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結婚有什麼風俗
天津都是在下午接新娘,彩車離新房不遠的地方,就開始鞭炮齊鳴,然後新郎開車門領下新娘,莊重的走向新房,新郎的母親在房內等候,先不開門,讓新娘大聲喊:媽媽開門!然後,門開並有一紅包(禮金視經濟條件)由新郎母親遞到新娘的手中。
親屬在新房稍坐片刻,趕往舉辦婚宴的酒店,開始婚禮儀式。儀式結束後,婚宴開始,婚宴一般男方包女方三到五桌,其餘的女方客人要女方自己花錢。認親時女方要拿點心,敬酒,如是長輩則要給新娘紅包,如果是晚輩就要新娘給了。婚宴結束,客人散去,留下自己的朋友鬧洞房。基本就是這些,上午都是各自准備,中午各家吃喜面,這喜面也大有講究。也給你介紹一下。
一般天津衛人家中有喜事,必吃喜面也就是天津衛「四碟面」,吃時用大碗承上面,夾上四種菜,澆上三鮮鹵最後頂上菜碼紅粉皮要放在碗尖兒上。
所謂四碟面就是除打三鮮鹵外,拌面的四碟菜,1、糖醋麵筋絲;2、炒雞蛋;3、炒蝦仁;4、肉絲炒菜(肉絲、香乾兒絲、花菜、韭菜、白菜絲)。另外配上全菜碼,有菠菜、胡蘿卜絲、白菜絲、青豆、黃豆、豆芽菜、黃瓜絲、紅粉皮,其中前6種要先用開水焯一下。
關於彩禮,一般是男方給女方的起步價2萬左右,不包括首飾。女方負責買男方的西裝,家用電器。其餘的風俗還有很多,關鍵要看雙方家裡是不是有那麼多講究其實有什麼講究和風俗不重要關鍵是婚後的幸福生活,祝福你了
Ⅱ 天津當地人結婚習俗是什麼
天津當地人結婚習俗是什麼有些仍保留的傳統習俗 新婚前一晚新郎家,一般會找來親戚家的男童,到新房裡住一晚,老例兒講究叫「童男壓床」.新人卧室的床上四角再放四個蘋果圖個吉利平安(石榴、桂圓、栗子、花生、紅棗、米也是必用的). 新婚前新娘家,母親在大喜日子裡,新娘做頭發的第一步要由新娘母親象徵性的盤起.化妝前,要由母親給新娘象徵性的清潔面容.
Ⅲ 老天津衛的全套婚俗是什麼
老天津衛的全套婚俗內容太多,這里細說迎娶之禮。
迎娶,是婚姻禮俗中最熱鬧的儀式,相當於古代「六禮」中之「親迎」。迎娶的准備工作相當繁瑣。除前面已專門敘述過的晾轎、布置洞房等事宜外,還要將請茶房、吹鼓手、訂酒席、賃桌椅等一系列事情落實到位。
一、聘請吹鼓手
吹鼓手分3種,一是用嗩吶吹奏滿樂;一是以管弦吹奏漢樂;一是以鐃、鈸、大鼓演奏「南吵子」的打擊樂。鼓手均為以此為副業的剃頭匠,他們一律身著紅色外套,天馬補子,頭戴紅纓帽,一副清制服飾裝扮,而其他吹鼓手則皆著明制服飾。
送親花轎
二、送「攝絲盒子」
迎娶當天,男家的茶房張羅招待親朋好友;廚房的大師傅預備面條和酒席飯菜;主家打發家中一女僕到女家為新娘送去一個長方形的小提盒,名曰「攝絲盒子」,一蓋兩底,盒內放有胭脂、香粉、絲線和一對被稱作「丁香」的小耳環等物品。這些大都是為新娘上花轎前梳妝打扮時准備的,只是其中的絲線是待新娘坐帳時絞臉用的;新郎要由伴郎陪同沐浴更衣。因結婚有小登科之說,故新郎可穿官服。一般人家多穿長袍馬褂,顏色以棕、絳紫、藍等色為主(民國以後多藍袍青馬褂),腳穿綢布黑靴。頭上插一對小金花,曰「裝新」。新郎在發轎、響房前不得走出新房。
三、發轎
發轎,就是要派杠房的人員搬抬花轎等儀仗執事去接新娘子。發轎的時間是上午七八點鍾,若距離較遠,則還要早起程。這時杠房的人員以取扶手板為暗號通知忙活喜事的各行人工。然後,由茶房喊一聲「齊啦傢伙!」吹鼓手便吹號筒傳示,先向新房方向吹打一通,稱之「響房」。接著,鳴鑼開道,依次序出發,仍是由茶房引導,其後是執金花和條盒的2對人員。條盒內裝有「到門帖」,由新郎以「侍館甥」的名義送到新娘家(最初,到門帖是新郎自己在迎娶時坐八抬大轎親自送到新娘家,俗稱「大娶」)。其後,便是旗、鑼、傘、扇等各式儀仗執事。除此,還必須有4個夾著紅氈的人,因花轎和新娘都不得直接挨地,須用紅氈墊地,故這4人就是負責倒紅氈的。另有穿戴整齊的坐在花轎中的「壓轎童子」和被稱作「公雞涼席」的2個童子。
此時,女家亦是一派繁忙。除准備招呼款待親友的食物外,要打發一女僕給男家送100個煮好的水餃(說是100個,實則96個,女家留下4個),以備新人坐帳時食用,謂之「子孫餑餑」,俗稱「子孫扁食(輕音shi)」。這些水餃交與男家,由全可人將其連同4個小菜碟一起放到新房的炕桌上。(在天津衛全可人兒指的是夫妻子女都俱全的、子女數目是吉祥數的人。如子女有五男二女的, 吉祥數,多一個不行,少一個不行。)
當男家的花轎等一行到來後,女家聘請的茶房要陪同主家出來迎接,待新娘的表兄弟、舅父等近親2人把花轎的里層即轎心子抬到堂屋門口,方退出等待,隨行的一切響器均要熱鬧地吹打一番。
四、上頭
