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醫院手術室有多少人
擴展閱讀
福州寶龍哪裡住宿便宜 2025-07-18 01:38:24
深圳西安哪個好玩 2025-07-18 01:37:00
廣州中高風險區多久撤銷 2025-07-18 01:35:39

天津醫院手術室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11-05 19:02:06

㈠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摘要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鞍山道154號,始建於1946年,佔地面積77881平方米,建築面積27.4萬平方米,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天津市醫保定點單位,是天津醫科大學教學醫院,是國家臨床葯師培訓基地、國家標准化代謝疾病管理中心、天津市結締組織病相關肺動脈高壓規范診治示範中心,先後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天津市工人先鋒號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㈡ 一個建築面積40萬平米的醫院,大概可以容納多少人口醫生、病人、工作人員都算上。有沒有固定比例值

綜合醫院建設標准
建標110-2008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施行日期:2008年12月1日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建設規模與項目構成
第三章 建築面積指標
第四章 規劃布局與建設用地
第五章 建築標准
第六章 醫療設備
第七章 相關指標
附 件 綜合醫院建設標准條文說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加強和規范綜合醫院的建設,提高綜合醫院工程項目決策與建設的科學管理水平,正確掌握建設標准,充分發揮投資效益,制定本建設標准。
第二條 本建設標準是為綜合醫院建設項目決策和科學、合理確定項目建設水平服務的全國統一標准,是編制、評估和審批綜合醫院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依據,是有關部門審查項目設計和對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監督、檢查的尺度。
第三條 本建設標准適用於建設規模在200~1000張病床的綜合醫院新建工程項目。一般情況下,不宜建設1000床以上的超大型醫院。確需建設1000床以上醫院時可參照執行。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可參照執行。
第四條 綜合醫院的建設,必須遵守國家有關經濟建設的法律、法規和國家發展衛生事業的技術經濟政策,應適應項目所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正確處理現狀與發展、需要與可能的關系。
第五條 綜合醫院的建設應堅持以人為本、方便患者的原則,在滿足各項功能需要的同時,注意改善患者的就醫條件和員工的工作條件,做到功能合理、流程科學、安全衛生、經濟適用。
第六條 綜合醫院的建設應符合所在地區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避免重復或過於集中建設。
現有綜合醫院的改建、擴建,應合理利用原有設施,厲行節約,避免浪費。
第七條 綜合醫院的建設,應認真做好項目的前期准備工作,按照立足當前、考慮發展、適度超前的原則,根據當地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和建設單位的實際情況,切實做好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論證、編制工作。
第八條 綜合醫院的建設,應對院區進行總體規劃,經批准後,根據需要和投資可能,可一次或分期實施。
第九條 綜合醫院的建設,除執行本建設標准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准、規范和定額、指標的規定。

第二章 建設規模與項目構成
第十條 綜合醫院的建設規模,按病床數量可分為200床、300床、400床、500床、600床、700床、800床、900床、1000床九種。
第十一條 新建綜合醫院的建設規模,應根據當地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衛生規劃、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擬建醫院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衛生資源和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狀況以及該地區現有醫院的病床數量進行綜合平衡後確定。
第十二條 綜合醫院的日門(急)診量與編制床位數的比值宜為3:1,也可按本地區相同規模醫院前三年日門(急)診量統計的平均數確定。
第十三條 綜合醫院建設項目,應由急診部、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保障系統、行政管理和院內生活用房等七項設施構成。
承擔醫學科研和教學任務的綜合醫院,尚應包括相應的科研和教學設施。
第十四條 磁共振成像裝置、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裝置、核醫學、高壓氧艙、血液透析機等大型醫療設備以及中、西葯制劑室等設施,應按照地區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的安排並根據醫院的技術水平和實際需要合理設置,用房面積單獨計算。
第十五條 綜合醫院配套設施的建設應堅持專業化協作和社會化服務的原則,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設施或集中建設、統一供應。

第三章 建築面積指標
第十六條 綜合醫院中急診部、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保障系統、行政管理和院內生活用房等七項設施的床均建築面積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
綜合醫院建築面積指標 (m2/床) 表1
建設規模 200~300床 400~500床 600~700床 800~900床 1000床
建築面積指標 80 83 86 88 90

