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女排隊員的名單介紹是什麼
中國國家隊女排隊員:
1、朱婷
朱婷,女,中國著名女子排球運動員,1994年11月29日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畢業於鄭州大學體育學院,身高198cm,體重75kg,司職主攻位置。2013年正式入選郎平執教的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現為隊中主力主攻手,郎平評價為世界三大主攻之一,披2號球衣。
B. 怎樣評價「天津女排三傑」張萍,李珊,張娜
作為“天津女排三傑”的”張萍、李珊、張娜,都是出生於天津的出色女排運動員。她們的一生可以概括為,用努力為女排贏得榮耀,同時也用女排成就了自我的人生。而人們對它們的評價,將會永遠是一個優秀的女排運動員。張萍、李珊、張娜所處的八十年代是被大部分人認同的女排成就第一個耀眼時代,而她們也是那個時代居天津前位的強者,是人們對那個時代的一個寶貴回憶。哪怕現在張萍、李珊、張娜三人已經退出女排賽場,可她們的人生仍然和女排息息相關。
當人們想起張萍,李珊,張娜這三個人的時候,腦里都會浮現出他們在女排運動場上所奮斗的身姿。她們將她們的大半生都賦予給了女排事業,她們永遠是天津排名頂尖的優秀女排運動員,是屬於中國人對於女排的一個時代回憶。
C. {高分}天津隊女排的成員
號碼 名字 出生日期 身高(CM) 體重(KG) 扣球(CM) 攔網(CM)
01 梁瀟 1989.01.29 185 75 301 290
02 王莉 1982.01.20 187 73 308 298
03 楊潔 1977.02.27 185 72 310 300
04 張萍 1982.03.14 187 73 312 302
05 楊婭男 1986.05.15 185 75 306 301
06(C) 李珊 1980.05.21 185 72 318 310
07 殷娜 1988.02.03 182 65 313 300
08 魏秋月 1988.09.26 182 65 305 300
09(L) 王茜 1989.03.14 174 65 305 295
10 李娟 1982.4.10 187 72 315 305
11 米楊 1990.01.24 180 70 305 298
12 張曉婷 1990.01.21 185 69 300 290
13 孫銘健 1990 185 75 315 305
14 陳麗怡 1989.04.27 184 75 302 290
15(L) 張娜 1980.04.19 181 70 310 300
16 於靜 1982.05.22 182 70 305 295
17 霍晶 1988.01.08 187 70 301 291
18 李瑩 1990.11.29 179 71 306 298
張萍是中國女子排球隊的現役國手。她是國內少有的力量型副攻,國內聯賽冠軍隊天津隊的主要攻擊點,跳發球、快攻都比較有特點,尤其是她的跳發球力量大且速度快,曾獲得過全國聯賽的「最佳發球獎」。
出生日期
1982年3月24日
出生地
天津
身高
187厘米
體重
73公斤
個人愛好
音樂、上網
俱樂部
天津普利斯通
現在教練
天津隊主教練——王寶泉 國家隊主教練——陳忠和
場上位置
副攻
球衣號碼
4、18
技術特點
張萍扣球力量很大,而且戰術球命中率高,能打的戰術球特別多,三號位半高球堪稱一絕。此外,她還能打後攻,關鍵時刻敢於突破,技術全面。
個人簡歷
1989-1993參加天津河西區兒童排球業余訓練
1994-1995北京少年希望排球隊
1996-1997天津體育學校,教練劉雲德
1998年入選天津排球隊,教練常良才 王寶泉
2001入選中國國家二隊
2002年2月入選國家隊,教練陳忠和
主要戰績
1996-1997年 兩次獲得全國少年女子排球冠軍
1999-2000年 全國女子排球聯賽第六名
2000年 世界青年女子排球錦標賽季軍
2000-2001年 全國女子排球聯賽第八名
2001年 東亞運動會女子排球冠軍
2001-2002年 全國女子排球聯賽第三名
2002-2003年 全國女子排球聯賽冠軍
2003年 亞洲錦標賽冠軍
2003年 女排世界盃賽冠軍
2003-2004年 全國女子排球聯賽冠軍
2004年 第二十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女排冠軍
2004-2005年 全國女子排球聯賽冠軍
技術排名
00-01賽季女排聯賽 發球第十/攔網第十
01-02賽季女排聯賽 扣球第七/扣球第七/攔網第三
02-03賽季女排聯賽 發球第一
2004年瑞士女排精英賽 扣球第五
2004年世界女排大獎賽 扣球第七,攔綱第九
2004年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 扣球第一,發球第五,得分第七
姓名:李珊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80年5月21日
出生地:天津
身高:185厘米
體重:72公斤
個人愛好:網路游戲
運動項目:排球
俱樂部教練:王寶泉
場上位置:接應二傳(原為副攻)
球衣號碼:6
殷娜 生日:1988年2月3日
身高:1.82米
體重:65公斤
成長過程:1997年-2000年河東體校;2000年-2003年天津體校;2003年入選天津女排;2005年入選國家隊。
位置:主攻
扣球高度:3.13米
攔網高度:3.00米
主要成績:
2003-2004賽季全國女排聯賽冠軍
2004-2005賽季全國女排聯賽冠軍
撥通殷娜的宿舍電話時,她正在收拾衣物。因為正月初十,也就是2月18日,她將隨天津女排去雲南昆明進行全運會預選賽,電話另一端傳來的聲音中流露著喜悅。
「其實我並沒有想到我能進入國家隊,這個結果有一點突然。但是既然陳忠和教練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就一定會珍惜。對於我來說,這次的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且還有這么多和我同年齡段的小隊員,她們的身體條件和技術水平都不差,我必須要繼續努力才行。再說了,我不能丟咱天津人的臉啊。」能夠入選國家隊大名單對於剛剛過完17歲生日的殷娜來說,是一份遲來的生日禮物;是對自己刻苦訓練,努力付出的肯定。
