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慶王府在哪裡
擴展閱讀
北京白銀市場價多少 2024-05-20 11:30:18
深圳安全主任證怎麼考 2024-05-20 11:08:14
廈門中考a線怎麼樣 2024-05-20 10:57:13

天津慶王府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6-05 06:16:54

① 慶王府在哪裡

慶王府位於和平區重慶道55號,現為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使用。府邸建築為折衷主義風格,平面呈長方形,中央為方形大廳,內設一座可拆卸的小戲台。一、二層大廳周圍有列柱式迴廊,四周為居室,三層八間房是供奉祖先的影堂。各廳之間用木雕隔斷,頂棚有精美雕飾。院內有大花園,設假山、石橋、亭子,景緻幽雅宜人。

② 天津慶王府和溥儀淑妃文秀的妹妹文珊有關系嗎

天津的所謂慶王府是老慶王奕劻長子載振在天津當寓公時的府邸。
有一些資料,特別是某些回憶錄說文秀的妹妹文珊是載振的兒媳婦,說她嫁給了載振的次子溥銳。這是訛傳或者說是誤記,溥銳的嫡妻是大學士那桐的女兒葉赫那拉氏。
文珊其實是嫁給了奕劻的次子載𢱿的次子溥均。所以文珊確實是奕劻的孫媳婦,但卻不是載振的兒媳婦。
所以,天津的慶王府只是文珊的丈夫的大伯的府邸,而不是自己公公的府邸。

③ 和平區的文物古跡

慶王府
慶王府,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原英租界劍橋道)55號,地處天津歷史風貌建築最集中的「五大道歷史風貌建築區」腹地,為天津市特殊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築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慶王府始建於1922年,原為清末太監大總管小德張親自設計、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為華人樓房之冠。後被清室第四代慶親王載振購得並舉家居住於此,因而得名「慶王府」。慶王府佔地面積4327平方米,建築面積5922平方米,為磚木結構二層(設有地下室)內天井圍合式建築。

④ 天津五大道有那些很有異國特色的建築啊 都在哪裡哦

天津的異國建築分成了幾塊,這也和當時租借地的情況來劃分的。
天津:留住歷史風貌

法國梧桐、洋樓、雪弗萊、霓虹燈、佳人……很多人錯覺,這樣的場景只屬於「上海舊夢」,實則不然--它也是當年天津的景觀。

中國近代史上,1404年開始城市建設的天津始終扮演著一個現代化領跑者的角色。藉助作為京城門戶及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的區位優勢,它迅速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一個搖籃、北方經濟中心和萬商雲集的繁華都市,後又步入中國第二大工業城市之列,僅次於上海。

曾有學者統計,天津一共創造了近代中國歷史上100多項第一,如第一輛汽車、第一條鐵路、第一家大商場、第一所大學都誕生在天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新中國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塊手錶也問世於此。中國人自行研製的第一台電視機也產自天津。

近代至少有200餘位中外名人政要曾住過天津。而這里的歷史風貌建築林林總總,跨越了1000多年,涵蓋多個領域。其最早遺存是先於天津「城」的獨樂寺(984年)。不過,60%多的歷史風貌建築是1900年至1937年建成的,如今也都年過七旬。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天津不少市區逐步變成外國租界,卻得以聳立一大批異國文化特色、形式多樣的的風貌建築。

這些「小洋樓」漸漸構成了近代天津城市肌理與中西融合風格的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這座中國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中國名城有了「萬國建築博物館」的美譽。

國際知名導演李安感嘆,他拍後來獲威尼斯「金獅」大獎的《色,戒》時,「錯過」了天津。其實李安很想到天津取景,因為「其老建築很現成,保存得很完整」,只是後來由於戰線拉得太長而未能成行,卻一直覺得錯過了「真地可惜」。

