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津為何享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要說道天津的這張名片,我想它一定是五彩繽紛的,因為天津這座城市融匯了法、意、英、俄等8個國家的建築風格,這在中國的各大城市中,絕無僅有。
在天津小洋樓集中的五大道、中心花園、意式風情區,你能領會到英式建築、意式建築、法式建築、德式建築、西班牙式建築的獨特風情與韻味,這邊是文藝復興式,那邊是古典主義,還有折中主義、巴洛克式、庭院式建築,毫不誇張地說,天津就是一個「萬國建築博覽會」。
從淵源上說,天津的小洋樓文化實際是外來文化與江南文化的變異,它洋溢著西方生活方式與西方價值觀念。各國在天津的租界劃定後,第一代居民就是擁有治外法權的外國人,租界當局均會按照自己國家的風格和流行手法進行規劃和功能分區,確定道路與市政工程系統。形形色色的各國不同風格的建築在租界里大量涌現,各式樓房紛然雜陳。沒過多少時間,一些買辦和為洋人工作的白領階級、下野的軍閥也開始到租借地來,按照洋人的樣子,大興土木為自己建小洋樓。就這樣,天津逐漸形成了一個小洋樓社區。
在這些各具特色的洋樓建築中,比較著名的有孫中山夫婦下榻過的張園、環境幽雅的靜園、兼具中西合並風格的袁世凱豪華寓所、梁啟超的極具義大利風格的公寓,還有富麗堂皇的慶王府等。
在這些外來建築風格的影響下,天津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萬國建築博覽會」。
B. 為什麼天津在近代史中特別的具有獨特性
天津距中國的政治中心北京近在咫尺,這種京畿屏障的政治地理位置成為天津近代城市發展的重要原因。1860年以後,英、法、美、德、日、俄、奧、意、比等國先後在天津開辟租界,其中義大利、比利時、奧地利三國在亞洲只在天津設立了租界,天津的九國租界在世界近代史中具有獨特性。
天津五大首的西式洋樓租界區建築活動的大規模開展是在1900—1937年尤其是1912—1937年間,在短短的時間里,各個國家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建築一起湧入天津。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部分租界存在時間不長,沒有形成較大影響;但英、法租界則一再擴張,特別是在中街、勸業場一帶形成建築集中的繁華地區。
英法租界中街(今解放北路)是租界區最早形成的街道,因集中建造了許多銀行建築而有「銀行街」之稱。這些銀行建築多半採取西方古典復興樣式,使用古典柱式,講求對稱,突出軸線,強調構圖中的主從關系,形成比例嚴謹的立面構圖,風格典雅華貴。其中以英國匯豐銀行(1925)、日本橫濱正金銀行(1926)為典型。
1900年以後天津的商業中心由舊城區逐漸轉移到法租界勸業場一帶。20世紀二十年代,這里的商業迅速發展,商店、旅館、飯庄、影劇院等商業娛樂建築大量建造,自1922年起陸續興建了國民飯店(1922)、浙江興業銀行(1925)、惠中飯店(1928)和勸業場(1928)等,很快形成了遠遠超過舊城區的繁華鬧市,勸業場也成為天津的標志性建築。勸業場一帶的商業建築與中街的銀行建築基本上是同時建造的,但這些商業建築與嚴謹的銀行建築不同,體型富於變化,多種建築處理手法並用,用爭相聳起的高高塔樓來追求商業廣告性質的爭奇鬥富,屬於折衷主義范疇,也受到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
C. 天津市最繁華的地方是哪
天津市最繁華的地方是濱江道。
濱江道商業街是天津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自海河邊的張自忠路起,向西南方向延伸到南京路上,全長2094米。
分兩段建成,其中張自忠路至大沽路一段,建於1886年;大沽路至南 京路一段建於1900年。1946年將兩段合並,定名濱江道。
(3)天津市為什麼有洋樓擴展閱讀:
濱江道是天津市最為繁華的商業步行街,匯集了天津市商業、餐飲業、服務業的精華,國際品牌店鱗次櫛比,是最新潮流的聚集地,商業零售額居天津市第一。
