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大灣韭菜有什麼特徵

天津大灣韭菜有什麼特徵

發布時間: 2022-07-27 19:30:26

⑴ 韭菜的外形和特點

韭菜是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具宿根性,耐寒且喜歡在陰濕肥沃的環境生長,在日照充足和乾燥環境中會使葉尖呈現焦黃色。與大多數的蔥屬本物一樣,韭菜生有鱗莖,長有須根和細長的地下走莖。深綠色的葉子細長扁平,帶狀,閉合狀的葉鞘形成假莖;長約10~30厘米,寬約1.5~1.8厘米,單葉叢生,由假莖(韭白)中長出。花果期為7~10月,花莖自葉束中長出,總花苞呈三棱形,為頂生傘房花序。總苞片為白色膜質,內有20~30朵小花,花為白色,雄蕊6枚,雌蕊1枚,中間有一子房。花朵由外向內依次開放。果實為蒴果,綠色三棱形;黑色半球形的種子,扁平,邊緣具棱。韭菜根味辛,性溫;入肝、胃、腎經。
有溫中開胃、行氣活血、補腎助陽、散瘀的功效。
韭菜葉味甘、辛、咸,性溫,入肝、胃、腎經。溫中行氣,散瘀解毒。
韭菜種子味辛、咸、性溫,入肝、腎經。補肝腎,暖腰膝,壯陽固精。
全韭可補腎益胃,充肺氣,散瘀行滯,安五臟,行氣血,止汗固澀,干呃逆。
主治陽痿、早泄、遺精、多尿、腹中冷痛、胃中虛熱、泄瀉、白濁、經閉、白帶、腰膝痛和產後出血等病症。
百合科草本植物韭葉及鱗莖。又稱草鍾乳、起陽草或壯陽草。我國多數地區均有栽培。一般在春、夏季採取。去掉根部,洗凈切段用。

⑵ 韭菜有幾種品種

韭菜有哪些品種?

韭菜是一種多年宿根蔬菜,由於它既耐寒又耐熱,在全國有廣泛的適應性,因此,南北都有栽培。

韭菜的品種資源十分豐富,根據食用部分可以分為根韭,葉韭,花韭和花葉兼用韭四種類型, 還以葉片的寬窄分為寬葉韭和窄葉韭兩類。

我的家鄉普遍種植根韭和花葉兼用的韭菜 這兩種的較多,接下來我就根據韭菜葉片的寬窄,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類韭菜有什麼特點。

寬葉韭

寬葉韭菜有葉片寬厚,色澤深綠或淺綠,纖維少,品質好,產量高的優點,但這類韭菜香味有點淡,種植時有易倒伏的缺點,但總的來說,寬葉韭里也有幾個品種比較好。

譬如,漢中冬韭,這種韭菜宜露天栽培,葉片扁平略寬,抗霜抗旱能力強,春季萌發的早,葉鮮味美,纖維少。

譬如,平韭二號, 這種韭菜葉色深綠,辛辣味十足,口感極好。有分櫱力強,抗病能力強,產量高,抗寒的優點,合適我國廣大農村露天栽培。

也是我們這里種植的最多的一種韭菜,農民俗稱新品種甜脆韭菜。除了以上這兩種,還有許多種品質較好的寬葉韭,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窄葉韭

這種韭菜我們這里又稱本地老品種,葉片細長,深綠色,根部的莖淺紅。纖維稍多,但香味較濃。由於葉鞘細高,不容易倒伏,還有耐熱耐寒的特點。

除了寬葉韭和窄葉韭,還有一種主要吃根為主的根韭,這種韭菜的葉片寬而扁,葉子寡淡無味,但它的根須多而壯,吃起來卻是鮮脆無比,人們主要用於腌鹹菜。

⑶ 韭菜的特徵

韭菜的特徵在於營養功效與韭菜的種植——
韭菜的營養功效——韭菜又叫起陽草,味道非常鮮美,還有獨特的香味。韭菜的獨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 ,有助於人體提高自身免疫力。
韭菜的種植——韭菜的根為弦狀根,其著生位置,在播種的當年,著生在鱗莖的莖盤的基部。從生長的第二年開始,莖盤基部不斷向上增生,逐漸形成根狀莖。老根年年枯死,新根不斷增生,新根著生在老根的上側,不斷向土表移動。這種新根不斷向上移的現象叫跳根,跳根是韭菜的一個重要特點。在韭菜的生長上,針對跳根要適時培土,保護根系生長。韭菜根系較多,吸收能力強,耐旱。

⑷ 韭菜長什麼樣啊..