天津人自然不願錯過自己的寶物,而想永久留住歷史風貌的念頭早已變成了行動。

專門立法

建於1921年的「靜園」,位於天津和平區鞍山道70號。1927年,被趕出皇宮近3年的中國末代皇帝溥儀遷居此處,過了4年「靜觀外變」的生活。

靜園為三道院落(前、後庭院和西庭院),主要建築為前後兩幢磚木結構二層西式小樓,以及書房、庫房等,裝飾講究,園內長廊庭院曲徑蜿蜒通幽,怪石清泉點綴其間,樓東還修有一個網球場。

溥儀搬出後的近80年間,靜園幾番易主,還曾被用作辦公用房和職工宿舍。1976年7月發生大地震,園內又布滿了「地震棚」……到本世紀初,靜園成了年久失修、住有45戶居民、搭建違章建築500餘平方米的大雜院。

2005年10月,靜園居民和單位開始騰遷。此前的9月1日,天津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頒布了《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條例》,這是中國首部針對歷史風貌建築保護的專門立法,其中對於歷史風貌建築進行「騰遷保護」等條款屬國內首創。

此後,相繼成立了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委員會和辦公室、專家咨詢委員會、整理有限責任公司,形成了保護管理工作的完整體系。整理部門與天津、義大利等國內外眾多專業機構以及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專家組成課題小組,集中研究解決整修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第二年8月,依據「修舊如故,安全適用」原則的浩大修復工程開工。這一全國首個依照地方立法對歷史風貌建築實施騰遷的項目,於2007年7月20日完工,並正式對外開放。

整體修復後的靜園,維持了其舊時的風貌特徵。同時,還在功能上有所增加。一方面,整修部門把先進的現代技術和材料應用到老建築中,對危舊牆體、構件進行了加固、修繕,例如,靜園主樓損壞嚴重,導致整體屋架受力體系變化,整理時主要採取碳纖維加固和剪刀撐的方式,並用相同材料填充缺損部位,使其荷載能力達到安全適用程度;另一方面,對建築原有的門窗、玻璃、小配件及地磚等原狀構件進行妥善的保護與復原,主樓原議事廳內的壁爐、壁燈都被精心保留下來,頂棚也被完全恢復成原有的式樣,具有靜園特色的幾個拱券(門、窗等建築物上築成弧形的部分)都完全採用舊料加工修復,原來的比利時進口玻璃同樣是精心清洗而保留原樣。

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保護、利用靜園的歷史文化價值,整理部門還與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開展了課題研究工作,對歷史圖片和史料進行了分析整理,完成了「末代皇帝溥儀在天津」展覽資料的編撰工作。同時,在主樓一樓重設了原有的配膳房和酒吧間,並恢復了大餐廳、會議室、會客室;也恢復了二樓溥儀等人的起居室、書房。室內還依據當初的擺設,以仿造的室內傢具、飾品為主復原陳列了部分展品,並輔助陳列了與溥儀有關的器物、生活用品、相關文字、照片資料等,基本展示了溥儀當時在天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動情況。

工作人員還根據歷史文獻、圖片資料和專家考證以及對現場的深入挖掘,形成了對靜園庭院的修復方案。園內恢復了游廊、中心地帶的水池噴泉和西側平房圖書館及其旁邊的湖山疊石、竹林景觀,庭院主體採用石釘鋪地,周圍種滿花、木,以保留原有植物為主,移植了10多種觀賞類的喬木、灌木和花卉。

靜園是「特殊保護」級別。除此之外,歷史風貌建築還分為「重點保護」和「一般保護」的等級。依據《保護條例》,天津目前已確認了746幢(133多萬平方米)歷史風貌建築,此外還有6個歷史風貌建築區。

「歷史風貌建築」是天津保護歷史建築的法定名詞。按照《保護條例》明確的確認條件,它們是指:建成50年以上,建築樣式、結構、材料、施工工藝和工程技術具有建築藝術特色和科學價值;反映天津市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時代和地域特色;具有異國建築風格特點;著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名人故居及其它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建築等。

