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津傳統「燜子」有多少種吃法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出生在天津,對這個問題無比了解。每年二月二,龍抬頭,天津人必吃「燜子」,而且一定要是綠豆澱粉做的,顏色是銀白色的,我家每年吃法是煎「燜子」。這個寓意聽老人說是風調雨順的意思。
我知道的,天津傳統「燜子」有很多種吃法,比如:煎,炸,涼拌,也可以作為食材入菜炒,這些是常見的吃法總和了。
我家都是傳統吃法,煎「燜子」,做法是:
步驟1 燜子切成長方形小塊,用涼水洗凈,撈出,備用
步驟2 鍋里倒油,比炒菜油多,比油炸油量少,要把燜子塊放進鍋里,煎制燜子看起來整個兒看起來都是透明的,翻面,直至兩面金黃色,即可撈出。
步驟3 把芝麻醬放入一碗里,大約2/3碗左右,加入水,鹽少許,蒜泥,攪拌均勻,成糊狀,放幾滴香油,拌勻。
步驟4 把燜子裝盤,淋入芝麻醬汁,攪拌勻即可開吃!
還有,別的燜子吃法,像吃涼粉那樣吃,做法是:燜子也煎制兩面金黃色備用,料汁就不用芝麻醬,而是改用辣椒油,香油,醋,蒜泥,拌勻。
最後說,煎燜子我個人很喜歡,加之每年才吃一次而已,所以一直有食慾,喜歡的寶寶可以試試~
② 煎燜子是哪裡的特產
煎燜子是中國天津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津菜系;煎燜子是用綠豆粉製成,加調料煎制而成。舊時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日,幾乎家家煮煎而食之。
製作
材料
綠豆澱粉500克,明礬、花生油、醬油、醋、芝麻醬、蒜泥等各適量。
步驟
1.鍋內加入清水,燒開後加入適量明礬溶化,再加入綠豆澱粉攪成稠粥狀的糊,倒入開水內,移中火上,熬至綠豆糊粘稠,倒出盛盆,冷卻後即凝固成燜子。
2.將燜子泡入涼開水中,涼透後,取出切成菱形角塊。
3.平底煎鍋內刷入少量油燒熱,加入菱形燜子,煎至兩面發黃熱透,盛出裝入盤內,澆上醬油、醋、芝麻醬、大蒜泥即成
注意
1.明礬不宜量多,先將綠豆粉沖成粥,然後再熬熟透;
2.煎時以兩面上色為度,冬天吃可熱透;
2.調味料可任意調制。
③ 綠豆澱粉燜子自製方法 綠豆澱粉子的製作方法
1、原料:綠豆澱粉500克、明礬、花生油、醬油、醋、芝麻、蒜泥等各適量。
2、鍋內加入清水,燒開後加入適量明礬溶化,再加入綠豆澱粉攪成稠粥狀的糊,倒入開水內,移中火上,熬至綠豆糊粘稠,倒出盛盆,冷卻後即凝固成燜子。
3、鍋內加入清水,燒開後加入適量明礬溶化,再加入綠豆澱粉攪成稠粥狀的糊,倒入開水內,移中火上,熬至綠豆糊粘稠,倒出盛盆,冷卻後即凝固成燜子。
4、將燜子泡入涼開水中,涼透後,取出切成菱形角塊。
5、平底煎鍋內刷入少量油燒熱,加入菱形燜子,煎至兩面發黃熱透,盛出裝入盤內,澆上醬油、醋、芝麻醬、大蒜泥即成。
④ 天津的燜子怎麼做好吃
天津的燜子怎麼做好吃首先把燜子 切成了小豆腐塊兒。人,然後起鍋起火倒上油。等油熱的時候再把悶子倒到鍋里,煎到兩邊兒都是嘎。然後炸點兒花椒油麻將。砸點兒蒜。香菜結成細末。待會兒我把門子鏟到盤子里,倒上花椒油,倒上麻將。大蒜。香菜。然後就重量攪拌攪拌。做出來的蚊子非常的好吃。
⑤ 二月二為什麼要吃燜子 燜子是什麼怎麼做好吃
