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地區什麼品種米質最好稻種
擴展閱讀
天津原水處理設備有哪些 2025-07-10 00:21:20
曾厝垵是廈門哪個區的 2025-07-10 00:14:58

天津地區什麼品種米質最好稻種

發布時間: 2023-01-21 23:18:29

Ⅰ 什麼品種的大米比較優秀

哪些品種的大米好吃
好吃的大米品種有黑龍江鏡泊湖的響水大米,雲南德宏的遮放貢米,天津的小站稻米,原因如下:
1.響水大米的種植地黑龍江鏡泊湖擁有多孔的玄武岩,滲水作用良好,便於通風和曬田,能促進水稻的揚花,灌漿和早熟。響水稻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溫度,水份,空氣這三要素都優於其它稻田。獨特的石板地,是響水稻早熟,飽滿,優質,高產的奧秘。
2、雲南德宏的遮放貢米的米質色澤乳白晶瑩如玉,米飯香醇,粘而不稠,冷不回生,口感口味無窮,安全營養成分超過國家有機食品檢測標准。
3、天津的小站稻米屬粳米中之優良品種,晶瑩如珠,米香濃郁,已成為馳名中外的名產。小站稻米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脂肪酸,礦物質,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

Ⅱ 2022天津優質水稻品種有哪些

天隆優619、津原E28、津原47。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稈直立,高0.5到1.5米,隨品種而異。2022天津優質水稻品種有天隆優619、津原E28、津原47。

Ⅲ 中國各地區大米區分,哪裡的最好吃

1.黑龍江哈爾濱市五常大米。受氣候影響,水稻成熟期產區晝夜溫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雙蓮糖累積較多,對人體非常有益。

3.遼寧省盤錦市的盤錦大米。粒粒飽滿,色澤清白,食用品質較好。

4.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上林縣的上林大米,上林大米色澤光潔清亮、滋味清香、柔軟可口,營養豐富,暢銷全國各地

5.吉林省梅河口市的梅河大米,這個地方的環境比較適合種植水稻,生產的水稻也比較可口美味

6.天津市小站地區的小站米。曾經作為清廷的貢米,其品味遠遠超過了韓國稻米和日本稻米.

7.寧夏銀川市永寧縣沿黃地區生產的永寧珍珠米。寧夏地區位於中國西北部的呢歐陸高原,這里氣候乾燥,日照時間長,土地肥沃,為種植稻米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條件。

8.新疆伊犁州的河谷大米。伊犁河谷的年均氣溫再104度,2900個小時的年均日照形成了河谷片區特殊的自然氣候,水質礦物質資源豐富,讓稻米吸收更多的營養

9.廣東增城的絲苗米。享有「米中碧玉」「中國米中之王」的美名

10.雲南德宏潞西縣的 遮放米。色澤白潤如玉,煮飯香軟適口,營養價值極高.

Ⅳ 東北五常大米與天津小站稻有什麼不一樣

一、從味道上來說,東北五常大米比天津小站米要高檔好多,味道也好很多,但是從價格角度來講,東北五常大米比起天津小站米要貴,因為前者就種一季。
二、具體而言:
1、小站稻:
小站稻的歷史悠久,最早宋遼對峙時,以海河為界(海河亦稱界河),交界之處,地勢低窪積澇。北宋利用這種地貌特點,種植水田限制遼國侵襲。後明萬曆年間,將這個水稻品種引入天津地區,這成為了小站稻的前身。改革開放後,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小站稻的產量大幅提升,最終變成了今天享譽全國的小站稻。小站稻與北方其他地區產的優質粳稻相比,具有蛋白質含量高、米飯質地松軟、彈性好和冷涼後不易變硬的特點。

2、五常大米:
1)五常市優質的自然資源,賦予了五常大米獨特的品質。這種氣候條件使當地收獲的大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飯粒油亮、香味濃郁,水稻中干物質積累多,營養成分高,可速溶解的雙鏈糖含量高,所以吃起來香甜。另外由於支鏈澱粉含量高,米飯油性大,如果將一碗米飯倒進另一碗里,空碗內掛滿油珠,連一顆飯粒都掛不上。米飯清淡略甜、綿軟略黏、芳香爽口。
2)而五常大米區別於小站稻,雖沒有特別悠久的歷史,但它是20世紀中國重要的大米品種之一,半透明米粒,色澤青白有光澤,蒸煮時產生特有的米香味,飯粒表面有油光,口感綿軟略粘、微甜、略有韌性,冷卻後仍能保持良好口感,代表著改革開放後中國種植技術的進步。新中國成立後,五常市水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單位產量不斷提高,水稻的栽培技術形成了特有的「五常模式」,並聞名省內外。20世紀50年代,五常的水稻面積已經達到近10萬畝,並逐漸成為中國水稻生產第一縣。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等聯合發布「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榜單,五常大米品牌價值650多億元,位列地標產品全國第五、大米類全國第一。

