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教天津的河流主要有哪些
海河水系分為灤河水系和海河水系,而灤河水系又分為灤河和冀東灤河以東諸河、冀東灤河以西諸河,這些河流都是獨立入海的河流。海河水系北區有3條河流和1條人工開挖的排洪新河道一永定新河。這3條河道:薊運河,在北塘入海;潮白新河,在寧車沽加入永定新河,然後在北塘入海;北運河,在天津紅橋匯入海河幹流。海河水系南區有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衛南運河等4條河流,這4條河流均在天津市以西先後匯合,然後匯入海河幹流。為了擴大入海的排洪排瀝能力,該區修建了獨流減河、子牙新河、馬廠減河、捷地減河、漳衛新河等人工河道。南區中還包含黑龍港及運東區,面積22583平方公里,此區是指滏陽新河、子牙新河以南,衛運河、漳衛新河以北的地區,此區有北排河、南排河2條入海排水河流。此外2條流經山東省,獨立入海的河流馬頰河和徒駭河,現在習慣上也歸入海河水系,因此3大水系成了2大水系。
⑵ 天津都有哪幾條主要的河流是不是都是海河分出來的都分布在哪裡
南運河、北運河——是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的天津段,是人工運河,雖與海河有交匯處,但不是海河的支流。南運河和海河的交匯點稱為三岔口,被人們稱作是「海河的起點」「天津的發祥地」。
子牙河——起源在河北省境內的一條河,在西沽附近和北運河交匯,後在三岔口與海河交匯。屬於海河的支流。
新開河——連接子牙河和金鍾河的一段河流,原先有排污作用。在與子牙河交匯處有一耳閘,現更多的是泄洪作用。不是海河支流。
月牙河——連接新開河和海河之間的一段河。原先是排污河,現為景觀河道。
衛津河——衛津路旁的一條景觀河道,連接天塔湖。
津河——原為天津城內的排污河,現為景觀河道。
天津水系發達,大多沿海河流向渤海,且一部分與海河連同。雖一部分為人工排污河,但一般都認作是海河的枝幹。真正意義上海河的支流就是子牙河。
⑶ 天津月牙河為什麼這么臟
被污染。
2010年3月2日天津當地市水務局回復月牙河之所以臟是因為引黃應急調水水質安全,調水期間沿線河道口門均進行了封堵,月牙河亦在其列,因水體無法更換,且循環較差,造成河道水質惡化。
月牙河原是一條知名度不高的河道,幾經滄桑演變,在上世紀50年代末,經疏浚治理,始定名為月牙河。月牙河地處天津市區東部,始於新開河紅星泵站,流經河北、河東、東麗區,至天津鋼廠海河泵站入海河。全長14.2公里,蓄水能力為46.7萬立方米,屬天津二級河道。
⑷ 天津有什麼河
天津市境內海河水系包括——海河、北運河、南運河、大清河、永定河、子牙河、馬廠減河、獨流減河、洪泥河等。
1、永定河:上游有兩條源頭,一條是在內蒙古高原南側的洋河,另一源頭來自山系管涔山的桑乾河。兩河流至北京懷來縣在官廳水庫匯流成永定河。永定河在三家店經廬溝橋,因安縣境至天津北辰區屈家店與北運河匯合進入海河。
2、北運河:是大運河最北邊的一段,上游位居庸關附近,由南運河、北沙河、東沙河等匯集而成。從北京通縣開始稱北運河流到天津北郊區家店與永定河匯合進入海河。
3、大清河:源頭來自恆山南麓,太行山東麓,最後又多條河流匯集於白洋淀,然後順西至靜海縣獨流鎮,並入子牙河進入海河。
4、子牙河:源頭有兩支,一支發源於山系省泰成山的滹沱河;另一支發源於太行山下的滏陽河。兩河在獻縣藏家橋匯流,後稱子牙河。子牙河流至天津靜海匯流南運河後,又分道平行進入海河。
5、南運河:是大運河的北段起自海河北岸,流經山系、河南、山東、德州至靜海與子牙河交匯,後再折向東北,與子牙河分道平行進入海河。
6、月牙河:位於天津市北部地區,始於新開河紅星橋泵站,流經河北、河東、東麗三個區。至天津鋼廠海河泵站與海河相通,全長14.2公里。
7、復興河:位於海河西側,西與衛津河相通,流經河西、津南兩個區,東至復興門閘橋與海河相連,全長5.8公里。
8、衛津河:從六里台開始沿衛津路旁邊,流經天塔的那條河,它最後在津南區大寺鎮和津港運河匯合。
9、津河:原來叫牆子河,是指從河西區掛甲寺一帶開始到紅橋區南運河人民醫院之間的一條小河,原先是排污河,經市政府改造更名為津河,在王頂堤醫科大學一中心醫院門前的津河處有用一塊大岩石立的地標——津河。
⑸ 請教天津的河流主要有哪些
天津的河流主要有:海河、京杭大運河、潮白河。
⑹ 天津有什麼河
海河
海河(海河水系),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最大水系,中國七大河流之一。海河位於京津冀地區,形成海河流域。在天津合流後的下游稱海河。上游包括五大支流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在海河流域為漳衛河)。其中,潮白河性質復雜:一部分引入北京、一部分在天津注入海河、一部分引入潮白新河而入渤海,權威資料把它作為海河五大支流之一。還有一個小支流即北運河(在潮白河與永定河之間)。
海河幹流,又稱沽河,起自天津市金鋼橋,到大沽口入渤海灣。以衛河為源,全長1,050公里,其幹流自金鋼橋以下長76公里,河道狹窄多彎。
海河流域東臨渤海,南界黃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內蒙古高原南緣,地跨京、津、冀、晉、魯、豫、遼、內蒙古八省(市區),流域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3.3%,其中山區約佔54.1%,平原佔45.9%,人口7,000多萬,耕地1.8億畝。
海河水系歷史上水患頻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實施了「根治海河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水患得到治理。[1] 區別:渤海灣西部水系包括海河、灤河和徒駭馬頰河三大水系,及薊運河(在潮白新河的東方)、潮白新河(只引來潮白河的一部分水量)等一批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