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鍋雞是什麼
在寒冷的冬日裡,總覺得體內能量消耗的特別快,中午飽飽的吃頓午餐,到了下午三四點,肚子就又開始咕嚕嚕的抗議,或許是天冷熱量消耗得太快,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跟我有同樣的感受。每當這個時候,腦海里就開始規劃晚上要吃什麼大餐了,熱辣的火鍋、豐盛的燉菜,可是火鍋天天吃,總怕上火,燉菜吃來吃去也有吃膩的時候。
左思右想是在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忽然,一種健康又營養的美食在我腦海中閃現——氣鍋雞,這是一種用蒸氣烹飪的燜鍋,既不怕上火,還能最好的保留食材中的營養成分,氣鍋雞是雲南有名的一道菜,歷史悠久,享譽全國,甚至躋身國宴,今天就吃它了。
現在營養學認為,在人類的各種食物烹調法中,蒸是最佳的一種烹飪方法。中國菜里的蒸至今在世界獨領風騷。比如說氣鍋雞和氣鍋甲魚,氣鍋是中國人在蒸煮方面的一項重要發明。
據考古報告顯示,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的青銅時代就已經出現了。而更加令人驚嘆的是,用氣鍋蒸制的美味從古至今都盛行不衰,堪稱中華第一蒸菜。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史上最早的氣鍋。
出土最早的氣鍋,是在1976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里,400多件青銅器中的一件,看起來類似現代做氣鍋雞所用的氣鍋,當時被考古學家稱為「氣柱甄」。這間青銅氣鍋,鍋中心有一透底的立柱,有用於透氣的孔。鍋兩邊有便於拿動的耳。鍋口下壁內還有一個「好」字,表明這件氣鍋當年為婦好專用。說到這里大家一定好奇,這婦好到底是誰呢?
婦好,是3000多年前殷王武丁的配偶(王後),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同時她跟是一位擅長烹飪的好手。
作為中國古代烹調四種蒸法之一的見證,婦好氣鍋體現了我們祖先對蒸食工藝及其成品菜色香味的精深理解、不懈追求和獨特創造。將食料放入氣鍋內不用加水,蓋嚴後放在鼎或鬲即蒸鍋上,這樣蒸氣便會從鍋中的立柱孔上升騰到國內,並陸續變成水珠低落到國內,使食材在蒸的過程中又得到蒸餾水的滋潤。因此,用氣鍋蒸出的雞或甲魚,不僅雞肉或魚肉鮮嫩無比,而且湯汁更是鮮美絕倫。
現在,雲南氣鍋雞已廣為人知,而貴州貞豐的氣鍋腳魚(甲魚)更是自古就有,滇味氣鍋雞和黔味氣鍋腳魚都應該是從婦好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味。不過,從出土的婦好氣鍋設計的完美程度來看,這類氣鍋的陶製品有可能在更久遠的陶器時代就已經面世了。
❷ 汽鍋雞是哪裡的特產
汽鍋雞是雲南獨有的高級風味菜,它以烹制特殊,雞肉滋嫩、湯汁鮮美、原汁原味,芳香撲鼻、富於營養而廣為流傳,在國內外均享盛譽。
汽鍋雞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建水出產一種別致的汽鍋雞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
