在現龍崗區和坪山區的布吉、南灣、坂田、橫崗、龍崗、龍城、坪山、坪地、坑梓、龍田、馬巒、南澳、葵涌等地。龍崗客家話北面和東莞客語,東面和坪山、惠州客語連成一片。

●龍華客家話:跟龍崗客家話在語氣語調上有差別,但是大致一樣,可以流暢溝通,主要分布在今龍華區的龍華、民治、大浪、觀瀾以及今福田區梅林等地區。

B. 深圳本土方言

改革開放以前的深圳,原住民大多說客家話、粵語或大鵬話。深圳地區使用原有方言的人口數,根據寶安縣政府的統計,在 1979 年建市以前 的 1978 年為 333,579 人,戶數為 75,816 戶。其中農業人口 270,838 人,占總人口的 81. 21%,非農業人口 62,759 人,占 18. 79%。 1979年又跌至241,711人。2017年末,常住人口超過1,250萬人。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深圳市常住人口為17560061人。

深圳市的本土語言在這約 34 萬原居民人口中,據 1985 年統計,寶安粵語使用人 口有 11 萬左右,占當時全縣戶籍人口的 44%。而龍崗客語的使用人口約 14 萬,佔全縣戶籍人口的 56%。( 大鵬話的使用人口據 1990 年統計,使用人口為 30,633 人, 佔全縣人口的 9%。由於當時地方政府把大鵬話歸入寶安粵語,所以實際上寶安粵 語的實際使用人口應是 8 萬左右,佔全縣戶籍人口的 35%。)。我們認為,改革開放後,有大量外來人口遷入,故在深圳本土戶籍的人口中,粵、客、大鵬方言使用人數的實際數量應會更低一些,但由深圳外遷至香港及國外等地區的移民也不少。因此,這些數字大致上是可信的。

深圳客家方言的分布,深圳客家話主要分布在龍崗區的坑梓、坪山、坪地、龍崗、葵涌、橫崗、布吉、平湖8個鎮;寶安區的觀瀾、龍華、石岩3個鎮;鹽田區的沙頭角、鹽田、大梅沙、小梅沙等地的大部分自然村。羅湖、福田、南山3個區也有客家方言分布,主要分布在3個區北部大山的南麓。從東部長嶺村開始,連接蓮塘、西嶺下、羅芳、梧桐山(大部分自然村)、大望、水庫新村、布心、草埔、泥崗、上梅林(一部分)、下梅林、沙河(大部分)、西麗(大部分自然村),直到西部的同樂村,形成一條帶狀分布。這種分布特徵說明這三個區的客家人是後來者。1994年深圳市原居民中說客家話人口大約有20萬人。2012的《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漢語方言卷》B1-17將深圳客語劃分為粵台片梅惠小片。深圳客方言語音內部差異較大, 因此《深圳市志》記述深圳客方言選取位於客方言分布中心地帶的橫崗話作為代表。深圳客家方言聲母共有17個(包括零聲母) ,韻母40個,6個聲調。深圳客家方言面積約估為1361.06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68%。

深圳粵方言的分布,深圳粵語主要分布在寶安區的西鄉、福永、公明、沙井、松崗5個鎮;龍崗區的平湖(大部分自然村)1個鎮;羅湖、福田、南山3個區的中部、南部的各個自然村。還有光明農場原居民也是講粵語的。1994年深圳市原居民中說粵語的人口大約有17萬人左右。2012的《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漢語方言卷》B1-17將深圳粵語劃分為廣府片。深圳粵方言語音內部差異較大, 因此《深圳市志》記述深圳粵方言選取位於粵方言分布中心地帶的西鄉話作為代表。深圳粵方言聲母共有18個(包括零聲母) ,韻母48個,8個聲調。深圳客家方言面積約估為636.41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32%。

以上所描述的方言分布只是一個大致的劃分,事實上有不少村鎮既有客家方言又有粵方言,如平湖鎮原居民基本上是講粵方言的,但新木、上木古兩村是講客家話的。石岩鎮幾乎講客方言,唯一浪心村講粵方言。而大鵬、南澳又是客家話、大鵬話方言雜居地區。

