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季節種樹苗好呢
在冬末初春的季節種植樹苗最好,這時候氣溫較低,有利於樹苗的根系生長。樹苗根系長好後,春暖花開之時,就會長出葉子的。
2. 你好!我家在天津,自己小院里的蘋果樹想移植到其他地方,什麼時候移植最好
秋季落葉後一周左右,或春季發芽前半個月左右(天津3月下旬)移栽蘋果樹,成活率都很高。
春季發芽前移栽蘋果樹,管理更省事一些。
3. 樹苗什麼時候種植最好 樹苗哪個時候種植最好
1、要看具體種植的是什麼樹品種,但是一般在春季也就是每年3-6月份是比較好的。
2、冬天也是可以種樹的,達到要求能存活,在冬季種樹有一系列優點,第一此時氣溫低,空氣濕度大,蒸發量小,苗木移栽過程中不易失水,能保持較多的水分,地溫高,濕度大,利於根系形成愈傷組織,生根吸收水分養分。二是冬季苗木處於休眠狀態,根系癒合較好。三是冬季種樹,等到來年春天,樹木發芽早,根系茁壯等特點。但是種植的時候會面臨以下問題:冬季適合栽植的樹種選擇范圍與春季種植相比可選擇品種少;與春季相比,栽植成本較大。無論是起樹時的挖掘還是栽植時的挖坑,人工成本都相對較高;養護成本增加。冬季植樹後在春季往往還要花費一定的費用做二次維護,比如水圈的加固,支撐的加固。同時在冬季種植後要裹草繩或者無紡布,也增加了養護的成本。
3、春天種樹最好,夏天、秋天、冬天不利於存活,春天植樹成活率較高,主要原因:一是春天氣溫回升,陽光和雨水增多,土壤濕潤,有利樹木的生長;二是春天樹木的枝、葉還沒有大量萌發,水分散發相對較少,對根部供水及養分的需求不太迫切,即使種植時有損傷,也容易恢復。
4. 什麼季節栽種樹苗好
春、秋兩個季節栽種樹苗最好。
晚秋是指地上部進入休眠,根系仍能生長的時期;早春是指氣溫回升,土壤剛解凍,根系已能開始生長,而枝芽尚未萌發之時。樹木在這兩個時期內,因樹體儲藏營養豐富,土溫適合根系生長,而氣溫較低,地上部還未生長,蒸騰較少,容易保持和恢復以水分代謝為主的平衡。至於春栽好還是秋栽好,世界各國學者歷來有許多爭論,主張秋栽為好的佔多數,但從生產實踐來看,因各地具體條件不同,不可拘泥於一說。大致上,冬季寒冷地區和在當地不甚耐寒的樹種宜春栽;冬季較溫暖和在當地耐寒的樹種宜秋栽。冬季,從植
株地上部蒸騰量少這一點來說,也是可以移栽的,但要看樹種(尤其是根系)的抗寒能力如何,只有在當地抗寒性很強的樹種才行。在土壤凍結較深的地區,可用「凍土球移植法」。夏季由於氣溫高,植株生命活動旺盛,一般是不適合移植的。但如果夏季正值雨季地區,由於供水充足,土溫較高,有利根系再生;空氣濕度大,地上蒸騰少,在這種條件下也可以移植。但必須選擇春梢停長的樹木,抓緊連陰雨時期進行,或配合其他減少蒸騰的措施(如遮蔭)才能保證成活。至於具體到一個地區的植樹季節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樹種類別和任務大小以及技術力量(勞力、機械條件等)而定。
1.春栽
從樹木生理活動來講,春季是樹木開始生長的大好時期,且多數地區土壤水分較充足,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主要栽植季節。樹木根系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即可開始活動。因此春栽符合樹木先長根,後發葉的物候順序,有利水分代謝的平衡。但在春旱嚴重地區,如西北、華北等地,春風大,氣溫回升快,適栽時間很短促,栽後不久,地上部萌芽生長,根系不能完全恢復,成活率比較低。在冬季嚴寒或對在當地不甚耐寒的邊緣樹種,以春栽為妥,可免防寒越冬之勞。具肉質根的樹木,如山茱萸、木蘭屬、鵝掌楸等,也以春栽為好。
春季農事繁忙,勞力緊張,要利用冬閑,提前做好各項准備工作。應預先根據樹種春季萌芽早晚和不同栽植地的化凍早晚,作好計劃安排,寒地城市化凍順序是先市區,後郊區,山地是先低山,後高山,先陽坡,後陰坡,在平地,先輕質土,後重質土,有建築處,先向
陽處,後背陰處。樹種萌芽,如落葉松、銀芽柳等最早,楊柳類、山桃次之,榆、槐、櫟類、棗最遲。落葉樹春栽宜早,即土壤剛化凍即開始。秋旱風大地區,常綠樹也宜春栽,時間可晚些,我國西南某些地區(如昆明)受印度洋干濕季風影響,冬、春為旱季,蒸發量又大,春栽如果管理不善,成活率很低。但落葉樹可以春栽,宜盡早並有充分的灌溉條件。
2.雨季栽植