天津的《城市總體規劃》明確了歷史文化名城、歷史風貌建築區的保護規劃,提出要建立相應的保護體系,強調「從根本上保護好」;在保護區范圍內,歷史建築不得拆除,與歷史風貌不協調的現代建築要進行改造,嚴重影響風貌的現代建築被勒令限期拆除,與歷史風貌相沖突的環境要素必須進行整修、改造,市政設施的安排也遵照考慮歷史風貌保護的要求,「新建、擴建、改建建築應在高度、體量、色彩等方面與保護區風貌相協調。」

「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我們制定了與《保護條例》相配套的規范性文件,健全了保護的法規政策體系。」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吳延龍介紹說,還成立了專門隊伍,並建立執法檔案,為每幢歷史風貌建築拍攝了各角度照片。「我們組織專人對全市歷史風貌建築進行每月1次、重點地區和建築每月2-3次的例行巡查。」

地理信息系統先也建立起來。它將天津全市歷史風貌建築的地理位置、建築面積、產權情況、房屋完損狀況、歷史文化背景、照片等資料輸入資料庫。同時還編制了《保護圖則》,為每一幢歷史風貌建築「量身定做」了保護整修、使用的技術指南,這被專家認為是「全國首創」。與之相應的《保護修繕技術規程》作為地方技術標准,為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提供了技術依據,填補了技術領域的空白。

「開發」保護

如果有人問中國哪座城市的一條街上,有比巴特農神廟還多的柱子?這條街就是是解放北路,屬赫赫有名的老天津 「五大道」地界。

所謂「五大道」是指天津中心市區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道、重慶道等命名的5條街道。

「徜徉五大道,就好像走在世界建築史的長廊上--從古希臘、羅馬風格,到文藝復興式、歌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羅可可式,英式、法式、意式、中式、西班牙式、日式甚至猶太式和印度式,各式小洋樓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天津風貌建築史專家金彭育說,西洋建築在五大道上的大量出現,與數千年形成的中國傳統建築體系交相輝映,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5月1日,五大道民園西里舉行創意產業錨地開街儀式。這是五大道地區在建的以形成一個「歷史底蘊深厚、文化特色突出、充滿活力」的歷史文化旅遊商貿亮點與天津城市的品牌載體為目標的「聚客錨地」工程的一部分。在五大道中間位置,將以保護歷史風貌建築為前提,改造部分風貌建築,拆除周圍的違章建築以及不協調的新建築,重建一些老建築,形成集游、購、娛、吃、住、行於一體的多功能景點。按照吳延龍的說法,要推出一批「看得見、進得去、有故事」的歷史建築旅遊景點,讓保護成果惠及更多市民與遊客。

「開發與保護並不矛盾,相反,如果開發得好,則更有助於保護。」來自上海的「都市策略」公司策略總監潘陶認為。這家公司試圖在開發和進一步提高天津與五大道知名度方面多做努力。

當然,由於「錨地」等項目涉及到拆遷,因而不時傳出爭議之聲。有人擔心,盡管五大道內現有的400多幢歷史風貌建築在保護之列,可那些沒有保護「身份」的建築未來會怎樣?也有學者認為,被允許的「原拆原建」很容易導致拆真造「假」。更有專家呼籲「整體保護」五大道歷史街區。「它不是一兩幢房子的問題,而是幾個街區的問題,幾個街區構成一個完整的氣氛。」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陳志華表示。

你從理工大學乘坐觀光2路就可以到五大道
天津觀光2路 市區線路 華苑小區6:15--21:45 → 第三醫院6:15-21:45 ; 票價1.50元,無人售票,城市卡有效,月票無效 天津巴士實業有限公司
上行:第三醫院 - 秀山花園 - 王串場六號路 - 王串場三號路 - 王串場一號路 - 和平村 - 小樹林 - 十字街 - 金緯路 - 金鋼橋 - 東北角 - 遠東百貨 - 南市食品街 - 南門外大街 - 海光寺(南京路) - 鞍山道 - 濱江道 - 長沙路 - 黃家花園 - 桂林路 - 體育館 - 天和醫院(貴州路) - 佟樓 - 德才里 - 天塔 - 水上村 - 周鄧紀念館 - 會賓園 - 市委黨校 - 育梁道 - 理工大學 - 觀園公寓 - 華苑小區 (33站)

