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市靜海區各鄉鎮各村名稱
靜海區2015年撤縣設區,截至2019年4月,靜海區轄18個鄉鎮,分別是靜海鎮、大邱庄鎮、陳官屯鎮、大豐堆鎮、粱頭鎮、西翟庄鎮、子牙鎮、蔡公庄鎮、雙塘鎮、王口鎮、沿庄鎮、中旺鎮、唐官屯鎮、獨流鎮、團泊鎮、台頭鎮、楊成庄鄉、良王莊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鄉鎮:
1、良王莊鄉
良王莊鄉是天津市靜海區下轄的一個鄉。位於天津市西南部,靜海區北部。良王莊花卉種植由來已久,聞名遠近。
2、唐官屯鎮
唐官屯鎮隸屬於天津市靜海區,位於靜海鎮南30公里,天津市區西南65公里處。古老的南運河畔,有一座歷史上因漕運而興盛起來的古鎮——唐官屯。
著名的九宣閘坐落鎮中,南運河、馬廠減河流經鎮區,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穿鎮而過,成為人們北上進津的第一道門戶,素有「天津南大門」和「津南第一鎮」之稱。
3、大邱庄鎮
天津市靜海區大邱庄鎮位於天津市西南30公里,西北距靜海新城18千米,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45公里,離天津港60公里,緊靠京滬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和津滄高速公路,濱石高速公路傍區而過,並在距鎮區2公里處設出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便利。
4、獨流鎮
天津市靜海區獨流鎮區域面積64.4平方公里,獨靜公路、津靜公路、津淶公路、津霸公路和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縱橫貫穿,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獨流鎮乃千年古鎮,始建於宋遼對峙期,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大興土木,漸成集鎮。
5、大豐堆鎮
天津市靜海區大豐堆鎮地處靜海縣城東南偏東,屬靜海縣人民政府,鎮駐地大豐堆村,距靜海縣城八公里,北緯38°53′,東經116°59′,南與大邱庄鎮、西翟庄鎮相連,東連團泊窪水庫,北與楊成庄比鄰,西南接東雙塘鎮。
Ⅱ 靜海區的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靜海乃退海之地。3000多年前,尚屬澤鄉,後經自然變化,海河平原開始出現,逐漸成為陸地。「四不象」 等野生動物曾在這里生息、繁衍。夏、商時期,先民開始在此狩獵飼養。夏代的易氏部落、商代的亳氏部落,就定居於此。《靜海縣志》記載,東周時期,此地被稱為「長蘆」,先後歸屬於齊、燕、趙等。秦屬巨鹿郡。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時,屬齊國。
前663年(齊桓公二十三年),靜海一帶被割讓給燕國。
戰國時,前312年(齊宣王八年),齊國伐燕,屬齊國;前284年(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將樂毅伐齊,屬燕國;
前247年(趙孝成王十九年),趙國和燕國交換土地,靜海一帶屬趙國。
前223年(秦始皇帝二十四年),屬秦朝鉅鹿郡上谷地。
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在陳官屯鎮西釣台村附近建「東平舒縣」治。東平舒縣大致包括後來的大城北部、靜海全境和天津市郊海河以南地區。