在與殷娜接觸的過程中,她一直給人內向、不善言辭卻朴實、誠懇的感覺。她在隊里人緣很好,天津女排的老隊醫也笑著說:「殷娜挺內向的,但是個好孩子,這次去國家隊,好好練,沒問題。」在老隊醫慈祥的目光中,承載著對小姑娘的無限希望。
在昨天的訓練中,殷娜一直面帶笑容,彷彿大量的訓練不再枯燥、乏味與痛苦。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人逢喜事精神爽」。雖然她說的話依然很少,但小傢伙的興奮全部寫在了臉上,就連記者也沾染到那種興奮,雖然昨天的天氣時晴時陰,但是心裡卻是一片晴好。
今年首次入選國家隊的6位新人中最大的不過18歲。其實主攻位置歷來是中國女排較為薄弱的一個位置,再加上兩名奧運功臣王麗娜和張越紅雙雙隱退,主攻的人選也因此頗為引人矚目。最終,兩名1988年出生的小將殷娜和王一梅成功入圍,而被廣為看好的李娟、何晴卻名落孫山。
從技術特點來看,殷娜和王一梅屬於兩種技術風格。殷娜雖然身材不高,但是出手速度、線路變化和場上作風都可圈可點,屬於全面型選手。後者雖然串連技術較差、略顯笨重,但是扣球力量大,一直頗得陳忠和推崇。但是真正到了比賽場上,一個主攻隊員的扣球力量大是打好球的因素之一,最重要的是保持腦筋清楚,思路清晰。在3月份的集訓中,這位天津小將還需盡量發揮,充分表現才能抓住機遇。
中國排壇新星,優秀的女排二傳——魏秋月
個人資料
生日:1988年9月26日
身高:1.83米
體重:72公斤
所屬俱樂部:天津普利司通女排
場上位置:二傳
摸高高度:3.09米
性格:內向
愛好:聽音樂,看書,上網
特點: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適齡球員,其身體條件和潛力為行家稱道,打法與馮坤相似,屬進攻型二傳
最好成績:2007年世界盃女排大獎賽亞軍、亞洲女排錦標賽亞軍
球衣號碼: 5
就讀學校:天津理工大學
個人經歷
1993年,魏秋月5歲的時候,身高已超過同齡人一頭。魏秋月進入天津市少體校排球預備班(紅光里小學),從此魏秋月與排球結緣。在紅光里小學上學時就開始打球。
1995年,魏秋月7歲,正式入讀紅光里小學
2000年,魏秋月5年級時,從紅光里小學進入天津市體校。
2003年5月進入了天津女排一線隊,2003年——2006年1月其間先後進入國少隊、國青隊。
2006年2月以臨時借調的身份入選國家隊。
2007年正式進入國家隊,並以主力身份隨國家隊打了四十餘場國際大賽,並於2008年代表中國國家女排參加北京奧運會。
運動經歷
2000年1月進入天津市體校,教練劉雲德;
2003年5月進入天津女排一線隊,教練王寶泉;
2004年入選國家青年隊,教練蔡斌;
2006年2月以臨時借調的身份入選國家隊,
2007年正式進入國家隊,教練陳忠和。
主要榮譽
全國女排聯賽冠軍。
全國女排大獎賽冠軍。
全國女排錦標賽冠軍。
榮獲2007年度全國女排聯賽「最受歡迎球員」稱號。
2007年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亞軍、世界女排大獎賽最佳二傳手。
2008年北京第29屆奧運會女排比賽銅牌。
2008年 首屆女排亞洲杯賽冠軍。魏秋月獲"最有價值球員"殊榮。
主要成績
2003-2004賽季 全國聯賽冠軍
2004年 全國女排大獎賽冠軍、全國女排錦標賽冠軍
2004-2005賽季 全國聯賽冠軍
2005年 全國女排錦標賽冠軍、世界女排大獎賽第三、十運會女排冠軍
2006年 世界女排大獎賽第五、亞洲俱樂部杯冠軍
2006-2007賽季 全國聯賽冠軍
2007年 瑞士女排精英賽冠軍、亞洲女排錦標賽亞軍、世界女排大獎賽亞軍
2007-2008賽季 全國聯賽冠軍
2008年魏秋月隨國家隊參加北京奧運會,雖然她的身份是替補二傳,但是她發揮出色,多次上場有出色發揮,雖然中國女排沒有進入決賽,但是中國女排在銅牌賽中表現出色,以3比1戰勝古巴女排最終奪得一枚寶貴的銅牌。
2008年魏秋月作為亞洲杯女排比賽的主力二傳,中國女排在魏秋月的組織過程中最終奪得冠軍。
李娟
性別:女
英文名:Li Juan
出生年月:1982.5.15 (陰歷:四月十日)
星座:白羊座
身高:1.87米
體重:82公斤
籍貫:天津
俱樂部:天津女排
項目:排球
位置:主攻
場上號碼:11號
扣球高度:3.16米
攔網高度:3.10米
特點:基本功扎實,發揮穩定,能攻擅守,是一名技術全面的主攻手
性格:愛說愛笑,活潑好動,率真,童心未泯
愛好:聽音樂、打游戲、上街購物、看時尚類雜志及學習英語
2005年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的季軍,女排大冠軍杯賽的季軍;
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賽亞軍,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第五名和世錦賽第五名;
2006年多哈亞運會冠軍;
2008年隨隊參加北京奧運會,雖然中國女排在半決賽中不敵巴西女排,沒能挺進決賽,但是中國女排在銅牌賽中表現出色,最終奪得一枚寶貴的銅牌。
1993年10月進入天津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劉雲德;1998年10月進入天津隊,教練趙雪琪;2000年入選國家青年隊,教練蔡斌;2002年,天津女排在全國聯賽中異軍突起,隊中的四位主力李珊、張平、張娜和李娟同時被調到國家集訓隊,教練陳忠和,第一次進入國家隊,李娟發現了自己的差距:身體單薄,致使技術提高受到限制。三個月後,一同入選的隊友都留下了,只有李娟回到了天津隊。當時的她認為,雖然自己被退回天津隊,但這只是暫時的,她相信自己的潛力。
2002年在沈陽舉辦的三國四隊邀請賽中,中國女排以3比2險勝古巴隊,而時任女排青年隊隊長的李娟卻帶領著青年隊以3比0大勝古巴隊,賽後,古巴隊的教練在接受采訪時對李娟的評價相當高。
其後的兩年,李娟逐步的進入到了她的運動生涯的成熟期,連續奪得了三屆聯賽的冠軍,一屆全運會冠軍,兩屆亞洲女排俱樂部比賽的冠軍,三屆大獎賽的冠軍,三屆錦標賽的冠軍,而球迷要求李娟進入國家隊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2005年8月11日,李娟以替補接應二傳手的身份進入國家隊,不過與上一次經歷相同,過來幾個月後,她又回到了天津隊。
2006年,李娟得到了第三次進入國家隊集訓的機會,這次集訓後,李娟終於成為了國家隊的一員,
