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
天津是新一線城市。天津地處中國華北地區,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天津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
天津位於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
天津地質構造復雜,地勢以平原和窪地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漸下降。
Ⅱ 天津在地理上有優勢,以後有可能會成為大都市嗎
天津是最不起眼的直轄市,盡管是百年天津。提及一線城市,唯有北上廣或北上廣深,天津幾乎沾不到邊。重慶也是直轄市,但是近年重慶以GDP增速全國第一屢屢進入人們的視野。
Ⅲ 天津作為直轄市發展快速,天津以後會成為北上廣一樣的大都市嗎
在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中,天津屬於一座表現中規中矩的城市。不過,如果以北上廣這種級別的一線城市為發展目標,天津需要走的路還非常漫長。我們得出這個結論,根據的是天津的整體地理位置、經濟結構、社會文化等多重因素。
從社會文化因素上看,天津是一個比較適合本地人居住的二線城市。由於經濟結構和收入的原因,它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並不算強。而相比起人們的平均收入水平,天津的房價水平也仍然處於較高的狀態。從這個角度來看,北方地區的年輕人更願意去北京拼搏、發展,他們的首選項並非天津。因此,從對外地人口吸引力的角度看,天津離成為一線城市依然有較大的距離。
不過,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天津依然是一個發展狀態尚可的二線城市,當地居民的整體生活水平仍然不差。它的自身定位、發展目標並不一定需要和一線大城市看齊。
Ⅳ 天津屬於幾線城市
天津屬於一線城市。
天津地處中國華北地區、東臨渤海、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
天津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匯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4)天津為什麼能成為二線城市擴展閱讀;
天津區位條件優越。天津地處太平洋西岸,中國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
天津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匯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成為連接國內外、聯系南北方、溝通東西部的重要樞紐,是鄰近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口。
天津港是我國北方重要港口,也是我國沿海碼頭功能最齊全的港口之一,對內擁有40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腹地,對外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建立合作關系,航道和碼頭等級均達到30萬噸級,建成全國最大的保稅港區和亞洲最大的郵輪母港。
天津背靠中國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經濟腹地遼闊;面向東北亞和迅速崛起的亞太經濟圈,天津成為中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窗口。
濱海新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等被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布局後,天津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城市活力和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激發。
Ⅳ 天津屬於一線還是二線城市
天津屬於新一線城市。
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天津的歷史沿革:
天津地區在商周時期即有人類居住,但作為城市則形成較晚。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同年7月,直隸改稱河北,省會仍設天津,10月省會遷北平。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劃為華北人民政府直轄市。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天津被定為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
1958年4月18日,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到天津。1966年5月河北省省會再遷保定。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復為直轄市至今。
Ⅵ 天津濱海新區相當於幾線城市
天津濱海新區相當於二線城市。濱海新區是天津市的市轄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個國家綜合改革創新區。位於天津東部沿海地區,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被譽為中國經濟的第三增長極。
濱海新區位總面積22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6萬,是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濱海新區的地理環境
濱海新區地處華北平原北部,位於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交匯點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區的東面、瀕臨渤海,北與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為鄰,南與河北省黃驊市為界。
天津濱海地區位於華北地區東部斷陷盆地邊緣,渤海盆地的西岸,處在黃驊坳陷中的北端。其地貌類型具有從海積沖積平原、海積平原到潮間帶組成的比較完整的地貌分布帶規律。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濱海新區屬於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氣候,並具有海洋性氣候特點。降水隨季節變化顯著,全年大風日數較多等。
Ⅶ 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是怎麼定義和區分的
國內一線、二線、三線城市的權威分法
一線城市,是指能代表國內發展全面領先的城市:政治地位突出,經濟發展超前,經濟實力超強,對周邊的城市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並在國際上具有代表中國的實力的城市。
二線城市,是指能緊跟一線城市的發展步伐,各方面都具有相當水準的城市。
目前而言,國內的城市分
一線城市只有北京、上海(也有一說是京滬穗深四城,但穗深圳明顯實力不如京滬),京滬無論是政治地位、經濟總量、發展的前瞻性以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國內各大城市中都是領先的,其他城市短期內不可能超過京滬,當之無愧的一線城市。
准一線城市;廣州、深圳,廣深在國內的政治地位、經濟實力、經濟總量等,以及國際影響力,都與京滬有明顯的差距,在國際上不具備代表中國的實力,但又高於二線城市,因此稱為准一線城市。
二線城市主要有天津、杭州、南京、武漢、重慶、成都、大連、青島、蘇州、寧波、廈門、無錫、佛山、東莞,以上城市各方面的影響力僅次於京滬,經濟總量和政治地位也不可能與廣深抗衡,為二線城市。
三線城市:其他省會+等城市,以上城市各方面的影象力較二線城市有差距,在國際上根本沒有影象力。
Ⅷ 天津是幾線城市
01 新一線
天津是新一線城市,簡稱津,地處中國華北地區、東臨渤海、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
天津是新一線城市,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1966.45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1561.83萬人,城鎮人口1303.82萬人,城鎮化率83.48%。
天津地處中國北部、海河下游、東臨渤海,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匯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位於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
天津是自古因漕運而興起,唐朝中葉以後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朝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明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清咸豐十年(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此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歷經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