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名字的由來
深圳市,又稱為「鵬城」,位於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東岸,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國務院批准於1980年8月26日正式設立。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953平方公里,其中,經濟特區面積為395.81平方公里。經過29年的建設和發展,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2008年度排名顯示,深圳位列第二。
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秦皇設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宋朝時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 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復名寶安(公元1913年——1979年)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現址仍在南頭。 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稱為「深圳生日」。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B. 深圳和昆明在唐代分別怎麼稱呼
遠在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滇池地區(今呈貢龍潭山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人類發祥地之一。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楚將庄開滇,在今晉寧一帶築城置都,建滇王國,延續300年之久,昆明為較早的古都。公元前109年(西漢),漢武開滇,拓疆至雲南,以滇池地區為中心設置益州郡,昆明為所轄二十四縣之谷昌縣。 蜀漢時期,諸葛亮率兵南征克益州郡並更名建寧郡,至隋改為昆州。唐宋時期,「南詔國」、「大理國」地方政權在此築拓東城,設鄯闡府,並辟為「東京」、「上都」(陪都),長達490年。公元1275年,元朝設雲南中書省,設中慶路,昆明縣為中慶路首府,將雲南的統治中 心由大理遷至昆明,昆明由此成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朝改中慶路為雲南府,沿至清末。明清時期,清兵入關攻佔北京,張獻忠所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余部退至昆明,推行一整套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左右全國局勢達12年。南明時期,昆明成為桂王永曆 政權的「滇都」。
昆明 在唐朝稱為鄯闡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住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一個分支,被稱之為「南越部族」。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並謫徙50萬人經營開發。當時的深圳便為南海郡所轄。
公元331年,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公元590年(隋開皇十年),廢東官郡,寶安縣改屬南海郡,縣治在今深圳南頭。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縣治遷往東莞。
深圳 應當為 寶安縣和東莞縣(不同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