三、(4)天津地區什麼品種米質最好稻種擴展閱讀——評估大米售價最重要的指標:
1、評估大米售價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食用品質,而食用品質是指大米在熟制過程中和食用時所表現出的各種性能,如色澤、滋味、軟硬等。
2、影響大米的食用品質的因素很多:
諸如品種類型、加工工藝新陳度、糊化溫度、直鏈澱粉含量、膠凝度等。其中直鏈澱粉含量在18%~25%之間,煮熟後粘性低,吸水性強,出飯率高,米飯顆粒分明,食用品質較差;粳米直鏈澱粉在19%~18%之間,煮熟後粘性較大,吸水性中等,出飯率低,口感好,食用品質較佳。

Ⅳ 旱稻種子哪個品種好

旱稻種子旱稻297、旱稻906、綠旱1號、鄭旱9號、臨旱1號、秦愛品種好。

1、旱稻297。屬粳形常規旱稻品種,生育期136d左右。該品種豐產性好,米質優良,抗稻瘟病,抗旱性較強。適宜在遼寧省中南部、河北省中北部、北京、天津市一季稻區旱作種植。

旱稻與水稻有什麼區別

水稻:水稻原產亞洲熱帶,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旱稻:陸稻,性耐旱,適於旱地種植的栽培稻,亦稱旱稻,泛指能適應生長於無垠旱地、坡地及乾旱生態環境下的栽培稻類,是水稻的變異型。

旱稻也叫陸稻,其生物學特性、外部形態和內部解剖結構與水稻相似,可以認為陸稻是由水稻演變而來的、適於旱作的稻作類型。陸稻與水稻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陸稻適宜在完全旱田條件下栽培種植,只要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它就可以生長良好。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陸稻栽培,特別是巴西,以其栽培面積大、產量高而著稱於世。我國的雲貴高原和北方稻區也有種植。但與水稻相比,產量也相對較低。

水稻旱作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使水稻的種植不再受到人工灌水的限制,從而可大力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提高稻穀產量。

Ⅵ 什麼水稻品種最好

1

任何水稻品種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陷,產量高,可能米質不好,米質好,可能抗病性、抗倒性較差等。

2

品種表現必然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約,特別是關鍵時期遭遇不利的氣候條件,會對產量、米質構成重大負面影響。

