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鬼節的由來 七月半鬼節是怎麼來的
導讀:鬼節這個節日是我國重要的節日之一,而且鬼節到來當天大家會認真仔細的查看鬼節的禁忌,就要一不小心觸犯了鬼節的忌諱,那麼鬼節的由來是什麼?七月半鬼節是怎麼來的呢?以下是我帶來的中國鬼節來歷介紹,想知道的就來瞧瞧吧。
中國鬼節是農歷7月15, 鬼節源自佛教盂蘭盆會。相傳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尊者在未得道前,父母雙亡,他十分思念自己母親。等到修成之後,他便用天眼通察看地獄,尋找自己的母親,結果發現母親已墮入餓鬼道,食物入口,便化為熊熊烈火,苦不堪言。目連很心痛,便去向師尊釋迦牟尼請求解脫之法。釋迦牟尼訓示道,由於你母親生前罪孽深重,死後墮入餓鬼道,萬劫不復,如要解脫,非你一人之力可為,須集合眾人力量,方可化解。於是目連歷盡艱辛,廣集僧眾比丘,於七月十五日做了一場盛大的法會,超度地獄亡魂,終於使母親脫離苦海。
盂蘭盆是專印度梵語。倒懸的意思,本來這個節日與中國的中元沒有關系,但剛好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這一天,於是盂蘭盆會的故事與中元相融合,並加入許多中國化的元素,比如屬與儒家的孝道思想結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元鬼節。
在民間鬼節那天是有很多忌諱的:
1、床頭不能掛風鈴,否則容易招來鬼魂,睡覺的時候還易被鬼魂入侵;
2、晚上要早點回家,否則容易帶孤魂野鬼回家,尤其是八字不硬的人不要出門;
3、不要隨便找個地方燒紙錢,否則容易引起孤魂野鬼的覬覦;
4、叮囑小孩,千萬不要偷吃祭拜的祭品,否則容易生病;
5、不要惡意踐踏冥錢,否則會引起鬼魂生氣。
各地鬼節的習俗
河北:七月十五會攜帶水果、酒、肉等到墓地祭拜,並手持麻谷到田梗。
山西:讀書人會祭拜魁星。
河南:懸掛紙旗在門口。
山東:漁民會搭一個小竹筏,上面貼上紙條「供xx使用」。
陝西:燒紙祭拜麻姑。
江蘇:折紙錠,沿路焚燒。
四川:燒包袱。(包袱裡面裝著紙錢)
浙江:請二十四位老太太走巴結、念經。
江西:把稻草做成火把,點燃放在門口。
福建:在河裡點河燈。
廣東:備好酒菜、香燭和紙錢祭拜先人。
B. 七月十五是什麼節
燒包。
畢節地區、黔南州、黔西南州 等地,「燒包」時,以包砌塔,用香燭繞包塔一圈,留一缺口排成陣型,寓意亡者領取紙錢之路,紙錢包均為寸厚,每兩包之間夾上畫有駿馬的紙片一張,稱之為「駝錢馬」。
介紹:
在佛教,七月十五日稱為「盂蘭盆節」。「七月十五日」,也是「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七月半祭祖節歸民間世俗),俗稱「七月半」(華南地區為七月十四,有些地方為七月十三)。
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歷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在中國,月十五日除了傳說西漢時創立的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之外,並不是一個重要日子。每個月十五日都重要,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才有的現象。
C. 每年的七月十五法會幾點開始
一般下午4點多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