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山東半島在天津的哪裡
擴展閱讀
福州雙截棍哪裡可以學 2025-05-14 15:20:42
廈門送安溪什麼快遞 2025-05-14 14:56:30
廈門房子哪裡的不限購 2025-05-14 14:55:42

山東半島在天津的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6-26 01:09:22

❶ 山東半島包括哪些城市

山東半島包括:濟南、青島、煙台、威海、東營、淄博、濰坊、日照、萊蕪、菏澤、棗庄、德州、濱州、臨沂、濟寧、聊城、泰安。

半島位於山東省東部、膠萊谷地以東,伸入渤海、黃海間,東西最長290千米,南北最寬190千米,最窄處50千米,總面積7.3萬平方公里,約北緯35°05′~37°50′,東經119°16′~122°42′,三面環海,隔海與遼東半島和日本相望。

(1)山東半島在天津的哪裡擴展閱讀

山東半島三面環海,氣候良好,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由於受海洋的影響,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在溫度方面,半島西部高於東部,北部高於南部,沿海高於內陸,其中萊州、平度、蓬萊、龍口是高溫區,年平均氣溫12.0-12.6℃。

其降水量在東部地區較多,西部的大澤山、萊州、龍口、招遠、蓬萊的降水量較小,在676.4毫米左右。日照量從半島東部沿海向西北丘陵山地呈遞減狀態,西北的大澤山、龍口、蓬萊等地多達2834.4小時。

山東半島西以泰山為界與黃河接壤,北以黃河南堤為界,西南部與淮河流域相接。半島東半部三面臨海,西連華北大平原,屬溫暖帶季風氣候,其氣候特徵與淮河流域相近,夏熱多雨,冬寒少雪,春旱多風,秋旱少雨,東部及沿海受海洋影響。

該地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688毫米,且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多年平均年蒸發量在 1000-1200毫米之間。

❷ 山東半島的包括的范圍山東半島指的是哪些地方

山東半島位於黃海渤海之間,陸地海岸線長2930公里,近海島嶼約240個。本區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2-13℃,降水量650-910毫米。地表水系除黃河外,均屬獨流入海的邊緣水系。行政區劃包括:青島、煙台、威海、濰坊、淄博、日照、東營等七市,總面積5.97萬公里2,總人口3033萬。

❸ 山東半島在哪裡

山東半島位於渤海海峽南端,東面與朝鮮、日本隔海相望,半島東端的成山角,成為渤海海峽南側的主要支撐點。半島北部沿岸,有多處供艦艇駐泊和待機的港灣錨地。其中蓬萊港是廟島群島的補給基地。煙台港位於半島北岸,是我國有名的海港。威海港位於半島東部,歷來為海軍軍港。威海港外的劉公島,三面懸崖峭壁,水深流急,它東臨碧波萬頃的黃海,背靠群山環抱的威海,遠遠望去,猶如一隻威武的雄獅立於威海港之前,兩側的日島和黃島,恰似兩只幼獅相伴,虎視眈眈地守護著威海港。清光緒年間,北洋水師在島上修建北洋水師提督衙門,製造局水師公所等,並在島上修築多處炮台,使劉公島成為海上軍事重地。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中,劉公島上灑滿了北洋水師的斑斑血淚。

❹ 天津濱海新區屬於哪個大區(像南開區,津南區等等)

天津濱海新區是直屬於天津市的市轄區。

濱海新區,是天津市的市轄區、副省級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天津市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沿海,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3公里,管理5個國家級開發區和21個街鎮,是北方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4)山東半島在天津的哪裡擴展閱讀:

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把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2006年5月,國務院頒布《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批准濱海新區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確定了發展目標和功能定位。

2009年底,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濱海新區行政區成立,組建了區級領導機構,設置了全國同類行政區中部門最少、人員最精簡的工作部門。

2013年9月,啟動實施新一輪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強基層」的要求,進一步構建了「行政區統領,功能區支撐,街鎮整體提升」的管理架構。

❺ 山東半島在哪裡

山東半島(Shandong Ban)中國三大半島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山東半島有大,小山東半島之分。小山東半島指的是膠萊河以東的膠東半島,大山東半島是壽光小清河口和日照嵐山口與嵐山頭蘇魯交界處的綉針河口兩點連線以東的部分。山東半島位於山東省東部,包括青島,煙台,威海的全部以及濰坊,日照,東營的大部分或部分,突出於黃海、渤海之間,隔渤海與遼東半島遙遙相對。

望採納

❻ 山東半島地區指哪

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在山東省東部、膠萊谷地以東,伸入渤海、黃海間,東西最長290千米,南北最寬190千米,最窄處50千米,山東半島總面積為7.3萬平方千米,總人口3897萬(2015年),界劃以河口區新戶鎮與沾化區交界和日照嵐山口與嵐山頭蘇魯交界處的綉針河口兩點連線以東的部分。

山東半島三面臨海,北面與遼東半島隔渤海灣相望,東部與韓國隔海相望,山東半島因為地理上的原因,山東半島地區與東北地區和韓國聯系緊密。歷史上有大批民眾自水路乘船移民東北。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北辛文化、白石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與夏代同期的岳石文化。

山東半島屬中朝准地台膠遼台隆,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半島三面臨海,北面與遼東半島隔渤海海峽相望,東部與韓國隔黃海相望。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主體區范圍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等六市及濱州市的無棣、沾化2個沿海縣所屬陸域,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6.4萬平方公里。

中文名稱
山東半島
外文名稱
Shandong Peninsula
別名
膠東半島
所屬地區
山東省
下轄地區
青島、煙台、濰坊、威海、日照、東營等
快速
導航
地理環境

