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哪裡有大野地
擴展閱讀
深圳石膏牆隔斷加裝什麼 2025-07-14 09:50:06
廣州哪裡適合車流光軌 2025-07-14 09:33:12

天津哪裡有大野地

發布時間: 2023-01-10 17:33:22

⑴ 地道戰的遺址

冉庄(地道戰重要標志之一)地道戰遺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華北抗日斗爭中一處重要的戰爭遺址。這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廣鐵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東有保衡公路,張望公路穿境而過。
1937年「七七事變後,冉庄人民為保存自己、抗禦外侮,於1938年春開始挖地洞,並由單口洞逐步發展成為雙口洞、多口洞,最後挖成長達32華里的地道網。整個村落設有各種構思巧妙的地道口,並築有多處戰斗工事,構成一個立體火力交叉網。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進退自如的地下長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優勢,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配合武工隊、地方部隊、野戰軍對敵作戰157次,殲敵2100餘名,曾榮獲「地道戰模範村」稱號。
冉庄地道戰遺址現仍保留著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環境風貌。還保留著當年構築的地道及各種作戰工事,且在附近修復日寇侵華炮樓一處。展廳內珍藏著大批寶貴的地道戰文物,輔之以聲光電等現代化展覽手段展現當年情景,多處舊址復原陳列,使人如置身於戰爭歲月。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戰紀念館,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戰遺址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冉庄地道戰遺址距北京200公里、天津210公里、石家莊180公里,西北距滿城漢墓40公里,東北距華北明珠白洋淀50公里,是節假日和單、雙休日旅遊的好去處。 冉庄地道戰遺址是融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旅遊於一體的、獨具特色的理想參觀地,也是為後人留下的一處永恆的、寶貴的歷史財富。是全國首批愛國教育基地免費開放單位之一,應上級要求,2008年3月對外免費開放,冉庄地道戰紀念館門票免費。 邯鄲市峰峰礦區山底抗日地道遺址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巷道最長的抗日戰爭時期地道。現存地道主巷1626米(9條大巷),復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洞室2個,小藏身洞關口6個,陷阱4個,直通枯井的地道2條,通向西山的地道1條,還有輻射王看、宿風等地的地道。
地道主巷分上下復洞,洞口設多種多樣的開關蓋、開關門,既能防水、防毒、放火燒,又能防破壞、防封鎖。每個拐彎處都留有槍眼、陷阱、暗洞,灶底、樹洞、水井、碾盤底、野地崖旁都有偽裝的地道洞口,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地下戰斗堡壘。由於該村土質較好,地道歷經65年保存基本完好,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抗戰時期革命先輩的智慧和偉大創舉。
上世紀五十年代,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電影《地道戰》時,采編組和攝制組曾多次在山底村實地考察、采訪,許多故事情節取材於山底村抗戰時期的真人真事和真實戰斗,並錄制了很多鏡頭。六十年代,山底村抗日地道被列為「邯鄲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峰峰礦區人民政府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2012年,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晉升省級第四批風景名勝區。 焦庄戶位於北京市順義縣東北燕山余脈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現屬龍灣屯鎮。紀念館始建於1964年秋,定名為「焦庄戶民兵斗爭史陳列室」。