天津友誼新天地周圍雲集了麥購休閑廣場、伊都錦、米萊歐商廈等休閑購物場所,新落成的樂賓百貨、現代商城,同時該位置也是通往天津伊勢丹、津匯購物廣場、國際商場等天津高端商業購物場所的必經之路,是天津名副其實的商業旺地。
D. 天津市岳陽道上有一個小洋樓,淺藍色樓身,紅頂子那個樓是誰的故居啊,本人很好奇,希望大家能告訴我
著名作家馮驥才。地,浙江慈溪,生於天津。前進的小說「魔燈傳的大量作品獎全國優秀小說獎。近年來,致力於民間藝術的保護和發掘工作。他目前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 在天津,馮驥才人不知道可能是非常小的,一塊石頭在他1米90的大個子在街上,人們會喊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協會主席。郭泰豐,忙嘛呢?套煎餅分!馮確...實很忙,尤其是在最近幾年,很少老老實實留在家裡或周圍的會議,無論是去保護民間文化村域競選個人偵察民間的仍然是。有一次,我遇到了相同的超照顧他的妻子,他們說,大馮勸說,不要那麼辛苦,畢竟是60歲以上的男子。顧??大嫂無奈地笑了,說,你讓他空閑時,他不癢,疼痛,出去瘋跑,倒啥病沒有,唉,老黃牛,遭受命運的參與! 馮驥才小說名世到目前為止,各種的作品和各種文字的版本,已經出了超過150種,摞起來比他真正多產的國內和國外的讀者是熟悉他的人,主要是通過這些作品,因此,他的主要業務,它應該是一個作家。他剛好有繪畫的天賦和靈性,他的畫,他的小說,有力量的地震和參與,一般畫家能超越的文化內涵。走在前面的兩條腿走路,在路上大馮越走越寬。近年來,大馮成為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更具體一點,是游說行動,主要集中放置在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走到這一步,我們可以說,與他的文化是一致的想,和他的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國家的文化,以及一個腳注他的見解,這是不難理解為什麼他要暫時放下寫作,做的努力討好的東西。 馮驥才第一個「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的時候,天津是搞一個大型的現代建築,塔拔地而起,與破舊的老城區中消失可以是一個決策權的洪水,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破壞的文物古跡眾多,有很好的理由。馮驥才,馮驥才茶飯不思。文人,除了仰天長嘯,但也奈何它呢?他可以做的是向拉了一個龐大的團隊,包括規劃師,建築師,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當然,是一名攝影師,和他們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城市地毯,拉網訪問,花了3萬多張照片和圖像數據,四超過2000所選擇的照片,這些照片發送給政府官員,各派出一組的扉頁上,應該寫了一行字:這是你心愛的土地。大馮混亂的動靜挺大,支持他,但很多人說,你站在網,從事無用的小說不寫,這使得大馮很傷心。本次活動,從開始到結束,所有的成本都大馮自己的錢,一個幾十萬美元的專利使用費滿畫作也填補這個大洞保持不變,所有的錢用於檢查。但今天,大馮所做的工作有用和及時的,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在天津文物古跡眾多,現在只剩下幾個專輯去看。 / a> 2001年,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並把他的文章「。有必要從2003年開始在其位,謀其政」,大馮人口普查啟動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項目,他說,我們不能笑呵呵地看著民間文化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消失。