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津的離婚率為何全國第一
前陣子某新聞報道,在2021年上半年中,天津的離婚率高居榜首,達到1%。天津雖然是一個直轄市,但給人是很平和的,突然獲得了全國第一高的離婚率是很多人想像不到的,那麼,天津的離婚率為何全國第一?
其實不僅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天津離婚率是全國第一,在2020年天津離婚率還是全國第一,之前幾年天津離婚率同樣很高。導致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
1、戀家
天津人是出名戀家,從河西嫁到河東都屬於遠嫁,如果天津人找了外地人當伴侶,兩人生活習慣達不到一致的情況下,就容易離婚。
2、捨不得閨女受委屈
天津人結婚之後孩子是姥姥帶,因為姥姥特別疼閨女,捨不得閨女受一點點的委屈。如果閨女在婚姻中過得不幸福,家人會支持她們離婚。
3、婚前買房
天津經濟條件比較好,當地女性就業率比較高,她們經濟獨立,享受了高等教育,對於婚姻、配偶的要求是會比較高的。她們在婚姻開始之前就要求男方先准備好房子了,可是房價、房貸也會影響小兩口的生活質量以及感情。
其實不僅僅是天津這座城市離婚率高,最近幾年整個中國離婚率都挺高的,人們離婚的原因各種各樣。
② 為什麼天津人戀家歷史上有什麼相關傳統嗎
天津人戀家是出了名的,這個特徵在外地人眼裡基本上和「哏兒」、「煎餅果子」、「姐姐」一樣被當作天津人的標簽,而在天津人自己看來,戀家也確實是被寫入基因里的東西,一時半會兒還真戒不掉。
以前常駐外地工作,90%的同事都是天津人,那時一個月連續休息6天,大家輪流回天津。於是你每天都能聽到不同的人在數日子:
「再呆三天,又回家嘍!一會先去車站把票買了!」
……當然也有抱怨……:
「哎呀,又回來了,從家裡一出來我就腦袋疼,渾身不得勁兒……」
網上也有很多關於天津人戀家的段子:
「籍貫:天津;愛好:回家。」
「世界的盡頭叫做軍糧城。」
「天津和北京之間距離的遙遠,彷彿中間隔著個通利福尼亞州,簡稱通州。」
也許外地人會覺得有些誇張,可這些調侃,確實是大多數天津人內心的真實寫照。
天津人為嘛這么戀家?
有人說天津憑著緊鄰首都之利,蹭上個直轄市的名頭,又憑虛名混上了一堆行政優勢,教育、醫療資源都在第一梯隊,所以天津人就是貪戀這些東西,怕去了外地就占不著這些便宜了……
我靠!這得是多麼居(慧)心(眼)叵(識)測(人)的人才能想出這么長的邏輯鏈來詆毀天津人?
我不否認這些優勢的存在,但天津人對家的依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離了天津,誰給我捧哏?
一提起天津,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相聲,而相聲這種曲藝形式,必是由市井文化中孕育出來的,那些包袱絕大多數都來源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不同地區的人對幽默的理解差距很大,天津人的幽默主要靠的是邏輯、靠細節。絕不是「你是我爹,我是你爹」這么沒技術含量的直給。
你想想,當你和朋友互相找樂,你一言他一語,插科打諢、互為捧逗的時候,是不是特別享受這種感覺?哪怕在鬥嘴時吃了虧,大笑過後還是要再找機會反擊,天津人的哏兒就體現在這了,咱天津人為了給生活中加點樂子,從來不嫌費事。
可你真到了外地呢?很有可能好不容易琢磨半天想個梗,拋出去還傻呵呵等著人家接茬呢,結果如石沉大海,人家一臉冷漠的看著你,好像在看一個精神病患……想到這里不由得打個冷顫,曲高和寡說的大概就是這種體驗了。
所以,有一部分天津人不去外地,是迷戀天津特殊的城市氣質,是怕去了外地沒人給他捧哏……
離開天津,我早點吃嘛?