東平舒縣位於渤海西,束州東,滹池河北,泒水南,屬渤海郡管轄,人口約40000餘人。這一時期,該地區的自然環境、地理環境相對穩定,農業、商業及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出現了繁榮的東平舒文化。
公元前47年(西漢元帝初元二年),「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為海水所漸」。海水吞沒了靜海地區,東平舒縣遷至後大城縣內,東平舒文化消失了。90年(東漢元和二年),屬河間國;219年(建安末年),屬章武郡;三國時(220年—280年),屬魏國冀州刺史部章武郡;265 年(西晉太始元年),屬章武國;東晉十六國(317年-420年)時,屬冀州章武郡;南北朝(420年—589年)時,屬瀛州章武郡;487年(北魏太和十一年),東平舒縣去「東」字,稱「平舒縣」;直至晉隋以前,這里仍為「渤海西南隅一澤國」。
隋朝初期,海水逐漸退去,但仍為一片沼澤。607年(隋朝大業三年),屬瀛州河間郡。唐朝(618年-907年),時,先屬河北道滄州;621年(武德四年),改屬景州。896年(唐乾寧三年),設置「乾寧軍」。五代十國(907年-960年)時,屬契丹國南京道析津府寧州。936年(五代後晉元年),石敬瑭割16州與契丹, 乾寧軍被割,改稱「寧州」。959年(後周顯德六年),柴世宗北伐,收復靜海,仍稱為乾寧軍,屬永安縣(後河北省青縣)管轄。柴世宗的北伐,奠定了宋遼以界河(海河、大清河)為界的基礎。
北宋(960年-1127年)時,先屬河北路滄州;982年(宋太平興國七年即遼乾亨四年),宋朝為防禦遼軍侵擾,沿界河設置窩子寨(後靜海鎮)、獨流東寨、獨流北寨、沙窩寨、當城寨、釣台寨等軍事地點,歸清州管轄。1048年(宋慶歷八年),黃河改道,使界河水勢發生變化,設在這里的寨、鋪逐漸失去了軍事防禦的作用,駐軍開始開荒屯田,並兼管民事訴訟。隨著移民的流入,一些較大的寨、鋪逐漸演變成為農業自然經濟區,屬高陽關路滄州,由此,靜海地區進入了穩定發展的時期。宋紹熙年間(1190年一1194年),靜海為金所轄,其時,已有主戶5623戶,客戶1192戶。
1108年(北宋大觀二年),置靖海縣,其意是渴求安定太平,治所渦口寨(即今靜海鎮)。1113年(北宋政和三年)並入乾寧縣(即今青縣)。
1193年(金明昌四年),復置靖海縣,屬河北東路清州。
1230年(元太宗二年),屬清寧府;後屬中書省河間路清州。
1265年(蒙古至元二年),並入會川(後河北省青縣),屬河間路管轄,仍名「靖海」 。其間連年戰亂、水患不絕,致使人口稀少、經濟衰敗。元朝後期,制鹽業迅速興起,靜海地區的經濟逐漸得以恢復。
1368年(明洪武元年),為避諱「 靖難」以求安寧,改「靖」為「靜」,稱靜海區,屬河間府。1375年(洪武八年)改屬順天府(後北京)。1377年(洪武十年)改屬河間府青州。金(1115年-1234年)、元(1206年-1368年)兩代,靖海縣東南抵滹池故瀆,北至界河,東至西泥沽,西南隔鹽河與大城縣相望,西北傍淀池與霸州為鄰。
據《明史》和明嘉靖年間《河間府志》載,明代,靜海區東西長220里,南北寬120里。其四至:東至渤海170里,西至順天府文安縣界50里,西南至青縣界60里,北至順天府武清縣60里。後來天津市區的大、小直沽,津南區的鹹水沽及東麗區軍糧城,當時均屬靜海區。明朝時靜海區分19里:阜民、子牙、新興、歸德、政化、永豐、獨流、廣富、保和、常樂、呼家莊、曹家莊、賈家口、羊糞溝、德化、新口、稍直口、大直沽、秀麥。1523年(嘉靖二年),因災荒,人民逃散,並為10里。清順治初年,因兵燹,人民逃亡,並為9里。 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靜海區分四路一巡檢。東路:東窯至楊家場,共77村;西路:谷家莊至高里庄,共66村;南路:唐官屯至小新莊,共99村;北路:羊糞港至馮家莊,共71村;奉新驛兼銜巡檢,共69村。據清朝康熙年間《天津府志》載,清初,靜海區東西長200里,南北寬140里。其四至:東至渤海160里,西至大城縣界40里,南至青縣界40里,北至順天府武清縣界100里。1725年(清雍正三年)屬天津州,1731年(雍正九年)改屬直隸省天津府。
