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素丸子做法 你會做了嗎
1、素丸子最好用紅皮白心的旱蘿卜,這種蘿卜味兒重,適合炸丸子,特別香。
2、一切四瓣,這樣剛好拿著適合擦絲。
3、擦完絲已經出了湯所以不需要提前用鹽抓,以防出水過多加太多的麵粉。
4、香菜洗凈去根,切成小段(放香菜很提味兒,介意香菜的可以不放哈)。
5、在蘿卜絲的盆里打入一個雞蛋,放鹽,花椒粉,五香粉,白鬍椒粉,慢慢倒入麵粉,能夠成團即可,麵粉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看著能成團就夠了,最後加入香菜拌勻。
6、鍋中倒油,多放油就不會吸太多油,當油鍋輕輕冒煙,擠入一個丸子試試,如果冒大泡就可以了,一鍋不要下太多,以防油鍋溫度下降太快。
7、炸好的丸子撈出控油,如果覺得顏色不深,可最後再復炸一下。
Ⅱ 天津八大碗都有什麼,清一色大海碗
在天津, 八大碗 酒席往往用於宴客之際,上八道大菜,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來爽快,吃起來過癮,故稱其為「八大碗」。八大碗前的涼碟酒餚,是六個或十二個干、鮮冷葷。下面就隨我一起來了解下吧。
「八大碗」是天津傳統的宴席規格,具有濃郁的的鄉土特色。每桌坐上八個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
在天津,八大碗酒席往往用於宴客之際,上八道大菜,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來爽快,吃起來過癮,故稱其為「八大碗」。八大碗前的涼碟酒餚,是六個或十二個干、鮮冷葷。八大碗席面,可有冷盤,也可不帶。故天津人過去有句歇後語叫:「不要涼碟—直跑」。
八大碗用料廣泛、技法全面,有素有葷,多採用炒、溜、燉、煮、燴、炸、燒、靠、篤、氽等技法操作,大汁大芡,大碗盛放。
如果是壽席,酒席處還特地在席面上,用豌豆面製成壽桃,點上紅色素,以烘托喜慶氣氛。以前,天律還盛行過一陣子席條子。這種席條子是從酒席處買來,既可憑條子隨時取食,也可將條子當禮物送人。席條子還會註明宴席的規格,例如上席細八大碗、或者是較賤的粗八大碗,或是中八大碗。
八大碗可拆開單吃,也可按自己口味組合成席。「八大碗」分為粗、細、高三個檔次。且有素八大碗和「回回」八大碗之分。天津的素八大碗,以 「石頭門坎」素菜館所制最為著名。
粗八大碗是由:炒蝦仁、溜魚片、燴丸子、燴滑魚、氽白肉絲、篤麵筋、燒肉、煎丸子、松肉等選編組合的;
細八大碗是由:炒青蝦仁、燴兩雞絲、燒三絲、全燉、蟹黃蛋羹、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熬魚、溜二蘑等選編而成的;
高八大碗則是由:魚翅四絲、一品官燕、全家福魚翅蓋帽、桂花魚骨、蝦仁蛋羹、溜油蓋、燒干貝、干貝四絲、壽字肉、喜字肉等組合成的。
「素八大碗」多用於治喪或酬謝尼僧道士,不夾雜葷腥料物,一般是篤麵筋、炸元宵、素雜燴(腐皮、麵筋、木耳、豆芽菜等)、炸烙子、燴素帽、燴鮮蘑、炸素鵝脖(用腐皮卷粉皮等製成)、素燒茄子、素肉、炸素丸子等。
