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津有幾所大學
56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農學院、天津中醫葯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等。
1、南開大學位於天津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肇始於1904年,成立於1919年。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而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長沙合並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往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津復校並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對外貿易學院、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相繼並入。
2、天津大學坐落於天津市,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定為現名。是享譽海內外的綜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天津大學是1959年首批確定的16所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教育部、天津市、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
3、天津科技大學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天津市「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為CDIO工程教育聯盟、「一帶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聯盟成員單位。
4、天津工業大學是天津市重點建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5、中國民航大學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的一所以培養民航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為主的高等學府,是中國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❷ 天津各大高校排名情況
排名如下:
1、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簡稱南開,肇始於1904年,正式成立於1919年,是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的綜合性大學。
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學校南遷,1938年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雲南昆明合組西南聯合大學,為中華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1946年回天津復校並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
南開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選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被譽為「學府北辰」。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南開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天津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天津醫科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天津工業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天津中醫葯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天津理工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天津農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天津科技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中國民航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天津師范大學
❸ 天津市共有多少所大學分別是什麼
截止到2019年3月天津市大學總共57所,其中一本,二本,三本等本科30所,專科學校27所。
1,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cation)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以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為主要任務的普通高等師范院校,教育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外國語大學(英文名: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坐落在北方經濟中心和港口城市天津,是天津市唯一一所主要外語語種齊全,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等學校。
3 ,天津商業大學
天津商業大學(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簡稱TUC,是一所以商學為主幹,管、經、工、法、文、理、藝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高等學校,是天津市屬重點大學。
4,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UFE),位於天津市,是天津市屬重點大學和中國北方培養高級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5,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體育學院是一所以教育學為主,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理學協調發展的、由天津市教育委員會主管的公立普通本科院校。
6,南開大學
7,天津大學
8,天津科技大學
9,天津工業大學
10,中國民航大學
11 ,天津理工大學
12,天津農學院
13,天津醫科大學
14,天津中醫葯大學
15,天津師范大學
16,天津音樂學院
17,天津美術學院
18,天津城建大學
19,天津天獅學院
20,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21,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
22,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
23,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
24,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25,南開大學濱海學院
26,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
27,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
28,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
29,天津大學仁愛學院
30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
31,天津市職業大學
32,天津濱海職業學院
33,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34,天津青年職業學院
35,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
36,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37,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38,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39,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
40,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41,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42,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
43,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44,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
45,天津藝術職業學院
46,天津交通職業學院
47,天津冶金職業技術學院
48,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
49,天津城市職業學院
50,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51,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52,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53,天津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54,天津海運職業學院
55,天津廣播影視職業學院
56,天津體育職業學院
57,天津濱海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3)天津什麼安大學擴展閱讀
報告顯示,在2016天津市大學一級學科排行榜中,天津市高校2個學科榮膺2016中國八星級學科,躋身世界准一流學科隊列。5個學科榮膺中國七星級學科,躋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學科,這些學科是天津市高校「雙一流」戰略沖擊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前列的核心力量,是天津市高校學科建設的高峰學科。
13個學科榮膺中國六星級學科,躋身世界高水平學科和中國頂尖學科隊列,是天津市高校學科建設的高原學科。23個學科榮膺中國五星級學科,躋身世界知名學科和中國一流學科隊列,是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後備力量,是天津市高校學科建設的潛力學科。
❹ 天津都有什麼大學
天津大學 南開大學 中國民用航空學院 河北工業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商學院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天津理工學院 天津財經學院 天津中醫學院 天津廣播電視大學 天津企業管理培訓
❺ 天津都有什麼大學
1
南開大學
2
天津大學
3
天津工業大學
4
天津理工大學
5
天津醫科大學
6
天津師范大學
7
天津科技大學
8
天津財經大學
9天津商業大學
10天津中醫葯大學
11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12
天津農學院
13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14
天津外國語學院
15
天津體育學院
16
天津美術學院
17
天津音樂學院
18
河北工業大學
19
中國航空大學
20
天津職業大學
❻ 天津有什麼大學啊
一、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成立於1919年。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而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長沙合並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往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津復校並改為國立;
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對外貿易學院、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相繼並入。