第十七條 綜合醫院各組成部分用房在總建築面積中所佔的比例,宜符合表2的規定。

綜合醫院各類用房占總建築面積的比例(%) 表2
部門 各類用房占總建築面積的比例
急診部 3
門診部 15
住院部 39
醫技科室 27
保障系統 8
行政管理 4
院內生活 4
註:使用中,各類用房占總建築面積的比例可根據地區和醫院的實際需要作適當調整。
第十八條 綜合醫院內預防保健用房的建築面積,應按編制內每位預防保健工作人員20m2配置。
第十九條 承擔醫學科研任務的綜合醫院,應以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70%為基數,按每人32m2的標准另行增加科研用房,並應根據需要按有關規定配套建設適度規模的中間實驗動物室。
第二十條 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教學醫院和實習醫院的教學用房配置,應符合表3的規定。
綜合醫院教學用房建築面積指標(m2/學生) 表3
醫院分類 附屬醫院 教學醫院 實習醫院
面積指標 8~10 4 2.5
註:學生的數量按上級主管部門核定的臨床教學班或實習的人數確定。

第二十一條 磁共振成像裝置等單列項目的房屋建築面積指標,可參照表4。
綜合醫院單列項目房屋建築面積指標 (m2) 表4
項目名稱 單列項目房屋建築面積
磁共振成像裝置(MRI) 310
正電子斷層掃描裝置(PET) 300
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裝置(CT) 260
X線造影(導管)機 310
血液透析室(10床) 400
體外震波碎石機室 120
潔凈病房(4床) 300
高壓氧艙 小型(1~2人) 170
中型(8~12人) 400
大型(18~20人) 600
直線加速器 470
核醫學(含ECT) 600
核醫學治療病房(6床) 230
鈷60 治療機 710
矯形支具與假肢製作室 120
制劑室 按《醫療機構制劑配製質量管理規范》執行
註:1.本表所列大型設備機房均為單檯面積指標(含輔助用房面積)。
2.本表未包括的大型醫療設備,可按實際需要確定面積。
第二十二條 新建綜合醫院應配套建設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停車的數量和停車設施的面積指標,按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根據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需要配套建設採暖鍋爐房(熱力交換站)設施的,應按有關規范執行。
第二十四條 健康體檢設施及其所需的面積指標,應根據實際需要報批。

第四章 規劃布局與建設用地
第二十五條 綜合醫院的選址應滿足醫院功能與環境的要求,院址應選擇在患者就醫方便、環境安靜、地形比較規整、工程水文地質條件較好的位置,並盡可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礎設施,應避開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產、貯存場所。
綜合醫院的選址尚應充分考慮醫療工作的特殊性質,按照公共衛生方面的有關要求,協調好與周邊環境的關系。
第二十六條 綜合醫院的規劃布局與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 建築布局合理、節約用地。
二、 滿足基本功能需要,並適當考慮未來發展。
三、 功能分區明確,科學地組織人流和物流,避免或減少交叉感染。
四、 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建築物的朝向、間距、自然通風、採光和院區綠化應達到相關標准,提供良好的醫療和工作環境。
五、 應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不影響使用功能和滿足安全衛生要求的前提下,醫院建築可適當集中布置。
六、 應配套建設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設施。
第二十七條 綜合醫院的建設用地,包括急診部、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保障系統、行政管理和院內生活用房等七項設施的建設用地、道路用地、綠化用地、堆曬用地(用於燃煤堆放與洗滌物品的晾曬)和醫療廢物與日產垃圾的存放、處置用地。
床均建設用地指標應符合表5的規定。
綜合醫院建設用地指標 (m2/床) 表5
建設規模 200~300床 400~50床 600~700床 800~900床 1000床
用地指標 117 115 113 111 109
註:當規定的指標確實不能滿足需要時,可按不超過11m2//床指標增加用地面積,用於預防保健、單列項目用房的建設和醫院的發展用地。

第二十八條 承擔醫學科研任務的綜合醫院,應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70%為基數,按每人30m2,承擔教學任務的綜合醫院應按每位學生30m2,在床均用地面積指標以外,另行增加科研和教學設施的建設用地。
第二十九條 新建綜合醫院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的用地面積,應在床均用地面積指標以外,按當地的有關規定確定。
第三十條 新建綜合醫院的綠地率不應低於35%;改建、擴建綜合醫院的綠地率不應低於30%。