3

不同的種植區域,土壤、灌溉、栽培管理條件不一致,同一品種不同區域種植表現會有差異。

4

農民朋友們對品種的需求不可能一樣,對品種好壞的判斷標准不可能一致。


Ⅶ 明清時曾經做為貢米的水稻品種

蔚州貢米——明清貢米
涿州貢米——乾隆御用,稻地八村
增城絲苗——「米中碧玉、飯中佳品」
五常大米——清朝宮廷御用
東蘭墨米——宮廷葯米
蔚州貢米——明清貢米
據《蔚州志》載:元「至治二年(1322年)八月,蔚州獻嘉穀。」蔚縣的黃小米,遠在七百年前就成為貢品,進入御膳房而享譽京城。蔚縣小米能獲此殊榮,與其的處的地量位置和氣候有關,蔚縣地處冀西北間盆地,坡地多,水量少,且十年九旱。而抗災力強而又耐旱的穀物適宜於在這種環境下生長,故在糧食作物種植上,成為首選,歷代相襲,約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蔚縣小米,顆粒飽滿,金黃燦燦,素以粒大、色黃、味香、富粘性、多營養,含糖量高著稱。據中國農科院品種資源研究所鑒定,蔚縣小米中蛋白質含量13.1%,賴氨酸含量0.25%,粗脂肪含量4.27%. 小米的源糧乃穀子,穀子去殼,色澤金黃,即稱小米。蔚縣南北二坡及桃花一帶是盛產小米的區域,著名的「桃花小米」聲譽北國,據史書記載,蔚縣桃花小米,遠在明清時曾被列為「四大貢米」之一。
蔚州小米在明清年間就為全國「四大貢米」之一而久負盛名,它顆粒光潔、色澤金黃,煮成米粥粘而鬆散,做成稀飯稀而粘稠。它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維生素等。與普通大米相比,蛋白質含量高1.5倍,脂肪含量高6倍,維生素B1高1.5倍,粗纖維高6倍,並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等人體必需的物質,是產婦、老、弱、嬰幼兒的滋補佳品。
蔚州貢米是是蔚縣特殊的土壤、水質、氣溫結合優良的品種,以先進的種植生產技術並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食口性極佳,米粒均勻,清潔度高,質地晶亮,粘甜可口,煮飯後表現黃燦燦,吃起來油津津,光滑噴香。
涿州貢米——乾隆御用,稻地八村
涿州貢米早在乾隆年間便以其優良的品質名揚天下。據史料記載,乾隆年間宮廷選用涿州「稻地八村」大米為膳米,故有「貢米」之稱。
涿州種植水稻史於南北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北齊孝昭皇帝建元年(560年)平州刺史稽驊建議「開幽州督亢舊皮長城左右營屯,歲收稻粟數十萬石,此境得以周瞻。」(隋書《食貨志》) 197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考察涿州時稱該地區為「得天獨厚盛產水稻的好地方」。 涿州貢米選用國家級原種場培育的優良品種,引用地下甘泉灌溉栽培,無任何污染,富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及鋅、鐵、鈣、磷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 經微波、磁化、靜電吸附、拋光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涿州貢米晶瑩剔透,色香味美,具有香、甜、軟、滑、粘等特點,無須淘洗,直接下鍋蒸煮,確保了營養的不流失,為家庭必備、饋贈親友的營養佳品。
增城絲苗——「米中碧玉、飯中佳品」
絲苗米素有「中國米中之王」之稱,與增城掛綠荔枝齊名。以其米粒潔白晶瑩,油質豐富,成飯香氣濃郁、柔軟、可口而馳名嶺南,飲譽海內外。
歷史起源
「增城絲苗」已有200年以上的歷史了。清朝庚辰年(1820)版的《增城縣志》對 絲苗米
增城絲苗已有記載:「案近來,早熟有棟赤,有上造絲苗,有白谷仔頗佳,晚熟有泉水占,絲苗最佳。」由此可見,「絲苗」在當時已是最佳的稻米品種了。絲苗的正宗品種是晚造的,普稱絲苗或高腳絲苗,對外稱增城絲苗。屬農家品種,感光型晚造優質品種。
絲苗米是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的秈稻優質稻米,外觀品質美觀靚麗,長粒形、細 絲苗米
長苗條、晶瑩潔白、米泛絲光、玻璃質;直鏈澱粉含量中等,質地軟硬適中,煮飯爽滑可口,具有清新香味,口感佳,飯粒條狀而不爛。素有米中碧玉,飯中佳品的美譽。
絲苗米傳說
有一天,兩位仙人(可能是道士) 雲游至白水礤上空,頓時一股紫氣升起,仙人見到這里山清水秀,覺得祥雲紫氣下面必是一塊風水寶地,於是駕住雲頭,落腳白水礤,建立寺院,在這些梯田裡播種稻穀。這種水稻穀殼金黃色,米粒細長苗條,晶瑩潔白,米泛絲光,煮飯爽滑可口。當地農民引種 絲苗米
擴種。
五常大米——清朝宮廷御用
五常在黑龍江省的最南部,距離哈爾濱120公里左右,屬於哈爾濱管轄的一個縣級市,面積7512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水稻田超百萬畝的縣級市之一。國際權威人士說,在同緯度地區五常的水稻第一位。