1979年,北京市政府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改名為「北京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焦庄戶村在戰爭年代隸屬於冀東抗日根據地領導,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據地的必經之路。
焦庄戶人民同國內外敵人開展地道戰斗是爭從1943年春天開始的,當時只是挖了幾個隱蔽洞。這種洞只能藏一兩個人和少量食物。一旦被敵人發現只有束手就擒。
為了跟敵人長期斗爭,村黨支部發動群眾,把單個隱蔽洞連接起來,並在地道內安裝了翻板、單人掩體和暗堡等戰斗設施以及數十個休息室和指揮所,供民兵和群眾較長時間的在地道內戰斗和生活。
到了1946年村裡共挖了23里長的地道,村內縱橫交錯並和鄰村相連,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戰斗型地道網。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對人民進行傳統教育,展室內以翔實的資料、珍貴的文物及真實的地道戰遺址,再現了焦庄戶在黨的領導下同國內外敵人進行英雄斗爭的歷史畫面。供人們參觀的地道遺址留著650多米。
紀念館參觀的內容共有六項:一是參觀地道遺址;二是看地道戰電影;三是聽抗戰時期兒童團員焦志斌同志講焦庄戶村的戰斗歷史;四是吃「抗戰飯」(即窩窩頭、玉米渣粥和鹹菜);五是看「地對空導彈基地」(即看部隊內務、隊列表演、通訊和指揮、導彈實物操作、導彈演習錄像);六是秋季蘋果熟了,觀眾可以親自參加採摘蘋果活動。 西河頭地道戰遺址位於定襄縣城西2.5公里的西河頭村,是與河北冉庄,北京焦庄地道齊名的我國保存的最完整的三大地道戰遺址之一。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省教委命名為德育基地,1998年被省委國際委員會命名為國際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人際辦命名為人民防空教育基地。1995年在原地道戰遺址前劃地建設了定襄革命歷史紀念,從而更增添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
1940年,百團大戰告捷後,慘敗的日寇向我晉察冀邊區軍民實行了野蠻的「三光政策」。定襄境內的日寇也對西河頭、炭窖溝、藏孤台等,3 個村莊進行了洗劫,先後製造了8起慘案,槍殺百姓400多人,燒毀民房2000餘間。為了躲避日寇的燒殺搶掠,我抗日軍民遵照毛主席「保護自己,消滅敵人」的積極防禦思想,依據當地的地形條件,挖掘了大量的地下隧道。
據統計從1942年到1948年全縣157個村子,其中有80多個村莊都挖有地道,地道總長是200多公里,西河頭地道戰開挖於1942年,從最初只能應急藏身到1947年經全村500餘勞力,突擊40個晝夜,挖成南、中、北三條主幹線,縱橫52條支線,結構分上、中、下三層,全長10華里,開通的是其中的一面干線,全長旅遊路線為1000米左右,下入到地道,聞著潮濕的泥土氣息,走過一處處戰斗工事,眼前的實物瞬間將人們帶回到戰火紛飛的年代。
前後共經過大小戰斗11次,斃傷敵人1000餘人,繳獲各種武器400餘件。其中最大一次戰斗是發生在1947年同閻錫山的第39、40軍及偽警大隊共計5000餘人作戰,民兵及武工隊僅50餘人無一傷亡,斃傷敵100餘人。 2010年8月,河北省曲陽縣靈山鎮郭家莊村意外發現一條抗日戰爭時期地道,該地道於70年前開挖,貫穿整個舊村落。
郭家莊村83歲的呂趁考和80歲的王海青曾是該地道的開挖者。據兩位老人介紹,該地道主幹道呈十字狀貫穿舊村落,南北迂迴長500多米,東西長約750米,出口位於郭家莊村舊村落西北,大部分庭院與幹道連通。地道距地表五六米,地道高約1米,寬約1.5米,成人需彎腰行進。地道備有煙道,以提防日軍用煙熏。
據曲陽縣文物保管所所長王麗敏介紹,此次發現的抗戰地道,再現了晉察冀抗戰時期曲陽人民英勇斗爭的歷史。曲陽縣已安排靈山鎮及郭家莊村的義務保護員看管該地道,並對地道進行資料整理與登記,以便日後進一步開發。