1730年(雍正八年),據清朝乾隆年間《天津府志》載,從縣內劃出15個村歸天津州。九年,撥滄州、靜海、武清三州縣的267個村莊歸天津縣。此後,靜海區面積縮小,東西廣200里,南北袤100里。其六至:東至渤海160里,西至大城縣界40里,南至青縣界40里,北至武清縣界60里,東南至滄州界75里,東北至武清縣界75里。清朝同治年間(1861—1875),靜海區分四路,轄48個地練、349個村。東路轄磚垛、雙窯、大泊、小韓庄、常流庄、管鋪頭、沈青庄、中旺、和順、曲河、尚碼頭、土河、大莊子、順民屯、縣東街等15個地練106個村。西路轄西五里庄、花園、賈口、谷家莊、梁頭、東河頭、灘子頭、禪房、楊芬港、瓦子頭、子牙等11個地練71個村。南路轄縣南街、雙塘、長屯、陳官屯、高家莊、齊家莊、寨里口、大郝庄、唐官屯、靳官屯、楊官屯、舊張屯等12個地練96個村。北路轄縣北街、白楊樹、蕭家樓、獨流、當城、良王莊、沙窩、木廠、琉璃城、青凝侯等10個地練78個村。到鴉片戰爭前夕,靜海區的面貌已大為改善,人口激增,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耕地200萬畝,分東、西、南、北四路,轄348個行政村, 總戶數達46000戶,人口17萬多人。
清末民國初期,縣境縮小。民國《靜海縣志》載:「南北極長處相距120里,東西極寬處相距100里,截長補短約方80餘里,計7000餘方中里。」其四至:東至天津縣界35里,西至大城縣界25里,南至青縣界40里,北至武清縣界45里。
1913年(民國二年),屬直隸省渤海觀察使;1914年(民國三年),屬津海道。
1923年(民國十二年),靜海區劃分6個區,轄356個村鎮。第一區,區公所駐大侯庄,轄村莊50個;第二區,區公所駐中旺鎮,轄村鎮86個;第三區,區公所駐唐官屯鎮,轄村鎮83個;第四區,區公所駐瓦子頭鎮,轄村鎮52個;第五區,區公所駐獨流鎮,轄村鎮51個;總區,區公所駐靜海鎮,轄村鎮34個。
1928年(民國十七年),直屬河北省。1930年(民國十九年)5月,靜海區劃分6個區、281個編鄉、1720個閭、8561個鄰。第一區,區公所駐靜海鎮,轄64個編鄉;第二區,區公所駐惠豐橋,轄78個編鄉;第三區,區公所駐唐官屯鎮,轄47個編鄉;第四區,區公所駐東子牙鎮,轄35個編鄉;第五區,區公所駐獨流鎮,轄34個編鄉;第六區,區公所駐良王莊,轄23個編鄉。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屬河北省天津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屬河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1937年,日本侵略軍攻佔華北,靜海淪陷後設「靜海區公署」,屬津海道;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靜海區面積1886.3平方公里。東至小官房,西至大瓦頭,南至戴官屯,北至謝家堡。
1944年9月,抗日武裝在縣境西部地區建靜大縣政府。轉年10月9日,改為靜海區政府。
1944年冬,在津浦鐵路東部成立中共津南工作委員會。1945年5月,建津南縣,轄9個區,一區(拋庄)、二區(李庄)、三區(馬圈)、四區(蔡公庄)、五區(大十八戶)、六區(管鋪頭)、七區(梨園頭)、八區(青凝侯)、九區(巨葛庄),共轄199個村。