數十萬離開巢穴在全國的專家和學者,在球場上跳躍,裝飾,挑選那些即將消除泯的地球「母親文化「,這是兩年多來,馮驥才的大部分時間是運行在農田裡。然的原因首先,他想知道實數域文化到底是什麼現狀?又不是不知道,驚訝一去,今天的民間文化,基本上是在國家抵禦對自己非常微弱的力量保護;他們的資金短缺,投資保護,幾乎是不可能的,民俗文化的縣,鄉,村的控制下,去上對發現了問題,你可以跟縣長,鎮長,村長告訴他們要保護這些文化,我只好跟著馮驥才到過的幾個地方,一旦到河北省武強縣周窩鄉村的老城區,突然遇到大雨,我們的車進溝的道路,我們必須走在泥濘中前行。馮腳套兩個塑料袋,深一腳淺一腳,把一些下落的雨水像落湯雞,包括在泥湯,看起來是很有趣的,如果沒有人說,誰想到他民進中央委員會,中國文學藝術界副主席津聯合會副會長說,姐姐看著我們的照片,我們公頃公頃的笑容,顧大嫂卻難過得了眼淚。大馮說,沒有什麼比我苦多了去了,我們的志願者,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沒有一分錢的補貼,同時也填補貼錢,經常挨餓。改善工作條件的這些人,大馮首先要把房子賣了,後來還是返回賣淫,白天和晚上畫的,硬的手柄後面畫一個大包。超過30個畫在天津拍賣一次拍賣在北京現代文學收入100萬元成立一個民間文化基金會,誰的志願者都已經能夠埠岔河。台灣演員溫斯頓超行為的大馮深深感動,也捐出百萬元支持大馮表。 幸運的是,大馮和他的志願者的努力的結果已經公布了大量的救援和圖形材料,更多的音頻和視頻信息正在整理中,無論國家國家,這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E. 天津為什麼那麼多的歐式建築
天津是近代最早被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被分成了英法意日奧等多個租界,外國政要,客商聚集,帶來了世界各國風格的建築。
另外,一些中國近代的達官貴人,商界名流,文化名流也紛紛找歐洲設計師設計修建自己的私宅。才形成了風格各異的歐式建築群。
特點
根據英國人雷穆森的《天津的成長》記載,一百多年前,如今義大利風情區遠沒有現在的洋樓成群,流光溢彩,當時這一片區域是存儲長蘆鹽的鹽坨地,四周布滿了臭水溝、垃圾堆和破爛不堪的民房。
直到1902年劃分為意租界後,才在當時任義大利駐華海軍陸戰隊中尉的Filete的帶領下,總體規劃和建設了這一片意租界。
當時的意租界是九個國家在津設立的八個租界中面積最小的一個,但是它的建設卻很用心。房屋要求以義大利風格的花園別墅為主,並且規定所有的沿街建築都不能雷同,以馬可波羅廣場為中心,層層外擴,涇渭分明,錯落有致。
F. 天津五大道有那些很有異國特色的建築啊 都在哪裡哦
天津的異國建築分成了幾塊,這也和當時租借地的情況來劃分的。
天津:留住歷史風貌
法國梧桐、洋樓、雪弗萊、霓虹燈、佳人……很多人錯覺,這樣的場景只屬於「上海舊夢」,實則不然--它也是當年天津的景觀。
中國近代史上,1404年開始城市建設的天津始終扮演著一個現代化領跑者的角色。藉助作為京城門戶及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的區位優勢,它迅速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一個搖籃、北方經濟中心和萬商雲集的繁華都市,後又步入中國第二大工業城市之列,僅次於上海。
曾有學者統計,天津一共創造了近代中國歷史上100多項第一,如第一輛汽車、第一條鐵路、第一家大商場、第一所大學都誕生在天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新中國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塊手錶也問世於此。中國人自行研製的第一台電視機也產自天津。
近代至少有200餘位中外名人政要曾住過天津。而這里的歷史風貌建築林林總總,跨越了1000多年,涵蓋多個領域。其最早遺存是先於天津「城」的獨樂寺(984年)。不過,60%多的歷史風貌建築是1900年至1937年建成的,如今也都年過七旬。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天津不少市區逐步變成外國租界,卻得以聳立一大批異國文化特色、形式多樣的的風貌建築。