天津的飲食文化自成一派,種類繁多,尤其早點,更是講究。
但天津人講究的是味道,而不是排場,天津人骨子裡的草根勁兒就體現在這了。天津的傳統早點鋪多紮根於居民區,你今天糊弄一下可能沒事,連著三天下來,老主顧絕對跑光,就算是你二姨夫也絕不再光顧你。所以賣早點的人知道,這群老門口子,嘴刁!我不下工夫保持水準留不住他們。
煎餅果子四四方方,
卷圈麵茶老遠飄香,
果頭果篦香脆紅亮,
最後還得來碗豆漿。
就這樣,家門口的早點鋪和天津人互相成全了對方。
我有一朋友,去外地(不說是哪了,容易引戰……)出差半個月,回來他跟我學舌:
「大清早我一出酒店誒,轉悠半天看見一小館子,裡面有幾位吃得倍兒美!我過去一問,就有米粥、牛奶、雞蛋,這沒滋沒味吃不慣啊!這半個月,媳婦我都不想,我就想煎餅果子……」
所以,離了天津,早點吃嘛真的是個問題……
老百姓的日子,經不起折騰
天津是一座平民城市,興起於漕運,自古就是水旱碼頭。
一大清早,民夫手裡抓上個炸糕就奔碼頭幹活。你若穿越回去問他們是否有夢想,他們一定說沒有。可那隻是他們不會表達而已,其實他們有夢想,他們的夢想就是把嚼裹兒順順當當掙回家,守著妻兒老小平平安安過一輩子,非得逼著他豁出命來掙大錢,掙著了倒好,萬一掙不著呢?那不崴泥了嗎?平民的夢想很好滿足,有吃有喝,沒病沒災,樂樂呵呵,足矣。
老百姓的日子,真經不起太多折騰。再加上天津人大多是獨生子女,拋下父母背井離鄉的後顧之憂更多。
所以大部分在家門口就能討口吃食、按部就班活著的老天津人,自然不願出去。也就是這種小富即安的心理,造就了天津人骨子裡戀家的特質。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天津人的小富即安是年輕人夢想的粉碎機。
我想說,其實很多天津人最原始的夢想已經實現了……
簡單地說,不求大富大貴,只求混個肚圓安穩,天津人不用東跑西顛的,在家門口就行。也就是說,天津能養人,養活住人。逃荒逃難的,外出打工的,都是出於無奈。故土難離,誰混的好好的非要背土離鄉啊。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天津本身就是高處。所以,天津人就顯得戀家了。
全世界的熱愛家庭的人們,都戀家。天津是其中之一。哈哈哈
③ 天津父母為什麼不喜歡讓孩子到外地發展
說到天津人,外地人提起來都會說, 天津人戀家,缺乏闖勁 等等。
這一點,一直被大家詬病。
曾經網路上看到一個笑話。一個北京哥們和天津閨女談戀愛。
一次北京哥們看望天津姑娘。相約在天津站。姑娘家住河西。姑娘告訴北京哥們,咱們換個地。我家離天津站太遠。。。。。。
說到天津人,這個現象還真挺普遍。
一般從家到單位要是花費半小時以上,基本上就要考慮換個房子,或者換工作了。
當然,以上這些狀況,更多的是以前啦。
其實,現在很多天津人都選擇出去發展。城際上的雙城生活,國外也有很多天津人生活。
天津的年輕人,也希望趁著年輕,可以多出去闖一闖。
但是,天津父母一般都希望孩子在自己身邊。
我曾經家庭聚會,媽媽同事的孩子想在南方發展,最後歐不過父母還是回來了。那麼為什麼天津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在外地發展呢?
究其最根本原因,還是天津的父母太疼孩子。
現在年輕人和父母生活在一個城市,說不上照顧父母。
更多的還是父母要幫忙照顧孩子們的生活。
同時,隨著父母年紀的增大,做爹媽的還是希望,老了以後孩子在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天津作為中國的直轄市。
機會相對於一些二線城市還是要多很多的。
同時,天津的治安好,消費相對低。
綜合起來,天津是一個非常適宜居住的城市。
同時,天津人老傳統老觀念比較重,奮斗一生希望老年過上子孫滿堂的生活,希望子女在自己身邊。
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式天津城市這樣的優厚條件,才讓天津的父母有這個底氣讓孩子生活在自己身邊。
最後,我還是想嘮叨幾句。父母,永遠是為孩子著想的,假如外地真的有很到的機會,很好的發展。大天津的父母還是會做出讓步的!
