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上歷史第一單元測試題帶答案
多讀書,讀不同觀點的書,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能夠拓寬自己的思路,能夠增強自己判斷真偽的能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八上歷史第一單元測試題帶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
1.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講:「在資本主義的世界性擴張過程中,非正義的侵略者同時又往往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進步者。」下列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
A. 英國通過《南京條約》打開中國市場
B.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C. 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索取巨額賠款
D. 各國通過《辛丑條約》紛紛設立租界
2.英國是近代侵略中國的急先鋒,其根本原因是( )
A. 虎門銷煙對英國打擊最為沉重
B. 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C. 有印度作為侵略中國的基地
D.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是世界殖民霸主
3.《北京條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下列哪些規定出自該條約( )
①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
②增開天津為商埠
③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④賠款額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清朝時候,商人張三從上海運一批貨到漢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難,重重勒索。他氣憤地說:「清政府有條約規定,外國商船可以在長江自由航行,不受盤查,而我們中國人為什麼不行?難道非要中國商船插上外國旗子才有生路嗎?」這里的「清政府條約」是指( )
A. 《南京條約》
B. 《望廈條約》
C. 《天津條約》
D. 《北京條約》
5.導致如下圖中1843年前和1843年清朝紡織原料及紡織品進口貨物稅率(關稅)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B. 英國機器紡織品的傾銷
C. 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
D. 《馬關條約》簽訂
6.下列有關鴉片戰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 鴉片戰爭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
C. 鴉片戰爭是中國與法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D. 洪秀全是鴉片戰爭中的民族英雄
7.在談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為什麼把他的墓修築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時,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龔書鐸說:「是因為在他手上打了敗仗丟了土地,沒有面目見先帝。」這里所說的「土地」是指:( )
A. 廣州
B. 香港島
C. 台灣
D. 遼東半島
8.太平天國的都城,曾是哪一個不平等條約中開放的通商口岸( )
A. 《南京條約》
B. 《北京條約》
C. 《天津條約》
D. 《馬關條約》
9.「今大皇帝 (道光帝)准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這段史料反映的史實與下列哪個條約有關?( )
A. 《尼布楚條約》
B. 《南京條約
C. 《北京條約》
D. 《辛丑條約》
10.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的暴行是( )
A. 命令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
B. 割佔中國台灣、澎湖列島
C. 洗劫並放火焚毀了圓明園
D. 逼迫清政府開放上海
11.按時間順序排列以下事件( )
①永安建制②創立拜上帝會③金田起義④定都天京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12.太平天國運動中,反映農民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願望的革命綱領是()
A. 《四洲志》
B. 三民主義
C. 《海國圖志》
D. 《天朝田畝制度》
13.1861年的某一天,法國軍人巴特雷寫信給雨果,炫耀「這次遠征(中國的)行動幹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雨果回信譴責「這次遠征」是「一場偷盜,作案者是兩個強盜」。巴特雷和雨果往來信件中討論的事件是( )
A. 英法聯軍佔領天津
B. 沙俄割佔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C.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D. 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
14.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該條約中開放的通商口岸位於最北邊的是( )
A. 廈門
B. 福州
C. 上海
D. 廣州
15.英法聯軍艦隊指揮官何伯在他的回憶錄中說:「在『亞羅號事件』之後,聯軍雖然在某些方面有些過火,但並沒有侵佔中國的企圖。最重要的是,聯軍方面並沒有掠奪領土的意圖。」下列各項中有力地駁斥了以上言論的是( )
①英國侵佔香港島②開放廣州、廈門等五處通商口岸③逼迫中國賠償英法軍費④英國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④
16.「圓明園,我為你哭泣!」同學們學習了「火燒圓明園」這段歷史後,內心充滿了悲憤和痛惜。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搶劫.燒毀了這座世界著名皇家園林的殖民強盜是()
A. 英國軍隊
B. 法國軍隊
C. 英法聯軍
D. 八國聯軍
17.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寫道:「《南京條約》簽訂之後十年,感到不滿意的不是戰敗國而是戰勝國。」列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 )
A. 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B. 使鴉片貿易合法化
C. 獲得更多的賠款
D. 允許外國使者進駐北京
18.1857——1859年印度爆發反英民族大起義,而在遙遠的中國一場大起義也在爆發,它是( )
A. 黑水黨起義
B. 義和團運動
C. 太平天國運動
D. 戊戌變法運動
19.李大釗說:「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採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段話指太平天國( )
A. 缺乏科學理論
B. 沒有實行宗教改革
C.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 沒有徹底革命精神
20.觀察表格,導致表稅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通商口岸的開放
B. 小農經濟的破產
C. 紡織工業的發展
D. 協定關稅的影響
二、非選擇題
21.材料一(鴉片戰爭前)英國商人主要向中國輸出毛、棉織品,而從中國輸入茶、絲等物。但英貨在中國市場上銷路不大,這是由於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況下,英國對中國的貿易發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間,中國茶葉輸英總值是9626萬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間,英國毛織品等貨物輸華總值是1687萬元,僅及中國輸英貨價的1/2.因此,英國必須以大量白銀來抵付貿易差額。
——白壽彝《中國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材料三(鴉片)流毒於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弛緩的意思)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摺節選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貿易的狀況。(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間,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數量呈怎樣的趨勢?