當迎娶的花轎到後,新娘由全可人負責攙扶到炕上的一把按指定方向擺放的圈椅上坐好,換上大紅的新內衣褲,然後開始梳頭,俗稱「上頭」。其發式是將每一綹頭發橫盤在頭上,用紅絨繩系好,稱之「抓髻」,取「結發夫妻」之意。盤頭上配戴簪子1個,冠子1個。冠子是用厚紙夾做的,呈小圓碗形,別在頭上,名為「老冠子」,在坐帳後便要取下來。新娘上頭時,腳下踩著2條船模,謂之「喜船」,並各有寓意,一條名曰「麒麟送子」,一條名曰「葫蘆萬代」。喜船與頭上戴的冠子合意,取「官代流傳」之意,表達了祈盼新郎及後代仕途順暢的心願。新娘口中要含一糖塊,意喻今後的日子越來越甜美。這時,男家派來的「公雞涼席」2個童子皆站在新娘上頭的屋外窗下,抱公雞的男童要打公雞,令其叫幾聲,名為「打雞上頭」,而抱涼席的男童則圍其左右、來回走動。
五、亮轎、熨轎
在等待新娘上頭的這段時間里,女家要設宴款待前來接新娘子的一行人,其飯菜質量很高,須有燕窩魚翅等美味,因而,亦稱之「燕翅席」。更有講究的人家還要將花轎擺在院中,將轎頂燈及隨行的所有串燈、提燈等全部點燃,稱之「亮轎」,以示闊綽。一根蠟燭的點燃時間為1堂,通常以亮1堂為多,有的要燃2堂,這時須給轎夫、吹鼓手和眾執事另加喜錢。特別是對轎夫的招待格外重視,喜錢亦比其他人多,目的是讓他們把轎子抬穩,使新娘少受罪。還要請親朋鄰里的一老年婦女用燈或鏡子向轎裡面照一照,曰「照轎」,意在驅除邪祟不祥。同時,手持熨斗(內燃香料)繞花轎走2圈,稱之「熨轎」,取溫暖如春之意。
六、梳妝上轎
新娘上頭後,把婆家換帖時送來的首飾全部佩戴好,下地穿上袍裙嫁衣。嫁衣的顏色極為鮮艷,裝飾物富麗堂皇,裡面一層是大紅或梅紅的綢緞衣褲一套,外罩響鈴裙,花衫子。響鈴裙是清代褶裙樣式,褶裙為大紅綢緞面料製成,從裙腰部下垂綴有上窄下寬的由紅、黃、粉、綠、藍等多種顏色組成的帶子,帶子上綉有石榴、葫蘆、牡丹及其它花草圖案,帶子下擺處為三角狀,綴有一小鈴鐺,走起路來叮當作響,十分悅耳,故名曰「響鈴裙」。花衫子底色為大紅綢緞料製成,上綉有團花圖案。其衫上有霞帔。腳穿綠襪(此襪在拜堂時不得讓新郎看見,故在下轎前都要脫掉藏在袖裡)及軟底紅綉鞋(俗稱「踩堂腳」)。
打扮完畢,新娘上轎。早先,新娘是由其兄長抱到轎上。後來,隨著新娘結婚年齡增長到二十幾歲,不宜再由其兄長托抱,故新娘腳上要套著一雙其兄長的大鞋倒退著由2位全可人扶到轎心子前,把套著的鞋脫下邁進小轎心子,新娘的舅父、表兄弟等要出來2個人將轎心子抬到堂屋門口,套進大轎內。此兩種方式都謂之不沾娘家的土,免得帶走娘家的財氣和福運。新娘不可在轎中轉臉扭身。其左手要拿一枚小銀錠子,右手拿一串紅頭繩穿的制錢,俗稱「一手銀子一手錢」,表示不空手到婆家去。同時,將一小銅鏡揣進胸口處,據說可以免受災禍,去邪避祟。迎娶途中若兩家娶親花轎相遇,則被視為不吉。
七、進門閉性
花轎抬至男家,名為「進門」。進門之時不得過午,先要在大門口停留片刻,新郎家人鳴放鞭炮迎接,並以此崩走邪氣。此時,新郎家大門緊閉,新娘須連喚幾聲「媽媽開門!」後,男家才將大門打開,迎接新娘,此謂「閉性」,目的是讓新娘在婆家沒有脾氣。之後,吹鼓手和各儀仗執事入院,轎夫將轎心子抽出,新娘的舅父、表兄弟等還要出來2個人將轎心子抬到堂屋門口。新娘下轎時,新郎要將置於喜堂八仙桌子上斗中的弓箭拿出,向未揭蓋頭的新娘虛射3次,新娘從婆家事先准備的火盆上面邁過去,這些都意在驅邪避災。「媽媽例兒」多的人家還要讓全可人將供桌上的寶瓶和柳條送到轎心子口讓新娘抱一下,以祈求平安,生活富足。新娘不揭蓋頭,並用傘扇遮嚴不露天光,腳踏紅氈步入洞房,以示新人頭不見天日,腳不沾泥污。新郎家專門安排人負責倒紅氈的工作。倒紅氈與舊時傳麻袋的風俗意義相同,取「傳宗接代」之意。
新娘步入洞房時,須由新郎用紅、綠巾牽引,紅綠巾是兩塊綢布方巾系在一起,男紅女綠,象徵「紅花要用綠葉配」,顯示男子至高無上的家庭地位。新郎的家人向新娘新郎身上撒高粱、穀子、豆子及金錢、果子等,預祝其多子多福,豐衣足食。此俗現已改撒五顏六色的電光紙屑或噴射膠質綵帶。
對於迎娶的時間,古今有所不同。舊時,講究上午娶媳婦,下午則是娶寡婦。自20世紀20年代文明結婚出現後,改為下午娶媳婦,而寡婦改嫁才是上午。今郊縣等地區的婚俗,仍依照老規矩,上午娶媳婦。
八、拜堂
拜堂,也叫「拜天地」。一般在堂屋舉行。喜堂的布置要求吉慶紅火,迎面牆上掛有「和合二仙」中堂畫軸,兩邊有吉慶聯語,常見的如「彩鳳雙棲文鸞對舞,珠花並蒂玉樹交枝」等。八仙桌上供天地神禡兒,上印一個彩色的乘車老人,並有「天地龍車」字樣。桌上還供有用紅棉紙糊過的木製方板斗內裝高粱,中間有一片帶孔的橫板,上插3支箭,橫縛一張弓,弓上用紅綢繫上一面銅鏡,另插秤桿1根,戥子1個,戥窠分開另插,此曰「弓箭板斗」,以此比喻公平正直。在弓箭板斗兩旁各放一個用紅紙糊過的柳條升,其中一個貼有雙喜字的升被稱作「寶瓶」。桌上還有以「福」、「祿」、「壽」、「喜」字樣的爐食供果和蘋果,稱作「喜字果子」。另有一個大香爐置於中間,兩旁設有一對蠟扦兒,並燃燒紅龍鳳描金蠟燭。喜堂四周掛滿親朋好友贈送的帳子,通常是由茶房按送帳人輩分、親疏次序排列擺放。帳子上多綴有「天作之合」、「天成佳偶」等吉祥語。喜堂上的所有擺設都貼有紅雙喜字剪紙。