我是河南人,大學畢業後來到天津,至今在津6年了,說說我的感受吧。
我認識的一個本地男的,同事,說他從來沒想過去別的地方,他爸說了,出去 旅遊 玩幾天可以,想到外地長期發展定居,腿先給打折了。天津本地人年輕人的經濟壓力也不大,婚前和父母住一起,自己賺的錢自己花,父母可能還會貼補點,結婚了父母有能力的把房子准備好,新婚夫妻的壓力也不大,所以天津人自稱窮樂呵,愛湊個熱鬧,也都很熱心,也不太追求怎麼大富大貴,我認識的一個姐姐,當然她女兒都上大學了,當時報志願的時候急得不行,真不想讓去外地上學,可是沒考好,天津沒合適的,只好去外地了,想閨女想的直哭,跟閨女說好了,你要敢外嫁不在天津,我跟你爸立馬跳河去。其實不難理解,天津雖說近幾年發展不行,房價高工資低,可架不住挨著北京啊,也算是准一線城市,讓本地人去北上廣深吧,壓力大,去別的吧,又看不上,天津考學也相對容易,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想出去。之前我做一份兼職,離住的地方走路大概十五到二十分鍾,然後一個同事,本地的姐姐看怪物似的看我說那麼遠怎麼不騎車呢?我真沒覺得遠,後來去她家,好么,她家離上班地走路五分鍾就到,但她堅決要騎車子,走路嫌遠。你如果跟本地人問路,他們會說遠著呢,騎電車得三四十分鍾呢,但你真去考察,其實就十幾分鍾的事,可能我走路走習慣了吧,但也由此看出天津人是真不愛出去走遠道。
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前程本是父母的普遍願望,然而讓孩子到外地發展也是大多父母的無奈之舉。
天津本是一個直轄市,毗鄰北京,本身也蘊藏著很多的發展機遇,父母自然希望孩子能在身邊發展,這樣孩子就可以常回家看看。樹老根系發達,人老人脈廣闊,父母總希望用自己的資源助孩子一臂之力,也是人之常情。
再者,自己的孩子,生活養育了幾十年,動物尚有舐犢之情,何況人呢。
由小生產異化的小市民情懷:故土難離。上世紀六十年代知青上山下鄉,春節十五過後,離津返鄉(山)時,火車笛一鳴,整個車站哭聲一片,聲勢沖天。一路上,只有天津如此,也算地方特色。
天津長期在外地的都是有本事的人,因為當地的教育,醫療等應該都排在全國的中上游位置。如果能在別的城市定居那肯定要比本身自己的城市要好,但好的城市例如上海,北京,深圳又比天津活的累,所以天津不是不想出去,而是比天津硬體好的城市沒有多少。您只看到了天津,您可以試著去看看北京,上海,其實都一樣,上海人或者北京人也一樣出現在別的城市的很少。
沒覺得戀家是貶義詞,天津老爺們顧家,疼媳婦兒,很多天津娘們一輩子沒進過廚房不是沒有道理的。無論上班地方離家多遠,晚上必須回家睡覺,這就是規矩。大學畢業時天津人基本都留在天津發展了,掙得再少,也不想背井離鄉,知足常樂已經融合在血液里了。但缺點就是沒有闖勁兒,沒有商業氛圍,基本買賣兒都是外地人干,容易被人算計。當然無論怎樣,我愛這座城市,愛我得家鄉。也希望更多人來天津發展建設好這座城市
如今「戀家」多麼奢侈,只有直轄市大城市才能感受戀家的溫暖。外來務工人員怎麼能理解?外來務工人員只能視「戀家」為恥,徹底砸碎戀家心念,四處奔波流竄。平常感覺不出來外來務工人員的有什麼不一樣,一到春運就提現了。大城市人永遠也體會不到春運是嘛滋味。
天津確實存在這種情況,世代相傳的結果,不願意去新環境,以為這樣是愛孩子,其實,很自私。作父母首先要想到神魔對孩子最好,而不是只想把孩子就在身邊。
用我父親的話就是:看一個城市的發展先看交通,天津海陸空交通都很方便。在北方沒有哪兒個城市相媲美。去南方生活習俗不一樣,所以還是天津好。
我把孩子養到大學畢業,他去別的城市了,然後一年和我見一面,到我死也就在見個幾十面。呵呵!
④ 天津人是不是都特別戀家啊
對啊,而且天津人縫年過節都想著回家.我覺得這樣很好,天津的春節也很熱鬧.
