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天津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利用好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和發展天津優秀特色文化,促進文化傳承,弘揚民族精神,建設和諧天津,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30項)
民間美術
(共計2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1 楊柳青木版年畫(含東豐台木版年畫) 天津楊柳青畫社西青區寧河縣
02 泥人張彩塑 天津市泥人張彩塑工作室 張氏傳人
民間舞蹈
(共計8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3 掛甲寺慶音法鼓 河西區
04 楊家莊永音法鼓 河西區
05 大沽龍燈 塘沽區
06 漢沽飛鑔 漢沽區
07 劉園祥音法鼓 北辰區
08 林亭口高腿子高蹺 寶坻區
09 海下文武高蹺 津南區
10 蟲八蠟廟小車會 北辰區
傳統戲劇
(共計3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 天津京劇 天津京劇院
12 評劇 天津評劇院寶坻區
13 衛派河北梆子 天津河北梆子劇院
傳統手工技藝
(共計2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4 風箏魏風箏 南開區魏氏傳人
15 楊村糕乾製作工藝 武清區
民俗
(共計3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6 天津皇會 南開區
17 天津天後文化信仰 南開區河東區
18 葛沽寶輦出會 津南區
曲藝
(共計6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9 天津時調 天津市曲藝團
20 京東大鼓 寶坻區
21 天津相聲 天津市藝術研究所
22 駱派京韻大鼓 天津市曲藝團
23 李派快板書 天津市曲藝團
24 雷琴拉戲 天津市曲藝團
雜技與競技
(共計5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5 回族重刀武術 紅橋區
26 攔手門武術 河東區
27 霍氏練手拳 西青區
28 北倉少練老會 北辰區
29 北少林武術 薊 縣
傳統醫葯
(共計1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0 天津隆順榕中葯生產技藝 河北區
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編輯
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共計50項)
民間文學
(共計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1Ⅰ-1 排地歌謠東麗區
2Ⅰ-2 秦城歌謠寶坻區
傳統音樂
(民間音樂共計3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Ⅱ-1小王莊民間吹打樂 大港區
4Ⅱ-2韓家墅上善道樂 北辰區
Ⅱ-3鑼鼓藝術
5北塘飛鈸 塘沽區
傳統舞蹈
(民間舞蹈共計5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Ⅲ-1東於庄同樂花鼓河北區
7Ⅲ-2金獅大轎河北區
8Ⅲ-3塘沽河頭落子塘沽區
9Ⅲ-4高王院蓮花落武清區
10 Ⅲ-5寺各庄竹馬會武清區
傳統戲劇
(共計1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 Ⅳ-1寶坻皮影戲寶坻區
曲藝
(共計0項)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雜技與競技,共計9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 Ⅵ-1競技麻將和平區
13 Ⅵ-2無極拳東麗區
14 Ⅵ-3鮑式八極拳北辰區
15 Ⅵ-4李式太極拳武清區
16 Ⅵ-5畢式"一指禪"拿手推和平區
17 Ⅵ-6永良飛叉武清區
18 Ⅵ-7大六分村登桿聖會靜海縣
19 Ⅵ-8獨流通背拳靜海縣
20 Ⅵ-9古典戲法和平區
傳統美術
共計2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Ⅶ-1剪紙
21 楊柳青剪紙 西青區
22 大鄭剪紙 東麗區
傳統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共計23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3 Ⅷ-1盛錫福氈禮帽製作技藝和平區
24 Ⅷ-2老美華手工製鞋技藝和平區
Ⅷ-3服裝製作技藝
25 老美華中式連袖男裝製作技藝和平區
26 老美華津派旗袍製作技藝和平區
27 Ⅷ-4匯蚨源吉祥手工布藝技藝 紅橋區
Ⅷ-5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
28 義聚永高糧酒傳統釀造技藝和平區
Ⅷ-8配製酒傳統釀造技藝
29 義聚永玫瑰露酒傳統釀造技藝和平區
30 義聚永五加皮酒傳統釀造技藝和平區
31 Ⅷ-9天津"狗不理"包子製作技藝 和平區
32 Ⅷ-10 天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製作技藝 河西區
33 Ⅷ-11 天津"耳朵眼"炸糕製作技藝 紅橋區
34 Ⅷ-12 大福來鍋巴菜製作技藝 紅橋區
35 Ⅷ-13 子火燒、一品燒餅製作技藝 薊縣
36 Ⅷ-14 赤土扣肉製作技藝 東麗區
37 Ⅷ-15 獨流老醋釀造技藝 靜海縣
38 Ⅷ-16 沙窩蘿卜種植與窖藏技藝 西青區