五常市地處黑龍江省南部,屬於中溫帶大陸氣候,無霜期140天,平均年降水量608毫米,年日照2629小時。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貫穿全境,水系縱橫。充沛的日照,天然河水灌溉,加上種植的成熟期長的優質晚熟品種的水稻,使五常大米與眾不同的特點。 五常大米受產區獨特的地理、氣候等因素影響,干物質積累多,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較高。由於水稻成熟期產區晝夜溫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雙鏈糖積累較多,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宜。五常大米成飯食味 清淡略甜,棉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表面油光艷麗, 剩飯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選。 五常大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色澤清白透明;飯粒油亮,香味濃郁,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飯的佳品。五常大米素有「貢米」之稱。 五常是從1835年開始種植水稻的,距今已有165年的歷史。
東蘭墨米——宮廷葯米
墨米,壯話叫「候墨」。因其谷殼、米粒內外均為紫黑色而得名。此米成產於廣西東蘭縣,故又稱「東蘭墨米」。
原產於廣西東蘭、隆林、樂業等地。因米粒色澤黑黑,故得名「東半墨米」,當地群眾也稱「高山黑糯」。有皮紫心白和皮心皆黑兩類。煮熟後,全粒皆黑。 用此米做飯,味道香甜,甜而不膩,柔軟可口;以墨米為原料釀酒,醇香濃郁,甘甜味美;用墨米製成黑糯糍粑,別具風味。墨米內含有直富的澱粉、蛋白質和16種氨基酸等營養成分。當地中醫常用墨米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症、早期白發以及神經衰弱等病症。故有「葯米」之美稱。
東蘭墨米是東蘭縣高寒山區野生墨谷經農家長期選育而成的一屬珍稀稻種,已有400多年的種植史,為糧中之珍品,所含氨基酸達18種之多,而其中的8種又是人體所不可缺少的,尤以蘇氨酸、賴氨酸含量最高,粗蛋白、粗脂肪、硫胺素、核黃素及礦物營養元素均高於其它稻種。此外,墨米還含有脂肪、鈣、磷、鐵等多種營養萬分,具有滋陰補脾、健曖肝、明目活血之菌效。除可作產婦和病弱者、老人的滋補食外,還可治療一般性的鐵打損傷、風濕病等,故又稱「葯米」。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古籍葯典詳有記載:「墨米有滋陰補腎,健脾溫肝,益氣補血,生津潤胃,活筋壯骨,利便止瀉,抗衰保顏等功效」。長期食用,有健體及延年益壽之功,因而古代宮廷把墨米列為首選貢米。該米釀成的墨米酒,濃郁純香,口感至極,是絕佳的貴賓宴酒。
天津小站稻——
作粥塘沽米粒長,晶瑩剔透賽瓊漿素有「皇室貢米」美譽的天津津沽小站稻,培育生產始於明朝,盛於清代。昔日,引用運河肥水澆灌,使小站稻,占天地之利,經人勤耕耘提純而形成,人們稱贊小站米「作粥塘沽米粒長,晶瑩剔透賽瓊漿」。
小站稻米質優異,膾炙人口。周盛傳小站屯墾成功,始有小站稻的稱謂,其後成為津沽名特產品。日本侵華奉為高級軍糧,強禁稻農食用。50~60年代,曾以特二級優質米銷往日本、東歐、東南亞、古巴等國家和地區。
天津地區種植水稻歷史悠久,其地理位置、氣候、土壤和灌溉水源等生態條件,適宜生產優質稻米,歷代史料多有記載。1601年(明朝萬曆二十八年),保定巡撫汪應蛟在天津南郊一帶墾田5000畝,試種水稻成功,成為最初的小站稻。
天津小站稻米粒橢圓形,晶瑩透亮,堊白極少,潔白有光澤,蒸煮時有香味,飯粒完整、軟而不糊(粘),食味好,冷後不硬。南運河水源上游來自黃河,含淤泥和腐殖質較多,水質很好,灌溉稻田不僅省肥高產,稻米外觀、蒸煮、食味品質均佳。科學考證,應是形成「小站稻」名特優產品的主要因素。並使其成為清皇室的貢米。聲望遂超過了葛沽稻。 20世紀三十年代後,又從日本、朝鮮引進「銀坊」、「水源」等優良品種,米質更佳,真是「一家煮飯,四鄰飄香」,小站稻已成為天津的風物珍品,聞名遐邇。
由小站開發,僅有120年。但小站稻卻是自北宋以來,千餘年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在歷代先哲墾拓北海,法式南方的實踐遞鍃推進下,得以問世的,是整個天津屯墾史上的一個突出環節。曾以江淮粳稻為母本,但結果卻優於江淮稻;曾以韓國、日本的稻種為 籽種,而品位卻超越了韓國稻和日本稻;其前驅是葛沽稻,但比葛沽稻更勝一籌。「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
雲南貢米——稻米之路的起點
雲南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適宜稻穀生長。近年來,國內外一些學者認為:雲南是人工栽培稻的起源地,是傳播 "稻米之路"的起點。經過長期的馴化培育,生產出了許多優質大米,其中的姣姣者紫米、八寶米、遮放米在過去還被列為向朝廷進貢的貢米。