(3)根據材料三,指出林則徐認為鴉片「流毒於天下」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危害?
(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839年6月,林則徐做出了什麼禁煙壯舉?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7世紀40年代,英國最早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18世紀又率先實現工業革命,一個多世紀的積累與聚集,使其一躍成為當時世界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工業國。鴉片戰爭前後,英國每年的煤產量達到3000多萬噸;生鐵產量達到140萬噸;機械紡織所用的棉花量達到5.2億多萬磅;築成鐵路數千千米。英國2/3的勞動人口從事工業生產……1836年,英國擁有大小船艦500餘艘。
材料二 鴉片戰爭前,中國是清王朝統治下的一個獨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清朝的八旗兵和綠營兵編制上雖有八-九十萬人,但武器(冷兵器為主)落後,其裝備水平與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軍隊軍務廢弛,缺乏訓練,軍紀敗壞,國防力量十分虛弱,每年消耗餉銀2000萬兩以上(占當時清朝近半年的財政收入),腐朽的程度難以想像。
材料三 鴉片戰爭中,英國裝備齊備,大船3000多噸,大炮100多門,風帆戰列艦,首後左右哪都可以開火,三層甲板,三屋炮,人家炮彈打出去是爆炸的,裡面是火葯。咱們小船100多噸,10門火炮,炮位還是固定的,只能朝前打,要是敵艦在左方,趕快劃槳趕上去。咱們中國的炮彈打出去像 鉛球 ,壓根打不著人家。
(1)依據以上史料,分析概括出鴉片戰爭中,中國戰敗的原因。
(2)依據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談一談鴉片戰爭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23.初至江寧(南京),楊逆日朝洪逆,近則洪楊諸賊深居不出……如楊逆有事要見,亦必請偽旨擬定時日……屆時楊逆率各偽官畢集,輿馬填塞衙市,偽天朝門洞開,大門外偽引官(註:禮儀官)傳呼各官進,惟楊、韋、石、秦各賊所見,雖寵任如偽天侯,亦不得望見顏色。
——引自張德堅:《賊情匯纂》
(1)洪楊諸賊分別指的是誰?偽天朝指的是什麼?
(2)表明太平天國領導人進入天京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與以往的農民戰爭相比,太平天國運動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在1860-1862年太平軍試圖攻下上海之時,那裡的西方人組織了一支兇猛的反擊力量。
——《劍橋插圖中國史》
(1)材料一中的「天朝」是指哪個政權?該文獻向人們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理想藍圖?
(2)材料二中的「西方人組織了一支兇猛的反擊力量」指的是什麼。
(3)通過上面問題的分析,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和影響。
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他們預料「中國市場的遠景是廣闊的,將來它的銷量會比全歐洲還要多」。所以他們企圖通過修約來擴大侵略的目的。當修約交涉失敗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就叫囂「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須教訓中國人」。
材料二1859年夏,英國和法國公使借口到北京換約,各率一支艦隊到大沽口……清軍愛國官兵奮勇還擊,重創英法艦隊……英法艦隊慘敗的消息傳至英國和法國。英法侵略者叫囂「實行大規模的報復」,「佔領京城,將皇帝逐出皇宮」,「讓英國人成為中國的主人」。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須教訓中國人」指的是什麼?
(2)材料二中「實行大規模的報復」主要指什麼?