1944年9月,以大城縣的七、八區為依託地建靜大縣。1945年春,境域擴至津浦鐵路以西地區,轄6個區:一區(德歸、鄭庄一帶)、二區(茁頭、台頭一帶)、三、七區(獨流、當城一帶)、四區(朱家村、東子牙一帶)、五區(小黃窪、東灘頭一帶)、六區(流河、沿庄一帶)。 1945年10月,靜大縣易名靜海區。
另外,194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在靜海區西南部和大城縣部分地區建立了革命政權,設置靜大縣人民政府,由冀中第八分區管轄。 1945年3月,靜海區和大城縣分設,靜海區仍屬冀中第八分區。
1945年,日本侵略軍投降後,國民黨政府在靜海設靜海區政府,屬河北省第二行政專員公署,由河北省滄州專署管轄。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靜海區劃分6個區,36個鄉鎮,482個保,4899個甲。第一區,區公所駐靜海鎮,轄6個鄉鎮、93個保、1027個甲;第二區,區公所駐惠豐橋,轄9個鄉、127個保、1270個甲;第三區,區公所駐唐官屯鎮,轄8個鄉鎮、90個保、839個甲;第四區,區公所駐大瓦子頭鎮,轄4個鄉鎮、63個保、630個甲;第五區,區公所駐獨流鎮,轄6個鄉鎮、66個保、678個甲;第六區,區公所駐良王莊,轄3個鄉、43個保、455個甲。
新中國建立前後,楊芬港、楊官店等地析出,王口、台頭等地並入,靜海區面積漸增。東至小官房,西至里,南至燒窯盆,北至十一堡,幅員1894平方公里。
1948年12月,靜海解放,靜海區人民政府由東藏庄(後屬河北省大城縣)遷到靜海鎮,由河北省天津專署管轄。
此時,靜海區劃分12個區、5個市。12個區是:一區(旺村)、二區(王家村)、三區(灘里)、四區(梁頭)、五區(岳家園)、六區(王家院)、七區(八里庄)、八區(大黃庄)、九區(陳官屯)、十區(靳官屯)、十一區(宗保村)、十二區(孫庄)。5個市是:王口、唐官屯、靜海、獨流、台黃。
1949年3月,原津南縣的磚垛、灣頭、中旺、馬圈、拋庄5個區並入靜海區。
新中國建立後,1949年10月,屬河北省天津專區。
1949年12月,靜海區劃分12個區,並以區駐地名稱呼之:城廂(一區)、獨流(二區)、台黃(三區)、王口(四區)、子牙(五區)、陳官屯(六區)、唐官屯(七區)、中旺(八區)、馬圈(九區)、蔡公庄(十區)、磚垛(十一區)、良王莊(十二區)。
1954年5月,靜海區劃分10個區、2個區級鎮,下轄110個鄉和鄉級鎮。2個區級鎮是:楊柳青、獨流。10個區是:一區(城關)轄8個鄉鎮;二區(管鋪頭)轄12個鄉;三區(獨流)轄6個鄉;四區(王囗)轄11個鄉鎮;五區(子牙)轄14個鄉鎮;六區(唐官屯)轄9個鄉鎮;七區(中旺)轄13個鄉;八區(蔡公庄)轄13個鄉;九區(陳官屯)轄12個鄉鎮;十區(良王莊)轄12個鄉。
1957年8月,靜海區置25個鄉、2個鎮和2個辦事處。25個鄉是:城關、梁頭、王囗、八里庄、子牙、唐官屯、東灘頭、陳官屯、西翟庄、大郝庄、蔡公庄、王穩庄、大莊子、徐莊子、中旺、趙連庄、府君廟、大六分、台頭、大南河、良王莊、小甸子、大豐堆、管鋪頭、當城。2個鎮是:楊柳青、獨流。2個辦事處是:中旺、蔡公庄。
1958年8月30日,靜海區劃分8個人民公社(括弧內為公社駐地):紅旗人民公社(靜海)、東風人民公社(獨流)、旭升人民公社(王口)、衛星人民公社(子牙)、鋼龍人民公社(唐官屯)、團泊窪人民公社(洋閘)、火箭人民公社(小甸子)、紅色人民公杜(楊柳青)。
1958年11月,青縣、靜海區合並,稱靜海區,縣治靜海鎮,改屬河北省天津市,域境擴大,幅員3534平方公里。東至萬新莊,西至里,南至東呈村,北至大柳灘。
