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當地人結婚習俗是什麼
天津當地人結婚習俗是什麼有些仍保留的傳統習俗 新婚前一晚新郎家,一般會找來親戚家的男童,到新房裡住一晚,老例兒講究叫「童男壓床」.新人卧室的床上四角再放四個蘋果圖個吉利平安(石榴、桂圓、栗子、花生、紅棗、米也是必用的). 新婚前新娘家,母親在大喜日子裡,新娘做頭發的第一步要由新娘母親象徵性的盤起.化妝前,要由母親給新娘象徵性的清潔面容.
⑵ 兩個人舉行了正式婚禮之後,回門四樣禮買什麼好
回門,就是兩個人舉行了正式婚禮之後,新娘帶著新郎第一次回娘家的意思。中國人一直講究,登門拜訪不會空手而來。適當的准備一些伴手禮非常的有必要,就像有傳統講究回門要帶四樣禮,分別是四樣非常有講究、有寓意的禮品。
以上,就是為大家簡單總結的傳統回門四樣禮的選擇,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其實,在傳統的四樣禮中,年輕的人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創新,但是一定要記住,帶雙數的禮品,不能帶單數的,因為成雙成對是美好的意思。現在,大家對於回門四樣禮買什麼好這個問題,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吧。
⑶ 結婚後第四天是否有「回四」這個說法
天津的習俗,就是女兒出嫁後第4天要回娘家,叫回四,沒什麼具體規定,就是回你媽媽家帶著姑爺!唯一要求就是要早上回去,天黑以前一定要回來!就是這樣了!
⑷ 暑假回家想買點天津的特產送人,送點啥好呢給點建議。
1.銀魚、紫蟹
銀魚和紫蟹均是洄遊繁殖,卵產在海里,成長在淡水河裡是河蟹類中的稀有品種。是蜚聲中外的水產珍品,天津以出產銀魚和紫蟹而著稱。
2.鐵雀。
鐵雀不同於「家雀」、「麻雀」、「老家賊」等,其體較小、爪呈黑色,羽毛呈暗褐色,花紋不大清晰,多在郊外群飛覓食。到了嚴冬時令,羽毛漸豐,肉脯肥嫩,非常好吃,它是一種名貴的「小品」。
3.晃蝦
是說它寄生時間的短暫,只是在春節前後生存,一晃就過去了。這種蝦,不但味道鮮美、香嫩,而且色澤粉白,猶如「娃娃臉兒」作以「熗」、蝦、氽蝦
烹蝦腰等,均屬名貴佳品。
、津門小吃「三絕」
外地到天津的客人,都要品嘗一下天津小吃三絕「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天津人更以這些食品為美食招待客人,饋贈親友。這「三絕」便成了天津特產,凝結了天津人的深情。
1.「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在製作時,選料嚴格,肥瘦搭配,而且四季搭配不同,配料用秤定量,一斤餡里要放一兩五錢香油,一兩蔥末,四兩鮮姜,加入定量的骨頭湯或雞湯。再進行精心製作,從制水餡、揉面、揪劑子、擀皮、打餡到掐包、擺包子、上大灶蒸,八道工序環環相扣。蒸出的包子精緻美觀,鮮香可口,肥而不膩。別外包子吃著方便,飯菜合一,經濟實惠,所以深受人們青睞。
2.「耳朵眼」炸糕
天津「耳朵眼」炸糕創始於清光緒年間。把水磨黃米發酵面團作炸糕皮,煮紅小豆加紅糖作餡,用生芝麻香油文火炸透撈出來,炸糕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里糯粘,豆餡黑細香甜,別具風味,在津門獨樹一幟。
3.「十八街」麻花
天津「十八街」桂發祥什錦夾餡麻花,也是遠近聞名的天津小吃。它的選料和製作方法特殊。先用熱油和面,撒上桂花、閩姜、白糖、青梅、核桃仁、青紅絲等,製成酥餡面,搓成酥餡條;用糖汁和面後,搓成白條;把一部分白條蘸上芝訂,便成麻條。再把酥餡條、白條、麻條合股擰,對折再擰,然後用花生油文火炸透,成金黃色出鍋,夾上冰糖塊,撒上青紅絲和瓜條等,這才成為「十八街」什錦夾餡麻共這種麻花不僅酥脆香甜,而且能存放幾個月也不綿軟。
在外地能夠吃上天津小吃「三絕」,當然是一快事。但是,到了天津,身臨其境,品嘗這三樣美食,肯定感受不同,別有風味!