這些「小洋樓」漸漸構成了近代天津城市肌理與中西融合風格的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這座中國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中國名城有了「萬國建築博物館」的美譽。
國際知名導演李安感嘆,他拍後來獲威尼斯「金獅」大獎的《色,戒》時,「錯過」了天津。其實李安很想到天津取景,因為「其老建築很現成,保存得很完整」,只是後來由於戰線拉得太長而未能成行,卻一直覺得錯過了「真地可惜」。
天津人自然不願錯過自己的寶物,而想永久留住歷史風貌的念頭早已變成了行動。
專門立法
建於1921年的「靜園」,位於天津和平區鞍山道70號。1927年,被趕出皇宮近3年的中國末代皇帝溥儀遷居此處,過了4年「靜觀外變」的生活。
靜園為三道院落(前、後庭院和西庭院),主要建築為前後兩幢磚木結構二層西式小樓,以及書房、庫房等,裝飾講究,園內長廊庭院曲徑蜿蜒通幽,怪石清泉點綴其間,樓東還修有一個網球場。
溥儀搬出後的近80年間,靜園幾番易主,還曾被用作辦公用房和職工宿舍。1976年7月發生大地震,園內又布滿了「地震棚」……到本世紀初,靜園成了年久失修、住有45戶居民、搭建違章建築500餘平方米的大雜院。
2005年10月,靜園居民和單位開始騰遷。此前的9月1日,天津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頒布了《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條例》,這是中國首部針對歷史風貌建築保護的專門立法,其中對於歷史風貌建築進行「騰遷保護」等條款屬國內首創。
此後,相繼成立了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委員會和辦公室、專家咨詢委員會、整理有限責任公司,形成了保護管理工作的完整體系。整理部門與天津、義大利等國內外眾多專業機構以及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專家組成課題小組,集中研究解決整修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第二年8月,依據「修舊如故,安全適用」原則的浩大修復工程開工。這一全國首個依照地方立法對歷史風貌建築實施騰遷的項目,於2007年7月20日完工,並正式對外開放。
整體修復後的靜園,維持了其舊時的風貌特徵。同時,還在功能上有所增加。一方面,整修部門把先進的現代技術和材料應用到老建築中,對危舊牆體、構件進行了加固、修繕,例如,靜園主樓損壞嚴重,導致整體屋架受力體系變化,整理時主要採取碳纖維加固和剪刀撐的方式,並用相同材料填充缺損部位,使其荷載能力達到安全適用程度;另一方面,對建築原有的門窗、玻璃、小配件及地磚等原狀構件進行妥善的保護與復原,主樓原議事廳內的壁爐、壁燈都被精心保留下來,頂棚也被完全恢復成原有的式樣,具有靜園特色的幾個拱券(門、窗等建築物上築成弧形的部分)都完全採用舊料加工修復,原來的比利時進口玻璃同樣是精心清洗而保留原樣。
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保護、利用靜園的歷史文化價值,整理部門還與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開展了課題研究工作,對歷史圖片和史料進行了分析整理,完成了「末代皇帝溥儀在天津」展覽資料的編撰工作。同時,在主樓一樓重設了原有的配膳房和酒吧間,並恢復了大餐廳、會議室、會客室;也恢復了二樓溥儀等人的起居室、書房。室內還依據當初的擺設,以仿造的室內傢具、飾品為主復原陳列了部分展品,並輔助陳列了與溥儀有關的器物、生活用品、相關文字、照片資料等,基本展示了溥儀當時在天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動情況。