(3)在這次戰爭中,有一個國家沒有參戰,卻獲得了豐厚的利益,它是哪個國家?
參考答案:
1-5、ABBCC
6-10、ABABC
11-15、BDCCD
16-20、CACAD
21.
(1)狀況:中國處於出超地位;英國出現貿易逆差(處於入超地位).(意思相同的答案也可以)
(2)趨勢:激增.
(3)危害:銀荒兵弱(中國將沒有可以御敵之兵;也沒有可以充餉之銀).
(4)壯舉:虎門銷煙.
22.(1)英國綜合國力強大,鴉片戰爭爆發時,英國已經完成工業革命,處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生產力發達,制度先進,軍備優良,戰爭准備充分。清王朝腐敗落後,中國處於封建社會末期,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軍事廢弛。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無法抵擋新興的資本主義。
(2)我們應該認清鴉片戰爭的實質,吸取「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增強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23.(1)洪秀全、楊秀清 太平天國
(2)革命意志減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簡出,嚴重脫離群眾。
(3)啟示:①太平天國運動歷時十四年,既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人民強大的斗爭能力;②也客觀的反映出在當時的情況下,農民階級沒有辦法領導中國革命走向成功。
24.(1)太平天國。描繪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藍圖。
(2)洋槍隊。
(3)性質:太平天國運動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大起義。
影響:堅持斗爭14年,轉戰大半個中國,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原教材: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
25.
(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2)英法聯軍攻佔北京,洗劫並焚燒圓明園
(3)沙俄
八上歷史第一單元測試題帶答案相關 文章 :
★ 八上歷史第一單元測試題
★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 2020八年級歷史期中測試題附帶答案
★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 八年級歷史期中測試卷題附答案
★ 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
★ 歷史八年級上冊期中測試題帶答案
★ 2020八年級歷史期中測試卷及參考答案
★ 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 2020八年級上冊歷史期中模擬測試卷及答案
『貳』 急需人教版八上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25×2=50分)
1、領導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是
A林則徐 B、鄭成功 C、關天培 D、陳化成
2、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A、中國的禁煙運動影響了英國的利益 B、清政府的腐朽無能
C、英國蓄謀用武力打開中國市場 D、英國為了保護鴉片貿易
3、「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出自:
A、《四洲志》 B、《天演論》 C、《海國圖志》 D、《四庫全書》
4、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A、《馬關條約》 B、《天津條約》 C、《辛丑條約》 D、《南京條約》
5、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洗劫北京、火燒圓明園的侵略者是
①英國 ②法國 ③ 美國 ④沙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中國近代史上,侵佔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俄國
7、1840年---1949年中國的社會性質是:
A、社會主義社會 B、資本主義社會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封建社會
8、被清政府任命為欽差大臣收復新疆的是:
A、李鴻章 B、左宗棠 C、林則徐 D、魏源
9、下列條約中規定賠款數額最大的是: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北京條約》
10、清政府割讓台灣給日本是在:
A、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 B、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 D、甲午中日戰爭之後
11、中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是
A、魏源 B、嚴復 C、康有為 D、梁啟超
12、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
.①胡適 ②李大釗 ③魯迅 ④陳獨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關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說法,正確的是:
A、鴉片戰爭之後,由於清政府大量賠款,國家十分貧窮。
B、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內外交困
C、甲午中日戰爭後,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富國強兵
D、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後,帝國主義的侵略加劇
『叄』 天津市部分區2017-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八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
紅橋區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高三第一次模擬檢測理科綜合試卷(化學部分)參考答案第 I卷共6題,每題6分,共36分。 1.C 2.B 3.C 4.A 5.D 6.D 第 II卷共4題,共64分。 7.(每空2分,共14分)(1)K,H2SO4(2)HF>H2O>SiH4 (3)(4)3 I2 + 6 OH- = IO3- + 5 I- + 3 H2O; 5:1(5)Ni ,Ni(OH)2 + OH-- e- = NiOOH + H2O 8.(共18分)(1)C2H6O2(2分) 乙二醇(2分) 2(2分) 2:1 (2分)(2)ac (2分) (3)、(4)、(5)中方程式各2分,同分異構體各1分 9.(共18分)(1)鹼性(2分) (2)普通漏斗 燒杯 玻璃棒(3分) (3)①bd(2分) ②漏斗中與試劑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變化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2分) ③除去空氣中CO2,防止影響測量結果(2分) 濃硫酸(2分) ④必要(2分),因為裝置E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影響測量結果(3分) 10.(每空2分,共14分)(1)K=c2(NH3)/c(N2)c3(H2);40% (2)使用催化劑,升高溫度(3)A、C、D (3分)(4)① B; ② 2N2H4(g) + N2O4(g) = 3N2(g) + 4H2O(g) △H = - 1076.7 kJ/mol