此外,深圳市也有零星的閩南話分布,如南山區蛇二居委、福田區的福新居委,羅湖區翠竹街道龍尾坊、新港鴻社區及東門老街原立新、南塘居委,南澳鎮的個別自然村等。

參考湯志祥(2015),深圳方言的地理分布如圖所示。

如上,除了南山區、福田區、羅湖區和鹽田區為原經濟特區以外,其他地區均以街道為單位,大致與80、90年代的鎮區范圍相符。深色背景為粵語區,淺色背景為客語區,條紋背景為大鵬話區。大鵬話在聽感上是粵、客混合方言,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軍話°。中國社會科學院A類重點科研項目《瀕危漢語方言研究與語言地圖集》中下設「軍話」課題,其負責人丘學強調查後否認了這一觀點,湯志祥(2015)也未將其歸入粵語或客家話內。而劉鎮發(2010)則認為,這是一種受到客家話接觸影響的粵語。

需要說明的是,粵語區內也有客家話村落,也有使用粵語的居民散居於客語區內,大鵬話區內也存在使用客家話的居民。除此之外,因外來人口大量湧入深圳,遠超原深圳籍的人口數量,這對純粹的「本土」語言狀況研究及方言地圖的繪制帶來了困難。情況復雜,但能根據《深圳市志》大致畫出,如圖2。

除了上述的這些方言,還有長期生活於江河湖海上的漁民所使用的疍家話(湯志祥,2015),又稱「基圍話」或「漁民話」。深圳地區的蛋家話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接近於廣州粵語的「粵疍話」,是由珠江口東部的疍家人所帶來的:第二類是「閩疍話」,由來自海陸豐地區的漁民帶來,其語言系統接近於粵東閩語的海陸豐話。這些疍家話基本以方言島的形式(以村落為單位)散居於客語區、粵語區與大鵬話區中,數量極少。

深圳客語分布地理特點為: 該地區地形主要是丘陵山地。 龍崗客語東北面與東莞市南部的樟木頭、清溪的客語相連,北面和東面與惠陽客語全面接壤,東南面則和香港新界中部、東部、東北部及西南部的沙田區、大埔區、西貢區、屯門區、荃灣區、葵青區及北區的沙頭角,元朗區的八鄉和離島區的東涌鄉、大澳鄉、梅窩鄉、大嶼南鄉等客語連成一片。這種地理上呈整片型的分布充分顯示出:深圳的北部與東部地區的客家話在歷史上長期與粵北梅州客家話地區不可分割。龍崗客家話完全是惠陽客語西向延伸的一個支脈。龍崗客語與惠陽客語以及香港新界客語形成一個由西向東,至北而南的連綿不斷的客家話同一方言連續體。

深圳粵語分布地理特點為: 該地區地形主要是沿珠江口東源的沿江一帶低地和與香港連接的陸地交通要道。 包括原寶安縣老市區(舊羅湖墟)、舊城(新安故城)以及北至廣州,南往香港的交通要道。該地區地形主要是沿江、沿海的低地地區寶安粵語的西北部分(沙井、公明、松崗、平湖)和東莞西南部的粵語長安話、大嶺山話相連為一體,而南面部分(羅湖、福田)則和香港新界的粵語(圍頭話)連成一片。這就形成一個由北至南的連綿不斷的粵語同一方言連續體。這種地理分布充分顯示出:深圳的南部與西部地區在歷史上長期與以粵語為主的珠江三角洲交往甚為密切並融為一體。而這些地方長期以來一直是珠江三角洲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活躍地帶。寶安粵語西北部的公明話、松崗話和沙井話與東莞,北部的平湖話則與東莞塘廈話、鳳崗話相接,南部的福田、羅湖的圍頭話與香港北部新界的圍頭話屬於同一種話。

深圳大鵬話分布地理特點是: 該地區是一個獨立的半島型地區。東西南三邊臨水,東面為大鵬灣,西面為大亞灣,南面是南海。 該地區以山地為主,只有沿海部分由少量小面積平地。大鵬話分布在大鵬所城及周邊附近地區,通行於深圳東南端最東緣的大鵬半島,包括大鵬鎮和南澳鎮兩鎮。大鵬地區過往長期隸屬於老寶安縣,曾被稱作老寶安三區。即歷史上,它屬於傳統上的寶安縣管轄。大鵬和南澳兩鎮北面與葵涌鎮相連,因而大鵬話也就顯得北與成片的客語地區相連,南與香港新界的圍頭話以及客家話相呼應。長期與著南北兩個地區的在農耕、捕魚、人員等生活和經濟活動的交流往來,使得大鵬話呈現出客語和粵語混合型方言的語言特點。

