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農是什麼大學
北京農學院(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是北京市屬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兩局共建;[1]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北京市屬高等學校「2011計劃」。[2][3]是國家「973計劃」、「863計劃」承擔高校;學校「北農科技園」被認定為北京市大學科技園;是一所特色鮮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農業院校。[4]
北京農學院的前身為1956年創建的河北省通縣農業學校;1958年,河北省通縣農業學校與北京市農業合作幹部學校合並,更名為北京市農業學校;1965年,北京市在北京市農業學校的基礎上建立半農半讀的北京農業勞動大學;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北京農學院。[4]學校大學生「村官」培養工作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農學院培養『村官』的經驗很好,為新農村建設輸送了新型人才。」[5]
根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北京農學院佔地面積約1000畝,包括校本部、東校區、北校區、大學科技園市場。另外,學校建有千畝大學科技園農場、萬畝大學科技園林場。設有12個二級學院和3個教學部,擁有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開設35個本科專業。圖書館紙本藏書86.76萬冊,電子館藏238.09萬冊。在編教職員工7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400餘人;學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餘人。
⑵ 北京農學院地址
北京農學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北農路7號,學校現佔地面積約1000畝,包括校本部、東校區、北校區、大學科技園市場。另外,學校建有千畝大學科技園農場、萬畝大學科技園林場。學校先後被授予北京市花園式單位、北京市文明校園、全國文明單位等稱號。
建校60餘年來,學校培養的近5萬名優秀畢業生,紮根基層,踏實勤勉,成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農業行業發展中的骨幹力量。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員工76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550餘人,50餘人次入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市級人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北京市屬高校「長城學者培養計劃」、北京市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首席專家與崗位專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農學院
⑶ 聽說農科院要合並北京農學院和天津農學院
沒有農科院要合並北京農學院和天津農學院的通知,天津農學院就是一所有實力的高校,目前正在沖擊更名天津農業大學。天津農學院是雖然名氣不是很大,但是實力卻很突出,是國家973計劃和863計劃承擔高校,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據說天津農學院升格天津農業大學,已經列入了《天津市高校設置十三五規劃》,正在為專家入校考察進行前期准備,另外還在制定新校區總體建設規劃,准備擴大辦學規模。
天津農學院
始建於1976年;2001年經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城鄉經濟學校並入天津農學院;1982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首批通過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合格評價,2007年在教育部進行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截至2021年3月,學校有三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292畝,校舍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設有15個學院(部),開辦本科專業47個;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有教職員工1000餘人,在校生14000人;館藏紙質文獻123萬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津農學院
⑷ 北京農學院是什麼學校
北京農學院(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簡稱「北農」,是農林類公辦本科院校,位於北京市,是北京市屬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兩局共建;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北京市屬高等學校「2011計劃」;是國家「973計劃」、「863計劃」承擔高校;學校「北農科技園」被認定為北京市大學科技園;是一所特色鮮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農業院校。北京農學院佔地面積約1000畝,包括校本部、東校區、北校區、大學科技園市場。另外,學校建有千畝大學科技園農場、萬畝大學科技園林場。設有11個二級學院和3個教學部,擁有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開設29個本科專業。圖書館紙本藏書86.76萬冊,電子館藏238.09萬冊。在編教職員工7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400餘人;學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餘人。
⑸ 北京農學院是一本還是二本院校
二本院校
北京農學院是北京市直屬的本科院校,是由北京市的三委兩局共同建設的,學校位於北京市的昌平區。
它還是一所有這鮮明特色,多科融合的高等農業院校,曾獲全國文明單位
⑹ 北京農學院地址
北京農學院地址在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北農路7號,該校是北京市屬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兩局共建,是一所特色鮮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農業院校。
另外,學校建有千畝大學科技園農場、萬畝大學科技園林場。學校先後被授予北京市花園式單位、北京市文明園、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全國文明單位等稱號。
⑺ 北京農學院到底怎麼樣
學院很好。
老師對待學生認真教學,很關注學生的成長,學校校風學風都很好,最重要的是學生們都很互相敬愛,對老師尊重,對學習認真。
校園環境優美、清麗怡人,教育教學設備齊全、配置一流。最關鍵的是學習氛圍很好,因為各科老師都比較年輕,對於青春期的學生比較了解,沒有代溝,能深切體會學生的不容易,幫助學生學習。
北京農學院佔地面積約1000畝,包括校本部、東校區、北校區、大學科技園市場。另外,學校建有千畝大學科技園農場、萬畝大學科技園林場。
學校設有12個二級學院和3個教學部,擁有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開設35個本科專業。圖書館紙本藏書86.76萬冊,電子館藏238.09萬冊。在編教職員工7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400餘人,學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餘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農學院
⑻ 北京農學院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北京農學院有幾個校區
北京農學院有1個校區,校本部。
二、北京農學院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校本部: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北朱辛庄北農路7號
學校有研究生、本科生、高職生、留學生等各類在校生8000餘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兼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多類型、多層次的都市型高等農業教育體系。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園林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文法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基礎教學部、體育教學部、外語教學部、城鄉發展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學院等15個教學單位。
三、北京農學院簡介
北京農學院是一所特色鮮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屬都市型高等農業院校,始建於1956年,幾經變遷、數易校名,1965年正式升格為大學,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定名為北京農學院。學校佔地面積2159畝(校本部1136畝,科技園區1023畝),是北京市「花園式」單位,先後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園」和「首都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現有15個二級學院(教學部):生物技術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園林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城鄉發展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基礎教學部(外語教學部、體育教學部)。有教職員工77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424人,教授74人,副教授196人。教師中受聘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高層次人才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北京市教學名師5人,北京市創新人才7人,北京市級中青年骨幹教師65人,北京市優秀學術創新團隊和優秀教學團隊13個,兼職博士生導師12人。學校現有各類在校生8300餘人,其中研究生610餘人,本科生6140餘人,高職生1170餘人,繼續教育類學生400餘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兼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多類型、多層次的都市型高等農業教育體系。
