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電視塔什麼時候建成

天津電視塔什麼時候建成

發布時間: 2022-06-19 04:03:25

❶ 電視塔的天津廣播電視塔

天塔是天津廣播電視塔的簡稱,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聶公橋南、紫金山路與津溜公路匯合處,水上公園對面。天塔總高度415.2米,佔地300畝,為世界第五、亞洲第三高塔。天塔於1991年建成,聳立於碧波與雲霄之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其勢如劍倚天,享有「天塔旋雲」之美稱。
天塔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廣播電視等多項功能於一體。對遊人開放的有塔座大廳、瞭望廳、太空旋轉廳和270米露天觀光平台,在瞭望廳內可藉助各角落的望遠鏡將方圓百里的景色盡收眼底。第三層是旋轉餐廳,同時可容納200多人,每隔45分鍾,餐廳便自轉一周,人可隨廳轉,目便隨景移,其感受妙不可言。
遊人登上天塔極目遠眺,津門全景盡收眼底,寬敞漂亮的中心廣場、挺拔秀麗的國際商廈,近處可觀水上公園的全景,遠處一座座高樓櫛比鱗次。倘若傍晚登上天塔,依偎在黃昏的暮色中,看著全城的燈火漸明,更別有一番情趣。
天塔旁的天塔湖內設有世界一流領先科技的大型音樂燈光噴泉組泉、水幕電影,沿湖南岸有國內最長的人工塑山,成為天塔湖游覽區的一個亮點。白天,鮮花草木與湖光塔影相應成趣;入夜,波光夜空間,熒塔與星月爭輝,難分天上人間。

❷ 中國主要的電視塔

2010年年底建成的廣州電視塔將刷新第一高塔的記錄,新建成的廣州電視塔(610米)將成為中國第一高塔。

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468米。(http://www.opg.cn/sub.php?subid=260)
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座落於上海黃浦江畔、浦東陸家嘴嘴尖,以其468米的絕對高度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之高塔。東方明珠塔卓然秀立於陸家嘴地區現代化建築樓群,與隔江的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交相輝映,展現了國際大都市的壯觀景色。
東方明珠塔集觀光餐飲、購物娛樂、浦江游覽、會展演出、歷史陳列等服務功能於一身,成為上海標志性建築和旅遊熱點之一。
東方明珠塔十一個大小不一、錯落有致的球體晶瑩奪目,從蔚藍的天空串聯到如茵的草地上,描繪出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如夢畫卷。東方明珠塔憑借其穿梭於三根直徑9米的擎天立柱之中的高速電梯,以及懸空於立柱之間的世界首部360度全透明三軌觀光電梯,讓每一位遊客充分領略現代技術帶來的無限風光。
在350米太空艙、263米上球體主觀光層、259米上球體室外觀光層和90米下球體室外觀光廊,高樓林立、大道縱橫的都市風景一覽無余。入夜,遙望東方明珠塔,則是晶瑩剃透、璀璨奪目;臨塔俯瞰都市夜景,更是流光溢彩、燈火輝煌。
東方明珠空中旋轉餐廳位於東方明珠塔267米上球體,以其得天獨厚的景觀優勢、不同凡響的飲食文化、賓至如歸的溫馨服務,享譽中外。作為亞洲最高的旋轉餐廳,其營業面積達到1500平方米,可容納350位來賓用餐,餐廳同時提供多款豪華套餐和中西結合自助餐,百餘種美味佳餚不間斷供應,讓遊客同享美景與美食。
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位於東方明珠塔零米大廳內,展示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是集歷史、文化、鑒賞、旅遊、娛樂於一體的、具有創新理念的歷史陳列館。徜徉歷史長河、追尋海上舊夢、品味文化上海——陳列館充分注重觀賞性和參與性,採用「融物於景」的場景化展示方法,以高科技手段,將文物、道具、模型、音視頻多媒體、聲光電等表現手法融於一體,讓遊客既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底蘊,又領略現代化高科技的魅力。
東方明珠演藝劇場位於座落於東方明珠塔下,每晚推出大型服飾歌舞秀《中華五千》,展示了旖旎多姿的舞蹈,再現了五朝風情的霓裳,使觀眾如同置身於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歷史長廊中。
東方明珠遊船碼頭位於浦東黃浦江畔,佔地面積2200餘平方米。乘坐東方明珠浦江游覽船沿江暢游,可盡情領略浦江兩岸壯觀的都市畫卷。
東方明珠塔各觀光層櫃台里1000多款造型獨特、製作精美的各式旅遊紀念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