二、天津特產數八珍
這里所說的天津「八珍」,是在天津地方享名數百年的傳統特產。它不但深受旅遊者的喜愛,而且對本鄉本土的天津人,也產生著難以言狀的吸引力。
顧名思義,「八珍」即是八種食品:銀魚、紫蟹、鐵雀、晃蝦、黃芽白菜、韭黃、青蘿卜、鴨梨。它們有的可以作為菜品、佳餚,有的則可作為茶餘飯後助消化用的「零嘴兒」。
1.銀魚、紫蟹
銀魚和紫蟹均是洄遊繁殖,卵產在海里,成長在淡水河裡是河蟹類中的稀有品種。是蜚聲中外的水產珍品,天津以出產銀魚和紫蟹而著稱。
2.鐵雀。
鐵雀不同於「家雀」、「麻雀」、「老家賊」等,其體較小、爪呈黑色,羽毛呈暗褐色,花紋不大清晰,多在郊外群飛覓食。到了嚴冬時令,羽毛漸豐,肉脯肥嫩,非常好吃,它是一種名貴的「小品」。
3.晃蝦
是說它寄生時間的短暫,只是在春節前後生存,一晃就過去了。這種蝦,不但味道鮮美、香嫩,而且色澤粉白,猶如「娃娃臉兒」作以「熗」、蝦、氽蝦、烹蝦腰等,均屬名貴佳品。
4.蘿卜。
是指天津地方嚴冬時候賣的青蘿卜。天津的青蘿卜,可說是物美價廉,甜脆適口;如失手掉在地上,可碎成數塊,是寒冬時節晚飯後的佳品。它除了可以助消化、解酒、化痰外,煮食尚可潤喉,潤肺。天津有句民諺:「蘿卜就氣的大夫滿街爬。」意思是說吃蘿卜就茶,可以消食去病,就不需要請大夫看病了。
5.韭黃
是韭菜的一種。在菜窖里堆放了一捆韭菜,其根部被糞土掩埋,到春節前,從裡面生出許多黃色嫩芽。割下來包餃子吃,味道十分鮮美。在天津人過除夕時,總要吃一頓用韭黃作餡包的餃子,味道清香撲鼻。
6.黃芽白菜。
白菜又有青、白麻葉之分。以青麻葉「核桃紋」為上乘菜品,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維生素丙、胡蘿卜素、糖分和蛋白質等多種成分。天津西郊的李樓,是黃芽白菜名產區之一。每到冬令,天津各家將白菜貯存起來,其菜可慢慢萌生芽菜,充滿菜心,嫩黃味甘,故稱為黃芽白菜,乃菜中之佳品。
7.孩梨。
這里的「孩」音「鴨」,俗稱「鴨梨」。孩梨曾是河北泊鎮的特產。因其水土好,梨個兒大皮兒薄,色如黃金,脆甜多水,可貯存。但泊鎮僅是一個濱河小鎮,哪有交通發達的集散地——天津這么名氣大呢?故稱之為「天津鴨梨」,並出口行銷海外,實際上是將泊鎮的特產「掠美」而歸天津了。不過,近年來由於果樹技術的發展,天津確實已變成孩梨的產地了。
三、貼餑餑熬小魚
正宗的貼餑餑熬小魚不是分開做,而叫「一鍋熟」,就是貼餑餑和熬小魚同時在一鍋里做熟上桌其味道與山珍海味媲美。 製做貼餑餑熬小魚,魚要選擇個頭小的,最好是活的白鱗小鯽魚,肉嫩刺軟棒子麵是當年的新鮮糧食。農家用的大鍋燒熱後,鍋底熬魚,鍋幫四周轉著貼滿餑餑。柴禾不能燒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溫火把作料靠凈。到時一揭鍋蓋,香味四溢。餑餑出鍋,黃燦燦的結著一層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著熬小魚,連魚刺都不用吐出。那味道,那鮮勁,吃起來保准沒個夠。
四、鍋巴菜
鍋巴菜,天津話叫「嘎巴菜」,是風味獨特的民間小吃,已有百年多的歷史。鍋巴以小米和綠豆作主料,加茴香籽、大料調味,浸泡後用石磨碾成麵糊。攤在加熱的鐵鍋上堡干成粘粥嘎巴,晾去水分。鍋巴講究薄厚均勻,不粘不糊,松軟可口,嚼有韌勁,切成柳葉狀。用十餘種小料制鹵澆拌,加外香菜、麻醬汁、紅辣椒油調色入味,一碗色澤分明招人食俗的鍋巴菜便製成了。吃在口裡,柔軟滑潤,清素芳香,餘味無窮。鍋巴菜,又當菜又當湯,經濟實惠,深愛廣大勞動者的歡迎。