紫米:產於墨江一帶,因米色深紫而得名,是雲南獨特的名貴大米。紫米食味香甜,粘而不膩,賴氨酸的含最比一般大米高40%,蛋白質、粗纖維的含量也超過了一般大米。它不僅營養價值較高,還具有補血益氣、健脾理中及治療神經衰弱等功效,從元、明時就是當地官府向朝延迸獻的貢米。
遮放米:遮放米也叫軟米,具性質介於糯米與飯米之間。遮放米粒大而長,色澤白潤如玉,做飯香軟可口,營養豐富。飯冷後不變硬,仍易粘結。軟米中較有名的品種有毫庇毫二王汗多、毫底拉號、毫木兩、毫安悶等,標准產地在潞西縣遮放鄉戶悶村允午社。遮放米在清代被列為貢米。
八寶米:八寶米產於廣南縣八寶鄉八寶河畔的兩個苗族寨子。八寶米以香味濃、甘甜滋潤、油脂芊、顆粒大、滑感強、形色美、成熟快、產量高八大優點而聞名,歷代均列入貢米之列。八寶米是雲南省久享盛名的優質大米。產於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的八寶地區。八寶米以色澤分為兩類:一是米粒白里透青,略似青玉色,用以煮稀飯,碗邊呈現一圈玉綠色;二是米粒呈雪白色,質白如玉。八寶米的顆粒比普通米粒大,且稍長,蒸煮的時間短,飯粒軟和,富於黏性,清香可口,是歷代向朝廷進貢的佳品,解放後被列為國家優質上等米,常用以招待貴賓。
常熟鴨血糯——內膳御米,宴席必備;
血糯八寶飯位列國際菜譜
常熟特產,俗稱鴨血糯,屬水稻科,紅芒長桿,成熟時,穀粒皮殼呈淺紫色,脫皮精碾後,米粒殷紅如鴨血,粳性,實際上是一種紅粳稻米,故燒煮時,必須掌握其性能,一般以三、七相和為宜,即三成血糯七成白糯,成飯後即可做成各種點心。
常熟特產鴨血糯,別名紅蓮糯、血糯、補血糯,是清康熙年間栽培稻中變異而來的一個秈型糯稻品種。鴨血糯粗蛋白含量為13.3%,並含有生物吡咯素,有強身補血之功能。它米皮紫紅,米色微紅而粒長,氣香而味腴,為滋養補品,曾列為皇宮內膳「御米」之一。民間常作產婦和體弱者粥食進補。 有補血滋陰之功效,,特別對年老體弱者,確有強身滋補作用。以血糯做酒釀、粉圓子、八寶飯、紅米酥、米粉等食品,不僅色澤美觀,而且香甜可口。
其特點是:米粒細長,色澤殷紅,粒質透明。炒血糯八寶飯入口黏而不糊,食之甜而不膩。含有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生物吡咯色素。具有養血滋陰,強身補血等功效。 鴨血糯屬於秈稻型,加工時須與普通白糯米混和同煮,一般血白比例為三比七,這樣黏性適中。1922年,在中國物產評選會上曾榮獲大獎,並被列入國際菜譜。
據說從明代起就成為朝廷貢品,清末在北京「垂廉聽政"的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後,最愛吃用常熟血糯,供宮廷食用。近幾年,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血糯已成為宴席上的必備佳品,列入甜食中的名點。
萬年貢米——代代耕種,歲歲納貢
原產於江西萬年縣荷橋山區。起源於南北朝。因「代代耕種,歲歲納貢」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種植歷名。
萬年貢米產於江西省萬年縣荷橋一帶,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異(該地位於懷玉山北麓的丘陵峽谷地帶,山泉涌流,水溫在15℃左右,水質富含氮、磷、鉀及銅、鐵、錳、鋅等微量元素。土壤屬偏酸性粘土,土層深,當地勻稱「冷漿田」),營養豐富,據測定,萬年貢米中蛋白質含量普通大米的數倍,B族維生素、微量元素含亦高於普通大米。米色如玉,顆形如梭,口感松軟香醇,堪稱米中極品。
萬年貢米,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異,營養豐富,顆粒大,體細長,顆形如梭,米色似玉。用其做飯,質軟不膩,味道濃香;以貢米為原料釀酒,濃而不烈。其米、其酒都品質優良,別具風味。譽蓋五穀之首。經測定,萬年貢米蛋白質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且含豐富的維生素B族和一定數量的微量元素,堪稱米中珍品。
南城麻姑米——冷水白,古稱「銀珠米」;
四月始稼,八月方收,宋時取以作貢江西撫州特產:南城麻姑米。麻姑米又名「冷水白」,古稱「銀珠米」。產於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建昌鎮麻姑山,已有1000多年的種植歷史。據清同治五年(1866年)所撰《麻姑山志》「銀珠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八月方收,宋時取以作貢」。
名貴品種,宋朝種植麻姑米,作為貢米,全生育期180-190d,株型適中,株高142cm,莖葉淡黃色,劍葉寬略披,穗長25cm,每穗粒數110粒,結實率95%,千粒重26g,粒形短圓,米色銀白,形似珍珠,故又名銀珠米。飯松軟光滑,稀飯稠而不黏,食味好。
