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職工醫療保險怎麼使用
擴展閱讀
杭州哪裡有購買天梭表的 2025-07-19 01:41:50
北京10月哪裡好玩 2025-07-19 01:37:33
上海哪裡妹子找 2025-07-19 01:27:48

天津職工醫療保險怎麼使用

發布時間: 2023-01-04 19:13:27

Ⅰ 天津職工醫保政策是什麼

法律分析:醫保卡上余額年內未用完,可以轉入止下一年繼續使用,下一年醫保中心醫保卡打入醫保金額後便同上年的余額累積起來使用,余額不會清零過期注銷的,在天津社保醫療保險報銷分為門診報銷和住院報銷兩部分(一)門診 (門診費800元門檻費)x50%(二)住院 (住院費800元或1300元或1700元的門檻費)x(85%(在職的)或90%(退休的)自費葯除外 門診部分重症疾病的醫療費用報銷:(1)職工就醫,由統籌基金支付80%,個人自付20%;(2)退休人員就醫,由統籌基金支付85%,個人自付15%。大額醫療保險:(1)3萬元以上至10萬元(含)的醫療費用,大額醫療保險費支付94%,個人自付6%;(2)10萬元以上至20萬元(含)的醫療費用,大額醫療保險費支付96%,個人自付4%;(3)20萬元以上的醫療費用,大額醫療保險費支付98%,個人自付2%。住院醫保待遇標准: 學生、兒童在一個年度內發生的18萬元以下的住院醫療費,在一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銷比例為75%;在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400元,報銷比例為65%;在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5%。 其中,一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400元,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城鄉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住院治療二次以上的,從第二次住院治療起,不再收取起付標準的費用。轉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規定的轉入或再次入住醫院的起付標准補足差額。 門急診大額醫療費用的報銷標准: 在一個年度內,城鄉居民在一級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門急診醫療費用,起付標准為600元,最高支付限額為3000元,報銷比例為5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Ⅱ 天津職工醫療保險如何在外地就醫與報銷

已經在天津市社保分中心辦理了異地安置、長期派駐外地工作、異地長期居住登記,以及轉診轉院就醫登記的天津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可辦理直接結算業務。
異地就醫前如何辦理登記在異地就醫的參保人員,需持社會保障卡到所參保的區社保分中心辦理直接結算登記。
異地就醫哪些醫療費可以報銷在選擇的定點醫院,住院醫療費用可以報銷。
醫療費的報銷范圍參照就醫地的醫保目錄,報銷的標准執行天津市醫療保險政策。

Ⅲ 天津職工醫療保險如何在外地就醫與報銷

如果是已經在天津市社保分中心辦理了異地安置,異地長期居住登記,長期派駐外地工作以及轉診轉院就醫登記的天津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可以辦理直接結算業務,和在本地就醫報銷沒有太大的區別。在選擇的定點醫院,住院醫療費用都是可以報銷的。醫療費的報銷范圍可以參照就醫地的醫保目錄,報銷的標准執行的是天津市醫療保險政策。如果參保人員確因病情需要,轉診轉院到外地進行住院治療的,需要按照天津市規定先辦理轉診轉院手續一後,到參保的區社保分中心去辦理跨省異地聯網轉診轉院備案的登記手續。

醫療保險分類

個人醫療保險主要分成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兩大類型,由於類型的不同,所繳納的費用也就不同,具體情況如下:

1、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又分成在職員工和靈活就業兩種形式。在職員工的繳納比例又分成單位和個人兩部分,通常情況下,單位繳納的比例是10%,個人繳納的比例是2%,一共是12%。比如,如果某職工的工資是5000元,那麼該員工個人需要承擔的醫療保險費就是5000*2%=100元。而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因為各地的標准不同,所繳納的費用也就不相同。

2、商業醫療保險:它是根據保險公司、投保內容以及年限等決定繳納的費用的。商業醫療保險產品是非常多的,所以費用也是有許多不同種類的。

醫保的繳費方式

1、可以通過微信進行繳費:打開蘋果12,ios14,微信版本8.0.13,然後在微信的支付頁面進入「城市服務」,選擇社保服務。在進入該項服務以後,填好自己的信息,然後點擊「自主繳費」,就會彈出繳費信息的頁面,根據頁面的提示進行操作就可以了。