五、楊村糕乾
楊村糕乾又名茯苓糕乾,產於天津武清縣的楊村鎮。看似包裝簡單、用料普通、其貌不揚的小食。但1930年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楊村糕乾以其特有的味道征服白皮膚黃頭發的老外們,榮獲「佳禾」銅質獎章,成為中國最早打入國際市場的小食品。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茶話會上用楊村糕乾招待柬埔寨貴賓,西哈努克親王吃後贊不絕口,並高興地接受了禮品——楊村糕乾,表示她的夫人一定喜歡。 楊村糕乾以精米、綿白糖為主要原料,生產工藝細膩、考究。糕乾松軟適口,易消化,有健脾養胃的功效,經常食用,其功效不亞於中葯茯苓,因此有著「茯苓糕乾」的美稱。
六、油炸螞蚱
油炸螞蚱是天津獨有的一道風味小吃。
油炸螞蚱的具體製作方法:將活螞蚱(學名蟥蟲)的翅膀揪去,去掉大腿;油鍋燒至滾開時,把螞蚱炸到發黃褐色撈出去油。預先備好放有醬油、醋、香油的瓦盆,裡面放些切成絲的蔥、蒜作料。炸好的螞蚱泡在瓦盆里,撈兩下即拿出來,空干。賣時,表面再加一點蔥、蒜絲。油炸螞蚱,肥而不膩,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夾在剛剛烙熟的熱餅里,那真是滿口異香,味道好極了。把活螞蚱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曬干或晾乾,存放到冬季炸著吃,其味道也甚為鮮美。
七、龍嘴大銅壺「茶湯」
大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等少數幾個地方的小吃攤中,常能見到用奇特的龍嘴大銅壺沖「茶湯」賣的情景,這是頗具民俗特色、十分引人注目的場面。
長竿挑著由兩塊棱形木板帶紅穗組成的幌子,木板上分別寫著「茶湯」二字。幌子旁邊的檯子上座著一個特製的龍嘴紫銅大壺。它重20公斤,可盛水30多公斤。當壺心炭火把水燒開到150度時,才能沖熟茶湯。銅壺蓋旁的小汽笛「嗚嗚」響著,沖茶湯的師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銅壺,壺嘴向下傾斜,一股沸水直沖碗內,剎那間水滿茶湯熟。
這龍嘴大銅壺不僅具有上述實用功能,更是一件十分精美的工藝品。銅壺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銅飾花紋。壺嘴和壺把的上方鑲飾著一條銅龍。有的銅壺壺嘴飾一大龍頭,壺把就是由一條龍構成。龍須、龍爪、龍鱗清析可辨。龍嘴上伸出的兩根龍須尖端有兩個紅絨球,隨著沖茶湯師傅傾壺沖水的動作而顫動不已。人們還沒有品嘗美食「茶湯」的時候,就已被這奇特的美哭龍嘴大銅壺和沖茶師傅的精采表演所陶醉了。
茶湯的主料是秫米面(高梁米面)、糜子面,調料有紅糖、白糖、青絲、紅絲、芝麻、核桃仁、什錦果脯、葡萄乾、京糕條、松子仁。用滾開水把秫米面沖成稀糊狀,加上各種調料,就可食用。吃起來又香又甜又滑爽,極為可口。用龍嘴大銅壺燒開水沖的秫米面由於含有微量銅元素,人們吃後,更能獲得別一種營養。
這美食「茶湯」配上美器「龍嘴大銅壺」,一邊吃一邊欣賞,嘴裡美,心裡也美,真是別具一番風味!