第五章 建築標准
第三十一條 綜合醫院的建設應貫徹安全、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原則,建築標准應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條件合理確定。
第三十二條 綜合醫院宜以多層建築為主。
門急診樓、醫技樓、病房樓等主要建築的結構形式,應考慮使用的靈活性和改造的可能性。
病房樓不宜設置陽台。
綜合醫院的各類用房及配套設施,應保證建築結構的安全,應符合國家有關抗震規范的要求。
第三十三條 綜合醫院的建築裝修和環境設計,應有利於患者生理、心理健康,體現清新、典雅、樸素的行業特點。
綜合醫院建築的色彩設計和室內照明,應符合衛生學要求。
第三十四條 綜合醫院的建設,應符合國家《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的要求,尚應考慮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設置無性別衛生間。
第三十五條 綜合醫院的建築物,應符合國家建築節能的相關標准。綜合醫院的門急診、病房、重診監護室、手術室、產房等部門的建築設計應當符合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基本原則。
第三十六條 急診部、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和實驗室等醫療業務用房的室內裝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 室內頂棚應便於清掃、防積塵;照明宜採用吸頂燈具。
二、 內牆牆體不應使用易裂、易燃、易吸潮、易腐蝕、不耐碰撞、不易吊掛的材料;有推床(車)通過的門和牆面,應採取防碰撞措施。
三、 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樓地面應採用防滑材料鋪裝。
四、 所有衛生潔具、洗滌池,應採用耐腐蝕、難沾污、易清潔的建築配件。
五、 不應使用易產生粉塵、微粒、纖維性物質的材料。
第三十七條 配餐、消毒、廁浴、污洗等使用蒸汽和易產生結露的房間,應採用牢固、耐用、難沾污、易清潔的材料裝修到頂;並應採取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順利、樓地面排水通暢不出現滲漏。
第三十八條 綜合醫院的院區管網,應採用分區專線供應。主要建築物內,應設置管道井並按需要設置設備層。主要管道溝應便於維修和通風,應採取防水措施。
第三十九條 綜合醫院的供電設施應安全可靠,保證不間斷供電,並宜設置自備電源。
綜合醫院應採用雙迴路供電。
院區內應採用分迴路供電方式。
第四十條 綜合醫院的建築耐火等級和消防設施的配置應遵守國家有關建築防火設計規范的規定。
第四十一條 綜合醫院的手術室、產房、放射科、功能檢查科、檢驗科、有關實驗室等用房應設置空調和通風設施。
潔凈手術部空氣凈化設施應符合《醫院潔凈手術部建設標准》。
第四十二條 綜合醫院應配置與其建設規模和業務技術、行政管理工作相適應的信息系統、通訊系統和安全技術防範系統。
第四十三條 綜合醫院應配置完善、清晰、醒目的標識系統。
第四十四條 綜合醫院應設置醫用氣體供應系統。
第四十五條 綜合醫院應建設污水、污物的處理設施,污水的排放和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存放與處置應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第六章 醫療設備
第四十六條 一般醫療設備的配置,應根據醫院的不同功能、專科特長和所承擔醫療保健工作任務,參照有關基本醫療裝備配置標準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 大型醫用設備的配置,應按衛生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辦法》和衛生部《全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指導意見》的規定執行。配置大型醫用設備必須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原則,充分兼顧技術的先進性、適宜性和可及性,實現區域衛生資源共享。
第七章 相關指標
第四十八條 綜合醫院的投資估算,應按國家現行有關規定編制。在評估或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時,急診部、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等設施的平均建安工程造價,可參照建設地區相同建築等級標准和結構形式住宅平均建安工程造價的2~3倍確定。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築物,其建安工程造價可按實際情況適當提高。
第四十九條 綜合醫院工作人員的編制按衛生部有關組織編制規定確定。
第五十條 綜合醫院的經濟評價,應按國家現行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的規定執行。