1961年5月13日,青縣、靜海區分置, 靜海區駐靜海鎮, 改屬河北省天津地區。
1961年5月,靜海區劃分24個公社:城關、梁頭、大豐堆、東雙塘、子牙、東灘頭、徐莊子、陳官屯、大郝庄、西翟庄、蔡公庄、趙連庄、管鋪頭、團泊、中旺、大莊子、唐官屯、獨流、良王莊、府君廟、台頭、王口、流河、馮庄,屬天津市、天津專區雙重領導;1962年1月,流河、馮庄公社劃歸青縣,1963年2月,趙連庄公社劃歸北大港區。
1965年3月,靜海區置3個縣轄鎮和23個公社。3個縣轄鎮是:靜海、獨流、唐官屯;23個公社是:城關、梁頭、大豐堆、東雙塘、二堡、東灘頭、陳官屯、大郝庄、西翟庄、蔡公庄、胡連庄、管鋪頭、團泊、中旺、大莊子、大張屯、良王莊、獨流、府君廟、徐莊子、台頭、王囗、子牙。
1960—1967年間,青縣所屬的村莊及楊柳青、大南河、馮庄、趙連庄、常流庄等地先後析出,面積逐漸縮小。1967年後,靜海區的境域沒有變化。
1967年1月,屬天津專區;
1973年8月1日改屬天津市。
1974年4月,子牙公社析出沿庄公社。1983年,公社建置均改為鄉建置。
1984年6月,管鋪頭鄉更名楊成庄鄉,獨流鄉更名北肖樓鄉;1988年3月,王口鄉和中旺鄉改為鎮;4月,陳官屯鄉改為鎮;1989年8月,台頭鄉和子牙鄉改為鎮;1993年11月,大邱庄撤村建鎮。
1996年12月,蔡公庄鄉改為鎮。1997年初,梁頭鄉改為鎮。
1998年,靜海區共有17個鄉、11個鎮。17個鄉是:城關、東雙塘、大豐堆、北肖樓、良王莊、府君廟、徐莊子、二堡、沿庄、東灘頭、大張屯、西翟庄、大郝庄、團泊、胡連庄、楊城庄、大莊子。11個鎮是:靜海、唐官屯、獨流、王口、台頭、子牙、陳官屯、中旺、大邱庄、蔡公庄、梁頭。1999年12月21日,團泊鄉改為鎮。
2000年12月1日,雙塘鄉改為鎮。
2001年3月16日,大豐堆鄉改為鎮;同年8月,沿庄鄉、西翟庄鄉改為鎮。
2001年8月,在原有鄉鎮基礎上進行區劃調整:撤銷大莊子鄉,並入中旺鎮;撤銷大張屯鄉、大郝庄鄉,並入唐官屯鎮;撤銷東灘頭鄉,並入沿庄鎮;撤銷二堡鄉,並入台頭鎮;撤銷北肖樓鄉,並入獨流鎮;撤銷府君廟鄉,將原府君廟鄉所轄王家院、李家院、府君廟、十里堡、普提窪、白楊樹6個村並入良王莊鄉;將西五里、北五里、魏家莊、付家村4個村並入靜海鎮;將王家營、苟家營、劉家營、馮家村4個村並入獨流鎮;撤銷胡連庄,並入團泊鎮;撤銷城關鄉、徐莊子鄉,並入靜海鎮。
2003年9月25日,將原蔡公庄鎮的大屯、滿井子、王虎庄3村劃歸大邱庄鎮。
2006年1月1日,將原西翟庄鎮龐莊子村劃歸大邱庄鎮。
2010年3月3日,將大豐堆鎮的岳莊子村、白公坨村、崔莊子村、李八庄村,西翟庄鎮的巨莊子村、東尚碼頭村、西尚碼頭村、前尚碼頭村、北尚碼頭村,蔡公庄鎮的官坑村、太平村,團泊鎮的胡連庄、五美城、三間房、劉房子、丁房子、東房子、刑家桓共18個村劃歸大邱庄鎮。
2015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天津市靜海縣,設立天津市靜海區,相關的行政區域界線、政府駐地均未做調整。
Ⅲ 天津市靜海區雙塘鎮屬於哪個區哪個市
天津市靜海縣轄鄉。1961年屬東雙塘公社,1983年置鄉。位於南運河畔,距縣城6公里。京浦鐵路、104國道過境。面積42.6平方公里,人口1.2萬。轄東雙塘、西雙塘、楊家園、董莫院、李靖庄、周家院、朴樓、八里庄、增福堂、楊學士共10個村委會,其中東雙塘、西雙塘、楊家園被市政府命名為「明星小康村」。鄉鎮企業有食品加工、橡膠製品、紡織、金屬製品、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廠。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天津冬菜被農業部命名為「綠色食品」。.
