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基驗槽要做什麼資料
地基驗槽記錄,這個必備的,然後來參加驗槽的設計、勘察、建設、監理、施工單位的人簽完字。
地基驗槽主要目的是土方開挖到設計標高後,看土層分部情況是否和地勘報告相一致。大部分時候,沒有特殊狀況出現的話,驗槽也就是形式上過過場,履行一下驗槽手續而已。
施工管理資料裡面有地基驗槽記錄,列印出來填寫好了,工程地勘報告也要准備好備查。
(1)天津基坑驗槽需要什麼手續擴展閱讀:
地基的改善
對於地基的改善措施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 改善剪切特性
地基的剪切破壞表現在建築物的地基承載力不夠;使結構失穩或土方開挖時邊坡失穩;使臨近地基產生隆起或基坑開挖時坑底隆起。因此,為了防止剪切破壞,就需要採取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強度的措施。
2. 改善壓縮特性
地基的高壓縮性表現在建築物的沉降和差異沉降大,因此需要採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壓縮模量。
3. 改善透水特性
地基的透水性表現在堤壩、房屋等基礎產生的地基滲漏;基坑開挖過程中產生流沙和管涌。因此需要研究和採取使地基土變成不透水或減少其水壓力的措施。
4. 改善動力特性
地基的動力特性表現在地震時粉、砂土將會產生液化;由於交通荷載或打樁等原因,使鄰近地基產生振動下沉。因此需要研究和採取使地基土防止液化,並改善振動特性以提高地基抗震性能的措施。
5. 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
主要是指消除或減少黃土的濕陷性和膨脹土的脹縮性等地基處理的措施。
改善方法
上述是基本的改善措施,如果要有堅固的地基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以下幾種地基的處理方法是比較實用的。
一、換填法:當建築物基礎下的持力層比較軟弱、不能滿足上部結構荷載對地基的要求時,常採用換土墊層來處理軟弱地基。即將基礎下一定范圍內的土層挖去,然後回填以強度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並夯實至密實。
二、預壓法:預壓法是一種有效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該方法的實質是,在建築物或構築物建造前,先在擬建場地上施加或分級施加與其相當的荷載,使土體中孔隙水排出,孔隙體積變小,土體密實,提高地基承載力和穩定性。
堆載預壓法處理深度一般達10m左右,真空預壓法處理深度可達15m左右。
三、強夯法:強夯法是法國L·梅納(Menard)1969年首創的一種地基加固方法,即用幾十噸重錘從高處落下,反復多次夯擊地面,對地基進行強力夯實。實踐證明,經夯擊後的地基承載力可提高2~5倍,壓縮性可降低200~500%,影響深度在10m以上。
四、振沖法:振沖法是振動水沖擊法的簡稱,按不同土類可分為振沖置換法和振沖密實法兩類。振沖法在粘性土中主要起振沖置換作用,置換後填料形成的樁體與土組成復合地基;在砂土中主要起振動擠密和振動液化作用。振沖法的處理深度可達10m左右。
2. 驗槽前都需要哪些資料
基坑挖至基底設計標高並清理後,施工單位必須會同勘察、設計、建設(或監理)等單位共同進行驗槽,合格後方能進行基礎工程施工。
一、驗槽時必須具備的資料和條件
(1)勘察、設計、建設(或監理)、施工等單位有關負責及技術人員到場; (2)基礎施工圖和結構總說明;
(3)詳勘階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
(4)開挖完畢、槽底無浮土、鬆土(若分段開挖,則每段條件相同),條件良好的基槽。
二、無法驗槽的情況
(1)基槽底面與設計標高相差太大;
(2)基槽底面坡度較大,高差懸殊;
(3)槽底有明顯的機械車轍痕跡,槽底土擾動明顯;
(4)槽底有明顯的機械開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溝槽、鏟齒痕跡;
(5)現場沒有詳勘階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或基礎施工圖和結構總說明。
三、驗槽前的准備工作
(1)察看結構說明和地質勘察報告,對比結構設計所用的地基承載力、持力層與報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
(2)詢問、察看建築位置是否與勘察范圍相符;
(3)察看場地內是否有軟弱下卧層;