⑵ 天津工業大學新校區附近有一路叫什麼路啊

這里沒有金什麼路,有諧音的:
津淶公路,在天津工業大學新校區南邊隔一個居民區多;
津滄高速,在天津工業大學新校區西側院牆外邊。
津淶公路兩邊有不少人氣,津滄高速邊就都是大野地了。

⑶ 天津河北區王串場這個地名的來歷

王串場位於河北區的東南部,是一片居民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

該地段原是一片農田和荒野,地曠人稀。1730年以前屬武清縣管轄,1730年(清雍正八年)劃屬天津縣。乾隆年間(1736--1795年)末期,開始有人在那一帶的東北方向居住,後來住戶越來越集中,漸漸形成村落。當時有個姓王的人家,全家由南方來,這家的主人綽號叫「串子」,他們在那裡購買了一些田地,建打穀場,每年夏秋收獲季節,附近農民大都租用他的打穀場晾曬和收打穀物,人們便把王串子打穀場叫「王串子場」。天津人在方言中,特別容易吞音,這個「王串子場」叫來叫去,就成了「王串場」了。幾經滄桑,後來逐漸演變成為附近一帶的地名。

到了民國初年,王串子第幾代後人又重新遷居,重返南方故土,臨走之前,把祖宗王串子留下的田地和打穀場賣給了當地一個叫張俊川的富戶。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強化治安,加強對天津人民的統治,於1940年把王串場村分成三大塊,分別以姓氏命名為三條胡同,即:趙家胡同、崔家胡同、張家胡同。既便如此,王串場這一地名仍在百姓之間延續使用,而且解放後在此新辟的街巷和居民區,也多以王串場為主來命名地名。

⑷ 河北工業大學怎麼樣

河北工業大學是河北省唯一一所211大學,也是河北省在全國知名度較高的一所學校。它的校址在天津市,是唯一一所異地辦校的學校,同時河北工業大學也在河北廊坊開設了一家分校。


河北工業大學的環境也是很好的,學校綠化做的很好,有很多我叫不上來名的花草。學校裡面還有一條小溪,非常的美麗。前段時間跑男還到河北工業大學拍戲來著,說明環境真的不錯。

這里一定會帶給你驚喜的。

⑸ 景色四年級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景色四年級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景色四年級作文 篇1

鄉下的房屋雖然不必城市的高大、好看,但鄉下的野田始終比城市更加生氣勃勃。鄉下的四季比城市更加美麗!

春天,農田濺起了綠色的水花。綠眼寶寶從土裡探出頭來;幾場春雨過後,許多筍帶著好友,從土裡冒出來;還有樹上的葉子寶寶從哈哈哈懷抱里伸出頭來;也得上的小草也不甘示弱,也從大地哈哈哈擁抱里鑽出來;使野地也同樣生機勃勃;野花在寬闊的草地上,也睜開了雙眼。春雨過後,鄉下變得更美麗,空氣更新鮮了。

夏天,在藍天白雲下,描繪這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清晨,蟬就高聲唱起歌來,告訴人們有一個火熱的日子開始了。此時草木特別茂盛,枝繁葉茂的樹,給人們撐起了巨傘。草地上又開了各色的花。夏雖然沒有春的溫暖,但她那甜甜的陽光,卻無人能及。

秋天的景色多麼迷人啊!多麼像一幅幅美麗動人畫卷。飽滿的谷穗低著頭,向我們微笑,一陣風吹來,它們就跳起了精彩的舞蹈。秋天的草地也是多彩的,綠色葉子里帶著黃色的葉子。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我多麼希望我快快長大,也為那美麗的秋天點上點睛之筆。

冬天,家鄉雖然沒有那大雪紛飛的美麗景色,只有那刺骨的寒風裝飾著,分叉路旁的松樹,讓冬天裝飾著更加蒼翠了。竹子林不時發出「沙沙」聲......

家鄉的美是無人能及的......

景色四年級作文 篇2

下雨時,景色不是一般的美,美得像仙境。

雨前,山村裡如此寧靜,太陽不停地扇涼,小鳥有氣無力地飛翔,雲朵姐姐慢慢地離開了我們。我討厭這天氣!

