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什麼寶
擴展閱讀
2月底去廈門穿什麼 2024-05-09 11:23:27
廣州哪裡看腎臟內科好 2024-05-09 11:19:38

天津什麼寶

發布時間: 2022-06-04 11:35:38

㈠ 天津三宗寶的介紹

「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閣不讀gě,而讀為gǎo)。」這是天津人誇耀家鄉的一句話。這三宗寶,許多老天津人是很熟悉的,而青年人往往不大了解。其實,鼓樓不敲鼓,炮台不在大沽口,鈴鐺閣也不是建築物的本名。

㈡ 天津三寶的歷史

明朝弘治年間的一日清晨,天際隱隱泛出一絲淡淡的紅光,一位駝背老人登上鍾鼓樓,面向著太陽初升的地方,敲響那口巨鍾,108聲渾厚遠播的鍾聲,將整個天津城從沉睡中喚醒,一日的繁華與喧鬧便在陣陣鍾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今天的鼓樓很威風,現代的建築技術讓它顯得更加金碧輝煌,站在鼓樓的腳下,臉貼著藍青色的城磚,希望她在耳邊訴說著屬於她的將近500餘年的滄桑。鍾還在,她也只能在現代人好奇花上10元錢的時候,長鳴幾聲,也僅此而已了。
「弘治年間的鼓樓,被稱作『鍾鼓樓』,是整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築物,它佔領了天津城的制高點。」天津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羅澍偉告訴記者,明代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建城的時候還只是個土圍子,到弘治六、七年(1493-1494),才砌成磚城,修建了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的城樓和四處城角的角樓。位於城中心的鼓樓,也是在這個時候修建起來,名為鍾鼓樓。這座鍾鼓樓高三層,樓底的一層,是用磚砌成的一座方台,下寬上窄,辟有四個拱形門洞,通行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在這座檯子上,修建了兩層樓。第一層供奉觀音大士,天後聖母,和關羽岳飛等。樓的第二層,懸有重300斤的鐵鍾一口。
「傳說中,鼓樓鍾、鼓皆有,但後來鼓被搬出,它卻被稱為『鼓樓』。清朝詩人周楚良有一首《竹枝詞》中寫道:『本是鍾樓號鼓樓,晨昏兩度代更籌,聲敲一百單零八,遲速鍋腰有準頭。』」
當時的天津人是沒有時間概念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惟一的時間,就是鼓樓分早晚兩次敲鍾的聲音。鍾聲清脆響亮,傳遍城裡城外和海河南北很遠的地方。同時,鼓樓是天津城市繁榮的見證,明代著名的集市之一寶泉集就是依傍著鼓樓,「當年的天津城,號稱『賽淮安』。」羅老的語氣中頗有些自豪,他說,清代一位天津詩人梅小樹寫過一副對聯,掛在鼓樓上,上聯是:「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下聯是「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鍾聲」。
天津鼓樓在清朝末年被破壞。光緒庚子年,八國聯軍侵入天津,城牆被拆除,獨獨鼓樓倖存。不久,樓為消防隊佔用,作為瞭望台。民國十年,直隸省長曹銳,天津警察廳長楊以德,照原樣重建,把鼓樓四個城門的名稱「鎮東」,「定南」,「安西」,「拱北」,請名書法家華世奎書寫。1952年,城市建設中才把它拆除了。 (1)炮台在現在南開區炮台庄,建於明代崇禎十二年(1639年),為防止滿人入侵,清代時已經沒有什麼作用,失於維修倒塌。
(2)大沽口炮台位於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現存炮台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明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台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防禦體系,大沽口炮台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間,西方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 政治特權,先後對大沽口炮台發動了四次入侵。隨著《辛丑條約》的簽定,清政府被迫拆毀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遺址位於天津海河入海口南、北兩岸。初以磚石砌就,後以三合土夯築。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炮台建制不斷發展,防禦體系逐具規模。鼎盛時期形成以「威、鎮、海、門、高」以及石頭縫六座炮台為主,配置千、萬斤級銅、鐵大炮及附屬設施強大的海防防禦體系。
(3)在很多介紹天津的旅遊網中,時常將三宗寶中的炮台說成是大沽口炮台,其實,被稱作三寶之一的炮台早已因一紙屈辱的《辛丑條約》,而被強行拆除,如今還能看到的只剩下北營門東馬路的炮台台基。
在紅橋區北營門東馬路118號的一座紅磚小二樓前,記者見到了僅存在的炮台台基。台基高約2米,底邊呈正方形,每邊長16米多,佔地面積約260平方米。紅橋區文物管理所所長王玉柱告訴記者,這7座炮台比大沽口炮台早了178年的歷史,窯窪炮台被廢棄後,除了這個台基沒有留下什麼東西,長期荒蕪。日偽時期,上面蓋了房,建立了派出所,老百姓稱之為炮台派出所。1956年,街所合並後,派出所搬走,改為區政府幹部宿舍至今。幾年前,三條石房管站把檯子四周用水泥包圍起來,加以保護。
