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哪個橋冬季有海鷗
擴展閱讀
北京有哪些藝術大學 2025-05-14 23:58:20
天津哪裡有歐緹麗專櫃 2025-05-14 23:52:10

天津哪個橋冬季有海鷗

發布時間: 2023-07-06 21:07:43

❶ 天津碼頭的海鷗是從哪裡飛過來的呢

郭德綱相聲里說去河邊喂海鷗,在天津是真實存在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不相及研究所
ID|buuuxiangji

天津朋友一般都不怎麼飛去倫敦喂鴿子,因為在海河邊上就能喂海鷗。

每年都有人在這里感受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同時為自己的認知邊界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拓展。

當一個人看著扔出去的麵包碎一點點沉入水底,就會明白一方水土養一方鷗,津鷗可不吃普通貨。

很難說天津人民到底有多懂吃,但可以確定天津的海鷗是懂的。

其他海鷗還在考慮去哪整點薯條,天津海鷗早已有了更多選擇方向,它們在美食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且拿捏了步入上流社會的精髓。

鷗有鷗的規矩,身為一隻有品味上講究的鷗,燒餅就得吃油酥的。

一到天氣轉冷的時候,很多海鷗就會准時返回海河報道,這里比溫暖的南方更有吸引力。

你可以把這看作是流浪旅人對第二故鄉的眷戀,它們對生活真諦擁有自己的理解,至少在自我認同上已經完成更深層的探索。

傳說這里每隻海鷗都帶著濃重的天津口音,喝海河水長大的本地鷗,叫聲低沉,有轍韻,帶有明顯的快板節奏。

常有拿著饅頭和麵包來投喂的人在它們的勸說下理解到什麼是專情,人與自然的溝通開始變得具象化。

海的故事只講給海鷗聽,海鷗只想問問你有沒有油酥燒餅。

外國海鷗:一會兒去碼頭整點薯條;天津海鷗:一會兒去河邊整點燒餅。

對於這部分海鷗來說,外地飯已經吃不慣了,它們比誰都懂遊子的歸宿,跟家裡的相比,別的菜系終歸是過客。

單從畫面上就可以發現它們對津門味道的忠誠,嘴的大小不能影響進食熱情,每一塊燒餅都值得用心品鑒。

民間詩人贊其為天津版燒餅的誘惑,一般的海鷗來一次就會歸化成津鷗。

「回天津就得吃點天津的飯,要不我跑這么大老遠來干什麼。」

「在天津上學,有一年冬天去海河喂海鷗,沒買到油酥燒餅,買的饅頭,海鷗愣是一口沒吃。」

「昨天在河邊看一小伙全程舉著麵包,海鷗飛過來看看就走了,都到旁邊大爺那搶燒餅。」

「大爺轉頭還勸呢,油酥燒餅夾肉夾茶葉蛋,有機會您試試,海鷗吃完也走不動道。」

除了天津的海鷗,可能很難再遇到美食造詣這么深厚的鳥類了。

它們從食物跟地域的結合里總結出經驗,又在自我意識的升華中找到了情感依靠。

味覺體系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身份認同的標識,津鷗們在這一點上基本都貫徹實事求是的原則。