天津廣播電視塔 高度415.2米
天津廣播電視塔,取首尾二字,簡稱「天塔」,建於1991年,415.2米(北方第一高),聳入雲天,躋世界高塔之林。天塔位於聶公橋畔,東鄰紫金山路,西接浮翠龍潭。水中兀起,唯天下獨有:挺拔俊秀,盡九州風流。環廊在瀑跌三層碧水,碟樓旋宮逐九天星辰。湖光塔影偕紅蓮綠柳,皓月朝霞迎勝友嘉賓。美哉!
「天塔旋雲」,乃津門首景,旅遊勝地。
天塔為電視調頻廣播發射中心。斯塔建成,視聽效果大為改觀。電波傳情,覆蓋方圓百公里;聲屏增色,萬千人家平添幾多歡樂。眾皆稱頌,津沽廣播電視步入新里程。天塔於公元1988年6月5日破土動 工,1991年10月 1日竣工開播,歷時3年又4個月。總投資17,500萬元,佔地面積22公頃,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塔高415.2米(亞洲第二,世界第四)。此工程系改善人民生活壯舉之一,深得民心。在施工中,全市軍民爭做貢獻,各行各業競相支援,本市暨武漢、西安、北京等十幾路建設大軍會戰工地,同心協力,攻堅歷險;精心設計,科學施工;嚴寒酷暑,晝夜兼程,頂風冒雪,搏電擊雷。凝聚天塔精神,振奮人心,爭創一流水平,功垂百代。
天塔工程集美化觀瞻與多種功能於一身,工程浩繁,先後參建者近萬人,耗資億元,塔重4餘萬噸。飛碟式塔樓 7層,建築面積4450平方米,位於248.5米至 278米處。塔區水域22公頃,緣塔得名曰「天塔湖」。

北京中央電視塔 高度405米
中央廣播電視塔坐落於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中路西側,航天橋附近,玉淵潭公園西側。中央廣播電視塔始建於1987年1月,1994年9月建成,10月1日正式開放。東臨秀美的玉淵潭和著名的釣魚台,南望公主墳,北瞰阜成路,佔地15.4 公頃,中央廣播電視塔高386.5米,加避雷針總高405米,總重5萬噸。這是一座多功能現代化的標志性建築,可發射8套電視和10套廣播,是中國第三高塔,世界第六高塔,世界高塔協會成員塔,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高塔委員會成員塔。現為國家級的4A景點。
中央電視塔由棧橋廣場、退台環廊、塔基、塔座、塔身、塔樓和桅桿組成。塔的造型別致,祈年殿式的重檐形式塔座;從地面升高到210米處,筒徑半徑向外挑出10米,形成一宮燈形的塔樓。這樣的高塔在國外一般採用鋼結構,要耗費數目驚人的鋼材。為了提高塔的整體穩定性和抗震性,中央電視塔採取的是混凝土整體澆注法,能達到抵抗九級地震的要求。
中央廣播電視塔是集廣播電視發射和旅遊觀光、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築,是北京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央廣播電視塔共分20餘層。塔的設計充分考慮首都北京的特殊地理環境,力圖表現塔的中國屬性和北京特色。中央廣播電視塔的夜景照明也是一絕,曾被評為首都夜景照明工作一等獎。在晚上,仰視中央電視塔,如同一個大燈籠一樣掛在空中。
中央廣播電視塔塔下設有廣播陳列廳、影視陳列廳、音樂廳、錄像廳、露天音樂茶座、音樂噴泉、穹幕電影、高檔電子游戲、康樂中心等,同時還有餐飲和旅遊商品銷售等服務。中央廣播電視塔接近塔基的棧橋廣場上,是適合滑旱冰的好地方。
中央廣播電視塔一、二層為東大廳登塔出入口、咖啡廳、貴賓廳和環廊。環廊可舉辦展覽。一層東大廳有中國最大的室內彩色花崗岩石雕壁畫《山水雲樹》。長20米 寬8.7米 面積171.4平方米。根據《徐霞客游記》創作而成,描繪了中國最具特色的名山大川。 在11.8米的二層環廊面積400平方米,有世界各國高塔圖片展和中央廣播電影電視展。這里介紹了關於中央電視塔的各種知識。環廊常年舉辦科學知識、文化藝術等豐富多彩的展示交流活動。
宮燈形的塔樓設有貴賓廳、旋轉餐廳和露台(塔身238米的高處),面積6000平方米。遊客登塔至此,極目四望,北京風光盡收眼底。塔樓里有旋轉餐廳和觀光瞭望廳。十八層為旋轉餐廳,高221米,可容納250人同時用餐。十九層為室內觀景廳,高225米。二十二層為露天瞭望平台,高238米,可俯瞰首都景色,中央電視塔的露天瞭望平台是世界高塔中最大的。二十三層為流雲廳,高242米,專門接待團體娛樂、慶典活動。
中央電視塔上有北京最高的旋轉餐廳和茶座。旋轉餐廳,是名副其實的「京城最高食府」,主要經營中西式自助餐,有近二百種食品供您選擇品嘗。餐廳有可容納200人的用餐區域,坐行一周80分鍾,一邊品嘗美味佳餚,一邊觀賞京城立體全景,環視京城風貌。
室內觀景廳中有北京最高的空中郵局,可以寄出明信片並加蓋上空中郵局和紀念章。
中央電視塔的露天瞭望平台是世界高塔中最大的,可以360度俯瞰北京城。並且有20倍可自動調節的望遠鏡免費提供給遊人觀看。緊靠平台圍牆擺著一排白色的矮凳,這也是中央電視塔的人性化服務之一—這排矮凳是專門為孩子們設置的,可以讓他們踩在上面,俯瞰風景。向遠處望去,看到了高樓林立的城區,東南方向的長安街,西北面的頤和園,都一目瞭然。