忽然,震耳欲聾的雷聲從耳朵傳來,一轉眼白雲變成烏雲了。接著淅淅瀝瀝的雨滴從天上灑了下來,一層層霧從遠方飄來了,前方的路變得朦朧起來。

雨滴落在了樹林里,一滴滴雨水掉到了樹葉上,從葉脈上滑下來,雨滴又落到了草地上,小草吸收了營養,茁壯地成長。

雨滴落在了小河上,「滴滴,嘩嘩,」小河和雨滴的合唱聲真美妙!小河快速地流,碰到了一塊大石頭,河水四散紛飛,雨滴打到小河上雨,下得更大了。

雨滴落在了我的院子小道,雨滴排著隊伍站在地上,撐著雨傘的人走過,踩到了雨水,洗干凈了我們的泥土鞋,」嘩啦啦,嘩啦啦。」雨滴把灰塵沖洗得乾乾凈凈,整條小道一塵不染……

雨漸漸小了,停了,空氣變新鮮了,太陽公公探出頭來,彩虹姑娘穿著五彩繽紛的衣裙在天上看著我們。大自然恢復了平靜,現在世界一切都是多麼奇妙,多麼美麗。

最後誇誇這里的人吧,他們愛護環境的品質把世界打扮得非常美,與雨滴搭配更美。熱愛勞動的人越來越多了,破壞環境的人越來越少了。

下雨真是美麗的景觀!

景色四年級作文 篇3

秋天來了,秋姑娘帶著豐收的魔法棒,充滿希望地來到了充滿生機的人間。

秋姑娘興高采烈地來到田野,用「手」輕輕地拂過整個田野,田野里的糧食全都熟透了,高梁羞得漲紅了整個臉蛋,沉甸甸的稻穀壓低了枝頭,田野到處都是一片金燦燦的。秋姑娘看著忙碌的農民伯伯們,發出了「格,格,格」的笑聲。

秋姑娘又踱著小步來到果園,她拿起魔法棒,對著魔法棒上的星星輕輕一吹,「吹」熟了果園里的蘋果、梨等等水果。人們來到果園,摘下果子,搬上車子,運進城市,賣了個好價錢,人們沉浸在這豐收的喜悅中,秋姑娘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秋姑娘信步來到了花園,吹開了花園里的菊花,她別出心裁地把菊花打扮了一番,把滿園的菊花裝扮成紅的、黃的、白的……,他們個個變得美麗無比,誰叫秋姑娘對菊花情有獨鍾呢!

秋姑娘自信地來到樹林,她用魔法棒一揮,幫助樹兒脫下了翠綠的衣裳,換上了秋姑娘親手製作的一件件淺黃色的衣裳。那淺黃色衣裳漸漸的由淺變深,直到黃色的衣裳離開了大樹,幫助大樹作好了度冬的准備。

秋姑娘又乘著白雲,來到人們的中間,吹走了人們身邊的炎熱,送來了涼爽的和風,人們穿上了秋日的盛裝,享受著秋姑娘帶予人們的美麗風景和豐收的喜悅!

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天更是人們耕耘的季節!

秋天的景色四年級作文400字4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歡的是秋天,秋天是個美好的季節。怎麼?不相信,那就和我一起去游覽一下這美麗的秋天吧!

首先,我們去樹林里去看看。秋天的樹林,色彩斑斕,有紅色、有黃色、有綠色……一陣秋風吹過,枯黃的楊樹葉和火紅的楓葉紛紛飄落下來,好像是一隻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落葉給大地穿上了一件毛衣,人踩上去,軟綿綿的,舒服極了!可是,青松爺爺還穿著碧綠碧綠的長袍,在楊樹和楓樹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蒼翠。

然後,我們去花園。花園里,桂花開的滿樹都是,淡黃色的花瓣躲在綠葉後面,它們都吐著迷人的芳香,整個花園都沉浸在花香中了!桂花開過後,菊花開了,朵朵爭奇斗艷,色彩艷麗——紅的如火,黃的似金,白的像雪……一朵朵、一簇簇,迎著秋風,披著寒霜,噴芳吐香,簡直把花園打扮成了一個花團錦簇的世界!