工作人員還根據歷史文獻、圖片資料和專家考證以及對現場的深入挖掘,形成了對靜園庭院的修復方案。園內恢復了游廊、中心地帶的水池噴泉和西側平房圖書館及其旁邊的湖山疊石、竹林景觀,庭院主體採用石釘鋪地,周圍種滿花、木,以保留原有植物為主,移植了10多種觀賞類的喬木、灌木和花卉。
靜園是「特殊保護」級別。除此之外,歷史風貌建築還分為「重點保護」和「一般保護」的等級。依據《保護條例》,天津目前已確認了746幢(133多萬平方米)歷史風貌建築,此外還有6個歷史風貌建築區。
「歷史風貌建築」是天津保護歷史建築的法定名詞。按照《保護條例》明確的確認條件,它們是指:建成50年以上,建築樣式、結構、材料、施工工藝和工程技術具有建築藝術特色和科學價值;反映天津市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時代和地域特色;具有異國建築風格特點;著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名人故居及其它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建築等。
天津的《城市總體規劃》明確了歷史文化名城、歷史風貌建築區的保護規劃,提出要建立相應的保護體系,強調「從根本上保護好」;在保護區范圍內,歷史建築不得拆除,與歷史風貌不協調的現代建築要進行改造,嚴重影響風貌的現代建築被勒令限期拆除,與歷史風貌相沖突的環境要素必須進行整修、改造,市政設施的安排也遵照考慮歷史風貌保護的要求,「新建、擴建、改建建築應在高度、體量、色彩等方面與保護區風貌相協調。」
「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我們制定了與《保護條例》相配套的規范性文件,健全了保護的法規政策體系。」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吳延龍介紹說,還成立了專門隊伍,並建立執法檔案,為每幢歷史風貌建築拍攝了各角度照片。「我們組織專人對全市歷史風貌建築進行每月1次、重點地區和建築每月2-3次的例行巡查。」
地理信息系統先也建立起來。它將天津全市歷史風貌建築的地理位置、建築面積、產權情況、房屋完損狀況、歷史文化背景、照片等資料輸入資料庫。同時還編制了《保護圖則》,為每一幢歷史風貌建築「量身定做」了保護整修、使用的技術指南,這被專家認為是「全國首創」。與之相應的《保護修繕技術規程》作為地方技術標准,為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提供了技術依據,填補了技術領域的空白。
「開發」保護
如果有人問中國哪座城市的一條街上,有比巴特農神廟還多的柱子?這條街就是是解放北路,屬赫赫有名的老天津 「五大道」地界。
所謂「五大道」是指天津中心市區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道、重慶道等命名的5條街道。
「徜徉五大道,就好像走在世界建築史的長廊上--從古希臘、羅馬風格,到文藝復興式、歌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羅可可式,英式、法式、意式、中式、西班牙式、日式甚至猶太式和印度式,各式小洋樓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天津風貌建築史專家金彭育說,西洋建築在五大道上的大量出現,與數千年形成的中國傳統建築體系交相輝映,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5月1日,五大道民園西里舉行創意產業錨地開街儀式。這是五大道地區在建的以形成一個「歷史底蘊深厚、文化特色突出、充滿活力」的歷史文化旅遊商貿亮點與天津城市的品牌載體為目標的「聚客錨地」工程的一部分。在五大道中間位置,將以保護歷史風貌建築為前提,改造部分風貌建築,拆除周圍的違章建築以及不協調的新建築,重建一些老建築,形成集游、購、娛、吃、住、行於一體的多功能景點。按照吳延龍的說法,要推出一批「看得見、進得去、有故事」的歷史建築旅遊景點,讓保護成果惠及更多市民與遊客。