八、賽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產天津津南小站地區的優質粳米而名揚海內外。其米粒大而飽滿,半透明沒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飯,無論軟硬,不粘不連,猶如滿碗珍珠,油江發亮。煮稀飯,無論稀稠,都是湯汁濃郁,散發著清香。吃在嘴裡,細膩滑潤,有咬勁。小站稻,不僅好看好吃,而且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賴氨酸、澱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屬於營養型的天然食品。
4.蘿卜。
是指天津地方嚴冬時候賣的青蘿卜。天津的青蘿卜,可說是物美價廉,甜脆適口;如失手掉在地上,可碎成數塊,是寒冬時節晚飯後的佳品。它除了可以助消化、解酒、化痰外,煮食尚可潤喉,潤肺。天津有句民諺:「蘿卜就氣的大夫滿街爬。」意思是說吃蘿卜就茶,可以消食去病,就不需要請
⑸ 天津有啥特產
一、狗不理、天津麻花、泥人張歷史悠久
來到天津大家都會說起,狗不理、天津麻花以及泥人張,這些東西建議大家去購買的時候,要有「熟路」的人帶著去,不然你買的可能不是原產的,並不是假貨,而是貼了標簽的東西,所以說,就算是正品,你們也不會品嘗到或者觀摩到這個產品的精華。如果可以的話,要找朋友去選擇一家。
二、天津地毯,歷史久遠,質量不錯。
全國各地的地毯層出不窮,但是質量好的又有藝術價值的地毯卻只有天津獨特。清初的時候,天津就開始生產地毯,也正是因為天津是北方各大城市的樞紐,所以天津成了羊毛的集散地,這便成了源源不斷的原料,並且天津的藝人繁多,使得天津的地毯更是比較有價值。關於天津的地毯,我推薦「鳳船」「軟浮雕」「錦緞毯」。
三、楊柳青的年畫,傳統的集成,改革的創新。
楊柳青的年畫,始於明朝崇禎年間,一直到了乾隆、嘉慶年間是鼎盛時期。天津的楊柳青年畫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並且加入了明代的木刻版畫,工藝美術以及舞台戲劇形式,所以天津楊柳青年畫所做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讓人看了感覺比較鮮明活潑喜氣洋洋並且富有北方獨特的風格。要是您想購買或者去考察比較好的楊柳青年畫,我建議您去西青區的楊柳青鎮,在楊柳青鎮以及附近的村莊有很多生產年畫的作坊。現在的楊柳青年畫已經走上世界,並且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張貼年畫來慶賀假節日。
四、去塘沽,要去尋找塘沽版畫。
版畫在塘沽是比較出名的,塘沽的版畫大部分都是以海港、造船、採油、漁業等工業題材,因為塘沽是一個比較知名的港口,所以題材也是比較靠近海上的生活。都說來塘沽有什麼?其實塘沽近年的發展是比較快的,除了洋貨市場還有就是天津港附近,最近塘沽這邊又建好了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廈,為天津塘沽貼上了一張亮麗的標簽。
五、小站稻,天津的特色農副產品,但是很難購買。
小站稻的歷史比較悠久,傳說當年楊貴妃想吃荔枝,於是就為貴妃把荔枝樹搬運到天津小站這個地方,廢棄的土撒在小站這個地方,時間一久,這個地方的土壤就比較有特色了,這個地方種植的水稻就是小站稻。因為小站稻的生產地域比較小,所以產量也是比較少的,現在市面上的小站稻,大部分也只是貼上了小站稻的標。
六、沙窩蘿卜,天津的青蘿卜代表產品。
其實如果能買到比較好沙窩蘿卜,把沙窩蘿卜當成禮物也是很棒的,天津種植蘿卜的歷史也是比較久遠的,最早可以追述到元代,也就是天津剛剛建衛的時候,沙窩蘿卜色味俱佳,呈圓柱形,通身綠色,並且是皮薄光滑,落地就碎,味濃多汁,非常的可口。