2007年,中國女排重新組建,李娟以接應二傳手的身份進入了國家隊,並獲得了參加亞錦賽和2007世界女排大獎賽比賽的機會。
雅典奧運會時李娟在電視機前看著天津隊的隊友李珊、張平、張娜站在了冠軍領獎台上,當時她感覺非常羨慕。為了奧運會夢想,李娟一直沒有放棄,她期待自己的努力能夠幫助她實現參加北京奧運會夢想,即使是替補。
2003-2004賽季 全國聯賽冠軍
2004-2005賽季 全國聯賽冠軍
2005年 全國女排錦標賽冠軍
2005年 亞洲女排錦標賽冠軍
2005年 十運會女排冠軍
2005年 第四屆大冠軍杯第三名
2006年 女排世錦賽第五
2006年 世界女排大獎賽第五
2006年 多哈亞運會女排冠軍
2006-2007賽季 全國聯賽冠軍
2007年 亞洲女排錦標賽亞軍
2007年 世界女排大獎賽亞軍
2007-2008賽季 全國聯賽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季軍
孫銘健
2006年初,當時還是齊齊哈爾三中學生的孫銘健來津試訓,結果被天津女子排球隊主教練王寶泉等人相中。1.87米的孫銘健身材修長,司職副攻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孫銘健是齊齊哈爾三中的學生。齊齊哈爾三中是一所排球傳統學校,學校的排球隊訓練是業余性質的,隊員們每天下課後只有三四個小時和假期的時間進行訓練。孫銘健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接受排球訓練,接觸排球的時間長一些,但是與以此為專業的天津隊年輕隊員相比,技術上仍有不小的差距。加盟天津隊後,曾隨天津女排二隊參加了在雲南進行的全國青年女排集訓。
陳麗怡
1989年出生,身高184cm,是天津二隊的主力主攻,入選2007年的國少隊。在錦標賽天津對雲南的比賽中,前兩局都是陳麗怡頂替王莉打,發揮得不錯,都順利拿下。她有著一張可愛的鵝蛋臉,烏黑,明亮的大眼睛總是給人精神奕奕的感覺;她笑起來時,便會看見她那潔白而整齊牙齒。她是天津培養的後起之秀,也是天津未來的希望 。
2007年8月3日,世界少年女排錦標賽在墨西哥墨西卡利市和提瓦那市開戰。主攻手陳麗怡在對土耳其隊的比賽中表現出色,獨得21分,成為本場比賽最佳得分手。
張娜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80 年4月19 日
出生地:天津市
身高:180厘米
體重:72公斤
身份:運動員
運動項目:排球
場上位置:自由人
球衣號碼:16
個人簡歷:
1995年10月進入天津女排隊,教練趙雪琪;1999年入選國家青年隊,教練蔡斌;2001年入選國家隊,教練陳忠和。
張娜一傳成功率高達90%,自入選國家隊以來,一直是隊中主力。
輝煌戰績
2001年 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冠軍
2003年 世界女排大獎賽冠軍
2003年 亞洲錦標賽冠軍
2003年 女排世界盃賽冠軍
2004年 雅典奧運會冠軍
在俱樂部中她拿到了該拿到的榮譽。
霍晶
天津女排希望之星
生日:1988年1月8日
身高:1.87M
體重:70KG
所屬球隊:天津普利司通女子排球隊
場上位置:副攻
扣球高度:3.01M
攔網高度:2.91M
D. 天津女排都是天津人嗎
天津女排是天津市的一張名片,是天津人的女排,每一位女排隊員都是天津人民的英雄,雖然有的隊員來自不同的地方,但他們從小在天津訓練生活,隨著天津隊南征北戰,「愛天津,愛女排」,在廣大的天津球迷眼中,他們都是天津人。
天津女排是中國排球史上有名的十冠王,底蘊深厚,球迷熱情,青訓梯隊抓的不錯,各個年齡段的排球隊,都能在全國排球比賽中保持在前三名。由於天津市總人口只有1294萬人,不算很多,排球苗子選材范圍小,加之天津本地想練排球的孩子越來越少,致使天津女排的人才儲備出現嚴重不足,不得已只好到外地招人,他們把選材目標放在了黑龍江和內蒙古,因為這兩個省基層都有排球學校,但沒有省隊,球員普遍個頭高大,有許多打排球的好苗子,把它們帶到天津去訓練。像現在效力於天津女排的李盈瑩,王寧,孟豆都來自於黑龍江,王媛媛來自甘肅,王佳敏來自內蒙古,就連剛轉入的北京女排劉曉彤也來自於黑龍江。在與上海隊進行的總決賽第一場比賽中,場上6名主力球員,只有姚笛,楊藝,孟子璇來自天津。但就是這些年輕球員為主組成的天津女排,把上海隊打得潰不成軍。這都是與天津女排深耕基層,選材廣泛,訓練有素分不開的。
恭喜天津女排拿下第一場勝利,他為我們開創了一條選擇球員新路子,找到了一個球隊持續發展好方法。我們不是沒有好球員,而是缺少發現,希望各個省的女排隊伍都向天津女排學習。
天津女排是享譽全國的一支球隊,曾經在全國聯賽中十次獲得冠軍。這支隊伍之所以長盛不衰,一方面是天津市 體育 局的重視,另一方面和選材思路有很大關系。
眾所周知,天津市作為一個直轄市,選材的范圍有限,所以為了使天津女排一直保持高水平,後備力量的培養非常重要。於是天津女排把選拔苗子的目光面向全國,和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協議聯合培養女排後備力量,並且涌現出一些優秀的女排隊員。
現役參加女排超級聯賽決賽的天津女排隊伍中,李贏瑩、王寧、孟豆是黑龍江的;王媛媛是甘肅的;王佳敏是內蒙古的。
雖說這些隊員不是天津人,但是 她從小就離開家鄉在天津學習、訓練,已經深深紮根在天津,融入天津這座城市,成長名副其實的天津人。
隨著今年天津女排在首屆女排超級聯賽中的優異表現,以及天才少女李贏瑩的橫空出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全國各地的排球苗子慕名而來,天津女排後備力量的選拔范圍更廣。只有擁有雄厚的後備力量,天津女排才可以在中國排壇長盛不衰。
這就好比:中超球隊都是中國人嗎? 不可能啊大哥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女排超級聯賽總決賽在上海盧灣 體育 館開賽,不過上海主場還是3-1輸給了天津女排。說個數據,天津女排在超級聯賽中有12次進決賽,10次奪冠,就這個數據你說牛不牛?
目前天津女排的隊員有李盈瑩,王媛媛等,就拿李盈瑩這個選手來說,人家是黑龍江齊齊哈爾的,標准00後,不是天津的,東北大妞,哈哈,這是對提問的一票否決。
天津女排其實很牛的,各種碾壓式勝對手,就前天跟上海女排打比賽,人家上海的主教練直接就說,跟天津女排打比賽,我們的隊員壓力很大,松祚都有些僵硬,你說這是該有多大壓力啊?
