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7億古瓷片裝出天津瓷房子,為什麼門票50元會遭遊客吐槽
中國的歷史很廣闊,而且,因為有幾千的文明史,所以給我們留下了文化瑰寶,對於這些古跡,還會進行專門的保護,有一些古跡甚至被開發成了旅遊景點,這些景點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
對此許多遊客對於該房子都是表示有怨言的,甚至不少都吐槽過,這些瓷器原本都是很有價值的,但是經過這么一裝點,對於該瓷房子,很多人表示簡直是浪費了這些瓷器。尤其是密集恐懼症患者,看到這些瓷房子,會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會在這座建築屋裡覺得空氣都不新鮮了,對於此事你們怎麼看呢?會來看這座瓷房子嗎?歡迎大家發表留言自己對瓷房子的看法。
旅遊地點:瓷房子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
B. 天津瓷房子靈異事件怎麼回事
造假謠言。天津瓷房子是一個造型非常精美,規模也比較大,同樣也是讓大家流連忘返的美麗幸福,對喜歡瓷器的朋友來說這里是一個不能錯過的地方,在2015年天津瓷房子出現了鬧鬼靈異事件,其實都是當地人造假出來的謠言,這樣只是為了恐嚇外來地區的人,根本不存在靈異事件。
C. 天津瓷房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天津瓷房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是2017-01-09在天津市靜海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天津自貿試驗區(空港經濟區)保航路1號航空產業支持中心645AP005房間。
天津瓷房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20118MA05MHB75D,企業法人劉裕輝,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天津瓷房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室內外裝飾裝修工程、房屋建築工程、市政工程、樓宇智能化工程、管道工程、土木工程、安防工程、綠化工程的施工;機電設備、體育健身設施、製冷設備、電氣設備、消防器材、環保設備的安裝、調試、維修;工程監理服務;計算機軟硬體技術、互聯網技術咨詢;人力資源信息咨詢;批發和零售業(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天津瓷房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D. 天津不是有一個用花瓶堆成的房子嗎
是滴~~叫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裝修而成的法式洋樓;瓷房子主人張連志親自設計,用他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瓷器、漢白玉石雕、水晶石與瑪瑙,以及數以萬計的瓷片等作為裝修材料,讓洋樓華麗「變身」,披上「中式外衣」,變得古色古香,珍貴的用料也讓房子堪稱價值連城。
china house
地點: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瓷房子
用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漢白玉石雕、四十多噸水晶石與瑪瑙,七億多古瓷片,把一座法式洋樓裝飾成一座價值連城的瓷房子。張連志的這一創想,究竟是他長久收藏「毒癮」的瘋狂宣洩?還是他為世人營造的一個超級夢想? 日前很多到天津旅遊的人,都喜歡到赤峰道上的 「瓷房子」前駐足觀望。這幢散發著歐洲風情的法式小洋樓經過張連志四年精心打磨,如今華麗「變身」,披上古瓷片織成的「中式外衣」,變得古色古香。引起英國BBC、英國路透社等海外媒體紛紛前來一探究竟。
大手筆的古董狂人
「有人說我瘋了,把這么珍貴的瓷片隨意粘到牆壁上。」瓷房子主人瓷房子的設計者張連志
兼總設計師張連志笑著說,「可是,我覺得它很有意義,我收藏了許多東西,擺在家裡自己欣賞有什麼意思?我要讓大家都來關注中國文化,讓大家都能意識到中國瓷器的魅力。」 張連志說他有一個構想,想將中國文化傳播當作產業來做,但具體細節還沒想清楚,而「瓷房子」一定在這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在他看來,瓷房子不是隨性所至的建築,更多的是一份文化標志。 裝飾房子的瓷片,幾乎都是張連志的收藏心血,而他對文物收藏的痴狂,已如同「毒癮」深植體內:二十多來,他的古董存貨堆滿了4個大倉庫,而他經營的「能吃的博物館」——粵唯鮮集團,早就因客人可坐在文物中享用美食,而遠近聞名。 張連志說他建造瓷房子的靈感,就來自於他的華蘊博物館的一面古瓷碎片鑲嵌的牆,這面牆在2002年時曾贏得了來這里就餐的各國財長們的好評。張連志說他當時就想,如果把法式小洋樓的牆壁上也貼上古瓷,會形成怎樣的效果呢?靈光乍現的念頭就這樣在腦海中生根,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這個建築面積近四千平米的法式小洋樓,地處繁華鬧市區,張學良將軍的府邸曾經與它一步之遙。該建築地處法租界,具有文物價值,張連志說他買的時候頗費了一番周折。