拜堂的時間要由星相士選定良辰進行。拜堂時,由主婚人唱喜詞引導,2位全可人攙扶新娘新郎並肩而立在供桌前,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然後夫妻對拜。
拜喜詞的詞語吉祥喜慶,且合轍押韻,如「一塊檀香木,雕成一馬鞍,新人下轎貴人攙,鋪紅氈,倒紅氈,一倒倒到喜堂前。一拜玉皇張大帝,二拜高堂享平安。夫妻對拜多吉慶,攙入洞房結良緣」。
叩頭時,喜堂外燃放鞭炮慶祝。全可人將天地神禡兒取下,連同黃錢紙錁拿到院中並轉遞給家長,由家長放入火盆內焚化,叩頭送神。
九、坐帳
送神後,全可人從板鬥上取下秤桿,讓新郎用它將新娘頭上的蓋頭挑下,稱「挑蓋頭幅子」。之後,將秤桿仍插在板斗內,此時,秤桿上的金星子要朝外。全可人要口念喜歌:「一撩門簾把箱抬,新郎新娘跟進來……」引兩位新人入洞房。新人並排坐在椅子上,坐時誰都十分小心地怕自己的衣裙被對方壓住(這是事先由各家的全可人囑咐好的),以免將來受氣。之後,要共飲交杯酒。酒杯是用紅絨繩拴好的用椰瓢製作而成的。以後也有用此飲紅糖水,都是以示百年和好之意,即古書所言「同牢而食,同器而飲」的遺念。這時,還要同食子孫飯。新娘要在胸前掛上一個紅綢飯單(因當時婚禮服外罩多是租用的,富有之家亦是高價定製,故倍加愛護)。新郎要脫去外套、禮帽,換便帽。新郎的家人(一般是婆婆)用一雙紅漆描金紋飾或刻有龍鳳圖案的「子孫筷子」,夾起「子孫碗」中的小餃子送到新娘口中,餃子多為半生不熟,俗稱「子孫扁食」,此時周圍眾人則問:「生不生?」新娘則要馬上回答:「生!」以此口彩預祝新婚夫婦早生兒女,反映了人們多子多福的觀念。這一套禮儀統稱作「合巹禮」,俗稱「坐帳」。
十、開臉
開臉是識別女人已嫁或未嫁的標志。全可人用絲線將新娘臉上的汗毛絞去,故也叫「絞臉」。之後用一個剝了皮的雞蛋在新娘臉上滾幾下,再重新敷脂粉。摘去上轎前戴在耳朵上的「丁香」,換鑲珠寶的長耳環。開臉後,要將上頭時梳的小抓髻破開重梳,並插戴各種首飾,除別頂的金簪子外,還要插一個點翠鑲珠寶的小圓花鈿,亦名為「冠子」。其直徑不過四五公分,關繫到婦女的身份。當年大戶人家有納妾之風,全仗冠子識別嫡庶,非明媒正娶的再受寵也不得戴冠子和穿大紅裙子及氅衣。倘若丈夫有官爵,正太太按照丈夫的品級,在冠子上綴有微小的頂子和翎子。遇有喜壽應酬時,均戴上以示身份。
十一、忌人
新娘在迎娶進門後,要盤坐在炕頭子孫燈旁,3天不下炕。這段時間親友可進洞房「看新人」,但洞房外須有專人把守,逐個問明生肖,不許有星相士算定的某幾種生肖的人(即所謂忌三相,是按新娘的屬相推算。如新娘屬牛,牛為丑,下為寅,便忌寅虎、午馬、戌狗三相)、孕婦、結婚不滿1個月的女子或正在服喪的人進入洞房,謂之「忌人」。
十二、大師傅上湯
晚間,新郎家要大擺宴席,來賓皆許開懷痛飲,猜拳行令,一醉方休,俗稱「喝喜酒」。特別要著意招待好新娘的娘家人。宴席的第一桌飯菜就要請女方的家人、親朋先用。新娘的哥哥、弟弟為上客,新郎家要格外尊重,不敢怠慢。這桌酒席的最後一道湯還必須由主灶大師傅親自端上,此時,新娘家的主事人要代表新娘娘家感謝大師傅,要道辛苦,同時將裝有禮錢的紅封子送給大師傅。
十三、鬧洞房
鬧洞房,是迎娶之日繼拜堂之後的第二個高潮。宴席散後,須先讓2對七八歲的童男童女進洞房。之後,人們便可湧入洞房,稱為「慪新媳婦」、「逗媳婦」或「虜得(輕音de)媳婦」,以此表示對新郎新娘的新婚祝賀。此時,無論輩份大小,盡情戲鬧,皆無禁忌,有「三天無大小」、「鬧喜鬧喜,越鬧越喜」之說。
此時,新娘娘家留下的陪房媽媽(多為女傭)要向鬧洞房人百般招待、求饒。初時,通常是新娘坐在炕頭上不動不語,一切由陪房媽媽代為應酬,以後則慢慢演化成新娘新郎共同應酬來賓。
洞房花燭時新郎用秤桿挑起新娘蓋頭
十四、焐被
焐被,實際是天津地方化了的撒帳禮,由婆婆請全可人負責為新人鋪床溫被,俗稱「焐被」,並將棗、栗子、花生3種食物撒在床邊被下,一邊撒一邊念著喜歌:「一把栗子一把棗,閨女小子到處跑」、「花生花生花著生,棗栗子(早立子)來花著生」,以此來祝願新人早育多生,兒女雙全。鋪完被後,全可人要把錫燈拿過來,添滿香油,摻些蜂蜜,然後續上燈草點亮,曰「蜜里調油」,寓夫妻和美之意。之後,在燈前放一個凳子,上放一個銅盆,把錫燈放在盆里,叫念著「銅盆羅錫燈,養活孩子叫連生……」喜詞念到某內容時,有關人等還要配以舉動。如全可人說「姑拿盆兒,先抱侄兒」的喜歌時,新郎的妹妹或姐姐便將新婚夫婦晚上用的小便盆送到洞房中;若是小姑子給端進來,新嫂子須付給喜錢。