⑤ 天津人什麼樣的性格
首先要知道哪裡都有好有壞,什麼樣的人都有,有熱心腸,愛幫助別人的人,也有喜歡做害人利己事的人,哪裡人都是這樣。性格也是因人而異,不同環境造就不同的氛圍。然後就是天津人的中和性格都還是很好的,如下:1天津人很戀家,而且到外地聽不到家鄉話,很難過的2天津人脾氣很直,大多數很容易著急,說話比較直白,要注意不要惹老人家生氣3天津人被稱為「衛嘴子」,一方面是因為天津人愛說話,另一方面是因為天津人在吃的方面比較挑剔,到外地可能吃不慣,本人就不太喜歡北京的食物。4天津人很熱情。希望我的答案能夠給於你幫助。
⑥ 為什麼天津是十大單身城市之首
作為在天津上學的單身狗,一定要答一發。雖然從前並不知道天津是十大單身城市之一,但已經真真切切感受過在這里脫單的不易。仔細想了下原因,大概有三點,且聽我慢慢道來。
1.天津人戀家
每個城市的人都有不同的特質,在我看來,天津人最普遍一點就是戀家,不願離開天津。他們能戀家到什麼程度呢?拿我天津本地的室友YY舉例。從小到大,已經20多歲了,她還沒有走出過京津冀,認為以後找工作也要在天津,最遠的考慮是北京,其他地界兒根本不想。
那麼戀家和單身有什麼關系呢?關系可大了去了。因為大部分天津人不願意離開家鄉,所以他們的擇偶標准,戀愛標准都會偏向天津本地人。戀愛和相親的難度增大,導致一部分天津人主動單身。
2.男女人口比例失調
男多女少,已經是全國的人口趨勢了,在天津更不例外。2015年末天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對女性比為119.10:100。這種男女比例間的失衡,就導致了一部分人的被動單身。
3.中產階級與單身主義
天津位於京城腳下,目前發展也日新月異,中產階級成為了城市的主要支撐。而他們大多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對於傳統的婚姻愛情觀有不同的理解。尤其是正處於婚配年齡的這一代。我有很多畢業的學姐學長都表示,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即使一直單身也無所謂。所以有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有初戀......
這些年來單身主義盛行,認為除了愛情,我們還可以追求更多有意義的快樂。最近學校里就經常開玩笑:開黑和男朋友,你要哪一個?回答全都是:恩,還是開黑吧,再來一局!因為不再關注戀愛這件事本身,而更重視自己的感受和發展,單身也成了一種普遍現象。
⑦ 天津人什麼樣的性格
1、喜歡開玩笑,玩笑通常有誇張和虛擬。生長的環境可以使他們很容易地從對方的表情,說法方式和語氣加以判斷。然而誇張和虛擬在不了解習慣的朋友眼中可能會帶來麻煩。有時會當真,所以開玩笑前要先想一下是不是合適的人,是否有這個必要。
2、嘴貧,但並不辨,可能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看著不爽就開始擼袖子了,沒有這么多辨的機會,而有話直說的個性則更容易引起別人不舒服。首先,想啥說啥的過程忽略了對於聽者的感受,這就有個尊重的問題在裡面了,同時也相當於把自己的底牌攤給別人看。其次,在說明一件事情時,更傾向於把事情的結論而不是其過程解釋出來。理由同上。我覺得比較好的方式是在說話之前想把思路理清楚,不怕說得慢,就怕不過大腦。
3、傻實在,不僅表現在學習上,還表現在生活上,不管是搞聚會還是幫忙,通常會傾向於少說話,多做事的角色。但是在美國這種強調表現和溝通的環境下就會吃蠻大的虧。也許你做了很多,但是聚會結束的時候人家還不認識你。我覺得事情要做,朋友也要交。還是那句話,多溝通,多協作。
4、好面子。也可以說成自強不求人。這個面子我覺得沒有什麼好處,首先面子給人一種裝的印象,其實自己完全沒有感覺,其次,啥事自己來也會失去很多認識新朋友的機會。當然每個人都需要純粹的朋友。
