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補貼怎麼申請
法律分析:1、申報補貼。申請人於相關證書核發之日起一年內,使用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統一用戶基礎平台注冊的用戶和密碼登錄深圳市職業培訓與技能鑒定網上服務系統申報補貼。根據系統指引填報相關信息,核查無誤後選擇「上報」按鈕提交補貼申請。
2、滑鼠移動到補貼申請後選擇培訓補貼申請。
3、根據自身請款選則補貼類型,由特種作業證書的選擇「特種作業補貼申請」。
4、如果社保沒有連續繳納6個月以上是不可以申請的。
5、符合條件的,根據提示補充完資料就可以申請技能補貼了。
6、等待審核,領取補貼。申請人通過系統查詢業務辦理狀態。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受理申請後,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於每個月末在其官網對審核通過人員名單集中公示,公示時間為7天,公示無異議的,於公示結束後次月月底前將補貼資金撥入申請人銀行賬戶。
公示有異議的,在5個工作日內開展調查並完成異議處理,異議不成立的,於調查結束後的次月月底前將補貼資金撥入申請人銀行賬戶,撥付後通過手機簡訊方式告知申請人補貼已發放,申請人查詢個人賬戶資金是否到賬。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
第六條 繼續加強組織領導,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就業再就業工作
第二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繼續鞏固和強化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繼續把新增就業人員和控制失業率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宏觀調控指標。把解決體制轉軌遺留的下崗失業問題、促進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加強失業調控和實現就業與社會保障制度的聯動機製作為主要目標任務,層層分解,並納入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定期進行督促檢查。
第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適應新的形勢任務要求,國務院決定將再就業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調整為就業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也要對聯席會議制度作相應調整,形成統一領導、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在各級人民政府的直接領導下,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共同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
第二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就業形勢變化和就業工作需要,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資金投入,將促進就業再就業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對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中央財政繼續通過專項轉移支付的方式給予適當補助,主要用於職業介紹補貼、職業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此外,各級財政還要合理安排用於勞動力市場、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台建設等經費。要切實加強對就業再就業資金撥付使用的監督檢查,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第三十條 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在協助政府制定政策,團結各方積極參與,以及宣傳動員、社會監督,幫助群眾創業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對他們組織各類培訓、開展多種形式服務和提高創業就業服務能力給予支持,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齊心協力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局面。
第三十一條 各新聞單位要繼續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多種形式把就業再就業政策宣傳到群眾、企業和基層單位。繼續樹立和宣傳勞動者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企業積極吸納就業、基層單位切實落實政策的先進典型,引導廣大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營造全社會支持和幫助就業再就業工作的良好氣氛。要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依託企業、街道(鄉鎮)社區等基層組織和單位,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輿論宣傳,引導廣大下崗失業人員在國家政策扶持和社會幫助下,依靠自身努力實現再就業。
第三十二條 上述有關扶持政策自2006年起開始執行,政策審批的截止時間暫定到2008年底。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如果國家對稅收制度進行改革,有關稅收政策按新的稅收政策執行。
2. 電工證申請補貼流程
電工證申請補貼流程:
1、在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核發之日起12個月內;到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申領技能提升補貼;
2、通過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聯網查詢與社保參保信息比對等方式進行審核;
3、審核通過後,直接將補貼金發放至申請人本人的個人銀行賬戶或社保下。
電工證是學習安裝電工和維修電工講解考取的證書。電工有四證:特種作業操作證、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已取消)、職業資格證書、建築施工特種操作資格證。
考電工證主要有三個基本條件:
1、年滿18周歲;
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3、身體沒有妨礙從事電工作業的病症和生理缺陷。
目前我國基本有三種電工證;勞動局的技術資格等級證。安監局的特種作業操作證。電監會的電工入網作業許可證。
電工證與操作證的區別:
1、電工證是電工從業證書的各行業電工證的總稱;
2、操作證就是特種作業上崗操作證,只是很多人說簡稱的時候,有時候說操作證,有時候說是電工證。
電工證書考試由人社部門批準的各類培訓學校組織考試,一般需要提交照片、報名信息表等,分為5個級別,如果考到電工旁轎好及所屬電工的職業工種技師(二級)以上的證書,含金量會比較高。
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可在國家電監會批準的考點報名考試,報名時需要提供報名體檢表、身份證復印件、學歷證書復印件、一寸紅底免冠照片3張運鉛。報名後根據情況安排考試,考試分為理論和實操。兩科都合格後,最快1個月左右時間可以到考試機構領取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該帆手證是進入電網公司作業所需的證,屬於許可證范疇。
【法律依據】
《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管理辦法》
第四條 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是電工具有進網作業資格的有效證件。進網作業電工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並注冊。未取得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或者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未注冊的人員,不得進網作業。
本辦法所稱進網作業電工,是在用戶的受電裝置或者送電裝置上,從事電氣安裝、試驗、檢修、運行等作業的人員。
3. 電工證怎麼領取國家補助
法律分析: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就業地參加培訓後取得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等)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你可以攜帶電工證到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辦理。
法律依據:《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四、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加強政府引導激勵
(十二)支持地方調整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就業地參加培訓後取得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等)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原則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但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復享受。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可在規定的原則下結合實際調整享受職業培訓補貼、生活費補貼人員范圍和條件要求,可將確有培訓需求、不具有按月領取養老金資格的人員納入政策范圍。市(地)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可在規定的原則下結合實際確定職業培訓補貼標准。縣級以上政府可對有關部門各類培訓資金和項目進行整合,解決資金渠道和使用管理分散問題。對企業開展培訓或者培訓機構開展項目制培訓的,可先行撥付一定比例的培訓補貼資金,具體比例由各省(區、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各地可對貧困勞動力、去產能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群體開展項目制培訓。
4. 電工證補貼去哪裡領
法律分析:因為各地的政策會有一些區別,所以各位可以去當地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門戶網站去查看,大致流程就是填寫資料,提交給相關部門進行審驗,審驗時間大概在10個工作日左右,通過之後便會在規定時間內發放,沒通過就會告知原因;一般來說只要上面的3個條件都符合,就能拿到相應對的補貼,其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為1000元,中級為1500元,高級為2000元,還有部分工種的補貼還要高一點,這個具體要看當地的政策,大家對號入座就可以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旦枝共和國社會行告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檔遲明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第二十一條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十二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