當焐被的一切儀式做完後,全可人便把看熱鬧的人都轟出去,讓新人安歇。由於盆中的油燈不能滅,得不時撥弄或添油,因此,新娘大多依喜桶而坐,新郎也只有合衣而卧。
十五、食娘家飯
新娘在進入洞房後3日內不能下炕。而且不許吃婆家的飯菜食物,須由其娘家每天送一桌酒席飯菜。娘家的每一桌酒飯都是按規定安排的,如第一天是父母送的,叫「隨身飯」或「頭桌飯」,是隨新娘上轎時帶來的;第二天是姑姑送的;第三天則是兄弟等同輩人送的。隨飯菜附有可折四折的紅禮帖,上寫「全福」字樣,里頁上款寫「謹具喜筵成桌,奉申飪敬」,下款寫「適某郡某氏襝衽」。這一風俗表現出娘家人對出嫁姑娘的眷戀和愛護。並且,所送的飯菜都十分豐盛,包括16碟、4大碗、6小碗,俗稱「上席」。16碟又分為4干、4鮮、4葷、4點共16種食品。主食大多以撈面為主,取「長壽」之意。由於新娘3天不下地,所以大都不敢多吃東西和多喝水,以免不方便。為了充飢,只吃些栗子、香蕉、蘋果等干鮮果品,或象徵性吃幾根面條。婆婆在此期間也要為新娘准備4個蘋果,取諧音「四平八穩」之意,並在收到「上席」禮品後,以女主人名義寫一個四折紅謝帖,表示對娘家人的謝意。
Ⅳ 結婚的禮炮天津市區哪能買到
大胡同有賣的 ,買的多會有優惠,少就不行了,最好有認識的人去莊子里買很便宜。
Ⅳ 求,天津婚俗,求天津婚禮准備流程,婚禮用品,婚禮創意。急,急,急
婚期確定後,要購置傢俱、家用電器,布置新房,買婚禮服裝、選訂婚紗,照結婚紀念相。雙方落實伴郎、伴娘,通知親友,主辦一方(一般為男方)訂飯店、車輛,聘請主持人、賓相,落實錄像、攝影、禮炮、樂隊、婚禮會場等事宜。 結婚慶典前,一般還必須做好以下准備: 四彩禮:離娘肉一塊;大蔥4棵;粉條2斤;棉白糖2包。四彩禮是接新娘時新郎到女方家必帶的禮物。離娘肉要一刀,帶二根肋骨,以示女兒雖然離開娘出嫁了,但仍然和母親骨肉相連,沒離開娘。大蔥要帶根,意在生活充裕,孩子聰明,牢靠。粉和糖示意婚姻甜蜜長遠。四彩禮中,也有在鯉魚(2--4條)、粉(2把)、酒(2瓶)、糖(2包)、煙(2條)、茶葉(2代)中選四樣的,因離娘肉和大蔥必帶,不算四彩禮。 紅毯子(1條):新娘換妝和坐福時用。 紅腰帶(2條):新娘換妝時新郎新娘互扎。 紅鞋(1雙):新娘上喜車穿。 喜花:新郎、新娘、伴郎、伴娘、證婚人、主持人、賓相花各1個,主婚人(雙方父母)花4個,嘉賓花若干。 鮮花(3束):新郎向新娘獻花1束、典禮時向新郎新娘獻花2束。 喜蠟(4顆):新娘換妝和新婚之夜用。 鞭(不少於8掛):喜車出發、到女方家各放1掛,到新房、飯店下車和典禮時各放2掛。 禮炮(18—21響):新郎新娘飯店下車或結婚典禮時鳴放。(一般富裕人家有此項安排) 喜字:大號—新房門、飯店大門各貼2 個;中號—迎送喜車1車1個;小號和藝術字—若干,新房室內張貼。 喜聯(2幅):新房和典禮會場用。 揚花(6代)、彩條(6桶):新郎新娘到新房、到飯店下車和結婚典禮時用。 頭花(若干):新娘化妝戴。 婆婆花(1朵):新娘給婆婆戴。 發卡(若干):婆媳戴花時備用。 花籃(1個):典禮會場上用。(可用喜車上花籃代) 紅紙(10張):蓋井蓋、墊果盤用。 水果糖塊糕點瓜子煙:新房接待、典禮會場主席台上、禮賬桌上用。 紅雙喜煙和火柴(若干):新郎新娘敬酒時用。 紅氣球(20個):迎送喜車1車掛2個。 相卷(至少4個):結婚全過程攝影用。 斧子(1把):新郎迎親時和新娘換妝、坐福時用。(斧子最好用桃木製作的工藝品,紅紙剪的也可) 禮賬本、筆、禮賬兜1—2套。 男方家紅包:新娘改口、壓炕、壓車、新娘換鞋、掛門簾及掛鍾、新娘點煙及賞嫁妝、新親小孩、喜車、廚師、攝影師、錄像師、伴郎、伴娘、獻花小孩、主持人、賓相用;另備幾個機動紅包。 女方家紅包:新郎改口及點煙、給新娘壓腰、賞喜車、新親上禮、加菜時賞廚師,新娘賞雙方嫂子、小叔子用,另准備硬幣1包,抓福時用。 女方家備水果糖塊糕點瓜子煙;1碗合喜面、2個荷包蛋(新郎新娘吃);1掛鞭,喜車返回放;聚寶盆1個、紅紗巾1條;紅手帕若干個(遇喜車拋、作贈品送人);門簾、掛鍾各1個、秤砣1個(掛門簾及掛鍾時用)。 新郎、新娘交換的信物。 雙方家庭溝通商定事宜 舉行婚禮之前,男方家人要和主持人一起禮節性的到女方家進行一次走訪,溝通情況,徵求意見。 雙方家庭需溝通商定的事宜有: (1)落實迎親人員(有長輩一人帶隊)、送親人數、小孩數。 (2)迎、送親車輛雙方各出幾台,如何賞錢。 (3)商定迎送親時間、車行路線和迎送親、入洞房(新房)、結婚典禮儀式、議程。明確在女方家換妝、照相和在洞房坐福、照相等儀式,均不超過一個小時;典禮儀式20—25分鍾。 (4)賞錢溝通:新郎新娘改口錢,壓炕錢、新娘換鞋錢、新親壓車賞錢、掛門簾及掛鍾賞錢,賞新親小孩錢、賞嫁妝錢,新親上禮錢,給新親加菜賞錢等。 (5)落實證婚人、 婚禮慶典講話人員、獻花小孩、放鞭揚花人員。 (6)迎親禮品返回問題:大蔥、喜蠟各返回2顆。 (7)落實女方家執事和男方家賓相,雙方有事直接由他們聯系溝通。強調伴郎為新郎攜帶禮品,為新郎新娘上下車開關車門;伴娘協助新娘化妝、換裝;伴郎伴娘為新娘鋪紅毯,點喜蠟,做好交換信物、喝交杯酒和敬酒准備工作,隨時關照新郎新娘儀表。 (8)雙方習俗溝通、忌諱或注意的問題及其它有關事宜。 迎親送親儀式 結婚前夜,新郎在布置好的新房內,由未結婚的弟弟或侄兒、外甥陪伴下過夜,俗稱「壓床」、「暖房」。 結婚當天,從清晨開始,男方家門前便鼓樂喧天,大門上張貼大紅喜聯,室內外門窗、傢具上張貼紅「囍」字。房前或大門外以「88」或「99」為造型擺好煙花爆竹。清晨一早,由鮮花專賣店裝好迎親喜車,迎親車擋風玻璃窗上粘貼「囍」字,迎親喜車車門兩旁懸掛紅氣球。新娘起早盤頭化妝,由伴娘陪伴在家等候。 (1)新郎換裝。新郎在新房換裝,披紅戴花。兒子要成家了,母親對其囑托。主婚人(新郎父母)、主持人、賓相戴喜花。 (2)迎親車隊出發。新郎由長輩帶隊,在伴郎、介紹人、親友和婚禮主持人的陪同下,手持鮮花,帶四彩禮、壓炕錢、換鞋錢,乘車去迎親。迎親人員有一人負責帶新郎新娘花、伴郎伴娘花、主婚人(新娘父母)花、兩條紅腰帶、一雙紅鞋、一條紅毯、四顆喜蠟、一掛鞭。伴郎為新郎坐下墊「福」(斧子),出發時放一掛鞭炮。如請有鼓樂班子的便開樂齊奏。一路上逢村過橋燃放鞭炮。兩家相距近者故意繞遠路,以顯示榮耀。迎親隊伍到女方家附近,放鞭炮給女方家報信,女方家出人迎接至大門外,迎親人員下車。 (3)新郎改口叫門。 新郎手提禮物走在前面,至房門前改口叫「媽!開門」,須叫數聲(謂「憋性子」,女方到男方家後亦然)。岳母開門後,新郎給岳父、岳母鞠躬施禮,岳母接過禮物,對女婿改口賞紅包,然後讓賓客到客廳等候,以煙茶糖果招待,並由介紹人介紹雙方親屬關系。在迎親賓客進屋的同時,新郎又叫新娘開門,給新娘獻花。 (4)新娘換妝。新娘父母戴主婚人花. 伴郎伴娘鋪紅毯,點喜蠟,擺大蔥,伴郎在紅毯下放壓炕錢,新娘在紅毯上換妝。新娘換妝後新郎新娘互扎紅腰帶,互戴新郎新娘花,伴郎伴娘互戴伴郎伴娘花,女方家人和新郎新娘照相。 (5)吃合喜面。新娘母親煮一碗面條,放二個荷包蛋,新郎新娘合吃一碗喜面。 (6)新郎給女方家長輩人點煙,長輩對其賞錢;長輩給新娘賞壓腰錢。(比較講究的人家有此項安排) (7)新娘抓福:女方家人在紅毯上撒硬幣,新娘抓錢放入由紅布包裹的洗臉盆俗稱「聚寶盆」中,新娘端盆 ,母親對女兒囑托。 (8)喜車返回。新郎抱新娘上喜車,新郎給新娘換鞋,新娘弟弟接舊鞋,新郎給賞紅包。迎親人員帶回紅毯和兩顆喜蠟、兩顆大蔥。女方家人對喜車賞錢,迎親車起車燃放鞭炮返回 。一路上喜車在前,新娘的父母、壓車人和其他親屬相隨送至婆家。姑娘出嫁,女方家一般要陪送幾大件嫁妝,如高檔傢俱、家用電器等,所有的嫁妝都要繫上紅布條,嫁妝隨車到達。
Ⅵ 天津婚慶——參加結婚、訂婚典禮的基本禮節
婚禮儀態的要求
幾乎每個婚禮上,新朗新娘都會像雕像擺設般,頻繁地調換賓客拍照,每對新人要在眾目睽睽下站立、走動、就座,一想到你的舉動無一能逃過眾人的目光,是不是心裡發怵?不用擔心,下面教你一些基本的禮節,保管用得上。
坐姿
仔細認真聆聽,椅子要淺座一坐著和親屬拍照時,上半身的姿態最關鍵,所以,若有了"啊,好不容易能坐下了"這種想行,瞬間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貓起腰來,很難看的。不能大意,要時刻保持緊張感,特別是如果新娘穿著低胸禮服,坐在椅子的中心處,扭著腰,這樣顯得肩幅寬,體型苗條,穿細長禮服,把腿斜地垂下,可以使腿顯得修長,新郎無精打采地坐著時,褲腿會自動向上提,露出襪子,不雅觀,所以要特別注意,坐下去前,先提一下膝蓋部的褲子。
站姿
自然地挺直背脊,互相有意識拼成"八"字形,無論迎接客人還是拍紀念照,站立姿態很重要,因此要特別注意才好,背部有向上伸展感,頭部,部和腳後跟成一條直線,上半身有被吊起的感覺,站立時特別有精神,新娘應站在新郎身邊靠後約15厘米處,右手挎新郎右胳膊,兩人的位置象八字,正面拍照感覺最佳,新郎輕曲左胳膊,讓新娘把手插在肘里,要注意的是新娘不要拉著新郎的衣服,讓人有膽怯的感覺。