39 Ⅷ-17 古銅(銀)鎏金器修復及復制技藝 河西區
40 Ⅷ-18 津門蔡氏貢撣製作技藝 南開區
41 Ⅷ-19 劉海空竹製作技藝 南開區
42 Ⅷ-20 周記宮燈製作技藝 東麗區
43 Ⅷ-21 皮影雕刻技藝 薊縣
44 Ⅷ-22 盆罐村制陶技藝 寧河縣
45 Ⅷ-23 "一掌金"速算技藝 寶坻區
傳統醫葯
(共計1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46 Ⅸ-1 達仁堂清宮壽桃丸宮廷 天津中新葯業集團股份
秘方及其傳統制劑工藝 有限公司達仁堂制葯廠
民俗
(共計4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Ⅹ-1廟會
47 潮音寺民間廟會 塘沽區
48 獨樂寺廟會 薊縣
49 Ⅹ-2運河文化(楊柳青段)西青區
50 Ⅹ-3天津茶樓文化南開區
(註: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類別和編號根據國
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分類和項目代碼設定)
② 寧河區景點
七裏海國家濕地公園、天津義聚永酒文化博物館、天尊閣、七裏海生態園、天津古海岸濕地等。
1、七裏海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寧河區西南部,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區域,總面積35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和緩沖區87.12平方公里,是天津「南北生態」空間發展戰略的重要節點,2009年,被天津市確定為九大特色旅遊景區之一。
2、天津義聚永酒文化博物館:位於寧河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500平方米。廠區還設有義聚永酒藏、義聚永廣場、18億年前中上遠古界化石上刻有經典的義聚永記賦、十大風趣壇子畫、傳統露酒燒鍋等景點。博物館主要包括兩層樓的主展廳、玫瑰酒吧、產品展示廳和本草畫廊、走廊老廣告等。
3、天尊閣:位於寧河區豐台鎮南村,是天津歷史上道教三大閣之一。天尊閣建造在高大磚石台基之上,為三層樓閣式,通高17.4米,建築面積240平方米。下層稱天尊閣,中層為王母殿,上層名紫微殿,閣頂為青瓦九脊歇山式。閣內分布8根均長12米、直徑0·6米的通柱為支撐,通柱外側又輔以檐柱、山柱和廊柱,並通過斗拱、榫卯與三層縱橫梁枋和兩層樓板連接,另有密布的粗大柏木為樁基。
4、七裏海生態園:位於寧河區七裏海東海核心去南側,津蘆南線公路以南,七裏海鎮大陀村地段內。佔地面積約175畝,建成恢復物種多樣性的試驗園,在景點內可以垂釣,陸路觀光,水路游覽,近距離觀賞水道兩側的各種浮水性植物和島上的各種野生植物,還可從遠處觀賞荷花澱。
5、天津古海岸濕地:位於渤海灣西海岸,面積達21180公頃,生長著蘆葦、水蔥、鹼蓬、三棱麓草和藻類等,鳥類有100多種。天津河口濕地是渤海灣漁業資源的重要生態支持系統。2000多年以前,該地原是若干瀉湖和河口,目前還存在大量海洋生物遺跡,世界著名的天津貝殼堤和牡蠣灘就分布在此。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③ 天津都有哪些歷史文化遺址啊謝謝各位!!!!!!急死我了!!!!!!
【 市中心區 】
在市中心區主要景點有:天津廣播電視塔、海河、文廟、古文化街等。
天津廣播電視塔:坐落在河西區的天津廣播電視塔高415.2米,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二的高塔。
海河:引人注目的海河河水清澈,全長74公里,流經全市,河面遊船穿梭,兩岸高樓林立,河段上的橋梁風格各異,成為一道風景線。
文廟:在舊城東門里,又名孔廟,因與武廟相對,俗稱文廟,是天津市區保存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建築群。
古文化街:是天津的發祥地,全街長580米,為仿清建築,整體風格與北京的琉璃廠相似;在這里店鋪林立,古韻、天津味和文化氣息一覽無疑。
【 塘沽區 】
主要是以海濱觀光為特色,景點有:大沽口炮台、古廟潮音寺等。
大沽口炮台:位於天津市的東南60公里,在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分別保存著以「威、鎮、海」三字命名的三座炮台。
潮音寺:始建於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的潮音寺原名南海大寺,後由明嘉靖皇帝下令重修,御筆更名題匾「潮音寺」。
【 薊縣區 】
在這里主要以名勝古跡為主,如:黃崖關長城、獨樂寺、八填村、迷魂陣、碑林等。
黃崖關長城:位於薊縣北部的黃崖關長城歷史悠久、布局巧妙,以雄險奇秀而著稱。這里有第一座長城博物館。
盤山:盤山坐落在薊縣城西12公里處,為我國15大名山之一,山勢雄偉多姿、景色幽古,有「京東第一山」美譽,有「五峰」、「八石」、「三盤」之勝,以及萬松寺、天城寺、舍利塔、雲罩寺等古代建築。
獨樂寺:始建於唐代的獨樂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樓閣建築,寺內有高16米的遼代巨型泥塑觀音像,也是我國最大的觀音塑像。
穿芳峪:實為山谷,長2.6公里,寬200-400米,以山水林泉著稱。山腰尚存龍泉寺古址。清朝歸田官吏和文人墨刻先後在此建有「龍泉園」、「問青園」、「響泉園」、「樂泉山莊」等,後歲月的流失及戰爭的摧殘,昔日名園盡已荒廢,現存有古建築遺址。 位於南開區古文化街中段,俗稱娘娘宮,敕建於元泰定三年(1326年),明清兩代多次重修,它是中國三大天後宮之一,也是天津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宮內供奉的是傳說中的「海神」-媽祖,相傳其名為林默,福建蒲田人氏,幼時即精通醫理、熟諳水性、又能預知天氣,被奉為海上漁民的保護神。