從語言分布和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來看,深圳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從深圳語言生活模式的角度予以討論。這個必須從深圳的前身寶安縣的方言,即所謂本土方言說起。據湯志祥《深圳本土方言的地理分布特點》(2015),寶安縣本來就是一個多方言的共存區,正好處於粵方言、客家方言和閩方言的交界地區,客家方言與粵方言分布最為廣泛。1985年深圳使用客家話的人口約14萬,佔全縣總人口的56%;使用粵語的人口約8萬,佔全縣總人口的35%;使用大鵬話的人口有3萬左右,約佔全縣總人口的9%。可見在深圳的本土方言中,客家方言占據一定的優勢,而粵方言也具備相當可觀的競爭能力。深圳市從一個縣級地區演變而成為一個人口超千萬、經濟高度發達的中心城市,只用了短短的40年時間。這期間,深圳人口大量擴展,人們紛紛從廣東乃至全國各地匯集而來。深圳周邊尤其廣州和香港都是粵方言占絕對優勢的地區,從珠江三角洲地區聚集而來的深圳新居民在人數上也佔有較大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粵方言在深圳語言社會當中的競爭能力。與此同時,20世紀80年代從全國各地匯聚而來參與深圳建設的年輕人,開始在這座新型的移民城市繁衍生息,「深二代」(泛指深圳特區建設者的後代)伴隨深圳特區發展而成長。他們在學校和社會人際交往中首選普通話作為交際語言,進一步固化了普通話在語言生活中的使用群體和競爭優勢,逐漸形成了一個「普通話-粵方言-其他方言」的深圳語言生活模式。這個模式的格局是「普粵為主,多語並存」,其特點是:(1)普通話是首要的社會交際共同語;(2)粵方言(廣州話)是城市生活次要的社會交際通行語;(3)城市生活中同時流行著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方言;(4)原先的本土客家方言和「圍頭話」正逐漸變為弱勢方言和瀕危方言。深圳的語言生活狀況變化是一個典型的城市語言變遷的實例。

C. 深圳本地人說什麼話

廣東省內各地外地人的人到深圳就會講白話,深圳本地人和外地人溝通也講白話,導致外省人以為深圳本地人講白話。但廣東省內也有大部分地方不會講白話的,這些外地人到深圳就講普通話為主。廣西南部的人到深圳也將白話。廣西南部以外的人不講白話。
潮汕人雷州人海陸豐等講鶴佬話

外地人(包括外地白話人和外地客家人)講白話。
一部分外地客家講外地客家話,一部分粵西和廣西人、化州人等講外地口音土白話。
外地潮汕人(比較排外,少和外鄉人打成一片)講潮州話。
外省人講 四川話,湖南話,福建話,東北話,廣西白話(廣西南部講白話)。

未來遲早東江話和大鵬話等會被 廣州白話 吞掉,現在講深圳本地東江話的都改講「夾雜有東江詞的廣州白話。我朋友他村子講」夾雜東江話詞的白話「,但是他公公婆婆不是講粵語方言也不是講客家方言。他們村的老人都是講白話和客家以外的方言。

可以肯定深圳本地界未來只剩下土客家話。其他都被廣州市的廣州話吞並

深圳本地話主要有:大鵬軍話,客家話,東江話(圍頭話,蛇話、畲話),疍家話。
大鵬話和東江話等等都幾乎只有老人會說了

①大鵬話和東江話現在只有很少人會了,有的地方只有老人才會了。大部分都改說粵語了。
②東江話(嚴重白話化),東江話又是半客半白。

③粵北土話和湖南土話是同一種語言,廣西湘語,廣西平話,像贛語和湘語的混合。
粵北原來是說粵北土話的,但現在99%都說粵語等,只有1%的老人等會說。粵北變成了主要說粵語的了。

