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今天的氣溫多少接下來幾天的天氣會怎麼樣
陸地風力可達5-6級,陣風7級,最低氣溫降至10度左右,轉為多雲天氣,可見陽光,伴有小雨,風力加大,海上風力6-7級,陣風8級。本周中後期11月16日中午到傍晚
陰天,有小雨;東北風3-4級;白天最高氣溫16度,傍晚前後氣溫降至12度;相對濕度75%-90%
天氣趨勢
預計今明兩天受冷空氣補充影響,我市氣溫繼續下降
參考資料:www.szmb.gov.cn/
B. 深圳特大暴雨受災情況如何
8月29日至30日,深圳連續兩日出現了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為有氣象歷史記錄以來首次,全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險情災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救災工作,市領導周密部署、坐鎮指揮,各區、各單位迅速行動,科學防範,果斷處置,有效確保城市安全運行,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從市三防辦了解到,此次暴雨過程給深圳市帶來的主要災情有:一是接報約150處內澇積水,集中在羅湖、寶安、龍崗、光明等區,積水水深0.1-0.6米不等,其中較為嚴重的有羅湖東門商業街、龍崗南灣街道下李朗村、布吉萬象匯等區域。全市道路聯合處置隊和排水應急小組及時上路開展積水巡查處置,上述積水隨著降雨減弱和有效處置均已消退。二是發生局部河堤坍塌10起,主要位於龍崗、龍華等區。三是發生大小山體滑坡37起,主要有羅湖區清水河街道鳳儀山隧道口邊坡、龍崗區布吉街道半山道一號山體滑坡等。四是發生圍牆倒塌3起,分別位於羅湖區、寶安區、龍崗區。
面對暴雨災害,全市上下高度重視、科學應對,及時開展防禦和搶險救災工作,市三防辦未收到因暴雨導致的重大災情和因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報告。
8月30日中午,影響深圳市的強降雨雲系明顯減弱,道路積水和內澇基本消退,全市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市三防指揮部於8月30日20時結束全市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C. 2022深圳清明有雨嗎
2022深圳清明有雨嗎是大家當下最愛討論的話題之一,畢竟深圳作為發達城市,一年四季去該處旅遊的人都不在少數,而溫度對於旅行的影響尤為重要,所以該話題就成了討論最高的,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深圳清明期間天氣怎麼樣。
2022深圳清明有雨嗎
就往年的數據來看深圳清明有雨,但是具體的還得看地方講究。
深圳清明有雨嗎是時下很多人都有的疑問,就我來看清明期間,南方城市一般都是會下雨的。對於旅遊的人來說,可能多少會有點不方便。但是下雨天也有下雨天的感覺,所以不要讓天氣影響了心情。深圳在清明期間的天氣還算好。以陣雨為主,反正下雨是肯定的,只是下多久的問題了。建議外出記得帶傘哈!
深圳清明期間天氣怎麼樣
就以往的數據來看清明期間深圳的天氣多以陰雨天氣為准根據深圳市氣象台發布的天氣信息,清明節(4-6日)受切變線和冷空氣影響,3日夜間至4日有(雷)陣雨,5-6日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伴有雷暴和局地短時強降水。降水主要在5日夜間到6日上午,氣溫下降,最低氣溫16-17℃,早晚清涼。7日降雨減弱,陣雨轉多雲,另外,2-6日風力都較大,沿海和海區最大陣風6-7級。但是天氣變幻莫測,具體的還是以實時天氣為准。
深圳清明節天氣一般多少度
深圳4月中旬的平均溫度是20℃ - 26℃。
深圳清明節天氣一般多少度是大家常問的,就以往的情況看深圳四月份雖溫度上有所回升,但是吧還沒有到很熱這一說。真正的熱起來得五月中旬。深圳市所處緯度較低,屬南副熱帶季風氣候。適用於中原地區的用天文角度劃分四季的方法,即以 3 ~ 5 月為春季、 6 ~ 8 月為夏季、 9 ~ 11 月為秋季、 12至翌年2月為冬季的劃分並不符合深圳市的長夏短冬的特點。
D. 深圳的氣候怎麽樣特別是降雨情況。(剛才把分用完了,改天補上吧)
樓主,精神可嘉啊.向你致敬.
