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高考3加3是什麼
擴展閱讀
廈門有個什麼晉物流 2025-07-19 04:55:24
杭州到香港飛機多少時間 2025-07-19 04:26:36

天津高考3加3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0-29 16:23:07

Ⅰ 什麼是新高考

新高考就是「3+3」模式。
2014年起,國家對高考招生進行改革,即所謂新高考。目前已經啟動了三批,涉及14個省市,即第一批的上海浙江,第二批的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第三批的湖北、湖南、重慶等8省。
考試分為兩部分。前三門語數外不分文理科,還定位與選拔性考試。後三門則定位於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由學生在史地政,物化生中自選3門。
前3門每門150分,後三門每門100分,總分仍為750分。
上海除外,其後三門為70分,總分合計660分。

Ⅱ 天津高考3+1+2

不是,天津2021年高考採取的是新高考「3+3」模式,並不是「3+1+2」模式。2021年天津高考科目設置語文、數學、外語共3門。等級性考試科目設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共6門,由考生自主選擇其中3門參加考試。

2021天津高考總分750分。從2020年起,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基本依據。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總成績滿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

高考科目中的外語包含聽力測試,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6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

高考英語科目考試實行「一年兩考」。英語聽力考試分值為20分,筆試分值為130分。高考英語科目成績取筆試和聽力各兩次考試中較高的分數,計入考生的英語科目考試總分。報考本科批次英語專業或有口試要求專業的考生,須參加全市統一組織的高考英語口語測試,測試結果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報考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語種的考生,其高考外語科目考試先進行聽力考試,再進行筆試。

Ⅲ 3+3高考模式是什麼

3+3高考模式是3門必考+3門選考。第一個「3」指的是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科;後者「3」指從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

「3+1+2」模式。「3+1+2」考試模式為3門必考+1門首選+2門再選。即「3」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科(不分文理科);「1」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所選擇的1門科目,物理、歷史單獨劃線;「2」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的2門科目。前施行的省份為: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高考總成績750分。3門必選科目總分450分,以原始分計入總成績;1門首選科目每科滿分100分,以原始分計入總成績;2門再選科目每科滿分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3+3」VS「3+1+2」孰優孰劣。
「3+3」模式具體選科多達20種,多種選科組合模式,提供給了考生較之「3+1+2」模式更大的自主權,然而對學校運行管理與教師教學來說,可謂是不小的挑戰。選考科目不同帶來走班教學的上課形式,走班上課的班級學生流動性大,教師工作量增大,管理變難,教室分配、教師安排、課表制定等問題也凸顯出來,都需要妥善解決。
「3+1+2」模式則更加凸顯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物理是自然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歷史是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高中階段學習物理或歷史科目是大學階段學習自然科學類專業或人文社科類專業以及相關交叉學科專業的重要基礎。因此,將這兩個科目作為首選科目,有利於高校相關專業對學生的培養。此外,這樣的考試模式也突出了高校對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Ⅳ 天津高考3+3

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必考。學生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學科中,選出3個學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天津2021年繼續實行「3+3」模式。

天津2021年繼續實行「3+3」和「6選3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必考。學生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學科中,選出3個學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

天津高考滿分為1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日語等)滿分均為150分,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選考學科,每科滿分均100分。

Ⅳ 新高考是什麼意思

新高考的意思就是3加3政策,3為語文、數學、英語,另個3為剩餘6科隨意選擇三科。
新高考是指2019年開始在浙江省,江蘇省試點實施,2020年北京開始,,2021年其它省市開始實施,2022年全國全面開始實施的新一輪高考改革。
2014年起,國家對高考招生進行改革,第一批的上海浙江,第二批的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第三批的湖北、湖南、重慶等8省。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http://zy.offercoming.com/

Ⅵ 文理不分科3+1+2什麼意思新高考高中不分文理科怎麼選科目

2014年,新高考的第一批『3+3』報考模式正式啟動,打破了傳統高考70年來文理科一分為二的報考模式,改為一分為N的報考模式。其中,語數英這3門是固定必考科目,其他科目為選考科目。 文理不分科『3+1+2』報考模式就是新高考一分為N報考模式中的另一種,於2018年在湖南、廣東、江蘇等8個省份啟動。


除了堅守這2條核心原則來選科外,還要在上學期間認真學好大部分中學都會開設的一門貫穿始終的高中生涯規劃課程。請務必多多咨詢生涯規劃指導教師,如此才能更容易地選出最適合你的高考報考科目組合。

Ⅶ 2022新高考3+2+1模式是什麼意思

高考中沒有失敗,它帶給每個人的深刻思考、刻骨銘心的經歷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為理想而奮進的過程,其意義遠大於未知的結果。以下是我為大家准備了2022新高考3+2+1模式是什麼意思以及高考後個人注意事項,歡迎參閱。

目錄

新高考3+2+1模式是什麼意思

高考選考科目是什麼意思

高考後的幾點注意事項

新高考3+2+1模式是什麼意思

根據 實施方案 ,「3+1+2」模式中,「3」為全國統考科目,即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由全國統一命題;「1」為首選科目,即物理、歷史中的1科;「2」為再選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科中的2科。

大學各專業對考生的物理或歷史科目提出要求,「僅物理」表示首選科目只是物理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只在物理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僅歷史」表示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只在歷史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物理或歷史均可」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的考生都可以報考,且高校要統籌相關專業在物理、歷史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