2020年12月28日,2020年天津市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出爐,雙塘鎮上榜。
西雙塘民俗風景區
西雙塘民俗風景區環境優美,景色迷人。有始建於明朝的東五台寺,建於清朝的古街,還有唐宋風韻的書畫一條街,草原風情的蒙古大營,風景獨特的鳳凰湖,令人流連忘返的荷花塘,四季如春的生態園,清幽美麗的
Ⅳ 天津的靜海縣 是農村嗎,還是開發區 富裕么
靜海縣 靜海縣 那個《縣》 是村的意思嗎 。 省—市—區縣-鎮 -鄉—村屯 。 你是外國人? 你不理解全中國地名分類級別。 ~ 上面回答問題的 我太作興你們了 看見高分 就往桿上爬啊 我地去懺悔一會 。。。 靜海縣靜海鎮周邊有鄉鎮農村農村列舉一宿下 南面; 上三里 下三里 高樓 西面: 口子門 良頭 王口 北面;韓家口 東面;東邊 東五里 那面就是大開發區。這就是幾個圍繞靜海的鄉鎮。比較近~~稍微遠點的那就多的海了去了。值得一提的是靜海縣大邱庄鎮,曾被美譽為華夏第一村之美稱 那裡都是大鋼廠大企業,還有團泊算是鎮聳人聽聞 郭沫若 寫的《團波窪的秋天》,相當有名的地方 那裡也是開發區 松江高爾夫球場 泰達訓練基地 仁愛大學 石油職專 團泊湖庭院 每平米售價萬元 你說靜海窮嗎 。天宇科技園區 生產有科技含量的地方,子牙 拆舊 那個紅火。 靜海富的富窮的窮 但總體來說 中層居多能和城市收入看其的少 畢竟是一縣人口60多萬吧 ~外地沒算。這里的人們生活很富裕 歷史悠久 有很多歷史的典故。 沒事來靜海走一走 你會知道他的魅力 第一個回答問題的 我最作興你了。。無奈 靜海是個縣城 發展的還可以吧 算不上農村可比農村富多了 靜海輝煌的時候叫小香港 曾經的大邱庄就是小香港的發源頭當時的於卓敏就是土皇帝(縣長)當時她把靜海發展的特比好特別是大邱庄變成一個小開發區就像現在華西村
不過政治的問題 給拿下了 當時動用的大批量的軍隊可想而知她的實力 和經濟發展還有財力
編輯本段概況
靜海縣位於天津市西南部,東徑116°42′-117°12′30〃、北緯38°35′-39°4′45〃。東北、東南分別與天津市西青區及大港區接壤,西北部與河北省霸縣交界,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河北省文安、大城縣相接,南部是河北省的青縣和黃驊縣。全縣南北長54千米,東西寬40千米。總面積1476平方千米。總人口52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靜海鎮,郵編:301600。行政區劃代碼:120223。區號:022。拼音:Jinghai Xian。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靜海縣轄16個鎮、2個鄉:靜海鎮、唐官屯鎮、獨流鎮、王口鎮、台頭鎮、子牙鎮、陳官屯鎮、中旺鎮、大邱庄鎮、蔡公庄鎮、梁頭鎮、團泊鎮、雙塘鎮、大豐堆鎮、沿庄鎮、西翟庄鎮、良王莊鄉、楊成庄鄉。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原先靜海縣轄9個鎮、19個鄉:靜海鎮、府君廟鄉、唐官屯鎮、胡連庄鄉、徐莊子鄉、城關鄉、北肖樓鄉、子牙鎮、團泊鄉、中旺鎮、梁頭鄉、良王莊鄉、沿庄鄉、揚成庄鄉、大莊子鄉、王口鎮、獨流鎮、東灘頭鄉、蔡公庄鄉、大張屯鄉、二堡鄉、東雙塘鄉、大郝庄鄉、大豐堆鄉、台頭鎮、陳官屯鎮、西翟庄鄉、大邱庄鎮。