接下來,我們去果園。果園里的水果可豐富了!有瑪瑙般的石榴,有宛如紫寶石的葡萄,有披著紅襖的蘋果,有小燈籠似的柿子……它們個個高高地掛在枝頭,在向人們匯報著豐收的喜訊。

最後,我們去田野。田野里,稻穗兒全都熟了,遠遠望去,那簡直成了金色的海洋;高粱紅著臉兒笑了,玉米舉著紅纓樂了,農民伯伯望著豐收的田野,樂了。

秋天真美!

景色四年級作文 篇4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的一個周末,我和好朋友小梁帶著愉悅的心情來到白雲山,欣賞這欣欣向榮的風景。

來到了白雲山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高大的牌板,上面貼著「白雲山」這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格外引人注意。一條寬敞平坦的柏油路,穿過牌板向山上蜿蜒而去,消失在兩旁鬱郁蔥蔥的樹林中。

穿過牌板,一路上的風景讓我們感覺猶如來到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童話世界裡。杜鵑已經盛開出奼紫嫣紅的花朵,細葉榕樹剛剛抽出嫩綠的枝葉,小草迫不及待地從松軟的泥土裡探出小腦袋……山林間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到處炫耀著五顏的色彩,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我們的心情變得更加欣喜若狂。

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能仁寺,它是一座佛教寺院。走進寺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個湖,深綠色的湖水被一圈人行道圍欄環抱著,就像是一塊鑲嵌了花邊的碧玉。湖裡有許多被放生的烏龜,悠閑地趴在竹筏上曬日光浴,水面被搶食的魚兒和漂亮的鴛鴦漾起一圈圈波紋。寺院的大門有一個牌匾,用古老的青磚打造而成,門口兩只大理石做成的獅子威風極了。

這就是美麗的白雲山,裡面有許多風景值得觀賞,希望你有時間也來細細游覽一番。

景色四年級作文 篇5

盼望著,盼望著,樹葉黃了,你的腳步近了,你向人們展示出一幅絢麗的美景,你給人們帶來了一派豐收的景象。

你來了,悄悄地,走進花園里。一時間滿園盡是千姿百態的菊花:有婀娜多姿的「柳舞碟飛」,有精神抖擻的「仙人舞劍」……開得多麼誘人啊!個個美不勝收,爭奇斗艷,招人歡喜。

你來了,悄悄地,走進果園里。看!樹上滿是累累碩果。瞧!那小燈籠似的柿子,瑪瑙似的山楂,葫蘆似的鴨梨,珍珠似的葡萄。紅撲撲、黃澄澄、紫瑩瑩的……好可愛啊!大大小小,數不勝數。遠遠就聞到一股幽香,芬芳撲鼻,使人忍不住立馬想摘下一個咬上一口,飽嘗那甜滋滋、酸溜溜、脆生生……人間美味。

你來了,悄悄地,走進田野里。紅褐色的高粱漲紅了臉;金黃色的稻子笑彎了腰;玉米棒子好像一個個壯漢腰間插著一顆顆手榴彈,有著一派英雄氣概;棉花張開了笑臉,露出雪白的花絮;金黃的豆莢也趕來湊熱鬧,把全身的鈴鐺搖的「嘩嘩」響。這時,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嚓嚓」的割稻子聲;「隆隆」的打穀機聲;滿載著稻穀的拖拉機的「突突」聲;響徹在整個田野。男男女女在田野旺來穿梭,歡聲笑語在空中回盪,匯成一支動人的秋收樂章。

你來了,悄悄地,走進了遊子的心田。落葉紛飛的豐收年,遊子卻不能回鄉,只能在夢中思念家鄉。當枯黃的最後一片飛葉從樹梢慢慢地往下飛舞時,孤單從心中湧起,多讓人想念鄉民們的歡快的豐收景象啊!在這豐收的季節中有著多麼深的'思鄉之情呀!