深圳市所處緯度較低,屬南副熱帶季風氣候。適用於中原地區的用天文角度劃分四季的方法,即以 3 ~ 5 月為春季、 6 ~ 8 月為夏季、 9 ~ 11 月為秋季、 12 至翌年2月為冬季的劃分並不符合深圳市的長夏短冬的特點。
以氣候寒暖的具體指標的氣候學季節劃分法則能較好地反映深圳的氣候狀況。按氣候學劃分標准:以 5 天滑動平均氣溫穩定≥ 10 ℃ 為冬季結束、春季開始,穩定> 22 ℃ 為春季結束、夏季開始,≤ 22 ℃ 為夏季結束、秋季開始,≤ 10 ℃ 為秋季結束、冬季開始。按以上的標准劃分,深圳市約 70 %的年份有短暫的冬季。以有冬季的年份統計春、秋、冬三季, 45 年的資料統計夏季,可得出深圳市各季的大致情況。
深圳的氣候深受季風的影響,夏季多為季風低壓、熱帶氣旋所影響,盛行偏東南風,高溫多雨;其餘季節多受極地冷高壓脊控制,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乾燥。下面以不同季節分別進行敘述。
一、春季(2月 6 日~ 4 月 22 日)
春季影響深圳的冷空氣勢力開始減弱,多受變性冷高壓脊、靜止鋒、低槽等天氣糸統控制。春天天氣多變,常出現「乍暖乍冷」的天氣。初春仍有較強的冷空氣影響,少數年份在 2 月下旬仍可出現寒潮天氣。
春季降溫的同時,多數是伴著陰雨天氣。春季也是日照最少的季節, 2 ~ 4 月,在低溫陰雨嚴重的年份,月日照時數僅有 30 多小時( 1959 年 2 月、 1992 年 3 月和 1984 年 4 月)。與春季低溫陰雨相聯糸的是回南潮濕天氣,常出現在春季後期低溫陰雨之後,其氣候特徵表現為溫度高、濕度大,有時相對濕度持續在 100 %。出現回南天氣的同時,在沿海和內河河面常伴有大霧。 春天是冬、春環流交替的季節,天氣過程復雜,變化迅速,有所謂「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之說。春天中小尺度天氣糸統活躍,常出現強對流天氣。
春季雨水較少,多數年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旱。
二、夏季( 4 月 23 日 ~ 10 月 24 日 )
夏季為西南季風的盛行期,高層副熱帶西風逐漸為熱帶東風所取代,並穩定控制。隨著南支西風急流的北撤,前汛期降水結束。這時期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多熱帶氣旋活動,是熱帶氣旋影響或襲擊的盛期。夏季在副熱帶高壓的穩定控制下,常出現炎熱天氣,是極端最高氣溫出現的時期。但由於海風的調節,深圳市的極端最高氣溫僅有 38.7 ℃ ( 1980 年 7 月),一般年份的極端最高氣溫在 35 ~ 37 ℃之間。 9 ~ 10 月北方冷空氣勢力加強,中等強度的冷空氣可對深圳市造成影響。有的年份在 9 月下旬~ 10 月上旬可出現危害農作物的寒露風天氣。
4 ~ 6 月是深圳市的前汛期,受鋒面低槽、熱帶雲團、東風波等影響,雨水迅速增加,多暴雨天氣。 5 月開始就可能受到熱帶氣旋(台風)的嚴重影響。 7 ~ 9 月是深圳的後汛期,主要受熱帶氣旋(台風)的影響。 7 ~ 9 月平均有 3 ~ 4 個熱帶氣旋(台風)影響深圳。從平均狀況而言,夏季雨量占年雨量的 83.5 %。夏天的降水地區差異很大,容易出現局地性的洪澇災害和短時雷雨大風天氣。由於下墊面受熱不均和地形作用等原因,夏天容易出現局地性的界線分明的雷陣雨天氣,因而有「夏雨隔牛背」之說法。
深圳的雨季一般結束於 9 月中、下旬, 9 ~ 10 月,深圳市容易出現乾旱。
三、秋季( 10 月 25 日 ~翌年 1 月 12 日)
秋季是夏冬過渡季節。副熱帶高壓迅速撤離,地面上鋒面的候平均位置已過南嶺,冷高壓迅速南下並控制廣東,氣溫迅速下降。 秋季是深圳市的少雨乾旱時期,多秋高氣爽的晴好天氣。由於雨水少,蒸發大,因而秋旱容易發生且發展迅速,深圳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發生。
在 10 ~ 11 月份,平均 3 年中有 2 個熱帶氣旋(台風)影響深圳。秋台雖然數量較少,但往往影響較為嚴重。
秋季多冷空氣影響,少數年份會出現寒潮天氣。
四、冬季( 1 月 13 日 ~ 2 月 5 日 )