「回回八大碗」多以素食為主,此外牛肉、羊肉、雞、鴨、魚、蝦都入八大碗之列。
Ⅲ 你認為天津的硬菜都有什麼
據說天津當地媒體曾就天津菜對市民進行了采訪,得到了「東道主評價不高、外地人不太了解」的結論,貌似比較尷尬。被訪者說:「我經常要幫外地朋友,尤其是北京朋友解答去哪兒吃天津特色菜,感覺外地人對天津菜都有不少期待,但是大多不知道什麼是天津菜,去哪兒吃正宗的天津菜。他們許多人會查大眾點評,但寫的也不清楚。有人更是談到,天津菜口味兒太濃太重,顏色又偏黑深。
大多數外地人對天津菜的認識可能和我類似,只知道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和煎餅果子,我特意在網上查了天津菜的網路知識,看了一頭霧水,網上寫道:天津菜起源於民間,得勢於地利,博採眾長,獨具特色。天津是退海之地,古有九河下梢之說,盛產魚、蝦、蟹、民間素有「吃魚吃嚇,天津為家」的說法。有代表性的天津風味菜餚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最具代表性。看了介紹,給我滿漢全席的壯美,完全的高大上。
咱不是學者,不研究了,就說說我一個普通的遊客在天津短短幾天,對天津家常菜的親身感受吧。第一天住在火車站對面海河邊上的酒店,早上翻手機找到了附近位於哈爾濱道的一家小小的煎餅店。哈爾濱道雖然臨近海河繁華區域,但鬧中取靜,這里大大小小的有近10家早餐店,街上都擺著小桌子,早餐是地道的天津風味,又便宜又美味,豆腐腦、煎餅果子、面餅、包子、油條、嘎巴菜、雲吞等等應有盡有,連我的一向挑食的同伴都說,這是吃過的最有滋味的豆腐腦。原來,天津人這么會吃啊,桌上一位吃早餐的老者笑著說,天津一句老話,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哈哈,太傳神了。
這是西北角的鴻起來飯庄,周邊是回民區,應該是清真飯店。毫不起眼的環境,外面臨街是簡單的小桌椅,可是菜品是真心不錯。
順便說一句,天津的家常菜館一般是比較簡陋,但菜品是無一例外的棒棒滴!
鍋塌兩樣,雞蛋下面是蝦仁和牛肉;乳酪牛肉、裡面有濃濃奶油的香味,蒜蓉特別提味;醬爆茄丁非常美味鮮嫩。都是頭一次吃到。
西北角有一連串的飯庄,看評價都不錯。西馬路上有很多網友推薦的好吃的飯店,有大有小,有小小的餃子館,有小小的羊湯燒麥館,據說都不錯。
告訴你個秘密,本地人開玩笑說,天津家常菜的口味和餐館的裝修成反比,哈哈。
燒三絲,海參絲、筍絲、肉絲,回民用牛肉絲。爽滑清淡,好吃啊!另一個是爆兩樣。
疙瘩湯和蔥油餅,回憶中就是美味可口啊,可能是餓了吃啥都香吧。
從濱江道步行街和遼寧路的交口,沿遼寧路一直往裡面走。這就是評價很高的遼寧路盡頭的三合益餐廳,老店。門前排隊的是要買他家的涼皮。
在三合益餐廳,又一次點了醬爆洋白菜,依然美味,在天津反復品嘗了這道醬爆洋白菜,百吃不厭。
一碗小碗三鮮湯,真材實料,裡面有蝦仁、魷魚和海參。
最好吃的當屬「老燉三」,這也是天津菜的代表作之一,裡面有海參、土雞和牛腩,貨真價實,十分美味。店內燒麥也是招牌,桌桌必點。