天後宮坐西朝東,面向海河,從東向西,建築群體依次為戲樓、幡桿、山門、牌坊、前殿、大殿、藏經閣、啟聖祠、鍾鼓樓、配殿和張仙閣等。其中大殿是天後宮的主體建築,平面呈倒「凸」字形,中間面闊3間,進深3間,屬明代中晚期木結構建築風格。天後宮歷代都是船工們的聚會之所,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天後誕辰日),這里都將舉行堂會,會上有高蹺、法鼓、重閣等民間花會活動。
現在整修過的天後宮又被辟為民俗博物館,在兩側廂房內陳列有古時天津城的各種民俗造型,如婚禮儀式等。
最後兩分鍾的感言: xie xie 你覺得這個答案好不好?好(0)不好(0) 流星雨 回答採納率:31.2% 2009-07-12 17:49 有著名的津門十景,十景包括---中環彩練、薊北雄關、海門古塞、沽水流霞、津門故里、獨樂晨光、龍潭浮翠、三盤暮雨、雙城醉月、天塔旋雲。 有「京東第一山」之稱的薊縣盤山,山勢雄奇,層巒疊秀,歷史上曾被列為中國十五大名勝之一。乾隆曾28次游覽此山,贊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天津黃崖山:從薊縣縣城沿津圍公路北行28公里,黃崖關長城逶迤雄踞在崇山峻嶺之中。其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7年),明代又包磚大修。全段長城建在陡峭的山脊上,關隘東有懸崖為屏,西以峭壁為依。這里戰台敵樓、邊城掩體、水關煙墩、古寨營盤等各項防禦設施完備。並有獨特的鳳凰樓、北極閣、長城碑林、名聯堂、博物館和布局精巧的八卦關城。八仙山自然保護區以林深佳秀而聞名,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被稱為天然的植物園。中外聞名的薊縣中上元古界地質剖面,層序齊全,構造簡單,疊層石和微體化石豐富,厚度達萬米,被聯合國地質科學聯 合會確認為世界標准地層剖面,1984年被批准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渤海灣西岸的貝殼堤作為古海岸遺跡,保存完整,為國內外罕見。 寧河的七裏海是典型的瀉湖濕地生態系統,水域遼闊,蘆葦繁茂,生物物種繁多。 近年來,天津開發整合特色旅遊資源,著力開發建設海河旅遊觀光帶和市中心綜合旅遊區、濱海觀光度假旅遊區、薊縣山野名勝旅遊區、津西南民俗生態旅遊區、津西北現代休閑娛樂區。精心打造「近代中國看天津」城市旅遊品牌,建設大沽煙雲、小站練兵、洋務溯源、萊茵小城、歐陸風韻、東方巴黎、金融名街、意奧風情、扶桑市井、老城津韻、津衛搖籃、楊柳古鎮12個旅遊主題板塊
④ 寧河區的介紹
寧河區隸屬於天津市,位於天津市東北部,地處京津唐大城市群中間地帶,面向廣闊的華北、東北平原。寧河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糧食、蔬菜以及動植物資源種類豐富。其中銀魚紫蟹、蘆葦稱為寧河「三寶」。境內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廣闊,縣內有文物古跡100多處,主要景點有天尊閣、於方舟烈士故居、七裏海等。12寧河區是國家批準的沿海開放縣之一,是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示範縣,冶金、食品、化工、機械加工製造是寧河區的四大主導行業。寧河區蘆台歷史上就是商埠重鎮,以「商賈輻輳,廬井繁多」聞名。32015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天津市寧河縣,設立天津市寧河區,相關的行政區域界線、政府駐地均未做調整。
⑤ 天津寧河區概況
寧河區,位於?>天津市東北部,地處環渤海經濟區核心區域,位居京津唐和曹妃甸工業區中心地帶。
寧河是天津的東大門,地處京津冀城市群幾何中心,區域面積1296平方公里,轄2街道13個鎮、270個行政村、33個居委會,人口42萬,城區設在蘆台鎮。寧河區始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置,隸屬順天府東路廳,2015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天津市寧河縣,設立天津市寧河區。寧河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暖溫帶半乾旱半濕潤風帶,四季分明。寧河自古就是「魚米之鄉」,銀魚、紫蟹、蘆葦草被喻為寧河「三宗寶」。七裏海,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古海岸和濕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僅有的三處具有古海岸性質的濕地資源之一,境內還擁有佔地6000平方米的道教廟宇天尊閣,為天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京山鐵路穿境而過,濱保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津寧高速公路、塘承高速、津薊高速公路貫通全區,距天津港20分鍾、天津濱海國際機場30分鍾、北京首都國際機場60分鍾,與天津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核心區、唐山市區、曹妃甸工業區和北京整體納入了1小時經濟圈。
2018年,寧河區地區生產總值42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2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17.4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9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