(4)場地是否為特別的不均勻場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進行特別處理的情況,而設計方沒有進行處理;
(5)要求建設方提供場地內是否有地下管線和相應的地下設施。
四、推遲驗槽的情況
(1)設計所使用承載力和持力層與勘察報告所提供不符;
(2)場地內有軟弱下卧層而設計方未說明相應的原因;
(3)場地為不均勻場地,勘察方需要進行地基處理而設計方未進行處理。
五、驗槽的主要內容
不同建築物對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礎形式不同,驗槽的內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根據設計圖紙檢查基槽的開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檢查是否與設計圖紙相符,開挖深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仔細觀察槽壁、槽底土質類型、均勻程度和有關異常土質是否存在,核對基坑土質及地下水情況是否與勘察報告相符;
(3)檢查基槽之中是否有舊建築物基礎、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檢查基槽邊坡外緣與附近建築物的距離,基坑開挖對建築物穩定是否有影響;
(5)檢查核實分析釺探資料,對存在的異常點位進行復核檢查。
3. 天津 基坑驗槽需要准備哪些資料
地基驗槽記錄表 驗槽的原始記錄(記錄是否超深的由現場人員提供)
人工挖孔樁 地基驗槽 需要做會議紀要
有不清楚的可以再問我,
4. 基坑驗槽時需要准備哪些資料
基坑驗槽時需要准備:測量資料,地基承載力試驗資料,報驗表,最好附上勘察的地質報告。
5. 基坑在驗收時需要哪些條件
不同建築物對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礎形式不同,驗槽的條件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基槽的開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與設計圖紙相符,開挖深度符合設計要求;
(2)槽壁、槽底土質類型、均勻程度和有關異常土質不存在,基坑土質及地下水情況與勘察報告相符;
(3)基槽之中無舊建築物基礎、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基槽邊坡外緣與附近建築物的距離符合國家規定,基坑開挖對建築物穩定無影響;
(5)釺探無異常點位。
(5)天津基坑驗槽需要什麼手續擴展閱讀:
基坑工程現場監測
1、支護結構
(1)支護結構成型質量;
(2) 冠梁、支撐、圍檁有無裂縫出現;
(3)支撐、立柱有無較大變形;
(4)止水帷幕有無開裂、滲漏;
(5)牆後土體有無沉陷、裂縫及滑移;
(6)基坑有無涌土、流砂、管涌。
2、施工工況
(1)開挖後暴露的土質情況與岩土勘察報告有無差異;
(2)基坑開挖分段長度及分層厚度是否與設計要求一致,有無超長、超深開挖;
(3)場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狀況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設施是否運轉正常;
6. 基坑驗槽時必須具備的資料和條件是什麼
基坑驗槽時必須具備的資料和條件是:1、勘察、設計、建設或監理、施工等單位有關負責及技術人員到場;2、有基礎施工圖和結構總說明並齊全;3、有詳勘階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4、基坑開挖完畢、槽底無浮土、鬆土,驗槽條件良好;7. 基槽驗收需要哪些資料
1、參加驗收單位及人員簽到表;
2、基槽土方開挖質量評定表;
3、基槽底抄測記錄;
4、基槽開挖隱蔽記錄;
5、驗槽記錄;
6、驗槽申請表;
7、基礎結構設計圖紙;
8、地質勘探報告。
(7)天津基坑驗槽需要什麼手續擴展閱讀:
檢驗的具體工作包括:
1、檢驗基槽的標高、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對基底的土質類別及狀態進行鑒別,判斷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3、檢查基底是否有不良土質存在,如淤泥、暗河流沙、鬆土坑、洞穴等。
4、檢查基底土質是否擾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基槽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