「開發與保護並不矛盾,相反,如果開發得好,則更有助於保護。」來自上海的「都市策略」公司策略總監潘陶認為。這家公司試圖在開發和進一步提高天津與五大道知名度方面多做努力。
當然,由於「錨地」等項目涉及到拆遷,因而不時傳出爭議之聲。有人擔心,盡管五大道內現有的400多幢歷史風貌建築在保護之列,可那些沒有保護「身份」的建築未來會怎樣?也有學者認為,被允許的「原拆原建」很容易導致拆真造「假」。更有專家呼籲「整體保護」五大道歷史街區。「它不是一兩幢房子的問題,而是幾個街區的問題,幾個街區構成一個完整的氣氛。」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陳志華表示。
你從理工大學乘坐觀光2路就可以到五大道
天津觀光2路 市區線路 華苑小區6:15--21:45 → 第三醫院6:15-21:45 ; 票價1.50元,無人售票,城市卡有效,月票無效 天津巴士實業有限公司
上行:第三醫院 - 秀山花園 - 王串場六號路 - 王串場三號路 - 王串場一號路 - 和平村 - 小樹林 - 十字街 - 金緯路 - 金鋼橋 - 東北角 - 遠東百貨 - 南市食品街 - 南門外大街 - 海光寺(南京路) - 鞍山道 - 濱江道 - 長沙路 - 黃家花園 - 桂林路 - 體育館 - 天和醫院(貴州路) - 佟樓 - 德才里 - 天塔 - 水上村 - 周鄧紀念館 - 會賓園 - 市委黨校 - 育梁道 - 理工大學 - 觀園公寓 - 華苑小區 (33站)
下行:華苑小區 - 觀園公寓 - 理工大學 - 育梁道 - 市委黨校 - 會賓園 - 周鄧紀念館 - 水上村 - 聶公橋 - 德才里 - 佟樓 - 天和醫院 - 體育館 - 桂林路 - 黃家花園 - 長沙路 - 濱江道 - 鞍山道 - 海光寺 - 南門外大街 - 南市食品街 - 鼓樓東 - 東北角 - 金鋼橋 - 金緯路 - 十字街 - 小樹林 - 和平村 - 王串場一號路 - 王串場三號路 - 王串場六號路 - 第三醫院 (32站)
海光寺是日式建築,東站河北一側是義大利風格,解放橋是原來叫法國大鐵橋,解放路英法風格。
G. 天津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天津,是一個大俗大雅並存的城市。
天津曾是洋務運動的中心,而後發展為北方的金融貿易中心,擠滿了滿清遺老遺少,北洋政治大員,和來天津創業淘金的國人和洋人。曾幾何時,天津是和上海一樣洋氣的城市。
現在天津的名片,是煎餅果子,相聲,古文化街,天津眼和五大道。
H. 為什麼天津市會有那麼多國外的建築說明什麼問題呢
天津曾有九國租借區 即說明了天津在當時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城市 北方經濟中心 記錄了天津在近代史上的輝煌 同時也記錄了中國的那段屈辱史 讓我們勿忘國恥啊
I. 天津小洋樓簡介 天津小洋樓風格有哪些
天津小洋樓分別是當年英法德意奧等國建造的,風格各異,我希望知道這些老房子到底有幾類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哪個風情區?
天津小洋樓簡介
這些小洋樓集中在五大道即:成都道、重慶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上,建築風格各異,造型美觀,裝飾考究。當時,除了一些西方人之外,寓居在這些豪華住宅的,大多是清廷的皇親國戚、遺老遺少,北洋政府時期的總統、總長、督軍;還有一些具商富賈、名流紅角。他們把天津視為建立「小公館」和別墅的理想地點,因為天津靠近他們居住的京城,交通甚為方便。
天津小洋樓幾乎都有著數十年至一百年歷史,建樓的主人們,多半已不復在,可是,有的小洋樓卻以主人們的名氣和軼事引起當代人濃厚的興趣和遐想。如自由道上一幢淺灰色小樓,便是中國近代學者梁啟超每天伏案創作的「飲冰室」。小洋樓是昔日天津一個重要的居民社區,如今小洋樓文化是天津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天津的小洋樓和北京的四合院一樣,已經被視為是兩個城市最重要的標志。、
天津小洋樓風格有哪些?