『肆』 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
八年級 歷史期末考試近了,只要你「堅定信念」,金榜題名「把你眷戀」,祝你馬到成功在「理想兌現」!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編的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試卷,大家快來看看吧。
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試題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將正確選項填寫在答題框中對應的題號內,1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答案
1.據估計,到l838年,中國4億人口中超過l%的人有了鴉片煙癮,並造成了白銀大量外流、生產下降、失業蔓延、官場腐敗等。為此,清政府
A.決心禁絕鴉片貿易 B.驅逐全部外商出境
C.放任鴉片自由貿易 D.鼓勵國人 種植 鴉片
2.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是
A.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B.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
C.資本主義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D.資本主義列強與地主階級的矛盾
3.中國近代史是一部災難史、屈辱史,面對嚴重的民族危機,無數志士仁人奮起抗爭:林則徐虎門銷煙、左宗棠收復x疆、鄧世昌黃海血戰等,都表現了
A.清政府不堪一擊,不敗而敗
B.清政府無力對抗西方列強
C.中華 民族捍衛國家主權、民族尊嚴的堅強決心和斗爭精神
D.清政府對外還能捍衛國家主權,對內還能保護民眾
4.關於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公車上書是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政 治運動的標志②宣傳維新思想的是《民報》③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學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歷史發展潮流的是
A B C D
6.「五四」 青年節 是為弘揚五四愛國精神而設立的。五四愛國運動中提出的 口號 是
①「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②廢除「二十一條」③拒絕「和約」簽字 ④還我山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就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實現了「 飲馬長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洋軍閥的腐朽渙散 B.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C.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D.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8.「八一軍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榮譽、勇敢和光榮的象徵,它的旗面為紅地,左上角綴著一顆金黃色的五角星和「八一」兩字,它與下面的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A.武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南昌起義
9.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這主要是因為井岡山
A.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B.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C.是北伐戰爭的主戰場
D.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地點
10.「北大營兩側,暴虐的中國軍隊 破壞我南滿鐵路,同我守備隊發生沖突。」以電報中這一偽造的情節為借口,日本發動了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
11.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廣田弘毅在電文中稱:「據可靠的目擊者直接計算及可信度極高的一些人來函,充分地證明:日軍的所作所為使不下30萬的中國平民遭殺戮。」這場慘絕人寰的殺戮發生在
A.上海 B.北平 C.南京 D.天津
12.抗日戰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 B.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進攻日軍
C.國共兩黨合作,領導全民族抗戰 D.國共兩黨簽訂《雙十協定》
13.應蔣介石邀請,1945年8月毛澤東到重慶與國民黨談判。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的目的是
A.中共假和談,真內戰 B.同國民黨商討抗日合作策略
C.揭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D.加強與美國的合作
14.在西方列強用槍炮敲開中國的大門時,中國出現了一大批進步思想家,開始「睜眼看世界」,魏源就 是其中之一。下面屬於魏源思想主張的是
A.實業救國 B.師夷長技以制夷
C.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D.民族、民權、民生
15.下列人物與其成就搭配不正確的是
A.詹天佑——京張鐵路 B.侯德榜——侯氏制鹼法
C.林則徐——《天演論》 D.聶耳——《義勇軍進行曲》
二、判斷題(共5小題,共5分)
閱讀下表內容判斷:
戰 役 戰 場 領導人 意 義
台兒庄戰役 國民黨正面戰場 李宗仁 是抗戰以來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百團大戰 共產黨敵後戰場 彭德懷 提高了共產黨、八路軍的威望
以下表述是從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請在括弧內劃「√」;違背了上表信息所表達的意思的,請在括弧內劃「×」;是上表信息沒有涉及的,請在 括弧內劃「○」。
16.台兒庄戰役是抗戰以來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
17.台兒庄戰役共殲敵一萬多人,繳槍一萬余支,取得了豐碩的戰果。( )
18.百團大戰是共產黨敵後戰場的一次重大戰役。( )
19.鄧小平領導的百團大戰大大提高了共產黨、八路軍的威望。( )
20.台兒庄戰役和百團大戰的勝利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
三、填圖題(共2小題,共5分)
21.觀察圖一,請將下列歷史事件發生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方框內。(2分)
A.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的地點B.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地點
22.觀察圖二,請將下列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在圖中相應的方框內(3分)。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事變 C.南京大屠殺