汽鍋雞是雲南的特產,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主要食材是雞肉,主要烹飪工藝是蒸,汽鍋雞因為其營養豐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汽鍋雞的做法是鈄仔雞洗凈後再砍成小塊,和姜、鹽、蔥、草果一道放入汽鍋內蓋好,汽鍋置於一放滿水的湯鍋之上,用紗布將隙縫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湯鍋的水開後,蒸汽就通過汽鍋中間的汽嘴將雞逐漸蒸熟(一般需3~4小時)。由於湯汁是蒸汽凝成,雞肉的鮮味在蒸的過程中喪失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雞的原汁原味。
❸ 汽鍋雞是什麼菜系的
汽鍋雞是滇菜中的上品,
那個香啊。
全是靠蒸氣蒸熟的,汽鍋中根本不用加水。
蒸汽鍋雞的餐具要用建水的土陶汽鍋味道才正。汽鍋外形古樸,構造獨特,肚膛扁圓,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進入鍋膛,經過汽鍋蓋冷卻後變成水滴入鍋內,成為雞湯。兩三個小時後,肉粑骨離,便可食用,雞塊鮮嫩,湯汁甜美。
簡直是太好吃了。
❹ 適合蒸汽鍋的菜品
汽鍋雞
用料:
肉雞一隻約1500克,熟火腿150克,冬筍100克,水發冬菇50克,油菜心10顆,精鹽、料酒、白鬍椒粉、雞精、清湯各適量。
製法:
1、雞去骨後切成小塊,在開水鍋中焯一下出水;冬筍切片出水;冬菇洗凈切成兩半;火腿切成薄片;油菜心洗凈出水。
2、汽鍋中加入少量清湯及雞塊、冬筍、冬菇、火腿,並用精鹽、料酒、雞精白鬍椒粉調好口味,蓋上蓋。
3、取一小桶裝滿水,把汽鍋放在鐵制的小桶中間,四周用布蓋嚴,上火蒸制3小時,使小桶中的蒸汽落入汽鍋中成水,蒸至雞爛為止,然後把油菜心放入鍋中稍蒸,即可上席。
特點:製法別致,湯清味純。
❺ 汽鍋雞正宗做法是什麼 雞肉
汽鍋雞的做法 怎麼做 類別: 滇黔菜 營養不良食譜 氣血雙補食譜 月經不調食譜 肢寒畏冷食譜 工藝: 汽鍋 口味: 本味咸鮮 主料: 雞2000克 輔料: 調料: 大蔥15克 鹽8克 味精1克 姜15克 胡椒粉2克
>>更多 汽鍋雞的做法介紹 1. 選肥壯的母雞(閹雞也可),宰殺去毛,剖腹取內臟,斬成五分見方的塊,清洗後控去水分;
2. 姜切片,整蔥切兩段,用刀背拍松;
3. 雞塊入鍋氽過,清水洗凈,裝入汽鍋內;
4. 將出水的湯燒開,把最先漂洗雞塊的氽血水倒入,同時清除湯中的浮物,加鹽、味精後,灌入汽鍋內,湯以淹過雞塊為度;
5. 再放入蔥節、薑片,蓋上蓋,把汽鍋置蒸鍋上(蒸鍋的大小應與汽鍋相等);
6. 蒸鍋內事先加入充足的清水,蓋口交接處用布或白棉紙封嚴;
7. 再將麵粉少許用清水調成麵糊,糊在棉紙上,勿漏氣;
8. 在文火上約蒸四至五小時,揀去薑片、蔥段,放入胡椒面、味精即成。>>更多 汽鍋雞做法小技巧 1. 汽鍋與蒸鍋的交接處必須封嚴,勿漏氣;
2. 蒸制時要先用旺火燒開,使蒸鍋內的水燒開變為水蒸氣,通過管道進入汽鍋,再改用文火蒸,使雞肉逐步加熱成熟;
3. 所用蒸鍋最好用口徑小於汽鍋直徑的鍋,這樣,水蒸氣不易散失。 >>更多 汽鍋雞做法小貼士 1. 「汽鍋雞」是雲南特有名菜,歷史悠久,素負盛名。它是用雲南建水陶制汽鍋蒸雞而得名。此菜可用於大小宴會,也可用於食療滋補,還可用於家庭便餐。
2. 汽鍋的前身是陶制火鍋。汽鍋雞的前身是楊林雞。早年,雲南楊林、建水等地用名貴葯材冬蟲夏草煨仔雞,叫「楊林雞」,煨雞的陶制火鍋叫「楊林鍋」。楊林鍋產於建水,建水陶器已有千年以上歷史。在清代,陶工師傅潘金懷用紅、黃、紫、青、白五色陶土燒結成彩色陶器。一九二一年,有一個叫向逢春的陶工,繼承了他家祖傳的手藝,創制了烹任用汽鍋。就這樣,「汽鍋雞」取代了「楊林雞」。