㈢ 天津有婦產科的醫院共有多少床位

22張

㈣ 天津泰達心血管醫院的醫院情況

醫院投資7.2億元,建築面積7.6萬平米,設病床500張,另有術後監護室80床、心臟重症監護室40床。建有現代化手術室16間、介入治療室5間。醫院裝備了雙梯度核磁共振儀、64排螺旋CT、最新型電子束CT、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掃描議(ECT)、平板式數字減影心導管機、三維實時成像彩色心臟超聲儀、心磁圖機以及高倍電子透射顯微鏡等大型診斷、治療和科研設備。葯劑科在國內率先採用自動包葯機,實現了按每次服用劑量自動分裝發葯,極大地方便了病人。檢驗科有全自動前處理系統支撐的生化分析在內的各種先進儀器,使檢驗工作準確而高效。
四通八達的自動物流傳輸系統提高了醫院的物品傳輸效率。先進的影像傳輸系統(PACS)和醫院信息系統(HIS)使之成為無膠片和可做到無紙張的現代化醫院。在全院信息系統的支持下,門診各部門採用一卡通式收費方式。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裝備使醫院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達到國際水準,使其不僅成為心血管疾病治療中心和健康檢查中心,而且成為專業人員培訓基地和科研基地。
醫院注重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住院病房雖有多個層次,但在基本生活水準和醫療水準上一視同仁。即使最普通的病房也一律是中央空調、進口病床、無障礙衛生間,並為每個患者配備了電話和薄屏彩電。醫院免費為患者提供營養合理的三餐。為了讓低收入病人看得起病,這種病房只收50元床費。醫院的服務定位首先是最廣大的普通民眾,同時又有絕對實力滿足那些對舒適度有特殊要求的消費群體。
醫院以開展各種先、後天心臟病及大血管病的心臟手術和介入治療為核心技術,設計年心臟手術和介入治療量各為10000例。開院年來,已經開展包括心臟移植在內的各類心血管外科手術和心血管介入治療數千例。醫院設有種類齊全、功能卓越的醫療輔助科室,還建有面積達3000多平米的實驗中心,對醫療、教學和科研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近年來培養的醫學人才不計取數,其中多名入選中國名醫百強榜,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醫院的進一步發展。
醫院以「博愛、濟世」為院訓,力求用堅定的信念和務實的行動,開創一條全新的辦院之路,讓民眾花相同甚至更少的錢,享受高水準的醫療服務,讓普通百姓真正體會到自己是醫療消費的「上帝」。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作為在掌握、應用本行業先進技術的同時,通過優化醫療和管理的流程,為本地區、全國乃至國際各階層病人提供優質、高效的品牌醫療服務。

㈤ 天津血液病醫院病房條件好嗎幾個人一個病房有單間嗎

大部分病房是3人間,每個病區(即每個樓層)只有2-3個單間。但住院環境,病房條件還是挺好的。因為是公立醫院,要為大多數患者提供服務,緩解住院難的問題,所以單間不可能太多。

㈥ 天津泰達醫院的簡介

泰達醫院始建於1990年,根據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和開發區醫療衛生發展的實際需要,經天津市政府批准,於2005年開始異地擴建。新院位於泰達國際心血管醫院以東,北海路以西,佔地面積44363.24平方米,建築面積78000平方米,其中綜合醫療區70000平方米,急救中心5000平方米,職業病防治中心3000平方米,主體12層,總投資額5.3億元,按三級甲等醫院標准建設,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設病床500張,年收治住院病人15000例,日門診量2500人次,年手術量8000例,急診量150人次/日,急救通過8例/次。醫院儀器設備總價值達1.4億元。擁有全身CT、磁共振成像儀(MRI)、核素掃描儀(ECT)、各種纖維內窺鏡、彩色多普勒超聲儀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有先進的全凈化手術室、重症監護中心。醫院建立遠程會診中心,形成院前急救院內急救ICU病房的立體急救體系,具有24小時救治大批量傷病員的能力。
醫院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水平發展為目標,堅持科技興院、人才立院,以急救醫學、骨科、運動醫學、神經外科、婦產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內科、代謝病科作為重點發展學科,同時對化學性職業傷害類疾病具備先進的預防、診斷、治療能力。
其中血液凈化、營養代謝支持、呼吸機治療在危重病中的聯合應用;急性腦挫傷的亞低溫治療、腦積水與腦卒中的治療、顱骨缺損的手術治療;運動創傷、骨關節置換、脊柱外科;血管外科;喉微創手術、面神經麻痹的診斷與治療;婦科微創手術;新生兒疾病的診治、兒童哮喘的規范治療等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醫院大力倡導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在病人就診的各個環節上實施全方位便民措施,以社會效益和病人權益保障為首位,為本市及濱海新區人民提供高水準的醫療服務和健康保障。