四、材料閱讀題(共2題,23題6分,24題6分,共12分)
23.請仔細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割香港島給英國;賠 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闢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 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別出自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個不平等條約,請寫出它們的名稱。(3分)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棄對中國的侵略。請寫出近代中日戰爭史上一位民族英雄的名字。(1分)
(3)材料三內容涉及的條約簽訂後,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1分)
(4)結合以上的史料, 說說 你的感悟。(1分)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洋務派認為:「西方各國,一切政事皆無足取法,唯武備則力講求,武備也無足取法,唯船堅炮利四字則精益求精。」
材料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陳獨秀
(1)為求「船堅炮利」,洋務派開辦了一批近代軍工企業。請列舉一例(答出創辦者和企業名 稱)。(2分)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指的是什麼?(2分)
(3)洋務派和新 文化 運動的代表人物都主 張向西方學習,來解決中國的問題。但學習的內容和目的有所不同。請概括地指出兩者在學習內容上各是什麼?(2分)
五、問答題(共2小題,25題6分,26題7分,共13分)
25.今年是我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在長達14年的抗戰中,各黨派、各階層、各民族實現了空前的團結。1936年12月,張學良承諾:「大義當前,不容反顧,只求於救亡主張貫徹,有濟於國家。」為實現承諾,12月12日,他和楊虎 城一起發動了西安事變。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張、楊接受了共產黨的什麼主張?他們發動西安事變的目的是什麼?(2分)
(2)西安事變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什麼解決方針?為什麼要提出這個方針(2分)
(3)西安事變的解決有何重要意義?(2分)
26.1921年7月,一個偉大的政黨――中國 共產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中國從此有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請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中共一大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什麼?(1分)
(2)大革命失敗後,為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擔任起義前敵委 員會書記的是誰?(1分)
(3)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請簡述遵義會議的意義。(2分)
(4)1949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戰略決戰的決策,發動了哪三大戰役?(3分)
下一頁分享>>>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試卷答案
『伍』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努力的復習八年級歷史第一單元試題,就是為了在歷史第一單元考試中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祝願你夢想成真。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2分,計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毒品是人類的公害,聯合國確定每年6月26日為國際"禁毒日"。被譽為"中國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驅"的近代偉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則徐 D.鄧世昌
2、英國學者馬士說:由於中國人民進行了激烈的禁煙運動,戰爭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這說明馬士
A、 認識到鴉片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 B 、肯定了中國禁煙運動的正義性
C 、為英國侵略作辯護 D、 正確說明了英國發動的戰爭的目的
3、鴉片戰爭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西班牙
4、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
A.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B. 打開中國市場 C.割佔中國領土 D.挽回鴉片被銷毀的損失
5、下列情況可能出現在1848年的是
A、英國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員負責治理香港島
C、英商迫使清朝海關官員降低進出口貨物稅率 D、日本商人在蘇州、杭州開設工廠
6、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主要是因為
A中國首次遭到西方國家的侵略 B它開創了以條約形式掠奪中國的先例
C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D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7、有人說,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以下各項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A.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C.列強獲取大量賠款 D.英法聯軍攻佔北京,洗劫並焚毀圓明園
8、近幾個月來,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當年,將這一號稱“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變為廢墟的是
A.俄國軍隊 B.英法聯軍 C.八國聯軍 D.日本軍隊
9、晚清詩人稱贊的“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的大將是指率軍收復x疆的
A.左宗棠 B.曾國藩 C.魏源 D.林則徐
10、2009年是x疆建立行省
A、110周年 B、120周年 C、122周年 D、115周年
11、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在下列歷史人物身上能體現這種民族精神的是
①鄧世昌②曹汝霖③張學良④林則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愛國詩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寫道:“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詩中內容能讓人聯想起中國近代哪個屈辱條約
