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級響應代表什麼含義
一級響應,是國務院2005年頒布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中響應等級。在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自然災害時,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
一級響應的事例:
1、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水旱災害,台風、冰雹、雪、沙塵暴,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風暴潮、海嘯,森林草原火災和生物災害等特別重大自然災害。
2、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2. 什麼是一級響應
法律分析:一級響應是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是指在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
法律依據:《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6. 1Ⅰ級響應
6. 1. 1災害損失情況
(1)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水旱災害,台風、冰雹、雪、沙塵暴,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風暴潮、海嘯,森林草原火災和生物災害等特別重大自然災害。
(2)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3)對救助能力特別薄弱的地區等特殊情況,啟動標准可酌情降低。
(4)國務院決定的其他事項。
6. 1. 2啟動程序
減災委接到災情報告後第一時間向國務院提出啟動一級響應的建議,由國務院決定進入Ⅰ級響應。
6. 1. 3應急響應
由減災委主任統一領導、組織抗災救災工作。
民政部接到災害發生信息後,2小時內向國務院和減災委主任報告,之後及時續報有關情況。災害發生後24小時內商財政部下撥中央救災應急資金,協調鐵路、交通、民航等部門緊急調運救災物資;組織開展全國性救災捐贈活動,統一接收、管理、分配國際救災捐贈款物;協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抗災救災的指示。
3. 一級響應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級)和一般(級)四級。其中,一級響應屬於最高級別的響應,是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
法律依據:國務院《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5.1 一級響應
5.1.1啟動條件
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特別重大自然災害,一次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級響應:
(1)死亡200人以上(含本數,下同);
(2)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200萬人以上;
(3)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30萬間或10萬戶以上;
(4)乾旱災害造成缺糧或缺水等生活困難,需政府救助人數占該省(區、市)農牧業人口30%以上或400萬人以上。
5.1.2啟動程序
災害發生後,國家減災委辦公室經分析評估,認定災情達到啟動標准,向國家減災委提出啟動一級響應的建議;國家減災委決定啟動一級響應。
4. 防疫1級響應代表什麼含義
啟動一級響應,無疑是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節點:一級響應不是能隨意啟動的,而是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省級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是目前公共事件響應的最高級別。
中國多城市宣布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多地暫時關閉了景區景點,備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
一級響應,是國務院2005年頒布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中響應等級。在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自然災害時,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病例的新增,湖北等26個省、市、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涵蓋總人口超過12億。
啟動程序:
減災委接到災情報告後第一時間向國務院提出啟動一級響應的建議,由國務院決定進入Ⅰ級響應。各地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形勢,依據本地區應急預案,啟動的一種應急響應等級。
法律依據:
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啟動後,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等部門將採取相應措施應對疫情。
5. 防控1級響應代表什麼含義
疫情防控一級響應是指在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因為《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
相關部門要做什麼:
1、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劃定控制區域;疫情控制措施,比如限制集市、集會等人群聚集活動;流動人口管理;實施交通衛生檢疫等。
2、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與處理;採取應急控制措施;發布信息與通報;普及衛生知識等。
3、醫療機構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實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開管理,對疑似病人及時排除或確診;做好醫院內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和污水處理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傳染病和中毒病人的報告等。
除上述機構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也會開展相應的應急處理工作,非事件發生地區也有相應的應急反應措施。
法律依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第五條;(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3)依法規范,措施果斷。(4)依靠科學,加強合作。
6. 一級響應代表什麼含義
一級響應,是國務院2005年頒布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中響應等級。
在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自然災害時,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病例的新增,截至2020年1月25日21時,湖北等26個省、市、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涵蓋總人口超過12億。
應急響應
由減災委主任統一領導、組織抗災救災工作。
民政部接到災害發生信息後,2小時內向國務院和減災委主任報告,之後及時續報有關情況。災害發生後24小時內商財政部下撥中央救災應急資金,協調鐵路、交通、民航等部門緊急調運救災物資;組織開展全國性救災捐贈活動,統一接收、管理、分配國際救災捐贈款物;協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抗災救災的指示。
7. 什麼叫一級響應,二級響應,三級響應
突發重大級別公共衛生事件。
二級響應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失蹤,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發生中毒,或者造成經濟損失達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重大事件。二級響應一般是跨市區事件,由所屬省政府作出決策部署,地市級制定具體的應對措施。
二級響應沒有一個具體時間,只是從級別上來說,應該使用二級響應的手段,具體持續時間,要根據當前形式來做研判,沒有固定的時間。
建造師考試章節知識點歸納,祝你輕松取證。
移動端題庫:http://m.hqwx.com/tiku/jzs/?utm_campaign=hehuoren
PC端題庫:http://hqwx.com/tiku/jzs/?utm_campaign=hehuoren
8. 一級響應代表什麼含義
在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
1級響應是指在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屬於最高級別的應急響應機制。
主要的法律依據,該法律同時規定了政府部門劃定控制區域、疫情控制措施、流動人口管理、交通衛生檢疫、信息發布和維護社會穩定等職責和權力。
9. 一級響應代表什麼含義
一級響應,是國務院2005年頒布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中響應等級。在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自然災害時,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
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
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由國務院或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衛生應急、信息發布、宣傳教育、科研攻關、國際交流與合作、應急物資與設備的調集、後勤保障以及督導檢查等工作。
國務院可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和應急處置工作,成立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協調指揮應急處置工作。事發地省級人民政府應按照國務院或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組織協調市(地)、縣(市)人民政府開展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特別重大級別以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及時報請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指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