另外,新郎不應該為了挺直背要過分突出腹部,不要緊挽著新娘,以免踩到裙子,也不要離得太遠。不要死死地抱著新郎的胳膊,好像生怕他會逃跑似的。
行走--引人注目的入場儀式
有些新娘由於不習慣穿婚紗和高跟鞋,可能會有踩到裙子的意外情況,所以禮服不宜過長,且正確的走路方式是:用腳尖輕踢著裙邊,足底輕擦過地面,徐徐向前,嚴格地講,新娘的目光應該是始終直視前方,盡量將視線放於10米前,這樣有利於拍照,但為了安全起見,新娘的視線可以稍稍向下,但不可太過以免影響形象。
親吻--自然大方地吻,羞羞答答反覺得很怪
儀式上的親吻具有神聖的意義,二人應該表現得自然,大方,婚禮上當進行宣誓親吻時,莫名其妙的害羞,扭扭捏捏或做作地突出嘴唇接吻反而令人厭惡,照片也好錄象也好,都會相當不自然,正確姿勢如下,新郎輕輕抓著新娘的胳膊,另一隻手摟住她的腰,以次作為暗示,新娘
將臉稍稍抬,讓旁觀者感覺二人是以很自然的姿態靠近,有一種神秘感,顯得漂亮,接吻的時機由二人先說好,這樣到時候才不會出差錯,新娘應事先用餐巾紙輕輕試去表面濃艷的口紅,免得在新郎臉上留下很清晰的唇印。輕輕抱住胳膊,將臉略上抬更自然,別像蓋章一樣。
讀信--新郎新娘一定要表現出充滿真摯的感情
在婚禮上,新郎新娘在朗讀給家人,親戚,朋友的感謝信時一定要非常的認真,因為這是婚禮儀式上一個十分嚴肅的場面。真誠的情感就顯得重要。在寫完信之後,本人一定要親自事先練習一下,以免在正式朗讀時有偏差,內容應當真實,能使來賓有所共鳴,盡量營造出一個充滿深情的場面。
穿禮服--輕輕抓住禮服的衣襟,迅速轉身
禮服和一般衣服不同,想只改變一點方向是做不到的,不拖著裙子以誇張姿態轉身的決竅在於,轉身時用與旋轉方向相反的手輕輕抓住裙邊和裙撐稍微向上提,在穿著長裙,披著長披紗時,把它們掛在自己的手腕上,瞬間地快速轉身。
笑容--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嘴角上翹,柔和地微笑一對新人臉上的幸福笑容是賓客們喜愛看到的,很多人拍照時的笑臉是刻意堆出來的,拍完了,臉上的笑容也沒有,這樣的笑很假。笑臉的練習方法是:嘴裡橫含一根筷子,嘴角上翹,樣子看上去像笑一般,保持嘴形不變,把筷子拿出來,便完成了笑臉,然後反復操練,練到笑不露齒的程度便大功告成。
鞠躬--文雅的鞠躬姿勢記在心中,一邊微笑一邊微微彎曲上半身並點頭寒暄
婚禮上免不了頻頻鞠躬要領:第一,背要直,腰部以上的身體向前傾。第二,鞠躬時要滿懷感情,彎腰的幅度約15度左右,兩個人要配合,不要"此起彼伏"。可以保持一秒鍾的停頓,在音樂聲中向主婚人鞠躬時不要忘記必須整個身體正對著他。注意不要突出下巴,只點頭行禮或彎腰過度都會顯得不文雅,注意鞠躬的時候不要抬眼看人。
換戒指--實現最浪漫的一幕
"緊張了,連戒指也戴不進去!"有此尷尬的經歷的人不妨事先多練幾次,新娘幫新郎戴戒指時,新郎彎曲肘部,把手伸到自然彎曲的高度,新娘用左手托新郎的手,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握戒指,戴入新郎的無名指,通常,在戴不上去時,新娘會不自覺地誇張起來,緊緊抓住他的手,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仔細將戒指往他無名指上套,其實這種姿勢很失態,拍出的照片出不好看。
切蛋糕--絕好的拍照機會
在婚宴中拍照次數最多的場面就是一對新人切蛋糕的時候了,如此近距離拍攝,手指尖的細微動作都會令新郎新娘感到緊張,切蛋糕的正確姿勢是新娘右手持刀,新郎將右手蓋在新娘的右手上,新郎的左手摟住新娘的腰,新娘的左手輔助右手切蛋糕,這種是最美觀的姿勢,並在站姿上依舊保持親密的八字形,而且,兩人的視線保持一致,有利於把照片拍得更完美,新娘右手持刀,新郎將手上蓋住新娘的手。新娘也可以用左手來輔助。兩人的視線必須一致回頭時不要只轉臉,整個身體都要轉。新郎的左手輕搭在新娘的腰部。
點蠟燭--如畫般的景象,點亮喜宴蠟燭
挺直背脊是基本中的基本。經常有人在這一點上失敗,因為新郎新娘拿著點火棒在離蠟燭很遠的地方伸手點火,這種姿勢會讓二人突起下巴,張開嘴巴,樣子很可笑,且兩人手臂長度不同,若新郎把手臂完全伸直,新娘就會身體前傾。所以,新郎要考慮新娘手臂的長度以決定站的位置。這稱為"新郎引導式"。新郎的另只手放於新娘腰上,像跳舞一樣,通過手指的暗示來調節距離,將新娘引到離桌子半步之遙處,新娘則要注意,不要忘了將手中的花束正面朝外。離得很遠伸手點蠟燭,由於姿勢不當,下巴隨即抬起,嘴巴出張開了,形象極差,盡可能靠近桌子。姿勢漂亮,收攏下巴,新郎的手放於新娘的腰上,花束面向外側握著。
