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水北調中線累計調水40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多少
南水北調中線累計調水40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增加至7900萬人。
記者今天從水利部獲悉,截至今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自陶岔渠首累計調水入渠水量達400億立方米,向河南省供水135億立方米,向河北省供水116億立方米,向天津供水65億立方米,向北京供水68億立方米。
其中,向津冀豫生態補水59億立方米。中線工程已成為京津冀豫沿線大中城市地區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增加至7900萬人,比2015年通水1周年時的3800萬受益人口增加1倍多。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發揮重要的生態功能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優化供水格局的同時,發揮著重要的生態功能。通過生態補水,促進沿線河湖生態持續恢復,水環境持續改善,為淮河、海河、黃河流域河湖水系健康,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沿線地區特別是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撐。
截至目前,中線工程累計向北方48條河流生態補水達59億立方米,其中,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河段回補37.89億立方米。河湖水質提高,水生態系統修復,區域水環境質量和宜居性明顯提升。
以上內容參考深圳報業集團-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讓7900萬人受益
Ⅱ 天津喝的是南水北調的水嗎
天津喝的是南水北調的水。
天津市中心城區供水的三家水廠已全部開始使用來自南水北調中線的引江原水,這意味著天津市中心城區市民全部喝上長江水。
由於供水平穩,水質良好,群眾大多沒有察覺到家裡自來水悄悄發生的變化。
南水北調簡介
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系,構成以「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布局,以利於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
調水方案獲得一大批富有價值的成果。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
2012年9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移民搬遷全面完成。南水北調工程主要解決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淮海流域的水資源短缺問題,規劃區人口4.38億人。
共有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系,構成以「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布局,以利於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
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干線總長度達4350公里。東、中線一期工程干線總長為2899公里,沿線六省市一級配套支渠約2700公里。
Ⅲ 南水北調東線正式向河北和天津供水,這一工程為民生帶來了哪些福利
一、可以緩解河北和天津地區的供水問題,目前華北地區地下水已經出現了超出量採用的情況,南水北調也是為了緩解這一症狀。
第一點我們就提到了天津市和北京市地區的人民平常城市生活用水,其實就比較緊缺,在這一點上才利用了農用地下水,現在農用地下水已經得到了補充,那麼城市生活用水肯定也會相應得到補充,意味著天津市和合肥市的人們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水源問題,基本上都能夠保證正常的生活所需。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依舊享受了南水北調帶來的優勢。
Ⅳ 南北水調中分配給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的進水量分別是多少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年均調水量95億立方米。其中,河南37億立方米,河北35億立方米,北京11億立方米,天津12億立方米。年調水總量相當於2.4個密雲水庫。密雲水庫庫容40億立方,是十三陵水庫的67倍,相當於150個頤和園昆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