天津女排不全部是天津人,有的是其它省市的,王媛媛是甘肅的,王寧、孟豆、李盈瑩三個人是黑龍江齊齊哈爾的,於鋆煒是內蒙古的……她們都是從小在地方業余隊參加排球訓練,然後被天津隊選中,帶到了天津,代表天津隊打球,按照籍貫她們不是天津人。
有人把朗平,楊錫蘭也劃成天津隊女排的成員,她們都是名人,沾親帶故的人就多了,朗平出生在武清,當時屬於河北省,1976年武清地區才劃給天津市,她從小在北京上學,業余體校練排球,代表北京隊打球。楊錫蘭1976年進入八一隊,代表八一隊打球,已經移民國外,她們二人從來都不是天津女排的隊員,朗平是北京人,楊錫蘭是瑞士人。
作為一名關注了天津女排超過20年的發燒友來講,這個問題我想我可以從一些不同的角度來回答。可以說22屆女排聯賽,天津女排能拿到了11個冠軍的輝煌成績可以說基本上是由天津籍球員作為班底獲得的。從2003年起到2007年球隊奪冠基本都是天津球員拿到的。而2008年由於奧運會的原因,北京隊的薛明、遼寧隊劉亞男、張越紅曾經短暫轉會天津隊幫助球隊奪冠,從那開始天津女排也注入了一些外地球員,比如後來王佳敏、王寧以及現在的李盈瑩王媛媛,有的來自內蒙古,有的來自哈爾濱,還有來自甘肅的球員。
說到天津女排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她的名字叫做趙雪琪。這是天津女排的教母,尤其是很多天津女排老將們,聽到趙奶奶的名字都會背後發冷。天津女排在90年代末期剛剛打上頂級聯賽時其實並非勁旅,但是他們經常打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比賽,比如甲a聯賽首秀客場擊敗了五連冠上海女排等比賽。趙雪琪指導用自己超級魔鬼的訓練方式將天津女排打造成了一支戰鬥力、意志力、凝聚力極強的鋼鐵之師。雖然趙雪琪時代天津女排的戰績並不那麼顯眼,但是經過了幾年磨練後的天津女排突然迎來爆發。在王寶泉接手後,出成績的時候來了。
2003年初,天津女排主場逆轉八一隊首次奪冠。當時的陣容為:呂超、王莉、楊潔、張平、楊亞男、李珊、居珅、李娟、丁紅瑩(隊長)、張子茜、張娜、於靜,這些都是清一色的天津球員,這些人幫助天津隊拿到了第一個3連冠和江蘇全運會的冠軍。
2009年全運會後,天津女排逐漸迎來了一些非天津籍的球員,比如王寧,王佳敏以及現在的李盈瑩,王媛媛等人。他們也為天津女排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不得不說王寶泉指導在選材很有一套,這也是天津女排這么多年來多次重建但多次屹立不倒的原因。雖然目前天津女排主力陣容的外地球員越來越多,但也依然有很多天津本土球員比如姚迪還有一些小將可見未來的天津女排在原有的天津球員基礎上也會廣納賢才吸引國內優秀的球員和好苗子來打造王者之師,不然一味的選用本土球員,則很難突破瓶頸。
天津女排現在的隊員,幾乎沒有天津本地人了!都是去國家北方地區招人,利用天津相對優勢的戶口,解決天津女排的人員短缺!現在不到外省招人的省級女排球隊,目前看只有江蘇女排了!雖然有個別隊員籍貫不是江蘇,但也都是從小在江蘇居住生活的人。上海過去也是以上海本地人為主,但是,現在來看,上海必須要找外省人了,因為本地人口已經不能找到合適的排球人才了!
不是,比如王寧、王佳敏、王媛媛、李盈瑩等隊員都不是天津人。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升,競技 體育 選材遇到了越來越大的困難,各個 體育 項目均是如此,排球也不例外。對於天津女排來說, 歷史 上創造了很多輝煌的戰績,但是一批批優秀球員的退役,後備人才又難以滿足球隊需要,所以必須要到外省市去挖掘人才。尤其是在全運會設立青年組比賽之後,對於球員的需求量加大,特別是有潛力的年輕隊員,所以天津女排也選擇走出去,在黑龍江設立人才基地,選拔有潛力的年輕隊員,王寧便是最早一批從黑龍江選拔入隊的球員,李盈瑩也同樣來自這里。
除了黑龍江,天津女排也在通過各種途徑選拔人才,王佳敏來自內蒙古,王媛媛來自甘肅,她們都是天津女排陣中的重要一員,也為天津女排的輝煌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競技 體育 向職業 體育 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球員會流動起來,很多球員從小就會離開家鄉,也有很多球員會在職業生涯中期選擇轉會。因此在未來的 體育 市場,人員流動會十分頻繁,一直地方俱樂部中可能匯集來自全國各地的球員,甚至是來自國外的外援。
遼寧女排都是遼寧人么?上海女排都是上海人么?江蘇女排現在都是江蘇人么?北京女排裡面只有北京人么?美國人都是土著的美國人么?現今大部分北京人沒有北京戶口之前又是那個地區的人?不管是哪裡人,都是天津女排從最基礎一步一步培養出來的,喝的是海河水,用的是天津女排的體系,以前交通不夠發達可能省隊裡面都是本地人,現在有更好的機會擺在你的眼前你會不去么?是哪裡的人我們不做評價,重要的是隊員經過了什麼樣的訓練體系才能走到今天的地步,換任何一個隊伍未必能把李盈瑩練成現在這個樣子,事例參考上海天才少女楊婕,我現場看過她打球,虎背熊腰的一直納悶這么好的身形條件為什麼這么軟。
肯定不都是,這沒奇怪的,也不需特別評價其好其壞。首先,"天津人"的定位是什麼?如講是在天津出生天津成長進天津隊才叫"天津人",那我武斷地說,全囯沒有哪個省市隊都是本省市人。其次,引進、轉會與否等等只要合規,哪怕臨時從世界各地拚湊起來的省市隊,既無可厚非,也無需贊頌。同樣,就是不引進也無可厚非,無需贊頌。三是天津女排是天津名片,而天津一市人口本就不多,僅靠本地選拔培養先天不足,加之其他具體原因,為取得好成績,在一些比賽中不能不引援,以保證實力,保持榮譽,為城市增光。
這問題本身就幼稚,用東北話叫損SAI,用天津話叫不夠奏,用北京話說叫真孫子。
職業化的現代,還有這種問題的。要表明什麼?上海對隊都是上海人嗎?高麗棒子哪來的?
提問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單純要知道是不是天津人,網路一下,籍貫履歷寫的很明白,沒必要在這里問。
地域黑還是帶節奏,還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咱不好說。
E. 女排第一自由人張娜近況:敢揍教練陳忠和,退役從政,官至副院長
2008年,參加北京奧運會的中國女排隊員平均身高1.86米,身高1.81米的張娜在中國女排隊員中屬於「小個子」。
而就是這么個「小個子」,卻蘊藏著無限的潛能。
2001年至2004年間, 張娜曾經代表中國女排,在女排世界盃賽、雅典奧運會等大賽中取得世界冠軍。
她曾為中國女排的事業立下汗馬功勞,是中國女排 歷史 上功勛級運動員。
郎平稱其為國家隊中最好的自由人 ,在隊期間,隊友也因為她的長相親切地稱她為「土豆」。
2008年奧運會結束後,處於巔峰時期的張娜卻選擇退役,現如今,她又在做些什麼呢?