㈦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22

㈧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的醫護團隊

護理部貫徹「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宗旨,秉承「以科學精神體現人文關懷」的使命。全體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護理教學、護理管理及護理科研方面積極探索,努力進取,堅持科學管理,摸索出一套綜合性醫院科學的護理管理模式。由於成績突出,2003年護理部被評為天津市三八紅旗集體;在抗擊非典的工作中,護理部調動了全院護士積極性,較好地完成了任務,被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政府評為天津市抗擊非典先進集體;神經科護理部作為無陪伴病區的開創科室,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被評為全國巾幗文明崗。
全院擁有床位1080張,24個病區。全院護理人員共528人,其中在編護士460人,合同護士68人,另外為配合醫院無陪伴工作面向社會招聘康復助理182人。在528名護士中,主任護師1人,副主任護師5人,主管護師122人,護師195人,護士205人。護理隊伍中本科畢業生33人,本科在學48人,專科畢業生187人,大專在學191人,中專畢業69人。 護理部是醫院護理工作的組織管理機構,負責全院護理質量、護理人員的培訓與管理等,實行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三級管理網路,通過重新修定各級護理人員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和制定各種護理制度、操作規程、護理質量標准、應急程序和搶救預案,使全院護理管理在標准化、規范化、程序化、系統化的軌道上運行。
在護理改革中,重新組建了配送中心,負責全院各病區的送檢、取葯、物資下送、供應中心的收污送潔等工作;消毒供應中心實施從污到靜全過程的標准化管理;實施物資網路配送,護士每天輸入所需物資,由專人進行配送;建立靜脈葯物配製中心,將臨床上長期治療集中配置;
重新制定出院帶葯程序,方便病人辦理出院手續。
護理人才培養
引進競爭機制,實行責任護士、全科護士、帶教老師競爭上崗等,激發各級人員的工作能力,體現護士自身價值。加強五年資以下護士管理,制定培訓手冊及技術檔案,為護理隊伍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適應醫院發展的需要,迅速改變護理隊伍的知識結構,以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護理部對各層次護理人員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並對在職護理繼續教育及專業技能的訓練。
臨床護理
以病人為中心,人性化服務構建和諧社會為宗旨,在醫院實施住院病人包餐和建立無陪伴病區工作中,護理部從我做起,帶領全體護理人員發揚奉獻精神,竭盡全力配合醫院整體工作,保證了營養包餐及無陪伴工作的順利完成。護理部努力提升護理質量,不斷調整工作程序,確保病人安全,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並注重病人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措施的落實,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均有較大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不斷上升。
護理部加強人性化服務,進一步規范了病人住院流程、手術流程、出院帶葯流程,並實施死亡病人屍體護送,做到真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同時加強患者滿意度調查,將病人的意見及建議放在首位。
科研教學
護理部注重臨床教學和護理科研管理。自1958年承擔天津市護士學校分校教學工作,後又承擔天津醫科大學護理本科生、天津高等醫學專科學校及武警醫學專科學校教學及臨床帶教工作,多年來為天津護理界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的護理人才。
醫院設備先進,護理人才優秀,僅2003及2004年兩年護理人員主持完成及參與完成的各級科研項目及新技術就有20項,在各級各類雜志上發表文章82篇,參加各類學術會議文章211篇。
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護理部全體人員將一如既往地遵循「病人至上,質量第一」的宗旨,用勤勞和智慧、汗水和愛心,以遠見卓識的抱負和銳意革新的勇氣, 團結協作,奮發向上,努力為臨床一線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為創建基本現代化醫院相適應的護理品質和服務而努力拚搏,全力推進護理工作,使之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人性化服務貫穿於護理工作的全過程