下行:華苑小區 - 觀園公寓 - 理工大學 - 育梁道 - 市委黨校 - 會賓園 - 周鄧紀念館 - 水上村 - 聶公橋 - 德才里 - 佟樓 - 天和醫院 - 體育館 - 桂林路 - 黃家花園 - 長沙路 - 濱江道 - 鞍山道 - 海光寺 - 南門外大街 - 南市食品街 - 鼓樓東 - 東北角 - 金鋼橋 - 金緯路 - 十字街 - 小樹林 - 和平村 - 王串場一號路 - 王串場三號路 - 王串場六號路 - 第三醫院 (32站)

海光寺是日式建築,東站河北一側是義大利風格,解放橋是原來叫法國大鐵橋,解放路英法風格。

⑤ 天津市裡有那些好玩的地方

天津必去景點一:海河風景線

門票:免費(需預約▶預約入口)

國家海洋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海博道,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其地位堪比故宮博物院的海洋博物館,可稱之為「海洋故宮」。它將結束中國沒有一座與海洋大國地位相匹配的綜合性國家海洋博物館的歷史,這也是其地位堪比故宮博物院的重要原因。國家海洋博物館承擔著重塑中國海洋價值觀的重任,不僅是天津濱海新區的文化地標,更是中國海洋事業的文化里程碑。

天津必去景點六:濱海圖書館


天津濱海新區文化中心圖書館總建築面積33700平方米,設計立意「濱海之眼」和「書山有路勤為徑」。建築層數為地上6層,建築主體高度約為29.6米,設計藏書總量達120萬冊、讀者座位1200個。

中庭以沖孔鋁板結合彩色印刷為基礎打造出「書山」的造型,真假圖書交相輝映,表現了「書山有路勤為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內涵。中庭正中央是直徑為21米的球形多功能報告廳,可容納近百人。球體表面44萬個LED燈可顯示多種圖案和文字。

除中庭的部分藏書外,濱海新區圖書館設置了中文圖書閱覽、中文報刊閱覽、外文圖書閱覽、專題文獻閱讀和市民自習空間;開設了相對獨立的未成年人閱讀服務區;還專門在一層安排了老年人和視障閱覽區域;三層為基本藏書區,上架文學、歷史、經濟、政治、天文、醫葯等等24大類十多萬冊圖書。

天津必去景點七:天津之眼


門票:70元(1.2米以下半價)、需網路購票▶購票入口

天津之眼全稱天津永樂橋摩天輪,跨海河連接河北區與紅橋區,是一座跨河建設、橋輪合一的摩天輪,兼具觀光和交通功用。

上仰天子之渡靈氣,下擁九河下梢的風光,其奇思妙想、巧奪天工的設計是世界摩天輪建築方面的一大突破。摩天輪直徑110米,輪外掛裝48個透明轎廂,每艙可乘8人,艙內舒適寬敞,有空調調節溫度,可同時供384人觀光,依據季節不同安排運營時間。摩天輪依靠電力驅動,勻速旋轉,約28分鍾旋轉一圈。座艙到達最高處時,乘客能看到方圓數十公里的景緻,海河風貌盡收眼底。「天津之眼」地處海河三岔口黃金地段的核心,是天津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最集中的區域。「天津之眼」摩天輪,是海河開發一橋一景的傑出代表作,是鑲嵌在海河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周邊景點:大悲院、古文化街、鼓樓、意式風情區、奧式風情區等。同時也是海河水上遊船觀光區的起點。遊客到此,一日之內即可享受到休閑、購物、旅遊觀光等多重服務。

天津必去景點八:濱江道


濱江道商業街是天津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它自海河邊的張自忠路起,向西南方向延伸到南京路上,全長2094米。分兩段建成,其中張自忠路至大沽路一段,建於1886年;大沽路至南京路一段建於1900年。1946年將兩段合並,定名濱江道。