;⑼ 北京農學院在哪個區
一、北京農學院在哪個區 北京農學院是在北京市昌平區,具體地址在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北農路7號,該校是北京市屬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兩局共建的一所特色鮮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農業院校。
二、北京農學院簡介
北京農學院是一所特色鮮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屬都市型高等農業院校,始建於1956年,幾經變遷、數易校名,1965年正式升格為大學,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定名為北京農學院。學校佔地面積2159畝(校本部1136畝,科技園區1023畝),是北京市「花園式」單位,先後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園」和「首都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現有15個二級學院(教學部):生物技術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園林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城鄉發展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基礎教學部(外語教學部、體育教學部)。有教職員工77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424人,教授74人,副教授196人。教師中受聘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高層次人才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北京市教學名師5人,北京市創新人才7人,北京市級中青年骨幹教師65人,北京市優秀學術創新團隊和優秀教學團隊13個,兼職博士生導師12人。學校現有各類在校生8300餘人,其中研究生610餘人,本科生6140餘人,高職生1170餘人,繼續教育類學生400餘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兼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多類型、多層次的都市型高等農業教育體系。
學校現有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覆蓋了2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有2個類別涉及12個領域的專業學位碩士授予點,28個本科專業,其中園藝、動物醫學、農林經濟管理3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建設專業,農學、動物醫學、園林、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園藝等6個專業為北京市級特色建設專業;有1個北京市大學科技園、3個北京市人才培養基地和3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果樹學、臨床獸醫學、農業經濟管理、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5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有農業部都市農業(北方)重點實驗室、獸醫學(中醫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農業應用新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農產品有害微生物及農殘安全檢測與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新農村建設研究基地、北京都市農業研究院、首都農產品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等7個北京市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或研究機構。
學校堅持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中心,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體系。「十一五」期間,「都市型現代農業人才模式創新與實踐」獲得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都市型現代農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被批准為北京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學生在中國青年創新大賽、「挑戰杯」首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北京市大學生學科競賽、全國跆拳道錦標賽等一系列科技、文藝、體育競賽中獲得北京市級(省部級)以上獎勵260餘項,其中一等獎40餘項。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業率保持在100%,學校多次被評為「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並被授予「北京地區高校示範性就業中心」稱號。 尤其是大學生「村官」培養工作,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農學院培養『村官』的經驗很好,為新農村建設輸送了新型人才。」
學校緊密圍繞首都新農村建設和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創新和科學研究,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十一五」期間,學校共承擔各級涉農類科研項目1000餘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68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14項。尤其是近三年來,學校共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3項,其中主持(第一完成單位)1項。我校依託北京都市農業研究院主持研究並形成的「北京溝域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採納,目前發展溝域經濟已經成為北京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著力點。
學校堅持「立足首都、服務三農、輻射全國」的辦學定位,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十一五」期間,學校創建實施了「政產學研推」服務新農村建設特色模式,深入推進農村實用人才「1+1+X」科技培訓工程,通過開展「百名專家興百村」、「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和「雙百對接」活動,推廣和轉化農業技術和成果380項,幫助京郊70個村鎮完成了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培訓農村實用人才36000餘人次。學校被授予「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集體」「北京市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為我校題詞:「把論文寫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結在農民的收獲里」。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十一五」期間,先後與美國、英國、俄羅斯、義大利、澳大利亞、日本等11個國家的20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或備忘錄。與英國哈珀•亞當斯大學學院開展了本科「3+1」合作辦學項目,與日本麻布大學、波蘭波茲南大學開展了研究生交流學習項目,與美國、荷蘭的涉農類公司企業開展了專科生「2+1」研修項目。學校積極承辦和參與第四屆國際板栗學術會、動物福利國際會議、歡慶國際諾魯孜節暨中塔友誼杏樹移栽儀式、中德都市農業發展與合作研討會等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和重要活動,提升了學校的國際化辦學水平。
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艱苦奮斗,勤於實踐、崇尚科學、面向基層」的優良傳統,「以農為本、唯實求新」的辦學理念,「立足首都、服務三農、輻射全國」的辦學定位。當前,全體「北農人」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解放思想、團結一致、努力進取,正在為實現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現代農林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北京農學院2019-2020年校歷及寒假放假時間安排,什麼時候放寒假
北京農學院在安徽歷年招生錄取分數線【2013-】
北京農學院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北京農學院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北京農學院教務處電話
北京農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北京農學院有幾個校區
北京農學院招生辦電話
北京農學院高考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北京農學院有哪些專業 附特色重點專業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