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市一類校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深圳東莞控股怎麼樣 2025-05-16 02:53:29
在上海工作如何堅持下來 2025-05-16 02:52:49
上海專業咨詢服務是什麼 2025-05-16 02:51:06

天津市一類校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7-10 00:04:23

① 天津的一本大學有哪些

1、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Nankai University,NKU),簡稱「南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2、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TianjinUniversity),簡稱「天大」,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天津,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

3、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天師大」。坐落於中國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天津市。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4、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TMU」,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校。

5、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隸屬於河北省的一所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地處天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② 天津市和平區有哪些中學

二十中(初中一類校,高中二類校)、一中(一類校)、耀華(一類校)、十九中(二類校)、二十一中(二類校)、匯文中學(三類校)、雙菱中學(二類校)、六十一中(三類校)、二南開、三十四、11

③ 天津市一類大學有哪幾個學校

有些學校在不同的省招生批次是不一樣的,所以要想知道天津的一類本科有哪些,只能看你們自己省的招生指南。但是南開、天津大學這肯定是一本的。

④ 天津四中在天津算一類學校嗎

天津四中,
也是算一類學校的。
天津市第四中學,
是天津市重點中學,
正在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近年高考上線率100%

⑤ 天津都有哪些類大學呢,都叫什麼院校啊

二本以上的有1
南開大學
本科
2
天津大學
本科
3
中國民航大學
本科
4
天津工業大學
本科
5
天津科技大學
本科
6
天津理工大學
本科
7
天津醫科大學
本科
8
天津中醫葯大學
本科
9
天津師范大學
本科
10
天津財經大學
本科
11
天津商業大學
本科
12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本科13
天津農學院
本科
14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本科
15
天津外國語學院
本科
16
天津體育學院
本科
17
天津美術學院

本科
18
天津音樂學院
還有三本,高職五十多所

⑥ 天津市和平區中學的排位,謝謝了

現在沒有排名,也沒辦法做 ,可以給你推薦一下:
一類校 :一中、耀華
二類校:二十、二南開、二十一、五十五
三類校:匯文、十七、六十一、九十

以上不是絕對

⑦ 中國一類校都是哪些

中國十大大學排名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浙江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南京大學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吉林大學
中南大學

百大排名
清華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復旦大學 北京醫科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浙江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南開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同濟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山東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東區)
南京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武漢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山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北京廣播學院 廈門大學
四川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天津大學
山西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吉林大學
遼寧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蘭州大學
重慶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石油大學(北京)
東北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⑧ 天津工業大學是幾類校

應該是二本,一本就是教育部的直屬院校
天津工業大學是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點建設的公辦全日制高等學校。學校歷史悠久,最早的系始建於1912年,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結合,工、理、文、管、經、法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並形成了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評估中獲得優秀。
學校設有紡織、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計算機技術與自動化、信息與通信工程、機械電子、藝術與服裝、管理、經濟、會計、理學院、人文與法學、外國語、應用技術和繼續教育和紅橋校區等14個學院(院區)、44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25000餘人。
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5個天津市重點建設學科,2個天津市重中之重學科;2個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1個天津市工程技術中心和1個天津市技術推廣中心;1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4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博士點,43個碩士點和7個工程碩士領域。學校已與美國、德國、加拿大、法國、瑞士、芬蘭、韓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及港澳地區共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關系,每年選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國外留學,同時接收國外及港澳地區留學生來校深造。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600餘人,特聘兩院院士和國外兼職教授20餘人。學校擁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院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學科建設與專業設置專家委員會委員、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授銜專家、人事部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等高層次人才近50名。
學校教學設施先進,擁有設備一流的各類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及現代化圖書館。學校設有國家標准游泳館、體育館、運動場和學生活動中心。現正規劃建設面積為近3000畝的新校區。
學校始終堅持嚴謹治學、嚴格管理的校風,恪守「嚴謹、嚴格、求實、求是」的校訓,弘揚「教研相長、學能並進」的辦學理念。學校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辦學事業的生命線,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高素質的高級人才,實施「分層次、個性化、厚基礎、寬口徑、開放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行彈性學制、學分制、主輔修制、雙學位制,並與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第二校園合作關系。學校設有「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等十多項獎助學金,每年獲獎學生達數千人。學校致力於加強學生素質教育,注重從德、智、體、美各方面促進學生全面成才。近年來學生在各級各類評優及學科競賽中獲市級以上獎400餘項。學校體育全國領先,第六屆大運會獲十金佳績,第七屆大運會總分名列全國高校第五名。學校藝緣藝術團設有管樂團、合唱團、民樂團、舞蹈團、戲劇團等文藝社團,在各級各類國際、國內展演、比賽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是中國第一個走進維也納金色大廳的大學生藝術團。近年來,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近三年來,學校承擔和完成了國防高科技、國家攻關、「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火炬計劃和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百億工程、社會科學等科研項目近千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類獎項和授權專利近100項。目前,學校已形成了以紡織復合材料、中空纖維膜分離技術、特種功能纖維材料、紡織油劑助劑、金屬材料激光表面處理等研究為特色的科研優勢。學校在大力發展自主創新科技的同時,積極促進產學研相結合及科技成果的轉化,「十五」期間建立校地、校企合作研發機構46個,創建了膜天膜技術工程公司、高新技術實業公司、功能纖維材料開發中心等高新技術企業,積極參與天津濱海新區建設,學校在開發區的百萬平方米中空纖維膜產業化示範項目已通過國家發改委驗收。
學校的發展目標是:建成立足天津、面向全國,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在國際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

