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津西站的介紹
天津西站,始建於1909年8月,位於天津市紅橋區,子牙河與南運河之間,隸屬北京鐵路局管轄,現為一等站。天津西站將京滬線、南倉聯絡線、天津西線、津霸客專線、京津聯絡線、津秦高速線交匯於此,是京滬高速鐵路上的五大始發車站之一。天津西站在1910年12月14日啟用,站房由德國建築師設計,為磚紅色的德國新古典主義建築。目前,天津西站老站房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的歷史風貌建築,也是這一地區的地標性建築。天津西站自2009年起開始進行了擴建工程,建成現代化的新站房及前後廣場等配套工程。新天津西站已於2011年6月30日,與京滬高速鐵路同步投入使用。2015年9月1日起,天津西站實行全新旅客列車運行圖,天津西站將開行列車107列,較原圖增加4列。隨著2015年12月底津保高鐵的開通,天津西站將再增加圖定列車20對以上,充分緩解天津站的客運壓力,成為天津開往華東、華中、華南地區的高鐵始發站。
B. 天津站和天津西站有區別嗎
天津站和天津西站是兩個火車站,都在市區。
1、位置不同
天津站,又稱天津東站,位於中國天津市河北區與河東區交界的海河北岸,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特等站;天津西站,位於中國天津市紅橋區子牙河與南運河之間,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運特等站。
2、歷史不同
天津站始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正式通車運營;天津西站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8月;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12月14日;先後進行三次改擴建。
3、面積容量不同
截至2009年9月,天津站總建築面積18.5萬平方米,站場規模為10台18線,能同時容納6000人候車。截至2011年6月,天津西站建築總面積達18萬平方米,設計年發送旅客2367萬人次,最高聚集人數達5000人。
4、主要負責線路不同
天津站,位於天津市河北區與河東區交界的海河北岸,始建於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是目前天津市客流量第一,車站規模第二大的火車站,有京津城際、津山線、津薊線、津霸線、津秦客運專線、天津地下直徑線(天津站-天津西站)、京津城際延伸線交匯於此。
天津西站位於天津市紅橋區,子牙河與南運河之間,中國大型的鐵路樞紐站之一。京滬線、南倉聯絡線、京津城際、京滬高速鐵路、天津地下直徑線、津霸客運專線、京津聯絡線、津秦客運專線交匯於此,是京滬高速鐵路上的五大始發車站之一,設13台26線,是天津規模最大的火車站。
C. 天津西站是高鐵還是火車站
有高鐵,也有普通火車。
天津市主要火車站有4座,分別是天津站(本地人習慣稱其為東站)、天津西站、天津北站、天津南站。其中東、西、北站為老車站,均在市區。天津南站類似於其他地區的高鐵專用車站,是近十年新修的。
天津特殊的地方在於三座老火車站除天津北站是以貨運列車停靠為主外,天津站和天津西站都是綜合型車站,既停靠傳統Z字頭、T字頭、D字頭列車,也停靠高鐵列車。
所以天津站、天津西、天津南都有高鐵。購買和乘坐前一定要分清楚到底在哪個車站乘車。
(3)天津老西站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天津西站(Tianjinxi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天津市紅橋區子牙河與南運河之間,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貨一等站,是天津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滬高速鐵路的五大始發車站之一,是天津市規模最大的鐵路車站。
天津西站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8月;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12月14日;先後進行三次改擴建;2009年2月,車站第三次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 2011年6月30日,改造後的天津西站正式投入使用。
截至2011年6月,天津西站建築總面積達18萬平方米,設計年發送旅客2367萬人次,最高聚集人數達5000人; 站場規模為13台26線。
D. 從天津到北京的高鐵 哪裡坐
有四個高鐵站可以到北京:
1、天津南站,京滬高鐵正線區間車站,南去上海虹橋及青島、北去北京南站,在西青區張家窩鎮(可以乘坐地鐵三號線到達);
拓展資料:
天津南站,位於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鎮津晉高速公路與津滄高速公路之間,是京滬高速鐵路的中間站,隸屬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原北京鐵路局)管轄。天津南站位於京滬高速鐵路的正線之上,於2011年6月30日開通運營。是京滬高鐵出京第二站,為2台6線,包括正線2條、到發線4條。站房綜合樓採用線下橋式站型設計,按照最高接待人數1000人設計,由進站集散廳、售票廳、候車廳、出站廳等客運服務設施組成。是天津市鐵路客運五大輔助樞紐之一。
2013年12月28日,天津地鐵3號線延長至天津南站。
天津西站位於天津市紅橋區,子牙河與南運河之間,中國大型的鐵路樞紐站之一。始建於1909年8月,隸屬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原北京鐵路局)管轄。京滬線、南倉聯絡線、京津城際(聯絡線)、京滬高速鐵路(聯絡線)、天津地下直徑線、京津聯絡線、津秦客運專線、津保鐵路交匯於此,是京滬高速鐵路上的五大始發車站之一,設13台26線,是天津規模最大的火車站。
天津西站在1910年12月14日啟用,是津浦鐵路的起點站。站房由德國建築師設計,為磚紅色的德國新古典主義建築。目前,天津西站老站房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的歷史風貌建築,也是這一地區的地標性建築。天津西站自2009年起開始進行了擴建工程,建成現代化的新站房及南北廣場等配套工程。新的天津西站於2011年6月30日與京滬高速鐵路同步投入使用。目前天津西站主要辦理京滬鐵路、津保高鐵、津秦高鐵的客運業務,是天津市最大的客運樞紐。
天津站,當地人習慣稱天津東站,位於天津市河北區與河東區交界的海河北岸,始建於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是目前天津市客流量第一,車站規模第二大的火車站,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之一,隸屬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現為特等站,有京津城際、津山線、津薊線、津霸線、津秦客運專線、天津地下直徑線、京津城際延伸線交匯於此。天津站是天津四大樞紐客運站(天津西站、天津站、濱海站、於家堡站)之一。