2、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繳費:以浙江省為例,開蘋果12,ios14,支付寶版本v10.2.33.8000,在支付寶的首頁搜索「浙江稅務社保繳費」,然後點擊進入就能夠看到「社保費繳納」的頁面,再根據頁面的提示在繳費頁面填寫相應的信息就可以了。

Ⅳ 天津醫保卡可以給家人用嗎

可以。

6月27日,從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關於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制度實施辦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天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功能將自7月1日起正式實施。

也就是說,2022年7月1日起,天津市正式啟動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功能。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通過綁定自己的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可將醫保個人賬戶余額用於支付上述家屬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診療,或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買葯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個人負擔費用,今後還將探索實現用於繳納居民醫保、長期護理保險的個人繳費等功能,實現家庭共濟。

天津市醫保局副局長高連歡介紹,2021年全年,我市職工醫保普通門診就醫5077萬人次,醫保基金支付金額83億元。按照分步實施原則,今年1月1日起,改革個人賬戶計入辦法、提高門(急)診最高支付限額、動態調整門(急)診起付標准等相關政策已經落地實施。今年1至5月,本市職工醫保普通門診刷卡就醫2196萬人次,醫保基金支付金額45億元。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功能將自7月1日起正式實施。

第三,動態調整門(急)診起付標准

對職工醫保起付標准按照上一年度所公布的職工年均工資的1%確定,並適度向退休人員傾斜。這項政策,實現了職工醫保起付標准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掛鉤,將進一步發揮起付標准「第一關」作用,引導參保人員合理門診消費。同時,也有利於減少欺詐騙保行為的發生。

第四,規范個人賬戶使用范圍

為盤活個人賬戶,減少基金貶值,經市人民政府批准,自2016年10月,我市將職工本人個人賬戶的70%,注入到參保職工本人醫保卡的金融賬戶,可以取現用於購買商業保險等。此次,按照國家文件要求,我市《實施辦法》重點做出兩方面改革安排:

一是規范使用渠道。對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不再實施注資管理,全部實行封閉管理(自今年1月起,不再向金融賬戶進行注資,已打入金融賬戶的部分,仍可取現使用)。

二是建立共濟機制。個人賬戶可以用於本人及家屬(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診療或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買葯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所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也就是個人賬戶部分,實現本人使用與家屬使用的共濟。

天津市醫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具體使用方法。

哪些參保人員有醫保個人賬戶

不是所有的參保人都有個人賬戶,我市居民醫保參保人員是不設個人賬戶的。職工醫保參保人員是否有個人賬戶取決於所在單位所採取的參保繳費模式。目前,我市職工醫保有兩種參保繳費模式:一是統賬結合模式,用人單位按照繳費基數10%、個人按照2%的比例繳費,這也是絕大多數用人單位所採取的模式;二是大病統籌模式,用人單位或個人按照繳費基數的8%繳費,這主要是部分經營困難企業以及個人參保繳費人員所採取的模式。

上述兩種模式下,參保人員同等享受門診(含門特)和住院醫療費醫保報銷待遇,報銷額度、比例等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有關規定,只有在統賬結合模式下,參保職工和退休人員才會建立醫保個人賬戶,大病統籌模式是不建立個人賬戶的。據統計,截至5月底,全市634萬職工醫保參保人員中,有個人賬戶為486萬人,佔76.6%;不設個人賬戶的148萬人,佔比23.4%。

醫保個人賬戶的劃撥標准

改革後,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根據不同人群,分為不同的劃撥標准。其中,在職職工為本人參保繳費基數的2%,即,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的全部金額,全部劃入醫保個人賬戶。

退休人員不滿70歲的,每月40元,全年480元;滿70歲的,每月50元,全年600元;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老工人為每月60元,全年720元。

醫保個人賬戶共濟的內涵

按照我市文件規定,改革前,醫保個人賬戶僅限於本人在看病就醫中使用,不能在家庭成員間共濟使用。自2022年7月1日起,天津市正式啟動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功能。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通過綁定自己的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可將醫保個人賬戶余額用於支付上述家屬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診療,或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買葯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個人負擔費用,今後還將探索實現用於繳納居民醫保、長期護理保險的個人繳費等功能,實現家庭共濟。