三合益飯庄對面的宴賓樓,評價也不錯。
這是津灣廣場的青年餐廳,裝修很高檔,飯口時間人山人海,最少要排半小時以上的隊。樓上臨窗還可以看海河夜景,菜品豐富,口味一流,團購太實惠了,出人意料。
半隻烤鴨,宮保雞丁,青年拌菜等,總之都好吃不貴,來了兩次,贊一個。
五大道桂林路香江小廚的八珍豆腐,也是天津家常菜的代表。裡面有魷魚、扇貝、蝦仁、海參和四樣蘑菇,下面是過油的嫩豆腐。
香江小廚里的黑蒜子牛肉粒,裡面有胡椒粒,鮮嫩可口。
香江小廚的醬爆洋白菜和老爆三,味道濃郁,佐飯佳品。
正宗的老爆三是不放輔料的,主料包括肝、肉片和腰子。在天津地區,老爆三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木須肉並稱為四大家常菜,大愛。
哈爾濱道早餐店的嘎巴菜,吃不太習慣,風味獨特。
吃過的最美味的豆腐腦,醬油的香味濃。
頂好煎餅店,他家還有油條、雲吞,雲吞裡面可以加雞蛋,都是小鍋煮的。好吃不貴。
鼓樓商業區里的鏡糕,看著很養眼啊。
鼓樓商業區里的煎餅果子
南市食品街
南市食品街的石頭門坎。天津的素食小吃中,深受人們歡迎的當推石頭門坎素包,馳名全國做素包最早的老字型大小,至今已有100餘年的 歷史 。石頭門坎素包店原為清乾隆末年在宮南大街開業的真素園。石頭門坎素包餡中共投入19種副料,均為各地名產,製成的包子薄皮大餡,有咬勁,其濃郁獨特的素香味,食之回味無窮,尤為老年人喜食,確為天津市獨特的傳統風味小吃。
這是南開大學西南門的一家用自己家窗戶對外小店,老闆自豪地推薦者自己拿手的煎餅果子,囑咐著我們一定要細細品味小豆面煎餅的醇香。
小白樓胡同里的早餐車,最受歡迎的還是煎餅果子
天津菜有宮廷特色,中西合璧、古今兼容,『擅長河海兩鮮,味以鮮為主,色以配為長,技以扒為絕』,成就了獨特的津門 美食 。天津的家常菜大多是醬香濃郁,是比較咸一些,很合我們北方人的口味,南方人可能會不太適應。帶著旅行的好心情,你一定會深深愛上天津菜,希望下次再來天津,嘗嘗大名鼎鼎的蹭蹦鯉魚,扒全菜等名菜。
不說了,等不及了,饞了。
能說說你對天津菜的印象嗎?
早點:果篦、果子、果頭、糖果子、荷包果子。鍋巴菜、老豆腐、槳子、麵茶、茶湯、槳子沖雞蛋、餛飩、雲吞、菱角湯、素丸子湯、雞蛋湯、方便麵、果子湯、小米稀飯。大餅、燒餅、死面卷子。卷圈、茄子夾、藕夾、茶雞蛋。爆淹的各種蔬菜。牛X的天津本地煎餅果子。 (燒餅裡脊、燒餅加一切、大餅加一切、雞蛋灌餅 邪道不算)中飯:包子、餃子、面條、牛肉拉麵、板面。 晚飯:炸果仁、煮果仁、沙土炒大仁果、煮花生、煮毛豆、酸醋拍黃瓜、麻將黃瓜、西紅柿拌白糖、芥末拌芥菜絲、糖醋青蘿卜絲、拌白菜心、麻將菠菜麻蛤、蟄皮(蟄頭)拌白菜心+黃瓜絲+青蘿卜絲、白灼麻蛤、皮皮蝦、海蟹、河蟹、炸河蝦、清燉排骨、清燉牛肉、獨麵筋、蝦仁麵筋、清炒蝦仁、醋溜土豆絲、青椒土豆片、醋溜大白菜、西紅柿炒雞蛋、辣豆、疙瘩湯(蝦皮+白菜那種)(西紅柿疙瘩湯屬於北京外來的不算)等等太多了。只要是天津市本地人去到各種天津本地人經營的小飯館(地道點的比如回民館)都能吃飯天津本地風味的美味佳餚!
