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上海道路都是以各地命名,其中哪個省分路名最多
「上海人民不按英國人的命名稱呼,在互相之間的交流中還是將南京路稱為「大馬路」,將九江路稱為「二馬路」,將漢口路稱為「三馬路」等。
方寸間玩轉全國
—
法國人作為英國人長久以來的冤家,自然不願意向英國看齊。作為浪漫色彩濃厚且富有「革命傳統」的國民,法國人喜歡以人名和宗教概念命名,如霞飛路(今淮海中路),貝當路(今衡山路),杜神父路(今永年路),古神父路(今永福路)。這些名字都是來自法國著名人物和天主教著名神職人員。
『貳』 路名中含城市
上海以城市命名的路名有:北京路,天津路,香港路,澳門路,高雄路,重慶路。
河北省:唐山路,秦皇島路,河間路,保定路。
山西省:太原路,臨汾路,汾陽路,聞喜路。
內蒙古:包頭路,赤峰路,海拉爾路。
遼寧省:沈陽路,大連路,鞍山路,旅順路,營口路,彰武路。
吉林省:長春路,圖門路,延吉路,四平路,遼源路。
黑龍江:哈爾濱路,牡丹江路,齊齊哈爾路,佳木斯路。
江蘇省:南京路,常熟路,崑山路,溧陽路,太倉路。
浙江省:杭州路,寧波路,嘉興路,海寧路,紹興路。
安徽省:合肥路,蕪湖路,鳳陽路。
福建省:福州路,廈門路,長樂路。 江西省:南昌路,瑞金路,九江路,興國路。
山東省:濟南路,青島路,曲阜路,威海路,德州路。
河南省:許昌路,開封路,商丘路,南陽路。
湖北省:武昌路,漢口路,宜昌路,荊州路,襄陽路。
湖南省:長沙路,常德路,岳陽路,衡山路。
廣東省:廣州路,茂名路,中山路,湛江路,汕頭路。
廣西: 桂林路,梧州路,北海路,百色路,欽州路。
海南省:海口路。
四川省:成都路,松潘璐,康定路,合川路。
貴州省:貴陽路,玉屏路,威寧路,安順路,遵義路。
雲南省:昆明路,昭通路,蒙自路,東川路。
陝西省:西安路,延安路,臨潼路,榆林路,甘泉路。
甘肅省:敦煌路,武威路,蘭州路,定西路,天水路。
新疆: 烏魯木齊路,哈密路,伊犁路,和田路。
『叄』 地理答啦: 為什麼上海 青島 天津的街道以全國各省市縣名稱命名
在看中國城市地圖時,你會發現有些城市的街道是以全國各省市縣的名稱命名的,特別是在上海、青島、天津這幾個城市的老城區,這種街道命名特別集中,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近代以來,這些城市都曾經被西方列強侵佔和殖民的歷史,有「上青天」之稱的上海、青島、天津三大沿海工業城市更是列強侵略和奴役的重點對象。比如:抗戰勝利前,上海大部分市區是各列強的租界;青島曾於1898年至1914年淪為德國殖民地,後來又被日本侵略者佔領。在被帝國主義統治過程中,這些城市的地名都由外國人命名,比如上海的霞飛路、青島的柏林路等等。我國政府收回這些城市的主權後,為了擺脫殖民烙印,彰顯我國人民才是城市的主人,便使用全國各地的地名來取代原來的「洋路名」。
首先說上海
在抗戰勝利前,上海大部分市區是各列強的租界,地名都按各自規則命名,主要是外國人的人名命名,如著名的「霞飛路」、「極司菲爾路」之類。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收回列強租界,那些帶有殖民地色彩的道路名無疑要改掉,因此採用了以全國省市縣地名命名全市道路名的方式。而且不同區域的道路命名是大致與這些市縣在全國的位置是對應的,如東北部的楊浦區街道名大都以東北地名命名,西南部的長寧徐匯區街道名大都以西南地區地名命名。市中心區一些南北向道路則命名了各省的名稱。少數街道是按原來固有地名命名的,如徐家匯路、楊樹浦路、七浦路、肇嘉浜路等。還有就是今天豫園、文廟一帶,中華路、人民路圍合的部分是以前的上海縣城,不屬於租界范圍,裡面的道路命名都是有歷史的如文廟路、尚文路、舊校場路等。還有部分道路是按當時國民政府要人名命名的,如淮海路1945年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命名為林森路,1950年被改為淮海路,紀念的是淮海戰役的勝利。 建國後重新命名了一些道路,如人民路這種地名有很明顯的時代標志。開發浦東時,大都以山東地名命名道路,主要一是山東在華東,二是原來命名的道路山東地名較少。