3. 汽鍋現由雲南省建水工藝美術陶廠大量生產。人們形容建水陶「明如水,亮如鏡」,「體如鐵石,音如磬鳴」。
4. 汽鍋蒸出的雞肉,原汁鮮美,瀝汁是少許蒸餾水,清澈透明,芳香撲鼻,雞肉鮮甜滋嫩,味道香醇,營養成分散失較少,因此,被譽能「培養正氣」。一九四七年昆明福照街最先開汽鍋雞店的包宏偉就把該店取名為「培養正氣店」,顧客盈門。
❻ 哪位可以提供汽鍋雞,汽鍋魚和汽鍋海鮮的配料和做法
你好~
1.氣鍋雞做法及配料:
汽鍋雞烹制方式特殊,湯鮮肉嫩,為滇中名菜。汽鍋雞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在民間流傳,解放前,有一家賣汽鍋雞的著名餐館,叫「培養正氣」,以後又增加了天麻汽鍋雞,也是昆明的滋補名菜。蒸制汽鍋雞的汽鍋選用建水縣所產的特製陶器,建水縣盛產陶器,歷史悠久,此地研製出的汽鍋,外型像荸薺,鍋中心有一個空心管子,從蒸鍋底通至上邊蓋子附近,樣子也是古樸雅緻。蒸雞時,先將生雞切塊,放入汽鍋內,加入生薑、精鹽等佐料,再加入雲南名貴葯材三七、蟲草、天麻等,蓋上蓋子。把汽鍋放在另一口盛水的湯鍋上,水沸後,湯鍋中的蒸汽便從空心管子沖入汽鍋,蒸三四小時後即可食用,雞肉軟嫩,湯汁鮮美。用此法蒸制的鴿子、排骨更具風味,有滋補強身,祛病延年之效。
人參汽鍋雞
用料:凈母雞一隻,人參,香菇,蘭片,火腿,精鹽,料酒,蔥,姜,味精,雞湯。
製法:將凈母雞剁成3厘米長、1厘米寬的塊,入沸水中焯水,再用涼水洗凈瀝去水。將蘭片、火腿、香菇切成片,蔥切成段,姜切塊拍松,用牙簽穿上,人參用開水泡10分鍾切成片。將雞放入汽鍋中,再放入人參、蘭片、火腿、香菇、蔥、姜、味精、雞湯,上屜蒸爛取出,揀去蔥姜即可。
2.氣鍋魚和氣鍋海鮮不過是把雞換成魚或者是海產品而已~沒有分別,在配料上.
希望能夠 幫助你~
❼ 汽鍋雞是什麼怎麼做
汽鍋是一種器皿,與砂鍋相似,比較圓扁,中間有一個管子。像倒過來的漏斗,周圍的邊是向上翻的。主要作用是積聚蒸汽,因為汽鍋菜是不可以放水的。汽鍋以雲南建水產的為佳,與其他地區生產的汽鍋相比,主要區別是輕輕敲擊會發出金屬的聲音,而且做出的汽鍋菜餚風味會更好。我家就有兩只,一隻是建水的,一隻是宜興的。
汽鍋雞的做法
1、新鮮的雞或鴨,一隻。要選新鮮宰殺的雞或鴨,一定不可以用冷凍的。最好是柴母雞,因為汽鍋菜主要喝的是湯。
2、一定要有雲南產的草果一枚。為什麼要選雲南產的,因為雲南產的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在超市或葯店買的,都沒有這種香氣。本人已經試用多次。
3、水發香菇適量,主要依據自己的口味。註:香菇水是不要的,會破壞汽鍋菜餚的味道。
4、蔥段、薑片適量。一隻雞,我大概用3節一寸寬的蔥段,4片姜。
做法:1、將雞或鴨斬塊,最好是小一點的塊,如果你怕油膩可以去掉皮。斬好後碼放在汽鍋內,不要用水焯,放入發好的香菇,蔥段、薑片。
2、草果要掰開,這樣香氣才能散發出來。
3、加入適量的鹽,不再添加任何調料。如果雞或鴨選擇好的話,味道會非常濃郁。
4、找一個大一點的蒸鍋,將汽鍋放入其中,加足水,蓋好蓋子。大火蒸1--2個小時即可,中途不要加水或掀開蓋子。如果沒有合適的蒸鍋,可以找一個上面正好可以擺放汽鍋的鍋子,將兩個鍋子銜接的地方用濕毛巾包起來,這樣可以減少蒸汽的流失。同時還可以用高湯代替水,這樣做出的汽鍋菜餚更加濃郁飄香。這是最傳統的汽鍋雞做法。你還可以根據口味添加竹筍、竹蓀、海參、鮑魚、人參(西洋參)、當歸、黃芪、枸杞、大棗等葯材。
註:以上做法我均試過,本人更喜歡不添加葯材原汁原味的,希望你早日做出自己喜愛的汽鍋菜餚!