說到硬菜,那就應該是我們吃飯的時候比較解饞、實惠的,吃這一個菜,來一碗大米飯都沒問題,所以絕對是美味的。那麼說到天津的硬菜,我覺得還是很多的,想到的主要有這么幾個。
罾蹦鯉魚
這應該是天津菜里的代表菜了,這是一種很厲害的做魚方法,遠看我們看到整條的鯉魚裹著醬汁,仔細一看,上面是 帶著魚鱗一起吃的 ,放在嘴裡很酥脆,連著魚鱗魚皮還有魚肉一起放入嘴裡,骨焦肉嫩,酸中帶甜的口味使人食慾大開。
獨麵筋
獨麵筋我覺得 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天津菜,也是天津的特色菜 。別看他的賣相並沒有很多的大菜那麼好看,但是味道絕對一流,而且絕對下飯,也是天津的硬菜了。味道稍微帶點甜口。在製作的時候,注意首先要將將油麵筋劃一個小口,在溫水中泡20分鍾,這樣味道更佳入味好吃。
八珍豆腐
都說 每個天津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盤八珍豆腐。 八珍豆腐是用八種配菜和豆腐炒在一起的,豆腐入口即化,而八珍很鮮美可口,我作為外地人,真的很喜歡這道菜,很多的朋友來到天津也要點個八珍豆腐來嘗嘗。
當然天津的硬菜還有很多,像 老爆三、黑椒牛肉粒,天津的八大碗 等等,很多都是天津人的最愛,想起來都覺得想要流口水了。 不知道您覺得天津的硬菜都有什麼,歡迎大家一起來分享討論哦~
在答題前,一定要先來說說硬菜這個詞。硬菜,如果擱天津衛的人說,那叫「硬可」菜。「硬可」在這里是味道好、實實在在、特別下飯,能扛時候等的總稱。言外之意就是,食材大魚大肉,菜還有做的倍兒夠味兒。吃這一個菜,就著一碗大米飯吃都沒問題。天津三百年津菜不是蓋的, 色香味俱全,菜品不下千種。「硬可」菜一抓一大把!
天津硬菜里最經典的就是老爆三了,絕對的肉菜,下飯佳品。出鍋時在盤子上鋪一張紙吸油,肉嫩,腰花更嫩,吃在嘴裡順滑Q彈,咸鮮入味。八珍豆腐,雖然重點在豆腐,但是八珍配料食材也不能小覷,有蝦仁,有蘑菇,還有魷魚,光配料食材就夠硬可了。獨麵筋的路數和八珍豆腐有 些相似,麵筋搭配的食材非常多,蝦仁、蝦干、干貝等,不一而足。它的賣相並沒有多好看,但是絕對下飯,必須是天津的硬菜。
熬一鍋鮮魚,在鍋邊貼上玉米餅子,舊時天津的老太太最擅長。貼餅子熬魚,也是天津衛的硬
可菜之一啊!餅子和魚一起出鍋,餅子吸收了魚湯 的鮮味,更加好吃,吃過的人都有體會。另外一個和魚有關的硬可菜就不像貼餅子熬魚那麼大眾了,它就是比較高大上的罾蹦鯉魚。罾蹦鯉魚以帶鱗活鯉魚炸溜而成。帶著魚鱗一起放在嘴裡很酥脆,酸中帶甜的口味使人食慾大開。
天津人還愛吃大肘子,你瞅那些以經營肘子菜為主的飯館的火爆就知道了。巷子深的招牌大肘子皮香肉爛,來碗米飯,吃得肯定特帶勁了!每天巷子深門口都有排隊等吃的人。利龍肘子館有四個口味的肘子,冰糖味的最好吃,絕對適合肉食動物。肘子酥的肘子,上桌時是打碎的,吃起 來外酥里嫩,入口即化,也是極好的體驗。
黑椒牛肉粒、龍眼扣肉、鮑魚栗子雞、糖醋黃魚,天津的八大碗等等也都是天津人喜愛的硬菜,
要是一一道來,恐怕要說道明天去了!
我雖然不是天津人,但是在天津工作也四五年了,天津因為屬於大城市,當地飲食文化全國各地都有,但是一提到天津吃的,能讓大家快速記憶深刻的肯定是大餅加一切了,現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天津的吃,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多批評。
一、大餅加一切
剛來天津時,對天津的早點很是震驚,大早上半張大餅各種加裡脊、雞排、雞蛋、腸……甚至還加油條,只有你想不到的,但凡能加的,我想天津大餅加一切皆有可能的。
二、大餅羊湯
在天津羊湯大餅也是一種特色,每個地方都有羊湯大餅,天津人也酷愛這種飲食文化,就好比北京人愛吃鹵煮一樣。在天津祥利羊湯、寶福羊湯以及回民穆老三等都是很受大家歡迎的。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早上來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湯,那個叫美的很!