在這「龍抬頭」的日子裡,天津人吃煎燜子、烙餅、炒雞蛋和豆芽菜。煎燜子俗稱煎龍鱗,因為銀白色的燜子切成扁塊狀,排在一起很像龍的鱗片。每片「龍鱗」的兩面都被煎出黃痂兒來,以表示對「懶龍」的懲罰,督促它盡力治水,好帶來豐收。也寓意煎除害蟲,烙出的餅叫龍鱗餅,有保護龍身的意思,老人們還從院門口向家中方向撒灶灰和谷糠「引線龍「。
天津的燜子跟各地的涼粉、粉皮屬於同類食品,是用澱粉調水熬熟呈流質狀,經冷卻而成的。天津燜子講究用極細的綠豆澱粉。煎燜子要用平底鐺,少加些油,慢火煎到雙面微現焦黃。盛到碟子里趁熱澆上麻醬汁、蒜泥、醋、醬油等作料,佐以主食大餅或燒餅食用,清香爽口,餘味綿長。
煎燜子的做法
准備材料:燜子300克、熟芝麻1茶匙、生抽2茶匙、米醋1湯匙、鹽1/2茶匙、大蒜10克、味精1/4茶匙、青紅椒適量
做法:
1、燜子切成骨牌塊,大蒜青紅椒切末。
3、生抽、米醋、鹽、味精放入小碗中調勻。
4、鍋燒熱放入少許油,把燜子逐片放入鍋內,小火煎至兩面微黃。
7、煎好的燜子放入盤中,澆入調好的味汁,撒入蒜末、青紅椒末和白芝麻即可。
⑥ 自製綠豆燜子怎麼做
用料
綠豆澱粉 226g
水 6cup
鹽 2ml
食用油 2ml
自製綠豆燜子的做法
在小鍋里混合所有原料,攪拌均勻
中火15分鍾,時不時的攪拌一下。開始5分鍾不用太攪拌,後面隨著溫度的升高就要盯著鍋,勤攪拌下,不然很容易就結塊了。
調到小火,再來5分鍾,這時已經很濃稠了,基本需要不停的攪拌
關火,趁熱倒入合適的容器中,晾涼後就可以倒出來切塊,煎著吃了。今天晚上就吃它了
⑦ 煎炒燜子的做法,煎炒燜子怎麼做好吃,妮妮
食材
主料
燜子
300g
輔料
綠豆芽
130g
韭菜
50g
蔥
適量
姜
適量
蒜
適量
食用油
適量
生抽
2湯匙
鹽
1小勺
雞精
半小勺
步驟
1.紅薯燜子切成約半厘米厚的片,形狀隨意
2.綠豆芽洗凈,瀝干水分
3.韭菜洗凈,切段
4.鍋內放油,放入燜子煎至顏色變得透明,出現淡黃色焦斑
5.將煎好的燜子撥至鍋邊,用余油炒香蔥姜蒜末
6.然後放入豆芽翻炒至變軟,調入所有調味料翻炒均勻
7..放入韭菜,略微翻炒即可出鍋。
小貼士
1.綠豆燜子也可以做這道小吃,紅薯燜子質地更硬一些,煎起來會更容易操作。
2.煎燜子時,油不必放得太多,小火慢慢煎,至燜子透明,繼續煎至出現淡黃色焦斑...(展開)
⑧ 燒燜子怎麼做
一、燜子的製法:
原料:上等紅薯粉條1000克 紅薯粉芡〔是北方人對紅薯澱粉的常見叫法〕500克 肉茸200克 雞蛋4個 薑末20克 蔥花50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十三香、醬油、砂糖、雞精、味精、化豬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紅薯粉條用溫水泡軟,再入沸水鍋中煮至漲透後撈出,瀝干水份;肉茸用少許色拉油、薑末、蔥花炒熟後鏟出。
2�將紅薯粉條放盆中,磕入雞蛋,用精鹽、胡椒粉、料酒、十三香、砂糖、雞精、味精調好味,再加入炒好的肉茸及紅薯粉芡拌和均勻,然後倒入抹有豬油的平底盤中鋪平,上籠蒸約半小時,取出晾涼即成。
二、操作要領:
1�粉芡必須選用紅薯澱粉,成品吃起來才軟香。如用其它原料如小麥澱粉、玉米澱粉等代替,不但口感差,而且烹制時容易散碎,不易成形。另外,加入紅薯澱粉的量也不宜太少。
2�煮制紅薯粉條時,一定要煮軟煮透,直至不吸水為止,否則做出來的柔軟度有可能不夠。
三、菜例:
以「燜子」為原料可以烹制多款佳餚,下面就給你介紹其中兩款:
燜子燒海參
取燜子150克,改刀成6厘米長、2厘米寬、1厘米厚的條;海參改刀成斧楞片,入清水鍋中氽一水撈出。凈鍋上火,放適量化豬油燒熱,投入薑片、蔥段煸香,倒入海參和燜子,摻入適量上湯,調入胡椒粉、料酒、蚝油、醬油、味精和雞精,燒至入味後,用水澱粉勾芡,淋入少許明油,起鍋裝盤即成。
香煎燜子
取燜子400克,改刀成6厘米長、3厘米寬、1厘米厚的長方塊,入鍋用小火煎至兩面金黃時起鍋裝盤,隨配用蒜泥、薑汁、蔥油、味精等調制的味汁上桌蘸食即成。
⑨ 炒燜子製作方法及成本 具體一些
煎燜子的製作材料:綠豆澱粉500克,明礬、花生油、醬油、醋、芝麻醬、蒜泥等各適量。煎燜子的介紹:煎燜子是用綠豆粉製成,加調料煎制而成。舊時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日,幾乎家家煮煎而食之。據說是紀念女媧補天。由於有特色,後來逐漸成為街頭制售的小食。現在,許多家庭農歷二月初二日已不煎吃了,但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小攤點上制售的煎燜子。煎燜子的特色:色澤黃白,有透明感,外熱脆,內軟嫩涼爽,滑潤可口,蘸(或拌)食作
料,入口酸、香、辣、咸各味俱全。製作方法:1.鍋內加入清水,燒開後加入適量明礬溶化,再加入綠豆澱粉攪成稠粥狀的糊,倒入開水內,移中火上,熬至綠豆糊粘稠,倒出盛盆,冷卻後即凝固成燜子。 2.將燜子泡入涼開水中,涼透後,取出切成菱形角塊。 3.平底煎鍋內刷入少量油燒熱,加入菱形燜子,煎至兩面發黃熱透,盛出裝入盤內,澆上醬油、醋、芝麻醬、大蒜泥即成煎燜子的製作要領:1.明礬不宜量多,先將綠豆粉沖成粥,然後再熬熟透; 2.煎時以兩面上色為度,冬天吃可熱透; 2.調味料可任意調制。
⑩ 有誰知道清真小吃燜子的做法
傳統的三四厘米長的塊子多用地瓜粉、土豆粉等作為原料,通常是墨綠色的,並不透明,看上很厚重的樣子,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擺在案前。
炒燜子用平底煎鍋,用油多少是影響味道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油不能太少但絕不可以太多,太少了容易糊鍋底,而油放多了會使燜子四面都是膩膩的而且不會上嘎(音ge,指燜子兩面煎好後那層焦焦的、黃黃的、酥酥的、香香的東東),然後將生燜子切成小塊,三四厘米長的塊子.下面就需要耐心慢慢的炒了。
炒燜子的火候也是一大關鍵,火決不能太大,時間決不能太短,否則燜子容易炒不透,外面看著好了,但裡面是實心的,味道大打折扣.等炒到燜子從內到外都變成淡黃色,通體晶亮透明,軟軟的,糯糯的,上下都已結了一層黃燦燦的嘎,一陣陣異香撲鼻而來,哈哈,終於可以出鍋了。
吃燜子必不可少的調料只有3樣,一是用兌好鹽的蒜汁,用水兌好的芝麻醬,醬油.
燜子還有好多的做法:主要品種有肉末蝦醬燜子、芥末魚丁燜子、燜子海參、三鮮燜子、香煎燜子、酸辣燜子、蝦仁燜子、麻辣燜子等各種款式。其中肉末蝦醬燜子和芥末魚丁燜子別具特色。 肉末蝦醬燜子是肉末、蝦醬、青蔥混合攪拌成糊,淋於煎好的燜子上,味道鮮香,適合北方人的口味。 芥末魚丁燜子將紅椒粒、魚丁、榨菜丁、芥末油混合成汁,與燜子混合搭配進食,味道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