⑹ 30萬在天津港可以買什麼車
1、豐田4runner超霸
豐田超霸是一款越野車,其強大的越野性能和超高的性價比被譽為「小普拉多」。對於很多想選擇普拉多但預算不夠的朋友來說,超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豐田超霸搭載一款排量2.7L的四缸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57馬力,峰值扭矩為246牛米。
豐田超霸也有4.0L V6發動機可供選擇,其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70馬力,峰值扭矩384牛米。豐田超霸4Runner無論越野、空間、舒適性、還有最重要的整車質量都非常優秀。
⑺ 天津回四一般都買什麼
一般就是煙酒糕點
⑻ 天津有什麼特產可以買回來帶給家人
天津的特產:十八街的麻花、狗不理的包子、耳朵眼的炸糕、泥人張的泥人等
如果說可以長時間存放的話就是麻花和泥人了。
麻花一般超市就有的賣,你人的話最好去古文化街或是鼓樓那邊比較正宗。
⑼ 求,天津婚俗,求天津婚禮准備流程,婚禮用品,婚禮創意。急,急,急
婚期確定後,要購置傢俱、家用電器,布置新房,買婚禮服裝、選訂婚紗,照結婚紀念相。雙方落實伴郎、伴娘,通知親友,主辦一方(一般為男方)訂飯店、車輛,聘請主持人、賓相,落實錄像、攝影、禮炮、樂隊、婚禮會場等事宜。 結婚慶典前,一般還必須做好以下准備: 四彩禮:離娘肉一塊;大蔥4棵;粉條2斤;棉白糖2包。四彩禮是接新娘時新郎到女方家必帶的禮物。離娘肉要一刀,帶二根肋骨,以示女兒雖然離開娘出嫁了,但仍然和母親骨肉相連,沒離開娘。大蔥要帶根,意在生活充裕,孩子聰明,牢靠。粉和糖示意婚姻甜蜜長遠。四彩禮中,也有在鯉魚(2--4條)、粉(2把)、酒(2瓶)、糖(2包)、煙(2條)、茶葉(2代)中選四樣的,因離娘肉和大蔥必帶,不算四彩禮。 紅毯子(1條):新娘換妝和坐福時用。 紅腰帶(2條):新娘換妝時新郎新娘互扎。 紅鞋(1雙):新娘上喜車穿。 喜花:新郎、新娘、伴郎、伴娘、證婚人、主持人、賓相花各1個,主婚人(雙方父母)花4個,嘉賓花若干。 鮮花(3束):新郎向新娘獻花1束、典禮時向新郎新娘獻花2束。 喜蠟(4顆):新娘換妝和新婚之夜用。 鞭(不少於8掛):喜車出發、到女方家各放1掛,到新房、飯店下車和典禮時各放2掛。 禮炮(18—21響):新郎新娘飯店下車或結婚典禮時鳴放。(一般富裕人家有此項安排) 喜字:大號—新房門、飯店大門各貼2 個;中號—迎送喜車1車1個;小號和藝術字—若干,新房室內張貼。 喜聯(2幅):新房和典禮會場用。 揚花(6代)、彩條(6桶):新郎新娘到新房、到飯店下車和結婚典禮時用。 頭花(若干):新娘化妝戴。 婆婆花(1朵):新娘給婆婆戴。 發卡(若干):婆媳戴花時備用。 花籃(1個):典禮會場上用。(可用喜車上花籃代) 紅紙(10張):蓋井蓋、墊果盤用。 水果糖塊糕點瓜子煙:新房接待、典禮會場主席台上、禮賬桌上用。 紅雙喜煙和火柴(若干):新郎新娘敬酒時用。 紅氣球(20個):迎送喜車1車掛2個。 相卷(至少4個):結婚全過程攝影用。 斧子(1把):新郎迎親時和新娘換妝、坐福時用。(斧子最好用桃木製作的工藝品,紅紙剪的也可) 禮賬本、筆、禮賬兜1—2套。 男方家紅包:新娘改口、壓炕、壓車、新娘換鞋、掛門簾及掛鍾、新娘點煙及賞嫁妝、新親小孩、喜車、廚師、攝影師、錄像師、伴郎、伴娘、獻花小孩、主持人、賓相用;另備幾個機動紅包。 女方家紅包:新郎改口及點煙、給新娘壓腰、賞喜車、新親上禮、加菜時賞廚師,新娘賞雙方嫂子、小叔子用,另准備硬幣1包,抓福時用。 