2000年,靜海縣轄14個鎮、14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4259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靜海鎮 69385 唐官屯鎮 13556 獨流鎮 19952 王口鎮 32176 台頭鎮 17185 子牙鎮 25529 陳官屯鎮 30016 中旺鎮 20525 大邱庄鎮 17697 蔡公庄鎮 27176 梁頭鎮 21502 團泊鎮 7215 城關鄉 21984 東雙塘鄉 15100 大豐堆鄉 17425 北肖樓鄉 14185 良王莊鄉 13819 府君廟鄉 12328 徐莊子鄉 12345 二堡鄉 6233 沿庄鄉 19285 東灘頭鄉 12864 大張屯鄉 15994 西翟庄鄉 22629 大郝庄鄉 16921 胡連庄鄉 7546 楊成庄鄉 20063 大莊子鄉 11958
2001年,靜海縣鄉鎮區劃調整:1、撤銷大莊子鄉、中旺鎮,合並設立新的中旺鎮。2、撤銷大張屯鄉、大郝庄鄉、唐官屯鎮,合並設立新的唐官屯鎮。3、撤銷二堡鄉、台頭鎮,合並設立新的台頭鎮。4、撤銷北肖樓鄉、獨流鎮,合並設立新的獨流鎮。同時將原府君廟鄉所轄王家營村、馮家村、劉家營村、苟家營村4個村整建制劃給獨流鎮。5、撤銷府君廟鄉建制,將王家院村、李家院村、府君廟村、十里堡村、普提窪村、白楊樹村6個村整建制劃給良王莊鄉。6、撤銷胡連庄鄉、團泊鎮,合並設立新的團泊鎮。7、撤銷城關鄉、徐莊子鄉、靜海鎮,合並設立新的靜海鎮。同時將原府君廟鄉所轄的西五里村、北五里村、魏家莊村、付家莊村等4個村劃給靜海鎮。8、撤銷東灘頭鄉、沿庄鄉建制,合並設立沿庄鎮。9、撤銷西翟庄鄉,設立西翟庄鎮。
2001年底,靜海縣轄16個鎮、2個鄉:中旺鎮、唐官屯、台頭鎮、獨流鎮、團泊鎮、靜海鎮、沿庄鎮、西翟庄鎮、陳官屯鎮、王口鎮、子牙鎮、大邱庄鎮、梁頭鎮、蔡公庄鎮 雙塘鎮、大豐堆鎮,良王莊鄉、楊成庄鄉。
2004年初,靜海縣轄16個鎮、2個鄉:靜海鎮、獨流鎮、台頭鎮、王口鎮、梁頭鎮、子牙鎮、沿庄鎮、雙塘鎮、陳官屯鎮、唐官屯鎮、大豐堆鎮、西翟庄鎮、大邱庄鎮、團泊鎮、蔡公庄鎮、中旺鎮,良王莊鄉、楊成庄鄉。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靜海縣位於東經116°42』06" 至117°1515",北緯38°3459"至39°0415"之間,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海開放縣之一.靜海縣城距天津市區40公里,天津新港80公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60公里,距首都北京120公里。靜海縣位於華北大平原的東北部,地勢低平,南高北低,總面積1414.9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5米以下,是典型的低平原。 境內地貌類型主要有淺開窪地、平地、古河床高地、微高地、河堤、渠堤、庫堤及槽、渠道等。河堤縱橫交錯,窪地星羅棋布,河堤主要有子牙河大堤、南運河大堤、獨流鹼河大堤、馬廠鹼河大堤、黑龍港河大堤。窪地主要有團泊窪、賈口窪、東淀、古城窪、楊庄窪、萬軍套窪等.靜海歷史悠久,早在東周時期靜海即有先民活動。漢初置縣名東平舒。宋大觀年間(1107年-1110年)置靖海縣。明洪武初年改名靜海沿用至今。期間, 滄海桑田,歸屬數易,境域多變,1973年8月隸屬天津市. 野生動植物資源也比較豐富。據統計全縣有野生葯材89種,其中金鉤如意是靜海的特產。有魚類28種,隸屬7目、13科,主要有鯉魚、鯽魚、粘魚等。鳥類分38科,共164種,其中屬於國家保護的一、二類鳥類有11種:黑鸛、白鸛、鴛鴦、大天鵝、疣鼻天鵝、蜂鷹、蒼鷹、雀鷹、松雀鷹、普通夜鷹、大鴇。
靜海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年平均氣溫11.9℃,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縣可耕地面積104萬畝,人均佔有耕地2.1畝。
編輯本段主要農作物