張娜從小喜歡排球,天賦極高,1995年10月, 15歲的張娜被伯樂教練趙雪琪發現 ,進入了天津女排。
在天津女排的階段,也練就了張娜堅韌的性格。
在張娜眼裡, 天津女排有種打不死的「小強」精神 ,賽場上會像牛皮糖一樣,只要打不死就永不放棄,頑強拼搏,直到勝利。
堅持不懈地努力加上與生俱來的天賦,讓張娜嶄露手腳,四年後,張娜進入國青隊。
2001年,年僅21歲的張娜正式進入國家隊。
國家隊隊員都是各省市選調上來的「人尖」, 在人才濟濟的國家隊,張娜在比賽中的表現一直都非常搶眼。
在國家隊張娜開始時打的是副攻位置,而因為身高不佔優勢,從副攻位置改打自由人。
「自由人」主要任務是通過墊球,達到一傳和防守的目的, 所以要求「自由人」在賽場上控制面積要大,攻防節奏要快,彌補攻強守弱的局面,張娜的位置就至關重要。
剛進國家隊的時候,訓練可以用「殘酷」形容, 張娜是隊伍里唯一的自由人,要求的綜合素質要更高。
平時和大家高負荷訓練之外,教練還會把她叫出來,單獨吃「小灶」地訓練。
張娜一流的技術,標準的魚躍救球姿勢,贏得大家的一片叫好聲。
在比賽的時候, 張娜臨危不懼,沉著冷靜,救起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球,被球迷稱為「不死鳥」。
也正是張娜這種在比賽中奮不顧身的精神,才讓她在進入國家隊之後一直擔任著隊里的主力位置。
2004年雅典奧運會比賽前夕, 中國女排在湖南郴州訓練,張娜卻與主教練陳忠和發生了一起沖突。
在中國女排排球史上, 陳忠和是響當當的功勛人物,他見證了中國女排的高光時刻,使得這一屆女排成為中國女排史上的「 黃金一代」 。
陳忠和笑面,訓練時卻總是黑著臉,從不「心慈手軟」 ,平時「魔鬼」般的訓練讓許多隊員叫苦不迭。
但他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將風范,正是有他的坐陣,隊員們在賽場上信心大增。
當時訓練正異常地緊張進行著, 陳忠和為了比賽能取得好成績,臨時增加了訓練科目 ,加大訓練難度。
筋疲力竭的女排隊員們都有了抵抗情緒,心直口快的張娜沖到陳忠和面前,想要和他理論。
但氣頭上的倆人情緒都有些失控, 張娜竟然要沖上前去與陳忠和拚命, 幸好被當時的助教包壯和張建章及時攔下。
事後,球隊領導徐利找張娜談話:「 土豆,怎麼著,聽說你長本事了,還敢打教練啊? 」
張娜也為自己的沖動很是後悔。最後還是陳忠和為不知所措的張娜解的圍:「 土豆思想工作做通了沒有,做通了就歸隊繼續訓練吧。 」
無論是陳忠和還是張娜,都心知肚明, 他們之間根本不存在個人恩怨, 二人都是為了比賽,面對大賽的臨近,大家都緊張焦慮都屬正常。
事實也證明嚴師出高徒,在陳忠和的帶領的八年裡,中國女排姑娘拿到4個世界冠軍、2個季軍,取得令世界矚目的傲人成績。
然而 在2007年4月女排的一堂訓練課後,張娜突然感覺左側肩膀非常疼痛 。
到了下午,她整個人都站不起來了,教練馬上把她送到醫院,之後張娜被查出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其實,眩暈的情況兩年前就有了,只不過張娜沒有太在意, 這次醫生提醒,如果張娜繼續接受高強度的訓練的話,將有高位截癱的可能 。
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張娜不能接受,她那麼熱愛排球,放棄排球和要了她的命有什麼區別?
在自己祖國參加比賽,是所有中國運動員的夢想。
張娜太想參加北京奧運會了 ,即使手術危險系數很大,但她依然決定進行人造頸椎間盤置換手術。
手術由一名德國留學博士主刀,慶幸的是,手術還是比較成功的。
術後第二天,張娜就下地開始走動進行康復練習,病友都為張娜的堅強豎起大拇指。
2008年2月,張娜回到國家隊訓練備戰北京奧運會 ,她的名字也如願地出現在奧運會首發名單上。
比賽過程中,張娜繼續發揮她一傳穩定,防守出色,防守面積大的「不死鳥」的風采,為中國隊防守反擊貢獻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盡管中國女排在北京奧運會只取得了銅牌的成績,但張娜依然驕傲地說:「 我很幸運能夠在北京奧運會的賽場上和大家一起並肩作戰 。」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 張娜獲得了最佳防守的稱號。
但由於傷病原因,北京奧運會後,她不得不選擇退役,而「最佳防守」的稱號,也為張娜的女排生涯畫上了圓滿句號。
2008年10月12日, 張娜與原天津擊劍隊隊員周靖斌舉行了婚禮 ,為張娜開啟了生活的新篇章,算是雙喜臨門。
倆人都是運動員出身,可謂「比翼雙飛」,前幾年兩人已經領取了結婚證,但是為了比賽,婚期一拖再拖,直到2008年奧運會以後,雙方才補辦了婚禮。
婚禮上, 主教陳忠和帶領女排所有隊員參加,女排隊員們則都盛裝出席, 為來賓展示了與賽場不同的別樣風采,張娜的婚禮也成為「黃金一代」女排隊員的散夥宴。
後來張娜在采訪中透露,她們當時女排的12個姑娘,還有當時的領導,教練們關系都特別好。
退役後,大家分散到天南海北,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耕耘,但會經常聯系,每年都會爭取聚一下。
而每年陳忠和過生日,張娜和隊友都會到福建為恩師慶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09年,張娜還在懷孕的狀態下,代表天津女排參加中國排球聯賽,榮獲冠軍。
賽後張娜滿臉幸福地說:「 這就相當於我帶著我兒子和我的隊友們,一起登上了全國的最高領獎台,是非常有意義的。 」
有次電台采訪張娜,記者問張娜:「 我很好奇,哪個位置你沒打過? 」
張娜想了想說:「 二傳吧 。」
無論主攻手、副攻手還是接應二傳手,最後到自由人,張娜都應付自如。
而退役後,張娜又都成為了哪些角色呢?