你來了,悄悄地,為我們帶來了收獲的快樂,生命的孕育,思念的熱切與寧靜的閑適。你,同樣具有勃勃生機,猶如我們的生命一樣,每一天都煥發著新的光彩。

景色四年級作文 篇6

瑟瑟的秋風襲面而來,正是秋色正濃時。作為天津「後花園」的薊縣,景色分外美麗,在薊縣所有景緻中,我最喜歡的是府君山。

府君山地處薊縣縣城北部,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山中幾條觀光路縱橫交錯,讓遊人盡覽美景,而且是免費進山,所以它成了薊縣人休閑運動的好場所。每到暑假,注重養生的老媽幾乎每晚都帶著爸爸和我爬山。進入府君山,夏天的悶熱就盪然無存,於是我也漸漸地喜歡上了爬山,可以盡覽府君山的美景。

「十一」黃金周,老媽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鍛煉的好機會,全家又一次爬上了府君山。剛到山腳下,我不由得驚嘆:哇!整個府君山彷彿換了一身衣服,與夏天完全是兩個模樣,既有柏樹和松樹的綠,又有火炬和楓葉的紅,整座山彷彿穿上了一身帶水紋的花衣。往上走,就有陣陣秋風來歡迎我們了,吹落的樹葉鋪成花毯,還有樹葉落在頭頂上,給我們戴上一頂頂小花帽。我們一邊登山健身一邊欣賞一幅幅美景。府君山的山石上也鋪滿了樹葉,看!這幅像是「一葉獨秀」,那幅像是「全家福」,那幅又像是「雙葉媲美」……真是一幅幅「自然秋景畫」,是秋風、秋葉和秋石共同描繪的圖畫。原本枯燥無味的登山變得生動起來。快爬到三分之二的路程時,遇到了一處小亭子,它是供登山人休息的休息台,座位上的落葉像是天然的坐墊;它也是俯瞰全城的「瞭望台」,坐在小亭里的座位上,我們把縣城看了個遍:翠屏湖、三八水庫、鼓樓、漁陽賓館……看!那是我們的學校——漁陽中學!

終於到了山頂,秋風吹著我們的臉,慶賀我們登上了頂峰,熠熠生輝、剔透玲瓏的鑽石塔屹立在那裡,像是迎接我們的到來。

站在山頂,極目四望,山上三三兩兩的都是登山的遊人,但令人欣喜的是,人們都自覺地守護著我們的家園,自覺地保護著山中的環境和各種設施,沒讓它遭到一點兒破壞,正是人們素質的提高,才讓我們的美景更美!

我愛府君山,更愛它的秋色!

景色四年級作文 篇7

外公的家在鄉下,到外公家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因為我又可以去去尋寶了。

看到外公站在門口等我們,我撲向外公的懷抱,外公笑得合不攏嘴,和藹可親的鄰居也笑著和我們打招呼:「小明回來看爺爺啊!長這么大了呀」「嬸嬸好,伯伯好。」鄉下人好有人情味,待人很和善,我好喜歡這種關懷與溫暖。

我最喜歡爺爺帶我到鄉間散步,他會教我認識許多動植物的名稱,認識各種昆蟲。看!一群白鷺鷥跟在耕耘機的後面,啄食剛翻鬆土裡的小蟲,一下子飛起,一下子又排成一排,真是有趣。聽!一群小鳥停在電線?U上「啾!啾!啾!」的合唱著,像五線譜上的音符,悠揚的歌聲響徹雲霄。放眼望去,一片綠野,碧草如茵,繁花似錦,映襯著藍天白雲,美麗的景色直撲眼底。鄉村真像千變萬化的神?女郎,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總有不同的景象。

我喜歡住在鄉下,雖然沒有都市那麼便利,但鄉下的的空氣新鮮,無噪音,很寬廣,活動空間大,保有大自然的原貌,讓人心胸跟著開闊起來,鄉下人樂天知命,不與人爭,大概是跟所住的環境有關吧!天大地大,心胸也寬大。

我永遠記得那碧綠的草原,記得那五彩繽紛得花朵,鄉村的美,令我難以忘懷,但令人更回味的是——一群純朴的人濃濃的熱情!