古董充滿每個細節
瓷房子造價
瓷房子造價究竟有多高,張連志說連他自己也無法估算。從開工至今,已經用掉可統計的大約有: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漢白玉石雕和二十多噸水晶石與瑪瑙,近百隻隨處瓷房子
可見的瓷貓枕,三百多個年代不等、大小不一的獅子。用掉的瓷片不計其數,沒有一片現代瓷,其中還不乏鈞窯、汝窯等五大名窯的瓷片。瓷器涵蓋了各個歷史時期,有晉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鈞瓷、龍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紛彩等各個時代的精品。
瓷房子有許多令人驚嘆的創意
它將傳統元素與具有中國文化韻味的元素巧妙地糅合起來,比如:圍牆是「平安牆」,用的是大小不一的瓷瓶粘貼,取諧音「瓶」安牆而來。石造像、漢白玉石雕會在恰當的時候與瓷片形成趣味組合,代表著時來運轉(諧音「石」)。 二樓屋檐左右兩邊立著栩栩如生龍和鳳,這是意其「龍鳳呈祥」……幾乎每一處、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它特定的韻味。即便是屋外的排水管,也用水晶和明清瓷貓枕包裝,看不出原樣。
瓷房子還有一組不能忽略的文物
除卻瓷器、漢白玉石雕,瓷房子還有一組不能忽略的文物,那就是大小不等三百多處獅子,它們按照各自大小據守在瓷房子各個角落。
例如
圍牆外門口,是明代的一對石獅子,高近一米,做工精美,鬢邊毛發絲絲可見。推開柵欄,走過瓷片鋪就的院落,踏過漢白玉石雕砌成的台階,一個明末清初年間的墨綠色瓷獅子迎門而立。據說,這個瓷獅子曾經有一對,在段祺瑞府前站過崗。現在,另外一隻在戰火中香消玉殞,只剩下這一隻孤品。樓頂上各個角落都有獅子的身影,或仰天長嘯,或低頭沉思,形狀各異。這些石獅年代橫跨東漢、唐、宋、清各個時期,每一個都極具價值。在院落里,瓷房子里的物品,隨便拎出來一件,都會有幾百年的歷史,兩枚官帽筒,身上有鋸過的痕跡,昭示著它年代久遠。樓梯口的扶手大都用帶著款的碗底組合而成,大多是官窯,俯首皆是「大明隆慶年造」、「大明萬曆年制」等落款。張連志就是用這樣的大手筆,讓現代人與歷史對話。
讓房子具有音樂的節奏
建造瓷房子的四年間,沒有一丁點建築知識的張連志說他近乎得了「魔症」,常常半夜三更,一有靈感就會驅車直奔瓷房子,甚至夜宿瓷房子與工匠同吃同睡,以便能更好地溝通。他說自己特別喜歡流暢曲線帶來的感覺,於是與施工工匠溝通,要求瓷房子的每一部分都要和音樂一樣有節奏有生命。他常說的一句話是:「只要線條活了,就對了。」線條的流暢在圍牆的設計上可見一斑。十餘米長的圍牆,一共用了六百三十多個瓷瓶,且大都以元青花為主。大小不一的古瓷瓶如同將要行軍打仗的士兵,聽從將軍的安排站在自己最需要的位置上。瓷瓶與瓷瓶之間的縫隙用水晶、瑪瑙填充,為了保證瓷瓶的安全,在每個瓷瓶被當作「材質」修建平安牆之前,都有專門的工匠在空瓶子里填注水泥,確保瓷瓶不中空,以保證它的堅固性。將瓷片固定在牆上也不是容易的事。先是要在一箱箱的古瓷碎片中尋找到合適的,備用的瓷器有瓶、有罐、有碟、有碗,凹的、凸的、帶把的、起棱的各色俱全,因此,在用時首先要根據顏色和形狀區別開。另外,瓷片不同於瓷磚,底面不平會進空氣,不易掛住,所以使用的是白色硅酸鹽水泥混合石膏粉,然後加入強力膠水,一起勾兌後形成的白色膠狀物進行粘貼。瓷房子外圍的裝飾工作已經完成,但更具有難度的室內「壁畫」裝飾目前才完成一半。整個瓷房子加上頂樓一共五層,屋內正中央用瓷片包裹的天井扶梯一路蜿蜒直達頂樓。屋內牆壁上是專業畫師畫的各個朝代書畫大師的代表作。工匠師傅們再用瓷片將其展示出來,有宋代《古木怪石圖》、唐代《五牛圖》、元代《鷹松圖》等等,每層樓都有四至五幅不等。細致入微的筆畫是貼瓷工作的巨大挑戰。張連志說,比如這幅鷹松圖,鷹的羽毛蓬鬆乍開,瓷片也要按照原畫的筆鋒細膩展現,就需要在上萬片瓷片中尋找合適的,有時稜角鋒利了點就需要將它磨圓。最難的是,要表現一根根羽毛,那就要在一個瓷片上再用機器磨出一條條粗細分明的線條,手心大的瓷片往往會刻上十餘條線。一塊小瓷片將其打磨成能入畫用的材料,會耗費工匠們半小時時間。張連志認為,瓷房子對於他的意義,不單單是一件藝術品收藏的集合體,更重要的是它所蘊含的中國文化符號。他期待著用瓷房子這種形式將中國文化的精髓展示給世人,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
E. 中國最奢華的古樓,用超過20噸瑪瑙建造,為何如此奢侈
因為想成為最特別的古樓,所以採用瑪瑙建造。
F. 天津適合冬天玩的地方
天津適合冬天旅遊的地方_天津適合冬天遊玩的地方?