麻姑米粒外形短圓,米色銀白,形似珍珠。麻姑米煮飯易熟,松軟而韌,具有膠質,營養醇香。煮粥稠而不黏。加工的米粉,細嫩條直,潔白透明,韌滑香郁。麻姑米是為歷代宮廷貢米而享譽天下。
「麻姑米,亦鮮矣!".麻姑米是全國名貴大米之一,1959年被選為參加印度「世界農業博覽會」展品。
奉新柳條紅——傳統名貴,珍品進貢
奉新紅米,又名柳條紅,是傳統的地方名貴稻米.已有近千年的栽培歷史,早在明朝就作為珍品進貢皇室,故有貢米之美稱。
江西奉新縣傳統名貴品種,有上千年的種植歷史,食味香甜,柔軟可口,素有貢米之稱。全生育期160d,株型鬆散,株高120-136cm,葉色綠,劍葉細長,長達40cm,穗長21.7cm,每穗粒數80-90粒,千粒重23g,結實率80.6%,粒形細長,穎色淡褐或黃,有芒或無芒,米紅,飯軟而香。由於柳條紅植株高大,不耐肥易倒伏,1973年奉新山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用60Coγ射線照射育成矮稈抗倒伏的品種,名曰奉新紅米,全生育期135d,粒細長,米紅,無腹白,米質優。
顆砂御米——谷中珍品,源於五代
據說早在五代時期(公元907-960年)已將此地定為「皇田」,所產之米則稱為「御米」,這大概就是「顆砂御米」的來歷。
顆砂御米不同於普通大米,它顆粒大,色澤白里透青,略似玉石,米內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成份。用其做成米飯,質地糯軟,油光發亮,味道醇厚,清香撲鼻,香氣醉人。
產於湖南永順顆砂。顆砂是湖南省土家族自治州永順縣的一個鄉名。顆砂鄉高梘村的桂溶坪,有一塊土地出產的稻米奇香眾,可謂「谷中珍品」,故又被稱之為「顆砂御米」。據介紹,高梘村桂溶坪這塊土地的播種面積僅有1500m2。這里農民習慣種植高腳或矮腳麻谷,稻穗長約23.1-26.4cm,每穗結實300-500粒,比其他稻田早熟4-5d,而單產也要高出750多kg/hm2。顆砂御米不同於普通大米,它顆粒大,色澤白里透青,略似玉石,米內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成分。用其做成米飯,質地糯軟,油光發亮,味道醇厚,清香撲鼻,香氣醉人。
源口香米——長沙好米,其香五里
產於湖南江永。江永縣地處湖南省南部,瀟水支流永明河上游。據《湘僑聞見偶記》記載:「府境有香稻米,不多得……其米玉色,不甚白,細粒,人飯少許即香。所謂『長沙好米,其香五里』者,即此種。」這里盛產稻、小麥、花生、大豆等。特產「源口香米」,稻禾高達1m,谷芒棕色,米細小質黏,色呈乳白,做成米飯,質地糯軟,芳香濃郁,是湖南稻中絕品,素以質佳味香而飲。
中國歷代都把香稻視為珍品,把香米作為貢品,譽稱香米為「貢米」。歷代詩人如杜甫、王維、孟郊、陸游等,都有吟詠香稻的佳句。唐代大詩人杜甫就留下「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的名句;《紅樓夢》中更有「稻香村」的雅境。但是,香稻只能在特定的條件下種植,倘若換一塊土地,改變一個環境,種出的香稻就不香了。湖南源口香米所以能成為珍稀之物,同當地有適於香稻生長的特殊水土條件是分不開的。
車亭貢米——米香濃郁,朝廷貢米
淶水縣丘陵、山地面積廣闊,適宜穀子的種植,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常年種植面積2萬畝,年產量200萬公斤。獨特的地理條件使所產小米顏色金黃,米香濃郁,粘稠爽口,品質上乘。小米含蛋白質11.5%,含脂肪3.51%,賴氨酸含量占蛋白質含量的1.41%。熬粥食用味道鮮美,屬綠色無公害食品。早在漢朝時就被御封為朝廷貢米,明清年間更負盛名,稱「車亭貢米」。
營口大米——自然原味 醇厚天成
遼河下游(今營口、盤錦一帶)原為荒灘,清初,為不致「龍興之地」荒蕪,自山東移民,此地遂成貢米產區,並享盛譽,至1913年設營口縣,民間始有營口大米一稱。在解放戰爭時期,大片良田曾有多年荒蕪,淪為葦盪,營口大米名漸式微,乃至有人誤以為營口地區水稻種植始於20世紀。解放後,營口地區(1984年盤山縣自營口劃出,獨立成盤錦市)水稻種植規模逐步恢復,並成為當地主要農作物,由於品質優秀,在第二屆廣交會上成為新中國出口的首粒大米。營口位於渤海之濱,河流灘塗遍布,處於地質構造裂縫帶(1975年,曾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營口、海城大地震),土質富火山灰類土、鹽鹼土,與遍布東北的黑土形成營口特有土質,其成份復雜,微量元素豐富。經研究,與其他產地米不同,營口大米澱粉在糊化過程中會形成油狀膜,營養成份更高。大米外觀亮滑、瑩潤、飽滿、緻密,米色透翠、剔透如冰,煮食後,顆粒舒展,米香自然、味道醇正,「飯味」足。近年來,東北北部地區引入中科院培育的雜交長粒香型米,大米香氣濃郁,極受市場歡迎,為東北大米添加了一抹亮色,但由於歷史上「東北大米」一直是粳米,使得東北人對傳統東北大米口味更為喜愛,營口地區尤其如此,所以至今營口仍堅持著純種粳米的種植,幾乎找不到長粒雜交稻的種植區,大面積的粳米種植,保持了基因的純正,也保持著東北大米的正宗風味,營口大米再次成為傳統東北大米的代表。