歷史給天津留下近千幢精美別致的小洋樓。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天津淪為9國租界地,一大批歐洲建築師在天津這個競技場上,爭奇鬥巧,終於在海河兩岸留下了數量眾多、異彩紛呈的西式建築群。這些近代建築或雄偉壯觀,或小巧玲瓏,或渾厚莊重,或富麗雅緻,各具特色。有以靜穆莊重著稱的古典風格,有以高聳奇拔聞名的哥特風格,有以空間透視廣遠奇詭而驚世的巴洛克風格,有以富麗可風格,還有以雄奇豪放見長的浪漫派風格。在造型上,有尖頂的、圓頂的、樓閣式的和亭台式的;在特色上更富有變化,從表現木框架的英國式、注重西班牙式,到德式、法式、意式、日式、荷蘭式……百花齊放,五彩繽紛。
一、在小洋樓集中的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等五大道地區及承德道、花園路上,眾多小洋樓陡峭的屋頂相互交匯,隨意切割,或凸出閣樓,或增加偏廈,使建築在整體上富有韻律。其材料質感和色彩,獷、柔、素、艷,千姿百態。安裝著各種拱窗、門廊的牆面,有的以淺色水泥抹線腳與紅磚牆形成鮮明對比,有的用蘑菇石作勒腳,棕色面磚作線腳,與本色的牆面協調、統一。各式院門、圍牆、庭院、台階、小徑、鋪地、布石、欄桿……綠化更是多姿多彩。馬場道上的幹部俱樂部,原為鄉誼俱樂部,是一幢典型的英式小洋樓。設計者在這里充分調動了建築裝飾手法,用符號勾勒起聯想,以象徵主義手法營造了一個古遠而又浪漫的歐式氛圍。小洋樓的屋頂採用了英國錘式半屋架的露明作法,建築外形為簡化的古典柱廊,其柱頭、半圓券、拱形的窗戶、水泥花飾和多道水泥線腳,散發著濃郁的英國鄉村建築氣息。厚重的柚木門又彷彿在為你講述一個從前的故事。建築風格、象徵飾品、仿古風格渾然一體,於是就有了聯想和氛圍,紅花綠樹,風吹葉響,蝴蝶在灑滿陽光的葉子上飛舞,鳥兒展翅飛向蔚藍的天空,建築師以跳躍的筆觸描繪著一幅動人的英國田園風景畫。
二、天津小洋樓在選用柱式的種類上,大多用愛奧尼克和科林斯柱式。如開灤礦務局大樓(現市委辦公樓),立面造型採用古典柱式構圖,正面的愛奧尼克巨柱,華麗秀美,比例輕快,並富有精緻的雕刻。愛奧尼克柱式的明顯標志是柱頭兩端輕輕捲起呈旋渦紋飾,其柱身有縱向溝槽。愛奧尼克柱的槽紋和古希臘雕像衣服的褶紋,二者垂直的節奏、優美的韻律有著異形同構、異曲同工之妙。愛奧尼克柱頭的柔美渦卷,也令人自然地想起希臘女性雕像的發型。中法工商銀行大樓(現市總工會),以正入口為中心向兩側沿弧線對稱排列著以10根柱子組成的科林斯柱廊。科林斯式柱頭為倒鍾形,四周飾以鋸齒狀葉片,其柱頭優美的花紋,則是地道的雕刻———以植物為對象的雕刻,由毛莨葉片、花托、花莖等雕刻圖案組成,線條生動,渦卷優美,宛如一隻奇麗多姿的大花籃。光線把科林斯柱廊的通透強調出來,光影相伴,刻畫出鮮明的線腳,柱子的線條和比例的精巧令人心曠神怡。