記者很奇怪,為什麼沒有在牆面上看到「紅橋區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王玉柱笑著說:「因為牌子是銅的,小樓里的馬老太太怕被人偷走,就乾脆收到自己家裡保護起來了!」
據王玉柱介紹,明代崇禎十二年(1639年),外有滿族統治勢力的侵犯,內有李自成「興風作浪」,內憂外患中,天津這個水陸交通的咽喉,立時成為了保衛京師的前沿重鎮。明朝政府責令天津總兵趙戶棟環繞天津衛城所建七座炮台,分別設在七個地方,就是今天的馮家口、海光寺西、三岔河口北岸、河北區窯窪南岸、紅橋區西沽、邵公庄東和雙廟街。每座炮台撥10名兵士晝夜防守,用以保衛城區的安全。清朝時候,張志奇寫的《七台環向》詩,把炮台列為「天津八景」之一,可以想見當時炮台多麼壯觀了。
然而,壯觀的炮台並沒有守衛住明朝岌岌可危的政權,隨著闖王李自成進入北京,清兵入關,炮台遂成廢物。清人崔旭在《津門百詠》中寫道:「防禦森嚴列炮台,繞城七處亦雄哉;昇平時節閑無用,斷壁殘基長綠苔。」不過到了1900年庚子事件中,有的炮台卻在抗擊八國聯軍中發揮了作用。於是,在《辛丑條約》的條文中,八國聯軍要求拆除這7座保家衛國的「戰士」。 (1)鈴鐺閣原來是舊城西稽古寺的藏經閣,建於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因為飛檐四齣,風鈴丁冬,俗稱鈴鐺閣。光緒年間因附近板場失火被波及而焚毀,民國期間在原址建鈴鐺閣中學。
鈴鐺閣中學位於天津縣城外西北角,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寺內存有《大藏經》全卷。明萬曆七年,(1579年)建藏經閣,重檐四齣,甚為壯觀。閣角裝有風鈴,鈴聲可遠聞數里,鄉人因呼為鈴鐺閣。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含光和尚又重修一次,清代文學大師朱彝尊曾為文以記其事,並描述其登臨時的感懷:夕陽在衣,風鈴錚然;翔鳥上下,為之目曠神儀。光緒十八年,不慎於火,延燒及藏經閣,房子及所儲存的大藏經都化為灰燼。1901年,嚴范孫、高凌文、王世蘭等倡議以稽古書院舊址改辦新式中學,名為天津普通中學,但由於習慣大家叫它為鈴鐺閣中學。在其校旗校徽上,鈴鐺作為其主要標志
(2)如今,想看到鈴鐺閣的原貌是不可能的了,記者惟一能找到的是因鈴鐺閣而得名的「鈴鐺閣中學」和學校里的六塊碑刻。在這只鱗片爪中,記者慢慢體味著被掩埋的過去。
僅存的六塊碑刻上,也僅僅是改稽古寺成稽古書院的原因和稽古書院的課式章程。「光緒十三年,因稽古寺僧人不法……乃於改設書院」。
「……每年前半年課經文策論後半年課經解詩賦春秋……以每月二十日為課期,二月間課,十二月停課。」
「春秋甄別錄取八十名計正取,十五名副取,二十五名次取,四十名外取,列備取,二十名遇有扣除者挨補。」
在書院上課,學習好的書院還會給予「獎學金」。「每課獎銀由官給發膏火,課卷由書院給發。正取第一名膏火津錢三弔文,第二名到第五名各二弔文,第六名至十五名各一弔五百文。副取第一名膏火津錢一弔五百文,第二名到二十五名各一弔文,次取第一名膏火津錢一弔文,第二名至二十名各八百文,余無膏火。」
在稽古書院當老師要求很高,「必擇品學兼估者主講經史,不必拘定本邑人,……」可見,當時只要是人才,不論是哪裡人都會被「搜羅」進入書院。
鈴鐺閣中學校長乞明告訴記者,多年以前學校翻修操場的時候,還挖出了兩個沒有了頭部的石龜。「當時是用了一輛8噸的拖車才把其中一隻拖出來,另外一隻依然埋在操場下面。」鈴鐺閣的焚毀或者說是鈴鐺閣的被忘卻,讓乞明很感到遺憾,看著在操場上跑來跑去的學生們,他說,「鈴鐺閣的歷史,應該讓現在的孩子們了解了解了。」
據天津市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羅澍偉介紹,鈴鐺閣,是一種俗稱,原來是一座「藏經閣」。始建年代其說不一,有說始建於唐代,有說建於元代,有說建於明代。乾隆《天津縣志》卷八附「壇廟」:「稽古寺,在西北門外西北隅,萬曆七年敕建,康熙三十八年重建,有藏經閣。」這里的藏經閣,便是鈴鐺閣。同治《續志》:「海會寺,在城西稽古寺西,元至正間天竺國僧海會結庵於此,故名。明萬曆年間重建。」顯然,這兩條記載有不同之處。但天津著名地方誌學家高凌雯卻用他的解釋,解決了兩者的矛盾:即萬曆時所建的稽古寺在海會寺旁,元朝時建海會寺,在明末時傾圯,並入稽古寺。《天津縣新志》卷二十五附「寺觀」說:「海會寺在城西北,元至正間天竺國僧海會結庵於此,故名。旁為稽古寺,明萬曆七年建。其後,海會寺圯,以地並入稽古寺。」
藏經閣原是海會寺的建築,後並入稽古寺,成為它的附屬建築物。「閣兩層,寬五楹,飛檐四處,如鳥張翼。」「藏經閣」共兩層,但基礎高在一丈多。屋頂飛檐突出,畫梁雕棟,庄嚴華麗。為了宣揚佛家醒世作用,防止飛鳥的破壞、玷污,在房脊屋檐檐角懸掛48隻風鈴,長一尺多;微風吹動,鈴聲由近而遠,好像波浪一樣,清澈悅耳。聲音可飄揚二、三里,為這一帶居民平添了異彩,深受人景仰。久而久之,鈴鐺閣聲明大噪,遐邇皆聞,反凌駕於稽古寺之上。
閣里藏有十六櫃佛經,其中的《大藏經》包括了幾乎全部的漢語佛教經典,還有貝葉經,這些經典版本是很珍貴的。康熙年間,由天津道署捐資重修稽古寺,請來江南名匠,仿照黃鶴樓修葺一新。同時,擴建了平房數間,以作考文之需。
閣內的藏書樓中,書箋大部分是當時的名流所捐贈,多為稀世之珍。海內孤本達數百種之多,尤以元、明人手抄本(百餘種)以及六朝寫經四十卷最為珍貴。傳說,每年農歷六月初六為「曬經節」。到了那一天,閣內的全部藏書均置於陽光下曝曬,蛀蟲防腐;同時藉此良機任人閱覽,以饗讀者。當時津門的一些文人學士,紛至沓來、先睹為快,一時盛況空前。
以清代光緒十八年(1892),因稽古寺臨近的木板廠失火,殃及鈴鐺閣,可惜這一著名的故跡連同藏書一起被大火焚毀。現在,也只有鈴鐺閣中學和那六塊碑刻,記載著天津城曾經有過一座美麗的建築。