❸ 天塔的建塔史

十五年前,隨著一座美若仙子的廣播電視塔躍出水面,津城的廣播電視無線覆蓋進入了歷史新紀元。由於這座廣播電視塔,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有了劃時代的變化,電視、調頻音響等電器商家也逐流「火」了多年,更重要的是:從此城市的傳播與通訊業登上了一個新台階。
十五年,彈指一揮間。天塔悄然改變了天津人的生活,也悄然改變了天津人的觀念。十五年來,隨著天津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當年全市人民所矚目的頭號重點工程——天塔,早已湮沒在眾多新的熱點項目之中。在天塔落成十五周年之際,我們又一次登上天塔,追憶當年的往事,探尋十五年發展變化的歷史軌跡。
「十件實事」之首
也許人們不會忘記20世紀80年代末期,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經濟與文化進入到一個空前發展的階段。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而精神生活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那時人們最渴望的是多一點看到國內的變化,多一些欣賞中外的文體娛樂節目,多一些目睹世界各國發生的新聞……但這種渴望卻無法得到滿足,每天只有幾小時總共四套的電視節目,看到的永遠是「過去時」新聞,奧運會現場直播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調頻收音也有時限,想聽立體聲音樂須「守株待兔」。隨著城市建設迅速發展,接收電視信號越來越困難,「重影」、「雪花」嚴重影響電視收看質量。中央電視台剛開播的第二套節目在天津無法轉播,原因很簡單:天津電視台的電視發射塔經受唐山地震後,已經無力再增加任何新的負擔了,而且,這座發射塔的高度也遠遠滿足不了城市覆蓋的要求。因此,當時不少人大代表呼籲,天津需要建設一座可以滿足城市發展與人們需要的廣播電視發射塔,需要向社會傳播更多的新聞內容和文化信息。
而剛剛消除了地震遺跡的天津,百廢待興,有限的城市基本建設資金如何能發揮最大效益?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確定干就要干對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雙促進的項目,干就干男女老幼都能受益的項目。於是,不久報紙上赫然刊出市政府為民所辦十件實事內容,建設天津廣播電視塔位居首位。
1988年6月5日,隨著打樁機的轟鳴,天津廣播電視塔正式開工興建。
時任天津市委書記兼市長的李瑞環同志,當時給天塔建設定的調子是:爭創一流水平。本著這樣的原則,最後天塔選址在聶公橋畔,東鄰紫金山路,西接浮翠龍潭。塔在水中矗立,水映高塔生輝,從而既體現津城水沽相連的特色,又創世界僅有的水中塔,為天津增添一座標志性建築。在功能的設計上,天塔高度要達到400米以上,因為只有這個高度發射信號才能直接覆蓋塘沽開發區。這個經過專家們精準計算的高度,是得到了國家廣電部的同意後才寫進設計方案的。天塔不但是廣播電視基礎技術設施,也要成為天津的城市景觀建築,還要藉助其高度,附設觀景平台,讓廣大群眾可以登塔感受高空俯瞰津城的特殊意境。
經過三年又一百天的艱苦奮斗,天塔終於落成、開播、全面投入使用。
1991年10月1日,對所有天津人來說「今天是個好日子」。那天,津城西南部高聳入雲的天塔,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挺拔。人們知道天塔不僅為津門增添一景,而且還將終結本市陳舊落後的通訊傳播環境,成為天津向現代化邁進的重要一步。
天塔即將落成前的幾個月,本市各商場電視機賣「瘋」了,甚至出現了電視機憑條購買,單位職工為購買證「抓鬮」的情況。雖然當收入沒現在高,但還是購買電視,而且要彩色的、屏幕大的。天塔開播那天,盡管窗外天空禮花盛開,但人們依然不肯離開電視機,中央與天津共六個頻道清晰豐富的電視節目,使上百萬人目不轉睛,在電視屏幕前度過了有史以來最精彩美妙的一夜……
文化功能凸顯
天塔,雖已不再是本市轉播電視節目的唯一,但它的文化功能卻與日俱增,而且越來越表現出獨有的魅力。