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3、資本輸出是列強對中國進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條約中,明確規定允許列強進行資本投資、開設工廠的是
A、《黃埔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14、下列不平等條約中,使列強勢力入侵長江流域最遠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5、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是
A.帝國主義國家企圖進一步瓜分中國 B.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C.中國清政府的腐朽 D.日本侵華刺激了列強
16、北京東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國使館界,這一地區單獨被辟為“使館界”始於
A 、《北京條約》 B、 《天津條約》 C、 《馬關條約》 D 、《辛丑條約》
17、20世紀初,有人說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這種看法
A.是正確的,因為它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B.是正確的,因為中國已經成為殖民地
C.是錯誤的,因為它還是中國人的政府
D.是錯誤的,因為它根本不可能去統治洋人
18、從內容來看,《馬關條約》與《南京條約》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
A.中國割去領土面積更大 B.開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賠款數額不斷增大 D.允許日本開辦工廠
19、我們學習鴉片戰爭的歷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時,我們應牢記的歷史教訓是
A.鴉片危害嚴重 B.團結就是力量 C.落後就會挨打D.外交需要謀略
20、《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內容的共同之處是
A.割地 B.賠款 C.開設通商口岸 D.協定關稅
二、材料解析題(共10分)
21、閱讀下列二個材料
材料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材料二:“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請回答:
[1]、這兩段話是誰的名言?(2分)
[2]、“本大臣”指的是誰?“此事”指的是什麼事件?(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入了夏宮,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之一炬。原來勝利就是一場掠奪。勝利者竊走了夏宮的全部財富……之後,他們雙雙拉著手榮歸歐洲。”
—(法國)維克多•雨果
請回答:
[1]、上述材料記述的是哪一場戰爭?(2分)
[2]、“夏宮”指的是什麼地方?(2分)
三、綜合題(共20分)
23、以下是某同學向他朋友介紹他所學到的歷史知識,其中有三處錯誤,請你把它糾正過來。
你們知道嗎?在中國近代史上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其中簽訂於19世紀40年代的是《馬關條約》;簽訂於19世紀60年代的是《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簽訂於19世紀90年代的是《北京條約》;賠款最多的是《辛丑條約》,它簽訂於20世紀初。(6分)
24、從英國割佔香港島到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其間經歷了多少年?比較這兩件國家大事,談談你的感想。(6分)
25、結合史實說明中國近代社會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8分)
附加題:(不計入總分,共10分)
對於現今的圓明園,有些人主張在原地對圓明園進行重建,有些人則極力的反對重建。對於這二類人的主張,你的觀點又是如何的?請說出你的理由?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20題:
CCCBC CDBAC DCCCB DADCB
二、材料解析題:
21題: [1]林則徐 [2].林則徐,嚴禁鴉片
22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 [2]圓明園
三、綜合題:
23題: 1.19世紀40年代簽訂的是《南京條約》
2. 19世紀60年代簽訂的是《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
3. 19世紀90年代簽訂的是《馬關條約》
24題:
答:經歷了155年(1842——1997)。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是它能否屹立於世界之林的先決條件。近代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香港被外國侵略者割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所以中國能夠收回香港,並對其行使主權。(意思相近可酌情給分)
25題:
答:①、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後;
②、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860年《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③、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中日甲午戰爭後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
④、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淵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1901年《辛丑條約》後。
附加題:
答: ①、贊同重建:理由是:圓明園是中國封建時代建築藝術和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且為世界罕見的博物館和藝術館,其被西方稱為“萬園之園”。重建圓明園,把它建成國家收藏珍寶文物的博物館,恰恰可以證明新中國的強大。恢復當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圓明園的無形資產,可以發展旅遊事業,推動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
②、反對重建:理由是:每一個遺址和殘跡的歷史感是任何復建後的景觀都無法代替的,這段中國近代屈辱史對於以後世代中華民族的意義和價值要超過圓明園園林的價值。保留遺址,可以發揮其歷史教育的功能,時刻教育廣大人民不要忘記歷史教訓,深深地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無論什麼時候,只有提高國力,國家強大了,才能避開國難臨頭。這對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未來的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
2. 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檢測題
3. 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測試卷及答案
4. 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及答案
5. 2016年初二歷史上冊單元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