Ⅷ 哪一種水稻比較好吃

問:哪一種水稻品種比較好吃?

清江鶴還在農村老家的時候種植過超香一號這個水稻品種,感覺這個水稻品種的米特好吃,而且還連續種植了四五年。

現與題主分享如下。

超香一號審定名字叫輻優八O二。是重慶忠縣種子公司開發的中熟中燦大穗型水稻品種。

其品種典型的特徵是:田間植株生長健旺,株高在一百二十五公分左右,發蔸力強,移栽時每穴插一至二根基本苗。

由於是大穗型品種,所以清江鶴建議選擇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且種植時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猛攻穗肥,保證植株營養與生殖生長的營養需求不脫肥。

可以選用早育秧或拋秧,或機械大棚集中育秧模式培育壯秧。在臨近清明前後下種,秧齡三十五天(不超過四十天左右),力爭早移栽。

施基肥時,注意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配合施用。可用25%的水稻專用肥六十公斤,鈣鎂磷肥三十公斤,鋅肥一至二公斤,氯化鉀十公斤,肥力差的田塊加施二十公斤碳銨。

品種在清江鶴寄居地約八月初初穗,穗期六天後齊穗。此時施好粒肥以防早衰,注意螟蟲,稻縱卷葉螟,飛虱,稻瘟病對稻株的危害。

超香一號穗長粒大,穀粒細長。每穗總粒數約三百五十粒以上,多者可達五百粒左右。一般植株實粒數均在二百二十粒左右。豐產穩產性良好。一般地塊在正常管理水平下,均可達七百公斤,精細管理可達一千公斤每畝。

品種出米率高,米質優,外觀柳條型,適口性好風味獨特。達到部頒二級優質米標准。

就拿我們射陽稻米來說吧,深受上海市民青睞。品種有準稻系列,南粳系列,普粳系列,蘇莠系列,優質米口味肯定不一樣,而普粳糸列則為大眾消費者所接受,而人的生活條件提高了,偶爾吃了優質米,再吃普米口味肯定不一樣,一份價錢一份貨,說實說,從肉眼很難分辨出好醜,只有吃了才知道,而且市場上米魚龍混雜,最好買正規超市或米店。要吃好米認准品牌,買十公斤小包裝,存放時間不要太長,認准出廠日期,專買一個牌子的米,這樣會好些。

有緣人就為你推薦這些,想吃好米,買優質南粳系列。網圖。

黃瓜酸菜,各有所好。

我個人喜歡吃北方的珍珠米和家鄉———廣西博白縣的「博優」。

哪一種水稻比較好吃?如果真說起來,任何一種水稻都很好吃。像在以前生活貧困的時代,隨便哪一種白白的大米都是富貴的代表,能天天有大米吃,就會覺得一輩子的辛苦努力都值得了、有回報了。而那些十天半個月吃不上一頓大米的,則覺得大米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值錢。可見,水稻如果真比較起來是沒有好壞之別的。

對於一個乞丐來說,任何一種水稻都好吃,而對一個天天吃各種高級食品的人來說,任何好吃的水稻堅持不了多久就會產生厭煩感。可能,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寫照吧。因為如今,水稻已不再是以一種純粹的生存手段而出現,所以,就對水稻的口感產生了更多的要求。而我國大部分的水稻,其口味是沒有多少明顯的區別的,如此,只要有非常明顯的口味變化的水稻出現,就會被當成優質的水稻品種來推廣宣傳。

像這樣的優質水稻其實還是很多的,價格從幾塊到幾十的都有,就看種植的方式是如何的,純天然種植的水稻的價格肯定會比其他平常種植的高。這樣的優質稻小草就給大家介紹常見的粳秈稻十大品種。
粳稻系:金稻2號、水晶3號、五優稻4號、龍稻18、松梗22、松梗28、天隆優619、吉梗816、通系933、滬軟1212。 秈稻系:象牙香占、桃優香占、玉針香、錫利貢米、野香優莉絲、增科新選絲苗1號、美佔香2號、嘉豐優2號、玉晶91、神成優228。

大家吃過其中的幾種?這可都是全國首屆優質稻鑒評得出的金獎稻種。

中國的水稻有大多的品種了,比較好吃的數廣西的包胎矮水稻。七零後的人都知道,這種水稻產出的米,做成的飯,太好吃了,無菜也能吃三碗。

包胎矮是廣西玉林農業試驗站於1959年用「中山紅156號」與「秋矮133號」雜交選育而成。1965年在廣西大面積種植,一般畝產700—900斤,最高達1000斤。

包胎矮的產量不高,都是在晚造播種,如今廣西農村種水稻的田少見了。包胎矮的稻穀碾出的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做成飯色澤清白透飯粒油亮、香味濃郁,素有「貢米」之稱,農村的老人都這樣贊「 昔日帝王膳,今朝百姓餐」。
馳名海外的防城港 美食 「那良米粉」,除了那良人用傳統手工製作粉之外,最主要的原料是用包胎矮稻米磨製,才會具有那種"油多而不膩,柔紉而易化,濕而潤滑的口感",其他地方的米粉是不可能炒得出這種口感的。

