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傳專家鋪地毯下地為不實消息!事情的真相是怎樣的
只能說網友為了紅,真的不顧一切,這個專家踩的根本不是地毯,而是土工布。因為參加活動的人比較多,而且又下過雨,所以這種地面的泥土是非常多的,而且也是一個坡地,很容易摔倒,出於考慮才鋪設了這種土工布。大家不能夠因為一些專家的言語不好,就將矛頭指向各種各樣的專家,這不就是無賴的行為嗎?
另外這件事情也讓大家想到了袁隆平院士,之前就因為雜交水稻技術在田裡摔倒了,導致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只能說這些人員都是無腦的,一定要將事情了解清楚再去發表意見,不要看到專家就開始噴,畢竟國家的好專家還是非常多的。雖然有些專家一言難盡,但是網友也不要這樣帶有氣憤的情緒開噴,非常無腦。
2. 網傳專家踩地毯考察玉米地,會務部如何回應的網友買賬嗎
網傳專家踩地毯考察玉米地引起網友熱議,事情的原本是貴陽一個玉米田間的交流活動,請來了許多業內的學術專家進行討論,但是通過活動的圖片上可以看到玉米地里鋪了一些地毯,專家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究竟是為了防滑還是僅僅是怕沾污了腳?也是因為這個圖片引起了許多網友的熱議,專家到底是不是高人一等,還是僅僅是為了讓活動現場顯得有氣派。
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身份,領導也好專家也罷,都應該樹立人人平等的思想。站在百姓的一方面考慮到大家種地真正的難處。不能像圖片和視頻裡面那樣腳踩地毯左右陪同觀察玉米田,也是因為這種特殊的待遇才遭到了大家的質疑和調侃。也希望專家和當地領導能夠給網友一個滿意的答復,開展更好的一個研討會,將這種田間的討論和研究落實到百姓的心坎上和土地上。
3. 農業專家莊稼地里走紅地毯,具體是什麼情況
農業專家在莊稼裡面踩紅毯這個事情可以說也是引起了許多的爭議,有人說這是典型的官僚主義,也有人說這個過於脫離實際了。但是對於這件事情還是要從理性的方面看待,也並不是只有娛樂圈的人才能夠踩紅毯。
並且要將這么長的一條紅毯給鋪在這個道路上,又需要花費多少錢呢?做這種勞民傷財的事情,只是為了一個形式,只是為了講究一個排場,實在是有一些過猶不及。而且那些專家要是想要更加親民一點,就要做到接地氣,而不是這樣子脫離實際。
4. 玉米地里鋪「地毯」引發爭議,農業專家豈能雙腳不沾泥呢
我個人認為農業專家雙腳不沾泥不是很正常嗎?人家又不是真的務農的,人家是搞科研的,為什麼一定要跟你個務農的一樣雙腳沾泥才可以呢?
總的來說,農業專家可以雙腳不沾泥,因為人家本身就是搞科研活動的,人家是高學歷人才,為什麼一定要像個務農的一樣把自己搞的破爛不堪才正常呢?
5. 西青辛口鎮一種植大戶稱秋收作業車帶泥上路遭罰,被要求鋪地毯怎麼回事
官方回應未有此事。
10月15日,網曝天津市辛口鎮城管要求秋收作業車,從地里上路前需要清洗輪胎,並在路面鋪地毯。種地大戶徐先生稱雨後地里泥濘,作業車從地里上路時有泥土帶上馬路。
城管要求他繳納污染路面罰款12000多元,並要求上路車輛必須按照工地標准。徐先生為了不耽誤秋收作業,買了1000多平方米的紅毯連夜鋪上。17日,鎮政府回應稱已將問題反饋給執法隊,「罰款肯定事出有因,執法不可能很隨意」。
此前報道:
天津一農戶鋪紅毯收玉米,只因城管稱收割車泥巴污染路面。
近日,受國內大范圍降雨影響,各地農田進入秋季搶收時期。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的徐先生收割玉米時,因秋收作業車輛的輪胎攜帶有泥土,當地城管部門要求他清洗輪胎,並且在靠近農田的道路上鋪設紅毯,他有些無奈地照做了。
10月17日,徐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是種植大戶,在辛口鎮承包了2000多畝地,長年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因近期雨水較多,秋收作業也向後推遲,雨停後,他找來裝載機、挖掘機、運輸車等十多輛工程車,搶收田裡成熟的2000多畝玉米。
10月14日,辛口鎮城管執法部門工作人員在農田附近巡視時,發現徐先生的秋收車輛正在作業。因車輛從農田裡出來上路時,攜帶的泥土污染了路面,工作人員要求車輛上路前清洗輪胎上的泥土,並在路面與農田交界處鋪設紅毯,以免污染路面。
