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必吃的10美食
1.四盤面條
「四菜面」絕對是天津的特產。在全國其他地方,面條是吃面條的主要方式,而天津人只吃「四菜面」,其實是以蔬菜為主,或者說是蔬菜和面條並重。所謂「四菜面」,一般是指四種炒制混合而成的鹵面。
2.什錦火鍋
天津老人管火鍋叫「鍋」。這是傳統天津家庭逢年過節必備的一道菜。以前天津人不怎麼吃「涮鍋」。說到吃「鍋」,一般是指吃這種什錦火鍋。什錦火鍋的內容非常豐富,一般底部是白菜和粉條,上面是炒山葯、木耳、香菇、麵筋、紅燒肉、大蝦、魷魚、肉丸、雞蛋等多種食材。
3.完全爆炸
這道菜應該來自魯菜。天津人愛吃「海鮮」。這道菜在天津是「發揚光大」的,過去是天津所有宴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整個套餐用料豐富,蝦、雞、豬肉、魷魚、黃瓜,海陸空葷素搭配齊全。炒的時候加了一點鮮奶,味道非常鮮美獨特,讓人饞涎欲滴。
4.香腸
天津的香腸也很有特色。近代,天津曾是中外交融之地,天津人的飲食文化吸收了許多外來元素。對香腸的熱愛就是其中之一。我覺得最有特色的香腸是「玫瑰香腸」。玫瑰香腸以新鮮的豬後腿為原料,配以玫瑰酒和香料製成。
5、天津素餡
「金餡」其實是近幾年新起的名字。但這種做法在天津一直很流行。這是天津製作餃子、包子和其他麵食的一種特殊方法。原料有大白菜、綠豆芽、香菜、豆腐乾(豆腐乾)、粉絲、油麵筋等。還加入了芝麻醬和腐乳。利用芝麻醬的粘性,讓各種原料粘在一起,味道清香。
6.鍋巴飯
天津有很多好吃的,但是鍋巴飯在我心裡永遠是第一位的。我沒有理由喜歡它。你可以在這個城市的任何一家早餐店吃到它。如果你想看起來高端一點,可以去大玉米地的下層。四塊錢一碗,必須加香菜。沒有香菜的鍋巴是沒有靈魂的鍋巴。
7.狗不理包子。
狗不在乎長大,它一直在吃,就是別人花錢,它當然不會花錢去吃。這家狗不理幾年來一直是天津某些人的據點,(尤其是水上北路的那家,旁邊的夜店一萬服務,一萬算熱身。諷刺的是,水上北路往西走到盡頭就是周鄧紀念館,往東走到盡頭就是天塔。
8.八珍豆腐
八珍豆腐是只在天津流行的正宗天津菜,就是那種在天津幾乎吃不到的菜。正宗的八珍豆腐是將南豆腐與海參、魷魚、蛤肉、蝦、牛筋、雞胸肉、玉蘭花片(竹筍片)等一起炒製成。這里八珍指的是一個統稱,可以根據口味進行調整。比如可以加入裡脊肉、蟹棒或者蘑菇等自己喜歡的輔料。
9.大轉折
喜歡天口得天津的,不要錯過這里的大轉折。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這里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也是「天津三絕」之一。這家老店在18街的巷子里。麻的香味脆甜,用料精細。去天津旅遊的可以帶一些給親戚朋友。不容易變質,攜帶方便。
10.油炸蛋糕
接下來是「金三絕」的最後一家——二多燕炸糕,因店在二多燕胡同旁而得名。炸糕以一級粘黃米為原料,經水磨發酵,用一級紅豆熬制,去皮,用紅糖汁煎製成餡。包好後放入煎鍋,煎出來的皮脆,豆餡甜。
㈡ 純粹的天津菜有什麼
壇子肉 貼餑餑熬小魚 天津扣肉 罾蹦鯉魚 酸沙紫蟹 燒三絲 軟炸銀魚 羅漢肚 木須炒肉 熘魚片
二他爸來回答!
天津菜就是從魯菜系中,分離出適合天津江湖口味的菜!
天津菜講究咸鮮適中,醬香口味為主,又以烹制河海兩鮮為特長。
代表菜有獨麵筋!清炒蝦仁,老爆三,罾蹦鯉魚等天津獨有的津菜!還有紅旗飯庄的五鹵面,紫蟹銀魚,這可是在全國拿過大獎的!
現在的津菜館也不少,都是老品牌了。
像紅旗飯庄,登贏樓,宴賓,鴻起順,狗不理大酒店等等!
天津人會吃,愛吃,捨得吃!