春早,特別是秋冬也乾旱的地區,土壤水分不足,蒸發量大的西南地區,栽植成活的主要矛盾是外界水分(包括空氣濕度)條件差,故以雨季栽植為好。雨季如果處在高溫月份,由於陰晴相間,短期光強溫高,也易使新植樹木水分代謝失調。則要掌握當地歷年雨季降雨
規律和當年降雨情況,抓住連陰雨的有利時機栽植。華北、西北山地,多用小苗雨季造林,成活率較高。我國西南地區夏秋為雨季且較長,且雨季海拔較高,不炎熱,所以栽植成活率較高。城市雨季植樹,多用大苗和大樹者,視情況還應配合遮蔭、噴霧等其他措施。
3.秋栽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蒸騰量較低,土壤水分狀態較穩定;從苗木生理來說,此時樹體儲藏營養較豐富;多數樹木根系生長有一次小高峰。在當地屬耐寒的落葉樹,秋栽後,根系在土溫尚高的條件下,還能恢復生長。因為根系無自然休眠期,只要冬季凍土層不厚,下層根系仍有一定生長活動,且翌春活動也早。秋栽時間較長,自落葉至土壤結凍前均可進行。秋栽也應盡早,一落葉即栽為好。夏秋為雨季的華北等地,常綠針葉樹,此時再次發根,故其秋栽應比落葉樹早些為好。規律和當年降雨情況,抓住連陰雨的有利時機栽植。華北、西北山地,多用小苗雨季造林,成活率較高。我國西南地區夏秋為雨季且較長,且雨季海拔較高,不炎熱,所以栽植成活率較高。城市雨季植樹,多用大苗和大樹者,視情況還應配合遮蔭、噴霧等其他措施。
4.冬季栽植
在冬季土壤基本不結凍的華南和華中、華東等長江流域地區,可以冬栽。以廣州為例,氣溫最低的1月份平均溫度仍在1℃以上,故無氣候上的冬季。從1月份就可種植棒樹、山松等常綠深根性樹種,2月即全面開展植樹工作。在冬季嚴寒的華北北部、東北大部,由於土壤凍結較深,對當地鄉土樹種,可用凍土球移植法,國外如加拿大、日本北部亦常用。優點是可利用冬閑;省包裝和運輸機械。於氣溫
達零下12℃左右時,挖掘土團;若挖側溝時,發現下部凍得不牢,可於坑內停放2~3天。因土壤乾燥凍不實者,可於土團外潑水(最好於凍結前預先灌水)。運輸可利用凍結河道,或預先修護泥土地,潑水凍結成冰道,用人畜即可拖拉。
5. 什麼時候栽培樹苗
春季的時候栽培比較好。植樹節是最好的時節。
成活率高方法
選樹苗 選樹苗要選生長健康,樹冠豐滿,枝幹直的樹苗,一般多選根系發達的圃地樹苗,而不選山地上的野生樹苗。
挖樹坑挖坑可要講究,如果是針葉樹種或是較大樹種,一般樹根都帶有土坨,這是為了防止樹苗不易成活,這時所挖的樹坑要根據樹木的胸徑而定,土坨的直徑一般是樹木胸徑的8至10倍,樹坑的直徑要比土坨的直徑大出40至50厘米。在種植像楊樹、柳樹等不帶土坨的樹苗時,樹坑直徑約是樹苗胸徑的10倍左右,土質好,樹坑的深度約在40至50厘米,土質不好樹坑的深度和直徑都要加大20至30厘米。
種樹苗栽苗時應與起苗前的種植深度保持一致, 種植小樹苗一般需兩三人,一人扶樹,另一人填土,這樣樹苗不易傾斜,樹根扎得更實。
如果樹苗的胸徑在5厘米以上,填完土後還要給樹苗設保護支架。 澆水新栽植的樹苗在澆水前,要適當地給樹苗進行修剪,要剪掉枯死、折斷、生病蟲的樹枝,修剪樹枝的量不能超過原來樹冠總量的三分之一。澆水時要在樹的四周累上土堰,在土堰里澆水。
栽培管理過程中,還應適當的追施夫沃施氨基酸水溶肥,保證養分供應。
6. 什麼時候種樹最好
各種樹苗的種植時間一般在三四月份,東北地區可適當推遲,這段時期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極有利於樹木的成活和生長。但是應注意避開陰雨天,在早晨或晚上種植一般影響不大,能避免陽光爆曬就行。
7. 天津西青區種哪種樹苗種較合適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果樹的話:棗樹還行。道邊景觀樹選擇大眾化的,法國梧桐樹,楊樹,槐樹,垂柳,比較容易養護。觀賞類的:銀杏樹、紫薇,兩者有投資功能的 ,養護麻煩。現在就是適宜種植的季節。僅供參考。
8. 樹苗栽種季節是什麼時候最好
春天。
苗栽培技術:
(一)選苗:
選擇果樹苗品種純正、根系完整、健壯、芽質飽滿、無檢疫對象和無病蟲害的李子苗。
二)定植:
一般株行距為2.5米×4米,芽未萌發前(最好在4月20日前)栽植。李子有自花不孕現象,因而,栽培品種不宜單一,應隔一定距離栽植花期一致的不同品種做授粉樹,比例為4:1或8:1。
二、肥水管理:
(一)施肥1、基肥基肥是能較長時間供給李樹多種養分的基本肥料,一般以遲效農家肥為主,如堆肥、廄肥、作物秸稈、綠肥、落葉等。基肥秋施為好,成年李樹,基肥每株施農家肥50—100公斤。
2、追肥:
(1)花前追肥:可在李樹萌芽前10天(4月上旬),株施0.5—1公斤速效性氮肥或25公斤腐熟人糞尿。
(2)花後追肥:應及時追施速效性氮鉀肥,以減少生理落果,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株施0.5公斤。
(3)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肥:在生理落果後至果實進入迅速膨大期前(6月下旬至8月中旬),追施速效氮、磷、鉀復合肥,株施0.5—1公斤。
填不填滿需要根據地方不同是不一樣的,北方缺水不要填滿以便存水,南方的就需要填滿了,因為南方雨水充足。
9. 樹苗在什麼時候種植最合適成活率高
植樹最好的時節
植樹有它的特殊性,以晚秋和早春最好。抓緊連陰雨時期進行,晚秋是指落葉後到土壤結凍前的時期,也可以栽植,或配合其他減少水分的措施,冬季比較溫暖地區和當地耐寒的樹種適宜秋栽,冬季寒冷地區和在當地不耐寒的樹種植宜春栽,這樣種植的成活率就會有所降低,在當地抗寒性很強的樹種冬季也可以栽植的。
植樹成活率高方法
選樹苗 選樹苗要選生長健康,樹冠豐滿,枝幹直的樹苗,一般多選根系發達的圃地樹苗,而不選山地上的野生樹苗。
挖樹坑挖坑可要講究,如果是針葉樹種或是較大樹種,一般樹根都帶有土坨,這是為了防止樹苗不易成活,這時所挖的樹坑要根據樹木的胸徑而定,土坨的直徑一般是樹木胸徑的8至10倍,樹坑的直徑要比土坨的直徑大出40至50厘米。在種植像楊樹、柳樹等不帶土坨的樹苗時,樹坑直徑約是樹苗胸徑的10倍左右,土質好,樹坑的深度約在40至50厘米,土質不好樹坑的深度和直徑都要加大20至30厘米。
種樹苗栽苗時應與起苗前的種植深度保持一致, 種植小樹苗一般需兩三人,一人扶樹,另一人填土,這樣樹苗不易傾斜,樹根扎的更實。
如果樹苗的胸徑在5厘米以上,填完土後還要給樹苗設保護支架。 澆水新栽植的樹苗在澆水前,要適當地給樹苗進行修剪,要剪掉枯死、折斷、生病蟲的樹枝,修剪樹枝的量不能超過原來樹冠總量的三分之一。澆水時要在樹的四周累上土堰,在土堰里澆水。
僅供參考,歡迎評價關注!
10. 樹苗栽種季節是什麼時候最好
從長期的種植經驗和研究來說,苗木最佳的移植時間其實是在春秋兩季。大家都知道,一直以來3月12號是全國植樹日,在這階段移植樹木一直被認為是最佳的時間。但實際上,也要因時因地而異。比如說在東北地區3月份還處於冰天雪地之中,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樹木移栽。
所以苗木移植的最佳時間應該是苗木的休眠期,這個時間段大概是從當年的秋天10月份到第2年的春天4月份左右。換句話說,在春秋兩季宜哉是最合適的。當然有些常綠苗木樹種也可以在生長季節移植,但要盡量避免高溫乾旱天氣最好在陰雨天氣移植。
秋季天氣逐漸降低,苗木逐漸從生長期過渡到休眠期,樹葉開始枯黃脫落,但是根部仍然在繼續的活動,並沒有完全停止。這時候進行移植的話,即使傷到苗木的根系,因為其仍然在活動,所以能夠較快地癒合。等到第2年春天的時候,樹木開始發芽生長,可以獲得更多的營養供應,可以長得更好,成活率更高。
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每年的三月份左右大地回春,植物慢慢地從休眠期中開始蘇醒過來,逐漸過渡到生長期。在這一階段進行苗木移植,成活率非常高,而且只要成活之後可以快速的生長,縮短適應期。再加上春季雨水比較充足,也非常適宜樹木移植之後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分,有利於苗木的成活。
當然在夏季的時候,植物正在生長期間也可以抑制,但總體上來說並不是最佳的,移植時間一致的成活率也比較低。如果在冬季的話,要及時的將移植樹木的根部進行保護,常見的有樹干捆綁保溫,根部覆草保溫等,這樣才能防止移栽苗木不受凍害影響,進而提高成活率。
所以總體而言,苗木移植的最佳時間就是在休眠期,也就是在秋天和春天這兩個季節內最合適的。當然其他的季節也可以移植,只不過移植的工作要更加精細,管護要更加到位,而且還不能保證存活率。
移栽後可以選擇適當的追施點沃葉水溶肥,補充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