景色四年級作文 篇8

我的校園是一個美麗的校園,在那裡一年四季都有美麗的景色。

春天,地上的小草探出頭來,在草坪上紛紛吐出了美麗的花骨朵,同學們都在細細欣賞這美麗的景色,一群群的蝴蝶在校園翩翩飛舞著,讓你感覺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

夏天,雖然赤日炎炎,但是我們的校園卻是綠樹成蔭,許多孩子都跑到樹下來乘涼、做游戲,十分開心,學校兩旁的四棵香樟樹就像四把巨大的綠傘,還有花壇里的花爭奮斗艷,美麗極了,同學們也開心極了。

秋天,微風吹過臉邊,感覺十分愜意,學校里的果樹果實累累,瓜果飄香,讓我們的校園到處都飄著果香,把許多的同學都吸引了過來。

冬天,寒冷交加,可是我們的學校依然很美,許多雪花落在樹葉上,下完雪後,每個同學都在操場上玩雪,所然手是冰冰的,但心裡卻是暖暖的。

春夏秋冬,我們的校園都這么美,我愛我的校園。

景色四年級作文 篇9

我們家住在山下,那裡四季如春,而且有一條美麗的小河,小河裡有很多魚、蝦悠閑自在地游來游去,美麗極了!我愛家鄉的小河!

小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河底的沙石;小河的水真長啊,長的像一條長龍;小河的水真美啊,美得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

春天來了,小河的周圍花繁葉茂,並且五色繽紛,你走到哪裡,都可以看見這美麗的花,這些花彷彿給小河編織了一個美麗的花環。

夏天來了,小河就更熱鬧了。有的小朋友在河裡捉魚蝦,有的小朋友在進行游泳比賽,有的在玩打水仗;有的大人挑水澆花、澆菜,有的婦女在河邊搗衣。河邊綠樹濃蔭,十分涼爽。

秋天,小河也不孤獨,有很多落葉落到了小河上,小螞蟻就把它當做小船過河。河面倒影著河邊的樹,金光燦燦,彷彿哪位神仙灑了一把金子在水裡。

冬天更是有情趣。小河的河面結了冰,有很多同學在滑冰,就算是摔倒了也不說疼。歡聲笑語盪漾在河面上,寒冷的冬天也增添了幾分溫暖。

家鄉的小河真美啊!我愛小河,我愛獨特迷人的家鄉,更愛淳樸善良的家鄉人。

⑹ 天津市東麗區澄州路地圖

東麗區只有登州路、澄江路在南開區。

可以在中山門(輕軌站)坐668路、673路到成林道上的天山路站下車,原地換乘861路、28路到程林東里、登州里、三石化等站下車即可到登州路一帶。

⑺ 南開大學名稱的由來是什麼

南開大學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地的地名

1904年8月,嚴修、張伯苓東渡日本考察教育歸國後,將嚴氏家館和王益孫家館合並,招收新生,於1904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學。校舍在嚴宅偏院,初稱「私立中學堂」,後易名「敬業中學堂」、「私立第一中學堂」。

此後得鄭菊如捐城西南「南開窪」地10畝,起建校舍。該地位於天津城西南的開窪地帶,有「南開窪」之稱,簡稱「南開」。「南開」地名由此而來。

1907年秋,由嚴宅遷入新校舍,學校因所在地名改稱「南開中學堂」,後改稱「私立南開學校」。

1950年,南開大學學生會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希望為南開題寫校名。毛澤東很快回信,並題寫了好幾幅「南開大學」,囑托挑選一幅最滿意的使用。經過挑選,最終確定了使用的這幅題名。

南開大學的校色

南開大學的校色為南開紫,又名青蓮紫。由於青蓮紫體現了南開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品格和卓爾不群、特立獨行的鮮明個性,一直為南開人所喜愛、崇尚,校徽、校旗等一些南開標識物均以之為基調,網頁與宣傳品等也常常用此顏色。

在實際使用中,南開校色依明度可展開為10個色階,不同色階可作為標准色彩使用在不同明度的背景上,亦可作為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