天津必去景點九:海河遊船


海河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最大水系,中國七大河流之一。起自天津金鋼橋,到大沽口入渤海灣,俗稱天津的「母親河」。海河兩岸風景旖旎秀麗,使得乘坐海河遊船欣賞魅力天津成為天津人和去天津的遊客所必不可少的一項旅遊活動。天津海河遊船是以海河為主體,乘船欣賞、觀看海河兩岸旖旎風光和建築歷史文化的天津獨特旅遊項目。

⑥ 天津五大道著名風情建築的介紹

在天津中心市區的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重慶、常德、大理、睦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其實,「五大道」並非一個正式的地名,只是流傳甚廣的俗稱。它坐落在和平區體育館街,地域范圍是馬場道以北,成都道以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和南京路交口以西。五大道位於原先的英租界內。它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些風格各異的歐陸風情小洋樓,這里匯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建築230多幢,名人名宅50餘座,使這里成為「萬國建築博覽會。天津「五大道」馳名海內外,但具體指哪五條道,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另一種說法,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重慶道、成都道。五大道地區,作為天津租界市政園林和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而別具特色———第一,它形成了姿態萬千的西式建築群體景觀;第二,建築的私密性構成了深幽寂靜的街市風格;第三,近代許多政客買辦、達官顯貴居於此,使五大道成為近代名人薈萃之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五大道地區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窪塘淀。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散落著一些窩棚式的簡陋民居,當時有「二十間房」、「六十間房」、「八十間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後劃為英租界。從1919年至1926年,在這七年間,英租界工部局利用疏浚海河的淤泥填墊窪地修建道路。重慶道於1922年建成,當時名愛丁堡道、劍橋道;1929年,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慶道、成都道先後建成;但當時卻被命名為英國街名———大理道當時叫新加坡路,睦南道當時叫香港道,常德道當時叫科倫坡道,重慶道當時叫愛丁堡道,成都道當時叫倫敦路五大道地區的地名有三個特點:一是獨立宅邸多,里巷數量少,而名人名樓概以門牌為標識,不另命名,不設匾牌張。二是街巷通名以「里」為主,「胡同」之名在這里已銷聲匿跡。三是出現了「大樓」、「別墅」、「村」、「坊」一類公寓庄園的通名,如:香港大樓、馬場別墅、劍橋大樓、安樂村、育文坊等馬場道是五大道地區修築最早、最寬、最長的馬路。19世紀末,英商在佟樓「養牲園」一帶修建別墅和賽馬場。此後在馬場以東修了一條連接英租界牆子河的馬場道。路長3.2公里,寬約20米,並設街心花壇。馬場道121號小洋樓,原為英僑學者達文士居住,稱「達文士樓」,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築。坐落在馬場道上的還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學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國早期博物館之一,創建於1922年,建築為平面「工」字形,具有羅馬建築風格。工商學院建於1925年,主樓三層帶地下室,外檐大塊蘑菇石牆面,曼塞爾式瓦頂,圓形大鍾,為法國羅曼式建築風格。其次是睦南道,長2.08公里,有風貌建築74幢,名人故居2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道路兩旁綠樹掩映著風格各異的小洋樓,漫步其間,使人感到路、房、樹的空間尺度恰到好處。睦南道20號為孫殿英舊宅。建於1930年,為三層帶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館,頗為豪華氣派。24號為中國近代外交家顏惠慶舊居,建築具有歐洲古典建築風格。28號的羅馬柱廊意式公館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後代李叔福舊居,李曾任天津殖業銀行經理。50號為張學良二弟張學酩舊居,紅磚清水牆,坡瓦頂,具有英國庭院別墅風格。 五大道上還有兩座中西合璧的公館。一是大理道3號、5號的蔡成勛舊居。3號是主樓,外觀法國羅曼式,內裝修使用中式木雕。5號為中式四合院家廟,垂花門及門窗隔扇,磚、木、石雕,無一不精。另一是重慶道55號慶王府。為清朝慶親王載振的公館,主樓平面由二層樓的四合院構成,西式外檐,中式天井和裝修,頂層為祖先堂。庭院東部為中式花園,有假山、石洞和六角涼亭。 五大道上的軍政要人公館還有曹錕、徐世昌、顧維鈞的舊居。還有文化醫學界名人嚴修、方先之、范權的宅邸等。這些建築現在仍保存完好。