形態特徵:

韭菜,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高20-45cm,有根、莖、葉、花、果。莖:莖分為營養莖和花莖,一、二年生營養莖短縮變態成盤狀,稱為鱗莖盤,由於分櫱和跳根,短縮莖逐漸向地表延生生長,平均每年伸長1.0-2.0cm,鱗莖盤下方形成葫蘆狀的根狀莖。根狀莖為貯藏養分的重要器官。葉:葉片簇生葉短縮莖上,葉片扁平帶狀,可分為寬葉和窄葉。葉片表面有蠟粉,氣孔陷入角質層。花:錐型總苞包被的傘形花序,內有小花20-30朵。小花為兩性花,花冠白色 ,花被片6片,雄蕊6枚。子房上位,異花授粉。果實種子: 果實為蒴果,子房3室,每室內有胚珠兩枚。成熟種子黑色,盾形,千粒重為4-6g。

生長習性:

韭菜屬於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蔬菜,適應性強,抗寒耐熱,中國各地到處都有栽培。南方不少地區可常年生產,北方冬季地上部分雖然 枯死,地下部進入休眠,春天表土解凍後萌發生長。1、溫度:韭菜性喜冷涼,耐寒也耐熱,種子發芽適溫為12℃以上,生長溫度15℃到25℃,地下部能耐較低溫度。2、光照:中等光照強度,耐陰性強。但光照過弱,光合產物積累少,分櫱少而細弱,產量低,易早衰;光照過強,溫度過高,纖維多,品質差。3、水分: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60-70%,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90%4土壤營養:對土壤質地適應性強,適宜pH為5.5-6.5。需肥量大,耐肥能力差。

⑸ 韭菜的形態特徵

韭,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高20-45cm。
根:為弦線根的須根系,沒有主側根。主要分布於30cm耕作層,根數多,有40根左右 ,分為吸收根、半貯藏根和貯藏根3種。著生於短縮莖基部,短縮莖為莖的盤狀變態,下部生根,上部生葉。
莖:莖分為營養莖和花莖,一、二年生營養莖短縮變態成盤狀,陳稱為鱗莖盤,由於分櫱和跳根,短縮莖逐漸向地表延生生長,平均每年伸長1.0-2.0cm,鱗莖盤下方形成葫蘆狀的根狀莖。根狀莖為貯藏養分的重要器官。
葉:葉片簇生葉短縮莖上,葉片扁平帶狀,可分為寬葉和窄葉。葉片表面有蠟粉,氣孔陷入角質層。
花:錐型總苞包被的傘形花序,內有小花20-30朵。小花為兩性花,花冠白色 ,花被片6片,雄蕊6枚。子房上位,異花授粉。
果實種子: 果實為蒴果,子房3室,每室內有胚珠兩枚。成熟種子黑色,盾形,千粒重為4-6g。

⑹ 韭菜的特點是什麼

韭菜的根為弦狀根,它的著生位置,在一年生的植株上(即在播種的當年)著生在鱗莖的莖盤的基部。從生長的第二年開始,莖盤基部不斷向上增生,逐漸形成根狀莖。鱗莖著生在根狀莖上,新的須根著生在莖盤及根狀莖一則。老根年年枯死,新根不斷增生,新根著生在老根的上側,不斷向土表移動。這種新根不斷向上移的現象叫「跳根」,跟根是韭菜的一個重要特點。生長上針對跳根,要適時培土,保護根系生長。韭菜根系較多,吸收能力強,耐旱。韭菜的莖有營養莖和花莖兩種。1~2年生的營養莖呈盤狀,上為鱗莖,下為根系,3年以上的營養莖不斷向地表延伸成為根狀莖,是韭菜新根和葉片的分生器官和冬季貯藏養分的重要器官。花莖為頂芽發育而成,需要每年通過低溫和長日照才能發生,而後抽薹、開花和結籽。韭菜的葉扁平,呈帶狀,由葉鞘(假莖)即韭菜桿子和葉身兩部分組成,簇生在根狀莖頂端,每株有5~9片葉。葉鞘所形成的假莖,經軟化後,其品質比葉身鮮嫩。韭菜之所以收割後又可生長,是由於葉鞘的基部有分生組織,不斷生長。但必須注意,收割時不能太低,否則會損傷或完全破壞分生組織。韭菜可以不為分櫱,在生長過程中,老的分櫱相斷枯萎,又形成新的分櫱,使整個植株叢不斷更新。利用分櫱的特點,韭菜可以進行分株繁殖。一般是進行播種繁殖。
韭菜長到一定大小,經過一段低溫階段後,可抽薹開花並採收韭花。韭花是一種較高檔的蔬菜。
韭菜是耐寒的多年生宿根蔬菜,較能耐熱,對溫度的適應性強。葉子生長適溫為15℃~25℃,但在10℃~15℃時亦能較好地生長。氣溫超過25℃,植株生長變得緩慢,高於30℃生長不良,甚至發黃枯萎。在長沙地區一般可以越夏。韭菜能耐受-4℃~-5℃低溫,也可以露地綠葉安全越冬。韭菜對光照的要求不高,比較耐陰,光照太強,葉的組織粗糙,纖維多,品質差;但也不能太弱,光照太弱,則植株光合產物少,分櫱能力關差,產量低,而且葉片發黃,葉小、纖維少,品質提高。因此,栽植時須注意密度。
韭菜地下部的根狀貯藏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可供分櫱及葉片生長需要。在無光或弱光條件下,植株可生長一段時間,但不形成葉綠素,成為韭黃。韭菜根系淺,宜選擇土層深厚、透氣性好、含有機質多的沙壤土栽培,並要求較高土壤濕度(80%~90%),一般結合施肥來澆水。要使韭菜豐產必須保持土壤濕潤和充足的肥力,尤其是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