因為佔地300畝的天塔湖,也因為毗鄰南開大學、天津圖書館、水上公園、周鄧紀念館等一些文化事業單位,原為城郊接合部的紫金山路、寧家房子、水上公園周邊地區(現被稱為天塔地區),近幾年「身價」陡增。原因是這里白天有湖水「養眼」,夜晚有彩碟相伴。另外,冬季天塔湖光潔的冰面是孩子們的天然溜冰場,夏天碧波盪漾的天塔湖是情侶們泛舟的浪漫之鄉,春秋兩季天塔湖畔是老人健身的最佳場所、中年人散步的好去處。如今,天塔地區因濃郁的文化環境與美麗的自然景觀,悄然變成了津城最有人氣的高尚文化區域,使所在地居民及房地產商受益匪淺。
除此之外,天塔還被廣大市民評為津城首景。人們說天塔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不僅有欣賞價值,而且還有實地游覽功能。據了解,到如今天塔已創下四百萬餘人登塔的紀錄。天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是天津發展變化最好的見證人。十五年前,他們站在剛剛落成的天塔250多米高的?望台上,眼前的津城還是平房連著平房,空地連著空地,到處一片灰色。幾年的變化,盡收眼底,感觸最深的是天津的變美了,縱橫交錯的衛津河、津河,不僅河岸整潔,而且岸邊花紅柳綠;路變多變寬了,友誼路、紫金山路、中環線等一大批新建或拓寬的路都是在他們眼下完成的。這里的一位服務小姐把天塔的?望台比喻成「萬花筒」,她說每個月都能站在天塔上發現天津的變化,不是哪個立交橋合攏了就是哪座大廈封頂了;不是哪又出現了一片綠地就是哪的平房被推倒了。還有一位員工說,天塔剛建完時,人們到這里都想留個紀念,為此,天塔上特設的攝影點著實「火」了幾年。可後來這里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原因很簡單,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先是有少數人自帶「海鷗」「鳳凰」牌的國產黑白照相機,後來有人帶進口的「傻瓜」照相機,再後來五花八門多了,各種數字相機、攝像機,這兩年更厲害了,不少外地遊客用電話手機就可以拍照留影,然後立即給親朋好友發出去。
的確,站在津門制高點的天塔上看天津,感覺是平地上所沒有的。這里的工作人員說,天氣能見度高的時候,站在天塔上目光最遠可以看到外環線,晚上外環線上的燈光像是鑲在津城四周的珍珠,美極了!天塔負責人介紹說,凡是來天津的外國遊人幾乎都上天塔,他們說要了解一個城市,沒有比登高俯視更全面的了。外地遊人來得也很多,他們認為曾為亞洲第一高的天塔,不是哪都有的,登一回兩百多米高的天塔,也算是不虛此行。除此之外,本市老人和孩子登天塔的最多。不少高齡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登塔,他們說:「在天津衛活了幾十年,沒看見過它的全模樣,最遠看不出幾百米,上了天塔哪兒哪兒都在眼皮底下了。」
天塔還是學校對孩子們進行愛家鄉教育的好地方,不少孩子一上塔眼睛就覺得不夠用了,不是驚嘆有哪兒沒見過,就是驚嘆又發現了什麼。和平區昆鵬小學的一個孩子,登上天塔後在作文里寫道:「在天塔上看城市,天津就像是一個美麗的大沙盤。沒想到我的家鄉這么美……」孩子的話是最真實的,凡是到過天塔的人,對久居的城市都覺得有種陌生感:原來天津這么大這么美!
1995年,天塔成為「世界高塔協會」成員,通過協會這個世界窗口,不少國家的百姓知道了中國天津,嚮往著有朝一日親自登上世界上唯一的水中塔。由於唯一,許多國外政要、名人都登過天塔,感受塔自身與塔下的景觀之美。
既有高的遼闊又有水的風韻,天塔自落成那天起,就被藝術家、體育運動愛好者青睞。年年有美院的大學生或愛好繪畫的人到此來畫素描、寫生,還舉辦過多次兒童、市民繪畫大賽及展覽;年年有詩人登塔激發靈感,特別是中秋節時,塔外一輪明月似觸手可得……十五年來,天塔還舉辦過多次登塔、龍舟大賽、市民水上趣味大賽。因此,天塔已成為本市重要的群眾文體娛樂場所,為提升百姓的文化素質,為增加人們的生活情趣,為豐富市民的業餘生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期待再創輝煌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天塔的功能將被再次提升,成為城市發展與文化傳播的重要平台,天塔播出5套電視節目、11套廣播調頻節目,每天總播出時間已由建成初期的約120小時躍增到340小時,幾乎翻了3倍。累計播出時間,超過百萬小時。