⑦ 天津擁有哪些網紅景點 這些網紅拍照聖地在哪裡

五大道 民園 慶王府 先農大院 意式風情街 解放北路 解放橋 勸業場 天津作為中國著名的城市之一,擁有多處旅遊景點,在天津到底有哪些值得逛一逛的景點呢?這些景點分別有哪些特色呢?接下來想,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洗衣額天津的網紅勝地,快來一起瞧瞧吧!

五大道
在天津市中心城區的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成都、重慶、大理、睦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該地區擁有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國家建築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其中有文藝復興式建築、古典主義建築、折衷主義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庭院式建築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築等,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
民園
世紀20年代初期,因開展體育活動的需要,天津舊英租界工部局(B.M.C)在租界地修建了一個規模較大、在當時也是比較先進的體育場。解放前後民園體育場承接了各種國內外的賽事。2014年,民園經過了歷史最大的一次改造,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公眾面前。
慶王府
始建於1922年,原為清末太監大總管小德張親自設計、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為華人樓房之冠。後被清室第四代慶親王載振購得並舉家居住於此,因而得名「慶王府」。整體建築適應當時的西化生活,更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意象,是五大道洋樓之中西風東漸的典型建築。

先農大院
始建於1925年,由先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英國人雷德設計。因該址多為先農公司職員居住,故取名為先農大院,整個大院為里弄式,外為連排式。作為天津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以房地產為主的公司,先農公司可謂是近代外商在天津經營房地產的一個縮影。
意式風情街
原義大利租界,1902年,義大利任命一個叫費洛梯(filete)的海軍陸戰隊的中尉做項目經理,負責意租界的規化和建設,就這么一個機會,一個普通的義大利人永遠地載入了天津的歷史。在租界建設過程中,以馬可波羅廣場為中心建造了完整的道路網及完備的公用設施,建造房屋要求以義大利花園別墅為主,並嚴格規定沿街建築不許雷同。
解放北路
鄰近海河,西北起解放橋,東南至徐州道接解放南路。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英、法租界中街設立了10餘家外資銀行。由於外商銀行集中,一些較大的洋行和保險公司爭先這里開展業務。在清末民初,中國新式銀行逐漸興起並在這里聚集。1937年以前,這條街已成為北方著名的金融中心,有「東方華爾街」之稱。

解放橋
原名萬國橋,即國際橋之意,建於1927年。北連老龍頭火車站,南通紫竹林租界地。因當時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奧、比等9國租界,故得此名。而此橋位於法租界入口處,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當時天津民眾稱它為法國橋。1949年,天津解放後此橋正式更名為「解放橋」,並沿用至今。
勸業場
坐落在和平區和平路與濱江道相交處。該建築建於1928年,是當時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百貨商場。勸業場是天津高級商業群的發祥地,歷史上對天津商業繁榮和市民生活消費起著重要支撐作用。