如果是外地朋友來天津,二他爸來當向導,咱吃遍天津味道!歐k!
歡迎大家!
天津的『吃』好象很出名的!個人的意見是:天津沒有大菜!沒有影響地區,國家,國際的招牌大菜!然而天津的小吃卻是出名的好吃!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經濟實惠,每天離不開的,非常可口的 美食 !這還不算!天津還有最拿手的,就是家庭便飯!天津的家庭堖魚!燒笳子!溜干尖!蔥暴肉…………好吃的不得了!!!
貼餑餑熬小魚!贈蹦鯉魚!篤麵筋!老爆三!油燜大蝦!煎燜子!數不過來了!懷念!!
天津菜最具代表的是.扒全菜.炒青蝦仁.曾蹦鯉魚.官燒目魚.其餘的.全爆唯一的做法.全白.沾蝦油.山東菜的做法是蔥蒜爆鍋帶色.在有八大菜系沒有天津菜.天津菜是在山東菜的基礎上加以改良.形成天津的地方特色.
來北京幾十年,一直沒時間去天津。幾年前退休後與夫人找了一個時間到天津轉了一天。午飯在市中心找了一個牆上掛著全國十佳飯店牌子的餐廳吃的。點了三個菜和兩碗米飯,價格不算貴,大約將近200元左右,但菜除了鹹味也就沒其它味了,因菜太咸,我們二人隨便吃了一點就吃不下去了,當時我向他們的服務員說,你們的鹽是不要錢白來的吧?
天津人再也吃不到的一道菜「酒糟鱠魚」。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天津沿海盛產鱠魚,也就是過去人們常說的一鮃,二鱠,三塌目中的鱠魚。鱠魚味道特別鮮美,無論是干燒還是油煎都特別好吃。記得我小的時候每到鱠魚季家裡都會弄上一壇子糟鱠魚,其做法是:用壇子把新捕撈的鮮鱠魚一層層平碼到壇子里,每層中間灑一些鹽,再灑上一些白酒和小米粥,安此方法一直碼到壇口然後用布包好壇口再用泥封口就淹制完成了。等到冬天快過年時打開壇子的泥封把魚取出來,把魚洗凈放到准備好的魚盤內(一般一條魚有二三斤重),灑上大量蔥花和二十來粒花椒,再點上香油,上鍋蒸熟。當打開鍋蓋時滿屋飄香,再配上玉米面窩窩頭吃起來真叫一絕。可惜因為渤海的污染再也見不到鱠魚了,再也做不了這道菜了。
俗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說。津菜涵蓋漢民菜、清真菜、 素菜。起源於民間,得勢於地利,獨具特色。古有九河下梢之說,盛產魚、蝦、蟹、民間素有「吃魚吃蝦,天津為家」的說法。津菜可歸納為五大特點:擅烹兩鮮、講究時令、精於調味、技法獨特、適應面廣。經過二百多年的兼收並蓄,不斷豐富、完善,於光緒年間達到鼎盛階段。民國初年,津菜中的清真菜和素席菜,有了很大的發展。使津菜形成多元的風格,由簡便、實惠、質朴的民間本色發展成為以咸鮮為主、酸甜為輔、小辣微麻、復合烹調、風格獨特的地方菜。
津菜更是以「宮、商、館、門、家」著稱,即主要菜系由宮廷菜、商埠菜、公館菜、宅門菜和家庭菜構成。
民間素有「吃魚吃蝦,天津為家」的說法。有代表性的天津風味菜餚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最具代表性。「八大碗」酒席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細之分。細八大碗指: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獨麵筋、川肉絲、川大丸子、燒肉、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常燒鯉魚等。
「四大扒」不是可單獨成席的菜餚,而是為成桌酒席的其他主要菜起襯托作用的配菜。四大扒並不是只有四種,而是由於其相對"八大碗"而言只是配菜,所以稱為"四大扒"。主要包括:扒整雞、扒整鴨、扒肘子、扒方肉、扒海參、扒麵筋、扒魚等。另外還要「韭黃炒雞蛋」「油烹鐵雀
」「冬令四珍」"銀魚坨"「油炸螞蚱」「醉砂紫蟹」等。在天津的中餐名菜有:生菜大蝦、蟹黃魚翅、軟溜魚扇、雞絲銀針、扒海羊、清蒸桂魚、干燒比目、燒參肚、芙蓉鮮貝、紅燒西排等。
天津菜品選料精細、烹制考究,擅長炸、烹、爆、炒、燒、熘、氽、燉、蒸、熬、焅、扒。精於調味,注重色、香、味、美。
我知道在天津吃早點有個嘎巴菜,應該是天津獨有的。
㈢ 最受熱捧的天津特色菜餚有哪些