人們知道天塔之「高」,高在無線發射的電波上,方圓百餘公里的覆蓋面,無論坐在哪,無論靜止還是運動,人們只要拉開一根小小的天線,就能收到由天塔發射的高清晰度調頻聲像節目。最早藉助天塔這種特殊功能服務的,當數公共汽車公司,越來越多的公共汽車安裝了無線車載電視或調頻廣播,一來可以增加乘客行程中的樂趣,二來也為商家提供了廣告機會。一位每天坐公交車到塘沽開發區上班的先生說,前不久剛剛結束的足球世界盃賽事,他基本是在車上了解的。還有一位公交車的司機說,這幾年他總趕上年三十當班,車上安裝的調頻廣播,使他可以與別人一樣同步收聽到春節晚會的實況。如今,不僅公共汽車,一些商務車、私家車除了已有的立體聲調頻廣播外,也開始安裝無線車載電視。看中這個賣點,汽車生產廠家也紛紛「推波助瀾」,以往只有高級轎車才配置的車載電視,也出現在一部分新款型的中低檔轎車中。
按照國家廣電部的要求,本市開始推行數字化傳輸電視節目。對於老百姓來說,數字電視雖然在內容上更加豐富,可以滿足不同觀眾的需要,但畢竟是收費收視。假如有的家庭因為種種原因不想接受此項服務怎麼辦?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社會服務的功能應是多種多樣的,特別是廣播電視節目,既有一對一的收費放送節目,也應有面對大眾的低收費或免費放送節目,因此天塔將承擔為公眾免費播放不少於5套的中央與天津電視節目。與此同時,天塔的調頻廣播節目,還會變得更加豐富。
文化娛樂功能的深度開發,將是天塔今後發展的重點。作為城市的制高點,作為津門象徵性的景觀,本應讓更多的天津人通過天塔了解家鄉的變化,感受天塔給人帶來的「高享受」。這是天塔管理中心新一屆領導班子的指導思想,他們說今後天塔景區不能以經濟效益為目的,而是追求社會效益、公益效益,充分發揮天塔可以激發人們愛家鄉愛生活的特性。所以,他們希望家鄉父老都能登上美麗的天塔,讓天塔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歡樂。為了做到這一點,天塔管理中心已制定了多項優惠政策,以滿足群眾的需要。如為紀念天塔落成十五年,天塔將對7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開放,對在校學生、現役軍人、勞動模範等都實行票價半費或減免的政策。除此之外,他們還准備每年搞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動,分期分批地邀請不同領域的遊人來此觀光游,讓人們登上天塔、了解天塔。
如今,為了讓人們情系天塔、樂在天塔,天塔內開設了多種適合不同年齡段遊人的文化娛樂場所。被稱為「太空倉」的天塔旋轉咖啡廳,由於全部採用金屬材料裝修,窗外就是藍天白雲,再加上緩緩轉動的感覺,人們坐在這里就彷彿遨遊在太空。通往270米露天平台的「時光隧道」,給人最強烈的感覺是離開了地球引力,進入了另一個時空。距地面270米的露天平台上設立的全透明懸空挑台,是天塔既誘人又驚人的地方,誘人在於站在玻璃挑台上猶如站在藍天白雲中,騰雲駕霧的感覺可以盡情得到體驗;驚人在於從未有過的超高刺激,往往讓人不由自主地熱血沸騰心跳加速;235米的?望廳,是整體觀察俯視城市的最佳之處……再就是天塔底部的商務廳、餐飲廳、文化展廳以及休閑環廊,處處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特別是休閑環廊內側玻璃牆壁,恰到好處的向內傾斜角度,既可以將天塔湖一泓碧水映進來,又可以將環廊內的綠色植物透出去,這一映一透使環廊盡顯自然之美、和諧之美、生活之美。
安全是近年來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也是國家有關部門再三強調的問題。因此,天塔管理中心格外重視安全問題,從景點設備到登塔電梯,年年要做多次專業檢查,以確保遊人的安全。不準塔上有「明火」,游覽設施定期檢查。如果地震怎麼辦?這也是遊人們常問的話題,特別是前不久河北省大成縣發生里氏5級左右的地震,本市也有一定震感,在人們的意念中,站在地上方感震動,天塔上的感覺豈不是加個「更」字。其實不然,天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天塔本身設計可抗9度地震烈度,遠在大成縣的里氏5級地震,傳到天津的震感在天塔上幾乎感覺不到,因為四五級風給天塔帶來的晃動都要超過它,所以即使有高等級的地震,對天塔來說也不會帶來安全問題。
今後它還會改變我們什麼呢?讓天塔告訴我們,讓未來告訴我們。