㈢ 天津衛三寶 是什麼

天津三寶是天津在明清時代的三座主要建築,天津俗語稱「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 鼓樓坐落在天津舊城中心,建於明弘治三年(1492年),四面開門,城中東西、南北兩條大道在鼓樓交匯,原名鍾鼓樓,是舊城內最高的建築,上有對聯為「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鍾聲」。1953年因擴建舊城道路,以其妨礙交通被拆毀。21世紀初,改造舊城建築,除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外,舊城中平房全部拆除,道路加寬,又在原址重新建一座新鼓樓,新鼓樓式樣和原來鼓樓一樣,但更為高大,改為綠色琉璃瓦頂(舊中國只有清真寺用綠色屋頂),並增加了漢白玉欄桿(以前只有皇家建築和「敕建」的寺廟才允許使用漢白玉)。 炮台在現在南開區炮台庄,建於明代崇禎十二年(1639年),為防止滿人入侵,清代時已經沒有什麽作用,失於維修倒塌。 鈴鐺閣原來是舊城西稽古寺的藏經閣,建於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因為飛檐四齣,風鈴丁冬,俗稱鈴鐺閣。光緒年間因附近板場失火被波及而焚毀,民國期間在原址建鈴鐺閣中學。 所以天津人在上述俗語中還經常接上一句:「鼓樓拆,炮台倒,大火燒了鈴鐺閣」(天津話將「閣」發成「皋」音)。 取自" http://www.wiki.cn/wiki/%E5%A4%A9%E6%B4%A5%E4%B8%89%E5%AE%9D"

㈣ 天津三件寶是什麼

老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 天津新三寶———夏利、康師傅和《小說月報》。

㈤ 天津本地寶是一個什麼網站

本地寶(bendibao.com)是領先的便民信息服務平台,依據信息情報化原則,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真實可靠的生活服務信息。這是深圳市本地寶科技有限公司所建立的網站。在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東莞
成都
武漢
天津
重慶
南京
杭州
蘇州
沈陽
大連
西安
鄭州
合肥
青島
廈門
長沙等城市都有本地寶。不是你所說的「官方(政府)網站」。

㈥ 誰知道老天津三寶新天津三寶呢

老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
天津新三寶———夏利、康師傅和《小說月報》。

㈦ 天津三寶的介紹

天津三寶是天津在明清時代的三座主要建築,天津俗語稱「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

㈧ 天津本地寶是干什麼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