❽ 汽鍋雞的介紹
汽鍋雞,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主要食材是雞肉,主要烹飪工藝是煮,有補虛養身、補血、健脾開胃的功效。
❾ 汽鍋雞是什麼
汽鍋雞,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主要食材是雞肉,主要烹飪工藝是煮,有補虛養身、補血、健脾開胃的功效。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建水出產一種別致的 汽鍋雞 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 汽鍋雞的做法是鈄仔雞洗凈後再砍成小塊,和姜、鹽、蔥、草果一道放入汽鍋內蓋好,汽鍋置於一放滿水的湯鍋之上,用紗布將隙縫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湯鍋的水開後,蒸汽就通過汽鍋中間的汽嘴將雞逐漸蒸熟(一般需3 ~4小時)。由於湯汁是蒸汽凝成,雞肉的鮮味在蒸的過程中喪失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雞的原汁原味。 早在清代乾隆年間,汽鍋雞就流行在滇南一帶。相傳是臨安府(今建水縣)福德居廚師楊瀝發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視監安,知府為取悅天子,發出布告徵求佳餚,選中的賞銀50兩。楊瀝家貧,老母病重,為得重賞,他綜合了當地吃火鍋和蒸饅頭的方法,創造了汽鍋,又不顧生命危險,爬上燕子洞頂采來燕窩,想做一道燕窩汽鍋雞應征。不料汽鍋被盜,楊瀝被問欺君之罪,要殺頭。幸而皇帝問明真相, 汽鍋雞 免楊瀝一死,並把福德居改名為「楊瀝汽鍋雞」。從此汽鍋雞名聲大振,成滇中名菜。那時汽鍋雞的做法很簡單,但味道很醇正。 汽鍋的前身是陶制火鍋。汽鍋雞的前身是楊林雞。早年,雲南楊林。建水等地用名貴葯材冬蟲夏草偎仔雞,叫「楊林雞」,煨雞的陶制火鍋叫「楊林鍋」。楊林鍋產於建水,建水陶器已有千年以上歷史。在清代,陶工師傅潘金懷用紅、黃、紫、青、白五色陶土燒結成彩色陶器。一九二一年,有一個叫向逢春的陶工,繼承了他家祖傳的手藝,創制了烹任用汽鍋。就這樣,「汽鍋雞」取代了「楊林雞」。汽鍋現由雲南省建水工藝美術陶廠大量生產。人們形容建水陶「明如水,亮如鏡」,「體如鐵石,音如磬鳴」。六十年代周總理出國訪問,曾攜帶建水紫陶汽鍋、花瓶作為禮物贈送外國朋友。 解放初,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的龍雲(解放前稱「雲南王」)用滇味佳餚「建水汽鍋雞」宴請中央領導,受到毛主席誇獎;1972年尼克松訪華,周總理安排的國宴中就親點了滇味名餚「汽鍋雞」。開宴時,揭開蓋子,熱汽撲面,香溢四座,雞肉滑嫩,湯鮮味美。麥麥桑,味道太巴適了!據說尼氏品嘗之後,贊不絕口,對其美味佩服得五體投地,贊道:「味道太鮮美了,真想連整個汽鍋一起吃進去!」國內外媒體競相報道,為我中華增光添彩,傳為一段佳話。 蒸汽鍋雞的餐具要用 汽鍋雞 建水的土陶汽鍋味道才正。建水汽鍋外形古樸,構造獨特,肚膛扁圓,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進入鍋膛,經過汽鍋蓋冷卻後變成水滴入鍋內,成為雞湯。兩三個小時後,肉粑骨離,便可食用,雞塊鮮嫩,湯汁甜美。 烹制汽鍋雞,雞種要選擇本地土雞,而且雞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太肥不行,太瘦也不行,肥太膩,瘦子又顯腥寡,用剛要下蛋的嫩母雞或和剛開叫的小公雞最好。作料很簡單,只有幾片生薑、幾根小蔥、少許胡椒、精鹽。吃時候要將蔥姜揀去,只留其味逼腥,清新適口。 不知從何時起,也無法考證是何人,在汽鍋雞中配入雲南特產的名貴葯材「三七」、「蟲草」、「天麻」,使雞湯更有營養,還有潤肺、補腎功能,對冠心病、虛弱貧血症有顯著療效,成為滋補佳餚。此後汽鍋雞聲名愈盛,到昆明的外地人都要一嘗方休。近幾年,雲南地區利用汽鍋烹制的雞餚越來越多,主要的有「蟲草汽鍋雞」「人參汽鍋雞」、「田七汽鍋雞」等十幾種,它們既是美味佳餚,又是食療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