2009年,張娜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成為人母的她並沒有放飛自我,而是開始專攻學業,先後考取了北京 體育 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1年張娜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天津南開中學擔任 體育 老師。
她喜歡給孩子們上課,小時候,張娜的夢想就是當老師或特種兵,而現在,自己從事的職業正是她的夢想,也是她畢生所愛的 體育 事業。
八年時間, 張娜由一位教師升職,成為了南開中學的副校長。
張娜很注重學校對於 體育 隊員的培養,南開中學 體育 隊的學生們在張娜的培養下,也為學校在比賽中得過不少獎項。
「 雖然我沒有去當教練,而是成為教育圈的一名 體育 人,但是這與我熱愛的排球運動並不沖突。我教授的學生有很多,通過自己身體力行地去宣傳和弘揚女排精神和 體育 精神,開展校園 體育 ,讓青少年認識到體質 健康 的重要性。 」
對從事與排球有關的教育事業,張娜也感到非常的滿足。
2017年張娜還成為天津全運會一名光榮的火炬手,承擔最後一棒,天津體委對張娜所做出的貢獻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2019年,張娜被調任中國排球學院常務副院長,成為院長郎平的得力干將,新工作對於張娜來說又是一次全新挑戰。
張娜說:「 作為 體育 人,先是到了基礎教育,現在又來到了高教,這也是我從來沒有設想過的。但是當接到真正的任務之後,我還是更多的在想怎麼把現在的工作干好 。」
從天津女排到南開中學,再到中國排球學院,從基礎教育到行政崗位,張娜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扎扎實實穩步前行。
在張娜的身上,人們看到的是女排精神與南開精神的完美融合。
張娜到任中國排球學院常務副院長職位後接受采訪時說:「 當時我從運動員退役之後,是帶著女排精神進入了南開校園,現在我是帶著女排精神和南開精神到了新的工作崗位,到了中國排球學院,我想我一定會把這兩個精神發揚光大,傳承好,在新的崗位上做出新的貢獻 。」
2020年,中國排球學院舉辦的《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上,展現了中國女排40年勇奪十次世界冠軍的光輝歷程。
在中國女排精神展會上, 張娜還充當義務講解員, 為參觀者繪聲繪色地講解女排奪冠歷程的點滴,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都是首次向外界公開。
講解過程中,張娜不想過多突出個人色彩,她更加強調中國女排是個頑強地團結一致的團隊。
與會者無不被「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所感染, 紛紛對張娜副院長投去崇拜的目光。
繁重的行政工作對張娜來說,既是壓力亦是動力,面對這些,張娜早有準備。
在學院工作之餘,張娜會來到了學院排球館,看在學院排球隊的隊員訓練,每當這時候她眼裡散發著異樣的光彩,彷彿自己還是隊員回到了訓練場一樣。
她談起自己到訓練場的感受:「 特別的親切,因為本身我就是一個排球人,然後到南開中學工作之後,雖然我上排球課,但是學生的群體不一樣,而且學生們最主要的是大眾 體育 ,校園 體育 。這里是更專業的院校,尤其一進館那種感覺就來了,特別想去當教練。 」
張娜還會不由自主地充當教練,時不時地指導場上的隊員接球,打球。
2021年, 張娜以一名足球運動員的身份,參加了十四屆全運會群眾組五人制足球賽, 成為第一個站上全運會足球賽場的女排冠軍,也成為了運動場上的跨界傳奇。
跨入賽場那一刻,不服輸的張娜又回來了,她不僅跨項參加了全動會,還踢了前鋒,當了助威啦啦隊,甚至替補門將上場參賽。
張娜的優秀表現加上隊友們的完美配合,使得足球隊最終取得亞軍的好成績。
張娜形容她參加足球賽「出道即是巔峰」,而這次足球賽不僅讓她身體力行地弘揚了 體育 精神,也會成為她以後珍貴的回憶。
如今2022年, 張娜的兒子也已經上了中學, 他繼承了父母的運動細胞,非常喜歡踢足球。
張娜和丈夫則會經常陪孩子去鍛煉,她也在兒子身上看到了當年自己的影子,張娜也希望兒子和其他她教過的孩子一樣,把 體育 精神好好地傳承下去。
在張娜的領導下,中國排球學院舉辦了第一批全國排球高級教練員的培訓班,也迎來第一批中國排球學院的學生。
張娜介紹,中國排球學院的使命就是為中國排球服務的。
解決排球運動員的學歷教育問題,不僅要培養頂尖的排球運動員,還要培養優秀的教練員,為中國排球事業的發展助力,為國爭光。
而對於張娜本人來說,又 回歸到與自己一生忠愛的排球事業上來,是她最欣慰、最幸福的事, 也期待張娜為中國排球做出更大的貢獻。
《運動員檔案張娜》
《奧運女排單項最佳:媽媽級攻手MVP周蘇紅張娜上榜》新浪 體育
《乘風破浪18年 天女首奪聯賽冠軍 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
《張娜大婚愛情瓜熟蒂落 女排集體靚妝出席》中國新聞網
F. 女排國手張萍現狀如何
你好,排球是我們三大球的驕傲,女排拼搏的精神也一直是足球,和籃球運動員們該學習的榜樣。電影《奪冠》中就展現了我們女排為了奪冠而所付出的艱辛,這種奪冠精神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整個社會的建設也需要這種勇奪第一的精神。我們女排這種精神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形成的,是一代代自強不息的運動員們傳承下來。排球一直是我們的強項,曾也問鼎過奧運會冠軍,這樣的成績與足球和籃球比起來,顯得差距有點大,但是我相信他們未來一定會更好。
張萍現在的生活雖然不錯,但是在感情上面,也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小王子。她如今除了投身於自己喜愛的工作中,我覺得她更應該著急自己的終身大事,畢竟快四十歲了。運動員把青春獻給了冠軍,給了夢想,她是偉大的。她現在也很喜歡運動,所以身材還是保持得不錯的,她對另外一半的要求是希望是運動出身的,祝福她吧。
G. 天津女排
本賽季天津女排聯賽詳細時間表
┏━━┳━━━━━━━━━━┳━┳━━━━━┳━━━━━━━━┳━━━━━━━━┳━━━━━━━━━┓
輪次 日 期 周 時 間 主 隊 客 隊 比 賽 場 地
┣━━╋━━━━━━━━━━╋━╋━━━━━╋━━━━━━━━╋━━━━━━━━╋━━━━━━━━━┫
〇一 2007-09-29 六 19:25 天津普利司通 南京軍區徐工集團 天津人民體育館
〇二 2007-10-02 二 19:25 江蘇儀征化纖 天津普利司通 鎮江市體育館
〇三 2007-10-06 六 15:55 天津普利司通 遼寧大連高新園區 天津人民體育館
〇四 2007-10-08 一 19:25 天津普利司通 八一益陽高新區 天津人民體育館