天津適合冬天玩的地方
在天津,要找一個適合冬天遊玩的地方,那麼我們首先推薦大家去靜園,這是天津還在租界時期的時候建造的庭院式的私人住宅,也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園中的建築是一座磚木結構的樓房,這座樓房融合了西班牙風格和日本風格,園中草木茂盛,景色優美。晴朗的冬日走近靜園當中,感覺像是進入了另外一個時空,剛才還在喧鬧的都市當中,突然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耳邊環繞的只有悠悠的鳥鳴聲,心情也平靜了很多。這里的門票是20元。
天津適合冬天旅遊的地方 冬天的時候來天津遊玩可以去參觀天津之眼,這是一座橫跨橋面建造的大型摩天輪,這是天津的標志,平時的人都是很多的,冬季的時候雖然天氣冷一些,但是遊客也比較少,可以不用長時間排隊就能夠登上天津之眼。它轉一圈需要28分鍾的時間,速度很慢,並不會有刺激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遊客可以好好欣賞周邊的景色,當到達頂端的時候整個天津的景色都一覽無余了,天津之眼的門票是70元。
天津適合冬天遊玩的地方 天津的瓷房子也是很知名的景點,適合冬天的時候來遊玩,此時的遊客相對來說更少一些,可以更好的看看這座神奇建築的風采。瓷房子是一座法式的小洋樓,它是採用了幾萬件的古董瓷器和瓷片建造的,這些瓷器和瓷片從漢代到清代的都有,跨越度是很大的,基本上我國古代所有的官窯和民窯生產的瓷器種類都可以在這里見到,是一座真正的古瓷博物館,瓷房子的門票是35元。
更多關於天津適合冬天玩的地方?,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4495c161571792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G. 天津「瓷房子」能賣多少錢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全世界有著眾多的土豪,他們想盡各種辦法試圖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奢華富貴。在天津市的街頭,就坐落著世界上最貴的瓷房子,它的主人就是一位隱形的富豪,熱衷於收藏的他,將自己的寶物全部用來當作了裝飾品。
在房頂有一條用瓷片拼成的巨龍,長約200餘米,只觀其首不見其尾。龍身體依照「china」單詞來進行設計,寓意著中國的同時,有著瓷器的含義。獨特的設計,彰顯出文化的內涵。現在的瓷房子是天津旅遊打卡的一個重要景點,即便不進入內部,也要走近合影留念。
H. 天津三個冷門景點,平時遊客不多,疙瘩樓很容易被誤會為瓷房子
早在明清時期,天津就是華北地區的經濟中心之一,中式古典建築、洋建築和創意建築在這里交相輝映,獨特的城市氣質使很多遊客為之迷戀,我也是如此。
瓷房子、和平路金街、津里故里都是天津較知名的景點,相比起來位於市區的鼓樓、疙瘩樓和津灣廣場名氣較小,平時鮮有遊客,但獨具風韻,非常值得打卡。
鼓樓是天津衛三宗寶之一,和炮台、鈴鐺閣齊名,原來是明代天津城的中心,是當時的地標建築和報時樓。
鼓樓是津門文化的發源地,天津城就是以鼓樓為中心四處擴散建設的。
現在看到的鼓樓是新世紀重建的,鼓樓周邊已形成完善的商圈,主要售賣一些古玩,不過看起來並不是很繁華。
據說鼓樓內有一口大鍾,重量達到三千斤,是天津的「鍾王」,這口大鍾大概鑄造於宋朝或明末清初。
疙瘩樓位於天津五大道,名字雖然叫「疙瘩」,賣相卻很好。
疙瘩樓代表了近代創意建築的頂尖水準,有意思的是遊客常常把它和另一座建築物搞混,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疙瘩樓和瓷房子在風格上非常像,一些外地遊客首先到的是五大道,在游覽的時候被疙瘩樓奇怪的外表所吸引,結合以前在網上看到的瓷房子照片,很自然地把疙瘩樓當成了瓷房子,從而鬧出笑話。
為了避免誤會,疙瘩樓門口張貼有提示告知遊客真實情況。
疙瘩樓是座四層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具有濃郁的義大利風格,所用的磚塊是燒壞的疙瘩磚,這批磚塊一開始以超低價出售也沒有人買單,保羅·鮑乃弟知道後,出於敏銳的判斷力,毫不猶豫地采購了這批「奇醜無比」的「次品磚」。
事實上這些燒壞的磚雖然不好看,但非常結實,是上佳的建築材料。
保羅·鮑乃弟特地將這些疙瘩磚砌於外牆,意外地產生了獨特美感,很快就遠近聞名,主人趁勢轉手大賺一筆。
看來只要眼光獨到,「廢物」也能變黃金。
津灣廣場就在天津站對面,是海河旁一片完整的歐式建築群,既是景點,也是天津金融城的標志性區域,差不多每個角度都適合拍照,雖然遊客並不多,但偶爾還是能看到一些年輕人過來拍照,在這里拍攝的人像照片充滿異國風情,文藝感也很明顯。
不知你是否去過這三個地方呢?