醫保個人賬戶共濟功能如何開通

參保人員可就近前往各區醫保分中心進行現場辦理,也可通過線上自助辦理。目前,在線辦理主要支持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關注「天津市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微信公眾號,在「經辦渠道」欄目中選擇「津醫通」;或直接在微信、支付寶中搜索「津醫通」小程序辦理;

二是下載「金醫寶」APP辦理;

三是登錄天津醫保公共服務平台辦理。在「天津市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微信公眾號上也有平台入口(「經辦渠道」—「網廳」),方便您登錄操作。

7月1日後,大家可適時採取以上方式開通醫保個人賬戶共濟功能,無辦理時限等規定,無需集中辦理。此外,共濟功能開通後,還可隨時通過上述渠道,對使用人進行調整和變更。

大家如有醫保個人賬戶或其他醫保方面問題,可隨時撥打天津醫保服務熱線「12393」進行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第五,發揮改革系統集成的效能

立足於共濟保障的制度機制,發揮醫保的戰略性購買作用,相應地推進三方面的改革:一是支持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助力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方便群眾就近享受醫療服務。二是促進基層醫療機構優化常見病、慢性病的診療服務,加強慢病管理,推行健康管理。三是完善與門診共濟保障相適應的付費機制,發揮醫保支付機制杠桿作用,深化「三醫」聯動,整體提升保障功能。

第六、安排一些特殊措施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政策上還安排了一些特殊措施,比如說門診統籌待遇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探索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保障范圍,進一步完善門診保障的付費方式等。這次改革的特點,概括起來也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待遇更實惠。通過改革,將職工醫保門(急)診最高支付限額大幅提高了1500元,達到9000元,惠及我市630餘萬參保人員,有效緩解了部分患有慢性病參保人員門診醫保額度不夠用的難題;同時,門診起付標准向退休群體適度傾斜,進一步減輕了看病就醫負擔。

二是服務更便民。通過改革,家庭成員實現了(參保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共濟使用個人賬戶。在購葯報銷方面,我們支持處方流轉,參保人員到葯店購葯,可以按照處方流轉醫院的報銷政策來享受報銷,服務體驗進一步提升。

三是管理更規范。通過改革,個人賬戶實現封閉管理,將用途由原來限於參保人看病就醫,擴展至購買醫療器械、耗材等個人負擔的醫葯費用,還可共濟家庭成員使用,使用范圍界定越發清晰,管理上更加規范。

Ⅳ 天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怎麼用

自2022年7月1日起,個人賬戶實現家庭共濟使用,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或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買葯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個人負擔費用,以及參加本市居民醫保、長期護理保險等的個人繳費。

家庭成員間共濟使用個人賬戶,並不是「共用醫保卡」或是「共用門診額度」。參保人員看病就醫須使用本人社保卡,避免盜用、冒用社保卡,構成欺詐騙保。

完善與門診共濟保障相適應的付費機制:全面推行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按要求動態調整醫保葯品目錄,合理確定醫保葯品支付標准,引導醫院和患者主動使用療效確切、價格合理的葯品,綜合減輕費用負擔。

改革前,個人賬戶累積較多,使用效能不高。改革後,擴大個人賬戶使用范圍,還可用於家庭共濟使用,給參保人員以更多的選擇、更多的保障。

開通醫保個人賬戶共濟功能,沒有辦理時限等規定,無需集中辦理。共濟功能開通後,也可以隨時對使用人進行調整和變更。

參保人在開通醫保個人賬戶共濟功能時,主要有以下三個限定條件:

1、授權使用關系為單向關系,且使用人的就醫記錄和行為不會對授權人產生影響。

2、授權人需滿足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存在個人賬戶余額方可添加使用人。這點很好理解,要想共濟,首先您本人得先參保,而且賬戶中有餘額用來共濟。

3、使用人擁有天津市醫保參保記錄。

以上資料參考:天津市人民政府:7月1日起 個人賬戶家庭共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