⑨ 請問,什麼叫做一類院校和二類院校那像天津外國語大學這樣的學校又屬於哪類呢

北京(24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上海市(9所)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天津(3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1所)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6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4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共1所) 廣西大學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7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海南(1所)
海南大學
寧夏(1所)
寧夏大學

青海(1所) 青海大學

西藏(1所)
西藏大學
新疆(2所) 新疆大學 石河子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1河南大學

2上海理工大學

3浙江工業大學

4黑龍江大學

5上海師范大學

6燕山大學

7山東師范大學

8昆明理工大學

9武漢科技大學

10河北大學

江蘇大學

汕頭大學
天津中醫葯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南京中醫葯大學
福建醫科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沈陽葯科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
深圳大學
河北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揚州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黑龍江大學
山東中醫葯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華東政法學院
湖北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中國音樂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中醫葯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山西醫科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青島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長沙理工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溫州醫學院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貴陽醫學院
徐州師范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煙台大學
寧波大學
大連輕工業學院
雲南師范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聊城大學
四川師范大學

河南師范大學
大連大學
三峽大學
上海音樂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浙江中醫葯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上海戲劇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
武漢音樂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遼寧醫學院
沈陽化工學院
內蒙古農業大學
河南農業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湖南中醫葯大學
上海體育學院
遼寧中醫葯大學
河南中醫學院
山東體育學院
貴州大學
沈陽建築大學
南華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南昌航空工業學院
杭州師范學院
西安外國語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徐州醫學院
湖北中醫學院

沈陽師范大學
山西師范大學
昆明醫學院
廣州大學
西華師范大學
黑河學院
江蘇科技大學
南京藝術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中北大學
湖南工業大學
東華理工學院
長春中醫葯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貴陽中醫學院
重慶師范大學
西京學院
天津科技大學
渤海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廣西民族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
福建中醫學院
溫州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
西南民族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寧夏醫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廣州美術學院
西安科技大學
沈陽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武漢體育學院
浙江財經學院
天津音樂學院
仰恩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雲南財經大學
山西農業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
廣州體育學院
吉林體育學院
山東財政學院
遵義醫學院
廣西中醫學院
寧夏大學
山東建築大學
山東警察學院
河北經貿大學
陝西中醫學院
華南熱帶農業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濟南大學
安徽中醫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遼寧工學院
天津商學院
湖北師范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
長江大學
海南師范學院
西安工業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安徽財經大學
江西中醫學院
長春工業大學
湖北經濟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
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北京舞蹈學院
蘭州交通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長春稅務學院
武漢工程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大連民族學院
廣東商學院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新疆醫科大學
北京警察學院
湖北美術學院
沈陽醫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
長沙醫學院
武漢科技學院
濰坊醫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
雲南農業大學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內蒙古醫學院
遼寧科技大學
江漢大學
山東輕工業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
中國美術學院
太原科技大學