〇五 2007-10-13 六 15:55 山東濟鋼 天津普利司通 山東農業大學體育館
〇六 2007-10-16 二 19:25 上海東方 天津普利司通 上海南匯體育中心
〇七 2007-10-20 六 15:55 天津普利司通 浙江開元 天津人民體育館
〇八 2007-10-23 二 19:25 天津普利司通 河南鄭州高新區 天津人民體育館
〇九 2007-10-27 六 15:55 天津普利司通 四川九寨溝 天津人民體育館
一〇 2007-10-30 二 19:25 南京軍區徐工集團 天津普利司通 太倉市體育館
十一 2007-11-03 六 15:55 天津普利司通 江蘇儀征化纖 天津人民體育館
十二 2007-11-06 二 19:25 遼寧大連高新園區 天津普利司通 遼陽市新鑫體育館
十三 2007-11-11 日 15:55 八一益陽高新區 天津普利司通 南縣體育館
十四 2007-11-13 二 19:25 天津普利司通 山東濟鋼 天津人民體育館
十五 2007-11-18 日 15:55 天津普利司通 上海東方 天津人民體育館
十六 2007-11-24 六 15:55 浙江開元 天津普利司通 蕭山體育館
十七 2007-12-02 日 15:55 河南鄭州高新區 天津普利司通 鄭州鐵路局體育中心
十八 2007-12-09 日 15:55 四川九寨溝 天津普利司通 綿陽九州體育館
十九 2007-12-15 六 15:55 A2 A1 決賽首回
2007-12-16 日 15:55 A2 A1 決賽次回
二十 2007-12-22 六 15:55 A1 A2 決賽三回
2007-12-23 日 15:55 A1 A2 決賽四回
H. 趙雪琪的簡介
天津女排冠軍輝煌的奠基人——趙雪琪
任何事物都是發展的。說起天津女排今日的成功,就不能不提起她的前任主教練趙雪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天津女排也曾有過風光的歲月和人們耳熟能詳的明星。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天津女排卻總是在乙級隊兵頭和甲級隊將尾間徘徊,1993年竟連七運會的決賽資格都沒有取得。
感受到切膚之痛的主管部門,按照金牌戰略的要求,讓三大球騰飛,決心重整旗鼓,從「娃娃」抓起。這些「娃娃」就是剛剛從體校上來的一批十六七歲的苗苗。經過多方篩選權衡,最後確定了由1973年從天津女排退役後抓了20年「娃娃」球員的趙雪琪來擔綱天津女排教練,這一年趙教練49歲。一般來說,作為妻子和母親到了年近半百這個年齡都會在家庭和事業的天平上,將砝碼加到家庭一邊,相夫教子,怡享天倫。然而,憑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對「白色精靈」的真心喜愛,趙雪琪毅然決然地用一腔熱血和柔弱雙肩挑起了這副千鈞重擔。
執掌教鞭的趙雪琪,上任伊始就拿出了敢說敢想敢為的勁頭,力求重塑一支全新的天津女排,重振昔日雄風。一向崇信球品如人品的趙雪琪,以隊伍作風建設為切入點,用近乎殘酷的嚴厲,用近乎刻薄的語言,晝夜不舍地魔鬼般訓練,再輔以細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和無微不至的貼心關懷,恩威並施地錘煉著隊員自強、自尊、自愛與日俱進。當時,大學文憑的吸引,商海豐厚收益的誘惑以及對前途的困惑,使不少隊員離女排而去,大浪淘沙後的8名隊員與趙教練舉步維艱地開始踏上這條布滿棘荊又充滿希望的奪冠之路。
隊內沒有先天條件突出的球員,不具備運用世界排壇流行的高舉高打技術模式,無奈之下,趙教練就「料」取材,來個反其道而行之,制訂了防守為主、小球見長、快靈為本的技戰術。恐怕趙教練自己也沒想到,當年不得已而為之制訂的技戰術竟成為日後天津女排屢戰屢勝的法寶之一。
I. 天津女排今後能否有真正意義上的女排隊伍
題主概念不清,提出的問題也不知所雲。看了幾個回答,才明白是說隊員是天津籍貫的才是真正意義的天津女排。
如果按這個標准去衡量,排超聯賽恐怕沒有一個合格。就連 以「全蘇班」驕傲的江蘇女排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江蘇女排。譬如前隊張惠若琪,祖籍是遼寧省大連市,新星吳夢潔的祖籍是江西省上饒市。
女排隊員不是按出生地而是按注冊地來確定是什麼隊的球員。李盈瑩雖然出生在齊齊哈爾市,但是在天津 體育 局注冊,就是天津女排隊員。米楊在福建、上海打了幾年球,因為注冊地在天津,還是屬於天津女排隊員。
這個題目確實讓人看得雲里霧里,不知道啥叫「真正意義上的女排隊伍」,只能斗膽猜測一下,題主的意思是天津女排能否由本地球員組成。
目前,天津女排教練組會去全國各地招收小隊員,帶到天津女排注冊和訓練,培養成功的球員就可以代表天津女排出戰聯賽和全運會。如今在天津女排一隊的李盈瑩和王寧都是黑龍江省球員,王媛媛是甘肅省球員。還有更小的河北省球員董銘宵等在天津青年女排訓練,將來也會是天津女排的一員。
在排超聯賽中,天津女排常年堅持引入高水平內外援,為天津女排獲得好成績做出了貢獻。本賽季天津女排引入河南女排主攻朱婷和美國女排接應胡克爾,很輕松就拿到了聯賽冠軍。
排超聯賽是職業聯賽,允許各隊引援,天津女排願意投入,在規則允許范圍內使用內外援拿到好成績,這沒什麼可說的。對於天津女排隊內有多名外埠球員,這個似乎也沒什麼問題,李盈瑩等人是天津女排挑選的小球員,注冊在天津,培養在天津,當然就算是天津女排自己的隊員了。
當今 社會 是個交融的時代,地域觀念不是那麼嚴格,運動員注冊在天津,或者天津女排願意出資請來好手,符合聯賽規則就行,沒有必要強調球員必須是天津本地人。
現在整個國內俱樂部,只有江蘇女排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排隊伍,其他女排俱樂部都是打籃球的隊伍[捂臉][捂臉]
請問什麼叫「真正意義上的」?
這個題目可能基本處於狹隘的地域觀念提出來的,甚至屬於無聊無知。天津女排業已成為一所學校了,有底蘊有球隊文化,是全國熱愛排球年輕姑娘們嚮往的地方。如果出題者非要堅持地域化,那麼北京大學就必須招北京當地人?上海交通大學就必須招上海本地人?美國哈佛大學就必須招美國人嗎?豈有此理[大笑]
地域歧視要不得!
團結才是硬道理!
中國足球都可以歸化世界的球員為中國國家隊球員,中國女排國內球員流動不要大驚小怪,小題大做吧!
李盈瑩、王媛媛現在來說就是天津女排隊員呀!沒有疑問!
李盈瑩雖然來自黑龍江齊齊哈爾,王媛媛也來自甘肅,但是地域差異不會妨礙她們成為天津女排出色的球員。
啥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津女排,難道你要剝奪李盈瑩王媛媛等球員打球的權力嗎?
天津女排是中國女排超級聯賽一支非常出色的球隊,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天津女排加油!
只要中國排協允許天津女排注冊,她是真正的天津女排。津黑們再怎麼叫喚,也阻擋不了天津女排前進的步伐。無可奈何花落去。無論津黑用盡萬千手段,抹煞不了天津女排12冠的事實,遮蓋不了排位賽冠軍的丑態!