⑧ 鬢邊不是海棠紅的第一樓是不是天津慶王府

的確是海棠湖的第1樓天津慶王府。

⑨ 五大道的名人故居

天津慶王府是慶親王奕劻長子,乾隆帝玄孫,正紅旗總族長,農工商部尚書載振在天津的故居。建於1923年,位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的香港道(今和平區重慶道55號),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慶王府始建於1922年,原為清末太監大總管小德張親自設計、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為華人樓房之冠。後被清室第四代慶親王載振購得並舉家居住於此,因而得名「慶王府」。慶王府佔地面積4327平方米,建築面積5922平方米,為磚木結構二層(設有地下室)內天井圍合式建築。整體建築適應當時的西化生活,更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意象,是五大道洋樓之中西風東漸的典型建築。解放後,這座昔日的王府先後成為中蘇友好協會天津分會、天津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天津市外經貿委、天津市商務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的辦公地點。2011年5月,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整理有限責任公司依據「保護優先、合理利用、修舊如故、安全適用、有機更新」的原則,歷時近一年完成了慶王府的整修工作。 張學良,字漢卿,遼寧省海城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生。東北講武學堂畢業,歷任旅、師、軍長,軍團司令、東北保安司令、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全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北平綏靖主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長、西北「剿匪」總司令等職。1936年張學良與西北軍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雙十二(193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逼蔣抗日,奠定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全民抗戰基礎。
張學良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8號(距瓷房子50米,近濱江道)的故居有前後兩幢磚木結構樓房,前樓建於1921年,為三層帶地下室;後樓為二層,建於1926年。兩幢共有樓房42間,建築面積1270.4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401.65平方米,總佔地面積1.495市畝。
張學良故居風景(二)(18張)
該所建築造型豪華、美觀、大方。前樓正面二、三層設有屋頂平台;室內寬大考究,內部樓梯、地板、門窗等均採用菲律賓木料;衛生設備具全,院內廣植草坪。
該樓以張壽懿(張作霖五夫人)名義購自法國領事館。1949年後張壽懿去香港,由其子張學銓管理出租。1956年進行私房改造後由國家經營,1960年改按公產掌管。 舊宅是顧維鈞在天津的故居。建於1927年,位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的威靈頓道(今和平區河北路267號),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現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天津市委員會所在地。
顧維鈞舊宅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為三層帶地下室磚木結構樓房,共有45間樓房,2間平房。建築平面布局規整,紅瓦坡頂屋面,外立面為紅磚清水牆面並砌築拱券等花樣。舊宅室內裝修講究,木地板、木樓梯等保存較好,並設有雙槽玻璃窗。舊宅二樓和三樓設有平台,院內種有各種花木。 胡佛舊居是是美國第31任總統在天津的舊居,位於馬場道原重慶道小學校址內,有一座樓就是胡佛在天津的舊居 。
胡佛舊居應該是原重慶道小學西樓。這座小樓為英格蘭別墅式建築,磚木結構,主體兩層樓房,局部三層並帶有地下室。樓房帶有寬敞的後院,總建築面積約3345平方米。這座建築外表醒目,用紅磚青磚分層砌築,有拱形門洞和拱形大窗。一層入門上台階後有一個大休息台通進樓內,兩側有瓶狀透視矮牆。資料記載,至1942年前,這座樓作為民居,居住著六戶市民。1942年後曾一度作為學校宿舍、小學教室等。
如今,重慶道小學整體遷址,原校址已經作為二十中學的部分操場。記者到二十中學采訪的時候,一位老師用手指著操場旁一排高高的鐵架子告訴記者:「大概那個位置就是原先的重慶道小學。」而那些鐵架子下面,大概就是胡佛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吧。 伯苓故居是南開大學、南開中學等南開系列學校的創始人、愛國教育家張伯苓先生的住宅,位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的新加坡道(Singapore Road)39號(今和平區大理道87號)。