上海電力學院
上海杉達學院
魯東大學
山東藝術學院
安徽理工大學
山東經濟學院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北方工業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
華北煤炭醫學院
青海民族學院
天津外國語學院
三江學院
河北科技大學
西藏藏醫學院
青海師范大學
北京物資學院
星海音樂學院
萊陽農學院
首都體育學院
上海海洋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
南通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新疆師范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
重慶工學院
吉林師范大學
河北理工大學
西華大學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山東工商學院
廣東醫學院
內蒙古財經學院
哈爾濱體育學院
北華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石家莊鐵道學院
牡丹江醫學院
泰山醫學院
黑龍江東方學院
鞍山師范學院
遼東學院
長春工程學院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吉林化工學院
廣西工學院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
青海大學
四川警察學院
北京服裝學院
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美術學院
浙江林學院
廣州醫學院
鄭州輕工業學院
哈爾濱學院
沈陽理工大學
西安音樂學院
長春師范學院
信陽師范學院
湖南理工學院
太原師范學院
鹽城師范學院
齊齊哈爾大學
贛南師范學院
華東政法學院
五邑大學
廣西藝術學院
瀘州醫學院
中原工學院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佳木斯大學
景德鎮陶瓷學院
沈陽體育學院
西安財經學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南京審計學院
寶雞文理學院
承德醫學院
河北工程大學
西藏民族學院
山西大同大學
江蘇工業學院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
常熟理工學院
江西藍天學院
沈陽工程學院
西安外事學院
長治醫學院
蚌埠醫學院
武漢工業學院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沈陽音樂學院
貴州民族學院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
三明學院
蘇州科技學院
洛陽師范學院
商洛學院
浙江樹人學院
湘南學院
河北北方學院
寧夏理工學院
成都體育學院
牡丹江師范學院
長春大學
赤峰學院
華北科技學院
大連水產學院
嘉興學院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川北醫學院
遼寧科技學院
貴州師范大學
濱州醫學院
石家莊經濟學院
河南財經學院
新鄉醫學院
菏澤學院
內蒙古科技大學
大連外國語學院
黃河科技學院
白城師范學院
合肥學院
寧波工程學院
淮陰師范學院
吉首大學
南京體育學院
長沙學院
渭南師范學院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廣西師范學院
湖州師范學院
九江學院
台州學院
沈陽航空工業學院
中國計量學院
韶關學院
上饒師范學院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湖南商學院
龍岩學院
安慶師范學院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濰坊學院
德州學院
黑龍江科技學院
湖北警官學院
黃岡師范學院
吉林藝術學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
湖南文理學院
甘肅中醫學院
大慶師范學院
凱里學院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
天津農學院
濟寧醫學院
黑龍江工程學院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西安體育學院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浙江科技學院
湛江師范學院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泰山學院
湖北民族學院
雲南中醫學院
漳州師范學院
廣東警官學院
北京農學院
上海金融學院
南昌理工學院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西安郵電學院
邵陽學院
臨沂師范學院
南陽師范學院
石家莊學院
麗水學院
衡水學院
新疆藝術學院
內江師范學院
阜陽師范學院
商丘師范學院
青島濱海學院
甘肅政法學院
安康學院
中國戲曲學院
常州工學院
長治學院
桂林醫學院
泉州師范學院
皖南醫學院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蘭州商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
桂林工學院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
肇慶學院
西安美術學院
忻州師范學院
黃石理工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
河南科技學院
陝西理工學院
西安培華學院
山東交通學院
蘭州城市學院
四川理工學院
銅仁學院
晉中學院
成都學院
南京工程學院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吉林醫葯學院
懷化學院
湖南工程學院
邢台學院
南京曉庄學院
浙江萬里學院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衡陽師范學院
江蘇警官學院
廣東葯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廈門理工學院
莆田學院
新疆財經學院
西昌學院
廊坊師范學院
中華女子學院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呼倫貝爾學院
貴州財經學院
淮海工學院
楚雄師范學院
鹽城工學院
鄖陽醫學院
西安歐亞學院
廣東金融學院
攀枝花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
寧夏師范學院
西南林學院
廣東培正學院
天水師范學院
海南醫學院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濱州學院
運城學院
咸寧學院
平頂山工學院
綿陽師范學院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齊齊哈爾醫學院
黃淮學院
金陵科技學院
重慶科技學院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綏化學院
安徽新華學院
隴東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
邯鄲學院
湖南城市學院
宜賓學院
河西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
長江師范學院
唐山師范學院
贛南醫學院
周口師范學院
襄樊學院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
孝感學院
西安文理學院
嘉應學院
滁州學院
安順學院
南陽理工學院
四川文理學院
宜春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
貴陽學院
賀州學院
安陽工學院
湖南科技學院
雲南警官學院
平頂山學院
井岡山學院
茂名學院
上海電機學院
安徽科技學院
喀什師范學院
閩江學院
河池學院
惠州學院
瓊州學院
煙台南山學院
唐山學院
上海商學院
皖西學院
廣西財經學院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銅陵學院
許昌學院
巢湖學院
樂山師范學院
黃山學院
大理學院
紅河學院
曲靖師范學院
伊犁師范學院
畢節學院
棗庄學院
榆林學院
福建工程學院
山西中醫學院
通化師范學院
淮南師范學院
雲南藝術學院
昌吉學院
咸陽師范學院
南昌工程學院
玉溪師范學院
塔里木大學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宿州學院
遵義師范學院
上海建橋學院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河北體育學院
西安翻譯學院
防災科技學院
西安醫學院
韓山師范學院
玉林師范學院
右江民族醫學院
淮陰工學院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百色學院
欽州學院
廣東白雲學院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梧州學院
四川音樂學院
北京城市學院
成都醫學院

天津外國語學院在全國的排名處於中等位置,與北外有一定差距。一本B只有英語和日語專業,其他都屬於二本A。在所有專業中,最熱門的是小語種,包括德、法、俄、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合稱西語系。雖然小語種是二本的專業,但是近幾年的最低錄取分數至少都要高於一本線二三十分,甚至更高,就業率一直在95%左右,前景不錯

⑩ 中國一類大學和二類大學是哪幾所

中國一類院校和二類院校不止幾所,總共有上千所。

下面列舉一些排名靠前的院校。

一類院校: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4、昆明醫科大學

昆明醫科大學是省屬重點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33年的東陸大學醫學專修科,1956年獨立建院,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雲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並入,2012年更名為昆明醫科大學,是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85年來,培養的10萬余名高級醫學人才紮根邊疆,服務基層,為雲南醫葯衛生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5、貴州醫科大學(原貴陽醫學院)

貴州醫科大學前身為創建於1938年的國立貴陽醫學院,是當時隸屬於教育部的九所國立醫學院校之一。1950年改名為貴陽醫學院,2015年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是貴州省唯一擁有醫學學士——碩士——博士完整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省屬重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