❹ 天津廣播電視塔的實用信息

天津電視台的電視發射塔經受唐山地震後,已無力再增任何新的功能,且這座發射塔的高度也遠遠滿足不了城市覆蓋的要求。
1988年6月5日,天津廣播電視塔正式開工興建。天塔選址在聶公橋畔,東鄰紫金山路,西接浮翠龍潭。在功能的設計上,天塔高度要達到400米以上,因為只有這個高度發射信號才能直接覆蓋塘沽開發區。1991年10月1日,天塔終於落成、開播、全面投入使用。 天塔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1995年,天塔成為「世界高塔協會」成員。
天塔成為城市發展與文化傳播的重要平台,現在天塔播出5套電視節目、11套廣播調頻節目,每天總播出時間已經由天塔建成初期的約120小時躍增到340小時。
天塔之「高」,高在無線發射的電波上,方圓百餘公里都能收到由天塔發射的高清晰度調頻聲像節目。最早藉助天塔這種特殊功能服務的,是公共汽車公司了。

❺ 天塔是如何建築的

天津廣播電視塔

坐落在市區西南部,總高度415.2米,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二高塔。

天塔旋雲指高聳入雲的天津廣播電視塔,它是福及天津千家萬戶的聲像信號發射塔,也是國內外注目的新"津門十景"之一,景名"天塔旋雲"。

天塔矗立在水上公園以東的三角形湖水之中,西臨津鹽公路,東靠紫金山路,南倚環北路。天塔於1986年6月5日破土動工,1991年10月1日建成開播,歷時3年零4個月。建築面積45450平方米,塔高415.2米。當時僅次於550米的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和高535米的蘇聯電視塔,是當時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高塔。高塔建築在300畝湖水之中,也是國內外所僅有.天塔整體構成分塔座、塔身、塔樓、桅桿四部分。塔座有兩條跨湖棧橋.東與紫金山路相連,西以津鹽公路相通。塔座設有環廊,三層跌水池,安有紅、綠、藍彩燈。跌水池中有噴泉。塔樓建在高248.5米~278米處,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像一個飛碟掛在空中。塔樓共分七層。塔樓的第二層為AA望廳,第三層是旋轉餐廳,其它為工作用房。天塔頂部是桅桿部分。最頂部側面有紅色航空障礙燈和頻閃燈。天塔內部有電梯上下相通,也有階梯300多級,可供遊人攀登。