❼ 天津有什麼大學
天津的大學有:
1、天津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天津市「雙一流」建設高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津大學、網路—南開大學、網路—天津理工大學、網路—中國民航大學、網路—天津科技大學
❽ 天津大學別稱
天津大學別稱很可愛
「天津帝國皇家大學」、「北方工科之王」、「北洋帝國理工大學」、「七里台男子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大學
註:天津大學的原名非常霸氣,叫做北洋大學,有一統中國北方全境的感覺,所以難怪學生們用」皇家「、」帝國「來稱呼自己的學校了。
❾ 天津師范大學和安徽師范大學哪個好一些
心理學等方面天津師范大學強一些,天津師大地理位置更好一些
綜合實力,安徽師大要強一些吧
安徽師大非211/985中算挺不錯的,以師范見長
中文、化學、地理、英語、數學、生物、生態學、歷史、政治、音體美等專業實力比較好『該校是省部共建的安徽省省屬重點大學,本科生在省內錄取分數線超過一本20 --25分,校友會全國高校綜合排名113
安徽師范大學(Anhui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安徽師大(AHNU),位於長江流域區域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安徽省蕪湖市,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與民國時期著名的國立安徽大學一脈相承。
安徽師范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安徽省屬重點大學,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之一,是全國首批具有接受公費來華留學生資格的高校、全國首批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高校、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學校具有副教授自審權和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也是安徽省優先建設的綜合性大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高校。
截至2014年7月,校園共有3大校區,佔地總面積195.2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總值2.57億元,圖書館藏275.2萬冊。各類在籍學生37400餘人,其中,研究生4800餘人,普通本科生21800餘人,留學生200餘人,成人本專科生16000餘人。
國家級特色專業:
地理科學、漢語言文學、生物學、歷史學、[英語、電子信息工程、教育學、音樂學、化學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師范大學共用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5個,5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個博士後流動站。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6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9個,157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省、部重點學科18個,其中A類重點學科1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化學、生物學、生態學
省級重點學科:
中國古代文學 、漢語言文字學、教育學原理 、人文地理學、 有機化學、 生態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中共黨史 、課程與教學論 、體育教育訓練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音樂學 、專門史、 應用數學、 分析化學、 自然地理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1月,學校有教職工2279人,其中專任教師1412人,正高職稱350人,副高級職稱616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講席教授7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8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47人,5個省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教學名師,12個省級教壇新秀。[1]
2015年11月安徽師范大學官方公布的學校簡介:
安徽師范大學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學校坐落在具有「徽風皖韻、千湖之城」美譽的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瀕臨浩瀚長江,傍依靈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匯安徽人文之靈傑,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建設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優先建設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學」項目建設高校。
學校前身是1928年創建於安慶市的省立安徽大學,1946年更名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12月成建制遷至蕪湖。後又經歷安徽師范學院、合肥師范學院、皖南大學(劉少奇同志題寫校名)、安徽工農大學等幾個辦學階段。1972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安徽師范大學(郭沫若同志題寫校名)。2005年,蕪湖師范專科學校整體並入安徽師范大學。
在8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劉文典、周建人、郁達夫、蘇雪林、陳望道、朱湘、朱光潛、王星拱、楊亮功、程演生、陶因、張慰慈、丁緒賢、項南、許傑等一大批知名的專家學者、社會賢達先後匯聚在菱湖之畔、鏡湖之濱,著書立說,弘文勵教。經過一代代師大人潛心耕耘、勵志踐行、培育後學、薪火相繼、言傳身教,砥礪出「厚重朴實、至善致遠、追求卓越、自強不息」的精神,積淀出「嚴謹治學、敬業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風,培育出「勤學慎思、質朴謙遜、知行合一、求實求新」的學風,凝煉出「厚德、重教、博學、篤行」的校訓。建校以來,累計為國家培養全日制高等專門人才20餘萬名。
學校現有文學院、政治學院、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歷史與社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數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國土資源與旅遊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17個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並辦有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學校學科門類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藝術學等,形成了博士——碩士——學士教育等不同層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學生教育等不同類型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個博士後流動站,2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8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8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學科建設重大項目,87個本科專業。有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安徽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5個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3個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
學校現有教職工24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410餘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810餘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講席教授7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8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47人,5個省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教學名師,12個省級教壇新秀。各類在籍學生37400餘人,其中,研究生4800餘人,普通本科生21800餘人,留學生200餘人,成人本專科生16000餘人。
校園佔地總面積195.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0.06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4.75億元。學校圖書館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藏書豐富,種類齊全,現有圖書285萬冊,古籍善本600多種,其中《洪武正韻》為國內唯一全本、元刻明遞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為海內珍本,還擁有國內外主要網路資源及資料庫,館藏資源基本實現了數字化。學校辦有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編輯出版《安徽師范大學學報》、《高校輔導員學刊》、《學語文》、《安徽師大報》等多種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和報紙。
學校是全國首批獲准招收公費留學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漢語國際推廣中心。學校先後接收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長短期進修和學歷教育留學生3000多人次,與美國、英國、德國、芬蘭、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幾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學術團體教育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與學術交流關系,並與澳大利亞查爾斯·達爾文大學共建了孔子學院。
學校還是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國家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安徽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養基地、安徽省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幹部培訓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安徽省旅遊中職骨幹教師培訓基地。
春華秋實,桃李芬芳。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學校正在圍繞「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在更高的起點上大力實施「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學科領校、開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榮校」戰略,堅持科學發展、內涵發展、和諧發展,不斷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積極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美好安徽」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以上數據截至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