揭面紗--動作穩健,相互配合
新娘應該挺直了背,微微蹲身以配合對方
婚禮的嚴肅氣氛不應該讓新郎揭面紗的不規范不雅觀動作給破壞了,為了使新郎更容易地掀起面紗,有必要降低高度,新娘應以慣用腳為主心支撐點,另一隻腳向後跨小半步,直著腰板微曲膝蓋,那種曲腰突臀的姿勢會很難看的,還有,掀起的面紗不要讓它亂糟糟地放在頭上,新郎在掀起愛人面紗的同時應該順手幫忙整理一下,這樣無論是從側面還是後面拍照都會相當整齊。
乾杯--一邊輕舉杯,一邊注意舉杯方式
首先,在聽祝酒辭時,新娘應摘下手套,放在桌子上,酒杯應端至胸前,隨著乾杯聲懷著感激心情將酒杯稍斜上舉,幅度若不過大,應該不會讓酒杯遮住臉部,從任何角度拍照都OK。若兩個人的椅子離得遠,可以在站立時靠得近一點,有意地做成"八字形"站姿,這樣整體才顯得美觀,另外,拿酒杯的時候,要安排好手指的位置,聽別人發言時,應用左手穩托杯底。
新郎新娘在婚禮上的禮儀
新郎,新娘是婚禮上理所當然的主角,是來賓們目光的焦點,整個婚禮是否能夠順利,圓滿地完成,取決於客人對新郎,新娘的印象,因此新郎,新娘在婚禮上的禮節是否周全、適當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應注意以下幾點:
儀表著裝:新婚喜慶,新郎、新娘要格外注意儀表,可適當化妝,作好發型,保持容光煥發。新郎一般穿西裝系領帶,新娘一般穿婚紗,並適當佩帶項鏈,耳環等飾物,但不可多,以免俗氣。
迎賓等客:新郎、新娘應手持鮮花雙雙立於大門口迎接客人,不可來回走動;客人到來時應熱情地表示歡迎和感謝,並適時地把客人介紹給家中的長輩或其他來賓,然後依長輩或輩份按次序讓座,對於客人此時送上的紅包,不論禮輕禮重,新郎、新娘都要一視同仁地致以謝意。敬煙、敬茶時要用雙手送上,並為吸煙的長輩或平輩客人點火。
談話說笑:與長輩交談要誠懇謙遜,不可高談闊論,信口開河;與平輩講話要熱情禮貌,注意謙恭;不可無休止地縱聲大笑,或沉默寡言;對晚輩要熱情友好。
坐立行走:不可歪歪斜斜地坐在沙發上,更不要高蹺二郎腿,站立講話時,要腰板挺直,不要全身抖動或前後左右經常挪動;行走時不要慢慢吞吞,狀似散步,但也不要跑來跑去。可快步疾走,但要注意走姿和節奏。
相互配合:新郎、新娘在婚禮上雙出雙入,最好不要分開單獨行動,並且在相互配合方面,應注意禮節,例如:應相互向對方介紹各自的長輩或平輩親戚,朋友;相伴而行時,雙方不要離得太遠,但也不要過於親昵;如有賓客取鬧,應相互為對方解圍,入座時,應讓新娘先坐。
婚宴開始:新郎、新娘要按主次,依次到客席向各位客人敬酒,敬酒時要親手為客人將酒杯倒滿並雙手為客人端起,但不要一律強求客人一飲而盡,等客人放下酒杯後,新郎、新娘要說聲「謝謝」,並再次為客人將酒杯添滿,方可再向下一位客人敬酒。新郎、新娘在婚禮宴席上應多照顧客人,讓親朋好友吃好喝好,高興而來,滿意而去。不要自己大吃大喝,甚至飲酒過度,當場醉倒,那就過於失禮,對於客人敬酒,即使酒量有限,也要略加表示,至少要舉起酒杯向客人致以謝意,並說明不能多喝的理由。
婚宴結束:客人離去時,新郎、新娘要雙雙立於門口,一一同客人握手再見,並說些「謝謝光臨」、「請慢走」之類的話。
結 婚 --典 禮 儀 式:
(對新郎新娘、音響師、攝影師、錄像師、鞭炮手、獻花人、結婚證書、信物、交杯酒具做好安排;主婚人、證婚人、新郎新娘雙方單位領導、親友和嘉賓代表,佩戴喜花,到婚禮主席台上就座)
(1)、結婚慶典開始,奏樂,鳴放鞭炮;
(2)、向新郎新娘獻花;
(3)、證婚人為新郎新娘頒發結婚證書並作證婚講話;(新郎新娘向證婚人鞠躬,證婚人向新郎、新娘頒發結婚證書)
(4)、舉行拜堂儀式:(一拜高堂;二拜來賓; 三夫妻對拜)
(5)、交換信物;
(6)、喝交杯酒;
(7)、致賀詞、答謝詞 :
主婚人(新娘父母)作主婚講話;
致賀詞:新郎新娘雙方單位領導、雙方親友代表、來賓代表講話;
主婚人(新郎父母)作主婚講話並致答謝詞;
新郎新娘講話;
(8)、鬧花堂。
舉行喜宴
結婚慶典儀式結束,喜慶宴會開始。新親專有新親席,新親席擺在正位。此時新親上開賬禮。席間,樂隊演奏,賓朋獻歌助興,廚師給新親加菜,新親賞廚師。
喜宴進行期間,新郎新娘在主持人和伴郎伴娘陪同下給賓客敬酒、點煙。敬酒時,新郎新娘按長幼順序先給新親席敬酒,點煙。給其他賓客敬酒時,如來賓較多,主持人則要求每桌各選一、二個代表,由新郎新娘敬酒、點煙。新親和賓客散席後,男方家人在飯店門口送客。
吃團圓飯
賓客走後,新郎一家人團團圍住,新娘給公婆敬酒,男方一家人吃團圓飯。