徐先生表示,14日至15日,城管部門的執法車輛連續2天堵在通道處,要求他清洗輪胎、鋪設地毯。他還說,城管甚至要求他繳納被污染路面600多平方米共計14000多元的罰款。
因不敢耽誤秋收作業,徐先生購買了1000多平方米的紅毯,並在15日晚連夜鋪設。為了防止紅毯造成道路安全隱患,他白天在農田收割,晚上收起地面的紅毯,待第二天作業時再鋪上。
徐先生拍攝視頻顯示,農田和村道交叉口附近路面上鋪設了紅毯,挖掘機、裝載機等多輛秋收作業車停放在農田裡。城管執法車輛停放在村道前往農田的入口處,將通道堵住,多名身著制服的人員站在通道口處。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該路段在村子裡,周邊分布著大量農田,不時有車輛和村民通過該路口附近,地面鋪設的紅毯已被來往車輛碾壓損壞。
17日,極目新聞記者多次聯系西青區辛口鎮城管執法中隊,均未得到回應。
記者獲悉,徐先生承包的2000多畝地已完成近一半的收割,原本計劃5天時間可以完成秋收,受農田泥濘等因素影響,如今可能需要10多天時間。至於城管部門提出的14000多元罰款,徐先生並沒有繳納理會。
6. 網傳專家踩地毯考察玉米地,會務部回應:並非地毯!為何大家揪著此事不放
網友們揪著這件事不放,就是不想讓農業專家搞特殊化,不想看著這些人糟蹋莊稼,要勤儉節約,不能鋪張浪費,不能有華而不實的東西。
1、網友有監督的權利,網友反對專家踩地毯考察玉米地。
真正的專家就是來自於民間,這些專家喜歡在田間地頭呆著,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在玉米地里,就是在莊稼地里,有些專家卻總喜歡搞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這次的交流活動,難道不鋪地毯就不能交流了嗎?就不能參觀了嗎?不是網友揪著不放,而是網友有責任心,網友喜歡那些有責任心的專家,喜歡那些實實在在的專家。網友們看到玉米被砍倒,網友們覺得心疼,網友們不想鋪張浪費。
7. 天津一農民秋收回家,因帶泥被執法大隊處罰,農民犯了哪些違法行為
天津一農民秋收回家,因帶泥被執法大隊處罰,農民犯了哪些違法行為?
一、天津一農民秋收回家,因帶泥被執法大隊處罰是怎麼回事?
由於天氣的原因,很多地方的農民朋友們還沒有秋收完畢,所以只要天氣放晴,很多的農民朋友們就開始搶收自己的莊稼,但是由於剛剛下過雨地,裡面都比較潮濕,所以經常會把泥帶到路面上,天津有一位農民,他在收自己家的玉米的時候,裝玉米的車輛就把泥帶到了公路上,然後當地的執法人員就要求這位農民把地上的泥給清理干凈,除此之外,還必須要給地上鋪上地毯,避免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是這位農民朋友卻並沒有這樣做,後來執法人員就對這位農民進行了處罰,並且他還花錢買了地毯撲在了路上,這讓這位農民朋友覺得非常的不理解。
8. 天津一農戶鋪紅毯收玉米,只因城管稱收割車泥巴污染路面,對此你怎麼看
對此我覺得應該多理解農民,他們非常不容易,應該給他們一些便利,而不是為難他們。因為秋收季節的雨水比較大,全國各地的農田都進入了搶收時期,生怕收晚了之後,糧食就全部爛在地里了。所以農民今年的秋收時節特別忙,再加上天氣不好,很多農民都受到了影響。
而且因為天氣的影響,五天就可以收割完的玉米,要十天才能夠收完,而且這位先生鋪設的紅毯已經被來往的車輛破壞掉了,這位先生也沒有什麼怨言。但是對於管理人員的過分要求,這位先生也沒有理會。很多網友都覺得這位先生的做法非常正確,紛紛支持這位先生,農民是非常不容易的,希望我們各界人員都可以給他們一些理解。
9. 專家踩地毯考察玉米地,會務組如何回應如何看會務組的回應呢
據了解,專家踩地毯考察玉米地,會務組如何回應是鋪東西了,只不過不是地毯,而是價格便宜的防滑東西,給人一種淡化問題的感覺。殊不知,1千元的鋪張是鋪張,一百元的鋪張也是鋪張,打一百拳與打十拳都是打人,避重就輕改變不了事情的性質。
其實這個答復經不起推敲。我們從圖片上清晰地看出是地毯,難道是有人偽造的圖片?為什麼不追究造假者的責任?
所以,不管有關方面怎麼開脫、怎麼洗白,有良心且眼明心亮的廣大網民並不買賬,並不受某些人的蒙騙。廣大的種田人心裡也有一桿秤,分得出好賴。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0. 玉米地上鋪紅地毯、此事如何處理
在這方面的話要看具體情況的,這種情況的話,一般不可以長久暫時的佔用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