通過規范病人住院流程、病人手術流程、病人出院帶葯流程,方便了廣大病人,減輕了家屬負擔,同時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醫療環境,進一步保證了病人的安全。為體現對患者人文化的全程護理,要求住院病人死亡後由醫護人員護送至太平間。
加強對病人健康教育
保證對病人實施整體護理,對病人實施有步驟、系統的健康教育,推行主動、參與、合作型的模式。重新制定健康教育手冊,包括健康教育路徑、標准健康教育計劃、科普知識三部分。統一健康教育記錄本,通過健康教育考核標准,每月質控檢查健康教育落實情況。請糖尿病健康教育專家對全院護士進行培訓指導,並選派護士進修學習糖尿病健康教育。對病人採取多種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個別指導、集體講解、文字宣傳、衛生展覽、衛生廣播、錄像,利用患者活動時間進行宣教。
加強對病人滿意度調查
護理部為給病人提供更加熱情周到的護理服務,重視廣大患者的意見與建議,加強護患溝通,設計問卷調查表,包括門診、運送中心、手術室、供應室、營養配膳員、康復助理問卷調查表,每月匯總分析,找出缺點與不足,及時糾正與改進,保證護理質量,樹立了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護士良好的形象。 規范消毒供應中心工作
消毒供應中心是為臨床科室供應消毒滅菌物品的重要部門,其工作質量直接關繫到醫療、護理的質量,對預防院內感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消毒供應中心共有面積約1000平方米。根據物品處理過程劃分為污染區、清潔區和無菌區。消毒供應中心內部分別用2台全自動噴淋清洗機(瑞士)和3台雙扉預真空滅菌器作為屏障,將三區劃分開。供應中心還擁有環氧乙烷滅菌器1台。消毒供應中心實行電腦網路化管理,這樣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準確性。
為保證臨床使用,消毒供應中心實行從污到凈全過程的標准化管理,確保無菌物品質量,下收下送臟凈分人分車做到嚴格管理,防止院內感染發生。為減輕臨床護士負擔,消毒供應中心接管了許多工作如小毛巾的統一清洗,並逐漸接管了許多原來由臨床護士刷洗的物品並正規包裝,使臨床護士將更多的時間還給病人,以確保護理質量。並按臨床需要隨時增加各種敷料包的規格,體現了服務於臨床的宗旨。消毒供應中心還加強了對一次性無菌物品的統一管理,確保無菌物品質量,保證臨床護理質量。
重新組建運送中心
為了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使護士的時間充分運用到護理病人身上,重新組建了配送中心。運送中心主要負責護送病人做各種檢查、各種葯品的領取、各種標本的送檢、臨床使用各種物資的領取、各種單據的下送等工作。具體分工方式為根據科室性質安排工作人員所負責區域的大小。工作量較小的科室,每4-7科室由1人所負責;工作量較大的科室,每2個科室由1人所負責,特別是取消家屬陪伴後工作量增大,每4個科室增加1人,這樣安排即滿足了臨床科室的需要,又保證了病人的安全,縮短等候時間,達到患者滿意。同時加強對運送中心的質量控制管理,通過護士長測評及患者測評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考核。
改革棉織品管理模式
為減輕臨床護士負擔,使護士將更多的時間用於護理病人,改革棉織品管理模式。改變了以往由護士在病房樓道內清點被服的情況,病房內不再存放、保管棉織品,所有被服統一由洗衣房保管。洗衣房的工作人員每天按時到各科室收污單、送潔單,這樣做即避免了污單對病區環境的污染,又節約了護士清點被服的時間。並且在此基礎上,護理部統一全院各病區被服大換時間,由洗衣房提前一日將所需大單被套下送至各病區,保證使每一位病人都能換上新的被服,從而保證了臨床護理質量。
實施物資電腦網路配送
利用院內電腦網路系統,實現物資配送和消毒供應中心一次性物品、無菌物品的網路化管理。改變了以往護士每周需一次性大量領取物資的現象。每天各病區按測算物資需要固定數,護理人員專人每天清點物資後於9AM以前將當日所需物資數量輸入電腦,物資科進行確認後配置各病區物資,由運送中心送到各病區並雙方簽字。這樣即節約了人力資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護士的時間,使護士將更多的精力用於全面護理病人上,使病人得生理和心理的整體護理。
實施靜脈葯液中心配置
保證醫療護理安全,同時減少臨床護士工作負擔,分別在試點病區實施配液中心統一配液。用於住院病房的靜脈滴注用普通葯物、營養、抗生素、細胞毒性葯物的配置。滿足每日1600袋配置量,並且考慮餘量。靜脈葯液配置中心的建立即節省臨床護士的配液時間、減少工作量,
並且規范臨床用葯,葯師參與審方,及時調整不合理用葯。在凈化環境下配液,降低操作中污染的機會,增加核對的次數,降低差錯的發生,統一標簽,使之更加規范。
建立危重病人上報制度
加強對危重病人的管理,保證護理質量,建立危重病人上報制度,實施院內護理會診。對於本科室內危重病人,存在不能解決的護理問題,需其他科或多科協助時,由病區護士長向護理部提出申請,由護理部組織、協調、確定會診時間、地點及參加護理會診的人員。請相關科室護理人員共同討論護理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及應採取的相關護理措施,將需要解決護理問題所採取的相應護理措施進行討論,並制定護理計劃。