⑧ 為什麼天津人不願意離開天津,是因為戀家嗎
第一、天津無論醫療、教育、就業、商業、景觀都比較不錯所以沒有必要
第二、天津祖上本地人基本都有房甚至很大一部分人有兩套以上而且房價都不低
第三、戀家,因為父母、老婆、孩子、朋友,你們可以說天津人沒出息,但是人奮斗一輩子最後想過的生活可能天津人每天都在過,隨時隨地能看到父母、沒有太大的房貸壓力、朋友也都在身邊,如果想的話天天晚上可以帶著老婆孩子和父母出去小資(可能就是溜溜彎)。在天津也許沒有很大的眼界但是有很大的幸福
也有很多天津人移居別的城市和別的國家,其實嚴格來說,戀不戀家不是按地域來分的,如果條件允許,本地資源豐富誰願意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呢?每個人都每個人對生活的態度要求,沒有對錯,沒有好壞,最主要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眼觀全國有幾個直轄市,大量外出謀生的?天津宜居,經濟,人文,與全國那個城市比都有自身優勢,為什麼要離開?外流人口多的城市,那個不是經濟發展,各方面短板城市?人往高處走,天津人在國內己經俯視大多城市了,難道還要往低處流?除非腦殘,或事業發展必需。否則,天津很好,現代,包容,宜居全國中心城市之一。天津人沒有必須離開的理由。題主提這個問題只是酸。要是家鄉各方面都舒服,也不會背井離鄉,到處浪跡吧。呵呵。
我就是天津人,我來簡單說說。
大學四年在山西,研究生三年在山東,最後還是回天津工作,娶妻生子,如無大的變動,估計一輩子都要呆在天津這座城市了。
怎麼說呢,我不敢代表所有天津人,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對我自己是有很清晰的定位的,做事節奏慢,腦袋不靈光,幹啥啥不行,吃嘛嘛沒夠,到了北上廣,估計我腦袋都得炸了,到時候還得讓人嫌棄。
以前吧,我還嘴硬,說自己是天津人,戀家是傳統,嘎巴菜老豆腐放不下,別的地方都沒有這好吃的。現在我想明白了,咱不至於當那煮熟的鴨子。別說什麼戀家是傳統,中國人誰不戀家?也別說什麼老豆腐嘎巴菜好吃,我在山東時我還覺著干飯把子肉好吃呢。
說到底一句話,自己不行,就別在外面硬撐著了,還是回天津呆著吧,別到外面丟人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海河水養育一代又一代天津人,天津學校,醫院,商業,環境,小吃在天津人眼裡福利不比任何地方差,守家待業,有吃有喝,為什麼還要到外地打拚。
天津人戀家是守著父母,孩子才是最幸福的,有知足感,除非混不下去了,才背井離鄉。鞋的大小,只有腳才覺得合適。
天津人戀家是傳統。
古雲,父母在,不遠游。天津人祖祖輩輩受此影響,不到揭不開鍋,是不會出外謀生的。天津人豁達,滿足現狀。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有此足矣!再有就是父輩守舊,不願孩子出外受苦,守在跟前再苦也安心。
其實以上幾點只是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真正的原因還是天津人缺乏勇氣。南方發展強於北方,就在於南方人口袋空空就敢走南闖北,敢於置之死地而後生。天津人在這方面是很少有人有這樣勇氣的。我是老天津人,在天津生活了幾十年,也有過苦、難的時侯,卻從未有過出外打拚的念頭。上有父母,下有妻兒,實在是離不開啊。象我這樣的情況,天津有很多,這或許就是天津人不願遠離家鄉,出外謀生的原因吧?
「愛一座城市有時候不需要什麼理由!」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天津人不願意離開天津,如果你有外地的朋友,你會發現天津人真的很少出去打拚!筆者從三方面分析一下。
天津是一座「家」的城市!