晚上,洞房裡要把從新娘娘家帶回的喜蠟點燃,大蔥擺上。新郎新娘要吃餃子和面條。餃子叫子孫餃子、面條叫長壽面(也有叫寬心面的)。然後開始鬧洞房。鬧洞房傳統習俗是由新郎的嫂子、嬸子等人給新人鋪被褥,同時往新郎新娘床上扔棗、栗子(意為早生貴子),扔花生(意為姑娘兒子插花生),還有扔大豆(意為孩子多、象金豆),扔木墩(意為孩子長得結實)。現在,新婚之夜,青年人嬉戲新郎新娘節目很多,而且花樣翻新,妙趣橫生。往往鬧到深夜,直到新郎新娘再三告饒為止。
婚 禮 注 意 事 項:
1、迎親人員和迎親車輛,去時為單數,返回時迎送親人員和迎送親車輛為雙數(意在成雙成對),到女方家和返回新房時,行車往裡拐(意在不往外去)、不走重復路線(意在結婚值此一次)。
2、四彩禮掛紅包裝,斧子、秤砣用紅布包好。
3、新郎新娘互扎紅腰帶時切忌不打結(意在夫妻感情和順,不結疙瘩)。
4、典禮前,新郎新娘下喜車後喜車花立即拆除(意在結婚坐喜車就這一次)。
5、喜蠟要對滅不要吹滅(意在一生到老,生生死死都在一起,不被吹散)。
6、新娘抓福時盡量多抓,但不要抓凈(意在把福根給留下)。
7、喜車返回遇喜車、過路口或過橋時,新娘對窗外飛紅手帕(意在喜上加喜)。
8、新房附近井蓋用紅紙遮蓋(意在把井蓋上了,不能掉井裡)。
婚禮的重中之重,在於其具體程序是否得當。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盡量使之既合理,又合「禮」。
目前,國內通行的新式婚禮有家庭婚禮與集體婚禮等兩種具體形式。二者的程序與步驟,各有一些不同。
(1)家庭婚禮
家庭婚禮,指的是一對新婚夫婦在自己家中或其他場所舉辦的約請雙方親朋好友參加的小型婚禮,它的主要程序一共有六項。
其一,是宣布婚禮開始。可以演奏或播放《婚禮進行曲》,條件允許還可以鳴放鞭炮。與此同時,在來賓的掌聲和歡呼聲中,新郎、新娘步入現場。
其二,是行鞠躬禮。在司儀的主持下,新人們首先要向雙方的父母或其他尊長鞠躬,其次要向全體來賓鞠躬,最後還要雙方相互鞠躬。
其三,是證婚人講話。其主要內容是扼要介紹新人雙方戀愛的經過,並對對方預祝婚後幸福。有時亦可代以宣讀結婚證書,宣布新婚夫婦婚姻合法。
其四,是長輩講話。可請新人雙方的父母或其他尊長的代表即席講話,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賀。
其五,是新人講話。應當請新郎、新娘依次講話。向全體來賓致以感謝。有時,亦可由新婚夫婦一同表演文娛節目。
其六,是婚宴開始。新郎、新娘應從主桌開始,逐桌逐席地向來賓敬酒。婚禮至此結束。
(2)集體婚禮
集體婚禮,即數對新人在公共場所有組織地進行的大型婚禮。其基本程序共有八項。
其一,是宣布婚禮開始。奏樂或鳴放鞭炮。
其二,是全體新人入席。此時全體新人應一對夫妻一排,男左女右,相互牽手。在樂曲、掌聲和花雨之中,列隊緩步入場,並在主席台上就座。
其三,是新人行鞠躬禮。有條件的話,新人應依次向尊長、證婚人、來賓一一鞠躬致意,最後還應相互鞠躬。此項亦可簡化為先向全體來賓鞠躬,然後相互鞠躬。
其四,是證婚人講話。其內容是宣布新人結婚合法有效,並且提出希望,加以祝賀。
其五,是家長代表講話。其重點是感謝來賓,並且對全體新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其六,是新人代表講話。主要的內容是向大家表示感謝,同時也表明新婚夫婦相伴終生的決心。
其七,是向新人贈禮。由集體婚禮的主辦單位向全體新婚夫婦逐對贈送具有紀念意義的禮品。
其八,是文娛活動。主要以文藝演出或交誼舞會為形式進行。有時,要請新婚夫婦首先為大家進行表演。
Ⅶ 大家說一下天津結婚的風俗,天津本地婚禮習俗是什麼
天津結婚風俗是指的在天津人結婚的風俗習慣。天津處於我國的北京的旁邊,但是在結婚婚俗方面卻是與北京有所不同的,天津人更加的喜歡老祖宗留下來的婚俗,於是在西式婚禮中也加入了一些中式婚禮的婚俗,使得婚禮更加的有寓意。
三:迎親,天津人也是要求必須要在中午12點以後,迎親的人才能夠出發去接新娘,並且最晚要在太陽落下前將新娘娶進門。新郎和新娘結婚的前一天是不可以見面的,而且結婚的前一天的晚上新娘的母親要給新娘子梳頭和修容,還要准備4、6、8個雙數倍數的煮熟的紅皮雞蛋放進新娘隨身的包中。新郎家的話要找一個童男子來在婚床上睡上一晚上,床的四角放上四個蘋果,寓意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看到以上的天津結婚風俗大家都了解了嗎?如果說想要嫁娶天津人的朋友們趕緊的准備起來吧!提前也可以詢問一下對方家長的意思,以確保婚禮符合兩家人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