張伯苓故居始建於1920年代中葉,是磚木結構的三層英式別墅,機磚牆身,多坡式瓦頂,屬於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室內裝潢均為菲律賓原產的木製地板、門窗和樓梯,並配有巴洛克式壁爐。房屋前後有寬敞的庭院。張伯苓夫婦於1950年9月15日從北京回到天津,租住於此。 張自忠故居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原西北軍系將領、第38師師長、原察哈爾省省主席與原天津市市長、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與北平市市長、第59軍軍長、第卅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司令張自忠在天津的故居,建於1936年,位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倫敦道(London Road)(今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60號)。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1936年8月,張自忠在任天津市市長期間,以「慶安堂」名義購得天津英租界倫敦道厚德堂川記一塊約4.356市畝的空地,此後開始建設一座三層的主樓和一座二層的後樓。1936年至1937年期間他在這里居住。這組建築現為天津市民政局辦公用房。
張自忠故居主要包括一座三層的主樓和一座二層的後樓,總計16間房,在院內另有14間平房,建築總面積達1400餘平方米。其中,主樓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兩層西式樓房(局部三層),樓前面用立柱支撐上下兩層內廊,樓兩側有對稱的外凸多邊形房間。房子外立面處理遵循現代簡約風格,採用天津地方材料,造型朴實無華。建築內部一樓設有會議室;二樓設有兩座平台;三樓設有屋頂平台;後樓一樓為餐廳,二樓為書房。大門右側的平房也設有會議室,左側平房為傭人住房及門房。 孫殿英舊宅是原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十二軍軍長、冀北民軍司令、新編第五軍軍長孫殿英(因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清東陵而聞名)在天津的故居。建於1930年。位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的香港道(今和平區睦南道20號至22號),該建築如今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2]。為天津市長蘆鹽務管理局和天津市長蘆鹽業總公司。
殿英的這座宅邸是在1930年,也就是東陵被盜兩年後,為其三姨太購買的。但後來該建築主要充當孫殿英的駐天津辦事處。他在這里主要經營珍寶、毒品、軍火、販、假鈔票等業務
孫殿英舊宅為三層磚木結構樓房(設有地下室)。建築外部造型高大並且錯落有致。其中,正面大型露台具有西洋古典風格,上立有四組絞繩式立柱,柱頭裝有花飾。頂部內外檐採用拱券窗、矩形窗等建築形式,是一座具有典型的折中主義建築特徵的西洋建築。 李愛銳故居為蘇格蘭運動員,基督教傳教士,1924年巴黎奧運會男子400米冠軍、200米賽跑銅牌獲得者埃里克·利德爾在天津的故居(1982年美國第5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火的戰車》人物原型),建於1922年,位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的劍橋道70號(Cambridge Road)(今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38號)。該建築現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李愛銳故居為英式現代風格的磚木混合結構平頂樓房,外立面為硫缸磚清水牆面,部分為砂石鵝卵石,牆面新穎別致。陽台牆為磚砌,上部設有方形透視孔。建築內部設施齊全,裝修高級。一樓為客廳、餐廳、備餐室;二樓為居室、書房、衛生間,現仍保持完好。該建築整體簡潔大方,是一座帶有現代主義建築特徵的西洋式建築。 徐世昌為民國總統徐世昌在天津的故居,故居坐落在和平區新華南路255號。徐氏在津置有多處房產,其中在英租界牛津道(今和平區新華南路與睦南道、馬場道交口),購得空地一塊15.3市畝,修建了九所樓房共計181間,建築面積4347平方米。這九座樓房雖然建在一塊宅基上,但自成體系,徐氏自住一所,其餘為眷屬分住。
徐氏自住的是一個獨立大院,佔地6.35市畝,共有樓房26間,平房4間,建築面積1085平方米,是一所西式三層樓,混合結構,紅磚瓦頂。樓門前四磴台階、平台,紅缸磚砌面,一樓有客廳、休息室、更衣室、餐廳、洗澡間等;二樓為卧室、書房、辦公室、內客廳;三樓為頂子間。 段祺瑞(1865—1936)自芝泉,安徽合肥人,早年隨袁世凱創辦北洋新軍,1916年袁死後任北洋政府總理,成為皖系軍閥實權人物,1920年被直系軍閥擊敗下台,來津在此樓隱居,1924年直系軍閥失敗,段再次出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執政」,1926年又被馮玉祥趕下台,從此回津作了寓公。
段祺瑞位於天津鞍山道38號的舊居是由妻弟吳光新出資興建,後讓於段居住,故被人稱為「段公館』,是當年天津日租界最為豪華的私人公館式住宅。段祺瑞故居東沿蒙古路,南臨鞍山道,西臨河南路,北抵萬全道。包括主樓、後樓、平房等建築,整座住宅共有樓、平房74間,總建築面積3458平方米

⑩ 天津和平區那有什麼好玩的嗎

天津和平區的慶王府是值得一去的,慶王府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55號,地處天津歷史風貌建築最集中的「五大道歷史風貌建築區」腹地,為天津市特殊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築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