有天津朋友表示,當地海鷗吃飯挺挑的,你不帶點硬貨,很可能海鷗都不理你。

想跟它們建立聯系,先得摸清對方的套路,投其所好是第一要務,要知道它們也分派系,除了勢力最大的油酥燒餅派,還存在部分麻醬燒餅支持者。

「喂海鷗的時候聽見一個天津小伙說你吃不吃煎餅啊,加倆果子倆蛋的,海鷗沒理他。」

在他看來這是天津人民最喜歡的野生鳥類,肯定不能受委屈,本地人都是拎著一塑料袋燒餅來喂。

因此他准備在河邊支一口鍋專門煮羊湯,怕鷗們光吃燒餅太干,容易噎著。

「燒餅盛筵」。

「大多還是愛吃油酥的,芝麻燒餅就差點事,之前聽到喂鷗津姨這么說,後來左津姨對右津姨說,它們吃飽了不吃了,你吃吧,這個還熱乎。」

肉包子不能打狗,油酥燒餅也不能打海鷗。

它們似乎跟這座城市產生了默契,坊間傳言一隻合格的本地鷗能夠判斷人們喜歡過什麼節,從而做到精準出擊。

都有人拿它們寫過小說了。

也許在真正的天津原教旨主義鷗心裡,早餐必須得是油酥燒餅夾果子配老豆腐,完事來碗漿子漱漱口,才能正式開啟一天的生活,就差張嘴來段貫口了。

「大爺別餵了,再喂我就飛不起來了,對了還有嘎巴菜嗎?」

「你介燒餅裡面怎麼沒牛又呀?」

有人說天津海鷗都是被油酥燒餅喂胖的,到了冬天,獅子林橋和金剛橋下的海鷗在燒餅的海洋里嬉戲,可以算得上海河一景。

對此玩攝影的朋友更有發言權,「帶幾個油酥燒餅即可獲得大量海鷗美照」一直是圈內公開的秘密。

有的老法師還會專門帶一車燒餅,給河邊每個孩子都分點,拍起照來就相當順利。

媒體報道顯示,海河邊常見多為紅嘴鷗,是鷗科、鷗屬鳥類,俗稱「水鴿子」,也有一些蒙古銀鷗。

最初主要聚集在劉庄橋周圍,那時候還叫劉庄浮橋,因為附近有個熱電廠,冬天水不結冰還冒熱氣,它們就在那過冬,也吸引了很多人來投喂。

比如一位大爺在八年裡一共餵了兩萬四千塊錢的燒餅,他曾對媒體透露,在忘我的喂鷗過程中跟對方有了感情,順帶還治好了自己的肩周炎和頸椎病。

據說大爺即便沒拿燒餅,只需吆喝一聲,津鷗部隊也會集結起飛,擁有王者級待遇。

「見過一次海鷗出征的盛況,大爺跟閱兵似的,而且它們只聽大爺的,別人喊的時候基本沒什麼反應。」

可以說在長久的交互之後,人與鳥之間由燒餅搭建起了某種橋梁,如今到海河邊上喂海鷗已經成為不少人出發的理由。

當然也有本地朋友表示應該盡量避免人工投喂,除了對鳥類健康本身有影響,還會干擾遷徙。

「油太大的東西吃多了掉毛,萬一將來鷗到中年,又禿又三高,還得喂降壓葯。」

「更重要的是可能會改變它們的習性,現在別說是跟人搶點吃的,有些海鷗都會自己逛超市了。」

海鷗是雜食性動物,一部分從西伯利亞遷徙而來,經歷過寒冷挨餓的時代,最擅長向著高熱量食物沖鋒。

它們彷彿跟著人類共同進化,走到哪就吃到哪,很有吃百家飯的意思。

好比青島的海鷗愛吃油條,長島的海鷗愛吃方便麵,滄州的海鷗搶過驢肉火燒,天津的海鷗整點燒餅也算是入鄉隨俗了。

甚至有人開始懷疑它們是外星間諜。

一個天津土著朋友說,當地人對這種鳥類有特別的情感,冬天海鷗一來,海河就會變得更熱鬧。

小時候看到滿天飛的海鷗,他總在想,西伯利亞那邊肯定是沒有油酥燒餅吃的。

「有一回在劉庄浮橋看大爺喂海鷗看得出神,意識到上班遲到了之後,看得更踏實了。」

「那種感覺有點像迎接外地上學的孩子放假回家,總想弄點他們愛吃的東西。」

他一直堅信這些行為已經是家長式關懷的最終形態,直到看見那位在雲南把海鷗當翼龍喂的大爺。

天津哪裡適合拍鳥

不要以為天津這幾年大興土木,到處是高樓林立晝夜喧嘩,天津,特別注意生態綜合平衡,拍鳥的很多,大港水庫、團泊窪水庫、寧河、薊縣均是鳥類的棲息地,還特別告訴你~市裡河西區河東區交接的劉庄海河橋上,連續近3年來有很多人餵食海鷗,引得海鷗越聚越多,也引得很多人圍觀拍照,當然,拍照的隊伍里也有我,你去一趟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