中華飲食文化多種多樣,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到了這些地方勢不可錯過的。在 天津文化 中,天津飲食文化是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菜的歷史悠久,一說到天津想到的肯定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天津菜品種繁多,做法獨特,色香味俱全。一起來看看最受熱捧的天津特色菜餚有哪些吧。
十八街麻花
創始人是范貴才、范貴林兄弟,兩人都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開了麻花店,制售製作考究的麻花,並以此得名「十八街麻花」。他們製作的麻花,料精貨實,每個麻花中都夾有一根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幾種小料配製成的什錦餡酥條,再和白條(用糖汁和成的面)、麻條(沾了芝麻的白條)合股擰成5個花,最後用花生油微火炸透,出鍋後放上冰糖和青紅絲才成。
這種麻花不僅酥脆香甜,而且存放幾個月也不綿軟、不變質、不走味。在「十八街麻花」的總店門口,還有兩個一米長的超級麻花,引人注目。
狗不理包子
天津風味小吃的代表。始創於清朝末年,是不折不扣的百年老店,創始人名叫高貴友,小名狗子,原是一家蒸食鋪的小伙計,學到手藝後,自己開了家包子鋪,因味美價廉,生意越來越好,狗子一天到晚忙著作包子,連和人打招呼的功夫都沒有,久而久之,就得了個「狗不理」的名兒。
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製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每個包子都實實在在地捏出十八個褶,肉餡鬆散,鮮而不膩,清香適口,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新添了珍珠包、龍鳳包、海鮮包等20多個系列品種。
京東餡餅
清真風味食品。選用鮮嫩的羊肉絞成肉餡,加上各種調料,把和好的面下劑上餡包好,拍壓後略擀,成為6至7厘米的圓餅,放到打底油的熱鐺上,邊烙邊撩油,表面呈金黃色即成。特點是色澤金黃,肥而不膩,清香適口。
石頭門坎素包
天津傳統風味小吃。由清末天後宮旁的真素園餐館發明,餡料講究,作工精細,以木耳、花菜、豆皮、口蘑、香乾、麵筋、豆菜、腐乳、麻醬、香油等作為餡料,每個包子都捏成21個摺,旺火蒸十幾分鍾即熟。特點是餡大皮薄、香味濃郁。
羅漢肚
醬制食品。由天津狗不理包子總店採用傳統的醬制方法研製生產。因肉皮層次分明,形似羅漢的肚子而得名。製作方法是在豬肚內灌注肉皮與精瘦肉醬。特點是緊固不散,光澤透明,口感咸鮮,適口不膩,醬香醇厚,略帶甜味。
崩豆張主要品種有糊皮正香崩豆、去皮甜崩豆、玉帶豆、夾心崩豆、冰糖奶油豆等,分上中下三個檔次,共計16大類76個品種。特點為脆而不綿、不硬、不含膽固醇、久嚼成漿、濃香滿口。
冬令四珍
四珍指的是鐵雀、銀魚、紫蟹、韭黃。其中韭黃比較常見,韭黃炒蛋更是一道家常菜;鐵雀是麻雀的一種,油烹後是下酒佳餚;銀魚是北方特有的美味,可以蘸蛋清炸食,清香適口;紫蟹是蟹的一種,體積雖小如銅錢,但膏肥味美,是冬令滋補佳品。
四大扒
是指與「八大碗」相配的幾樣小菜,並不能單獨成席。四大扒不只有四種,主要包括:扒整雞、扒整鴨、扒肘子、扒方肉、扒海參、扒麵筋、扒魚等。
糖炒栗子
燕冀之地自古就是優質栗子的主產區,其中尤以良鄉和遵化栗子最負盛名。因為天津是栗子的主要經銷地,所以天津栗子也日漸成為人們嗜食的佳品。秋冬之際,在天津街道兩旁,常可看到賣栗子的小攤,現炒現賣,趁熱食之,味甜松軟。
棒槌果子
津門傳統早點食品,因成品呈棒槌形,所以得名。棒槌果子製作講究,按照不同的季節,用不同比例的鹼、礬、鹽加清水和勻,反復揉勻搋透,用刀逐一開成長條,剁出小方塊,抻長成型。放入熱油中炸透後即可食,咸、香、脆俱佳。一般早晨的街邊都有出售棒槌果子的小攤。
㈣ 什麼菜最能代表地道的天津味
最能代表天津的美味,當然是天津大麻花,還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這兩個食物美食和地方小吃最有天津特色。當然了。天津大麻花和狗不理包子都不怎麼好吃,倒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