三、鍋巴菜
天津鍋巴菜是天津具有獨特風味的小吃,也是天津早點中最有名氣的。天津鍋巴菜柔軟滑潤,清素芳香,可作早點或正餐,同 芝麻燒餅 一起食用味美適口。
四、煎餅
在天津各大街小巷都有的就是天津的煎餅,我不愛吃天津煎餅的原因是天津煎餅里刷的醬是甜面醬,吃起來感覺怪怪的(有可能在北京呆的時間長緣故,北京煎餅用的是干黃醬,吃起來香。北京雜醬面和天津不一樣就是因為醬的緣故),這可能就是地域文化。
五、素燴
二他爸來回答!
要說天津衛的硬菜,應該是很多的。
但有特色的當屬天津獨有的《罾蹦鯉魚》!
帶鱗炸,大酸甜口兒,香,酥,脆!
天津一絕!
歐K!
天津位居華北地區,地處三岔河口而臨海,古時舊稱九河下梢天津衛。北方第一大菜系首推魯菜,無論承認不承認,京津兩地乃至東北三省都有魯菜的影子。天津傳統菜是由天津的清真廚師以魯菜為基礎創立,代表菜多以清真菜為主。例如:爆三樣、黃燜牛肉、紅燒牛舌尾、八珍豆腐、奶爆兩樣。清真代表老字型大小應首推宴賓樓。
隨著天津菜系的形成,天津的漢民廚師又增加修改了一些代表菜,比如將回民的爆三樣(羊肝、羊腰、羊肉)替換成漢民的爆三樣(豬肝、豬腰、豬裡脊)。鍋塌裡脊、篤麵筋、羅漢肚、四喜丸子等。漢民老字型大小估計應以紅旗飯庄為首。狗不理大酒店、正陽春烤鴨店個人感覺後人心思不整,已經失了民心,不提也罷。
另外天津臨海,民間早就流傳諺語: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可見天津老百姓對海鮮的喜愛,但大多數海鮮的烹飪方式以清蒸原汁原味為主,全國各地大同小異,所以天津到沒有什麼獨特的代表菜出現。但是地處九河下梢,河鮮自也要賣弄賣弄。由於天津雖然河多,但大多水質不佳,所以產出的魚類土腥味略重,所以倒是孕育出了罾蹦鯉魚等菜。罾蹦鯉魚不刮鱗,只去腮清內臟後入油鍋炸酥,澆上大糖醋汁。不需要吐刺,入口酸甜酥香,外形似鯉魚跳龍門活靈活現,也不失為一道好菜。
另外還有一些改良的菜,比如宮保雞丁、油燜對蝦、八珍烤雞等都有天津自己獨特的做法。
總的來說,天津菜只能算是魯菜的一個分支。由於天津被劃為直轄市,經濟發展比較迅速,所以天津菜也越做越精細,在平均水平上也許勝過了山東某些城市。
不請自來,只因W君就是天津人。
天津是一個碼頭城市,自古南來經商北往求學的人絡繹不絕,因此天津的真正風味不會有川麻湘辣這么有特色的刺激味道,大多偏一些鮮咸口味。
不了解天津風味的人往往覺得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甚至是煎餅果子是天津菜的代表,錯!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地道的天津菜由於環境的破壞已經絕對的失傳了。
先說一個,七星紫蟹:
七星紫蟹是特別能夠代表天津特色的菜品——大菜!
七隻紫蟹在雞蛋白中蒸出,並不吃螃蟹只吃蛋白。在蒸制過程中紫蟹的鮮甜可以被蛋白完全吸收。
上面的照片叫「七隻螃蟹蒸雞蛋羹」並不是「七星紫蟹」,原因很簡單,天津的紫蟹已經完全滅絕!