特別提示一下津灣廣場和鼓樓廣場都是免費開放的,疙瘩樓很多時候並沒有開放,不過在路邊就可以欣賞了。
I. 天津的瓷房子的那些外表上的水晶石頭都是真的嗎
都是真的,瓷房子價值五億
瓷房子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現為天津市商業中心),是一座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法式建築。瓷房子分上下5層,作為主樓,其身後有一棟4層的條形樓房,兩邊還各有一座200多平米的耳房,總計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
瓷房子所處地段原來叫做督軍街,是一些將軍和督軍們所住的地方,像大將軍張學良、段祺瑞等都在此處設有住所。據考證瓷房子原來的主人是一位中央財政大臣,解放後天津市和平區工商局開始在此辦公,後工商局遷新址,因年久失修此處閑置很長時間。
2002年9月,經有關方面介紹,粵唯鮮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總裁張連志先生花巨資將其購置下來。由於此建築年限過長,很多地方都已腐朽和塌陷。為了能夠保護且在利用此樓,張連志開始實施大規模動工,除外部結構外,內部掏空、加固;為了響應政府號召,把平頂改為尖頂;兩邊原來普通的紅磚耳房改為透明的玻璃房。此後開始進行貼古瓷片的工作。工程剛開始時,很是費了一些功夫。因為這是一項沒有圖紙的工程,設計者粵唯鮮文化產業集團的總裁張連志先生,更是沒學過設計,又沒學過建築,完全憑著對藝術的熱愛,開始慢慢摸索著前進。先前,瓷片總是貼了拆,拆了又再貼,後來隨著張先生夢想的成熟,工程進度越來越快,且越來越壯觀。
到目前為止,瓷房子已歷時五年,工程還在進行當中。粗略統計,瓷房子已用掉了4億多片古瓷片(宋元鈞瓷為主,少量汝窯瓷、定窯瓷、龍泉窯瓷等,官窯、民窯所有門類均有),5000多個古瓷瓶(唐三彩、元青花、明青花、明五彩、清青花、清粉彩、清琺琅彩、清五彩等),4000多個古瓷盤和碗(宋、元、明、清各個時期),500多個瓷貓(明清時期磁州窯瓷為主),瓷鳥(明三彩),300多尊石獅子(唐、宋、元、明各個時期的漢白玉獅子,且多為官器,造型各異,堪於盧溝橋的石獅子相比),一尊清代的琉璃獅子(此獅子為母獅子,高近兩米,形象逼真、體態勻稱,且完好無損,堪稱孤品);300多尊佛造像(多為漢白玉造質,北魏、北齊、東魏、唐代、宋代為主);小瓷人(遼代三彩);石象(明代)、石刻「武廟」(明代);200多幅古代、近代和國外名人的書畫(國內如唐代張萱、周昉、宋代梁楷、蘇軾、趙佶等、元代陳林、錢選登、明代陳洪綬等、清代朱耷、馬元馭燈、現代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等;國外如達芬奇、畢加索、梵高、達利等),幾百件明清時代的傢具(明代帶礦物色的門樓、明大披麻灰的大門、椅子、桌子、黃花梨的條案、椅子、紅木的傢具等);石雕(明代漢白玉石棺,宋代漢白玉石造像等);20多噸天然水晶石(紫水晶、黃水晶、粉水晶、白水晶),投入資金20多億。
瓷房子所用瓷器年代從漢代一直跨越到清代,窯址除五大名窯外還有龍泉窯、耀洲窯等,中國所有官窯、民窯瓷器種類到可以在這里看到,只是有些瓷器有殘缺或打過矩子,尤如「東方的維納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