天津和澳大利亞墨爾本是友好城市,筆者曾經在墨爾本居住了六年半,感覺墨爾本和天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⑨ 自己認為天津人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天津的人挺好的,因為她們戀家、但脾氣很直,大多數很容易著急,說話比較直白。
⑩ 天津人好相處嗎,天津人總體上怎麼樣
我在天津生活了幾十年,可以准確的回答你,當然你可以僅作參考
1. 天津市裡人,大多都很戀家,缺少闖勁,所以天津人很少有到外地去拼天下。即使自己想出去拼,家裡人也會反對,擔心在外面會吃苦,而且萬一拼了以後沒有結果還不如不出去。
2. 天津的老爺們大多愛吹牛,夏天晚上一幫人如果圍坐在一起,基本就是一個吹牛的盛會。在天津有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就是即使一個弱不禁風的人,也會把自己說成是黑社會一樣,他會告訴你在哪天哪個地點他動手打了某個人,大家一般都是一笑了之。而事實上最為明顯的就是天津人的嘴皮子,因為天津人愛吹牛,而且愛嚇唬人,所以天津人也都知道自己是兩個極端,罵街嚇唬人方面全國第一,真動手打架全國倒數第一。凡是來過天津的外地人都會驚異的發現,在馬路上,兩個大老爺們因為碰了自行車而互相破口大罵,倆人能對著罵上10分鍾,但是誰也不敢動手,這是天津馬路上最常見的一道風景線。
3. 天津人愛吃,尤其愛吃海貨,比如螃蟹,還有特產皮皮蝦,在很多城市買不到皮皮蝦,但是天津人非常愛吃,天津有句話叫「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但是天津人大多經濟不是很富裕,所以買螃蟹就買幾個,一家人,每人吃一個,解饞就好了。天津人的愛吃表現很明顯,天津的三絕,竟然都是吃的,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耳朵眼炸糕,流傳了那麼久的三絕,全是吃的。
4. 天津人以前很看不起外地人,管外地人喊「老坦兒",這個詞過去是老實坦誠的意思,但是後來就變成了傻傻的農民的意思,但是最近幾年喊的有些少了,一是外地人太多了,喊不過來了,二是外地人來津,很多人穿的更好,腰包里更有錢,比自己還牛,怎麼還能喊的出來
5. 天津最不能惹的是40~50歲之間的婦女,這些人要是被惹了,會跟你沒玩沒了。天津很多老爺們在家裡是妻管嚴,但是在外面一定會說自己是一家之主,因為天津人愛吹牛啊,可是回到家裡,就是媳婦說了算。
6. 天津人稱呼非常怪異,只要你是15~40歲之間的女人,無論對方是什麼年齡,對方都會管你喊姐姐。比如你是25歲的女生,你第一次來天津,剛下火車,天津的計程車司機們在門口就會追上來問你「姐姐,去哪?」即使對方是60多歲的老頭,也會喊你一聲姐姐。同樣,如果你是20~50歲之間的男人,對方都會喊你大哥。 比如你去菜市場買菜,明明你才25歲,對方已經60歲了,對方也會說「大哥,買點嘛?」剛來天津的外地人大多都很不習慣這樣稱呼,但是這樣的習慣在天津已經幾百年了,天津人都習以為常,沒有覺得任何不適。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在馬路上,一位老太太走過來問你:姐姐,勸業場怎麼走? 這個時候你不要驚訝,這是習慣。
7. 天津人愛管閑事,只要能管的,都會去管,但是有個前提,就是不能傷害自己的利益。比如看到有人偷東西,天津人都會大喝一聲把小偷嚇跑,但是如果對方是搶劫,手裡有刀,絕大多數的天津人都會假裝沒看見,因為不想自己受傷。天津人不敢打架,只敢罵街。罵街方面中國第一,動手打架方面中國倒數第一。所以這也是天津的治安非常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天津人也遊行,一般都是老頭老太太因為退休金方面的事兒而組織起來在馬路上靜坐,但是抗日方面的遊行基本很少有,因為天津人發自內心的是不敢惹事的。
8. 很多天津人都養狗,管寵物狗喊兒子,管自己家的兒子喊狗崽子。一個女生抱著一隻可愛的小狗,會對寵物狗說:「你想什麼呢?喊姐姐!給你好吃的」
9. 天津方言很多,但是正在一點點的被淡化,逐漸的向普通話過度,尤其是女孩,在外面習慣說普通話,回家後和父母說天津話。在馬路上大聲講天津話的女孩往往被認為是素質欠佳,而在家裡說普通話則很難受。很多天津老的方言正在逐漸被人忘記,比如「愣子」已經很少有人說了。
10.天津人比較知足常樂,不太能吃苦,政府很有錢,百姓很窮。年輕人結婚一般都是貸款買房,天津女孩大多都嫁給了本地人,一是因為看不起外地人,二是很戀家,不願為此而出嫁遠赴他鄉。天津男孩談戀愛很糾結,想娶本市女孩,但是本市女孩太現實,養不起,想娶外地女孩,又擔心別人取笑。外地女孩來天津談戀愛也很糾結,想嫁天津男人,因為將來可以落戶,可以在大城市裡生活,但是又擔心將來受婆家氣,擔心沒有地位。最終的事實結果是,天津90%的女孩都嫁給了本市的男人。天津50%的男人娶了本地女孩,50%娶了外地女孩。
我在天津生活了幾十年,而且本身也是做講師行業,平時留心觀察的細了一些,所以寫了這么多,於經偉,這是我的名字,如果上面哪些地方說的不對,請大家原諒。畢竟這只是普遍現象,不能一概而論,只要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那就對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