再說青島
清朝末年,青島地區在被德國佔領之後,開始了現代化的城市建設,所以青島第一批路名是德國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親王街」(今廣西路)、「漢堡街」(今河南路)。民國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佔領了青島,於是青島的路名也穿上了「和服」。如「佐賀町」(今廣西路)、「萬年町」(今江蘇路)、「舞鶴町」(今太平路)、「靜崗町」(今中山路南段)等等。青島現在的命名體系是1922年青島回歸祖國之後形成的,於是就形成了以「江蘇」、「湖南」、「北京」、「廣州」、「泰安」等集省名、市名、縣名為一體的命名方式。另外,還有許多地方是以別稱來命名的,如「芝罘」就是「煙台」、「滋陽」即「兗州」、「蘭山」就是「臨沂」。
最後是天津
天津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原因就是它曾被迫開辟九國租界。租界沿海河兩岸瓜分,海河西岸北起閘口街,南至小劉庄,依次為日、法、英、美、德租界;海河東岸北起獅子林大街,南至小孫庄,依次為奧、意、俄、比租界。而天津曾經的很多「洋路名」就形成於那段帶有侵略性的特殊時期。比如英國租界區以英國女皇維多利亞命名中街(今解放北路,營口道至開封道),法國租界區以官職命名的杜總領事路(今和平路,錦州道至營口道)等。1945年日本投降後,取消了日偽政府時期和各國租界時期遺留下來的帶侵華色彩和殖民色彩的路名、地名,對海河西岸的原日法租界和英德租界,按照中國版圖的大體走向,按南北向為「路」,以省名命名;東西向為「道」,以市縣名命名的規則統一命名。這次大規模地重新命名,在日、法、英、德租界以牆子河一線為橫線,牆子河以北道路的路名主要為北方地名,牆子河以南道路的路名主要為南方地名(但洛陽道、鄭州道為例外),縱穿牆子河的道路(如河北路、山西路、河北路等)例外。熟悉中國版圖各省市方位的人,基本可以找到以這些省市道路名在天津的對應的位置。例如對原法租界河日租界的道路重新命名,南北向的包括黑龍江路、吉林路、遼寧路、山東路、山西路、河北路、河南路等,東西向的包括哈爾濱道、長春道、四平道、沈陽道、鞍山道、赤峰道、承德道等,都是東北或華北地區的省市地名。再如對原德租界的道路重新命名,如江蘇路、江西路、福建路、台灣路、廣東路;徐州道、蚌埠道、徽州道、紹興道、蘇州道、寧波道瓊州道等,都是華東或華南地區的省市地名。
『肆』 以城市名命名的路名
北京路(黃浦區、靜安區)
天津路(黃浦區)
重慶路(盧灣區)
香港路(黃浦區)
澳門路(普陀區)
江蘇路(長寧區),南京路(黃浦區、靜安區)
浙江路(黃浦區),杭州路(楊浦區)
福建路(黃浦區),福州路(黃浦區)
山東路(黃浦區),濟南路(盧灣區)
江西路(黃浦區),南昌路(盧灣區)
台灣路(黃浦區),沒有台北路
沒有安徽路, 合肥路(盧灣區)
河南路(黃浦區),沒有鄭州路
湖北路(黃浦區),漢口路(黃浦區),漢陽路(虹口區),武昌路(虹口區)
湖南路(徐匯區),長沙路(黃浦區)
廣東路(黃浦區),廣州路(楊浦區)
廣西路(黃浦區),沒有南寧路
海南路(虹口區),沒有海口路
沒有河北路, 石門路(靜安區)
山西路(黃浦區,閘北區),太原路(徐匯區)
蒙古路(閘北區),沒有呼和浩特路
遼寧路(虹口區),沈陽路(楊浦區)
吉林路(楊浦區),長春路(虹口區)
黑龍江路(楊浦區),哈爾濱路(虹口區)
陝西路(靜安區、盧灣區、徐匯區),西安路(虹口區)
甘肅路(閘北區),蘭州路(楊浦區)
寧夏路(普陀區),沒有銀川路
青海路(靜安區),沒有西寧路
新疆路(閘北區),烏魯木齊路(靜安區、徐匯區)
四川路(虹口區、黃浦區),成都路(黃浦區、靜安區)
貴州路(黃浦區),貴陽路(楊浦區)
雲南路(黃浦區),昆明路(虹口區、楊浦區)
西藏路(閘北區、黃浦區、盧灣區),沒有拉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