這種只有一塊錢硬幣大小的紫蟹是天津的海鮮珍品,目前如果能發現也是鰣魚有價紫蟹無價了。
另一種天津硬菜叫做:銀魚黃瓜湯。
同樣也是海河裡的特產,一條銀魚長15厘米左右,通體半透明。取三至五條銀魚配一條黃瓜飛上雞蛋做一個蛋花湯。不用放任何其他調料,僅僅放半鍋水即可。
嘗上一口你會認為多放了很多味精……
但海河銀魚也已經滅絕。現在天津的銀魚基本上都是太湖的,品種不一樣,遠沒有天津本地的鮮美。
第三個倒是有,不過真的是在外面的飯館中吃不到——傳統天津大油餅。
豬油和面加少許蔥花,餅鐺裡面放上過半的大油與其說是烙出來,不如說是炸出來的。周五還和同事談到大油餅。
這些也是假圖片了,在各種外賣平台上找了一圈都是外地人做的「大油餅」,編輯部的評論是——這是對天津赤裸裸的侮辱!
天津的傳統大油餅,餅心是半透明的,單吃很膩,需要沾著天津的獨流老醋去解膩的!
所謂的地方硬菜就是出了一個地界就變味的東西。在天津吃煎餅果子,別說放根腸了,就是撒芝麻都算耍流氓:)
天津是退海之地,古有九河下梢之說,盛產魚、蝦、蟹、民間素有「吃魚吃蝦,天津為家」的說法。有代表性的天津風味菜餚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最具代表性。
天津菜起源於民間,得勢於地利,發展於兼取,憑借於天津地區富饒的物產,特別是質優量大的河海兩鮮、飛禽野味和「喜嘗鮮、好 美食 」、「俗尚奢華」的民風食俗,在明末清初逐漸形成。
經津菜大師們不斷改良和提煉,目前津菜系招牌菜式的有「燴南北」、「扒通天魚翅」、「雞茸燕菜」、「煎烹大蝦」、「炒青蝦仁」、「酸沙紫蟹」、「高麗銀魚」等多道菜品。
燴南北 ,所謂燒南北,就是以塞北口蘑和江南竹筍為主料,將它們切成薄片,入旺火油鍋煸炒,加上一些調料和鮮湯,燒開勾芡,淋上雞油即成。此菜色澤銀紅,鮮美爽口,香味濃烈。
扒通天魚翅 ,天津的傳統名餚。屬於津門傳統風味高檔筵席大菜、頭菜。因使用一隻自上至下的完好上等整魚翅(而不是由散魚翅拼擺而成),故名「通天」。此菜是早年天津飲食業公認的「魚翅大王」王恩榮的代表作。
雞茸燕菜 ,將雞脯肉、肥膘肉一並剁茸,放鹽、味精、料酒、清水碼味,加蛋清、豬油、燕菜攪勻。炒鍋舀進上湯,用調羹下入煨好的雞茸燕菜,成橢圓片。視燕茸片浮起,撇去浮沫,放鹽、味精、濃姜水調味。雞茸燕菜浮於湯面,湯醇口釅。
煎烹大蝦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餚,屬於天津菜。由於採用「煎烹」技法,可使主料直接與炒鍋接觸受熱。保持大蝦的原汁原色原味,使其色澤更為艷紅,味道更加鮮醇。尤其是用蔥、姜、蒜熗鍋爆香,更突出體現了津菜擅烹河海兩鮮的特色。其成品形、色美觀,油汁明亮,咸鮮而甜,香美無比。
炒青蝦仁 ,屬「細八大碗」菜品,也是紅旗飯庄獲津菜比賽金獎品種。其主料天津河產青蝦,色呈青白,肉質緊密細嫩,以深秋初冬時節上網的最為肥碩。成菜後,青蝦呈自然杏黃色,外微脆而內柔嫩,細品後有蝦肉的鮮甜本味。菜餚色形,喻人,清汁無芡,鮮咸爽口,操作、口感均異於其他風味的炒蝦仁,是地方傳統特色季節名菜。
酸沙紫蟹 ,是一道天津市的傳統名菜,屬於津菜系。此菜色澤金黃,芡汁明亮,形狀齊整美觀,是天津特色深秋冬初的季節時菜名品。其鹵汁酸甜略帶咸辣,蟹肉鮮嫩清香,滋味醇美殊特。
高麗銀魚 ,又名炸銀魚,是天津地區的地方傳統名菜。以高麗糊(又稱發蛋糊,是由蛋白加工而成,與韓國無關)將銀魚裹而溫炸,再蘸以花椒鹽、辣醬油、咸口白汁進食。其色呈淺黃,外酥鬆內鮮嫩,魚肉雪白。上桌後,滿堂飄有秋黃瓜般的清香。
總體來說,津菜可歸納為五大特點:擅烹兩鮮、講究時令、精於調味、技法獨特、適應面廣。
天津的硬菜對於我來說最經典的就是老爆三了,衛嘴子,天津人對吃還是很挑剔的,早點就是花樣繁多,煎餅果子,嘎巴菜,豆腐腦,炸糕,麵茶,這要當別的地區都能當中午飯了,隨便提一句,可能也就是天津人早點拼桌吃飯了
對於吃還是天津人不在乎多貴,在乎吃的好不好,借錢吃海貨,不叫不會過
Ⅳ 北辰果園新村附近哪裡有賣素各子的
題主是否想問北辰果園新村附近哪裡有賣素丸子的?