外地話主要有:湖南話,四川話,廣州白話,潮汕話。

深圳話 又叫深圳本地客家話、深圳本地客語、深圳客贛語。改革開放前佔85-90%。

現在深圳人口大多是外省人和外地人,本地人只佔1兩成。所以廣州粵語,潮汕話,普通話 佔主導。

D.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的概況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分別是:溫州話、閩南語、粵語、江山話、吳語、晉語、西南官話。舉例介紹如下:

1、溫州話

粵語非常流傳廣泛,也稱白話,不僅兩廣與港澳有在使用,在東南亞、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聖誕島等地區的華人大部分都在使用粵語。

4、閩南話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福建,廣東海陸豐地區、潮汕地區,中國台灣等,潮州話跟溫州話是公認最難聽懂的方言,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是在這些地區待上一輩子都可能都聽不懂閩南話。

E. 深圳人講的普通話有沒有地方口音是什麼口音

沒有特定的地方口音,因為深圳人口絕大部分來自全國各地,真正的土著人口只佔少數.就是土著人口本身也不是說標准粵語的,而是東部說客家話,西部說跟標准粵語差很遠的土粵語圍頭話.

F. 深圳的人講什麼話啊我記得好像不是說廣東話很少

大部分人都是用普通話交流,平常商務上基本上全部使用普通話,如果你和同鄉在一起就不一定啊.
另外,還有廣東話在深圳也佔有一定的地位,特別是廣東本地人和香港同胞大部分用廣東話.

G. 請問深圳方言是什麼樣的

要說方言 最多的還是客家,因為深圳發展的時候 很多外地人跑來,最多的還是客家人 客家話也是深圳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粵語也有 但沒客家那麼多~(在深圳呆了15年親身經歷)

H. 深圳本地方言分布,深圳本地人講什麼話。市區是廣府人說粵語的嗎

【粵語】,約定俗成是指【廣州話】。廣州市區之外的地區,都說當地方言。深圳本地人說的是【寶安方言】,與廣州話差別較大。而現在的深圳市,外地人口多於本地人口,來自全國各地,基本上以普通話交流。

I. 深圳本地人的語言(圍頭話、客家話)的分布

圍頭話屬粵語莞寶片,在深圳和香港都是最本土的方言之一,深圳的原始分布主要在寶安、南山、羅湖、鹽田、福田這些地區;香港主要分布在新界和離島。

深圳客家話跟香港客家話連成一片,兩地客家話之間沒有什麼差別。在深圳主要分布在龍崗、保安、羅湖、福田一帶;在香港主要分布在新界地區。深圳-香港客家話跟惠州惠陽客家話接近,屬客家話粵台片惠陽小片,跟梅州客家話同屬粵台片,有口音差別但是差別不是很大,跟梅州話比較起來,跟粵語圍頭話的混用詞彙多一些。另一方面圍頭話也混用不少客家話的詞。

香港新界客家話視頻——阿婆報案(截自某部電影):
http://6.cn/watch/4213643.html

寶安圍頭話比較集中,龍崗客家話比較集中,其他地方說兩種話的本地居民多數雜居在一起。

周潤發的母語就是圍頭話,另外他也會說香港本地客家話(跟深圳客家話一樣的)。他的一些電影里就有圍頭話和客家話的對白。

J. 深圳的語言

樓主,你對深圳本地人是一點也不清楚.首先要了解深圳本地居民到底是說什麼語言的.你要清楚.粵語也有分好多種,正宗粵語就是香港說的那種.而又有很多的分支.

第一:深圳本土話叫圍頭話,粵語的其中一類.一般本地人才會對本地人說本地話.對外人只說粵語(即廣東話)或國語.

第二:廣東人是說粵語.除了廣東人的外來人全是說國語.因為外來人佔多數.所以深圳還是以國語為准.如果你聽到講粵語的就是廣東的或者本地的.

第三:客家人並不是占本地人的大部份.本地人叫圍頭人.客家人在本地只是住關外.關內的全是圍頭人.你認為關內的本地人多還是關外的本地居民多呢?

第四:你要搞清楚,客家話及圍頭話不論人數,一般不會拿出來與外人說的.只會對自己親人和同村人才會說這種話(就相當於家鄉話只對鄉人說的道理一樣.).對外只會說粵語或國語.因此,總結來說.國語佔大部份.其次就是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