有小麥、玉米、大豆和各種蔬菜、水果等。「天津冬菜」、「獨流老醋」、「靜海紅小豆」、「金絲小棗」更是聞名遐邇。被譽為「華北明珠」的團泊湖水庫佔地666.7公頃,水體容量1.8億立方米,是天津市兩大自然保護區之一。庫區附近地熱資源豐富,總儲量達84億立方米,並含有多種有益人體的礦物質,具有較高的醫療保健價值。
編輯本段經濟環境
.. 靜海位置優越,運輸便捷。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獨流減河、馬廠減河流經全境。處於天津市公路、鐵路、海運、空運立體交通網路之中。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丹東至拉薩的丹拉高速公路和北京至上海的高速鐵路貫穿全境。縣城距天津國際機場50公里,距天津新港80公里。靜海基礎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達13萬門,可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電傳、傳真及寬頻互聯網接入等服務,用戶可隨時聯絡世界任何角落。能源供應充足,華北和京——津——唐兩大電網常年供電,縣內自備5萬千瓦熱電廠。陝氣、天津自來水鋪有直通管道輸入靜海。
.. 靜海經濟基礎雄厚,工業優勢明顯。改革開放以來,靜海經濟始終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92.8億元,財政收入5.1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49元,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3億美元。擁有各類生產型企業2400家,主要由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金屬製品、紡織、服裝、交通設備、電器、食品、橡膠、塑料、化工、醫葯等12大類構成,已經形成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食品加工、製造業、服裝紡織、生物制葯等六大支柱產業。
.. 靜海實施「引資興縣」,載體建設初見規模。規劃建設了靜海經濟開發區、團泊風景區、天宇科技園、恆泰科技園、子牙環保產業園、縣城商貿住宅區、天馬方舟都市生態農業觀光園等7個縣級重點區域和12個鄉鎮工業小區。目前,各園區已具備了接納大中型企業入駐的條件。
.. 靜海發展環境良好,服務一流。擁有3所大學分院、8所職業中等學校及一批初、中等教育機構。縣內設有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保險公司和商檢、工商、稅務等機構。建有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對投資者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在服務客商中,建立「一站式」辦照,低收費報建、無干擾經營、送上門的服務體系,為投資者提供承諾制、無償式、全過程服務。
.. 靜海發展的定位是現代化中等工業城市,目前正規劃建設水體旅遊區、新興工業區、現代物流區、中心商住區、綠色生態區、高效養殖區六大城市板塊,靜海的未來將預示著更加美好的前景。
編輯本段特產
獨流老醋產於靜海縣獨流鎮,因此得名。獨流老醋是我國三大傳統名醋之一,與山西陳醋、鎮江米醋齊名.始創於明代永樂年間,是清代康熙年間宮廷御用貢品。本品精選優質元米、紅粱、豌豆、小麥等原料,採用傳統的特殊發酵與配方.固體發酵,兩次成熟,並經天然翻曬三年而成。
沿庄鎮:盛產煙花,鞭炮成名,可是已成為歷史。 有鞭炮之鄉之美譽。
子牙鎮:有色金屬的基地。
暈,真服了你了!靜海縣啊!比薊縣富裕吧?比寶坻富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