1、天津北辰區綠康優品蔬菜經營部。位於天津市北辰區果園新村街道雙發溫泉底商7號樓B11。經營范圍包括一般項目:新鮮蔬菜批發;新鮮蔬菜零售;新鮮水果零售;包裝服務。
2、天津市北辰區百鮮蔬果店。位於天津市北辰區果園新村街道高峰農貿市場B區61號。經營范圍包括蔬菜、水果、食品銷售。
Ⅳ 獨具地域特色的天津的飲食文化特色
漢族飲食文化
日常飲食
天津一般市民階層,都是一日三餐。早餐比較簡單,稱為「早點」。或自家製作,或到街頭購買,或買一部分自家做一部分。午餐、晚餐則比較講究,各種副食的製作,也多在這兩餐。
早點
天津人早晨喜食稀飯(粥),一般多自家熬制。秋、冬、春三季,用小米或大米熬粥;夏天則多在大米中加綠豆。外購的早點有豆漿、餛飩、豆腐腦、麵茶、素丸子湯、「鍋巴菜」、餜子(油餅)、煎餅餜子、燒餅、包子、鍋貼、烏豆(爛蠶豆),甜點有湯圓、茶湯、八寶粥、小豆粥、切糕、盆糕、粽子,還有各式麻花、各式小餡蒸食、麻醬燒餅、棗餅、炸糕、素卷圈……其中,鍋巴菜、煎餅餜子是天津特有的。餜子、燒餅品種之多,也是值得稱道的。
午、晚餐
日常食用的麵食有饅頭、花捲、油鹽卷、包子、蒸餅(內夾糖、豆沙或紅果醬)、棗卷、絲糕(可摻進玉米面)、玉米面窩頭,死面餅、發面餅、燙面餅、肉餅、蔥花餅、韭菜餅、糖餅、金裹銀餅(即白面裹玉米面)、面條、餃子、餛飩等。米的吃法一般是吃米飯或粥,多吃機米(即秈米)。小站稻米量少,過節才能吃到。
天津除用稻米煮粥外,還用小米或玉米面熬粥,用玉米子熬成的粥,又稱棒子粥。天津還有一種傳統的普通飯食叫「一鍋熟」。舊時家庭多使用柴灶,主副食用鍋一次做熟,故得名「一鍋熟」。例如:在鍋底熬魚、蒸蛋、蒸肉羹、煮土豆、山葯、芋頭、胡蘿卜等,在鍋幫上貼玉米面餑餑,蒸饅頭或飯。品種可多可少。熟後,往往可以擺滿一大桌,各味紛呈,五色俱全,營養全面豐富。
常食的副食品
主要有肉、魚、蝦、蚌,各類蔬菜及豆腐麵筋等。
豬肉的一般吃法是紅燒和白煮,牛羊肉大多是清燉,有時也加進土豆、山葯或大白菜,牛豐肉還可以加進胡蘿卜、蔥頭之類。肉類清炒多切成肉絲、肉片。魚類的吃法很多。小魚常炸、燴,或做成酥魚;鰣魚、鱠魚、黃花魚、銅鑼魚等,一般是紅燒或清蒸;有時也用蝦干、鍋巴魚、金針魚做面湯。
常吃的蝦有對蝦、港蝦、晃蝦、青蝦、白米蝦、琵琶蝦等,吃法除烹炸外,還用於包餃子、做撈面打鹵、燴豆腐、做蝦圓等。蚌類有麻蛤、青蛤、扇貝、蜆子等,一般的吃法是氽後蘸姜、蒜、醋吃,或與雞蛋一起炒食。螃蟹、海蟹、淡水蟹皆有。吃法或蒸或煮,蘸醋和姜未食用;也有剝蟹肉,做餡或配菜炒食的。
Ⅵ 天津人的素丸子怎麼做