大學各專業根據實際從再選科目中選擇1科、2科或「不提科目要求」。選擇2科的,再選科目要求分為「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以及「考生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考」。選擇「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選考科目符合高校提出的首選科目要求即可報考。

>>>

高考選考科目是什麼意思

3+3模式:第一個3是語文、數學、英語3門統一必考科目,第二個3為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科目任意選擇3門進行考試,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山東等第一批第二批高考改革省份採用此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浙江是7選3,還一門技術可選。

3+1+2模式:第一個3也代表語文、數學、英語3門統一必考科目,1代表物理、歷史二選一,2代表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4選2,目前已知的是廣東、湖南、湖北、遼寧、河北、重慶、福建、江蘇等8省市採用3+1+2模式,後續改革的省份估計也是採用3+1+2模式。

>>>

高考後的幾點注意事項

1.考後不亂想,相信自己備考下一科

高考第一場考語文,語文會有很多客觀記憶和主觀發揮的閱讀題型,很多考生在考後經常會思前想後,產生某某個詩詞好像分析的不好、某某個閱讀好像答的不全、某某個詞語、病句好像都對、某某個文言填空應該想起來的等等想法,一直沉浸在語文的考試中,有自責、有懊悔,這些想法在考後都是不應該出現的,根據 經驗 ,多數考生反映自己擔憂語文答題不好到最後卻發現語文是成績發揮的,這些都可能是因為高考第一場是語文,考生過於在意,希望自己第一場發揮的盡善盡美,因此對自己要求過於嚴格,有一點不滿意就會放大,乃至影響心態、影響下一場的備考。語文考過後,應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考好,以更加自信的心態投入到數學的考試中去。

2.考後不議論,考一科忘一科

考完語文,大家議論的焦點都會集中在 高考 作文 上,很多考上在作文選題立意的時候就猶豫再三,考後就更加迫切的想找身邊同學驗證一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確,所以一下考場就開始找同學議論,找老師咨詢,結果得到的結果往往是和自己想的不盡相同,自己就開始不斷的擔憂,影響下一場的備考。其實正確的做法還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已經發揮出水平,不用和身邊同學去議論了,考後要及時離開考場,不要參加、不要聽身邊同學關於考題的議論,考完就忘掉這一科,回到家吃完飯休息一會或者簡單的看看數學材料,以輕松的心態應對數學考試。

3.考後心理要平穩,不大悲大喜

很多考生考完後會出現心理極大的波動,有的考生認為自己發揮十分出色,過度膨脹,不認真准備下一科目考試,其實考試發揮好是很能夠給自己樹立自信的,但要保持在正常的水平范圍內,調整心態,積極准備下一場考試;有的考生認為自己發揮失常,情緒極度低落,殊不知這只是高考的一場考試,高考是要從全局來考慮的,對於發揮失常的考生,要樹立更強的自信,要抱著讓失常科目丟的分數在其他科目中找補回來的信念,比方說語文因為記憶不清丟了十分,那麼就要有在數學考試中搶回這10分的信心,尤其是在細心程度上搶回丟失的分數,一定要有這樣的心態,積極認真備考。

4.考後晚上正常復習,保持正常作息

考完數學後,考生經過一天的高緊張的考試大多比較疲憊了,這時吃過晚飯後可以進行適度的休息,但不要馬上休息,要和平時晚自習一樣,正常復習一下第二天要考的科目,簡單的過一下知識點和以前的錯題記錄,查漏補缺,保持自己正常的作息習慣,按時休息,為第二天的高考做好准備。

>>>


2022新高考3+2+1模式是什麼意思相關 文章 :

★ 新高考有哪些主要優勢

★ 2022年王牌專業解讀知識

★ 新高考有什麼變化區別

★ 2022年高考加分項目調整變化

★ 2022黑龍江新高考改革詳細方案

★ 2022年新高考等級賦分表規則

★ 2022高考三加三政策具體內容

★ 2022新高考志願填報指導

★ 2022新高考政策主要內容最新

★ 2022高考加分政策最新規定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Ⅷ 什麼是3+3模式 哪些省份實行3+3

「3+3」考試模式是3門必考+3門選考。即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科,加上從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的3科。

哪些省份施行「3+3」模式

目前施行的省份為: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浙江省是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等7科中選擇3科。上海高考總成績為660分,其他省市高考總成績為750分。

3+3模式的利弊

高考3+3模式的好處就是,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科目學習,而且還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和愛好,對於專業的匹配度也比較高,有利於素質教育。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高考3+3模式也是一樣。從目前上海和浙江的新高考實施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在選科的時候,都不是憑借興趣愛好來選擇的,而是按照學科難易程度來選。由於物理和化學較難,所以,選擇的人數會偏少,長此以往,我國物理、化學方面的人才可能會越來越少。

另外,因為高考改革,所以很多學校都開始實施走班制教學,而走班制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問題。一些普通高中在實施走班制的過程中,往往師資力量不堪重負,使得教與學的效果不甚理想。

Ⅸ 天津3+3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高考綜合改革的主體內容可以概括為「不分文理;兩依據,一參考」。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將取消文理分科。從2020年起,統一高考科目將調減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考試時間仍安排在每年6月份。其中,英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從2020年起,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基本依據。招生錄取總成績滿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 分100分。也就是說,從2020年起,高等學校將依據統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第九條 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國家採取措施,幫助少數民族學生和經濟困難的學生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學校必須招收符合國家規定的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入學,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