哪一種水稻比較好吃?各地都有自己比較有特色的代表品種。我就以我們東北的粳稻來說一下。
對於東北的粳稻,普遍來說還是中長粒型的水稻口感要好一些,但是中長粒型的粳米並一定就是香米。比較有特點的就是三江6號、稻花香2號、松粳22、越光、龍稻18、177等,這些品種基本都是中長粒型的粳米,其中香味比較突出的就是稻花香2號了,在農田地和育秧大棚里就能聞到稻花香特有的香味。

除此之外,還有綏粳18、龍慶稻等品種,粒型介於圓粒和中長粒之間,但是米質也是不錯的。現在東北的農村還有少部分種植最傳統的農家水稻品種。這類品種雖然說產量低,但是口感和品質相對於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品種都要好的多。

如果您想改良一下米飯的口感,也可以在米飯里添加少量的糯米。對於改良常規粳稻的口感來說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袁隆平研發的,超市專櫃的。

目前己找不到好吃的水稻,所有大米吃到嘴裡如同嚼高糧米。換買多種品牌全都難吃。我已古稀消化力弱,已經光買麵食了。文革時期和文革前,大米都挺好。最好的是小站稻,米粒晶瑩透亮如珍珠,短圓型。沒等炒好菜,飯己吃下半碗了。

關鍵是土質問題,好不好吃,

插隊落戶時吃的農墾58最好吃,回城後沒吃到過。前2年回插隊的地方,問過當地老鄉,這個品種現在也沒有了。

Ⅸ 有什麼水稻品種值得推薦

2018年最好的水稻品種有哪些
第一名徽兩優絲苗
矮稈抗倒,結實率高,產量高、米質優
鐵桿稻中的優質稻
1、熟期適中:全生育期134天左右。
2、結實率高:一般田塊結實率85%以上,高產可達95%。
3、矮稈抗倒:株高106厘米左右,抗倒伏能力強。
3、米質更優:米質多項指標達到國標二級以上。
4、產量更高:一般畝產750公斤,高產可達900公斤以上。
第二名荃優822
分櫱力強,成穗率高,抗倒性好
雙父本基因的完美結合
1、熟期適中:全生育期133天左右,直播機插均適宜。
2、成穗率高:組合成穗率高,易獲更多有效穗。
3、株高適宜:株高110厘米,桿子矮,彈性好。
4、抗病性強:高抗稻瘟病,尤其對穗頸瘟抗性強。
5、產量米質:整精米率高,米質好,產量潛力大。
第三名望兩優6號
產量高,抗性強,米質優
水稻中的「高富帥」
1、高:產量高,鐵桿不倒,長勢旺盛。
2、富:抗性優良,穗大粒多,米質優。
3、帥:株葉整齊,成熟色澤好,葉青籽黃。
第四名隆兩優1813
抗病性好,米質優,產量高
第四期超級稻冠軍品種
1、熟期適中:長江流域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38天左右。
2、抗性強: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3.0級。抗高溫耐低溫突出。
3、米質優:千粒重29克,長寬比3.1,國標優質米。
4、產量高:袁隆平院士第四期超級稻冠軍品種。
第五名B兩優1998
超級父本「新恢1998」與核武器母本「B621S」配組
新時代鐵桿大穗品種的劈山之作
B兩優1998對比900幾大優勢
1、熟期更早: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比900早熟5-6天。
2、分櫱更強:平均每蔸分櫱15-20根。
3、株高更矮:株高110厘米,比900矮8-10厘米。
4、千粒重大:千粒重29克以上,900千粒重24.4克。
5、抗性更強:超抗倒,抗病性更好。
第六名兩優289
分櫱力強,米質優,抗倒性好
1、熟期好:長江中下游作中稻種植136天左右。
2、抗倒伏:噸糧稻,莖桿粗壯,抗倒王。
3、分櫱強:每畝有效穗18萬穗以上。
4、產量高:一般畝產700公斤以上,高產可達900公斤以上。

Ⅹ 什麼水稻品種最好呢

水稻的品種有:徽兩優絲苗、深兩優534、荃優822、連粳11號、龍粳39、晶兩優1377、湘早秈45號、中嘉早17、南粳9108、Y兩優957。

水稻品種在不同地區的長勢不同,所以產量有區別。除此之外,高產的水稻品種還有Y兩優957、荃兩優087、黃華占、綏粳14等。

國標一級的水稻品種

1、泗稻12號:泗稻12號是一種熟期適中、產量比較高、大米品質比較好的水稻品種。

2、武運粳19號:武運粳19號是屬於早熟晚粳稻品種的水稻。

3、通粳981:通粳981是一種早熟晚粳稻的水稻品種。

4、常農粳5號:常農粳5號分櫱能力比較強、水稻整齊度較高、具有較強抗倒伏的能力。

5、中早39:中早39是一種中熟的水稻品種,生長周期109.7天。水稻植株的高度是比較適中的,而且穀粒比較圓,水稻中直鏈澱粉的含量較高,比較適合用於加工用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