規范各項常規護理操作
為提高護理人員技術操作水平,規范護理操作程序,保證護理工作質量,護理部對臨床常見護理操作進行統一。經過反復修改、規范、制定操作流程,最後通過拍攝錄像片,刻制光碟,在全院滾動式播放,並將規范內容納入全院護理理論考試。統一心肺復甦步驟,舉行心肺復甦急救知識培訓,現場摩擬搶救。
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實施更加標准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護理管理,統一各項病區制度、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布局設施,其中包括對護理站、治療室、副治療室、病室、監護室、污物間、各物品櫃、治療車、搶救車等統一布局。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規范各種記錄本,如監護室病人登記本、搶救車接物本、搶救車接葯本等。對所有規范內容,護理部均發放統一標樣,同時為進一步加強管理,派專人到各病區檢查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
規范護理查房
護理部按年計劃定期參加各病區個案查房、危重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及時發現及解決護理工作中的問題,以採取措施,提高護理質量,避免缺陷發生。
每年完成護理部主任綜合質量查房4次,護理部參與科室自查房20餘次。
每年進行護理部綜合質量查房4次,每季度1次。護理部參加的各類查房均要求做好記錄,並進行綜合評價。護理綜合質量查房可結合示範、幻燈、模型等多種形式進行。各科室每月進行個案病例查房、危重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並做好記錄,對護理當中現存的或潛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共同學習,提高護理質量。
規范護理文件書寫
護理部結合護理質控要求,規范一般護理記錄的書寫,並結合臨床實施需要,進一步調整ICU重症記錄。在各病區正式書寫一般護理記錄之前,先派出兩位病房護士長外出學習,建立一般護理記錄書寫試點病區。然後根據各系統疾病特點,制定內外婦各系統書寫標准與要求、設計日誌,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改、完善。在此基礎之上,制定一般護理記錄標樣,並下發到每一病區。 加強五年資以下護士管理
為適應醫院改革新形勢,加強護理隊伍的基礎建設,全面提高年輕護士的整體質量。護理部採取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通過綜合考核對低年資護士進行綜合考核。對於考核不合格者延長其試用期,甚至終止試用期或調離崗位。護理部對五年資以下護士嚴格執行輪轉計劃及考核標准,建立考核檔案。低年資護理人員培訓手冊中明確提出基本任務與守則、具體要求及考績標准,對基本技術操作、專科技術操作、整體護理、業務學習的記錄做了詳細的計劃,為下一年度的培訓及考核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競聘全科護士,組建應急隊
護理部面向全院3-8年資護士公開競聘全科護士,組建應急隊。通過綜合考核,有15名護士脫穎而出,她們光榮地成為三中心醫院首批全科護士。護理部召開座談會,了解每位全科護士的實際需求,為她們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和學習安排。護理部旨在通過全科護士的培養,緩解病區病人高峰期護理工作繁重與護理人員少的矛盾,使護士有充分的時間護理每一位病人。還可為更多優秀的年輕護理骨幹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發揮各層次護理人員積極性,同時為護理管理人才的梯隊建設搭建了平台。
加強三級技術管理
為了充分調動每個護士的積極性,推動整體護理工作向縱深發展,有利於護理人才的分層使用及培養,實行三級技術護士競聘上崗。在競聘前,護理部特組織召開了一次全院護士動員大會。確定競聘條件,凡符合條件者,採用自願報名,通過理論考試和臨床實際能力考核,經過層層篩選有71名護士競聘上崗。競聘上崗後護理部還召開研討會,廣泛徵求護士們的意見和建議,及對培訓的要求,護理部對她們進行系統地培訓。
加強合同護士管理
對合同護士進行系統培訓、考核、管理。發放合同護士培訓手冊,制定培訓計劃,包括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培訓,每項培訓內容分為理論講解和示教,培訓後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後方可承擔護理工作。

㈨ 三甲醫院耳鼻喉科 科室里給患者手術 一般手術室都會有幾個人

這個要看你的手術大小了,一般是主任和一助,和二助。

㈩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