自然氣候

沿海水系

古今地位

考古發現

興盛時期

文化影響

相關典故

四大名樓

地圖信息 新
區域介紹
半島位於山東省東部、膠萊谷地以東,伸入渤海、黃海間,東西最長290千米,南北最寬190千米,最窄處50千米,總面積7.3萬平方公里[1] ,約北緯35°05′~37°50′,東經119°16′~122°42′,三面環海,隔海與遼東半島和日本相望[2] 。
界劃以河口區新戶鎮與沾化區交界和日照嵐山口與嵐山頭蘇魯交界處的綉針河口兩點連線以東的部分。半島三面臨海,北面與遼東半島隔渤海灣相望,東部與韓國隔海相望。[3]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主體區范圍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等六市及濱州市的無棣、沾化2個沿海縣所屬陸域,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6.4萬平方公里。[4]

❼ 山東在哪裡

山東,古代為齊魯之地,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省會設在濟南。陸地南北最長約420公里,東西最寬約700餘公里,陸地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居全國第十九位。西部連接內陸,從北向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津與渤海灣,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則臨靠較寬闊的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近年來山東亦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❽ 天津濱海地區具體指那個地方

濱海新區位於天津市的東部臨海地區,由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三個功能去及塘沽、漢沽、大港三個行政區組成,面積2270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40萬人。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快速增長,外資大量進入,成為中國北方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天津濱海新區地處於華北平原北部,位於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交匯點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區的東面,渤海灣頂端,瀕臨渤海,北與河北省豐南縣為鄰,南與河北省黃驊市為界,地理座標位於北緯38°40′至39°00′,東經117°20′至118°00′。緊緊依託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擁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以新區為中心,方圓500公里范圍內還分布著11座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對外,濱海新區雄踞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位置,與日本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直接面向東北亞和迅速崛起的亞太經濟圈,置身於世界經濟的整體之中,擁有無限的發展機遇。濱海新區自然資源豐富,這里有大量開發成本低廉的荒地和灘塗,具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原鹽、地勢、海洋資源等,同時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是國內外公認的發展現代化工業的理想區域。

濱海新區擁有海岸線153公里,陸域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

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包括:

三個功能區: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全部;

三個行政區: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城區部分;

海河下遊冶金工業區:東麗區無瑕街、津南區葛沽鎮。

2005年常住人口140萬人。

❾ 天津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天津開發區一般指天津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天津市的濱海新區。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創立於1984年12月6日,位於天津市區以東40千米,為天津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一部分,是中國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

在全國54個國家級開發區、工業園區投資環境評價中,天津開發區曾經連續16年位居第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渤海灣西側,屬於海積平原,地形屬於退海灘地,以前曾為鹽田。地面平均高度為2.5米,為東高西低。

濱海新區概述:

濱海新區,地處華北平原北部,位於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交匯點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區的東面,渤海灣頂端,瀕臨渤海,北與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為鄰,南與河北省黃驊市為界,地理坐標位於北緯38°40′至39°00′,東經117°20′至118°00′。

濱海新區擁有海岸線153公里,陸域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2010年底建成區面積達289平方公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網路-濱海新區

❿ 天津市 漢沽區屬於哪個區

原漢沽區於2009年10月21日撤消與塘沽區、大港區,正式合並為濱海新區,屬於天津市轄區。

歷史沿革:

1949年3月設立漢沽特別區,為縣級建制,同年十月改為漢沽鎮,1951年1月4日——7月5日隸屬於寧河縣,7月6日後屬於天津專區。

1954年為漢沽市,屬河北省,1958年為天津市漢沽區,次年寧河縣並入,1960年為漢沽市,屬唐山市,1961年改屬唐山專區,1962年復為天津市漢沽區 。

2009年10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消漢沽區與塘沽區、大港區,正式合並為濱海新區,直屬天津市。設濱海新區漢沽管委會、工委會。

2013年9月,天津市撤銷塘沽、漢沽、大港管委會和工委會,由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街鎮。原大田鎮、漢沽街合並為新的漢沽街,調整寨上街,原茶淀鎮、河西街合並為新的茶淀街,楊家泊鎮不變。

(10)山東半島在天津的哪裡擴展閱讀

濱海新區:

天津市的市轄區、副省級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個國家綜合改革創新區。地處華北平原北部,位於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交匯點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區的東面,渤海灣頂端,瀕臨渤海,北與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為鄰,南與河北省黃驊市為界,地理坐標位於北緯38°40′至39°00′,東經117°20′至118°00′。

歷史沿革

1961年6月,濱海新區漢沽地區與寧河縣分置。1962年8月復歸天津市,撤市設區。

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廢道,濱海新區塘沽地區南北岸地區分屬河北省天津縣與河北省寧河縣。

1949年1月17日塘沽地區解放,天津市人民政府將南北岸地區合治,置區建制,初稱塘大區,1952年改名塘沽區,直轄於天津市。

1953年5月撤天津縣後屬南郊、靜海、黃驊。1963年2月建北大港區,1979年11月成立大港區,屬天津市。

2009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濱海新區行政體制改革方案,同意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以原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的行政區域為濱海新區的行政區域。即撤銷濱海新區工委、管委會,撤銷塘沽、漢沽、大港區現行建制,設立濱海新區行政區,轄區包括原塘沽、漢沽、大港三區全境。

2010年,根據濱海新區街道區劃調整方案,撤銷原解放路街道和三槐路街道,成立於家堡街道;新設立新北街道、泰達街道。

2013年9月26日,天津市宣布撤銷濱海新區下轄的塘沽、漢沽、大港三個城區管委會,由濱海新區直管街鎮;根據市政府關於濱海新區整合部分功能區的決定和市民政局關於濱海新區調整部分街鎮行政區劃的批復,濱海新區將27個街鎮調整為19個,12個功能區整合成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