冬季是北方蒙古高壓的鼎盛時期,冬季風勢力強大,高層為強盛的副熱帶西風穩定控制。地面上鋒面位置迅速南移,華南地區常受強冷高壓脊控制。因此,深圳冬季經常處於乾冷氣流的控制之下,氣溫達全年最低,降水稀少。
冬季是深圳市最冷的季節,約 70 %的年份深圳都會出現短暫的冬季。冬季雖然平均僅有 24 天,但影響深圳的寒潮大半出現在這一段時間。在有冬季的年份里,最短的寒冷天氣僅維持幾天,最長的可斷續維持 3 個多月( 1987 年 11 月 29 日 ~ 1988 年 3 月 5 日 )。冬季雨水稀少,大多數年份都會出現秋冬連旱。
五、城市建設對局地氣候的影響
深圳市由昔日的邊陲小鎮在短短的幾年內發展成一個大都市,其局地氣候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 、城市的熱島效應
隨著城市建設的日益發展,市區的熱島效應也日益明顯。 1986 ~ 1992 年的年平均氣溫較 1953 ~ 1985 年增加了 0.8 ℃ ,而 1993 ~ 1998 年則增加了 1.1 ℃ ,考慮全球增暖的影響,則這兩段時期內的城市熱島效應大致為 0.5 ℃ 和 0.7 ℃ 。氣溫增加得較明顯的月份為 10 ~ 12 月和 1 月份,而 3 ~ 5 月則氣溫增加得較少。城市熱島效應氣溫增加主要是在晚上增溫,白天和晚上增溫的比例大致為 1 : 4 。
2 、濕度減小
由於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區的廠房、住宅、公共設施、人造路面及良好的排水糸統,破壞了建立特區前大片的植被及土壤環境,使得因蒸發而進入到大氣中的水汽大大減少,從而造成相對濕度的減小。深圳鎮 1953 ~ 1979 年年平均相對濕度為 79 %,深圳市區 1980 ~ 1985 年為 78 %,而 1986 ~ 1998 年只有 75 %,分別減少了 1 %和 4 %。
3 、日照減少
城市中由於各種燃料燃燒時放出的大量廢氣和煙塵、汽車尾氣以及地面揚起的塵埃使空氣成份發生變化而變得混濁不堪,降低了大氣的透明度。太陽輻射從大氣頂部進入大氣之後,因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而受到削弱,特別是以二氧化硫為主的氣溶膠對太陽輻射的吸收減少了到達地面的太陽直接輻射量。城市上空因空氣被污染等原因,太陽輻射減少得比郊區更大些。太陽輻射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日照的多寡。據深圳市氣象台資料統計表明,日照百分率由 1954 ~ 1980 年的 50 %下降到 1981 ~ 1986 年的 43 %,而 1987 ~ 1998 年下降到 41 % 。
4 、輕霧和霾急增
輕霧是指微小的水滴或已濕的吸濕性物質微粒所構成的稀薄霧幕。水平能見度在1~ 10 公里。霾是大量細微的乾性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懸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 10 公里的空氣混濁現象。
近年來,由於深圳市建築、汽車尾氣、化工生產、生活燃料等的大量消耗等原因,造成以氮化物為主的污染源的大氣結構,大大地促進了霾和輕霧的生成。同時,它們的濃度也有變濃的趨勢。
輕霧在 60 年代年平均有 25 天, 70 年代增至 54 天, 80 年代 79 天,而 1990 ~ 1998 年猛增至 177 天。
霾在 60 ~ 70 年代的寶安地區較為罕見,但建立深圳特區以來,深圳市出現霾的天數急劇增加, 80 年代年平均約 6 天, 1990 ~ 1998 年年平均達 74 天。
5 、降水強度加大
深圳市地處南亞熱帶沿海地區,降水量較豐沛,一年中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大區域氣候因素的影響,城市建設對年降雨量的影響較小。但從 80 年代起,降水日數減少,而降雨量又無減少以及連續出現暴雨極值來看,城市化後的深圳的降水強度有所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