女方家備水果糖塊糕點瓜子煙;1碗合喜面、2個荷包蛋(新郎新娘吃);1掛鞭,喜車返回放;聚寶盆1個、紅紗巾1條;紅手帕若干個(遇喜車拋、作贈品送人);門簾、掛鍾各1個、秤砣1個(掛門簾及掛鍾時用)。 新郎、新娘交換的信物。 雙方家庭溝通商定事宜 舉行婚禮之前,男方家人要和主持人一起禮節性的到女方家進行一次走訪,溝通情況,徵求意見。 雙方家庭需溝通商定的事宜有: (1)落實迎親人員(有長輩一人帶隊)、送親人數、小孩數。 (2)迎、送親車輛雙方各出幾台,如何賞錢。 (3)商定迎送親時間、車行路線和迎送親、入洞房(新房)、結婚典禮儀式、議程。明確在女方家換妝、照相和在洞房坐福、照相等儀式,均不超過一個小時;典禮儀式20—25分鍾。 (4)賞錢溝通:新郎新娘改口錢,壓炕錢、新娘換鞋錢、新親壓車賞錢、掛門簾及掛鍾賞錢,賞新親小孩錢、賞嫁妝錢,新親上禮錢,給新親加菜賞錢等。 (5)落實證婚人、 婚禮慶典講話人員、獻花小孩、放鞭揚花人員。 (6)迎親禮品返回問題:大蔥、喜蠟各返回2顆。 (7)落實女方家執事和男方家賓相,雙方有事直接由他們聯系溝通。強調伴郎為新郎攜帶禮品,為新郎新娘上下車開關車門;伴娘協助新娘化妝、換裝;伴郎伴娘為新娘鋪紅毯,點喜蠟,做好交換信物、喝交杯酒和敬酒准備工作,隨時關照新郎新娘儀表。 (8)雙方習俗溝通、忌諱或注意的問題及其它有關事宜。 迎親送親儀式 結婚前夜,新郎在布置好的新房內,由未結婚的弟弟或侄兒、外甥陪伴下過夜,俗稱「壓床」、「暖房」。 結婚當天,從清晨開始,男方家門前便鼓樂喧天,大門上張貼大紅喜聯,室內外門窗、傢具上張貼紅「囍」字。房前或大門外以「88」或「99」為造型擺好煙花爆竹。清晨一早,由鮮花專賣店裝好迎親喜車,迎親車擋風玻璃窗上粘貼「囍」字,迎親喜車車門兩旁懸掛紅氣球。新娘起早盤頭化妝,由伴娘陪伴在家等候。 (1)新郎換裝。新郎在新房換裝,披紅戴花。兒子要成家了,母親對其囑托。主婚人(新郎父母)、主持人、賓相戴喜花。 (2)迎親車隊出發。新郎由長輩帶隊,在伴郎、介紹人、親友和婚禮主持人的陪同下,手持鮮花,帶四彩禮、壓炕錢、換鞋錢,乘車去迎親。迎親人員有一人負責帶新郎新娘花、伴郎伴娘花、主婚人(新娘父母)花、兩條紅腰帶、一雙紅鞋、一條紅毯、四顆喜蠟、一掛鞭。伴郎為新郎坐下墊「福」(斧子),出發時放一掛鞭炮。如請有鼓樂班子的便開樂齊奏。一路上逢村過橋燃放鞭炮。兩家相距近者故意繞遠路,以顯示榮耀。迎親隊伍到女方家附近,放鞭炮給女方家報信,女方家出人迎接至大門外,迎親人員下車。 (3)新郎改口叫門。 新郎手提禮物走在前面,至房門前改口叫「媽!開門」,須叫數聲(謂「憋性子」,女方到男方家後亦然)。岳母開門後,新郎給岳父、岳母鞠躬施禮,岳母接過禮物,對女婿改口賞紅包,然後讓賓客到客廳等候,以煙茶糖果招待,並由介紹人介紹雙方親屬關系。在迎親賓客進屋的同時,新郎又叫新娘開門,給新娘獻花。 (4)新娘換妝。新娘父母戴主婚人花. 伴郎伴娘鋪紅毯,點喜蠟,擺大蔥,伴郎在紅毯下放壓炕錢,新娘在紅毯上換妝。新娘換妝後新郎新娘互扎紅腰帶,互戴新郎新娘花,伴郎伴娘互戴伴郎伴娘花,女方家人和新郎新娘照相。 (5)吃合喜面。新娘母親煮一碗面條,放二個荷包蛋,新郎新娘合吃一碗喜面。 (6)新郎給女方家長輩人點煙,長輩對其賞錢;長輩給新娘賞壓腰錢。(比較講究的人家有此項安排) (7)新娘抓福:女方家人在紅毯上撒硬幣,新娘抓錢放入由紅布包裹的洗臉盆俗稱「聚寶盆」中,新娘端盆 ,母親對女兒囑托。 (8)喜車返回。新郎抱新娘上喜車,新郎給新娘換鞋,新娘弟弟接舊鞋,新郎給賞紅包。迎親人員帶回紅毯和兩顆喜蠟、兩顆大蔥。女方家人對喜車賞錢,迎親車起車燃放鞭炮返回 。一路上喜車在前,新娘的父母、壓車人和其他親屬相隨送至婆家。姑娘出嫁,女方家一般要陪送幾大件嫁妝,如高檔傢俱、家用電器等,所有的嫁妝都要繫上紅布條,嫁妝隨車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