天津站是天津市的鐵路門戶,亦是天津站交通樞紐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天津站歷史上曾以老龍頭火車站、天津老站和天津東站為站名。
塘沽站位於津山線48公里處,距首都北京178公里。 塘沽站按等級屬一等站,按技術作業性質為較大的中間站,按業務性質為客貨運站,在車流組織上屬天津樞紐的重要節點。
E. 天津西站老站房的歷史
1898年9月,英國和德國的資本集團在倫敦舉行會議並決定承辦津鎮鐵路(天津至鎮江)。清政府屈服於壓力,於1899年5月簽訂了借款草約,1908年簽訂了借款合同,並將津鎮鐵路改為津浦(南京浦口)鐵路。但是與眾不同的是,津浦鐵路北段當時從半截開始施工,從靜海縣的良王莊向天津市內修築,這樣做是因為天津起點的地址始終未定。督辦鐵路大臣呂海寰派出的調查員報送了一份極有價值的材料:「河北趙家場後空地有二頃有餘,地勢平坦,既無廬舍,又無墳墓,堪為建設總站之用。」當時所稱的「河北趙家場」,實際就是如今的紅橋區北營門至南運河一帶,由於當時南運河並未裁彎,故在河北岸,被稱為「河北趙家場」,距離今天的天津西站不過500米。後在此修建了趙家場站,即現在的天津西站候車室。
F. 天津西站屬於哪個區
天津西站屬於紅橋區。天津西站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貨一等站,是天津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滬高速鐵路的五大始發車站之一,亦是唯一不在京滬正線上的始發車站,是天津市規模最大的鐵路車站。天津西站始建於清宣統元年,於清宣統二年12月14日,先後進行三次改擴建,2009年2月,車站第三次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2011年6月30日,改造後的天津西站正式投入使用。
天津西站屬於紅橋區。天津西站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貨一等站,是天津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滬高速鐵路的五大始發車站之一,亦是唯一不在京滬正線上的始發車站,是天津市規模最大的鐵路車站。天津西站始建於清宣統元年,於清宣統二年12月14日,先後進行三次改擴建,2009年2月,車站第三次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2011年6月30日,改造後的天津西站正式投入使用。
G. 天津西站坐地鐵幾號線到天津站
地鐵1號線和2號線。
乘坐軌道交通1號線,經過2站,到達西南角;換乘軌道交通2號線,經過4站,到達天津站,步行約10米,到達終點。
天津西站,位於中國天津市紅橋區,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貨特一等站,是天津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滬高速鐵路的五大始發車站之一(亦是唯一不在京滬正線上的始發車站),是天津市規模最大的鐵路車站。
天津西站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8月;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12月14日;先後進行三次改擴建;2009年2月,車站第三次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 2011年6月30日,改造後的天津西站正式投入使用。
H. 天津西站老站房的簡介
位於原天津老城城西第三區子牙河與南運河之間的河北趙家場(今天津市紅橋區西站前街1號)。始建於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投入運營,建築風格為德式新古典主義,該建築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天津西站老站房作為紅橋區的百年標志性建築現因天津西站的改擴建工程而搬離原址並將作為天津鐵路博物館被永久保護,成為西站城市副中心的主要標志之一。
I. 天津西站在哪個區
中國天津市紅橋區。
天津西站(Tianjinxi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天津市紅橋區,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貨特一等站,是天津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滬高速鐵路的五大始發車站之一(亦是唯一不在京滬正線上的始發車站),是天津市規模最大的鐵路車站。
天津西站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8年)8月;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12月投入運營,先後進行三次改擴建;2009年2月,車站第三次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2011年6月30日,改造後的天津西站正式投入使用。
天津西站的整體布局
天津西站共有南北兩個廣場,其中,南廣場主要由集散廣場、景觀公園、特色商業區三部分構成。集散廣場的設計以津味文化地面浮雕及標志塔為主,體現天津西站的文化意蘊。
景觀公園以綠地和各種灌木為主,保證視線通透。特色商業區業態以主力賣場、餐飲、大型超市、站前特色商業、酒店為主;北廣場主要由交通廣場、景觀休閑廣場、樞紐控制中心、公交首末站、計程車蓄車場、社會停車庫和自行車庫組成。
J. 天津火車站的天津西和天津北有什麼區別
一、建設時間不同:
天津西站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8月;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12月14日;先後進行三次改擴建;2009年2月,車站第三次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2011年6月30日,改造後的天津西站正式投入使用。
天津北站於1903年(清光緒29年)正月初二完工,車站初期命名為新開河火車站,後曾更名為天津城火車站、天津新站。
二、地理位置不同:
天津西站位於天津市紅橋區西站前街1號。
三、車站等級不同:
天津西站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貨一等站,是天津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
天津北站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車務段管轄的二等站。
四、站場規模不同:
天津西站站場規模為13台26線,共24站檯面,由南向北依次是,京津城際高速車場4台6線(與高速場共用一台),京滬、津秦共用的高速車場7台12線(與城際場、普速場各共用一台),京滬鐵路普速車場2台4線(與高速場、津保場各共用一台),津保鐵路車場3台4線(與普速場共用一台)。
天津西站站場規模為3台15線,主要辦理寶坻、薊州北方向的客運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