當人們從湖畔仰望高塔時,或者從塔樓上俯視下界、心驚膽顫時,一定會想到,這么高聳難建的園塔是建建築,又是怎樣建築呢?直接參加天塔興建施工的有中建三局二公司、中國機械工業第三安裝工程公司、空軍18廠等18個單位.配套施工的單位達數十個.參建人員包括工人、幹部、工程技術人員、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指戰員。在18個月的主體工程施工之中,中建三局二公司職工幾乎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塔體滑模工程一開始,再大的困難和危險也不能停工。地面刮風三四級,塔上就刮六七級大風。工人在高空施工中,隨時都有被甩下來的危險,每挪一步,工人都要抓緊鋼筋或其它物體,要是趕上雷雨天更為危險,密密剌向天空的鋼筋不斷閃爍火花。這時工人們只好趴在施工平台上避一避,等閃電過後再繼續施工。在200多米高處立井架搞二次垂直運輸,在建築史上從未有過。為了加快運輸速度,終於豎立起井架來,使運輸速度加快1倍。吊裝塔樓是險中之險的工作。每根鋼梁重六七噸.懸挑在200多米高的塔體上,施工人員像雜技演員走鋼絲,站在鋼樑上施工,雖有安全措施,但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工人們靠什麼高速優質地完成了施工任務?靠膽略、責任心和忘我精神!

❻ 天津電視塔有多少米居世界第幾

天津電視塔,全稱是天津廣播電視塔,簡稱天塔,總高度415.2米,建成時為當時亞洲第一高塔,目前是亞洲第六高塔,中國第三高塔。天塔聳立於碧波與雲霄之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坐落在17.3公頃的天塔湖中央,其勢如劍倚天,享有「天塔旋雲」之美稱。

「天塔」落成開播,豐富了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還對促進天津市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加強兩個文明建設,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天塔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廣播電視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第三層是旋轉餐廳,同時可容納200多人,每隔45分鍾,餐廳便自轉一周,人可隨廳轉,目便隨景移,妙不可言。在瞭望廳內可藉助各角落的望遠鏡將方圓百里的景色盡收眼底。登上天塔極目遠眺,津門全景盡收眼底,寬敞漂亮的中心廣場、挺拔秀麗的國際商廈,近處可觀水上公園的全景,遠處一座座高樓櫛比鱗次。傍晚登上天塔,依偎在黃昏的暮色中,看著全城的燈火漸明,別有一番情趣。

❼ 天津天塔好玩嗎票價是多少啊

你好,價格50至200元左右。

❽ 天津電視塔多高

天津廣播電視塔,津門十景之一,景名「天塔旋雲」。1991年10月建成,亦稱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坐落在河西區體院北,西靠風影綺麗的水上公園。總高度415.2米,僅低於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莫斯科電視塔和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二高塔。

❾ 天津廣播電視塔的介紹

天津廣播電視塔,津門十景之一,景名「天塔旋雲」。1991年10月建成,亦稱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坐落在河西區體院北,西靠風影綺麗的水上公園。總高度415.2米,為世界第六、亞洲第四高塔。2001年,天塔落成開播十周年之際,進行了裝修改造。「天塔」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和廣播電視發射多功能於一體。還可為公安、消防、交通、氣象、通訊、環保等提供綜合性服務。

❿ 天津 天塔 好玩嗎 多少錢去上面一次

天塔是天津廣播電視塔的簡稱,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聶公橋南、紫金山路與津溜公路匯合處,水上公園對面。天塔總高度415.2米,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二高塔,並高於北京的中央電視塔。天塔於1991年建成,聳立於碧波與雲霄之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其勢如劍倚天,享有「天塔旋雲」之美稱。

天塔的門票是50元就只是上天塔的錢.上到頂上還有六層.有一層是通訊用的不開放.到了上面吃的還有玩的都的自己在花錢.上去後是自己自由活動. 進旋轉餐廳不需要花錢,可以進去休息.如果心情好的話再要杯雀巢的冰淇淋(價格還不算太貴).欣賞外面的風景.(特別注意的是你必須找一個天氣好的日子,要不你在上面什麼也看不到.就是灰濛蒙的一片). 我覺的你要是沒去過類似的高塔可以去感受一下.可以自己帶望遠鏡.塔的最上層是露天的有好多同心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