1.胡蘿卜切細絲,蔥、姜剁末,放在盆里,用鹽腌制起來,時間大約30分鍾,也可以更長時間。
2.做花生露剩下的花生渣。
3.胡蘿卜腌制變軟出水的時候,放入花生渣,然後再放入乾麵粉和玉米粉,玉米粉我是隨性放入的,也可以不加入,將面和好就可以放在那裡醒著了,我是昨天晚上和上的丸子面,早晨起來炸制的。
4.鍋內放油,可以多放一些,火力開到最大,等油8成熱的時候,開始下丸子,丸子下完後,可以推一下免得粘鍋,大火一直炸至金黃。
Ⅶ 旱蘿卜素丸子的做法
天津的素丸子大都用旱蘿卜做。自己做簡單干凈,也好做。
用料
旱蘿卜 半個
麵粉 適量
香菜 數根
醬豆腐 2塊
雞蛋 1個
薑末 克
五香粉 適量
旱蘿卜素丸子的做法
旱蘿卜,各地叫法不一樣。做前沒拍,上個網路找的圖。自己辨認看,自己當地都叫什麼吧。
小貼士
鹽,看情況而定。醬豆腐有鹹味。
Ⅷ 旱蘿卜怎麼樣可以做成丸子
天氣漸漸開始冷了,刨蘿卜的季節也到了,青蘿卜、胡蘿卜、旱蘿卜也都紛紛上市了。我喜歡用旱蘿卜炸素丸子。
食材與明細
1. 1.旱蘿卜去葉清洗干凈,擦絲
2. 鍋中加水燒開,將蘿卜絲焯燙一下(不用等水再次開就關火撈出)
3. 將焯水後的蘿卜絲放通風的地方用筷子抖去熱氣,然後攥干水分
4. 大蔥、姜、香菜分別切碎
5. 蘿卜絲中放入大蔥、姜、香菜、油、鹽、味精 然後加入一勺五香粉拌勻
6. 准備紅腐乳,再舀上少許腐乳汁
7. 將紅腐乳溶於腐乳汁中,倒入已經拌好的餡料里
8. .拌勻後再加入麵粉130g(麵粉的量要看蘿卜絲攥的干濕程度,干則少加麵粉,濕就要多加麵粉了)我覺得麵粉多口感不好吃,所以要盡量攥干水分。
9. 用筷子,或者帶上一次性手套,抓勻,餡料就做好了
10. 炒鍋燒熱倒入足量的食用油,油溫八成熱時,將餡料團成小丸子下入油鍋中,炸制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11. 可以吃了
Ⅸ 天津的GG/MM哪位知道新華路上的大台北旁邊的麻辣燙現在搬去哪了啊
哈哈 我也曾經去那吃 結果發現搬了 不過老地址的門口寫著搬到哪啊
搬到那叫什麼影院一樓了,就是中原百貨星巴克旁邊那個影院的一樓!
就是從老地址那向濱江道方向走,走20米(不到濱江道)就能看見!
不知說清楚沒有!挺好找的!
就是新華路上的影院,不是肯德基對過的影院,就是中原百貨星巴克旁邊那個影院!我去過的!我那天去晚上就到8點的!也就因為這麻辣燙到8點,所以我才認識了馬路對過的翅酷!呵呵!
謝謝MM啊!不過說真的,那的麻辣燙真叫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