三、長期的歷史積淀使小洋樓各式各樣的屋頂已為天津所獨有。中心公園的仿曼塞爾式的屋頂,使人依稀可以看出中世紀法國碉堡塔樓的痕跡;解放北路帳篷頂造型的穹窿,穹頂飽滿,採光亭高舉,散發著濃郁的俄羅斯建築和拜占庭建築的氣息;承德道路口的重檐圓形攢頂塔樓,吸取了古羅馬、拜占庭和哥特手法,端莊優美、造型生動;解放南路上的德式小洋樓,有坡度很大的紅瓦頂,屋面上設有閣樓和老虎窗,聳立著高高的小尖頂,賦予城市一種令人振奮的街景;圍繞一宮圓形廣場的意式小洋樓,屋頂上都建有義大利式的角亭,造型優美,挺拔雋秀,別具一格,為城市空間增添了神韻;哥特式的望海樓教堂,其頂部塔樓有很強的向上動勢,把人的目光引向蒼穹,令人產生超凡脫俗的精神升騰,正面的鍾樓則好像集中了整個建築的沖勁,戴著十字架完成了向天的一擊。建築屋頂是構成街道、廣場乃至城市面貌的輪廓線主體,因而它往往被城市作為展示本地區建築風格與特徵的象徵之一。天津小洋樓這種獨型塔樓的造型,逐漸成為天津的地方風格,成為天津建築上的一大特色。1988年建成的天津新客站,主樓頂上也聳立起一座鋼架獨型塔樓,與勸業場、惠中飯店的塔樓在海河兩岸相互映襯,豐富了城市空間的輪廓線。
四、小洋樓的窗林林總總,千姿百態。在有些小洋樓上,並聯的拱形窗反復運用,組成有韻律的圖案,猶如音樂中的主旋律反復出現,貫穿全樂章一樣,給人以強烈的印象;有些小洋樓運用磚質的不同色彩,組砌成各種窗套,構圖巧妙生動;有些小洋樓上,半圓形、三角形的窗眉相間排列,再配上窗框兩側的愛奧尼克柱式及窗前的豪華鐵制欄桿,起到了強烈的裝飾作用;還有的窗採用拱門式處理,窗眉上戴著巴洛克手法的折斷形山花,華麗纖巧,裝飾趣味很濃。在哥特式的小洋樓中,圓花窗是一種輝煌的建築藝術形式,先由車輪式改為玫瑰花式,又由玫瑰花式改為火焰式。
五、一座成功的建築物,除了有著吸引人的外部形態,它必須還有豐富的內部空間的變化與組合。原為富商住宅的花園路9號小洋樓,室內大廳前半圓形的大玻璃窗以各種顏色的小玻璃拼成鮮艷的植物花草,顯出一種特有的古樸、典雅的風格,這是其它描畫、印刷工藝所無法比擬的。線條飛揚的花卉圖案,強調了透光、朦朧、意連的感覺,細細品來韻味無窮。鹽業銀行(現工商銀行)廳內的天棚用黃金等材料組成「藍天飛鳳滿天星」的圖案,藻井鑲嵌彩色玻璃,樓梯間用彩色玻璃窗拼成曬鹽的場景,線腳、牆壁、內柱廊、檐口等採用了中西結合的雕飾,其花飾之精細,色調之柔和,內涵之獨到,氣氛之肅然,給每一位來客都留下心靈的震撼。橫濱正金銀行(現中國銀行)樓內大廳高度貫通一二層,頂部中央有9個方格鑲嵌彩色玻璃,形成一個正方形的採光玻璃頂。抬頭望,視線穿過玻璃天棚,隨時可與陽光對話,與星星交流。其下面懸掛4個大型豪華吊頂,廳頂附有十分精細的石膏浮雕花飾,將典雅的大家風范表現得淋漓盡致。德國俱樂部(現市政協俱樂部),大廳內利用樓梯的復雜形體變化和縱向穿插,形成十分豐富的空間組合。樓梯的立柱、欄桿都有精美的雕刻,欄桿做成兩跨連續小拱券,中間夾有雲彩頭雕飾的小欄板,立柱雕刻著絞繩狀花紋,上面各有一座雕像,右者右手執矛,左者左手執盾,生動傳神,凸現了古遠的意境,將整個室內裝飾的風格推向高潮。壁爐、吊燈、護牆板以及券臉、券腳等均採用巴洛克裝飾手法,營造了中世紀的歐式氛圍。在建築室內裝飾經過無數發展變化的今天,我們站在這座大廳內,仍然被它的雍容華貴的美所震懾,其莊重恢宏的氣度,典雅柔和的色調,精美別致的細部,無不使人回味無窮。
以上就是關於天津小洋樓風格的全部介紹,希望能加深大家對天津小洋樓的了解!天津是個寂寞的城市。小洋樓的繁華與熱鬧似乎隨著北洋政府時代的結束,也慢慢歸於了沉寂。歷史的風華雖已褪去,但它早已經把印記深深地烙在了這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