這個問題很模糊,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排隊伍?
天津女排現在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排隊伍嗎?
天津女排 歷史 比較長了。有一部記錄天津女排成長 歷史 的專題片《天津女排》,介紹了自上個世紀50年代天津女排組建,一直到上個賽季奪得第十二座聯賽冠軍獎杯的整個 歷史 過程。
天津女排自2002-03賽季首奪聯賽冠軍以來,一直保持了很高整體水平。但由於天津女排在選材方面的限制,原來的天津隊缺乏身體條件特別出色的球員。天津女排之所以能夠在聯賽中奪冠,主要依靠整體流暢的配合和頑強的拼搏精神。但隨著天津女排不斷創造佳績,天津女排的品牌影響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有道是栽了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不僅基層教練把自己帶出來的小球員推薦給天津女排教練組,很多小球員的家長也把自己的孩子推薦給天津女排教練組,比如來自河北唐山的董銘霄。董銘霄出生在一個 體育 世家,自身條件非常出色,也非常喜愛排球運動。但其父親老董是田徑運動員出身,雖然把出色的身高、彈跳能力遺傳給了董銘霄,但由於是半路出家改行做了排球教練,所以無法幫助小董在排球技術方面繼續提升,於是把董銘霄和其它幾名小球員推薦給了天津女排教練組。天津女排教練組經過測試,留下了董銘霄和另外兩名小球員。
王藝竹原籍黑龍江,但王藝竹來天津的情況更為特殊。本來王藝竹是浙江籍國少女排教練徐建德發現的,並把王藝竹推薦給了浙江女排,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浙江女排和王藝竹之間沒有達成一致,所以,王藝竹就毛遂自薦找到天津女排教練組。天津女排教練組經過測評後,把王藝竹留在了天津。
天津女排球員中,不僅有來自排球基礎很差的省份,最近也有一些來自排球基礎很好省份的,比如青年梯隊中的韓婉碩,就來自女排基礎非常好的遼寧。韓婉碩身體條件非常出眾,來天津時12歲,身高超過185,而且爆發力和協調性一流,被教練組確定為重點培養人才。
可以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身體條件出色、有發展潛質的小球員來天津接受排球訓練,天津隊完善的青訓體系,將會為更多的小球員提供成才的平台和機會。
這和高考有點類似,985、211比普通高校有吸引力,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學子加盟,清華北大比其它985更有吸引力,能夠吸引更多的高考狀元加盟。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天津女排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將會有更多的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加盟天津隊,成為天津女排的中堅力量。
題主我想問一句,在國內哪一家女排俱樂部,是真正的國內俱樂部。你是不是說江蘇是把,你可以查一下,她們是不是全蘇班。你不說就別人不知道。國內女排只有天津女排,全津女排隊拿過聯賽冠軍和全運會冠軍。
感謝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天津女排:因管理職業而聞名的俱樂部,她將女排未來的人才搖籃。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天津女排的團隊,職業管理真的是好,這方面足以媲美全世界任何一個優秀的女排俱樂部。早先對於天津女排出了魏秋月這么優秀的人才,我曾經認為是特例,後來認真觀察和思考,才明白:球員優秀雖然主要是本人優秀,但天津女排的團隊環境也確實是很正能量的,那就是盡量客觀評價球員的能力和貢獻,從而確定地位和收入,這能讓球員專注本職、少生歪心。這些在李盈瑩和李雅楠、楊藝等人身上都有明顯體現。
天津女排是有些傳承的隊伍,感謝之前歷代教練奠定的良好的隊風基礎,這些年來我感覺球迷和球隊確實都在成長,視野慢慢更開闊些了,特別是婷隊來的這一年來,讓球隊各方面感覺到和世界俱樂部的差距了。婷隊來的這一年有開心有心酸,希望還有更好更美的相遇時刻,球隊更成熟的時候遇見婷隊那才能配得上婷隊。教練有要求,李盈瑩有自律,這是非常好的,朱婷就是特別自律的隊員,不光國家隊的隊員要學習,天津女排的隊員們也應該學習。李盈瑩好樣的,能瘦這么快就說明是下了功夫的。一個為了自己的理想不停努力的姑娘,期待每一天的進步,成為最好的自己,遇到郎導的指導是最幸運的事。感恩國家隊和地方隊的教練和隊友,同時做最好的自己。
現在看來王藝竹真是有點失算了,在浙江作為徐建德的高徒前途一片光明,她這種個子打接應最合適,從雅典周期到現在國家隊的接應都是他培養的,龔翔宇更是一兩年從替補二傳,成功轉成國家隊主力接應。津隊可比不了人家,只能腳踏實地把握現在,咱不像未來隊那樣個頂個的出天才。王藝竹跟陳博雅還有很多東西要提高,青年隊被外界無限吹捧的董銘宵,目前更應該在青年隊練好基本功,加強體能。董銘宵現在需要的是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必須努力的也不光是小董,大家都努力,共同成長共同提高,把天津女排的光榮傳統,傳承發揚下去,這才是正道。天津女排:因管理職業而聞名的俱樂部,她將女排未來的人才搖籃。天津隊不需要去贏未來,只想把握當下,咱的球員就要腳踏實地做好自己。扎實的基本功是一切戰術的基礎,好的傳統不能丟,義大利崛起不僅出了埃格努,是因為更加平衡了。
筆者認為,天津女排的球員要有信心。只要有了自信心,相信自己是能夠成功的,才能堅持、只有堅持有超過常人的體能,只有超過常人的體能,才能練好基本功,基本功扎實,才能練出精湛的個人的技術,個人技術過硬,才能有更豐富的團隊戰術,團隊取得了好成績,能更好的提升自信心,如此良性循環,能使所有進入這個團隊的人,融入這個團隊、為了這個團隊,相信這個團隊,同時也能擺正自己和團隊的關系,團隊最重要的是團結、是向心力、是凝聚力,只有這樣才能將這個團隊的每個人能力發揮到最大,陳忠和帶領的國家女排團隊是這樣、寶泉帶隊的第二茬天津女排也是這樣的團隊。
J. 天津女排奪冠功臣露面,如今近況如何
天津女排奪冠功臣露面,身材保持完美,面容甜美很迷人排球聯賽即將開始,天津隊是熱門的奪冠隊伍,朱婷現在也效力於天津隊,所以天津隊的呼聲非常高,李瑩曾是天津隊的奪冠功臣,近日也在社交平台發表動態,從照片可以看出她的身材保持得非常完美,笑起來非常甜美迷人。
現在看來天津隊的綜合實力不俗,但是二傳的位置上卻缺少有力的支撐,如果還有李瑩在的話,天津隊的實力會變得更強。李瑩現在的狀態非常好,當教師也許是她退役之後最好的選擇,繼續發展中國的排球事業,能一直從事喜歡的工作是一種幸福,希望她的工作順順利利,生活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